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4016A - 流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016A
CN101734016A CN200910222029A CN200910222029A CN101734016A CN 101734016 A CN101734016 A CN 101734016A CN 200910222029 A CN200910222029 A CN 200910222029A CN 200910222029 A CN200910222029 A CN 200910222029A CN 101734016 A CN101734016 A CN 101734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accessible
balladeur train
parts
pip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2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016B (zh
Inventor
东上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681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9347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34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41J2/16511Constructions for cap position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不大型化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吸引多个盖内空间的流体喷射装置。打印机具备: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墨液的记录头而往返移动的滑架;以独立地包围各喷嘴的方式与记录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的盖;能够分别经由第一及第二排出管(35、37)吸引各盖内空间的管泵;能够伴随维护区域中的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各排出管(35、37)的选择闭塞机构。还有,选择闭塞机构具备:伴随维护区域中的滑架的往返移动而往返移动的销部(45);在每次该销部(45)往返移动时与该销部(45)卡合,将该销部(45)依次导向闭塞各排出管(35、37)的各自的闭塞位置(B、C)的第一~第四凸轮面(79b、80b、81、82)。

Description

流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流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从在流体喷射头形成的喷嘴向靶体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的一种,知道有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喷嘴在记录头(流体喷射头)的喷嘴形成面开口,因此,由于来自喷嘴的墨液溶媒的蒸发,有时导致墨液(流体)增粘,发生墨液的喷射不良。因此,在这样的打印机通常设置有头维护机构。
该头维护机构具备:能够以包围喷嘴的方式与记录头抵接的盖部件;在与该盖部件内连通的墨液排出路中设置的吸引泵(吸引机构),通过该吸引泵的驱动,在盖部件内产生负压,由此从喷嘴吸引除去增粘的墨液。作为具备这样的头维护机构的打印机,以往知道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打印机。
在该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在滑架的移动区域中印字区域以外设置有作为头恢复区域(维护区域)的头可靠性维护恢复站。在头可靠性维护恢复站中,作为与在滑架支承的四个记录头(喷嘴)分别抵接而密闭的盖机构的四个盖部件保持于利用引导框,在与滑架相同的方向上能够移动地被支承的翘起部件。在翘起部件中的印字区域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竖立设置有与滑架卡合的销部件,翘起部件通过弹簧始终被向印字区域侧被施力。
还有,在头可靠性维护恢复站中,在滑架向与印字区域侧的相反侧移动的情况下,翘起部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通过滑架,经由销部件,向与滑架相同的方向移动,并且,滑架向印字区域侧移动的情况下,由于弹簧的作用力,翘起部件向与滑架相同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翘起部件中的印字区域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具有四个墨液吸引用连通孔,该四个墨液吸引用连通孔与一端连接于各盖部件的四根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与第一部件的上侧对置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具有一个墨液吸引用连通孔,该一个墨液吸引用连通孔与一端连接于吸引泵的一根管的另一端连接。还有,在翘起部件向各盖部件与各记录头抵接的位置移动的状态下,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的上表面接触,能够使第一部件的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中的任一个和第二部件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件的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中的任一个墨液吸引用连通孔与第二部件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连通与否是根据通过翘起部件使第一部件能够移动的滑架的位置来确定。即,各盖部件中任一个盖部件被吸引泵吸引与否是根据滑架的位置来确定。从而,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通过调节滑架的位置,能够有选择地吸引各记录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31882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第一部件的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沿着滑架的移动方向排列。因此,若以使第一部件的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中最靠向印字区域侧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和第二部件的墨液吸引用连通孔连通的方式利用滑架使翘起部件移动,则翘起部件从引导框向印字区域侧的相反侧大幅度突出。从而,需要确保该翘起部件突出的量的空间,导致打印机变得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在这样的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不大型化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吸引多个盖内空间的流体喷射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是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所述选择闭塞机构具有:闭塞部件,其伴随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而往返移动;凸轮面,其在每次所述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与所述闭塞部件卡合,将所述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的各自的闭塞位置。
根据该发明可知,在每次伴随原有的维护区域中的滑架的往返移动,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利用凸轮面,将该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各吸引通路的各闭塞位置,因此,能够在不扩大滑架的移动范围的情况下,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从而,能够在不大型化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吸引多个盖内空间。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各吸引通路利用具有挠性的管来分别形成,所述闭塞部件在位于所述闭塞位置的情况下压扁与所述闭塞部件对应的所述管。
根据该发明可知,能够在不使用复杂的切换阀装置的情况下,利用闭塞部件压扁各管,由此容易地闭塞各吸引通路。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各闭塞位置分别配置有能够按压所述各管的按压体,所述闭塞部件在移动到所述闭塞位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按压体压扁所述管。
根据该发明可知,能够利用闭塞部件经由按压体压扁管。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按压体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通过伴随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使所述闭塞部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按压体向按压所述管的方向移动的滑动面;第二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管之间,并且能够接触按压所述管;压缩弹簧,其以产生了压扁所述管并闭塞所述吸引通路所需的按压载荷的状态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并且设定为每单位变位量产生的载荷比所述第二部件按压所述管并闭塞了所述吸引通路后进而压扁所述管所需的每单位变位量的载荷小。
根据该发明可知,压缩弹簧设定为每单位变位量产生的载荷比第二部件闭塞吸引通路后进而压扁该管所需的每单位变位量的载荷小。因此,通过利用第二部件,压扁管闭塞吸引通路后,压缩弹簧收缩,由此能够抑制该第二部件过剩地压扁管的情况。其结果,能够减小滑架移动时的负荷或闭塞部件滑动时的负荷。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滑动面包括:以使通过所述闭塞部件的滑动,所述按压体向按压所述管的方向移动时的移动量相互不同的方式设定的多个面,所述各面配置为随着所述按压体按压所述管的按压量的增加,使所述按压体向按压所述管的方向移动的移动量减少。
根据该发明可知,构成滑动面的各面配置为随着按压体按压管的按压量的增加,该按压体向按压管的方向移动的移动量减少。因此,能够抑制利用按压体压扁管并闭塞吸引通路后,由该按压体过剩地压扁管的情况。其结果,能够减小滑架移动时的负荷或闭塞部件滑动时的负荷。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盖机构具有:盖部件,其通过所述滑架在所述维护区域移动时与所述滑架卡合,向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移动的同时,向相对于所述流体喷射头接近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在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中,维持所述盖部件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的抵接状态。
根据该发明可知,不另行需要用于使盖部件与流体喷射头抵接的驱动源,能够通过滑架的移动,使盖部件与流体喷射头抵接。进而,以将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各吸引通路的各闭塞位置的方式,在维护区域中,使滑架往返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盖部件的向流体喷射头的抵接状态。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是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所述选择闭塞机构具有:闭塞部件,其与所述滑架一同移动,且能够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及与所述盖机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凸轮面,其在每次所述滑架在所述维护区域中往返移动时与所述闭塞部件卡合,使所述闭塞部件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及与所述盖机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多个选择通路,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及与所述盖机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所述闭塞部件进入所述多个选择通路,并且在所述闭塞部件进入了的情况下,所述多个选择通路以选择所述闭塞部件是否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的方式预先设定。
