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8750B -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8750B
CN105348750B CN201510793436.5A CN201510793436A CN105348750B CN 105348750 B CN105348750 B CN 105348750B CN 201510793436 A CN201510793436 A CN 201510793436A CN 105348750 B CN105348750 B CN 105348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sistant
nano
uvioresistant
age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3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48750A (zh
Inventor
夏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oyu new typ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oyu New Typ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oyu New Typ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oyu New Typ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934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8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4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酰亚胺、二硫化钼、增塑剂、羧甲基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乙烯‑α‑烯烃共聚物、抗氧化剂和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为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纳米二氧化铈包覆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耐紫外线照射、耐热、无毒、稳定性强等特点,可将紫外线屏蔽、反射至薄膜以外,因此,该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隔热效果好,耐高温、抗紫外线和耐老化的特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和耐老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贴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贴膜是在汽车前后挡风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贴上一层薄膜状的物体。总的来说,汽车玻璃贴膜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隔热、防晒、隔紫外线、防爆、防眩光、降低空调省耗和营造私密空间。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明显,夏季维持的日期越长且天气炎热,对汽车隔热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隔热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染色膜,该膜的特点是薄,隔热效果差,易褪色。2.金属膜,是指无色的原膜层上喷溅金属制备而成,一般为铝和铁,该膜透视性差,隔热效果也一般;或者在无色原膜上喷溅贵金属如铬、钛、铂等,但此工艺复杂且花费成本较高。3.纳米陶瓷膜,是以纳米氮为基础,利用磁控溅射技术与金属氮化技术制备,经久耐用,但该膜的价格昂贵。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10080115.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耐光照的汽车贴膜,包括如下主要组分:PVC、增塑剂、抗氧化剂、纳米填充剂和金红石型钛白粉,该汽车贴膜具备隔热、防紫外线、耐高温的特点,且制造成本较低。然而,该汽车贴膜以PVC为主要基材,存在如下问题:1.聚氯乙烯薄膜的机械强度随时间增长而下降明显,2.聚氯乙烯基材薄膜容易发生增塑剂的缓慢释放以及粘附灰尘的现象,洗涤比较困难,使得其透光率下降迅速,缩短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汽车贴膜具有良好的隔热、耐高温、抗紫外线和耐老化性能;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5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10份聚酰亚胺、8-12份二硫化钼、8-15份增塑剂、4-6份羧甲基纤维素、5-10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2-4份抗氧化剂和10-15份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52-58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14-16份,聚酰亚胺为6-9份,二硫化钼为10-12份,增塑剂为10-14份,羧甲基纤维素为5-6份,纳米二氧化硅为6-8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为2-3份,抗氧化剂为2-3份,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为12-14份。
优选的,得到第一混合溶液的搅拌时间为5-10分钟。
优选的,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的步骤中,密封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放置的时间为2-3小时。
优选的,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步骤中,超声分散的时间为3-5分钟。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将5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10份聚酰亚胺、8-12份二硫化钼、8-15份增塑剂和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混合,以800-1100转/分的速度搅拌10-2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热至90-110℃,加入4-6份羧甲基纤维素和5-10份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后得到第三混合物;将所述第三混合物加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后得薄膜母粒,机头温度为210~230℃,螺杆转速为180~220r/min;将所述薄膜母粒、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和抗氧化剂混合,经过第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双向拉伸后定型,得到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所述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然后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优选的,第一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70~180℃,二区180~190℃,三区190~200℃,四区200~215℃,五区215~225℃。
优选的,得到第三混合物的搅拌时间为20-30min。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然后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优选的,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的步骤中,密封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放置的时间为2-3小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酰亚胺、二硫化钼、增塑剂、羧甲基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乙烯-α-烯烃共聚物、抗氧化剂和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为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纳米二氧化铈包覆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耐紫外线照射、耐热、无毒、稳定性强等特点,可将紫外线屏蔽、反射至薄膜以外,因此,该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隔热效果好,耐高温、抗紫外线和耐老化的特点。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纳米二氧化锌表面包覆一层纳米CeO2,然后将包覆CeO2的核壳型ZnO@CeO2在低分子聚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的溶液里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CeO2对紫外线具有吸收和屏蔽双功能的作用,纳米氧化锌可以防止聚合物膜的老化损伤。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和耐老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然后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纳米二氧化锌用包覆一层纳米CeO2,然后将包覆CeO2的核壳型ZnO@CeO2在低分子聚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的溶液里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最终制备成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CeO2的4f电子结构具有很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而且对可见光无特征吸收,同时CeO2尺寸比光波小,对可见光可以透过,对紫外光具有较强的反射或散射作用,因此纳米CeO2对紫外线具有吸收和屏蔽双功能的作用。
