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004A - 卡固件 - Google Patents

卡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8004A
CN105358004A CN201480038056.4A CN201480038056A CN105358004A CN 105358004 A CN105358004 A CN 105358004A CN 201480038056 A CN201480038056 A CN 201480038056A CN 105358004 A CN105358004 A CN 105358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in
holding firmware
thorn
ho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80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8004B (zh
Inventor
藤田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OA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OA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OAK CO Ltd filed Critical UOA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58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8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0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44B17/0052Press-button fasteners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FGARMENT FASTENINGS; SUSPENDERS
    • A41F1/00Faste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rments
    • A41F1/002Magnetic faste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44B17/0005Fastening of press-button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D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UTTONS, PINS, BUCKLES OR SLIDE FASTENERS, AND TO JEWELLERY, BRACELETS OR OTHER PERSONAL ADORNMENTS
    • A44D2203/00Fastening by use of magn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19Necktie fastener
    • Y10T24/1959Magnetic, adhesive, or snap type fastener connects tie to shi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2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having magnetic faste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4Combined diverse multipart fasteners
    • Y10T24/3467Pin
    • Y10T24/3468Pin and p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6Pin or separate essential cooperating device therefor

Abstract

提供一种卡固件,该卡固件能够改善服装或袋状物等的开口部分的卡止时的问题点,不用伴随缝合或敛缝等加工,而可自由脱着地且可靠地对卡止部的任意部位进行卡止。卡固件由至少一对的具有相互可自由脱着脱着部的卡固部件(a)、(b)构成,该卡固部件(a)、(b)分别包括:在一面设置有刺马针的基板、由刺马针所贯穿的底板和用于将已贯穿的刺马针前端部覆盖的碗状体构成的刺马扣、以及相互可自由脱着地进行卡止的脱着部。

Description

卡固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刺马扣的使用了刺马针的、用于可自由地开闭服装或袋状物等的开口部分的卡固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提手。对于该提手,在抓持部的两端双重地设置环,如该专利文献1的图25所示,将折叠为规定形状的包袱皮的端部固定于该环,整体作为手提包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0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上述提手和包袱皮而形成了手提包的情况下,取出放入物品的开口部保持打开的状态不变。另一方面,在使用通常的金属零件或拉链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点:由于需要敛缝、缝合等加工作业,因此非常费事。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本发明的卡固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的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一对的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脱着装置,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的基板且使该基板彼此能够脱着,并且将脱着时所需要的力设定为比所述刺马扣保持刺马针的力小。
优选,所述脱着装置由设于一方的基板的公扣及设于另一方的基板的母扣构成。
另外,优选,所述脱着装置由设于一方的基板的磁铁、和设于另一方的基板的磁铁或磁性体构成。
也可以,在所述一方的基板设置凸部,在另一方的基板设置与所述凸部对应的凹部。
另外,本发明的卡固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的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一对的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脱着装置,在与―方的基板对应的刺马扣的外周设置第一脱着片,在另一方的基板设置将所述刺马扣包围的形状的第二脱着片,第一脱着片和第二脱着片都是由磁铁构成或由磁铁与磁性体的组合构成。