根据该本发明可知,在每次原有的维护区域中的滑架的往返移动,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选择该闭塞部件是否进入各选择通路,闭塞各吸引通路,因此,能够在不扩大滑架的移动范围的情况下,有选择地闭塞该各吸引通路。从而,能够在不大型化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吸引多个盖内空间。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各吸引通路利用具有挠性的管来分别形成,所述各选择通路包括:配置有在所述闭塞部件进入时能够按压所述管的按压体的选择通路和未配置有所述按压体的选择通路,通过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从所述各选择通路中选择所述闭塞部件应进入的选择通路。
根据该发明可知,将配置有按压部件的选择通路作为闭塞部件应进入的选择通路选择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按压部件按压管,并且将未配置有按压部件的选择通路作为闭塞部件应进入的选择通路选择的情况下,能够使按压部件不按压管。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是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大气开放通路,其用于分别将所述各盖内空间向大气开放,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大气开放通路,所述选择闭塞机构具有:闭塞部件,其伴随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而往返移动;凸轮面,其在每次所述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与所述闭塞部件卡合,将所述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所述各大气开放通路的各自的闭塞位置。
根据该发明可知,在每次伴随原有的维护区域中的滑架的往返移动,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利用凸轮面,将该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各大气开放通路的各闭塞位置,因此,能够在不扩大滑架的移动范围的情况下,有选择地闭塞该各大气开放通路。即,通过有选择地闭塞大气开放通路,能够有选择地密闭与该闭塞的大气开放通路对应的盖内空间。从而,能够在不大型化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吸引多个盖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相同打印机的维护机构的简略剖面示意图。
图3是相同打印机的滑架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相同打印机的维护区域中的滑架和盖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相同打印机的阀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中相同打印机中,(a)是表示摆动部件的销部与第一按压部件或第二部件的斜面抵接时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表示摆动部件的销部经由第一按压部件或第二按压部件按压第一排出管或第二排出管而压扁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维护区域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的往返移动范围、和两个支承板的各贯通槽中的各上侧水平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的范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相同阀单元的罩部件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利用滑架使相同阀单元的滑块向右侧滑动移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维护机构的简略剖面示意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阀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阀单元的俯视图。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按压部件及第二按压部件的侧面图。
图18(a)~(d)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及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排出管及第二排出管的压瘪情况的剖面图。
图1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按压单元及第二按压单元的立体图。
图2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按压单元的侧面图。
图中:11-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6-滑架;19-作为流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2-喷嘴;27-作为构成盖机构的盖部件的盖;31a-第一盖内空间;32a-第二盖内空间;35-作为构成吸引通路的管的第一排出管;37-作为构成吸引通路的管的第二排出管;38-作为吸引机构的管泵;40、90、112-构成选择闭塞机构的阀单元;42-构成选择闭塞机构的摆动部件;45-作为闭塞部件的销部;47-作为按压体的第一按压部件;48-作为按压体的第二按压部件;61ba、61bb、64ba、64bb-构成滑动面的斜面;71~73-作为选择通路的闭路部;79b-第一凸轮面;80b-第二凸轮面;81-第三凸轮面;82-第四凸轮面;110-构成大气开放通路的第一大气开放管;111-构成大气开放通路的第二大气开放管;116-作为按压体的第三按压部件;117-作为按压体的第四按压部件;130-作为按压单元的第一按压单元;131-作为按压单元的第二按压单元;140-作为第一部件的基底部件;141-作为第二部件的推压部件;142-压缩弹簧;B、C、D、E、F-闭塞位置;MA-维护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一实施方式。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与以图1为基准的情况下“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1具备大致矩形箱状的框架12。在框架12内的下部,沿作为其长边方向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压板13。在压板13上,基于在框架12的背面下部设置的送纸马达14的驱动,利用未图示的送纸机构,将记录纸张P从后方侧给送。
在框架12内的压板13的上方,沿该压板13的长边方向架设有引导轴15。在引导轴15支持有能够沿该引导轴15的轴线方向(左右方向)往返移动的滑架16。即,在滑架16以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支承孔16a。通过将引导轴15插通于该支承孔16a,滑架16被引导轴15支承为在左右方向上能够往返移动。
在框架12的后壁内表面中的与引导轴15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旋转自如地支持有驱动滑轮17a及从动滑轮17b。在驱动滑轮17a连结有成为使滑架16往返移动时的驱动源的滑架马达18的输出轴,在这些一对滑轮17a、17b之间卡挂安装有一部分与滑架16连结的环状的同步带17。从而,滑架16被引导轴15引导的同时,利用滑架马达18的驱动力,经由环状的同步带17,在左右方向上能够移动。
在滑架16的下表面设置有作为流体喷射头的记录头19,在滑架16上,能够装卸地装配有用于向记录头19分别供给作为流体的多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黑色、青色、黄色、品红色的四色)的墨液的墨盒20。如图2及图3所示,在记录头19的下表面,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喷嘴22沿前后方向排列而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列)喷嘴列22A~22D。
各喷嘴列22A~22D从左侧依次成为喷嘴列22A、喷嘴列22B、喷嘴列22C、喷嘴列22D。喷嘴列22B和喷嘴列22C的间隔及喷嘴列22C和喷嘴列22D的间隔相同,喷嘴列22A和喷嘴列22B的间隔比喷嘴列22B和喷嘴列22C的间隔及喷嘴列22C和喷嘴列22D的间隔宽。
还有,墨盒20内的各墨液通过在记录头19内具备的未图示的压电元件的驱动,从墨盒20向记录头19供给,从在该记录头19配备的各喷嘴列22A~22D的各喷嘴22分别喷射。即,如图1~图3所示,使滑架16在与压板13对应的印刷区域PA沿左右方向往返移动,同时,通过驱动在记录头19配备的未图示的压电元件,向给送到压板13上的记录纸张P分别喷射各墨液,进行印刷。
在这种情况下,从构成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喷射黑色墨液,从构成喷嘴列22B的各喷嘴22喷射青色墨液,从构成喷嘴列22C的各喷嘴22喷射黄色墨液,从构成喷嘴列22D的各喷嘴22喷射品红色墨液。
还有,位于框架12内的右端部的不与压板13对应的非印刷区域成为用于在非印刷时进行记录头19的清洁处理等维护的维护区域MA,在该维护区域MA设置有维护机构23。
其次,详述维护机构23的结构。
如图4所示,维护机构23具有前后一对支承板24,在两个支承板24分别形成有前后排列的以两个为一组的贯通槽25。各贯通槽25分别具备;从左向右笔直地水平延伸的下侧水平部25a;从该下侧水平部25a的右端朝向右斜上方笔直地水平延伸的斜面部25b;从该斜面部25b的右端朝右笔直地水平延伸的上侧水平部25c。
在各贯通槽25中,下侧水平部25a、斜面部25b及上侧水平部25c相互连通。还有,在两个支承板24的前后排列的一组贯通槽25中的一方(右侧的贯通槽25)的下侧水平部25a、和另一方(左侧的贯通槽25)的上侧水平部25c在上下方向上分别重叠。
在两个支承板24之间配置有矩形板状的盖固定器26,在该盖固定器26的上表面中央部设置有作为构成盖机构的盖部件的呈有底四边箱状的盖27。进而,在盖固定器26的上表面右端部竖立设置有在滑架16向维护区域MA移动时,与该滑架16的右表面卡合的卡合杆28。
在盖固定器26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承杆29。还有,前侧的支承杆29的两端部分别能够滑动地插通于两个支承板24的前侧的贯通槽25内,后侧的支承杆29的两端部分别能够滑动地插通于两个支承板24的后侧的贯通槽25内。盖固定器26通过未图示的弹簧始终被向左侧被施力,滑架16不位于维护区域MA的印刷状态下,通过该弹簧的作用力,与盖27一同位于两个支承杆29与各贯通槽25的下侧水平部25a的左端面抵接的位置(图4的用两点划线示出的位置)。
还有,若滑架16向维护区域MA移动,则该滑架16的右表面与卡合杆28抵接,进而,滑架16向右方移动的情况下,两个支承杆29克服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在各贯通槽25的下侧水平部25a向右侧滑动。还有,伴随进一步的滑架16的向右方的移动,两个支承杆29在各贯通槽25的斜面部25b向右侧滑动的过程中,盖27与盖固定器26一同向记录头19接近地逐渐上升,两个支承杆29到达各贯通槽25的上侧水平部25c的阶段下,该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
还有,盖固定器26在位于作为滑架16最靠向右侧移动的位置的原位置的维护状态(图4的用实线示出的状态)下,与盖27一同位于两个支承杆29与各贯通槽25的上侧水平部25c的右端面抵接的位置(图4的用实线示出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盖27内设置有将该盖27内分隔为左右两室的隔壁30。在盖27中,自隔壁30左侧的部分成为第一盖部31,自隔壁30右侧的部分成为第二盖部32。还有,在滑架16位于原位置的维护状态下,盖27以包围各喷嘴22的方式与记录头19抵接。
即,在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的状态下,第一盖部31包围喷嘴列22A的同时,在与记录头19之间形成第一盖内空间31a,并且,第二盖部32包围喷嘴列22B~22D的同时,在与记录头19之间形成第二盖内空间32a。
自第一盖部31的底壁开始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第一突出部33,在该第一突出部33内沿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有用于从第一盖部31内排出墨液的第一排出路33a。另一方面,自第二盖部32的底壁开始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第二突出部34,在该第二突出部34内沿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有用于从第二盖部32内排出墨液的第二排出路34a。
在第二突出部34连接作为具有挠性的管的第二排出管37的基端侧(上游侧),该第二排出管37的另一端侧(下游侧)插入呈长方体状的废墨液罐36内。另一方面,在第一突出部33连接作为具有挠性的管的第一排出管35的基端侧(上游侧),该第一排出管35的另一端侧(下游侧)与第二排出管37的中间部合流地以连通状态连结。
两个排出管35、37排列至这些合流点G而围绕,在第二排出管37中的比与第一排出管35的合流点G下游端的位置配设有一个管泵38,其作为用于对该第二排出管37内,从盖27侧向废墨液罐36侧吸引的吸引机构。
即,在驱动了管泵38的情况下,两个排出管35、37同时被吸引。从而,第一排出管35及第二排出管37形成用于分别吸引第一盖内空间31a及第二盖内空间32a的吸引通路。
还有,在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的状态下,驱动管泵38,由此从构成各喷嘴列22A~22D的各喷嘴22(参照图3)将增粘的墨液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盖27及两个排出管35、37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从而进行如上所述的所谓的清洁处理。还有,在该废墨液罐36内收容有吸收向该废墨液罐36内排出的墨液而保持的废墨液吸收材料39。