所述纳米氧化锌禁带宽度大于4.5ev,吸收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线,另外纳米氧化锌的颗粒尺寸远小于紫外线的波长,纳米粒子可将作用于其上的紫外线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减少照射方向的紫外线强度,这种散射紫外线的规律复合Raylieigh光散射定律。不仅如此,将纳米氧化锌应用到聚合物薄膜中,可以防止聚合物膜的老化损伤。这是因为聚合物膜暴露在日光下会出现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的老化,通常表现为变色、失去光泽、龟裂导致冲击强度、拉伸强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老化,聚合物光老化的最终结果是使使用寿命缩短。
上述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具有不饱和的基团,且会在表面接枝一定量的丙烯酸,从而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很好分散在薄膜体系中,且与其他的组分有很好的相容性。本发明对于采用的硅烷偶联剂并没有特别要求,优选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硅烷偶联剂,例如来自南京向前化工有限公司的硅烷偶联剂KH-57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优选小于100nm,更优选为50-90nm。得到第一混合溶液的搅拌时间为5-10分钟,更优选为6-9分钟。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的步骤中,密封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2小时,放置的时间优选为2-3小时。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步骤中,超声分散的时间优选为3-5分钟,更优选为4-5分钟。
相应的,利用上述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5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10份聚酰亚胺、8-12份二硫化钼、8-15份增塑剂、4-6份羧甲基纤维素、5-10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2-4份抗氧化剂和10-15份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然后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常用的PET,在高温下PET依然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和抗冲击强度。
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简称PTT)的很多性能介于PET和PBT之间,PTT纤维综合了尼龙的柔软性、腈纶的蓬松性、涤纶的抗污性,加上本身固有的弹性,以及能常温染色等特点,把各种纤维的优良服用性能集于一身。在本发明中与PET与很好的相容性,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加入使PET和PTT可以与其他的物质有很好的接枝反应。
所述聚酰亚胺(简称PI)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耐高温达400℃以上,还具有良好的耐辐照性、耐溶剂性、电绝缘性,并具有尺寸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好、不开裂、不冷流的特点,其薄膜在5×109rad快电子辐照后强度保持率为90%。聚酰亚胺在本发明中作为柔性的支撑物,与PTT、PET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共同作用下聚合成合金塑料膜。
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加入使整个体系具有更好的接枝率,不仅使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主要基材膜的机械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纳米二氧化锌用包覆一层纳米CeO2,然后将包覆CeO2的核壳型ZnO@CeO2在低分子聚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的溶液里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最终制备成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上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具有不饱和的基团,且会在表面接枝一定量的丙烯酸,从而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很好分散在薄膜体系中,且与其他的组分有很好的相容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52-58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14-16份,聚酰亚胺为6-9份,二硫化钼为10-12份,增塑剂为10-14份,羧甲基纤维素为5-6份,纳米二氧化硅为6-8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为2-3份,抗氧化剂为2-3份,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为12-14份。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将5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10份聚酰亚胺、8-12份二硫化钼、8-15份增塑剂和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混合,以800-1100转/分的速度搅拌10-2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热至90-110℃,加入4-6份羧甲基纤维素和5-10份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后得到第三混合物;将所述第三混合物加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后得薄膜母粒,机头温度为210~230℃,螺杆转速为180~220r/min;将所述薄膜母粒、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和抗氧化剂混合,经过第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双向拉伸后定型,得到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所述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然后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70~180℃,二区180~190℃,三区190~200℃,四区200~215℃,五区215~225℃。
作为优选方案,得到第三混合物的搅拌时间为20-30min。
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由于纳米二氧化铈包覆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耐紫外线照射、耐热、无毒、稳定性强等特点,可将紫外线屏蔽、反射至薄膜以外,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易于制备,具有隔热效果好,耐高温、抗紫外线和耐老化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来自南京万赢化工;
实施例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来自北京中研纵横经济信息中心;
实施例中的聚酰亚胺来自南京首塑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二硫化钼来自上海申雨工贸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ATBC),来自山东科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例中的羧甲基纤维素来自文安县德立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纳米二氧化硅来自北京德科岛金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EVA)来自于韩国三星化学;
实施例中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即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实施例中的纳米二氧化锌来自北京德科岛金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氯化铈来自鱼台齐鑫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低分子聚丙烯酸钠来自广州托力特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硅烷偶联剂选用型号为硅烷偶联剂KH-570,来自南京向前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将8份纳米氧化锌分散到200份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5份氯化铈,搅拌10分钟。
