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380B -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380B
CN105323380B CN201510465032.3A CN201510465032A CN105323380B CN 105323380 B CN105323380 B CN 105323380B CN 201510465032 A CN201510465032 A CN 201510465032A CN 105323380 B CN105323380 B CN 105323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wearable device
motion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50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3380A (zh
Inventor
金允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1562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6001649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23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3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4Interfacing with a device worn on the user's body to provide access to telephonic functionalities, e.g. accepting a call, reading or composing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04M1/72463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by limiting the access to the user interface, e.g. locking a touch-screen or a keyp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和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移动终端包括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的传感器,以及被配置为从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的通信接口,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在从移动终端请求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段期间感测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否具有某个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并且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解锁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7月3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4-0098643号、2014年11月1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4-0156242号和2015年6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078247号的优先权,这里通过引用将这些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
技术领域
符号示范性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涉及移动终端和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具有在被携带的同时执行语音和视频呼叫的功能、输入或输出信息的功能和存储数据的功能之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便携设备。这种移动终端也可具有诸如拍摄照片或视频、再现音乐文件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和经由无线互联网通信之类的复杂功能,从而可以是多媒体播放器。
另外,已开发了用户可穿戴的各种可穿戴设备,从而可能需要允许用户更方便地使用移动终端的技术。
发明内容
示范性实施例解决了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以及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缺点。另外,示范性实施例不是必须要克服以上描述的缺点,并且可不克服以上描述的问题中的任何一个。
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和操作该移动终端的方法,其中,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等于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时该移动终端的锁定模式被用户解除。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的传感器,以及被配置为从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的通信接口,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在从移动终端请求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段期间感测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否具有某个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并且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解锁移动终端。
传感器还可被配置为在与感测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时间段相同的时间段期间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
可穿戴设备可被解锁。
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是否具有某个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并且通信接口还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显示器,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认识到可穿戴设备在距移动终端的某个距离范围内,并且显示器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认识到可穿戴设备在距离范围内而显示一消息,该消息通知如果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相同或相似则移动终端可被解锁。
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控制移动终端执行与可穿戴设备正在执行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通信接口还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正在再现的内容的信息,并且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基于内容的信息控制移动终端再现内容。
通信接口还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正在显示的网页的信息,并且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被配置为基于网页的信息来显示网页的显示器。
通信接口还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正在连接的呼叫的信息,并且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基于呼叫的信息控制移动终端连接该呼叫。
通信接口还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与可穿戴设备接收的消息相对应的应用的信息,并且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基于应用的信息控制移动终端执行该应用。
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并且从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在从移动终端请求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段期间感测到的。该方法还可包括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否具有某个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并且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解锁移动终端。
感测可包括在与感测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时间段相同的时间段期间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
该方法还可包括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是否具有某个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并且接收可包括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
该方法还可包括认识到可穿戴设备在距移动终端的某个距离范围内,并且响应于认识到可穿戴设备在该距离范围内而显示一消息,该消息通知如果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相同或相似则移动终端可被解锁。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执行与可穿戴设备正在执行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正在再现的内容的信息,并且基于内容的信息再现内容。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正在显示的网页的信息,并且基于网页的信息来显示网页。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正在连接的呼叫的信息,并且基于呼叫的信息而连接该呼叫。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可穿戴设备接收与可穿戴设备接收的消息相对应的应用的信息,并且基于应用的信息而执行该应用。
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被配置为感测用于解锁移动终端的输入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的传感器,以及通信接口和控制器,该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响应于传感器感测到该输入而向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请求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并且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在从移动终端请求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段期间感测到的,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否具有某个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并且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移动终端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该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解锁移动终端。
该输入可包括对移动终端的握持和举起。
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判定移动终端的第一数据和连接到移动终端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二数据是否具有大于或等于某个水平的相关性,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是相同类型的数据,并且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是在相同时间段期间获得的。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判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具有大于或等于该水平的相关性而执行与可穿戴设备正在执行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用户的生物信号作为第一数据的传感器,以及被配置为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的信息作为第二数据的通信接口。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上的触摸式样作为第一数据的传感器,以及被配置为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拍摄的移动终端上的触摸式样的信息作为第二数据的通信接口。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拍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图像作为第一数据的相机,以及被配置为从可穿戴设备接收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图像作为第二数据的通信接口。
所执行的操作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移动终端的解锁、移动终端的用户的认证、网页的显示、呼叫的连接、应用的执行、消息的显示、内容的再现以及从移动终端的普通模式到个人模式的切换。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某些示范性实施例,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更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交互的图;
图2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等于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时解除移动终端的锁定模式的操作的图;
图3A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移动终端中判定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否等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的方法的图;
图4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交互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之间为了执行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而进行的交互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可穿戴设备依据用户是否穿戴可穿戴设备而进入锁定模式或解锁模式的示例的图;
图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在移动终端上显示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的示例的图;
图8A、8B、9A和9B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如果移动终端的用户和可穿戴设备的穿戴者是同一人则解锁移动终端的锁定模式的操作的图;
图10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可穿戴设备执行用户认证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中执行用户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出图10的方法的图;
图12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在可穿戴设备上显示的网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图示出图12的方法的图;
图14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如果可穿戴设备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则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图示出图14的方法的图;
图1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利用可穿戴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话呼叫时利用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执行电话呼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图示出图16的方法的图;
图18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可穿戴设备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在移动终端中执行与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和图20是图示出图18的方法的图;
图2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可穿戴设备接收到消息时在移动终端上显示该消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图示出图21的方法的图;
图23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内容正被可穿戴设备再现时在移动终端中再现该内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图示出图23的方法的图;
图25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移动终端上显示当前正在可穿戴设备上显示的内容的方法的图;
图2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将可穿戴设备上的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的方法的图;
图2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如果移动终端感测到的生物信号等于可穿戴设备感测到的生物信号则执行移动终端中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8是被参考来描述图27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图;
图29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移动终端感测到的触摸式样与可穿戴设备捕捉的式样相同时执行移动终端中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0是图示出图29的方法的图;
图3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移动终端捕捉的用户视频与可穿戴设备捕捉的用户视频相同时执行移动终端中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2是图示出图31的方法的图;
图33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4至图3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基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是否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的可穿戴设备而将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8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普通模式和个人模式的图;
图39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普通模式中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的图;
图40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个人模式中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的图;
图4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普通模式和个人模式的图;
图42和图43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44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框图;
图45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智能门锁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交互的图;
图4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当移动终端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相同时在移动终端上显示通知消息的详细信息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参考附图更详细描述示范性实施例。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相似的元素,即使在不同的图中也是如此。提供说明书中限定的事项——例如详细构造和元素——是为了帮助对示范性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没有这些具体限定的事项也可以实现示范性实施例。另外,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或构造,因为它们将会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描述。
将会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特征或组件的存在或添加。此外,说明书中描述的诸如“单元”、“器”和“模块”之类的术语指的是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元素,并且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就本文使用的而言,术语“和/或”包括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所有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之类的表述当在元素的列表之前时修饰整个元素列表,而不修饰列表中的个体元素。
图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移动终端100与可穿戴设备200之间的交互的图。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形成为各种类型。例如,移动终端10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PC、电子书终端、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ultimediaplayer,PMP)、导航系统、MP3播放器、数字相机、互联网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television,IPTV)、数字TV或者CE器具(例如,具有显示设备的冰箱或空调),但不限于此。