另外,在两个排出管35、37中的这些合流点G的上游侧的位置配设有能够有选择地闭塞两个排出管35、37的长方体状的阀单元40。阀单元40构成维护机构23的一部分,在维护区域MA中位于盖27的前侧。
还有,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以断裂线为边界,方向在左侧和右侧不同地描绘。即,在图2中,相对于断裂线的左侧,滑架16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相对于断裂线的右侧,滑架16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3所示,在滑架16的下表面的右端部中的记录头19的前侧的位置形成有圆板状的凸部41,在该凸部41能够摆动地支承有摆动部件42。即,摆动部件42具备:圆环状的环状部43;从该环状部43向左侧笔直地延伸的矩形板状的臂部44,环状部43能够摆动地与凸部41嵌合。还有,在臂部44的前端部中的下表面形成有作为朝向下方突出的圆柱状的闭塞部件的销部45。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阀单元40和摆动部件42来构成闭塞选择机构。
其次,详述阀单元40的结构。
如图5及图6所示,阀单元40具有:对前后排列的两个排出管35、37的中间部支持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箱部件46;作为能够从上侧分别按压在该箱部件46的上表面上支承的第一排出管35的一部分及第二排出管37的一部分的按压体的第一按压部件47及第二按压部件48;收容该两个按压部件47、48的同时,覆盖箱部件46的上表面的长方体状的罩部件49。
在箱部件46的上表面中的前后两端缘部,在从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左端之间分别竖立设置有前壁50及后壁51。在箱部件46的上表面中的后壁51的前侧以与该后壁5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邻接的方式竖立设置有在中心部具有螺纹孔52a的圆形的毂部52。在前壁50的上表面中的右端部及后壁51的上表面中的右端部分别竖立设置有圆柱状的突起53,该两个突起53能够与在与这些对应的罩部件49的下表面分别设置的未图示的凹部嵌合。
在箱部件46的上表面中,在前壁50的右端部和后壁51的右端部之间的位置竖立设置有与前壁50及后壁51相同高度的长方体状的岛状部54。在这种情况下,在岛状部54和前壁50的右端部之间形成间隙55,并且,在岛状部54和后壁51的右端部之间形成间隙56。另外,在箱部件46的上表面中的右端缘部形成有与前壁50及后壁51相同的高度的右壁57。在左右方向上,右壁57中与间隙55及间隙56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切开该右壁57而成的切口凹部58及切口凹部59。
还有,在箱部件46的上表面支承了第一排出管35及第二排出管37的状态下,第一排出管35通过间隙55及切口凹部58,并且,第二排出管37通过间隙56及切口凹部59。从而,第一排出管35在间隙55及切口凹部58之间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第二排出管37在间隙56及切口凹部59之间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
第一按压部件47具备块状主体部60,在该主体部60的上表面中的后端缘部形成有平板状的突出部61。突出部61的上表面61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61a的左侧以与该上表面61a邻接的方式形成有斜面61b。斜面61b朝向上表面61a上升地倾斜。在主体部60的下表面中的右端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并且朝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62。
凸条6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靠向前端部(下端部)而逐渐变窄,前端(下端)带有圆度。还有,凸条62的前端在箱部件46中的间隙55及切口凹部58之间与第一排出管35的上表面抵接。
另一方面,第二按压部件48具备块状主体部63,在该主体部63的上表面中的前端缘部形成有平板状的突出部64。突出部64的上表面64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64a的左侧以与该上表面64a邻接的方式形成有斜面64b。斜面64b朝向上表面64a上升地倾斜。在主体部63的下表面中的右端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并且朝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65。
凸条6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靠向前端部(下端部)而逐渐变窄,前端(下端)带有圆度。还有,凸条65的前端在箱部件46中的间隙56及切口凹部59之间与第二排出管37的上表面抵接。
还有,第一按压部件47和第二按压部件48形成为以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扩展的铅垂面为对称面相互面对称的形状。
如图6及图7所示,在罩部件49的上表面中的与箱部件46的毂部5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圆形的螺纹凹部66。在螺纹凹部66的底面中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罩部件49的贯通孔67。从而,在贯通孔67插通了未图示的螺钉的状态下,将该螺钉拧入箱部件46的毂部52的螺纹孔52a,由此将罩部件49固定于箱部件46。
在罩部件49的上表面形成有作为整体,左右方向长的凹槽70,该凹槽70的左端侧宽阔地开口,并且右端侧被闭塞。在凹槽70的右端部形成有作为在前后方向上以等间隔相互平行并且左右方向长的俯视的情况下呈矩形状的三个选择通路的闭路部71~73。各闭路部71~73从前侧依次为闭路部71、闭路部72、闭路部73,该各闭路部71~73的前后的宽度设定为比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的外径略大。
凹槽70的前侧面74从罩部件49的上表面中的左端缘中的前端部向右方笔直地延伸,在罩部件49中的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略微靠向右的位置向右斜后方倾斜后,成为闭路部71的前侧面。在这种情况下,凹槽70的前侧面74中的倾斜部分成为倾斜面75。
凹槽70的后侧面76从罩部件49的上表面的左端缘中的后端部向右斜前方笔直地延伸,在罩部件49中的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略微靠向左的位置最接近前侧面74后,朝向右斜后方以两个阶段倾斜,进而,然后,向右方笔直地延伸,成为闭路部73的后侧面。
在这种情况下,在凹槽70中,前侧面74和后侧面76最接近的部分成为收缩部77,该收缩部77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设定为比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的外径略大。进而,在这种情况下,在凹槽70的后侧面76中,以两个阶段倾斜的部分成为返回面78。
在凹槽70内中的闭路部71及闭路部72的左侧附近,以与该闭路部71及闭路部72对应的方式竖立设置有在俯视的情况下呈平行四边形状的柱状的第一引导部79及第二引导部80。第一引导部79及第二引导部80的形状相互相同,并且,左右方向的位置相互一致。第一引导部79的上表面及第二引导部80的上表面与罩部件49的上表面为同一面。前后方向上的第一引导部79的宽度及第二引导部80的宽度与前后方向上的闭路部71及闭路部72的宽度大致相同。
第一引导部79的后侧面成为在俯视的情况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平滑面79a。第一引导部79的右侧面形成为与闭路部71对置,并且在俯视的情况下从右斜前方向左斜后方延伸的第一凸轮面79b。另一方面,第二引导部80的后侧面形成为在俯视的情况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平滑面80a。第二引导部80的右侧面形成为与闭路部72对置,并且在俯视的情况下从右斜前方向左斜后方延伸的第二凸轮面80b。
隔开闭路部71和闭路部72的隔壁的左侧面形成为在俯视的情况下从左斜前方向右斜后方延伸的第三凸轮面81,隔开闭路部72和闭路部73的隔壁的左侧面形成为在俯视的情况下从左斜前方向右斜后方延伸的第四凸轮面82。
在闭路部72的底壁的大致整体上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罩部件49的贯通孔83,从下侧向该贯通孔83中插通第一按压部件47的突出部61。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61的上表面61a位于比罩部件49的上表面略低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闭路部73的底壁的大致整体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罩部件49的插通孔84,从下侧向该插通孔84中插通第二按压部件48的突出部64。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64的上表面64a位于比罩部件49的上表面略低的位置。
另外,滑架16在维护区域MA移动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在凹槽70内滑动。还有,在滑架16移动到原位置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路部71内时的该销部45的位置设为非闭塞位置A,销部45位于闭路部72内时的该销部45的位置设为闭塞位置B,销部45位于闭路部73内时的该销部45的位置设为闭塞位置C。
另外,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塞位置B时,如图8(b)所示,该销部45经由第一按压部件47按压第一排出管35而压扁,由此闭塞该第一排出管35内。另一方面,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塞位置C时,如图8(b)所示,该销部45经由第二按压部件48按压第二排出管37而压扁,由此闭塞该第二排出管37内。
其次,说明喷墨式打印机11的清洁处理时的作用。
(总清洁处理)
还有,进行从所有喷嘴列22A~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的记录头19的总清洁处理的情况下,首先,使滑架16向维护区域MA内的原位置移动。这样,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第一盖部31包围喷嘴列22A的同时,在与记录头19之间形成第一盖内空间31a,并且,第二盖部32包围喷嘴列22B~22D的同时,在与记录头19之间形成第二盖内空间32a。
另一方面,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从左侧进入在阀单元40的罩部件49的上表面设置的凹槽70内。此时,凹槽70的左端开口大幅度宽阔,因此,即使销部45的位置向前后方向略微偏移,销部45也被该凹槽70的后侧面76向收缩部77引导。接着,销部45沿凹槽70的前侧面74向闭路部71内的非闭塞位置A移动。
在销部45位于非闭塞位置A时,两个排出管35、37均为未被闭塞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管泵38,则两个排出管35、37内同时被吸引,在第一盖内空间31a及第二盖内空间32a分别产生负压。
通过该负压,从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黑色墨液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第一盖部31及第一排出管35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与此同时,从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青色墨液、黄色墨液、品红色墨液分别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第二盖部32及第二排出管37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由此,完成从记录头19的所有喷嘴列22A~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的总清洁处理。
然后,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滑架16向印刷区域PA移动即可。此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在第一引导部79的第一凸轮面79b、平滑面79a、凹槽70的返回面78上滑动,经由收缩部77,从凹槽70的左端开口向凹槽70外脱离。
(选择清洁处理)
进行从所有喷嘴列22A~22D中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彩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从滑架16位于原位置,销部45位于非闭塞位置A的状态开始,进而使滑架16向左方移动。
这样,销部45与第一引导部79的第一凸轮面79b滑动,在该第一凸轮面79b上朝向平滑面79a滑动。还有,销部45在平滑面79a上移动的阶段下,使滑架16向右方移动的情况下,销部45与第三凸轮面81滑接,在该第三凸轮面81上朝向闭路部72滑动。还有,若使滑架16再次移动至原位置,则销部45向闭路部72内的闭塞位置B移动。