进而,本发明的卡固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的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一对的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脱着装置,在与―方的基板对应的刺马扣的外周设置第一脱着片,在另一方的基板设置将所述刺马扣包围的形状的第二脱着片,该脱着装置由在第一脱着片和第二脱着片的一方设置的公扣及在另一方设置的母扣构成。
另外,优选,在所述一方的基板设置卡止于金属丝的钩。
另外,本发明的卡固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磁铁,其设置于所述基板。
另外,优选,在所述刺马扣或基板上设置配饰的脱着装置。
另外,优选,在所述刺马扣上设置有,至少将刺马针的脱着操作部分覆盖的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卡固件(A型)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卡固件安装在手提包等的开口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卡固件(B型)的部分断开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卡固件(C型)的构造的部分断开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卡固件(B型)的部分断开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卡固件(D型)的构造的部分断开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改变了实施方式1~3的刺马扣3的构造而得到的刺马扣的部分断开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改变了实施方式4及5的刺马扣的构造而得到的刺马扣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所示的卡固件上安装了配饰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刺马扣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卡固件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卡固件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卡固件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卡固件的剖面图。
图21是表示图20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卡固件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12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形态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对托特包适用了卡固件的例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对围巾或披肩适用了卡固件的例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仅使用卡固件的一个卡固部件的情况下的例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的卡固部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0~12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带的附图,按卡固件的卡固件部件的卡合类别不同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虽然在各实施方式中对类型为A、B、C及D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卡固件不限于这些。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固件(A型)的构造的部分断开侧视图。卡固件由一对的卡固部件a、b构成。这些卡固部件a、b分别具备:在背面具有刺马针2的基板1、和保持刺马针2的刺马扣3。刺马扣3具有:具有所述刺马针2的贯通孔4的底面部件5、从底面部件5延伸并将所述刺马针2的前端部夹持的夹持片7(卡扣部件)、和将底面部件5及夹持片7收纳于内部的壳体6。优选基板1是平面的。这是由于,在安装到布上时,要将该布保持在基板1与开口销3之间。出于这样的观点,优选刺马扣3的基板1侧的面也形成为平面。
另外,在卡固部件a的基板1的表面上设有构成脱着部的母扣9。在卡固部件b的基板1的表面上设有构成脱着部的公扣8。除了上述构成,所述刺马扣3还可以采用公知的构造。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卡固件安装在手提包等的开口部的状态的说明图。首先,预先设成以下状态:将设置于卡固部件a、b的基板1上的各个刺马针2从刺马扣3拔出。接着,使各个刺马针2贯穿所述开口部的要卡止的部位的相对的布料10,接着使该已贯穿的刺马针2的前端部通过刺马扣3的贯通孔4,将卡固部件a、b固定于布料10。卡固部件a、b分别设于所述开口部的布料10的相对面。而且,通过将在开口部相对的卡固部件a、b的公扣8及母扣9嵌合,能够关闭该开口部。通过使公扣8和母扣9分离能够打开开口部。
公扣8和母扣9的嵌合的强度根据母扣9的弹簧的强度不同而不同。若母扣9的弹簧的强度较大,则将公扣8从母扣9拆下时,在母扣9和公扣8分离之前,刺马扣3就会与刺马针2分离。即,在抓持并拉拽刺马扣3时,若将公扣8从母扣9取下的力比刺马扣3对刺马针2进行保持的力大,则刺马针2会从刺马扣3脱离,无法使开口部打开。因此,在本发明中,以使在公扣8和母扣9的脱着时所需要的力比刺马扣3对刺马针2进行保持的力小的方式,设定母扣9的弹簧的强度。
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任何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另外,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能够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带卡固件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卡固件(B型)的部分断开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卡固件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卡固件的特征在于以下的点,即,用磁铁形成图3所示的卡固件的基板1自身。
通过这样用磁铁形成基板1自身,能够简单地使基板1彼此脱着。此外,也可以用磁铁形成基板1的一方,用强磁性体形成另一方。另外,也可以将所述磁铁设于基板1的整个面或一部分(省略图示)。