另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用户可戴在手腕上的手表、手环或者手镯,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眼镜、头盔、帽子、戒指、鞋、耳环、头带、衣服、手套或顶针。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可与彼此通信。例如,移动终端1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或接收数据。这里,短程通信可按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蓝牙、红外线方法和紫蜂执行,但不限于此。
另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并且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发送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认证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
这里,用户认证信息可包括用户ID、用户口令和用户账户。另外,设备识别信息或终端识别信息是用于将设备或终端与其他设备相区分的独有信息,并且可包括例如设备的型号名称和序列号。
另外,移动终端100存储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并且可在移动终端100中注册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定期单向发送设备识别信息,并且可经由低能量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通信向可穿戴设备200的外部广播设备识别信息。
此外,移动终端100可基于移动终端100接收到的设备识别信息来认识到移动终端100周围的可穿戴设备200的存在。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基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终端识别信息来认识到可穿戴设备200周围的移动终端100的存在。
另外,移动终端100可通过将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与注册的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相比较来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此外,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这里,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可包括通过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而获得的值,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方向性值、速度值或者加速度值,但不限于此。
另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并且可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其中该运动信息可包括可穿戴设备200的方向性值、速度值或者加速度值。
另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感测对移动终端100的触摸输入。另外,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另外,移动终端100可感测从移动终端100周围的外部设备(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发送的各种信号。这将在稍后更详细描述。
另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相机来捕捉图像。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穿戴者的生物信号。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从可穿戴设备200周围的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终端100)发送的各种信号。这将在稍后更详细描述。
此外,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信息发送到与可穿戴设备200连接的移动终端100。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自身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可被发送到与可穿戴设备200连接的移动终端100。
否则,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的穿戴者的生物信号信息、可穿戴设备200捕捉的图像信息和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外部设备的信号信息发送到与可穿戴设备200连接的移动终端100。
因此,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自身感测到的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信息相比较,并且如果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信息相同则可执行预先设定的操作。
另外,如果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信息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正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预先设定的操作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200当前正执行的操作有关的操作。例如,如果可穿戴设备200处于解锁模式中,则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可被解锁。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显示网页,则移动终端100可显示当前正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网页。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再现一条内容,则移动终端100可接连再现该条内容。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进行电话呼叫的请求,则移动终端100可进行电话呼叫。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警报消息,则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与该警报消息有关的应用。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可执行其他各种操作。
图2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等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时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的操作的图。
图2示出了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在将可穿戴设备200戴在手腕上的同时用手握持着移动终端100的状态。在图2中,可穿戴设备200是手表,但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当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在将可穿戴设备200戴在手腕(握持移动终端100的手的手腕)上的同时移动握持移动终端100的手时,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一致。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一致表示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的方向、大小、速度和式样)相同,或者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之间的差异在预定范围内。
例如,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式样可等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式样。如图2所示,当用户用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手拾起移动终端100时,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式样(第一运动式样m1)可指示逆时针方向上的预定角度的旋转。另外,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式样(第二运动式样m2)也可指示逆时针方向上的预定角度的旋转。
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通过预定的认证过程处于解锁状态中时,移动终端100解锁其锁定模式。
例如,当可穿戴设备200处于解锁状态中时,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指示解锁状态的信号。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其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就是说,移动终端100可在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同时解锁其锁定模式,而不考虑可穿戴设备200的解锁状态。
在图2中,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被激活以指示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的解锁。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可被解除激活(显示器被关闭)。在图2中,可穿戴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以用户的手为基准位于相同侧,但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以用户的手为基准可位于彼此相反处。
因此,当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第一运动式样m1和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第二运动式样m2表现出彼此相同的式样时,移动终端100判定第一运动式样与第二运动式样相同。此外,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可穿戴设备200的穿戴者是同一人。因此,移动终端100通过将移动终端100的第一运动式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第二运动式样相比较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是否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通过预定的认证过程被解锁时,移动终端100可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
例如,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00在已处于未激活状态中的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仅用运动就解锁移动终端100,而不直接向移动终端100输入口令来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
图3A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移动终端100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3B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判定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是否与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相同的方法的图。
在操作S310中,移动终端100通过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测量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方向、速度和速度的变动以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
在操作S320中,移动终端100从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接收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测量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方向、速度和速度的变动以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关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的时间信息。另外,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其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330中,移动终端100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是否相同或相似。这里,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不表示运动在物理上彼此相等,而是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例如,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的方向、大小和速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的方向、大小和速度)在预定范围内一致。另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具有预定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
移动终端100可基于关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的时间信息将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同时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比较。以下,下面将参考图3B来对此进行描述。
参考图3B,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根据时间的加速度值被示为第一曲线310,并且第一曲线310是基于可穿戴设备200的坐标系统315生成的。另外,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根据时间的加速度值被示为第二曲线320,并且第二曲线320是基于移动终端100的坐标系统325生成的。
此外,因为可穿戴设备200的坐标系统315不同于移动终端100的坐标系统325,所以需要将可穿戴设备200和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值转换成同一坐标系统上的值的过程。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将可穿戴设备200的坐标系统315上的加速度值转换成参考坐标系统335上的加速度值,然后可基于转换后的加速度值生成第三曲线340。否则,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可穿戴设备200的加速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加速度值和地磁传感器感测到的地磁值,然后可将第一曲线310转换成第三曲线340。另外,移动终端1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将移动终端100的坐标系统325上的加速度值转换成参考坐标系统335上的加速度值,并且可基于转换后的加速度值生成第四曲线350。
这里,参考坐标系统335是可独立于设备的种类应用的坐标系统。例如,参考坐标系统335可包括三个轴(X轴、Y轴和Z轴)。基于用户,X轴表示在前后方向上穿过用户的参考轴,Y轴表示在左右方向上穿过用户的参考轴,并且Z轴表示在上下方向上穿过用户的参考轴。X轴、Y轴和Z轴可彼此垂直,但不限于此。
移动终端100在相同参考坐标系统335上将第三曲线340与第四曲线350相比较以比较第三和第四曲线340和350上关于预定时间段360的加速度值,从而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例如,如果在预定时间段360内可穿戴设备200的加速度值与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值的差异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例如,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值)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可穿戴设备200的加速度值)具有预定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也就是说,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另外,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根据可穿戴设备200的种类按预设的比率放大或减小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运动信息(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依据可穿戴设备200的种类而变化,因为穿戴状态和穿戴位置依据可穿戴设备200的种类而变化),并且通过将扩大或减小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与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相比较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例如,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智能手表,则用手握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和穿戴智能手表的位置可彼此相距约5cm,并且可在考虑到该距离(5cm)的同时按预设的比率扩大运动信息。
再次参考图3A,在操作S340中,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被判定为相同或相似时,移动终端100解锁其锁定模式。移动终端100的解锁状态可以是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的状态。否则,移动终端100的解锁状态可以是在移动终端1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被显示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并且应用的菜单被选择来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的状态,但不限于此。
图4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与可穿戴设备200之间的交互的流程图。
参考图4,在操作S410中,可穿戴设备200处于锁定模式被解锁的状态中。例如,可穿戴设备200的解锁状态可以是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的状态。否则,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从而,如果应用的菜单被选择,则所选择的应用可被执行。
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状态可以是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未被激活的状态。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手表,则锁定模式状态可以是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仅显示时间信息的状态。否则,锁定模式状态可以是如下状态: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安装的应用中的一些的菜单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使得未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的其他应用不可被执行。
在操作S420中,可穿戴设备200向在预定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位于彼此相距预定距离范围内的位置,则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从彼此发送/接收用户识别信息和设备识别信息。
在操作S430中,移动终端100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在操作S440中,移动终端100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例如,移动终端100可以把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识别信息与在移动终端100中注册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识别信息相比较以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
当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被判定为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时,在操作S450中,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的方向、速度和速度的变动。因为图4的操作S450对应于图3所示的操作S31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操作S455中,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450中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测量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的方向、速度和速度的变动。
在操作S460中,移动终端100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移动终端100可在设定时间范围之后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移动终端100可设定要请求的运动信息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要把移动终端100从第一时间到第二时间感测到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比较,则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从第一时间到第二时间感测到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470中,可穿戴设备200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另外,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可预先设定时间范围。也就是说,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发送请求运动信息的开始时间,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从该开始时间起的设定时间范围中包括的运动信息。例如,如果设定的时间范围是100ms,并且移动终端100向可穿戴设备200发送开始时间(13:30:50.10)的信息,则可穿戴设备200可从移动终端100发送来的开始时间(13:30:50.10)起感测100ms的运动信息,然后将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图4的操作S470对应于图3的操作S32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操作S480中,移动终端100将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比较,并且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是否相同或相似。图4的操作S480对应于图3的操作S33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和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被判定为相同或相似时,在操作S490中,移动终端100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图4的操作S490对应于图3的操作S34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5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移动终端100与可穿戴设备200之间为了执行移动终端100的解锁操作而进行的交互的流程图。