此时,如图8(a)所示,销部45在第一按压部件47的突出部61的斜面61b滑动,伴随其滑动,将第一按压部件47朝向下方缓慢地压下。然后,在销部45移动到闭塞位置B的状态下,如图8(b)所示,成为完全跨上第一按压部件47的突出部61的上表面61a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销部45将第一按压部件47完全地压下,因此,第一按压部件47的凸条62完全地压扁第一排出管35,闭塞该第一排出管35内。
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管泵38,则两个排出管35、37内被同时吸引,但由于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部件47闭塞,因此,只有两个盖内空间31a、32a中第二盖内空间32a产生负压。通过该负压,从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青色墨液、黄色墨液、品红色墨液分别与气泡等一同被吸引,经由第二盖部32及第二排出管37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由此,完成从所有喷嘴列22A~22D中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彩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
然后,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滑架16向印刷区域PA移动即可。此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在第二引导部80的第二凸轮面80b、平滑面80a、凹槽70的返回面78上滑动,经由收缩部77,从凹槽70的左端开口向凹槽70外脱离。
其次,在进行从所有喷嘴列22A~22D中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吸引黑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从滑架16位于原位置,销部45位于闭塞位置B的状态开始,进而使滑架16向左方移动。这样,销部45与第二引导部80的第二凸轮面80b滑接,在该第二凸轮面80b上朝向平滑面80a滑动。
此时,销部45从闭路部72脱离,因此,基于该销部45的第一按压部件47的压下状态被解除。因此,由第一按压部件47压扁的第一排出管35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恢复为被压扁前的原来的形状。由此,第一按压部件47被第一排出管35推上,该第一按压部件47返回被销部45压下前的原来的位置。由此,第一排出管35成为其闭塞状态被解除的开放状态。
还有,若销部45在平滑面80a上移动的阶段下,使滑架16向右方移动,则销部45与第四凸轮面82滑接,在该第四凸轮面82上朝向闭路部73滑动。还有,若使滑架16再次移动至原位置,则销部45向闭路部73内的闭塞位置C移动。
此时,如图8(a)所示,销部45在第二按压部件48的突出部64的斜面64b滑动,伴随所述滑动,将第二按压部件48朝向下方缓慢地压下。还有,在销部45移动到闭塞位置C的状态下,如图8(b)所示,成为完全地跨上第二按压部件48的突出部64的上表面64a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销部45完全地压下第二按压部件48,因此,第二按压部件48的凸条65完全地压扁第二排出管37,闭塞该第二排出管37内。
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管泵38,则两个排出管35、37内被同时吸引,但由于第二排出管37被第二按压部件48闭塞,因此,只有两个盖内空间31a、32a中第一盖内空间31a产生负压。通过该负压,从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黑色墨液与气泡等一同被吸引,经由第一盖部31及第一排出管35,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由此,完成从所有喷嘴列22A~22D中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吸引黑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
然后,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滑架16向印刷区域PA移动即可。此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在凹槽70的返回面78滑动,经由收缩部77,从凹槽70的左端开口向凹槽70外脱离。进而,此时,销部45从闭路部73脱离,因此,解除基于该销部45的第二按压部件48的压下状态。
因此,由第二按压部件48压扁的第二排出管37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恢复为被压扁前的原来的状态。由此,第二按压部件48被第二排出管37推上,该第二按压部件48返回被销部45压下前的原来的位置。由此,第二排出管37的闭塞状态被解除,形成为开放状态。
这样,在维护区域MA内,以原位置为基点,使滑架16向左右往返移动,由此通过各凸轮面79b、81、80b、82的作用,摆动部件42摆动的同时,该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沿滑架16的移动方向即左右方向及与盖27向记录头19抵接的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依次从非闭塞位置A导向闭塞位置B,从闭塞位置B导向闭塞位置C。
即,在各闭路部71~73内,使非闭塞位置A、闭塞位置B、及闭塞位置C分别对应地预先设定,通过维护区域MA内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从各闭路部71~73中选择一个应进入的闭路部,进入所述选择的一个闭路部。在这种情况下的基于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的应进入的一个闭路部的选择是该销部45是否闭塞第一排出管35及第二排出管37的选择。因此,仅通过滑架16的移动,就能够切换两个排出管35、37的闭塞状态。
此时,如图9所示,维护区域MA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范围包括在两个支承板24的各贯通槽25中的各上侧水平部25c的左右方向的长度N的范围内。因此,在维护区域MA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时,盖固定器26的各支承杆29不会从各上侧水平部25c脱离,因此,盖固定器26的高度不改变。
从而,在维护区域MA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时,盖27的高度不改变,因此,维持该盖27的向记录头19的抵接状态。
以上,根据详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可知,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维护区域MA内,以原位置为基点,使滑架16向左右往返移动,由此通过各凸轮面79b、81、80b、82的作用,可以将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沿与滑架16的移动方向及盖27向记录头19抵接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从非闭塞位置A导向闭塞位置B,从闭塞位置B导向闭塞位置C。即,仅通过使滑架16在原有的维护区域向左右往返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切换两个排出管35、37的闭塞状态。从而,不会扩大滑架16的移动范围,能够有选择地闭塞两个排出管35、37内。其结果,不会大型化喷墨式打印机11,能够利用管泵38有选择地吸引两个盖内空间31a、32a。即,能够在黑色墨液和彩色墨液之间有选择地进行清洁处理。
(2)用于吸引两个盖内空间31a、32a的吸引通路利用具有挠性的两个排出管35、37构成,并且,在闭塞位置B及闭塞位置C中,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经由两个按压部件47、48压扁两个排出管35、37,由此闭塞两个排出管35、37内。因此,能够在不使用复杂的切换阀装置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容易且可靠地闭塞两个排出管35、37。另外,阀单元40为不使用复杂的切换阀装置的结构,因此,在各墨液中使用容易固化的颜料墨液,两个排出管35、37内也不易堵塞,几乎不需要进行维护。
(3)滑架16在维护区域MA与卡合杆28卡合的状态下,向原位置移动时,两个支承杆29在各贯通槽25的斜面部25b向右侧滑动的过程中,盖27与盖固定器26一同朝向记录头19接近地逐渐上升,两个支承杆29到达各贯通槽25的上侧水平部25c的阶段下,该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因此,不另行需要用于使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的驱动源,能够通过原有的滑架16的移动,使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
(4)用于将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依次从非闭塞位置A导向闭塞位置B,从闭塞位置B导向闭塞位置C的维护区域MA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范围包括在两个支承板24的各贯通槽25中的各上侧水平部25c的左右方向的长度N的范围内。因此,在维护区域MA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时,盖固定器26的各支承杆29不会从各上侧水平部25c脱离,因此,能够使盖固定器26的高度不变化。即,在维护区域MA中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往返移动时,能够使盖27的高度恒定,因此,能够维持该盖27的向记录头19的抵接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点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该第二实施方式如图10及图11所示,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单元40变更为阀单元90。即,阀单元90具备:箱部件91;两个按压部件47、48;罩部件92;摆动部件42;覆盖罩部件92的上表面侧的滑块93。从而,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滑架16的下表面未支承摆动部件42,省略滑架16的凸部41。
如图10~图12所示,箱部件91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箱部件46的前后两侧面的左端面中的上端部将一对钩部94朝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结构。罩部件9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罩部件49中,在前后两侧面设置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动槽95,并且,从凹槽70中的收缩部77使左侧的后侧面76隔着比销部45的外径略宽的间隔与前侧面74平行地延伸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罩部件92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罩部件49中的与凹槽70的收缩部77对应的位置设为销部45的待机位置96。还有,罩部件92的滑动槽95的左端侧被闭塞,并且右端侧开口。
滑块93具备:矩形板状顶板97;从该顶板97的下表面中的前后两端缘部朝向正下方延伸的一对矩形板状的侧板98。在两个侧板98的内表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动凸条99。两个滑动凸条99分别插通于罩部件92的两个滑动槽95内,能够沿该滑动槽95,在左右方向上滑动。
在两个侧板98的外表面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下端部突出设置有前端部朝向右侧折曲的一对卡挂片100。两个卡挂片100分别经由卷簧101与箱部件91的钩部94连结。两个卷簧101经由两个卡挂片100,将滑块93始终向左方施力。从而,滑块93通常通过两个卷簧101的作用力,形成为两个滑动凸条99的左表面与两个滑动槽95的左表面分别抵接的待机状态。
在顶板97的下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凸部,在该凸部能够摆动地支承有摆动部件42。还有,在滑块93的待机状态下,能够滑动地插通于罩部件92的凹槽70内的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待机位置96。还有,在顶板97的上表面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右端部竖立设置有能够与滑架16卡合的卡合柱102。
还有,如图12及图13所示,滑架16向原位置移动时,该滑架16的右表面与卡合柱102的左表面抵接,滑架16移动到原位置的状态下,该滑架16将卡合柱102朝向右方按压,由此滑块93克服两个卷簧101的作用力,与滑架16一同朝向右方滑动移动。此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非闭塞位置A。
还有,在维护区域MA内,若以原位置为基点,使滑架16向左右往返移动,则通过两个卷簧101的作用,滑块93追随该滑架16的往返移动,向左右往返移动。通过该滑块93的往返移动和各凸轮面79b、81、80b、82的作用,摆动部件42摆动的同时,该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依次从非闭塞位置A导向闭塞位置B,从闭塞位置B导向闭塞位置C,进行两个排出管35、37的闭塞状态的切换。
