CN105383182A -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182A
CN105383182A CN201510474476.3A CN201510474476A CN105383182A CN 105383182 A CN105383182 A CN 105383182A CN 201510474476 A CN201510474476 A CN 201510474476A CN 105383182 A CN105383182 A CN 105383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ap
useless
useless black
printhea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44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3182B (zh
Inventor
香月清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3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3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打印机(1)的维护单元(20)具备回收废墨的废墨回收容器(24),在废墨回收容器(24)连接有管(22A、22B)。管(22A)分支为管(Bk)和管(Y),管(22B)分支为管(C)和管(M)。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在管(22A)合流而混合,并被导入废墨回收容器(24)。然后,在废墨回收容器(24)内的流路(33)合流而混合。由此能够降低废墨回收容器的墨水导入口被易增稠的墨水堵塞的可能。

Description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从喷墨头排出的墨水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的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从液体排出头的喷嘴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装置,能够使用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为了防止由喷嘴内的墨水的增稠引起的喷嘴的堵塞,而进行定期地向覆盖喷嘴面的盖部排出墨水的喷射(flushing)、以及利用盖部密封喷嘴面并对盖部内进行抽吸来强制地使墨水从喷嘴排出的墨水抽吸动作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喷墨打印机。
专利文献1的喷墨打印机,将排出到盖部的墨水从管(抽吸流路)回收至废墨罐(废墨回收容器)。废墨罐能够装卸于喷墨打印机的罐收纳部。废墨罐具备箱形的罐主体以及盖体,并在其内部空间层积有无纺布等墨水吸收材料。在盖体的背面安装有向罐内导入墨水的管,管的前端出口延伸至罐主体的中央部。在最上层的墨水吸收材料形成有管收纳槽。另外,在管的前端出口的周围形成有使墨水吸收材料切缺而成的中央孔。废墨向中央孔排出并被墨水吸收材料吸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2630号公报
在排出多种墨水的喷墨打印机中,对墨水的每个种类设置有打印头以及盖部,在各盖部连接有抽吸流路。在专利文献1中,多个管(抽吸流路)被导入罐内,各管的前端出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其中,墨水所含有的颜料的种类、甘油、水分等的含量在墨水的每个种类中不同,从而增稠的容易程度因墨水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将朝向废墨罐的墨水导入口(管的前端出口)按照墨水的每个种类而设置于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易增稠的墨水很难与其他墨水混合。因此易增稠的墨水堆积而累积,从而有可能堵塞墨水导入口。若墨水导入口被堵塞,则由于抽吸泵的驱动会对管施加压力,从而有可能使接头部分脱落而引起墨水泄露。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降低废墨回收容器的墨水导入口被易增稠的墨水堵塞的可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废墨回收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废墨回收容器;第一合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的第一废墨导入口;第一盖部,其覆盖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第二盖部,其覆盖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第一管,其将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一合流管连接;第二管,其将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一合流管连接;以及第一抽吸泵,其经由所述第一合流管而对所述第一盖部内以及所述第二盖部内进行抽吸。
这样,本发明使对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进行抽吸的第一管与对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进行抽吸的第二管在合流管(第一合流管)合流,驱动共同的抽吸泵(第一抽吸泵)而同时进行抽吸。因此能够使在第一打印头单元排出的墨水与在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的墨水在第一合流管内合流。这样,在将易增稠的种类的墨水作为废墨回收时,通过使其在导入到废墨回收容器之前与其他废墨混合,由此能够降低易增稠的废墨堆积而使得废墨导入口被堆积的废墨堵塞的可能。因此能够降低抽吸时对管施加压力而破损,从而发生废墨溢出等不良情况的可能。
在本发明中,能够构成为具有:第二合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的第二废墨导入口;第三盖部,其覆盖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第四盖部,其覆盖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第三管,其将所述第三盖部与所述第二合流管连接;第四管,其将所述第四盖部与所述第二合流管连接;以及第二抽吸泵,其独立于所述第一抽吸泵而被驱动,并经由所述第二合流管而对所述第三盖部内以及所述第四盖部内进行抽吸。这样,将四条墨水抽吸流路分为两个系统,并能够对各系统独立地进行抽吸。若将抽吸流路分为两个系统,则不存在废墨向其他系统的抽吸流路逆流的可能,从而也不需要在抽吸流路设置阀并控制其开闭。因此能够成为简单的结构,从而抽吸控制容易。另外,能够在两个系统的抽吸流路中,分别使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在导入到废墨回收容器之前与其他废墨混合。