另外,在将本发明的卡固件安装于布料10来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将基板1的厚度设为在布料10与布料10之间不产生空间那样的厚度。并且,基板1的平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四边形、矩形等各种形状。另外,也可以根据基板1的形状,将从基板1延伸出的刺马针2的数量设为1个或多个。此外,在使用多个刺马针2的情况下,使用与各个刺马针2对应的多个刺马扣。
与上述同样地,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任何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另外,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能够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带卡固件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特别地,由于利用磁铁构成为能够脱着,所以开闭简单。通过改变磁力,也能够配合用途而得到最佳的开闭力。
实施方式3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卡固件(C型)的构造的部分断开侧视图。该卡固件中,将实施方式2的B型的卡固件的基板1的一方从磁铁替换为磁性材料。并且,本实施方式3的特征在于以下的点:在基板1的脱着面的一方形成有凹部11,在另一方形成有与所述凹部11嵌合的凸部10。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对于该卡固件,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顺序,使用刺马针2及刺马扣3,来将卡固部件a、b的基板1安装于服装等的开口部的布料10。由于基板1分别由磁铁和磁性体形成,所以能够通过相互的吸引作用可靠地吸附,将所述开口部闭合。
另外,由于基板1的凸部10与凹部11嵌合,所以基板1彼此不会在面方向错开而准确地重叠并吸附。另外,因为能够防止在已吸附的状态下基板1彼此在面方向上错开的情况,所以能够防止当对开口部施以错开力时被打开的情况。此外,能够根据情况任意地规定凸部10及凹部11的形状或数量。另外,在同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凸部10及凹部11设置在了基板1的中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凸部10及凹部11设为圆形的圆圈状,而使在中央的基板1的面彼此牢固地吸附。另外,通过将凸部10及凹部11设置在基板1的周向的任意的角度,使得基板1彼此不旋转,而牢固地吸附(对于变形例都省略图示)。
与上述同样地,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任何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另外,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能够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带卡固件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特别地,由于利用磁铁构成为能够脱着,所以开闭简单。通过改变磁力,也能够配合用途而得到最佳的开闭力。
实施方式4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卡固件(B型)的部分断开侧视图。该卡固件的特征在于以下的点: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的卡固件的刺马扣3不同的球掣构造。
该卡固件的刺马扣3由在底面部件5设有使所述刺马针2插通的插通口4的壳体6、贯穿配置于壳体6的顶部且利用手指抓持而在轴向上可动的抓持部件15、和内设固定于壳体6的筒状体18构成。壳体6容纳并保护内部的构造物,并且被设为使外观设计看起来美丽的形状。抓持部件15具有在轴向中央使刺马针2通过的贯通孔14。另外,在抓持部件15的端部设置有垫圈状的按压部件16。在抓持部件15的另一端形成有凸缘,易于用手指抓持。在所述按压部件16与壳体6之间配置有弹簧20,由该弹簧20向底面部件5方向上对按压部件16施力。所述筒状体18在端部具有朝向顶部方向(在同图中是右方向)而直径扩大的圆锥台形的倾斜壁19。也可以将所述筒状体18设为与壳体6一体。在该倾斜壁19与所述按压部件16之间,配置了多个用于夹持刺马针2的球体17。将球体17设为2个以上。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若抓持并拉拽抓持部件15的端部的凸缘,则将由按压部件16和倾斜壁19产生的对球体17的束缚解除。在该状态下,若从所述壳体6的插通口4将刺马针2扎进,则该刺马针2通过相对的球体17之间而插入到抓持部件15的贯通孔14。
接着,若将所述抓持部件15从手离开,所述按压部件16利用弹簧20的作用而压挤球体17,接着沿着倾斜壁19向中心方向压挤该球体17。由此,将球体17按压于刺马针2,该球体17将刺马针2夹持。若在该状态下想要拔下所述刺马针2,则球体17由于所述倾斜壁19而向进一步夹持该刺马针2的方向被压挤,因此刺马针2不会脱离。
另一方面,在要拔下刺马针2的情况下,若抓持并拉拽所述抓持部件15的凸缘,则由球体17带来的对刺马针2的夹持被解除,能够容易地拔出该刺马针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4的卡固件由于利用球体17等牢固地夹持刺马针2,所以在开口部的开闭时刺马扣3不会分离。因此,即使在将托特包等以过重负荷使用的情况下,刺马扣3也不会从布料分离。另一方面,通过拉拽抓持部件15能够简单地拆下刺马扣3。
并且,与上述同样地,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任何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另外,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能够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带卡固件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特别地,由于利用磁铁构成为能够脱着,所以开闭简单。通过改变磁力,也能够配合用途而得到最佳的开闭力。
实施方式5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卡固件(D型)的构造的部分断开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该卡固件的一方的卡固部件a的构造为,在壳体6的外周中央附近,在与所述贯通孔14的形成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环状磁铁22(第一脱着片),并且将基板1设为平板状且从其中央延伸出刺马针2。基板1既可以是非磁性体也可以是磁性体。环状磁铁22是圆圈形状,根据直径或厚度不同而得到所需要的磁力。另外,也可以利用罩(省略图示)覆盖环状磁铁22。进而,也可以将壳体6的外周中央附近的形状设为,在与所述贯通孔14垂直的方向上伸出而在其中将磁铁22内置(省略图示)。此外,如后述那样,只要由圆圈状部件21将刺马扣3隐藏即可,所以环状磁铁22只要比壳体大即可。