然后将3-5份乙酰丙酮逐滴加入到上述的溶液中去,室温密封搅拌2小时,陈化放置2小时,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ZnO@CeO2)。
将上述ZnO@CeO2离心,反复加入1,2丙二醇和乙醇清洗,干燥。
将上述的制备得到的ZnO@CeO2分散于100份的去离子水和200份的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
加入12份的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然后逐滴滴加5份的硅烷偶联剂,充分搅拌10分钟后将溶液的pH调节至9-10,超声5分钟,接着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离心、干燥,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1.将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8份聚酰亚胺、9份二硫化钼、10份增塑剂和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放入高速混合机里,800-1100转/分钟搅拌10-20min。
2.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105℃,加入5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纳米二氧化硅,继续搅拌25min。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得薄膜母粒,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75℃,二区180℃,三区19℃,四区205℃,五区215℃,机头220℃;螺杆转速205r/min。
4.将上述得到的薄膜母粒和12份实施例1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真空干燥,除去水分,加入2份抗氧化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成厚膜,厚膜经过双向拉伸后定型,制得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1.将57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8份聚酰亚胺、12份二硫化钼、14份增塑剂和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放入高速混合机里,1100转/分钟搅拌15min。
2.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95℃,加入5份羧甲基纤维素、7份纳米二氧化硅,继续搅拌20min。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得薄膜母粒,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80℃,二区190℃,三区195℃,四区210℃,五区220℃,机头225℃;螺杆转速105r/min。
4.将上述得到的薄膜母粒和12份实施例1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真空干燥,除去水分,加入2份抗氧化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成厚膜,厚膜经过双向拉伸后定型,制得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1.将56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7份聚酰亚胺、11份二硫化钼、13份增塑剂和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放入高速混合机里,1050转/分钟搅拌20min。
2.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100℃,加入6份羧甲基纤维素、7份纳米二氧化硅,继续搅拌20min。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得薄膜母粒,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80℃,二区190℃,三区200℃,四区215℃,五区220℃,机头215℃;螺杆转速180r/min。
4.将上述得到的薄膜母粒和14份实施例1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真空干燥,除去水分,加入3份抗氧化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成厚膜,厚膜经过双向拉伸后定型,制得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1.将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6-9份聚酰亚胺、10份二硫化钼、12份增塑剂和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放入高速混合机里,950转/分钟搅拌15min。
2.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95℃,加入5份羧甲基纤维素、6份纳米二氧化硅,继续搅拌30min。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得薄膜母粒,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75℃,二区185℃,三区195℃,四区210℃,五区220℃,机头220℃;螺杆转速200r/min。
4.将上述得到的薄膜母粒和13份实施例1制备的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真空干燥,除去水分,加入3份抗氧化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过双螺杆挤出成厚膜,厚膜经过双向拉伸后定型,制得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
采用下述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1.薄膜的透明度测试,采用雾度(Haze)与透光率来表示,测量的条件按照GB/T2410-2008执行。
2.紫外线阻隔率;采用日本岛津UV-3600型分光光度仪测试,参照国家标准GB/T2680进行检测。
表1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的性能结果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
52-5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16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6-9份聚酰亚胺、10-12份二硫化钼、10-14份增塑剂、5-6份羧甲基纤维素、6-8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2-3份抗氧化剂和12-14份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得到第一混合溶液的搅拌时间为5-10分钟;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的步骤中,密封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放置的时间为2-3小时;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分散的时间为3-5分钟。
2.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将5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10份聚酰亚胺、8-12份二硫化钼、8-15份增塑剂和2-3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混合,以800-1100转/分的速度搅拌10-2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热至90-110℃,加入4-6份羧甲基纤维素和5-10份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后得到第三混合物;
将所述第三混合物加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后得薄膜母粒,机头温度为210~230℃,螺杆转速为180~220r/min;
将所述薄膜母粒、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和抗氧化剂混合,经过第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双向拉伸后定型,得到隔热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所述抗紫外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5-10份纳米氧化锌分散至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0-15份氯化铈,搅拌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滴加乙酰丙酮,密封搅拌后放置,离心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将所述包覆纳米二氧化铈的氧化锌分散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15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然后滴加3-6份硅烷偶联剂,搅拌后调节pH值至9-10,超声分散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抗紫外线耐老化纳米复合材料,