以上,根据详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可知,除了上述(1)~(4)的效果,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5)摆动部件42组入阀单元90内,因此,摆动部件42被滑块93遮盖,从外部看不见,喷墨式打印机11的外观品质提高。而且,墨液难以附着于摆动部件42,因此,能够减少该摆动部件42的摆动不良。
(6)摆动部件42未支承于滑架16,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滑架16减轻摆动部件42的量的长度。因此,能够减轻滑架16的驱动时的向滑架马达18的负荷。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该第三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盖27的第一盖部31及第二盖部32连接用于将第一盖内空间31a及第二盖内空间32a分别向大气开放的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在第一大气开放管及第二大气开放管的中途位置,将能够有选择地闭塞这些的阀单元112代替阀单元40而设置。从而,在第一排出管35及第二排出管37未设置有闭塞这些的阀单元40。
即,如图14所示,从第一盖部31的底壁与第一突出部33排列地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第三突出部113,在该第三突出部113内沿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有连通第一盖部31的内外的第一连通路113a。另一方面,从第二盖部32的底壁与第二突出部34排列地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第四突出部114,在该第四突出部114内沿上下方向贯通地形成有连通第二盖部32的内外的第二连通路114a。
在第三突出部113连接形成大气开放通路的挠性的第一大气开放管110的基端侧(上游侧),该第一大气开放管110的另一端侧(下游侧)在框架12内以大气开放状态放置。另一方面,在第四突出部114连接形成大气开放通路的挠性的第二大气开放管111的基端侧(上游侧),该第二大气开放管111的另一端侧(下游侧)在框架12内以大气开放状态放置。
从而,第一盖内空间31a经由第一连通路113a及第一大气开放管110与大气连通,并且,第二盖内空间32a经由第二连通路114a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与大气连通。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排出管35未与第二排出管37合流,利用一个管泵38,对于两个排出管35、37内,从盖27侧向废墨液罐36侧同时吸引。
其次,详述阀单元112的结构。
如图15及图16所示,阀单元112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阀单元40中,闭路部71的底壁的大致整体形成沿上下贯通罩部件49的插通孔115,并且,将第一按压部件47及第二按压部件48分别变更为第三按压部件116及第四按压部件117的结构。还有,在阀单元112内,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排列而围绕。
第三按压部件116具备块状主体部118,在该主体部118的上表面中的前端缘部及后端缘部分别竖立设置有平板状的第一突出部119及第二突出部120。第一突出部119的上表面119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119a的左侧,与该上表面119a邻接地形成有斜面119b。斜面119b朝向上表面119a上升地倾斜。
第二突出部120与将第一突出部119形成为一半的厚度的结构相同,从左右方向观察的形状与第一突出部119的形状相同。从而,第二突出部120的上表面120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120a的上侧,与该上表面120a邻接地形成有斜面120b。还有,斜面120b朝向上表面120a上升地倾斜。
在主体部118的下表面中的右端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并且朝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121。凸条12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靠向前端部(下端部)而逐渐变窄,前端(下端)带有圆度。还有,凸条121的前端在箱部件46中的间隙55及切口凹部58之间与第一大气开放管110的上表面抵接。
另一方面,第四按压部件117具备块状主体部122,在该主体部122的上表面中的前端缘部及后端缘部分别竖立设置有第三突出部123及第四突出部124。第三突出部123形成为与第二突出部120相同的形状,并且,第四突出部124形成为与第一突出部119相同的形状。
第三突出部123的上表面123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123a的左侧,与该上表面123a邻接地形成有斜面123b。斜面123b朝向上表面123a上升地倾斜。第四突出部124的上表面124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124a的左侧,与该上表面124a邻接地形成有斜面124b。还有,斜面124b朝向上表面124a上升地倾斜。
在主体部122的下表面中的右端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并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125。凸条12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靠向前端部(下端部)而逐渐变窄,前端(下端)带有圆度。还有,凸条125的前端在箱部件46中的间隙56及切口凹部59之间与第二大气开放管111的上表面抵接。
还有,第三按压部件116和第四按压部件117形成为以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扩展的铅垂面为对称面,相互面对称的形状。
如图15及图16所示,从下侧向闭路部71的插通孔115插通有第三按压部件116的第一突出部119。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突出部119的上表面119a位于比罩部件49的上表面略低的位置。第三按压部件116的第二突出部120及第四按压部件117的第三突出部123以合并的状态从下侧插通于闭路部72的贯通孔83。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突出部120的上表面120a及第三突出部123的上表面123a位于比罩部件49的上表面略低的位置。
从下侧向闭路部73的插通孔84插通有第四按压部件117的第四突出部124。在这种情况下,第四突出部124的上表面124a位于比罩部件49的上表面略低的位置。
还有,在滑架16移动到原位置时,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路部71内时的该销部45的位置设为闭塞位置D,销部45位于闭路部72内时的该销部45的位置设为闭塞位置E,销部45位于闭路部73内时的该销部45的位置设为闭塞位置F。
从而,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塞位置D时,该销部45经由第三按压部件116按压第一大气开放管110而压扁,由此闭塞该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内。另外,在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塞位置E时,该销部45经由第三按压部件116及第四按压部件117分别按压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而压扁,由此,闭塞该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内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内的双方。
进而,在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位于闭塞位置F时,该销部45经由第四按压部件117按压第二大气开放管111而压扁,由此闭塞该第二大气开放管111内。
其次,说明喷墨式打印机11的清洁处理时的作用。
(总清洁处理)
还有,进行从所有喷嘴列22A~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的记录头19的总清洁处理的情况下,首先,使滑架16向维护区域MA内的原位置移动。这样,盖27与滑架16抵接,第一盖部31包围喷嘴列22A的同时,在与记录头19之间形成第一盖内空间31a,并且,第二盖部32包围喷嘴列22B~22D的同时,在与记录头19之间形成第二盖内空间32a。
还有,使滑架16在原位置往返移动一次,使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向闭路部72内的闭塞位置E移动。这样,销部45经由第三按压部件116及第四按压部件117分别按压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而压扁,由此形成为该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内及第二大气开放管111内的双方被闭塞的状态。
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管泵38,则两个大气开放管110、111内同时被吸引,在第一盖内空间31a及第二盖内空间32a分别产生负压。通过该负压,从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黑色墨液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第一盖部31及第一排出管35,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与此同时,从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青色墨液、黄色墨液、品红色墨液分别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第二盖部32及第二排出管37,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由此,完成从记录头19的所有的喷嘴列22A~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的总清洁处理。
(选择清洁处理)
在进行从所有喷嘴列22A~22D中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彩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的情况下,使滑架16向原位置移动,使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向闭路部71内的闭塞位置D移动。这样,销部45经由第三按压部件116按压第一大气开放管110而压扁,由此该第一大气开放管110内形成为被闭塞的状态。此时,第二大气开放管111未被闭塞。
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管泵38,则两个排出管35、37内被同时吸引,但第一大气开放管110被第三按压部件116闭塞,并且,第二大气开放管111未被闭塞,因此,仅在两个盖内空间31a、32a中第二盖内空间32a产生负压。此时,在第一盖内空间31a产生微小的负压,但该负压不是对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的弯液面产生影响的程度。
还有,通过第二盖内空间32a的负压,从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青色墨液、黄色墨液、品红色墨液分别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第二盖部32及第二排出管37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由此,从所有喷嘴列22A~22D中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吸引各墨液(彩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
另外,在进行从所有的喷嘴列22A~22D中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吸引黑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的情况下,使滑架16向原位置移动后,在原位置往返移动两次,使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向闭路部73内的闭塞位置F移动。这样,销部45经由第四按压部件117按压第二大气开放管111而压扁,由此该第二大气开放管111内形成为被闭塞的状态。此时,第一大气开放管110未被闭塞。
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管泵38,则两个排出管35、37被同时吸引,但第二大气开放管111被第四按压部件117闭塞,并且,第一大气开放管110未被闭塞,因此,仅在两个盖内空间31a、32a中第一盖内空间31a产生负压。此时,在第二盖内空间32a产生稍微的负压,但该负压不是对各喷嘴列22B~22D的各喷嘴22的弯液面产生影响的程度。
还有,通过第一盖内空间31a的负压,从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将增粘的黑色墨液与气泡等一同吸引,经由第一盖部31及第一排出管35向废墨液罐36内排出。由此,完成从所有的喷嘴列22A~22D中喷嘴列22A的各喷嘴22吸引黑色墨液的记录头19的选择清洁处理。