所述刺马扣3的内部构造与实施方式4所示的刺马扣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并对相同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
对于另一方,卡固部件b是在平板状的基板1的表面设置有圆圈状部件21(第二脱着片)的结构。刺马针2从基板1的中央延伸出。由刺马扣3夹持刺马针2。将所述圆圈状部件21利用磁性体的金属板成型为筒状。圆圈状部件21既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空心(省略图示)。另外,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外观上,优选圆圈状部件21的端面的形状和面积与所述环状磁铁22的形状和面积大致相同。也可以与基板1―体地构成圆圈状部件21。并且,将圆圈状部件21的轴向长度(图中左右方向、刺马针2的长度方向)设为,比从所述环状磁铁22的端面到抓持部件15的另一端的凸缘为止的长度大。由此,能够利用圆圈状部件21容纳刺马扣3的壳体6。并且,只要圆圈状部件21满足:容纳壳体6、以及与环状磁铁22磁吸附,则可自由设计其形状。更优选圆圈状部件21的内侧形状与壳体6的外形大致相同。如图10所示,壳体6被无间隙地插入到圆圈状部件21的内侧,由于在壳体6的端部设有弧度,所以能够自然地使圆圈状部件21盖上壳体6而最终吸附到环状磁铁22。
对该卡固件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以使卡固部件b的圆圈状部件21盖上卡固部件a的壳体6的方式,使该圆圈状部件21吸附到环状磁铁22。通过将环状磁铁22设置于壳体6的外侧,壳体6向环状磁铁22的一方向侧突出,在所述吸附状态下,壳体6进入到圆圈状部件21的内部。由此,卡固部件a、b在准确的位置彼此吸附,所以能够防止开口部被打开的情况,并且能够防止在已吸附的状态下圆圈状部件21与环状磁铁22在面方向上错开的情况。
另外,与刺马扣3向外侧突出的情况相比,通过将一方的卡固部件a的基板1设为平板状,而不易产生被物品或手指等钩挂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容易地在该基板1上设置宝石等装饰件2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刺马扣3,虽然使用了实施方式4中所示的类型,但是刺马扣3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至3中所示的任意类型。另外,也可以用磁铁构成圆圈状部件21。另外,对于环状磁铁22,在将圆圈状部件21设为磁铁的情况下,将其用磁性体构成。
实施方式6
图11是表示改变了实施方式1~3的刺马扣3的构造而得到的刺马扣的部分断开侧视图。图12是表示改变了实施方式4及5的刺马扣的构造而得到的刺马扣的剖面图。
在图11所示的刺马扣3中,在底面部件5的下方设置圆筒体25,在其外周壁的端部附近设置有开口销槽21。将中心开口的圆板状的固定环24设置于圆筒体25。开口销26是将棒状的金属弯曲成型为C字形的销,通过将其扩展能够嵌入到开口销槽21。由于该开口销26,固定环24不会从圆筒体25脱落。在固定环24与壳体6之间形成镶嵌装饰件23的间隔。
在图12所示的刺马扣3中,在壳体6的外壁中间面上,向侧方伸出地形成凸缘部,且在其下方设置圆筒部位25。在圆筒部位25的端部附近设置开口销槽21。开口销26是将棒状的金属弯曲成型为C字形的销,通过将其扩展能够嵌入到开口销槽21。由于该开口销26,固定环24不会从圆筒部位脱落。在固定环24与凸缘部之间形成镶嵌装饰件23的间隔。
图13是表示对图12所示的卡固件安装了配饰的状态的说明图。在同图的例中,表示由花的形状的平面板构成的配饰23。将该配饰23的板厚设为比凸缘与固定环之间的间隔小。取下开口销26并将固定环从圆筒部位拔下。然后,插入在中央形成有开口的配饰23。将所述圆筒部位插入到设于配饰23的中央的开口。然后,将固定环24安装于圆筒部位,将开口销嵌入到开口销槽21,用固定环26与凸缘将配饰23固定。此外,对于配饰23的形状,只要能够插入到圆筒体或圆筒部位,什么形状都可以。
此外,对于上述图11所示的卡固件,也能够以与上述同样的顺序安装配饰23(省略图示)。首先,取下开口销26并将固定环24从圆筒体25拔下,插入在中央形成有开口的配饰23。然后,将所述圆筒体25插入到设于该花的形状的中央的开口,将固定环24安装于圆筒体25。最后,将开口销26嵌入到开口销槽21,用固定环26和底面部件将配饰23固定。
根据这样的构造,能够简单地将配饰23装配于刺马扣3。另外,只要具备能够插通所述圆筒部件25的孔,能够将多数的配饰23装配。
实施方式7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刺马扣的剖面图。该刺马扣的特征在于以下的点:在实施方式4至6所示的卡固件的刺马扣上,设置了误动作防止的帽30。在刺马扣的壳体的外侧面形成螺纹。对于帽30,在其内侧端部近旁形成有与壳体的螺纹对应的螺纹,能够将帽30以覆盖刺马针2的脱着操作部分即抓持部件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壳体。帽30的整体形状既可以是半球形状,也可以是蝶形的易于抓持的形状。由此,能够防止不小心接触所述抓持部件而释放刺马针的情况。此外,由于帽30是用于防不小心接触到抓持部件的部件,所以只要能够包围该抓持部件的周围,也可以将一部分开口。
实施方式8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卡固件的剖面图。该卡固件中,在卡固部件a的基板1的表面设置凸部31,在卡固部件b的基板1的表面设置凹部32。由在基板1形成的突起部、和嵌在该突起部的周围的比该突起部厚的圆圈状的磁铁构成凹部。在基板1彼此吸附时,所述凸部31嵌合到凹部32。此外,刺马扣3虽然是与实施方式4~7所示的刺马扣相同的构造,但是也可以是实施方式1至3所示的刺马扣(省略图示)。
实施方式9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卡固件的剖面图。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由一对的卡固部件a、b构成该卡固件。这些卡固部件a、b分别具备在背面具有刺马针2的基板1、和保持刺马针2的刺马扣3。因为刺马扣3与实施方式4所示的刺马扣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并对相同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
卡固部件a中,在刺马扣3的壳体6的轴向(图中上下方向、贯通孔14的长度方向)外周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锷部6a。在该锷部6a的卡固部件b侧设置有环形件51。环形件51的端面的一部分与锷部6a抵接。在环形件51的内表面设置有对开口销52进行保持的开口销槽53。开口销52是将棒状的金属弯曲成型为C字形的销,通过将其扩展能够嵌入到开口销槽53。在环形件51的所述锷部6a侧,向内侧形成有内锷部51a,其与所述壳体6的锷部6a抵接。该内锷部51a与卡固部件b的后述的筒状部件60的端面抵接来对位置进行限制。