例如,在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排出黑色墨水,所述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黄色墨水的情况下,所述黑色墨水与所述黄色墨水在所述第一合流管混合。另外,在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排出蓝绿色墨水,所述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品红色墨水的情况下,所述蓝绿色墨水与所述品红色墨水在所述第二合流管混合。这样,能够在使增稠的容易程度不同的黑色墨水与黄色墨水混合的状态下,将它们向废墨回收容器回收。另外,能够使最易增稠的品红色墨水与含水量最多的蓝绿色墨水混合,并在难以增稠的状态下将它们向废墨回收容器回收。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废墨回收容器具备供从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导入至所述废墨回收容器内的废墨贮存空间的第一混合墨水、以及从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导入到所述废墨贮存空间的第二混合墨水流下的流路,在所述流路设置有合流部,该合流部使所述第一混合墨水以及所述第二混合墨水在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以及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在一处合流。这样,能够使从第一废墨导入口、第二废墨导入口导入的废墨(混合墨水)在流下至废墨贮存空间的底部前的范围内合流。因此能够使易增稠的废墨(混合墨水)在到达废墨贮存空间的底部前,与其他废墨(混合墨水)混合。因此能够更加降低易增稠的废墨堆积而累积到墨水导入口的高度的可能,从而能够更加降低墨水导入口被堆积的废墨堵塞的可能。
例如,在所述第一混合墨水是使黑色墨水与黄色墨水混合而成的,所述第二混合墨水是使蓝绿色墨水与品红色墨水混合而成的情况下,能够使易增稠的种类的墨水与其他墨水混合,并在难以增稠的状态下将它们向废墨回收容器回收。
接下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废墨回收单元、和具备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喷墨头。另外,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废墨回收单元、和具备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所述第二打印头单元、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以及所述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喷墨头。
接下来,本发明的废墨回收方法的特征在于,进行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利用第一盖部覆盖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并且利用第二盖部覆盖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以及第二步骤,驱动第一抽吸泵,经由第一管对所述第一盖部内进行抽吸,并且经由第二管对所述第二盖部内进行抽吸,使从所述第一盖部内抽吸出的第一废墨以及从所述第二盖部内抽吸出的第二废墨在所述第一管以及所述第二管合流的第一合流管内混合成的第一混合墨水,从第一废墨导入口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
在本发明的废墨回收方法中,能够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利用第三盖部覆盖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并且利用第四盖部覆盖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在所述第二步骤中,驱动第二抽吸泵,经由第三管对所述第三盖部内进行抽吸,并且经由第四管对所述第四盖部内进行抽吸,使从所述第三盖部内抽吸出的第三废墨以及从所述第四盖部内抽吸出的第四废墨在所述第三管以及所述第四管合流的第二合流管内混合成的第二混合墨水,从第二废墨导入口回收至所述废墨回收容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废墨回收方法中,优选接着所述第二步骤进行第三步骤,在所述第三步骤中,使从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第一混合墨水以及从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第二混合墨水,在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以及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内的废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在一处合流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内部机构的简略纵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回收废墨的废墨回收系统的说明图。
图4是废墨回收容器的说明图。
图5是废墨回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向打印机主体部装卸废墨回收容器的装卸构造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流路形状的变化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废墨回收容器以及具备废墨回收单元的喷墨打印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内部机构的简略纵剖视图。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用附图标记X表示打印机宽度方向,用附图标记Y表示打印机前后方向,用附图标记Z表示打印机上下方向。X、Y、Z三个方向相互正交。另外,用附图标记Y1表示打印机前方,用附图标记Y2表示打印机后方。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以下,称为打印机1)作为整体具备:打印机前后方向Y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主体部2(装置主体)、和能够装卸于打印机主体部2的废墨回收容器24。关于废墨回收容器24的结构详见后述。
在打印机主体部2的前表面2a的上侧部分,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3,在另一侧形成排纸口4。在排纸口4的下侧设置有开闭盖5A。若打开开闭盖5A,则打印机内部的介质输送路10(参照图2)被开放。另外,在操作面板3的下侧设置有开闭墨盒安装部(省略图示)的开闭盖5B。在墨盒安装部安装有对黑色墨水Bk、蓝绿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四种颜色的墨水进行贮存的四个墨盒(省略图示)。
