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0672B -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0672B
CN106020672B CN201610380288.9A CN201610380288A CN106020672B CN 106020672 B CN106020672 B CN 106020672B CN 201610380288 A CN201610380288 A CN 201610380288A CN 106020672 B CN106020672 B CN 106020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machine
mobile terminal
interface
data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02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0672A (zh
Inventor
徐桃
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802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0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0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0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0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0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该显示方法包括:当智能设备在自身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智能设备无法显示应用的全部数据的缺陷,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数据处理技术,尤指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将注意力从移动终端转移到智能设备中。目前的智能设备仅可以显示一些基本的应用信息,例如当有短信时,智能设备可以显示用户短信的内容,同样,用户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聊天。
但是,由于智能设备本身的尺寸限制,导致智能设备无法显示应用的全部数据,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能够避免智能设备无法显示应用的全部数据的缺陷,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达到本申请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包括:
当智能设备在自身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
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
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可选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
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应用界面包括: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
其中,N是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所述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检测是否有滑动操作;
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滑动操作时,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滑动操作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
可选地,在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智能设备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
所述移动终端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
所述智能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并存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智能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
所述智能设备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
所述智能设备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检测其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
当所述智能设备检测到其背部有按压操作时,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按压力度值;
所述智能设备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
当所述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所述智能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扩大所述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所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判断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在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通知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检测模块的通知,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通知确定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检测模块的通知,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应用界面包括: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
其中,N是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所述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
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数据。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滑动操作信息;相应地,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相应地,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配对成功的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设置并存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相应地,
所述调整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当检测到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背部有按压操作时,获取按压力度值;相应地,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当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通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相应地,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接收到辣子所述判断模块的通知,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扩大所述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与自身所属的移动终端配对成功的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是否有滑动操作;当检测到滑动操作时,获取滑动操作信息;相应地,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设置并存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相应地,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其自身的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相应的,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所述数据。
当智能设备在自身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智能设备无法显示应用的全部数据的缺陷,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子感应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一;
图3(b)为本发明子感应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二;
图4(a)为本发明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发明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显示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1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单元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单元1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 communication)时,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单元153也可以经由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当智能设备在自身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
其中,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也可以是智能手环等。
其中,智能设备的边框以及背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中,智能设备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
可选地,在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蓝牙、近场通信(NFC)或红外技术进行配对验证;此时,
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包括:
当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配对成功时,智能设备获取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
智能设备判断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当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
当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不是来自于移动终端。
步骤202: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
可选地,在步骤2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将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
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应用界面包括: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
其中,N是正整数。
其中,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是指预先设置的相关联的应用,例如可以设置通话和通讯录相关联,设置即时通讯和图库相关联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设置应用之间相关联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将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例如,当智能设备是圆形时,可以将智能设备划分为如图3(a)所示的四个子感应区域,;当智能设备是方形时,可以将智能设备的每个侧边作为一个独立的子感应区域,如图3(b)所示。
例如,以图3(a)中的四个子感应区域为例,其中,图3(a)是用户正对面看智能设备的示意图,其中四个子感应区域分别是子感应区域1、子感应区域2、子感应区域3和子感应区域4,其中,可以设置子感应区域1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2和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3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4和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或者,可以设置子感应区域1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2和与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3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4和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设置第一对应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
可选地,在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子感应区域设置唯一标识;
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来自某个子感应区域发送的携带子感应区域唯一标识的被按压上报事件;
智能设备根据被按压上报事件中携带的子感应区域唯一标识确定子感应区域。
步骤203: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其中,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
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获取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获取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按照时间顺序获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按照时间顺序获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举例说明,假设N取2且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包括10个界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界面1、界面2、界面3、界面4、界面5、界面6、界面7、界面8、界面9和界面10,其中,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是界面7,则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2个界面包括界面5和界面6,则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2个界面包括界面8和界面9。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2个界面包括界面5和界面6时,智能设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界面5的数据和界面6的数据;将先后获得的获取界面5的数据和界面6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2个界面包括界面8和界面9时,智能设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将先后获得的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2个界面包括界面8和界面9时,智能设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将先后获得的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
可选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在智能设备的系统的设置菜单中添加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
当智能设备检测到对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的启动操作时,智能设备启动屏幕延展功能;
当智能设备检测到对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的关闭操作时,智能设备关闭屏幕延展功能。
其中,屏幕延展功能定义为智能设备将自身的显示屏不能全部显示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步骤204: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在如图4(a)所示的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的位置关系中,此时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的数据即是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上一界面所包含的数据;在如图4(b)所示的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的位置关系中,此时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的数据即是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
可选地,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检测是否有滑动操作;
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滑动操作时,移动终端获取滑动操作信息;