图5的操作S510至S555对应于图4的操作S410至S455,从而不提供对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5,在操作S560中,移动终端100判定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等于预先设定的运动,即,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是否具有预定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例如,预定运动可以是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左右摇晃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上下摇晃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将移动终端100向右移动的运动、将移动终端100向左移动的运动以及将移动终端100向上移动的运动,但不限于此。
当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被判定为等于预先设定的运动时,在操作S565中,移动终端100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图5的操作S570至S59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70至S49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可穿戴设备200依据用户是否穿戴可穿戴设备200而进入锁定模式或解锁模式的示例的图。
在图6中,可穿戴设备200是手表,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根据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手环、手镯、眼镜、头盔、帽子、戒指、鞋、耳环、头带、衣服、手套或顶针。
取决于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被穿戴,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处于锁定模式或解锁模式中。例如,如果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200,则可穿戴设备200可处于锁定模式中。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未穿戴可穿戴设备200,则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可被解锁。
例如,如图6所示,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手表,则可基于手表的搭扣是否被耦合来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穿戴状态。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利用压力传感器感测搭扣的状态,并且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搭扣被耦合,则可穿戴设备200可认识到用户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然而,如果手表的搭扣未耦合,则可穿戴设备200可认识到用户未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
否则,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地面传感器感测其穿戴状态。例如,如图6所示,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手表,则表带可包括地面传感器,并且当表带接触用户的手腕时,可穿戴设备200可认识到用户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眼镜,则眼镜在镜腿的末端或鼻垫处可包括地面传感器。从而,如果眼镜接触用户的耳朵或鼻子,则可穿戴设备200可认识到用户正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戒指,则戒指在戒指的环处可包括地面传感器。从而,如果用户戴着戒指并且戒指接触用户的手指,则可穿戴设备200可认识到用户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
例如,图6的部分(a)表示用户未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例如,手表),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可在锁定模式中操作。另外,图6的部分(b)表示用户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可被解锁。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与移动终端100的类似,并且锁定模式的解锁可与移动终端100的类似,但不限于此。
如图6的部分(a)中所示,如果可穿戴设备200在锁定模式中操作,则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可以只显示诸如时间和天气之类的信息。
如图6的部分(b)中所示,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可显示主屏幕。否则,可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显示可穿戴设备2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当应用被选择时,所选择的应用可被执行,但不限于此。
图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7,如果判定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在预定范围内,则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显示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基于短程通信认识到可穿戴设备200在附近,并且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这里,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
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可以是通知如果移动终端100感测到与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相同的运动则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可被解锁的消息。
否则,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可以是显示预定运动并且通知如果执行该预定运动则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可被解锁的消息。
例如,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可被显示为弹出窗口上的文本或图像,如图7所示,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720可作为语音被输出。因此,用户可容易认识到,如果用户穿戴着移动终端100和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并且如果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相同运动,则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可被解锁。
图8A至9B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示出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可穿戴设备200的穿戴者是同一人则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的操作的图。
图8A至9B示出了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并且将可穿戴设备200戴在他/她的手腕上。在图8A至9B中,可穿戴设备200是可戴在手腕上的手表,但不限于此。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并且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例如,如图8A、8B、9A和9B所示,如果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并且举起移动终端100(握持移动终端100的手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预定的角度),则移动终端100可感测到移动终端100运动的方向、移动终端100的移动距离、移动终端100的旋转角度和运动之前和之后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距离。
另外,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穿戴者抬高他/她的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手(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手腕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预定的角度),则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到可穿戴设备200运动的方向、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距离、可穿戴设备200的旋转角度以及运动之前和之后与移动终端100的距离。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其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比较。这里,假如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例如,运动方向、运动距离、运动角度、速度、速度的变动以及运动之前和之后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距离)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运动方向、运动距离、运动角度、速度、速度的变动以及运动之前和之后与移动终端100的距离)在预定范围内一致,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此外,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820。
例如,如图8A所示,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可处于未激活状态810中。例如,未激活状态810可以是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的关闭状态。然而,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可处于开启状态(激活状态)中。如果在移动终端100处于未激活状态的状态中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820。
主屏幕820可包括与预定的应用相对应的图标或预设的图像,但不限于此。
否则,如图8B所示,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和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都被关闭的状态中(未激活状态),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820。
否则,如图9A所示,移动终端100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锁定模式屏幕910。锁定模式屏幕910可包括可向其输入用于解锁锁定模式的口令的屏幕。例如,用于解锁锁定模式的口令可以是连接多个按钮的线式样,或者由数字或字符构成的口令,但不限于此。另外,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可处于开启状态中(激活状态)。
如果在锁定模式屏幕910被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上的状态中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920。
否则,如图9B所示,在锁定模式屏幕910被显示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处于关闭状态(未激活状态)的状态中,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并且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920。
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并且移动终端100认识到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正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则移动终端100可解锁其锁定模式,而不额外请求输入用于解锁其锁定模式的口令。
因此,在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并同时将可穿戴设备200戴在握持移动终端100的手的手腕上的情况下,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只要通过运动就可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而无需经过预定的认证过程(例如,输入口令或式样)来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
图10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可穿戴设备200执行用户认证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用户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11是图示出图10的方法的图。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在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可穿戴设备200已经执行了用户认证,则移动终端100可在不向移动终端100输入用户认证信息的情况下执行用户认证。这将在下文更详细描述。
参考图10,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1010中可执行用户认证过程。
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输入用户认证信息(例如,用户ID和口令)以执行关于网络或系统的用户认证。用户认证表示用户被授权访问该网络或系统。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可利用用户认证信息登录到提供服务的站点中。
返回参考图10,在操作S10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10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10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所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它。
此外,在图10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显示网页的操作S1010在操作S1020至S10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1010可在操作S1020和操作S10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1040和操作S10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1050中,移动终端100感测其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1055中感测其运动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其运动(操作S10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1060中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1065中可将其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10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10的上述操作S1020至S10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1080中,移动终端100可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用户认证信息。
在操作S10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用户认证信息访问由可穿戴设备200认证的网络或系统。
例如,参考图11,对于一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页面可穿戴设备200已经执行了用户认证,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已经被登录到该SNS页面中。然后,移动终端100可显示屏幕1110,用于接收用户认证信息的输入来登录到该SNS页面中。这里,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登录到该SNS页面中,并且显示与该SNS页面相对应的页面1120。
因此,如果用户已经利用可穿戴设备200在一站点上认证了,则只要通过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就可在该站点上执行用户认证,而无需向移动终端100输入用户认证信息。
图12是图示出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网页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13是图示出图12的方法的图。
如果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这将被详细描述如下。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可在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上安装可通过其来执行web浏览的web应用。
参考图12,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1210中可显示网页。
例如,用户可利用可穿戴设备200执行web应用,并且当该web应用被执行时,网页1310可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如图13所示。网页1310是用于表示互联网上的web文档的页面,并且可表示各种内容。
返回参考图12,在操作S12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12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12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所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它。
此外,在图12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显示网页的操作S1210在操作S1220至S12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1210可在操作S1220、S1230和S12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1240和S12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1250中,移动终端100可感测其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在操作S12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来获取其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操作S12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在操作S12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126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12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12的操作S1220至S12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1280中,移动终端100可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关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的信息。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的地址信息。
在操作S12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网页信息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显示与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相同的网页1330。
例如,参考图13,处于未激活状态1320中的移动终端100可执行web应用并且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网页信息显示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相同的网页1330。
这里,移动终端100上显示的网页和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网页可依据显示网页的设备的种类而变化。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显示用于移动终端100的版本的网页,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可显示用于可穿戴设备200的版本的网页。
此外,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切换到未激活状态或者可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信息(例如,时间和天气)的屏幕,但不限于此。
因此,如果通过可穿戴设备200浏览web的用户希望通过移动终端100浏览web,则只要通过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就可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而无需向移动终端100中输入网页的地址。
另外,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可穿戴设备200的web浏览历史数据。因此,如果接收到后退按钮输入(用于移动到当前网页的前一页面的输入),则除了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网页相同的网页以外,移动终端100还能够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曾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前一网页。
图14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则利用移动终端100进行电话呼叫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15是图示出图14的方法的图。
如果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进行可穿戴设备200被请求的电话呼叫。这将在稍后更详细描述。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上可安装向外部设备作出电话呼叫的电话呼叫应用。