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主体部2的内部,在打印机后方Y2侧的下部形成有卷纸收纳部6。另外,在打印机前方Y1侧的上部配置有喷墨头7,在打印机前方Y1侧的下部配置有压纸单元8。从填充于卷纸收纳部6的卷纸9拉出的长条的记录纸P,沿着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输送路10被输送,并经由喷墨头7的打印位置而从排纸口4被排出。
喷墨头7为行式,具备:打印头单元7Bk、打印头单元7C、打印头单元7M、打印头单元7Y这四个打印头单元。这四个打印头为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细长的形状,并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以一定间隔排列。在打印头单元7Bk设置有排出黑色墨水Bk的墨水喷嘴,在打印头单元7C设置有排出蓝绿色墨水C的墨水喷嘴。另外,在打印头单元7M设置有排出品红色墨水M的墨水喷嘴,在打印头单元7Y设置有排出黄色墨水Y的墨水喷嘴。
喷墨头7搭载于滑架11。滑架11由与打印机宽度方向X平行地延伸的一对滑架导轴14以能够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的状态支承。滑架11借助配置于其打印机前方Y1侧的滑架移动机构15,而在图1中虚线表示的压纸对置位置11A、与图1中双点划线表示的待机位置11B之间移动。在滑架11处于压纸对置位置11A时,如图2所示,搭载于滑架11的喷墨头7与压纸单元8对置。另一方面,在滑架11处于待机位置11B时,喷墨头7与配置于其下侧的维护单元20对置。
废墨回收单元
图3是示意地表示回收废墨的废墨回收系统的说明图。维护单元20(废墨回收单元)具备:箱型的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管22Bk、22C、22M、22Y、抽吸泵23A、23B以及废墨回收容器24。在打印机1中,为了预防或者消除设置于喷墨头7的墨水喷嘴因墨水增稠而堵塞,而进行使喷墨头7向待机位置11B移动并朝向打印头盖部21排出墨水的喷射、以及利用打印头盖部21覆盖喷墨头7的墨水喷嘴面并对墨水进行抽吸的墨水抽吸动作。通过喷射所排出的墨水配置于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内的墨水吸收材料(省略图示)保持。若进行墨水抽吸动作,则保持于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内的墨水经由管22Bk/22C/22M/22Y而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另外,若进行墨水抽吸动作,则由于在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内形成有负压,因此墨水喷嘴内的墨水被抽吸,从而能够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
在使喷墨头7移动至待机位置11B时,打印头盖部21Bk(第一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Bk(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另外,打印头盖部21C(第三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C(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同样地,打印头盖部21Y(第二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Y(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打印头盖部21M(第四盖部)与打印头单元7M(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对置。维护单元20具备使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沿打印机上下方向Z移动的升降机构(省略图示)。在抽吸墨水时以及喷墨头7进入待机状态时,维护单元20使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上升并覆盖各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
维护单元20利用两个抽吸泵23A、23B并划分为两个系统对黑色墨水Bk、蓝绿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四钟颜色的墨水进行抽吸。即,管22A(第一合流管)的一端连接于废墨回收容器24,另一端分支为管22Bk(第一管)和管22Y(第二管)。管22Bk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Bk,管22Y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Y。而且在管22A的抽吸流路的中途设置有抽吸泵23A(第一抽吸泵)。
同样地,管22B(第二合流管)的一端连接于废墨回收容器24,另一端分支为管22C(第三管)和管22M(第四管)。管22C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C,管22M连接于打印头盖部21M。而且在管22B设置有抽吸泵23B(第二抽吸泵)。
由维护单元20进行的废墨的回收处理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作为第一步骤,进行使喷墨头7向待机位置11B移动,并形成利用打印头盖部21Bk、21C、21M、21Y覆盖打印头单元7Bk、7Y、7C、7M的墨水喷嘴面的状态的动作。
接着,作为第二步骤,驱动抽吸泵23A。由此打印头盖部21Bk内以及打印头盖部21Y内经由管22Bk、22Y被一并抽吸。其结果,黑色墨水Bk以及黄色墨水Y经由管22Bk、22Y在管22A合流而混合。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的混合墨水(第一混合墨水)从后述的墨水导入口30A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或者,在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仅一方被抽吸至管22A的情况下,该墨水从墨水导入口30A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
在第二步骤中,也可以与抽吸泵23A一同驱动抽吸泵23B。若驱动抽吸泵23B,则打印头盖部21C内以及打印头盖部21M内经由管22C、22M被一并抽吸。其结果,蓝绿色墨水C以及品红色墨水M经由管22C、22M在管22B合流而混合。而且,蓝绿色墨水C与品红色墨水M的混合墨水(第二混合墨水)从后述的墨水导入口30B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或者,在蓝绿色墨水C与品红色墨水M仅一方被抽吸至管22B时,该墨水从墨水导入口30B被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