环形件51的外表面在同图中虽然是单纯的圆筒曲面,但是也可以设为具备了设计性的形状。另外,相对于环形件51而设置有固定板54。固定板54为圆盘状,在中央形成有供壳体6嵌入的孔55,且在所述孔55的周围形成有对壳体的锷部6a进行保持的较浅的环状凹部56。另外,固定板54的端面与所述环形件51的端面抵接,并通过粘接或焊接而接合。通过将固定板54安装于环形件51,而使壳体6的锷部6a嵌于所述环状凹部56并且被环形件51的内锷部51a夹着,因此利用环形件51和固定板54而将壳体6保持固定。在该状态下,壳体6的插通口4从固定板54露出,抓持部件15在环形件51的内部成为露出状态。开口销52位于壳体6的顶部附近。
另一方面,在卡固部件b的基板1的、所述刺马针2相反侧设置有筒状部件60。筒状部件60也可以与基板1一体成型。另外,将筒状部件60的轴向长度(图中上下方向、刺马针2的长度方向)及直径设为,能够收容卡固部件a的壳体6及抓持部件15的程度。另外,筒状部件60的外径比所述环形件51的内径小一些。另外,将筒状部件60的厚度设为,在能够进入所述卡固部件a的环形件51的内表面与壳体6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隙的范围内。在筒状部件60的外周设置有与开口销52卡合的突起部61。突起部61为大致半圆形状,平滑地与开口销52接触而易于使该开口销52张开。以在突起部61与开口销52卡合的状态下筒状部件60的边缘与环形件51的内锷部51a抵接的方式,决定尺寸。
如图17所示,在使用时,将卡固部件a及卡固部件b分别安装于手提包等的开口部(省略图示)。刺马扣3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为了利用卡固部件a、b将开口闭合,以插入到卡固部件a的环形件51的内侧并且盖上壳体6的方式,将卡固部件b的筒状部件60插入。筒状部件60的突起部61使开口销52张开并越过它,其端部与内锷部51a抵接。在该状态下,由内锷部51a和开口销52将筒状部件60保持在环形件51的内部。
另外,壳体6进入到筒状部件60的内部。由此,对于卡固件的外观,因为由环形件51和筒状部件60决定且内部构造被隐藏,所以变得整洁好看。另外,因为是整洁的外观而不会钩挂,所以即使向手提包等的内侧突出也不会被物品钩挂。
另外,与刺马扣3向外侧突出的情况相比,通过将一方的卡固部件a的基板1设为平板状,而不易产生被物品或手指等钩挂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容易地在该基板1上设置宝石等装饰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刺马扣3使用了实施方式4所示的类型,但是刺马扣3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至3所示的任何类型。
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大的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另外,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易于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
实施方式10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卡固件的剖面图。图19及图29(a)是表示图18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该卡固件中,在卡固部件a的基板1的表面设置凹部65,在卡固部件b的基板1的表面设置凸部66。
在卡固部件a的基板1中,在中央设置有俯视为圆形的突起部67。在其周围设置有比该突起部67厚的圆圈状的磁铁68。利用罩69将该基板1和磁铁68覆盖。罩69由厚度较薄的材料构成,将罩69从基板1的外周到磁铁68的外周以及磁铁68的卡固部件b侧的端面进行设置,并且从磁铁68的内侧端部到内部倾斜地设置罩69。罩69的端部与基板1的突起部67的角连接。由此,在卡固部件a的整体,在其中央附近形成凹部65。
如图中(a)所示,在卡固部件b的与设置了凸部66的面相反的面,设置有钩70。钩70是金属制的成型体,其形状为,一端71熔接于基板1,中央从基板1的面离开而向外侧弯曲并且再次与基板1的面抵接,另一端翘起来。由此,能够将别针P的金属丝从翘起来的另一端72插入而放入到钩70的内部。图中(b)表示代替钩70而设置了贯穿孔的例。通过将半筒部件74的两端熔接于基板1来形成贯穿孔73。将别针P的金属丝插通贯穿孔73。
如图29(a)所示,该卡固件中,将卡固部件b卡止于戴在包B或围巾S的一部分的别针P。别针P例如安装于手提包的开口的一部分,这时,将所述钩70向在背面露出的金属丝P1插进,而将该卡固部件b卡止。对于卡固部件a,通过将刺马针2扎入与手提包的所述一部分对应的位置并从其背面装配刺马扣3,来固定于该位置。接着,通过将卡固部件a的凹部65与卡固部件b的凸部66嵌合而利用磁铁68的磁力将基板1和基板1吸附。由此,能够将手提包的开口设为能够开闭。
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大的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特别地,由于能够使用别针P来安装,所以进一步提高了通用性。并且,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易于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2和别针P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另外,若使用带配饰的别针,则能够使其成为带配饰的开闭卡固件。
实施方式11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卡固件的剖面图。图21及图29(b)是表示图20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该卡固件的卡固部件a中,在基板1上设置有环形件80。在环形件80的内表面设置有对开口销52进行保持的开口销槽53。开口销52是将棒状的金属弯曲成型为C字形的销,通过将其扩展能够嵌入到开口销槽53。环形件80的外表面在同图中虽然是单纯的圆筒曲面,但是也可以设为具备设计性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卡固部件b的基板1上设置有筒状部件60。筒状部件60也可以与基板1一体成型。另外,筒状部件60的轴向长度(图中上下方向)与环形件80的轴向长度(图中上下方向)大致相同。另外,筒状部件60的外径比所述环形件80的内径小一些。在筒状部件60的外周设置有与开口销52卡合的突起部61。突起部61为大致半圆形状,平滑地与开口销52接触而易于使该开口销52张开。以在突起部61与开口销52卡合的状态下筒状部件60的边缘与卡固部件a的基板1的面抵接的方式,决定各尺寸。
如图21及图29(b)所示,使用时,例如将卡固部件a安装在手提包B的开口部(省略图示)。刺马扣3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另外,将卡固部件b卡止于别针P。别针P被安装于所述手提包的开口部的对应位置,这时,将所述钩70向在背面露出的金属丝P1插进,而将该卡固部件b卡止。而且,为了利用卡固部件a、b将开口闭合,将卡固部件b的筒状部件60插入到卡固部件a的环形件80的内侧。筒状部件60的突起部61使开口销52张开并越过它,其端部与基板1抵接。在该状态下,由开口销52将筒状部件60保持在环形件80的内部。