参考图14,在操作S141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从外部设备接收呼叫连接请求。
例如,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则呼叫连接请求屏幕1510可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如图15所示。
这里,呼叫连接请求屏幕1510可指示请求了呼叫连接的对方设备的识别信息。对方设备的识别信息可包括对方设备的电话号码、对方设备的用户名或者昵称。另外,呼叫连接请求屏幕1510可包括连接按钮或阻止按钮。
此外,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则移动终端100可同时从同一外部设备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返回参考图14,在操作S14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14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设距离范围中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14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所认识到的设备200是否连接到它。
此外,在图14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呼叫连接请求的操作S1410在操作S1420至S14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1410可在操作S1420、S1430和S14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1440和S14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则在操作S1450中,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在操作S14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操作S14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在操作S14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146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14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14的操作S1420至S14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148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呼叫连接请求相对应的呼叫连接信息。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了呼叫连接的对方设备的识别信息,并且可显示如图15所示的呼叫连接请求屏幕1530。
在操作S14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呼叫连接信息与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了呼叫连接的对方设备连接呼叫。
因此,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显示呼叫连接屏幕,则用户只要通过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就可接收呼叫,而无需向移动终端100输入呼叫连接按钮。
图1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利用可穿戴设备200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话呼叫时利用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执行电话呼叫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17是图示出图16的方法的图。
如果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执行可穿戴设备200已经作出的电话呼叫。这将被更详细描述如下。
参考图16,在操作S161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从外部设备接收呼叫连接请求。
例如,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则如图17所示可显示呼叫连接请求屏幕1710。此外,在操作S1615中,用户可选择呼叫连接请求屏幕1710中包括的呼叫连接按钮以与外部设备连接呼叫。
参考图16,在操作S16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16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16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设备200是否是连接到它的可穿戴设备。
此外,在图16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呼叫连接请求的操作S1610在操作S1620至S16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1610可在操作S1620、S1630和S16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1640和S16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1650中,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在操作S16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操作S16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在操作S16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166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16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16的操作S1620至S16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168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呼叫连接信息。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当前与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呼叫的对方设备的识别信息。
在操作S16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呼叫连接信息向当前与可穿戴设备200进行呼叫的对方设备连接呼叫。这里,当执行移动终端100与对方设备之间的呼叫连接时,可终止可穿戴设备200与对方设备之间的呼叫连接。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向通信提供商的基站或服务器发送呼叫连接信息,并且通信提供商的基站或服务器可基于从移动终端100发送来的呼叫连接信息在与可穿戴设备200进行呼叫的对方设备与移动终端100之间连接呼叫(例如,路由)。
否则,在维持可穿戴设备200与对方设备之间的呼叫连接的同时,移动终端100可用作呼叫接口。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以把经由通信提供商的基站或服务器从对方设备发送来的语音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可输出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语音信号,并且可以把输入到移动终端100中的语音信号发送到可穿戴设备200。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通信提供商的基站或服务器把语音信号发送到对方设备。
因此,如果当用户利用可穿戴设备200与对方(外部设备的用户)进行呼叫时用户希望利用移动终端100而不是利用可穿戴设备200进行呼叫,则用户只要通过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就可与外部设备执行呼叫连接。因此,用户不需要在使用可穿戴设备200时使对方挂机并且利用移动终端100再次进行呼叫。
图18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与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19和图20是图示出图18的方法的图。
如果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这将被更详细描述如下。
参考图18,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1810中可显示通知消息。
例如,如图19所示,可穿戴设备200可接收关于游戏应用的通知消息1910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通知消息1910。否则,如图20所示,可穿戴设备200可接收关于SNS应用的通知消息2010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通知消息2010。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200可接收关于各种应用的通知消息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通知消息。另外,通知消息可被显示为弹出窗口。
返回参考图18,在操作S18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18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存在于距移动终端100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18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
此外,在图18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显示通知消息的操作S1810在操作S1820至S18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1810可在操作S1820、S1830和S18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1840和S18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则在操作S1850中,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在操作S18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操作S18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1860中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186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18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18的操作S1820至S18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188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与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信息。
例如,与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信息可包括应用的名称、应用的种类、应用的版本信息或者应用的执行信息(用于执行应用的信息)。
在操作S18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与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信息执行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相对应的应用。
这里,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可能已经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上。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游戏通知消息1910有关的游戏应用1930,如图19所示。
因此,如果用户希望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则用户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上选择并执行该应用,而是只通过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就可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
图20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与SNS应用有关的通知消息2010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时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SNS应用2030的方法的图。
如图20所示,可穿戴设备200可接收并显示关于SNS应用的通知消息2010。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显示一消息,通知与用户相同的社交群组中包括的社交朋友在SNS上上传了新的照片。
如上述操作S1850至S1870中所述,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SNS应用信息和SNS通知消息信息。
SNS应用信息可包括SNS应用的名称、SNS应用的种类、SNS应用的版本信息或者SNS应用的执行信息(用于执行SNS应用的信息)。SNS通知消息信息可包括关于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2010有关的社交页面的信息(例如,如果通知消息2010包括社交朋友的网页上的更新内容,则是关于该社交页面的网页地址的信息)。
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SNS应用信息和SNS通知消息信息执行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SNS通知消息2010有关的应用2030。
例如,如图20所示,如果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2010通知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相同的社交群组中包括的社交朋友在SNS站点上上传了新照片,则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与通知消息2010相对应的SNS应用2030以显示该社交朋友的网页或者包括该社交朋友已经上传的照片的网页。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因此,如果用户希望在移动终端100上识别关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SNS通知消息2010的内容,则用户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中选择并执行SNS应用2030,而是只要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来经由移动终端100查看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通知消息2010有关的内容。
图2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消息时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该消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22是图示出图21的方法的图。
如果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显示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消息。这将被更详细描述如下。
参考图21,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2110中可接收消息。
该消息可包括从外部设备发送来的文本消息、即时消息、聊天消息或者电子邮件。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在接收到消息时可输出警报。例如,如图22所示,指示对消息的接收的通知消息2210可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或者警报或振动可被输出。然而,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参考图21,在操作S21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21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存在于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21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此外,在图21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接收消息的操作S2110在操作S2120至S21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2110可在操作S2120、S2130和S21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2140和S21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则在操作S2150中,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在操作S21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操作S21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在操作S21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216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21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21的操作S2120至S21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218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消息信息。
在操作S21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消息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消息。
参考图22,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消息有关的应用可以是已经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上的消息应用2230,并且移动终端100可执行消息应用2230来显示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消息。
因此,如果用户希望经由移动终端100查看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消息,则用户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上选择并执行消息应用,而只是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来查看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的消息。
图23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可穿戴设备200正再现内容时在移动终端100中再现该内容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24是图示出图23的方法的图。
如果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接连再现可穿戴设备200当前正再现的内容。这将被更详细描述如下。
参考图23,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2310中可再现一条内容。
可穿戴设备200可再现其中存储的内容,或者在诸如web服务器或SNS服务器之类的外部服务器中上传的一条内容。这里,内容可包括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
例如,如图24所示,可穿戴设备200可再现可穿戴设备200中存储的视频2410或者在从web服务器下载视频之后再现web服务器中存储的视频。
返回参考图23,在操作S23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23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存在于距移动终端100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23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
此外,在图23的流程图中,可穿戴设备200再现内容的操作S2310在操作S2320至S2340之前,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操作S2110可在操作S2320、S2330和S2340之间执行,或者可在操作S2340和S2350之间执行。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则在操作S2350中,移动终端10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以获取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
此外,在操作S23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来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操作S23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
在操作S23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236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237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
图23的上述操作S2320至S237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8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在操作S238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当前正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再现的内容的内容再现信息。
这里,内容再现信息是用于再现内容的信息,并且可包括内容的种类、内容名称、关于用于再现内容的程序的信息、用于再现内容的程序的版本信息、数量信息、关于内容的播放时间的信息以及关于存储内容的位置的信息(例如,关于移动终端100上的存储位置的信息或者关于存储内容的服务器的地址的信息)。
在操作S2390中,移动终端100可基于内容再现信息继续再现当前正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再现的内容。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在移动终端100上再现视频2430,其中视频2430与当前正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再现的视频2410相同,如图24所示。这里,移动终端1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内容再现时间信息(例如,视频再现时间信息)从可穿戴设备200上最后再现的点起继续再现视频2430。