以上,根据详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可知,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7)在维护区域MA内,以原位置为基点,使滑架16向左右往返移动,由此通过各凸轮面79b、81、80b、82的作用,能够将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沿与滑架16的移动方向及盖27向记录头19抵接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从闭塞位置D导向闭塞位置E,从闭塞位置E导向闭塞位置F。即,仅通过使滑架16在原有的维护区域向左右往返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切换两个大气开放管110、111的闭塞状态。从而,能够在不扩大滑架16的移动范围的情况下,有选择地闭塞两个大气开放管110、110内,因此,能够有选择地密闭两个盖内空间31a、32a。其结果,通过利用管泵38同时吸引两个盖内空间31a、32a,能够在两个盖内空间31a、32a有选择地产生负压。从而,能够在不大型化喷墨式打印机11的情况下,在黑色墨液和彩色墨液之间有选择地进行清洁处理。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该第四实施方式如图71所示,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单元40中,将第一按压部件47的突出部61的斜面61b变更为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两个斜面61ba及斜面61bb,并且,将第二按压部件48的突出部64的斜面64b变更为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斜面64ba及斜面64bb的结构。
如图17所示,各斜面61ba、61bb、64ba、64bb朝向右侧上升地倾斜,并且,构成滑动面。两个斜面61ba、64ba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且,两个斜面61bb、64bb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两个斜面61ba、64ba分别与两个斜面61bb、64bb的左侧邻接配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比两个斜面61bb、64bb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斜面61ba、64ba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45度,并且,两个斜面61bb、64bb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0度。
还有,在闭塞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的情况下,使滑架16往返移动,使销部45朝向闭路部72内的闭塞位置B移动。这样,如图17所示,销部45在第一按压部件47的突出部61的斜面61ba从左侧向右侧滑动,伴随该滑动,第一按压部件47向下方被压下。由此,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部件47按压,从图18(a)所示的剖面大致正圆状成为图18(b)所示的剖面大致椭圆状。
接着,若销部45在斜面61ba从左侧向右侧滑动,该销部45到达斜面61ba和斜面61bb的边界X,则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部件47进而按压,如图18(c)所示,压扁至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大致闭塞的程度。接着,若销部45超过边界X,在斜面61bb从左侧向右侧滑动,则伴随该滑动,第一按压部件47进而朝向下方被压下。
由此,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部件47进而按压,如图18(d)所示,压扁至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完全地闭塞的程度。接着,销部45在斜面61bb从左侧向右侧滑动,但第一按压部件47朝向下方被继续压下至该销部45到达斜面61bb和上表面61a的边界Y。因此,第一排出管35在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完全地被闭塞后,也被第一按压部件47进而按压。
在此,销部45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恒定的一个斜面61b滑动,到达上表面61a的情况下,由第一按压部件47按压第一排出管35的按压量也始终恒定。还有,就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部件47压扁时的该第一排出管35的反力来说,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比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大。因为,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第一排出管35的吸引通路(内部空间)被压扁,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排出管35自身(构成第一排出管35的材料)被压扁。
因此,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按压部件47从第一排出管35受到大的反力,因此,施加于销部45的负荷或滑架16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负荷(施加于滑架马达18的负荷)变大,可能导致种部件的耐久性降低。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斜面61bb的倾斜比斜面61ba平缓,因此,销部45在斜面61bb滑动时的第一按压部件47的向下方的移动量比销部45在斜面61ba滑动时的第一按压部件47的向下方的移动量少。即,就基于第一按压部件47的第一排出管35的按压量来说,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比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少。
其结果,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按压部件47的从第一排出管35受到的反力减少,因此,抑制施加于销部45的负荷或滑架16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负荷(施加于滑架马达18的负荷),各种部件的耐久性提高。
还有,若销部45向闭塞位置B移动,则该销部45成为完全地跨上第一按压部件47的突出部61的上表面61a的状态(图17的用两个点划线示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销部45充分地压下第一按压部件47,因此,第一按压部件47的凸条62完全地压扁第一排出管35,完全地闭塞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
还有,利用第二按压部件48压扁第二排出管37的情况下的作用也与上述利用第一按压部件47压扁第一排出管35的情况下的作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上,根据详述的第四实施方式可知,除了上述(1)~(4)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8)斜面61bb的倾斜比斜面61ba平缓,因此,能够使销部45在斜面61bb滑动时的第一按压部件47的向下方的移动量比销部45在斜面61ba滑动时的第一按压部件47的向下方的移动量少。即,能够使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的基于第一按压部件47的第一排出管35的按压量比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的基于第一按压部件47的第一排出管35的按压量少。其结果,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能够减少第一按压部件47的从第一排出管35受到的反力,因此,能够抑制施加于销部45的负荷或滑架16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负荷(施加于滑架马达18的负荷),甚至能够提高各种部件的耐久性。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该第五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单元40中,将第一按压部件47及第二按压部件48分别变更为作为按压单元的第一按压单元130及第二按压单元131的结构。还有,第一按压单元130和第二按压单元131关于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平行的面为面对称,除此以外的结构及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仅为第一按压单元130的情况,省略第二按压单元131的说明。
如图19及图20所示,第一按压单元130具备:作为第一部件的基底部件140;作为第二部件的推压部件141;在基底部件140和推压部件141之间保持的压缩弹簧142。基底部件140具备: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平行的滑动板143;在该滑动板143的前表面设置并且呈前侧及下侧开口的矩形箱状的收容部144。
滑动板143的上表面143a成水平,在该上表面143a的左侧,以与该上表面143a邻接的方式形成有斜面143b。该斜面143b朝向上表面143a上升地倾斜。在收容部144的左右两侧壁,以贯通该左右两侧壁的方式形成有上下方向长的长孔144a。在收容部144内收容有推压部件141,该推压部件141能够在该收容部144内沿上下方向滑动。
推压部件141具备:块状主体部141a;该主体部141a的上表面141b中的左右两端部上竖立设置的一对呈矩形板状的竖立设置部141c;在该主体部141a的下表面中的靠向右的位置朝向下侧突出设置并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141d。凸条141d从收容部144的下侧的开口向该收容部144外突出,其带有圆度的下端与第一排出管35抵接。
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竖立设置部141c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突起141e,该两个突起141e以分别能够在收容部144的左右两侧壁上设置的两个长孔144a滑动的状态插入。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突起141e的前端面和收容部144的左右两侧壁的外表面为齐面。在收容部144的上壁的内表面144b和推压部件141的主体部141a的上表面141b之间间介有将上表面141b和内表面144b向远离的方向施力的线圈状压缩弹簧142。
压缩弹簧142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被闭塞为止,产生了推压部件141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所需的按压载荷的状态下(略微压缩的状态),保持于上表面141b和内表面144b之间。从而,推压部件141的两个突起141e的下表面通常通过压缩弹簧142的作用力,压接于收容部144的两个长孔144a的下端面。
另外,压缩弹簧142设定为,与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被闭塞为止,推压部件141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后,进而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所需的每单位变位量的按压载荷相比,每单位变位量产生的按压载荷(弹簧常数)小。
即,压缩弹簧142受到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推压部件141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时的来自该第一排出管35的反力的情况下不被压缩,受到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推压部件141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后,进而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时的来自该第一排出管35的反力的情况下被压缩。
还有,在闭塞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的情况下,使滑架16往返移动,使销部45朝向闭路部72内的闭塞位置B移动。这样,如图20所示,销部45在第一按压单元130的滑动板143的斜面143从左侧向右侧滑动,伴随该滑动,第一按压单元130向下方被压下。由此,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单元130的推压部件141按压,从如图18(a)所示的剖面大致正圆状成为如图18(b)所示的剖面大致椭圆状。
接着,若销部45在斜面143b从左侧向右侧滑动,则第一排出管35被推压部件141进而按压,如图18(c)所示,被压扁至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大致闭塞的程度。接着,若销部45在斜面143b从左侧向右侧滑动,则伴随该滑动,第一按压单元130进而向下方被压下。
由此,第一排出管35被推压部件141进而按压,如图18(d)所示,被压扁至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完全地闭塞的程度。还有,在此,压缩弹簧142产生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被闭塞为止,推压部件141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所需的按压载荷,因此,即使经由推压部件141受到第一排出管35的反力,也不会由于该反力而被压缩。