另外,在第二步骤中,也可以仅驱动抽吸泵23B。抽吸泵23B与抽吸泵23A能够独立地被驱动。因此能够仅对两个系统的抽吸流路中的一方进行抽吸。
另外,在驱动抽吸泵23A、23B双方的情况下,接着第二步骤进行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使从管22A、22B导入到废墨回收容器24内的两种废墨(例如,第一混合墨水、第二混合墨水)在到达容器的底部之前合流进而混合。如后所述,在两种混合墨水在设置于废墨回收容器24内的流路33流下时进行第三步骤。
废墨回收容器
图4是废墨回收容器24的说明图,图4(a)是外观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A-A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B-B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废墨回收容器24具备:箱型的容器主体25、密封容器主体25的上端开口的挠性薄膜26、以及吸收废墨的多孔质的墨水吸收材料27。容器主体25具备:构成容器底部的长方形的底板部25a、从底板部25a中的一方的短边以及另一方的短边分别立起的前板部25b以及背板部25c、以及从底板部25a中的一方的长边以及另一方的长边分别立起的侧板部25d、25e。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用附图标记XA表示侧板部25d、25e对置的方向(容器宽度方向),用附图标记YA表示前板部25b与背板部25c对置的方向(容器前后方向)。容器宽度方向XA与容器前后方向YA是相互正交的方向。
在容器主体25的内部形成有由底板部25a、前板部25b、背板部25c、侧板部25d、25e包围的废墨贮存空间R。在侧板部25d形成有向废墨贮存空间R内突出的多个纵肋28。多个纵肋28沿容器前后方向YA以一定间隔配置。另外,在侧板部25e的与侧板部25d侧的纵肋28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纵肋28。在废墨贮存空间R层积有墨水吸收材料27。
图5是废墨回收容器24的容器主体25的说明图,图5(a)是立体图,图5(b)是其局部放大图(图5(a)的区域C的放大图)。如图4、图5所示,在前板部25b的朝向容器外侧的面,开口有两个管安装口29A、29B。另一方面,在前板部25b的朝向容器内侧的面,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前板部25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隆起的隆起部31。在隆起部31形成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A贯通其上端部分的两个贯通孔32A、32B。在贯通孔32A、32B的一端设置有上述的管安装口29A、29B。另外,贯通孔32A、32B的另一端在容器主体25的内部开口,而成为墨水导入口30A、30B。在管安装口29A能够连接供管22Y与管22Bk合流的管22A的端部。另外,在管安装口29B能够连接供管22M与管22C合流的管22B的端部。被抽吸的废墨经由管22A、22B被导入贯通孔32A、32B。然后,经由贯通孔32A、32B而从墨水导入口30A、30B被导入废墨贮存空间R。
隆起部31的表面构成容器主体25的内壁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隆起部31的表面中与背板部25c对置的面称为内壁面32。墨水导入口30A、30B在内壁面32的上部开口。墨水导入口30A、30B配置于距底板部25a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另外,墨水导入口30A、30B配置为在容器宽度方向XA上分离规定尺寸。其中,容器宽度方向XA是与被导入的废墨流下的墨水流下方向ZA(参照图5(b))交叉的方向。墨水流下方向ZA成为在将废墨回收容器24安装于打印机主体部2时,与容器宽度方向XA以及容器前后方向YA正交的方向。
墨水流路
如图5(b)所示,在内壁面32形成有供从墨水导入口30A、30B导入的墨水流下的流路33。流路33为形成于内壁面32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凹部,作为整体呈近似Y字状的平面形状。流路33具备:设置于内壁面32的上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上部流路33A、连接于上部流路33A的下侧的倾斜流路33B(倾斜部)、以及连接于倾斜流路33B的下侧的下部流路33C。下部流路33C的流路宽度比上部流路33A窄。
上部流路33A形成为包含设置有墨水导入口30A、30B的区域的宽度。倾斜流路33B具备:相对于墨水导入口30A而配置于墨水流下方向ZA侧的第一倾斜流路34A、和相对于墨水导入口30B而配置于墨水流下方向ZA侧的第二倾斜流路34B。第一倾斜流路34A、第二倾斜流路34B相对于墨水流下方向ZA以相同的角度倾斜,它们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在倾斜流路33B的下端设置有供第一倾斜流路34A、第二倾斜流道流路34B合流的合流部34C。下部流路33C从合流部34C向墨水流下方向ZA延伸,并到达底板部25a。
若驱动抽吸泵23A,则向墨水导入口30A导入由黑色墨水Bk(第一废墨)、黄色墨水Y(第二废墨)或者它们的混合墨水(第一混合墨水)构成的废墨。从墨水导入口30A导入的废墨沿着第一倾斜流路34A倾斜地流下,并到达合流部34C。同样地,若驱动抽吸泵23B,则从管22C向墨水导入口30B导入由蓝绿色墨水C(第三废墨)、品红色墨水M(第四废墨)或者它们的混合墨水(第二混合墨水)构成的废墨。从墨水导入口30B导入的废墨沿着第二倾斜流路34B倾斜地流下,并到达合流部34C。即,合流部34C是供从墨水导入口30A导入的废墨与从墨水导入口30B导入的废墨在一处合流的部位。在合流部34C合流的废墨在混合状态下在下部流路33C流下,并流入到废墨贮存空间R的底部。
如图4(b)、图4(c)所示,在配置于废墨贮存空间R的墨水吸收材料27,形成有供隆起部31配置的切缺部27a。切缺部27a的切口尺寸比隆起部31的突出尺寸大。因此在内壁面32与墨水吸收材料27之间形成有间隙G。这样通过在与内壁面32之间隔开间隙G来配置墨水吸收材料27,因此从墨水导入口30A、30B导入的第一废墨与第二废墨不会与墨水吸收材料27接触而妨碍合流,而是在流路33流下的中途混合。到达废墨贮存空间R的底部的混合墨水与墨水吸收材料27接触而被汲取,从而渗透并保持于墨水吸收材料27。