因此,如果已经在可穿戴设备200上观看视频的用户希望在移动终端100上观看该视频,则用户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上搜索视频以再现视频,而只是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来在移动终端100上再现已经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再现的视频。
图25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当前正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内容的方法的图。
如图25所示,可穿戴设备200可显示图像2510。
如以上在图23中的操作S2350至S2370中所述,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关于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图像2510的信息。
基于图像信息,移动终端100可显示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正显示的图像。例如,如图25所示,移动终端100可扩大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图像2510,然后可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扩大的图像2530。
因此,如果用户希望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可穿戴设备200上当前显示的图像,则用户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中搜索该图像来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该图像,而只是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来扩大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图像并且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扩大的图像。
图2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将可穿戴设备200上的数据传送到移动终端100的方法的图。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接收用于选择要被传送到移动终端100的文本、图像、视频或音频文件的用户输入。
这里,要发送到移动终端100的文本、图像、视频或音频文件可存储在可穿戴设备200中,即,由可穿戴设备200捕捉的图像或者利用可穿戴设备200记录的音频文件。
例如,如图26所示,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可选择要发送到移动终端100的图像2610,并且可穿戴设备200可在显示器上显示所选择的图像2610。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可穿戴设备200的数据。
移动终端100可基于数据的种类来确定存储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数据的位置。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如图26所示接收到图像2610,则移动终端100可将接收到的图像2630存储在照片应用(例如,图库)中。这里,可自动存储或者根据来自用户的请求存储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数据。
图2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由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生物信号与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生物信号相同时由移动终端100执行预定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28是图示图27的方法的图。
参考图27,在操作S271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272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273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
图27的操作S2710至S273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4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2740中,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感测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来获取生物信息。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包括用于感测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的生物信号传感器。这里,生物信号传感器如图28所示被包括在当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时接触用户的手的部分中,从而,当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时可自动感测到生物信号。
因此,移动终端100可利用生物信号传感器测量用户的温度、脉搏、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心率或血压。
另外,在操作S2745中,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感测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来获取生物信息。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生物信号的生物信号传感器。这里,生物信号传感器如图28所示被包括在当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200时接触用户的身体的部分中,从而,当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200时可自动感测到生物信号。
因此,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生物信号传感器测量用户的温度、脉搏、ECG、心率或血压。
此外,在操作S275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
在操作S276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移动终端100发送由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生物信号信息。这里,短程通信可以是Wi-Fi方法、NFC、蓝牙方法、红外线方法或紫蜂方法,但不限于此。
在操作S2770中,移动终端100将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相比较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是否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相同。
这里,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生物信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包括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脉搏值,则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也可包括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脉搏值。另外,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是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ECG值,则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可以也是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ECG值。
另外,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相同不意味着它们在物理上彼此相同,而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在预定范围内一致。
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被测量为第一值并且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在第一值±预设误差值的范围内,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相同。
这里,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判定一个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并同时将可穿戴设备200戴在他/她的手腕上,如图28所示。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相同,则在操作S2780中,移动终端100可执行移动终端100中预先设定的操作。这里,设定的操作可与可穿戴设备200执行的操作有关。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以上参考图10至图26描述的操作。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则移动终端100可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执行用户认证,则移动终端100也可执行用户认证。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显示网页,则移动终端100可显示与当前在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网页相同的网页。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则移动终端100可执行呼叫连接。否则,如果用户正经由可穿戴设备200进行呼叫,则用户可经由移动终端100继续执行该呼叫。否则,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正在再现一条内容,则移动终端100可继续再现可穿戴设备200再现的内容。
图29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触摸式样与可穿戴设备200捕捉的式样相同时执行移动终端100中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30是图示图29的方法的图。
参考图29,在操作S291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292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293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图29的操作S2910至S293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4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2940中,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感测用户输入的触摸式样来获取触摸式样信息。
移动终端100可包括触摸屏模块,并且可通过感测触摸屏上的触摸手势来感测输入的触摸式样(以下称为第一式样)。这里,移动终端100在触摸屏中或触摸屏附近可包括各种传感器来感测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或接近触摸。
如图30所示,用户可利用手指或触摸工具在移动终端100中的触摸屏形成的显示器上输入触摸式样(第一式样)。
例如,如果用户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输入星形式样,则移动终端100可获取包括关于用户输入的触摸式样的形状或大小的信息的触摸式样信息(第一式样信息)(例如,指示用户输入的触摸式样是星形式样的信息)。
再次参考图29,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在穿戴着包括相机的可穿戴设备200的状态中向移动终端100中输入触摸式样,则在操作S294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捕捉或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触摸手势和移动终端100上显示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
例如,参考图30,可穿戴设备200可以是头戴式显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但不限于此。此外,HMD可包括眼镜、头盔或者帽子,但不限于此。
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在其前部包括相机来捕捉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触摸手势和移动终端100上显示的触摸式样,如果用户在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同时看移动终端100的话。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获取捕捉式样信息(第二式样信息),其中包括关于由可穿戴设备200捕捉到的式样的形状或大小的信息(例如,指示出可穿戴设备200捕捉到的式样是星形式样的信息)。
在操作S295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捕捉或拍摄的式样信息(第二式样信息)。
在操作S296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捕捉或拍摄的式样信息(第二式样信息)。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捕捉的式样信息。这里,短程通信可包括Wi-Fi方法、NFC、蓝牙方法、红外线方法或紫蜂方法,但不限于此。
在操作S2970中,移动终端100把移动终端100获取的第一式样信息和可穿戴设备200获取的第二式样信息相互比较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捕捉或拍摄的式样(第二式样)相同。
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捕捉式样(第二式样)相同不意味着它们精确地与彼此相同,而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捕捉式样(第二式样)在预定范围内一致。
这里,如图30所示,如果第一式样与第二式样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一个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并同时将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穿戴在他/她的头上。
当判定第一式样与第二式样相同时,在操作S2980中,移动终端100可执行移动终端100中预先设定的操作。
因为图29的操作S2980对应于图27的操作S278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移动终端100捕捉的用户图像与可穿戴设备200捕捉的用户图像相同时执行移动终端100中预先设定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32是图示图31的方法的图。
参考图31,在操作S311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312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另外,在操作S313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
图31的操作S3110至S3130对应于图4的操作S420至S440,从而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3140中,移动终端100可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脸部以获得用户图像(第一图像)。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包括用于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脸部的相机,并且该相机如图32所示被布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前表面部分上以容易拍摄握持着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脸部。
再次参考图31,在操作S3145中,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相机来拍摄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脸部以获得用户图像(第二图像)。
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在移动终端100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操作S3140)的同时拍摄可穿戴设备的用户。
此外,在操作S315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所捕捉的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图像。
在操作S316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捕捉的用户图像(第二图像)。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移动终端100发送第二图像。这里,短程通信可包括Wi-Fi方法、NFC、蓝牙方法、红外线方法或紫蜂方法,但不限于此。
在操作S3170中,移动终端100将移动终端100拍摄的用户图像(第一图像)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第二图像相比较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相同。
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第一图像中包括的用户的脸部和第二图像中包括的用户的脸部是否是一个人的脸部。例如,移动终端100可通过分析第一和第二图像中包括的用户的脸部的对称构造、作为脸部中的主要部分的眼睛、鼻子和嘴之间的距离及其形状以及眼睛的颜色,来判定第一图像中包括的脸部和第二图像中包括的脸部是否是相同脸部。
如图32所示,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一个用户握持着移动终端100并同时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
例如,如图32所示,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是用户可戴在他/她的手腕上的手表并且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上的用户将可穿戴设备200戴在他/她的手腕上,则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可拍摄该相同的人。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相同,则在操作S3180中,移动终端100可执行在移动终端100中预先设定的操作。
因为图31的操作S3180对应于图27的操作S278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3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移动终端100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3,在操作S3310中,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在普通模式中操作。例如,普通模式可以是这样的模式:其中,只有一些预先设定的应用被示出在主屏幕上,而一些其他应用(例如,图库应用、电话簿应用或者消息应用)的执行受到限制。
另外,普通模式可以是这样的模式,其中,当执行应用时只有一些功能可被执行或者只有一些内容被显示,并且稍后将参考图38至图41对此进行更详细描述。
在操作S332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被移动终端100的同一用户所穿戴。
作为判定的结果,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则在操作S3330中,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例如,在个人模式中,在普通模式中未显示的应用可被显示在主屏幕上,并且在普通模式中限制执行的一些应用可被执行。
另外,当执行应用时,在普通模式中限制的一些功能可被执行,并且在普通模式中限制显示的一些内容在个人模式中可被显示。稍后将参考图38至图41来对此进行更详细描述。
图34至图3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基于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是否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而将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4是图示出当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运动相同时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4,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3410中可处于普通模式中。如以上参考图33所述,在普通模式中,在主屏幕上只显示预先设定的一些应用,并且限制执行一些应用(例如,图库应用、电话簿应用和消息应用)。另外,当执行应用时,只有一些功能可被执行或者只有一些内容被显示。
此外,在操作S34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与彼此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则移动终端100和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从彼此发送/接收用户识别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
因此,在操作S34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在操作S34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以把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识别信息与在移动终端100中注册的可穿戴设备的识别信息相比较以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3450中,移动终端100可通过感测其运动来获取运动信息。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来测量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的方向、速度和速度的变动。
此外,可穿戴设备200在操作S3455中可通过感测其运动来获取运动信息。这里,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在移动终端100感测其运动(操作S3450)的同时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来获取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地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测量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的方向、速度和速度的变动。
此外,在操作S34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在操作S347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将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0。
在操作S3480中,移动终端100将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比较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或相似。