接着,销部45在斜面143b从左侧向右侧滑动,但该销部45到达上表面143a为止,第一按压单元130朝向下方被持续压下。因此,第一排出管35在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完全地被闭塞后,也被推压部件141进而按压。
在此,就第一排出管35被第一按压单元130(推压部件141)压扁时的该第一排出管35的反力来说,与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相比,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的反力大。因为,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为止,第一排出管35的吸引通路(内部空间)被压扁,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排出管35自身(构成第一排出管35的材料)被压扁。
因此,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按压部件47从第一排出管35受到大的反力,因此,施加于销部45的负荷或滑架16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负荷(施加于滑架马达18的负荷)变大,可能导致各种部件的耐久性降低。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弹簧142设定为,与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被闭塞为止,推压部件141按压该第一排出管35后,进而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所需的每单位变位量的按压载荷相比,每单位变位量产生的按压载荷(弹簧常数)小。因此,即使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进而,第一按压单元130向下方被压下,压缩弹簧142通过推压部件141,受到此时的第一排出管35的反力的情况下,也由于该反力而被压缩。
即,即使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进而,第一按压单元130向下方被压下,该进而压下的量的第一按压单元130引起的第一排出管35的按压量也通过压缩弹簧142压缩而减少。
其结果,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按压单元130(推压部件141)的从该第一排出管35受到的反力减少,因此,抑制施加于销部45的负荷或滑架16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负荷(施加于滑架马达18的负荷),各种部件的耐久性提高。
还有,若销部45向闭塞位置B移动,则该销部45成为完全地跨上第一按压单元130的滑动板143的上表面143a的状态(图20的用两点划线示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销部45充分地压下第一按压单元130,因此,第一按压单元130的凸条141d完全地压扁第一排出管35,完全地闭塞该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
以上,根据详述的第五实施方式可知,除了上述(1)~(4)的效果,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9)压缩弹簧142设定为,与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空间)被闭塞为止,推压部件141按压该第一排出管35后,进而压扁该第一排出管35所需的每单位变位量的按压载荷相比,每单位变位量产生的按压载荷(弹簧常数)小。因此,即使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进而第一按压单元130向下方被压下,也能够将该进而压下的量的第一按压单元130引起的第一排出管35的按压量通过压缩压缩弹簧142而吸收并减少。其结果,能够减小在第一排出管35内的吸引通路被闭塞后,第一按压单元130(推压部件141)的从该第一排出管35受到的反力,因此,能够抑制施加于销部45的负荷或滑架16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负荷(施加于滑架马达18的负荷),乃至能够提高各种部件的耐久性。
(变更例)
还有,上述各实施方式变更如下也可。
·设置使盖27与盖固定器26一同升降的升降装置也可。在这种情况下,省略盖固定器26上的卡合杆28,并且,两个支承板24的各贯通槽25形成为向上下延伸。
·在维护区域MA内的以原位置为基点的滑架16的左右方向的往返移动中,不需要一定维持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的状态。即,只要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至少位于非闭塞位置A、闭塞位置B、及闭塞位置C中任一个的期间,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即可。
·阀单元40、90以横卧的状态配置也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置用于将摆动部件42在水平位置维持且朝向上方施力的施力机构,以免摆动部件42由于重力而倾动,导致销部45侧下降。
·省略第一按压部件47及第二按压部件48中至少一方也可。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按压部件47及第二按压部件48中省略的至少一方对应的两个排出管35、37中至少一方配置为在阀单元40、90中与水平面交叉,被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直接压扁而闭塞。
·摆动部件42不摆动,沿滑架16的移动方向即左右方向及与盖27向记录头19抵接的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直线地移动也可。
·盖27内在左右方向上分隔为四个室,各室独立地覆盖各喷嘴列22A~22D地该盖27与记录头19抵接也可。在这种情况下,阀单元40、90需要将罩部件49、92的凹槽70的闭路部增加为5个,以利用摆动部件42的销部45,经由四个按压部件,分别有选择地压扁从盖27的各室延伸出的四根排出管。
同样,将各喷嘴列设为5个,利用内部分隔为任意的数量的室的盖27,以任意的数量分别覆盖该各喷嘴列地构成维护机构23也可。在这种情况下,覆盖盖27的各室的喷嘴列的数量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相互不相同。
·将第三实施方式的阀单元112构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单元90相同的机构也可。即,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阀单元112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单元90相同地,设置覆盖罩部件49的上表面侧的滑块93,在该滑块93能够摆动地支承摆动部件42也可。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将各斜面61ba、61bb、64ba、64bb中至少一个形成为曲面也可。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按压部件47及第二按压部件48的滑动面利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三个以上的连续的斜面分别构成也可。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将斜面143b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利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多个连续的斜面来构成也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喷墨式打印机11,但采用喷射或喷出墨液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另外,能够适用于具备喷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也可。在这种情况下,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喷出时的液体的状态,包括以粒状、泪状、丝状拖下尾巴的状态。另外,在此所述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状态即可,不仅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态体、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融液)之类的流动体以及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包含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态物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媒的材料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液或液晶等。在此,墨液包含通常的水性墨液及油性墨液及凝胶墨液、热熔墨液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片的制造等中使用的、将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喷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液管使用,且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或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进而,采用向钟表或摄像机等精密机械以针点喷射润滑剂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还有,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其中任一种的液体喷射装置。
进而,关于能够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掌握的技术思想,记载如下。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
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
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
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
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
根据该结构可知,能够伴随维护区域中的滑架的往返移动,利用选择闭塞机构,有选择地闭塞各吸引通路,因此,不会扩大滑架的移动范围,能够有选择地闭塞各吸引通路。从而,不会大型化,能够有选择地吸引多个盖内空间。

Claims (9)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
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
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
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
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
所述选择闭塞机构具有:
闭塞部件,其伴随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而往返移动;
凸轮面,其在每次所述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与所述闭塞部件卡合,将该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的各自的闭塞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吸引通路利用具有挠性的管来分别形成,所述闭塞部件在位于所述闭塞位置的情况下压扁与所述闭塞部件对应的所述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闭塞位置分别配置有能够按压所述各管的按压体,所述闭塞部件在移动到所述闭塞位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按压体压扁所述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体具有:
第一部件,其具有通过伴随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使所述闭塞部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按压体向按压所述管的方向移动的滑动面;
第二部件,其配置于该第一部件和所述管之间,并且能够接触按压所述管;
压缩弹簧,其以产生了压扁所述管并闭塞所述吸引通路所需的按压载荷的状态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并且设定为每单位变位量产生的载荷比所述第二部件按压所述管并闭塞了所述吸引通路后进而压扁所述管所需的每单位变位量的载荷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面包括:以使通过所述闭塞部件的滑动,所述按压体向按压所述管的方向移动时的移动量相互不同的方式设定的多个面,
所述各面配置为随着所述按压体按压所述管的按压量的增加,使所述按压体向按压所述管的方向移动的移动量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机构具有:盖部件,其通过所述滑架在所述维护区域移动时与所述滑架卡合,在向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移动的同时,向相对于所述流体喷射头接近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