喷墨头7排出的四种墨水的增稠的容易程度因其成分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黑色墨水Bk含有5%质量的颜料(例如,碳黑),黄色墨水Y含有6%的颜料(例如,偶氮化合物),蓝绿色墨水C含有4%的颜料(例如,酞菁化合物),品红色墨水M含有6%的颜料(例如,喹吖啶酮化合物)。在这四种墨水中,品红色墨水M最易增稠。另外,蓝绿色墨水C的含水量比其他墨水多,因此比其他墨水难以增稠,在与其他墨水混合时,能够使颜料分散而难以增稠。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管22B使蓝绿色墨水C与品红色墨水M混合,然后,将作为混合墨水的废墨从墨水导入口30B导入到废墨贮存空间R,从而能够降低在使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单独流下到容器的底部的情况下,该废墨堆积而累积,从而堵塞墨水导入口30A、30B的可能。同样地,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的增稠的容易程度也不同。因此,利用管22A使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混合,然后,将作为混合墨水的废墨从墨水导入口30A导入到废墨贮存空间R,从而能够降低在使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单独地流下到容器底部的情况下,该废墨堆积而累积,从而堵塞墨水导入口30A、30B的可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墨水导入口30A、30B双方导入废墨的情况下,这两种废墨在流路33合流而混合。这样,包括品红色墨水M的废墨在成为更难以增稠的混合墨水的状态下流下至容器的底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废墨在容器底部堆积而累积,从而堵塞墨水导入口30A、30B的可能。
通气阀
如图4、图5所示,在容器主体25形成有从底板部25a向薄膜26侧突出的阀柱36(突出部)。在薄膜26的与阀柱36的前端对置的位置形成有通气孔26a。阀柱36的前端部与通气孔26a构成通气阀37。即,阀柱36的前端面36a是比通气孔26a的直径大的圆形平面,且从其中央突出有阀体部36b。
如图4(b)所示,阀体部36b插入通气孔26a,薄膜26中的通气孔26a的开口缘部分与阀柱36的前端面36a抵接的状态是通气阀37关闭的状态。若导入废墨而使废墨回收容器24的内压升高,则挠性的薄膜26向上方鼓起。由此阀体部36b从通气孔26a脱出,从而在薄膜26的通气孔26a的开口缘部分与阀柱36的前端面36a之间形成间隙。该状态是通气阀37打开的状态。若进行通气而使内压下降,则薄膜26返回原来的位置,从而通气阀37关闭。这样,在向废墨回收容器24导入废墨时,能够利用通气阀37适当地进行通气。
废墨回收容器向打印机主体部装卸的构造
图6是示意地表示向打印机主体部2装卸废墨回收容器24的装卸构造的说明图,图6(a)表示卸下废墨回收容器24后的状态,图6(b)表示安装有废墨回收容器24后的状态。如上所述,废墨回收容器2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具备喷墨头7的打印机主体部2(参照图1)。在打印机主体部2设置有回收容器安装部16(参照图6)。回收容器安装部16例如设置于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与卷纸收纳部6相邻的位置。另外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例如如图6所示,回收容器安装部16是形成于打印机主体部2的凹部空间。
废墨回收容器24以使容器主体25的前板部25b朝向回收容器安装部16的里侧的姿势被安装。即,从背板部25c朝向前板部25b的方向(容器前后方向YA的一侧)是废墨回收容器24的安装方向。在朝向前板部25b的容器外侧的面开口有两个定位孔41(参照图4(a))。两个定位孔41配置于前板部25b的容器宽度方向XA的两端。另一方面,在回收容器安装部16的与定位孔41对置的各位置突出有定位突起(省略图示)。若在回收容器安装部16插入废墨回收容器24,则定位突起插入定位孔41,从而能够将废墨回收容器24引导至安装位置。
如图4(a)所示,在废墨回收容器24的容器主体25中,在容器宽度方向XA的一侧的侧板部25d的朝向容器外侧的面(第一容器侧面)形成有凹部43。凹部43位于将侧板部25d与前板部25b连接的角部的下端,在凹部43的上侧配置有一方的定位孔41。在凹部43配置有卡合突起44。卡合突起44朝向容器宽度方向XA的外侧突出。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回收容器安装部16的相对于卡合突起44在容器宽度方向XA对置的位置配置有锁紧弹簧45。若在回收容器安装部16安装有废墨回收容器24,则卡合突起44卡合于锁紧弹簧45。
另外,如图4(a)所示,在容器宽度方向XA的另一侧的侧板部25e的朝向容器外侧的面(第二容器侧面)形成有凹部46。凹部46位于将侧板部25e与前板部25b连接的角部的下端,在凹部46的上侧配置有另一方的定位孔41。如图6所示,在凹部46配置有CSIC47。CSIC47是存储向废墨回收容器24导入废墨的导入量等的存储元件。另一方面,在回收容器安装部16的相对于CSIC47在容器宽度方向X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CSIC连接器48。
若在回收容器安装部16安装废墨回收容器24,则设置于CSIC47的接触部与设置于CSIC连接器48的接触部接触,从而能够向CSIC47读写信息。其中,与卡合突起44卡合的锁紧弹簧45经由卡合突起44而对废墨回收容器24向CSIC连接器48侧施力。因此向CSIC连接器48按压CSIC47,来维持接触状态。即,将废墨回收容器24卡合于回收容器安装部16的锁定机构,发挥防止CSIC47与CSIC连接器48的接触不良的功能。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对打印头单元Bk的墨水喷嘴进行抽吸的管Bk与对打印头单元Y的墨水喷嘴进行抽吸的管Y在管22A合流。然后,驱动共同的抽吸泵23A同时对两个管进行抽吸,使黑色墨水Bk与黄色墨水Y在管22A内合流。另外,使对打印头单元C的墨水喷嘴进行抽吸的管C与对打印头单元M的墨水喷嘴进行抽吸的管M在管22B合流,驱动共同的抽吸泵23B同时对两个管进行抽吸,使蓝绿色墨水C与品红色墨水M在管22内合流。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易增稠的种类(成分)的废墨在导入到废墨回收容器24之前与其他废墨混合。因此能够降低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堆积而累积到墨水导入口30A/30B的高度的可能,从而能够降低堆积的废墨堵塞墨水导入口30A/30B的可能。另外,在进行维护单元20的抽吸动作时,能够降低对连接于已堵塞的墨水导入口30A/30B的管施加压力而破损,从而产生废墨溢出等的不良情况的可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四种废墨的抽吸流路划分为两个系统,从而能够利用独立的抽吸泵(抽吸泵23A、23B)对各系统进行抽吸。若划分抽吸流路,则不存在废墨向其他系统的抽吸流路逆流的可能,从而也不需要在抽吸流路设置阀并控制其开闭。由此能够形成简单的结构,且抽吸控制也容易。另外在两个系统的抽吸流路中,分别能够使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在导入到废墨回收容器之前与其他废墨混合而难以增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废墨回收容器24设置从两个系统的抽吸流路导入不同的种类的废墨的墨水导入口30A、30B,使上述从两处导入的废墨流下到废墨贮存空间R的底部且在一处合流。因此能够使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例如,第二废墨)在到达废墨贮存空间R的底部之前与其他废墨(例如,第一废墨)混合。因此能够更降低易增稠的种类的废墨堆积而累积到墨水导入口30A/30B的高度的可能,能够更加降低墨水导入口30A/30B被堆积的废墨堵塞的可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导入的废墨流下的流路33设置倾斜流路33B,使从不同的位置导入的废墨在合流部34C合流。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从多个位置导入的废墨合流。