这里,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不表示物理运动与彼此完全相同,而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例如,移动终端100的运动方向、运动量和速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例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方向、运动量和速度)在预定范围内一致。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或相似,则在操作S349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并且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如以上参考图33所述,在个人模式中,在普通模式中未显示的应用可被显示在主屏幕上,并且在普通模式中限制执行的一些应用可被执行。另外,当执行应用时,在普通模式中限制的功能可被执行,并且在普通模式中未显示的内容在个人模式中可被显示。
图35是图示出当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生物信号与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生物信号相同时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5,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3510中可处于普通模式中。
参考图35,在操作S35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35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在操作S35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因为图35的操作S3510至S3540对应于图34的操作S3410至S344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3550中,移动终端10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以获取生物信息。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包括用于感测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的生物信号传感器。这里,生物信号传感器被包括在当用户将移动终端100握持在他/她的手中时接触用户的手的部分中,从而可以自动感测生物信号。
因此,移动终端100可利用生物信号传感器测量用户的温度、脉搏、心电图(ECG)、心率或血压。
另外,在操作S3555中,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可通过感测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来获取生物信息。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生物信号的生物信号传感器。这里,生物信号传感器被包括在当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200时接触用户的身体的部分中,从而,当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200时可自动感测到生物信号。
因此,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生物信号传感器测量用户的温度、脉搏、ECG、心率或血压。
此外,在操作S35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
在操作S357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
在操作S3580中,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相比较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是否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相同。
这里,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生物信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是测量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脉搏的值,则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也可以是测量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脉搏的值。另外,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是测量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ECG的值,则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也可以是测量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ECG的值。
另外,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相同不意味着生物信号在物理上彼此相同,而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在预定范围内一致。
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被测量为第一值并且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在第一值±预定误差值的范围内,则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相同。
当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相同时,在操作S359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并且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因为图35的操作S3590对应于图34的操作S349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6是图示出当移动终端100感测到的触摸式样和可穿戴设备200拍摄的式样相同时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6,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3610中可处于普通模式中。
参考图36,在操作S36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中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36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在操作S36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因为图36的操作S3610至S3640对应于图34的操作S3410至S344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3650中,移动终端100感测用户输入的触摸式样以获取触摸式样信息。
移动终端100可包括触摸屏模块,并且可通过感测触摸屏上的触摸手势来感测触摸式样(以下称为第一式样)。这里,移动终端100在触摸屏中或触摸屏附近可包括各种传感器来感测到触摸屏中的触摸输入或者接近触摸。
另外,用户可利用手指或触摸工具向移动终端100的包括触摸屏的显示器中输入触摸式样(第一式样)。
例如,如果用户向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中输入星形形状,则移动终端100可获取包括关于用户输入的触摸式样的形状或大小的信息的触摸式样信息(第一式样信息)(例如,指示用户输入的触摸式样被形成为星形的信息)。
另外,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在穿戴着包括相机的可穿戴设备200的同时向移动终端100中输入触摸式样,则在操作S3655中,可穿戴设备200可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触摸手势和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显示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以是用户可戴在他/她的头上的HMD,但不限于此。另外,HMD可包括眼镜、帽子或头盔,但不限于此。
此外,可穿戴设备200在其前部可包括相机,该相机被配置为当用户在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同时观看移动终端100时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触摸手势和移动终端100上显示的触摸式样。
例如,可穿戴设备200可获取拍摄式样信息(第二式样信息),其中包括关于由可穿戴设备200拍摄的式样的形状或大小的信息(例如,指示出可穿戴设备200拍摄的式样被形成为星形的信息)。
此外,在操作S36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拍摄的式样信息(第二式样信息)。
在操作S367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拍摄的式样信息(第二式样信息)。
在操作S3680中,移动终端100可以把移动终端100获取的第一式样信息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第二式样信息相比较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拍摄式样(第二式样)相同。
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和可穿戴设备200的拍摄式样(第二式样)彼此相同不表示第一和第二式样在物理上彼此相同,而是表示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第一式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拍摄式样(第二式样)在预定范围内一致。
如果判定第一式样与第二式样相同,则在操作S369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并且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图36的操作S3690对应于图34的操作S349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7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出当移动终端100捕捉的用户图像与可穿戴设备200捕捉的用户图像相同时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7,移动终端100在操作S3710中可处于普通模式中。
此外,在操作S372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在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移动终端100发送识别信息。
在操作S3730中,移动终端100可认识到在距移动终端1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在操作S374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
因为图37的操作S3710至S3740对应于图34的操作S3410至S3440,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则在操作S3750中,可穿戴设备200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脸部以获得用户图像(第一图像)。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包括可拍摄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脸部的相机,并且该相机被布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前部以容易拍摄握持着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脸部。
在操作S3755中,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相机来拍摄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脸部以获得用户图像(第二图像)。
此外,在操作S3760中,移动终端1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所捕捉的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图像。
在操作S3770中,可穿戴设备200可向移动终端100发送所捕捉的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用户图像。
在操作S3780中,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捕捉的用户图像(第一图像)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第二图像相比较以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是否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相同。
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第一图像中包括的用户的脸部和第二图像中包括的用户的脸部是否是同一人的脸部。例如,移动终端100可通过分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脸部的对称构造、作为脸部的主要部分的眼睛、鼻子和嘴的距离和形状、脸部中的眼睛的颜色来判定第一图像中包括的脸部是否与第二图像中包括的脸部相同。
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相同,则在操作S3790中,移动终端100可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并且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状态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图37的操作S3790对应于图34的操作S3490,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38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普通模式和个人模式的图。
参考图38的部分(a),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移动终端100的普通模式中,一些应用的菜单可不被显示。
这里,在普通模式中不显示的一些应用可包括含有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应用(例如,消息应用、图库应用和电话簿应用),或者用户预先设定的应用。
此外,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则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模式从普通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例如,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的情况可包括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的情况、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与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相同的情况、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式样和可穿戴设备200拍摄的式样彼此相同的情况以及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图像与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图像相同的情况,但不限于此。
此外,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个人模式中,如图38的部分(b)中所示可显示在普通模式中未显示的应用的菜单。
另外,如果在普通模式中未显示的应用的菜单被选择,则移动终端100可基于用户输入执行所选择的应用。
因此,移动终端100可以仅在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时显示并执行一些应用(例如,包括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应用),从而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隐私可得到保护。
图39是在普通模式中操作移动终端100的方法的图,并且图40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个人模式中操作移动终端100的方法的图。
参考图39的部分(a),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移动终端100的普通模式中可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
这里,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选择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应用的菜单中的一些,则所选择的应用的执行可被限制。
其执行受到限制的一些应用可包括含有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应用(例如,消息应用、图库应用和电话簿应用),或者用户预先设定的其他应用。
另外,如果用户选择被限制执行的一些应用,则移动终端100可显示通知不可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的消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如图39的部分(a)中所示选择图库应用,则移动终端100可如图39的部分(b)中所示显示通知不可执行图库应用的消息3920。
此外,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则移动终端100可将其操作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参考图40的部分(a),在移动终端100的个人模式中,可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
这里,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从显示器上显示的应用的菜单之中选择在普通模式中限制执行的应用(例如,包括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应用),则移动终端100可执行所选择的应用。
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如图40的部分(a)中所示选择图库应用,则移动终端100可如图40的部分(b)中所示显示图库应用的执行屏幕4020。
因此,移动终端100可以仅在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时执行一些应用(例如,包括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应用),从而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隐私可得到保护。
图41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普通模式和个人模式的图。
参考图41A和41B,根据示范性实施例在移动终端100的普通模式中可限制应用的一些功能。
例如,如图41的部分(a)中所示,如果在移动终端100的普通模式中执行图库应用,则可不显示图库应用中包括的一些图像。这里,在普通模式中不显示的一些图像可由用户预先设定。
此外,如果判定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和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是同一人,则移动终端100可将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模式切换到个人模式。
在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个人模式中,当如图41的部分(b)中所示执行图库应用时,可显示在普通模式中不显示的图像4120。
因此,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仅在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穿戴着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时执行应用的一些功能(例如,受限图像显示),从而保护了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隐私。
图42和图43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框图。
参考图42,移动终端100包括通信接口110、控制器130和传感器150。然而,不是图42所示的所有元素都是必要元素,也就是说,移动终端100可包括比图42的那些更多或更少的元素。
例如,参考图43,除了通信接口110、控制器130和传感器150以外,移动终端100可还包括输出模块120、用户界面140、音频/视频(audio/video,A/V)输入模块160和存储器170。
下面将描述上述元素。
通信接口110可包括用于在移动终端100与可穿戴设备200或外部设备之间执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元素。例如,通信接口110可包括短程通信接口111、移动通信接口112和广播接收器113。
短程无线通信接口111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接口、BLE通信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WLAN(Wi-Fi)通信接口、紫蜂通信接口、IrDA通信接口、直接Wi-Fi(Wi-Fidirect,WFD)通信接口、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通信接口或者Ant+通信接口。
移动通信接口112在移动通信网络上与从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选择的至少一者交换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根据声音呼叫信号、视频呼叫信号或文本/多媒体消息的传送可包括各种类型的数据。
广播接收器113通过广播信道从外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与广播有关的信息。广播信道可包括卫星信道和地面波信道。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可不包括广播接收器113。
通信接口110可向/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和接收数据。另外,通信接口110可从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并且可向可穿戴设备200发送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
另外,通信接口110可从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息、可穿戴设备200捕捉的式样信息或者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图像。
输出模块120输出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或者振动信号,并且可包括显示器121、扬声器122和振动电机123。
显示器121显示并输出被移动终端100处理的信息。例如,如果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存在于预定距离范围内,则显示器121可显示运动解锁功能通知消息,并且可在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被解锁时显示主屏幕。
另外,显示器121可显示当前可穿戴设备200上正显示的网页或内容,并且可显示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消息。
此外,如果显示器121和触摸板形成互层结构并随后被形成为触摸屏,则显示器121可用作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两者。显示器121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display,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3D显示器和电泳显示器中的至少一者。另外,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类型,移动终端100可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器121。