在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中,维持所述盖部件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的抵接状态。
7.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
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
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
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
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
所述选择闭塞机构具有:
闭塞部件,其与所述滑架一同移动,且能够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以及与所述盖机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凸轮面,其在每次所述滑架在所述维护区域中往返移动时与所述闭塞部件卡合,使所述闭塞部件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以及与所述盖机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多个选择通路,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以及与所述盖机构向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所述闭塞部件进入所述多个选择通路,并且在所述闭塞部件进入了的情况下,所述多个选择通路以选择所述闭塞部件是否闭塞所述各吸引通路的方式预先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吸引通路利用具有挠性的管来分别形成,
所述各选择通路包括:配置有在所述闭塞部件进入时能够按压所述管的按压体的选择通路;未配置有所述按压体的选择通路,
通过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从所述各选择通路中选择所述闭塞部件应进入的选择通路。
9.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具有:
滑架,其能够支承从多个喷嘴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头而往返移动;
盖机构,其以独立地包围所述各喷嘴的方式与所述流体喷射头抵接,并形成多个盖内空间;
吸引机构,其能够分别经由吸引通路吸引所述各盖内空间;
大气开放通路,其用于分别将所述各盖内空间向大气开放,
所述流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选择闭塞机构,其能够伴随用于进行所述流体喷射头的维护的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有选择地闭塞所述各大气开放通路,
所述选择闭塞机构具有:
闭塞部件,其伴随所述维护区域中的所述滑架的往返移动而往返移动;
凸轮面,其在每次所述闭塞部件往返移动时与所述闭塞部件卡合,将所述闭塞部件依次导向闭塞所述各大气开放通路的各自的闭塞位置。
CN200910222029.3A 2008-11-13 2009-11-13 流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17340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0890 2008-11-13
JP2008290890 2008-11-13
JP2009-026622 2009-02-06
JP2009026622 2009-02-06
JP2009-168186 2009-07-16
JP2009168186A JP5293476B2 (ja) 2008-11-13 2009-07-16 流体噴射装置
JP2009168187A JP2010201912A (ja) 2008-11-13 2009-07-16 流体噴射装置
JP2009-168187 2009-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016A true CN101734016A (zh) 2010-06-16
CN101734016B CN101734016B (zh) 2014-03-12

Family

ID=4216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2029.3A Active CN101734016B (zh) 2008-11-13 2009-11-13 流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79419B2 (zh)
CN (1) CN1017340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436A (zh) * 2012-11-02 2014-05-1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装置
CN105383182A (zh) * 2014-08-22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CN109895513A (zh) * 2017-12-07 2019-06-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0341B2 (en) * 2011-03-02 2013-09-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device, power transmission switch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8573734B2 (en) * 2011-08-04 2013-11-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vable spittoon platform
CN103660578A (zh) * 2012-08-31 2014-03-2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装置的喷嘴清理机构
JP6099941B2 (ja) * 2012-11-14 2017-03-22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ノズル詰り回復方法及びノズル詰り回復プログラム
CN105081491A (zh) 2014-05-15 2015-11-25 通用电气公司 加工系统及用于其上的刀具固持装置
JP6478014B2 (ja) 2014-10-03 2019-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11584128B2 (en) * 2018-01-19 2023-02-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 priming and venting
CN110126466B (zh) * 2019-05-16 2020-11-10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喷头闪喷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7613A1 (en) * 2001-11-26 2003-06-12 Atsushi Nishioka Head maintenance mechanism for ink jet printer and ink jet print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451544A (zh) * 2002-04-19 2003-10-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清洁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的清洁装置
US20070085874A1 (en) * 2005-10-18 2007-04-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26897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に対する保護装置
US20080165215A1 (en) * 2007-01-04 2008-07-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1882A (ja) 1995-11-10 1997-05-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15173B2 (ja) 2006-07-24 2009-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7613A1 (en) * 2001-11-26 2003-06-12 Atsushi Nishioka Head maintenance mechanism for ink jet printer and ink jet print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451544A (zh) * 2002-04-19 2003-10-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清洁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的清洁装置
US20070085874A1 (en) * 2005-10-18 2007-04-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26897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に対する保護装置
US20080165215A1 (en) * 2007-01-04 2008-07-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436A (zh) * 2012-11-02 2014-05-1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装置
CN105383182A (zh) * 2014-08-22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墨回收单元、打印机以及废墨回收方法
US9527292B2 (en) 2014-08-22 2016-12-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ink recovery unit, printer, and waste ink recovery method
CN109895513A (zh) * 2017-12-07 2019-06-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016B (zh) 2014-03-12
US20100118082A1 (en) 2010-05-13
US8579419B2 (en) 2013-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4016B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1007464B (zh) 液体吸收件的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
CN101959691B (zh) 废液回收体
US8439492B2 (en)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188215B1 (ko) 카트리지, 및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US9186902B2 (en) Liquid containing vessel
US836056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compression unit
CN101518990A (zh) 废液回收体
CN10183011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205729A (zh)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633270B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供给方法
CN102039733B (zh) 喷头维护装置和喷液装置
CN102039730A (zh) 喷头维护装置和喷液装置
JP2015058542A (ja) 液体収容体
JP6237026B2 (ja) 液体収容体
JP5293476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US8403471B2 (en) Defoaming mechanism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039731A (zh) 喷头维护装置和喷液装置
CN101665031B (zh) 脱泡机构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039732A (zh) 喷头维护装置和喷液装置
JP6904066B2 (ja) 液体タンク
CN109421380A (zh) 液体罐
US11780236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3188963A (ja) 液体受容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2101000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