第一双螺杆挤出机的共混挤出温度为:一区170~180℃,二区180~190℃,三区190~200℃,四区200~215℃,五区215~225℃,
得到第三混合物的搅拌时间为20-30min。
CN201510793436.5A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34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3436.5A CN105348750B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3436.5A CN105348750B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8750A CN105348750A (zh) 2016-02-24
CN105348750B true CN105348750B (zh) 2017-09-19

Family

ID=5532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3436.5A Active CN105348750B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8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6912A (zh) * 2016-11-16 2017-03-15 杨永洪 一种玻璃保温膜的制备方法
CN107189407A (zh) * 2017-07-12 2017-09-22 合肥东恒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辐射平板电脑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5617A (zh) * 2018-02-06 2018-07-17 合肥东恒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用导热耐候防辐射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0060A (zh) * 2018-02-11 2018-08-17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2823A (zh) * 2018-06-15 2018-11-06 宁波蒙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紫外线的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6946B (zh) * 2018-07-27 2021-03-23 山东隆昌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特定过滤390nm以下光波的农用蔬菜大棚薄膜
CN108976794A (zh) * 2018-08-11 2018-12-11 安徽华祺汽车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防紫外线效果较好的汽车贴膜制备方法
CN111114076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绝缘性强的上光汽车保护膜
CN112280256A (zh) * 2020-09-19 2021-01-29 上海施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隔热功能的pet薄膜
CN113999475B (zh) * 2021-12-03 2022-12-06 苏州鼎奕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耐太阳光的抗uv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814B (zh) * 2021-12-09 2023-03-14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抗uv老化的生物降解地膜母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525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南通百纳数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非pvc数码喷绘车身贴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5792B (zh) * 2009-01-20 2012-03-28 江苏工业学院 一种包覆型氧化铈/氧化硅复合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67299A (zh) * 2010-09-29 2011-02-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高透明紫外阻隔节能膜及其溶液-熔融制备方法
CN103820044A (zh) * 2014-03-06 2014-05-28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光照汽车贴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8750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8750B (zh) 一种隔热防紫外线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681B (zh) 一种阻燃隔热汽车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07186B1 (ko) 열선 차폐 염화 비닐 필름 제조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열선 차폐 염화 비닐 필름
CN103351757B (zh) 用于节能门窗的水性透明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632094B2 (ja) 高耐熱性マスターバッチの製造方法、熱線遮蔽透明樹脂成形体、並びに熱線遮蔽透明積層体
KR101003728B1 (ko) 열선 차폐 성분 함유 마스터 배치와 이 마스터 배치가적용된 열선 차폐 투명 수지 성형체 및 열선 차폐 투명적층체
CN104845301B (zh) 一种紫外线屏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紫外线屏蔽剂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5824A (zh) 高耐热性母料、热线遮蔽透明树脂成形体、以及热线遮蔽透明层压体
JP5257626B2 (ja) 高耐熱性マスターバッチ、熱線遮蔽透明樹脂成形体、並びに熱線遮蔽透明積層体
CN105346175B (zh) 一种阻燃隔热多层膜
TWI589627B (zh) 一種低可見光穿透兼具高紅外線阻隔的透明聚酯膜及其製法
CN104059548A (zh) 红外阻隔pvb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159B (zh) Bopet紫外线屏蔽母粒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53924B (zh) 一种高透明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4832B (zh) Led用防蓝光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1820853B2 (en) Impact-resistant and aging-resistant reflective plastic applied to automobiles
CN113736241B (zh)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898397B2 (ja) 近赤外線遮蔽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近赤外線遮蔽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積層体、および、成形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51773A (zh) 抗紫外线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3992706A (zh) 一种智能温控屏蔽全波段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291010A (zh) 一种免维护透明薄膜、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146881A (zh) 高透明性高隔热性热相变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78136B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2822A (zh) 一种抗紫外线、耐腐蚀的汽车贴膜
CN112940632B (zh) 一种防可见光短波伤害窗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 Zhijie

Inventor before: Weng Yi

Inventor before: Qiu Shiy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6

Address after: 510000, 101, 1, kapok Road, Sha Zhuang Town, Zengcheng, Guangdong, Guangzhou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Baoyu new type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Fujian, Fuzhou Mawei Town, Mawei East Road, No. 136 sunshine city Century Square office building C, floor 25, office 16

Applicant before: FUZHOU SHU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