其他实施方式
(1)上述实施方式是分为两个系统来使四种墨水合流,并利用分别独立的抽吸泵23A、23B进行抽吸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仅使两种墨水合流,剩余的两种墨水利用独立的抽吸流路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在该情况下,只要构成为在废墨回收容器24设置三个墨水导入口,利用倾斜流路使从此处流下的墨水全部在一处合流即可。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使三种或四种墨水在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24之前合流而混合。此外,在使用排出四种以上墨水的打印头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根据墨水的种类数量适当地增减合流的抽吸路径的系统数量与墨水导入口的数量。
(2)上述实施方式是使不同的种类的废墨在导入废墨回收容器24之前合流,进而使不同的种类的废墨在废墨回收容器24内的流路33合流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在废墨回收容器24内不设置合流用的流路,而使废墨从墨水导入口30A/30B分别直接流下到容器的底部的结构。
(3)上述实施方式采用具备一定宽度的上部流路33A、越靠下侧流路宽度越窄的倾斜流路33B、以及流路宽度比上部流路33A窄的下部流路33C的形状,作为流路33的形状,但流路33的形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总之,只要是在从墨水导入口至容器底部的范围内废墨在一处合流的形状即可。图7是表示流路形状的变化的说明图。图7(a)示出将整体形成为倾斜流路的流路133,且在其下端使废墨合流的形状。另外,图7(b)的流路233以使废墨在流路23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合流的方式设定倾斜流路的形状。并且,图7(c)的流路333并非直线状而是弯曲状的倾斜流路。这些形状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为从不同的墨水导入口导入的废墨在一处合流的形状。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11)

1.一种废墨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废墨回收容器;
第一合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的第一废墨导入口;
第一盖部,其覆盖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
第二盖部,其覆盖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
第一管,其将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一合流管连接;
第二管,其将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一合流管连接;以及
第一抽吸泵,其经由所述第一合流管而对所述第一盖部内以及所述第二盖部内进行抽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墨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二合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的第二废墨导入口;
第三盖部,其覆盖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
第四盖部,其覆盖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
第三管,其将所述第三盖部与所述第二合流管连接;
第四管,其将所述第四盖部与所述第二合流管连接;以及
第二抽吸泵,其独立于所述第一抽吸泵而被驱动,并经由所述第二合流管而对所述第三盖部内以及所述第四盖部内进行抽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墨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排出黑色墨水,所述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黄色墨水,
所述黑色墨水与所述黄色墨水在所述第一合流管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墨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排出蓝绿色墨水,所述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品红色墨水,
所述蓝绿色墨水与所述品红色墨水在所述第二合流管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墨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墨回收容器具备供从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导入至所述废墨回收容器内的废墨贮存空间的第一混合墨水、以及从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导入到所述废墨贮存空间的第二混合墨水流下的流路,
在所述流路设置有合流部,该合流部使所述第一混合墨水以及所述第二混合墨水在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以及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在一处合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墨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墨水是使黑色墨水与黄色墨水混合而成的,
所述第二混合墨水是使蓝绿色墨水与品红色墨水混合而成的。
7.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喷墨头,其具备第一打印头单元以及排出与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的第二打印头单元;
第一盖部,其覆盖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
第二盖部,其覆盖所述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以及
废墨回收单元,其具有废墨回收容器、连接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的第一废墨导入口的第一合流管、将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一合流管连接的第一管、将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第一合流管连接的第二管、以及经由所述第一合流管而对所述第一盖部内以及所述第二盖部内进行抽吸的第一抽吸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墨回收单元具有:
第二合流管,其连接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的第二废墨导入口;
第三盖部,其覆盖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
第四盖部,其覆盖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
第三管,其将所述第三盖部与所述第二合流管连接;
第四管,其将所述第四盖部与所述第二合流管连接;以及
第二抽吸泵,其独立于所述第一抽吸泵而被驱动,并经由所述第二合流管而对所述第三盖部内以及所述第四盖部内进行抽吸。
9.一种废墨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利用第一盖部覆盖第一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并且利用第二盖部覆盖第二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二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一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以及
第二步骤,驱动第一抽吸泵,经由第一管对所述第一盖部内进行抽吸,并且经由第二管对所述第二盖部内进行抽吸,使从所述第一盖部内抽吸出的第一废墨以及从所述第二盖部内抽吸出的第二废墨在所述第一管以及所述第二管合流的第一合流管内混合成的第一混合墨水,从第一废墨导入口回收至废墨回收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墨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步骤中,
利用第三盖部覆盖第三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并且利用第四盖部覆盖第四打印头单元的墨水喷嘴面,该第四打印头单元排出与所述第三打印头单元不同的墨水,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
驱动第二抽吸泵,经由第三管对所述第三盖部内进行抽吸,并且经由第四管对所述第四盖部内进行抽吸,使从所述第三盖部内抽吸出的第三废墨以及从所述第四盖部内抽吸出的第四废墨在所述第三管以及所述第四管合流的第二合流管内混合成的第二混合墨水,从第二废墨导入口回收至所述废墨回收容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墨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着所述第二步骤进行第三步骤,
在所述第三步骤中,使从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第一混合墨水以及从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导入的所述第二混合墨水,在所述第一废墨导入口以及所述第二废墨导入口与所述废墨回收容器内的废墨贮存空间的底部之间在一处合流而混合。
CN201510474476.3A 2014-08-22 2015-08-05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Active CN105383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9132 2014-08-22
JP2014169132A JP6379851B2 (ja) 2014-08-22 2014-08-22 廃インク回収ユニット、プリンター、ならびに廃インク回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182A true CN105383182A (zh) 2016-03-09
CN105383182B CN105383182B (zh) 2018-09-11

Family

ID=55347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476.3A Active CN105383182B (zh) 2014-08-22 2015-08-05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27292B2 (zh)
JP (1) JP6379851B2 (zh)
CN (1) CN1053831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605A (zh) * 2018-01-31 2019-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2293B1 (en) * 2000-06-16 2002-06-11 Xerox Corp. Vacuum accumulator and ink manifold
US20060050105A1 (en) * 2004-09-09 2006-03-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er
US20060268051A1 (en) * 2005-05-31 2006-11-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70247486A1 (en) * 2006-04-24 2007-10-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ink from recording head
JP2009285868A (ja) * 2008-05-27 2009-12-10 Seiko I Info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01734016A (zh) * 2008-11-13 2010-06-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9149A (ja) * 2000-06-30 2002-01-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67039A (ja) * 2003-08-25 2005-03-17 Seiko Epson Corp チューブ固定構造、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142630A (ja) 2004-11-19 2006-06-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60209140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296757A (ja) * 2006-04-28 2007-11-15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049552A (ja) * 2006-08-23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 廃インク吸収タン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09113410A (ja) 2007-11-08 2009-05-28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US20080143779A1 (en) 2006-12-19 2008-06-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injection apparatus