扬声器122可输出从通信接口110接收的或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音频数据。扬声器122还可输出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能力有关的声音信号(例如,呼叫信号接收音、消息接收音,通知音,等等)。扬声器122可包括蜂鸣器等等。
振动电机123可输出振动信号。例如,振动电机123可输出与音频数据(例如,呼叫信号接收音、消息接收音,等等)或视频数据的输出相对应的振动信号。另外,当对触摸屏输入触摸时,振动电机123可输出振动信号。
控制器130可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所有操作。也就是说,控制器130可通过执行存储器170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通信接口110、输出模块120、用户界面140、传感器150和A/V输入模块160。
控制器130将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信息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相比较,然后,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控制器130可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
控制器130可判定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100。控制器130可将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预定运动相比较,并且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预定运动相同,则控制器130可控制通信接口110接收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如果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相同,则控制器130可控制移动终端100执行与可穿戴设备200当前执行的操作有关的操作。
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正再现一条内容并且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控制器130可控制移动终端100继续再现可穿戴设备200再现的内容。
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显示网页并且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控制器130可控制移动终端100显示与可穿戴设备200上显示的网页相同的网页。
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呼叫连接请求并且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控制器130可控制移动终端100连接该呼叫。
如果可穿戴设备200接收到通知消息并且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则控制器130可控制移动终端100执行与该通知消息有关的应用。
用户界面140可以是用户用来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设备。例如,用户界面140可包括小键盘、圆顶开关、触摸板(触摸电容型触摸板、压力电阻型触摸板、红外光束感测型触摸板、表面声波型触摸板、积分应变仪型触摸板、压电效应型触摸板,等等)、缓动盘以及滚轮开关,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不限于此。
传感器150感测移动终端100的状态或移动终端100附近的状态,并且将感测到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器130。
传感器150可包括从以下各项中选择的至少一者(但不限于此):磁传感器151、加速度传感器152、温度/湿度传感器153、红外线传感器154、陀螺传感器155、位置传感器156(例如GPS)、压力传感器157、接近传感器158以及RGB(亮度)传感器159。上述传感器的功能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其名称直观地推断出,从而这里不提供关于上述传感器的功能的详细描述。
传感器150可感测移动终端100的运动、移动终端1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和输入到移动终端100中的触摸信号。
A/V输入模块160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并且可包括相机161和麦克风162。相机161可在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捕捉模式期间经由图像传感器获得图像帧,例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片。经由图像传感器捕捉的图像可被控制器130或单独的图像处理器(未示出)处理。
经相机161处理的图像帧可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或者可经由通信接口110被发送到外部源。根据移动终端100的配置,可布置两个或更多个相机161。
麦克风162接收外部声音信号作为输入并且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处理成电语音数据。例如,麦克风162可从外部设备或扬声器接收声音信号。为了去除在从外部输入声音信号时发生的噪声,麦克风162可使用各种噪声去除算法。
存储器170可存储用于处理和控制控制器130的程序,或者可存储多条输入/输出数据(例如,应用、内容、地址簿,等等)。
存储器170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存储器、诸如SD或XD卡存储器之类的卡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磁存储器、磁盘以及光盘。另外,移动终端100可在互联网上运行执行存储器170的存储功能的web存储或云服务器。
存储器170中存储的程序可根据其功能被分类成多个模块,例如分类成UI模块171、触摸屏模块172、警报模块173,等等。
UI模块171可为每个应用提供与移动终端100相联系的专门化UI或GUI。触摸屏模块172可检测触摸屏上的用户触摸手势并且可向控制器130发送与触摸手势有关的信息。触摸屏模块172可确定并分析触摸代码。触摸屏模块172可被配置为包括控制器的额外硬件。
在触摸屏中或触摸屏附近可布置各种传感器来检测触摸传感器上的触摸或接近触摸。检测触摸屏上的触摸的传感器的示例可包括触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至少像人能够察觉到的那样灵敏地检测物体的接触。触觉传感器可检测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接触物体的硬度、接触点的温度,等等。
检测触摸屏上的触摸的传感器的示例可包括接近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利用电磁场的力或红外线而不是机械接触来检测接近预定检测表面或者存在于附近的物体的存在。接近传感器的示例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型接近传感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磁性接近传感器、红外型接近传感器,等等。用户的触摸手势可包括叩击手势、触摸并保持手势、双叩击手势、拖曳应用、平移手势、轻拂手势、拖放手势、挥扫手势,等等。
警报模块173可生成用于通知用户关于移动终端100中的事件的发生的信号。移动终端100中可发生的事件的示例包括呼叫信号接收事件、消息接收事件、键信号输入事件、日程通知事件,等等。警报模块173可经由显示器121输出以视频信号形式的警报信号,经由扬声器122输出音频信号形式的警报信号,或者经由振动电机123输出振动信号形式的警报信号。
图44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的框图。
如图44所示,可穿戴设备200包括通信接口210、控制器230、传感器250、相机260和显示器270。然而,不是所有元素都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200可包括比图44的那些更多或更少的元素。
以下,上述元件将被描述如下。
通信接口210可包括用于在可穿戴设备200与移动终端100或外部设备之间执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元素。例如,通信接口210可包括短程通信接口、移动通信接口和广播接收接口。短程通信接口、移动通信接口和广播接收接口对应于图42的短程通信接口111、移动通信接口112和广播接收器113,并且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传感器250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状态或可穿戴设备200附近的状态,并且将感测到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器230。
传感器25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或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的生物信号。
另外,传感器250可感测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被用户穿戴。例如,传感器250可利用压力传感器或地面传感器感测用户是否穿戴可穿戴设备200。这在上文参考图6描述,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此外,传感器250可包括从以下各项中选择的至少一者(但不限于此):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陀螺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例如GPS)、压力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以及RGB(亮度)传感器。
相机260可拍摄输入到移动终端200中的触摸式样或者拍摄穿戴着可穿戴设备200的用户。
相机可在视频呼叫模式或拍摄模式中经由图像传感器获得图像帧,例如静止图像或视频。由图像传感器捕捉的图像可被控制器230或额外的图像处理器(未示出)处理。经相机处理的图像帧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或经由通信接口210发送到外部。根据可穿戴设备200的配置,可提供两个或更多个相机。
显示器270可显示网页和各种内容,并且可显示可穿戴设备2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
控制器230控制可穿戴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30可控制通信接口210、感测单元220、相机260和显示器270。
图45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智能门锁300与可穿戴设备200之间的交互的图。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智能门锁300可以是参考图42所示的移动终端100的示例,并且可包括通信接口110、控制器130和传感器150。
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200可处于解锁状态中。例如,可穿戴设备200的解锁状态可以是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显示主屏幕的状态。否则,在可穿戴设备200上安装的应用的菜单被显示在可穿戴设备200的显示器上,并且当应用的菜单被选择时,所选择的应用可被执行。
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向存在于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智能门锁发送识别信息。例如,当智能门锁300和可穿戴设备200存在于预定距离范围内时,智能门锁300和可穿戴设备200可经由短程通信向/从彼此发送和接收用户认证信息或设备识别信息。因此,智能门锁300可认识到在距智能门锁300的预先设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0。
智能门锁300可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它。例如,智能门锁300可以把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识别信息与在智能门锁300中注册的可穿戴设备的识别信息相比较以判定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是否连接到智能门锁300。
如果认识到的可穿戴设备200连接到智能门锁300,则智能门锁300可向可穿戴设备200请求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响应于该请求,可穿戴设备200可利用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测量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的方向、速度或速度的变动。另外,可穿戴设备200可向智能门锁300发送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
智能门锁300可基于从可穿戴设备200发送来的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判定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是否是旋转智能门锁300的把手的用户运动(用于旋转智能门锁以便打开的运动)。例如,智能门锁300可判定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和预先存储的运动信息(例如,关于旋转智能门锁300的把手的运动的信息)是否具有预定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
如果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信息和预先存储的运动信息具有预定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则智能门锁300可解锁智能门锁300的锁定状态。
图46是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时在移动终端100上显示通知消息4610的详细信息的方法的图。
参考图46,移动终端100在锁定模式中接收通知消息4610,并且当移动终端100的运动与可穿戴设备200的运动相同时,则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与通知消息4610有关的应用。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接收各种通知消息,例如关于SNS应用的通知消息、通知对消息的接收的消息或者关于锁定模式中的游戏应用的通知消息,并且在其显示器上显示通知消息。另外,通知消息可被显示为弹出窗口。
如果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可穿戴设备200感测到的运动信息和移动终端100与可穿戴设备200同时感测到的运动信息相同,则移动终端100可解锁移动终端100的锁定模式,并且可执行与通知消息4610有关的应用。
例如,如图46所示,如果通知消息4610是用于通知对消息(例如,文本消息、即时消息、聊天消息或者电子邮件)的接收的消息,则移动终端100可执行与该消息有关的应用,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接收到的消息4620。
因此,如果移动终端100在锁定模式中接收到通知消息4610,则不需要解锁移动终端的锁定模式,来选择并执行与通知消息4610相对应的应用。取而代之,可仅通过执行运动(例如,握持并举起移动终端100)来识别与通知消息4610有关的详细内容。
此外,示范性实施例也可通过介质——例如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指令实现来控制至少一个处理元素实现任何上述实施例。介质可对应于可用作存储装置和/或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的传输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介质。
可按多种方式在介质上记录和/或传送计算机可读代码,并且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磁存储介质(例如,ROM、软盘、硬盘等等)和光记录介质(例如,致密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ROM)或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之类的记录介质,以及诸如互联网传输介质之类的传输介质。从而,介质可具有适用于存储或携带信号或信息的结构,例如携带根据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比特流的设备。介质也可以是分布式网络,以便以分布方式在介质上存储和/或传送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另外,处理元素可包括处理器或计算机处理器,并且处理元素可以是分布式的和/或被包括在单个设备中。
前述示范性实施例和优点只是示范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本教导可容易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装置。另外,对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打算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
控制器,被配置为判定所感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是否具有预定水平的或以上的相关性;
通信接口,被配置为从与所述移动终端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在从所述移动终端请求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段期间感测到的,其中,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定的运动具有预定水平的或以上的相关性,接收关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相关性程度是否等于或超过某个阈值;以及
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相关性程度等于或超过所述阈值,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传感器还被配置为在与感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时间段相同的时间段期间感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被解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认识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在距所述移动终端的某个距离范围内,并且
所述显示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器认识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距离范围内而显示一消息,该消息通知如果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相同或相似则所述移动终端可被解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所述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执行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通信接口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所述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所述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再现的内容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内容的信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再现所述内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通信接口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器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所述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而从所述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显示的网页的信息,并且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网页的信息来显示所述网页的显示器。
8.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感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
判定所感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置的运动是否具有预定水平的或以上的相关性;
从与所述移动终端相对应的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是在从所述移动终端请求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段期间感测到的,其中,响应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预先设置的运动具有预定水平的或以上的相关性,接收关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信息;
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相关性程度是否等于或超过某个阈值;以及
响应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相关性程度等于或超过所述阈值,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测包括在与感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的时间段相同的时间段期间感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被解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认识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在距所述移动终端的某个距离范围内;以及
响应于认识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距离范围内而显示一消息,该消息通知如果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相同或相似则所述移动终端可被解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所述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执行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执行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和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具有所述水平或以上的相关性,从所述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再现的内容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内容的信息再现所述内容。
CN201510465032.3A 2014-07-31 2015-07-31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5323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98643 2014-07-31
KR20140098643 2014-07-31
KR10-2014-0156242 2014-11-11
KR1020140156242A KR20160016490A (ko) 2014-07-31 2014-11-11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KR1020150078247A KR102319420B1 (ko) 2014-07-31 2015-06-02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KR10-2015-0078247 2015-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380A CN105323380A (zh) 2016-02-10