对于卡固件的外观,如图21所示,环形件80与筒状部件60紧密嵌合,而变得整洁好看。另外,因为是整洁的外观而不会钩挂,所以即使向手提包等的内侧突出也不会被物品钩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刺马扣3使用了实施方式4所示的类型,但是刺马扣3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至3所示的任何类型。
根据该卡固件,只要是布或革的话,则不用进行大的加工,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安装。另外,因为拆下是自由的所以易于再使用。另外,由于是利用刺马针2及别针P进行的安装,所以在布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且,通过将卡固件安装于已有的商品,构成仅仅是将布停在脖颈前的围巾、头巾、披风等。并且,因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够简单地安装,所以例如能够使托特包的想要闭合的任意位置能够开闭。另外,通过使用多个卡固件,能够设定多个装订位置。另外,若使用带配饰的别针,则能够使其成为带配饰的开闭卡固件。
实施方式12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2的卡固件的剖面图。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如同图所示,也可以在卡固部件b的基板1的周缘设置筒状部件60。至于其他,由于是与实施方式11所示的卡固部件b相同的构造,所以对相同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另外,在筒状部件60的外周设置有与开口销52卡合的突起部61。
对于卡固部件a,由于是与实施方式9所示的卡固部件b相同的构造,所以对相同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
对于卡固件的外观,如图23所示,环形件与筒状部件60紧密嵌合,而变得整洁好看。另外,因为在基板1没有凸缘状的构造,是整洁的外观而不会钩挂,所以即使向手提包等的内侧突出也不会被物品钩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刺马扣3使用了实施方式4所示的类型,但是刺马扣3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至3所示的任何类型。
以上,如实施方式1~12所示,对于本发明的卡固件,不用对服装或袋状物的开口部施加扣子或金属零件等的缝合或敛缝加工,能够在将刺马针2贯穿开口部的两侧的任意部分之后,利用所附属的刺马扣将其固定,所以易于脱着。另外,因为利用刺马扣3包含刺马针2的前端,所以不会在使用时引起扎伤的发生等,是安全的。另外,因为可自由脱着且轻便,所以将手头有的包袱皮等折叠而作为简易包来使用时,能够作为用于开口部的卡止的卡固件而使用,所以适应性也较高。在别针P式的情况下这些也是同样的。
(使用形态的例)
图2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11所示的卡固件的使用形态的说明图。该卡固件是,将包袱皮固定于在提手的两侧设置的双重的环,形成手提包B。而且,如图24(a)所示,在该手提包B的开口部安装卡固部件a、b。安装方法如上述实施方式1~11所示。接着如图24(b)所示,将卡固部件a、b彼此卡固在一起,来将开口部闭合。
图25是表示对托特包适用了卡固件的例的说明图。同样地,在托特包T的开口部安装卡固部件a、b,将卡固部件a、b彼此卡固在一起,来将开口部闭合。
图26是表示对围巾和披肩适用了卡固件的例的说明图。例如,如图26(a)所示,将卡固部件a、b安装在围巾S的两处,将围巾S缠卷脖颈并将卡固部件a、b彼此卡固在一起。由此,能够简单地将围巾S绕脖颈固定。另外,如图26(b)所示,将卡固部件a、b安装在披肩S的两处,将披肩S戴在头部并将卡固部件a、b彼此卡固在一起。由此,能够简单地戴披肩S。
图27是表示仅使用卡固件的一个卡固部件的情况的例的说明图。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的卡固部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该卡固部件a是在基板1的表面设置了磁铁1a的结构。利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将该卡固部件a安装在手提包8等的开口部。另外,在与该卡固部件a相对的位置夹着磁性体的卡子50。该卡子50由于是磁性体所以吸附于所述卡固部件的磁铁1a。也可以在该卡子50的一面装配配饰51。此外,对于卡子50的形状,只要具有所述磁铁1a能够吸附的面,不限于图27所示的形状。
符号说明
1基板
2刺马针
3刺马扣
4贯通孔
5底面部件
6壳体
7夹持片

Claims (10)

1.一种卡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的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一对的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脱着装置,其设置于所述一对的基板且使该基板彼此能够脱着,并且将脱着时所需要的力设定为比所述刺马扣保持刺马针的力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着装置由设于一方的基板的公扣及设于另一方的基板的母扣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着装置由设于一方的基板的磁铁、和设于另一方的基板的磁铁或磁性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方的基板设置有凸部,在另一方的基板设置有与所述凸部对应的凹部。
5.一种卡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的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一对的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脱着装置,在与―方的基板对应的刺马扣的外周设置第一脱着片,在另一方的基板设置将所述刺马扣包围的形状的第二脱着片,第一脱着片和第二脱着片都是由磁铁构成或由磁铁与磁性体的组合构成。
6.一种卡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的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一对的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脱着装置,在与―方的基板对应的刺马扣的外周设置第一脱着片,在另一方的基板设置将所述刺马扣包围的形状的第二脱着片,该脱着装置由在第一脱着片和第二脱着片的一方设置的公扣及在另一方设置的母扣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方的基板设置有卡止于金属丝的钩。
8.一种卡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其上设置有将布等面材贯穿的刺马针;