JP2009066879A (ja) * 2007-09-12 2009-04-0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5292955B2 (ja) * 2008-07-07 2013-09-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吸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
JP2010105272A (ja) 2008-10-30 2010-05-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64741B2 (ja) * 2013-03-28 2017-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206244B2 (ja) * 2014-02-25 2017-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廃インク回収容器、廃インク回収ユニット、ならびにプリンタ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2293B1 (en) * 2000-06-16 2002-06-11 Xerox Corp. Vacuum accumulator and ink manifold
US20060050105A1 (en) * 2004-09-09 2006-03-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er
US20060268051A1 (en) * 2005-05-31 2006-11-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70247486A1 (en) * 2006-04-24 2007-10-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ink from recording head
JP2009285868A (ja) * 2008-05-27 2009-12-10 Seiko I Info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01734016A (zh) * 2008-11-13 2010-06-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605A (zh) * 2018-01-31 2019-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CN110091605B (zh) * 2018-01-31 2022-04-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43557A (ja) 2016-04-04
US9527292B2 (en) 2016-12-27
JP6379851B2 (ja) 2018-08-29
CN105383182B (zh) 2018-09-11
US20160052277A1 (en) 2016-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6131U (zh) 废弃墨回收容器
CN102092196B (zh)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US10183495B2 (en) Liquid supply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CN101659147B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879474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552931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101628506B (zh) 液体供应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853937B (zh) 液体供应系统的制造方法及液体供应系统
US20140063141A1 (en) Inkj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718772B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N103895353A (zh) 废墨罐以及喷墨打印机
CN105459611A (zh) 墨液供给系统、喷墨打印机、墨液的填充方法、及墨液供给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3419503A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US90508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with recording head cap having plural release valves
JP618735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システム
JP5482339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383182A (zh)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JP598382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156272B2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for avoiding erroneous installation of liquid cartridge, printe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liquid cartridge for the same
CN107031193B (zh) 液体收容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7483961B2 (ja) 記録装置
JP577680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48873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WO2022071118A1 (en) Liquid supplying apparatus
JP6939152B2 (ja) タンク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