CN105323380B true CN105323380B (zh) 2020-06-23

Family

ID=5376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5032.3A Active CN105323380B (zh) 2014-07-31 2015-07-31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986086B2 (zh)
EP (1) EP2980676B1 (zh)
CN (1) CN105323380B (zh)
WO (1) WO20160180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US10250732B2 (en) * 2014-08-29 201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9753539B2 (en) * 2014-10-02 2017-09-05 Futureplay Inc.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CN104394312B (zh) * 2014-10-23 2017-08-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178085A1 (en) 2015-05-01 2016-11-10 Assa Abloy Ab Invisible indication of duress via wearable
US9930034B2 (en) * 2015-07-29 2018-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ng applications using a temporary password
CN105607743A (zh) * 2016-02-24 2016-05-25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套传感器的系统、手持终端与头戴显示设备
CN107197076A (zh) 2016-03-14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5847509A (zh) * 2016-03-22 2016-08-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联系人添加、分享方法和装置
WO2017177394A1 (zh) * 2016-04-13 2017-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46171A (zh) * 2016-05-04 2017-11-1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020672B (zh) * 2016-05-31 2019-07-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US10440574B2 (en) * 2016-06-12 2019-10-08 Apple Inc. Unlocking a device
CN106127021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6303012B (zh) * 2016-08-09 2019-09-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随身设备的开机方法及随身设备
CN107770360A (zh) * 2016-08-18 2018-03-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CN107786721A (zh) * 2016-08-26 2018-03-09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终端、智能穿戴设备和系统
JP2018042210A (ja) * 2016-09-09 2018-03-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570787B1 (ko) * 2016-10-27 2023-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Nfc 태그 인식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nfc 태그 인식 시스템
CN108228671B (zh) * 2016-12-22 2021-12-07 上海川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数据锁定及解锁功能的数据储存系统及其方法
US10108272B1 (en) * 2017-05-30 2018-10-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Wearable device with gesture recognition module
US10721303B2 (en) * 2017-07-27 2020-07-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sensory data for any devices connected to a phone in a 5G network
JP2019030595A (ja) * 2017-08-09 2019-02-2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33454A (ja) * 2017-08-09 2019-02-2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とその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JP2019033449A (ja) * 2017-08-09 2019-02-2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997562B2 (en) * 2017-11-03 2024-05-28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ies of devices and/or objects
US10237686B1 (en) * 2017-11-03 2019-03-19 Roku, Inc. Tracking proximities of devices and/or objects
CN107948970B (zh) * 2017-11-15 2020-1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附属终端的实名制入网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11574039B2 (en) 2018-07-20 2023-02-07 The Trustees Of Dartmouth College Effortless authentication for desktop computers using wrist wearable tokens
CN109151812A (zh) * 2018-09-21 2019-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同步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1580660B (zh) * 2020-05-09 2022-03-18 清华大学 一种操作触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WO2021260830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US11751774B2 (en) 2020-11-12 2023-09-12 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auscultation and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auscultation audio samples
US11545256B2 (en) * 2020-11-12 2023-01-03 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 Remote monitoring using an array of audio sensors and improved jugular venous pressure (JVP) measurement
US20230019250A1 (en) * 2021-05-10 2023-01-1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thenticating to perform secure operations
US20230076068A1 (en) * 2021-09-03 2023-03-09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for interpreting a digit-to-digit gesture by a user differently based on roll values of a wrist-wearable device worn by the user,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20230233145A1 (en) 2022-01-26 2023-07-27 Orthosoft Ulc Wirelessly powered sensors for orthopedic implan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8869A1 (en) * 2010-09-13 2012-03-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ontro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head movement
CN103593154A (zh) * 2012-08-16 2014-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3653A (zh) * 2014-02-28 2014-05-28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显示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5368A (ja) 1999-11-01 2001-07-19 Sony Corp 認証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情報通信方法、携帯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提供媒体
JP4374851B2 (ja) 2002-05-10 2009-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機能付キー、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US7378939B2 (en) * 2004-03-30 2008-05-27 Sengupta Uttam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oximity based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and notific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427926B2 (en) * 2006-01-26 2008-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based devices through motion detection
US20070213045A1 (en) 2006-03-10 2007-09-13 Jonas Gunnar Hermansson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data transfer function using motion and method
JP2007329599A (ja) 2006-06-06 2007-12-20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US8482403B2 (en) 2007-12-12 2013-07-09 Sony Corporation Interacting with devices based on physical device-to-device contact
US8904479B1 (en) * 2008-03-28 2014-12-02 Google Inc. Pattern-based mobile device unlocking
US9152309B1 (en) * 2008-03-28 2015-10-06 Google Inc. Touch screen locking and unlocking
US20100329568A1 (en) * 2008-07-02 2010-12-30 C-True Ltd. Networked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US8364167B1 (en) * 2008-12-23 2013-01-29 Apple Inc.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from a wireless telephone service provider
US9030404B2 (en) 2009-07-23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user interfaces using wearable devices to control mobil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637939B1 (ko) 2010-01-22 2016-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동작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309316A1 (en) * 2011-04-06 2015-10-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r glasses with predictive control of external device based on event input
KR101684970B1 (ko) 2010-08-18 2016-1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325019B2 (en) * 2010-09-13 2012-12-04 Ricoh Company, Ltd. Motion tracking techniques for RFID tags
US20130045774A1 (en) 2010-12-07 2013-02-21 Sigza Authentication Systems Smart Phone Wri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76020B2 (en) * 2011-05-13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tected mod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devices
WO2013032187A1 (en) 2011-09-01 201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screen unlock based on motion and method thereof
KR102084695B1 (ko) 2011-09-01 2020-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움직임에 기반하여 화면 잠금 해제를 실행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 잠금해제 방법
US9870069B2 (en) 2011-10-13 2018-01-16 Intel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user activities by a portable device
JP2013109695A (ja) 2011-11-24 2013-06-06 Systena Corp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ロック解除システムおよびロック解除用プログラム
EP2600319A1 (fr) 2011-11-29 2013-06-05 Gemalto SA Système d'appairage entre un terminal et un élément de type eGo porté au poignet ou à la main d'un utilisateur et procédé correspondant
CN103379206A (zh) 2012-04-20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及其实现资料共享的方法
JP5856012B2 (ja) 2012-05-23 2016-02-0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620841B1 (en) * 2012-08-31 2013-12-31 Nest Labs, Inc. Dynamic distributed-sensor thermostat network for forecasting external events
KR102028567B1 (ko) 2012-12-03 2019-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면잠금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휴대 단말
US9549323B2 (en) 2012-12-03 2017-0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screen lock
TW201426400A (zh) 2012-12-26 2014-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螢幕解鎖方法和系統
WO2014165230A1 (en) * 2013-03-13 2014-10-09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security behavior of a device based on proximity to another device
US20160037345A1 (en) * 2013-03-15 2016-02-04 Apple Inc. Controlling access to protected functionality of a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US9832206B2 (en) * 2013-03-21 2017-11-28 The Trustees Of Dartmouth College System, method and authorization device for biometric access control to digital devices
US8971868B2 (en) * 2013-05-23 2015-03-03 Elwha Llc Mobile device that activates upon removal from storage
CN104904283A (zh) * 2013-05-31 2015-09-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和设备配对方法
KR102018378B1 (ko) * 2013-07-08 2019-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2179812B1 (ko) * 2013-07-18 2020-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치형 이동단말기
US9674697B2 (en) * 2013-07-24 2017-06-0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mobile device,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wearab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20150022600A (ko) 2013-08-23 2015-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기의 기능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US9813864B2 (en) * 2013-11-04 2017-11-07 Apple Inc. Detecting stowing or unstowing of a mobile device
KR102193274B1 (ko) 2013-12-05 2020-1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잠금 해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35586B1 (ko) * 2014-01-24 2020-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8869A1 (en) * 2010-09-13 2012-03-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ontro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head movement
CN103593154A (zh) * 2012-08-16 2014-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3653A (zh) * 2014-02-28 2014-05-28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显示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380A (zh) 2016-02-10
US10554807B2 (en) 2020-02-04
US20160036965A1 (en) 2016-02-04
US9986086B2 (en) 2018-05-29
US11153431B2 (en) 2021-10-19
EP2980676A1 (en) 2016-02-03
US20180249000A1 (en) 2018-08-30
WO2016018029A1 (en) 2016-02-04
EP2980676B1 (en) 2019-07-17
US20200099780A1 (en)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3380B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AU2018204630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7071136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3101882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10356398B2 (en) Method for capturing virtual sp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259654B (zh) 眼镜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960295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50814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10775840B2 (en) Mirror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10511703B2 (en) Charg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onnected to same
CN105393521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92051A (zh) 眼镜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362919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arching for audio
US1060647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334138A1 (en) Intelligent agent system including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KR101587177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245906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114650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80287977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