刺马扣,其与所述基板对应地设置且夹持所述刺马针;以及
磁铁,其设置于所述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刺马扣或基板上设置有配饰的脱着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刺马扣上设置有,至少将刺马针的脱着操作部分覆盖的帽。
CN201480038056.4A 2013-12-16 2014-12-16 卡固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8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9159 2013-12-16
JP2013259159 2013-12-16
PCT/JP2014/083300 WO2015093492A1 (ja) 2013-12-16 2014-12-16 留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004A true CN105358004A (zh) 2016-02-24
CN105358004B CN105358004B (zh) 2018-10-19

Family

ID=5340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805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8004B (zh) 2013-12-16 2014-12-16 卡固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95193B2 (zh)
EP (1) EP3085264B1 (zh)
JP (3) JP6101887B2 (zh)
KR (1) KR101830491B1 (zh)
CN (1) CN105358004B (zh)
WO (1) WO201509349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9133A (zh) * 2017-07-24 2019-02-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面罩的一体式带构造
CN111093440A (zh) * 2017-07-07 2020-05-01 扎伐治私人有限公司 包括推针固定组件的被褥的改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8193B1 (en) * 2016-05-12 2017-04-11 Jeremy William Lord Garment docking device for attaching personal devices
US10512292B2 (en) * 2016-09-08 2019-12-24 Tina Curtis Accessory fastener device and method
US10849393B2 (en) * 2017-08-28 2020-12-01 Gabrielle Rae Shapiro Earring backing, earrings and earring display devices
US10918176B1 (en) * 2019-10-08 2021-02-16 Michael Roth Magnetic backing for collector pin
WO2022145461A1 (ja) * 2020-12-28 2022-07-07 株式会社ワイズグレース ピン留め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身具
USD1021685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Chin-Sung Huang Positioning pin of a seat belt buckle
US20230380553A1 (en) * 2022-05-26 2023-11-30 Aubrey Singleton Magnetic pin attachment device
KR102585165B1 (ko) * 2023-04-03 2023-10-05 두영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개인용품 소지용 홀더 조립체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36692A (en) * 1919-11-03 1920-04-13 Forman Joseph Garment-fastener
JPS5929912U (ja) * 1982-08-20 1984-02-24 武田 精 スナツプフアスナ−用リベツト体
JPS6440008A (en) * 1987-08-06 1989-02-10 Tamao Morita Clasp
CN1107318A (zh) * 1994-02-28 1995-08-30 株式会社应用技术研究所 磁闭合装置
JP2576220B2 (ja) * 1989-02-27 1997-01-29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可撓管サポート装置
JP3070576U (ja) * 2000-01-28 2000-08-04 良夫 松原 留め機能を有するボタン
CN1281663A (zh) * 1999-01-27 2001-01-31 株工会社M&K横谷 固定搭扣
JP2002065317A (ja) * 2000-09-01 2002-03-05 Kiyohara Kk スナップボタン
CN201375102Y (zh) * 2009-04-02 2010-01-06 东莞达基钮扣制品有限公司 纽扣
CN102415655A (zh) * 2011-11-24 2012-04-18 罗日梅 一种免缝按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38889A (en) * 1921-01-15 1922-12-12 Bates Edith May Pin-attached snap fastener
JPS63243312A (ja) * 1987-03-27 1988-10-11 株式会社 エルプラニングシステム ホツク釦の取付方法とホツク釦
JP2576220Y2 (ja) * 1992-07-21 1998-07-09 株式会社徳力本店 装身具の係止装置
JP3046971B2 (ja) * 1992-11-30 2000-05-29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ボタンの雌体およびその取着用カシメ型
EP1218133A4 (en) * 1999-06-16 2006-09-06 Bonnie Roche PRESENTATION DEVICES, ACCESSORIE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ES2237336B1 (es) * 2004-12-14 2006-06-01 Industrias Sinteticas Catalanas, S.L. Dispositivo de union de prendas y articulo textil que incluye dicho dispositivo.
US7356882B1 (en) * 2005-11-22 2008-04-15 Guadagno Iv James V Magnetic flower attachment device
US20080005873A1 (en) * 2006-07-06 2008-01-10 Helen Of Troy Limited Magnetic pushpin
JP4235978B2 (ja) 2006-10-04 2009-03-11 有限会社ウオーク社 取っ手
US8052365B2 (en) * 2009-04-15 2011-11-08 Enlisted Design, LLC Magnetic safety pushpin
US20110047759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Romag Fasteners Inc. Closures with magnetic and mechanical snap fasten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36692A (en) * 1919-11-03 1920-04-13 Forman Joseph Garment-fastener
JPS5929912U (ja) * 1982-08-20 1984-02-24 武田 精 スナツプフアスナ−用リベツト体
JPS6440008A (en) * 1987-08-06 1989-02-10 Tamao Morita Clasp
JP2576220B2 (ja) * 1989-02-27 1997-01-29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可撓管サポート装置
CN1107318A (zh) * 1994-02-28 1995-08-30 株式会社应用技术研究所 磁闭合装置
CN1281663A (zh) * 1999-01-27 2001-01-31 株工会社M&K横谷 固定搭扣
JP3070576U (ja) * 2000-01-28 2000-08-04 良夫 松原 留め機能を有するボタン
JP2002065317A (ja) * 2000-09-01 2002-03-05 Kiyohara Kk スナップボタン
CN201375102Y (zh) * 2009-04-02 2010-01-06 东莞达基钮扣制品有限公司 纽扣
CN102415655A (zh) * 2011-11-24 2012-04-18 罗日梅 一种免缝按扣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3440A (zh) * 2017-07-07 2020-05-01 扎伐治私人有限公司 包括推针固定组件的被褥的改进
CN111093440B (zh) * 2017-07-07 2023-08-29 扎伐治私人有限公司 包括推针固定组件的被褥的改进
CN109289133A (zh) * 2017-07-24 2019-02-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面罩的一体式带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5264A1 (en) 2016-10-26
JP6578480B2 (ja) 2019-09-25
CN105358004B (zh) 2018-10-19
JP2016193343A (ja) 2016-11-17
KR101830491B1 (ko) 2018-02-20
JP6101887B2 (ja) 2017-03-29
EP3085264A4 (en) 2017-09-27
US20160374438A1 (en) 2016-12-29
KR20160013989A (ko) 2016-02-05
US9795193B2 (en) 2017-10-24
JP2017018612A (ja) 2017-01-26
EP3085264B1 (en) 2019-07-31
WO2015093492A1 (ja) 2015-06-25
JPWO2015093492A1 (ja)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8004A (zh) 卡固件
US9433257B2 (en) Magnetic attachment device for releasably attaching an article to a button
CN205214395U (zh) 简易型扣具
US20160088876A1 (en) Shirt collar lock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US20150007375A1 (en) Eyeglass and other personal items holder
US20150250269A1 (en) Stress-Relieving Button Cover
US4835794A (en) Preset necktie
US1358465A (en) Necktie-fastener
US20170251740A1 (en) Hair piece earring
TWI461159B (zh) 卡扣具
KR101703188B1 (ko) 신분증 착용 목걸이
CN113556957A (zh) 无拉头磁性拉链结构
CN205624805U (zh) 一种磁性固定式环状首饰
US9232832B2 (en) Decorative attaching apparatus for shirt collar and sleeve cuffs
KR200476998Y1 (ko) 스냅 단추
US20140165260A1 (en) Shirt cuff tips and shirt cuff tip protectors
JP3196484U (ja) 留め具
TWI558342B (zh) 眼鏡及其它個人物品固持器
CN217446895U (zh) 胸针固定套件
KR200244375Y1 (ko) 임시용 단추를 구비한 의류
CN209449848U (zh) 便于扣合的按扣、服饰
JP3129238U (ja) 小物入れ
WO2017048818A1 (en) Assembly for holding eyeglasses and other items
CN209421087U (zh) 一种耐磨纽扣
JP3216018U (ja) 留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