移动终端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
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可选地,在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
移动终端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
智能设备或移动终端设置并存储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智能设备或移动终端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移动终端或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
智能设备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
智能设备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本步骤通过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触控屏)上的操作从而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需要说的是,关于如何设置坐标系以及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
可选地,在智能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设置不同滑动轨迹与处理方式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其中,滑动轨迹包括由左至右的滑动、由右至左的滑动、由上至下的滑动或者由下至上的滑动;
处理方式包括:显示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上一应用的界面、显示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下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上一个界面、显示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下一个界面。
可选地,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智能设备检测其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
当智能设备检测到其背部有按压操作时,智能设备获取按压力度值;
智能设备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
当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智能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数据。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当智能设备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并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从而避免了智能设备无法显示应用的全部数据的缺陷,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5为本发明显示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0:智能设备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将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
其中,应用界面包括: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
其中,N是正整数。
其中,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是指预先设置的相关联的应用,例如可以设置通话和通讯录相关联,设置即时通讯和图库相关联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设置应用之间相关联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将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例如,当智能设备是圆形时,可以将智能设备划分为如图3(a)所示的四个子感应区域,;当智能设备是方形时,可以将智能设备的每个侧边作为一个独立的子感应区域,如图3(b)所示。
例如,以图3(a)中的四个子感应区域为例,其中,图3(a)是用户正对面看智能设备的示意图,其中四个子感应区域分别是子感应区域1、子感应区域2、子感应区域3和子感应区域4,其中,可以设置子感应区域1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2和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3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4和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或者,可以设置子感应区域1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2和与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3和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对应,子感应区域4和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如何设置第一对应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
步骤501: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蓝牙、近场通信(NFC)或红外技术进行配对验证。
步骤502:当智能设备在自身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转入步骤503;否则,结束本流程。
其中,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包括:
当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配对成功时,智能设备获取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
智能设备判断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
当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
当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不是来自于移动终端。
步骤503: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
可选地,在步骤503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子感应区域设置唯一标识;此时,
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来自某个子感应区域发送的携带子感应区域唯一标识的被按压上报事件;
智能设备根据被按压上报事件中携带的子感应区域唯一标识确定子感应区域。
步骤504: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步骤504具体包括:
智能设备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
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获取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获取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按照时间顺序获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时,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按照时间顺序获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智能设备将获得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举例说明,假设N取2且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包括10个界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界面1、界面2、界面3、界面4、界面5、界面6、界面7、界面8、界面9和界面10,其中,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是界面7,则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2个界面包括界面5和界面6,则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2个界面包括界面8和界面9。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2个界面包括界面5和界面6时,智能设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界面5的数据和界面6的数据;将先后获得的获取界面5的数据和界面6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2个界面包括界面8和界面9时,智能设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将先后获得的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2个界面包括界面8和界面9时,智能设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将先后获得的获取界面8的数据和界面9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
步骤505:智能设备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步骤506: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在如图4(a)所示的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的位置关系中,此时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的数据即是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上一界面所包含的数据;在如图4(b)所示的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的位置关系中,此时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的数据即是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
步骤507:移动终端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检测是否有滑动操作。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滑动操作时,转入步骤508;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508:移动终端获取滑动操作信息并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
步骤509: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并调整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调整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根据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将确定出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调整后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与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的步骤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
移动终端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
智能设备或移动终端设置并存储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智能设备或移动终端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移动终端或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
智能设备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
智能设备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
智能设备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本步骤通过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包括触控屏)上的操作从而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需要说的是,关于如何设置坐标系以及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惯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
可选地,在智能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智能设备设置不同滑动轨迹与处理方式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其中,滑动轨迹包括由左至右的滑动、由右至左的滑动、由上至下的滑动或者由下至上的滑动;
处理方式包括:显示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上一应用的界面、显示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下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上一个界面、显示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下一个界面。
步骤510:智能设备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
步骤511: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与自身配对成功的智能设备发送的调整后的数据,显示调整后的数据。
步骤512:智能设备检测其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当智能设备检测到其背部有按压操作时,转入步骤513;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513:智能设备获取按压力度值并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当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转入步骤514;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514:智能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步骤515: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数据。
针对图2所示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提供了与之对应的如图6所示的智能设备和如图7所示的移动终端。
图6为本发明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检测模块60、判断模块61、确定模块62和第一发送模块63。其中,
第一检测模块60,用于当在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通知判断模块61。
判断模块61,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检测模块60的通知,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通知确定模块62。
确定模块62,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检测模块60的通知,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63,用于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64,用于将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应用界面包括: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
其中,N是正整数。
其中,确定模块62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
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时,确定模块62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获取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将获得的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时,确定模块62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将获得的预先设置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时,确定模块62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获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将获得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其中,当确定出的应用界面是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时,确定模块62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获取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
将获得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配置模块65,用于在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系统的设置菜单中添加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
当检测到对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的启动操作时,启动屏幕延展功能;
当检测到对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的关闭操作时,关闭屏幕延展功能。
可选地,第一配置模块65,还用于当启动屏幕延展功能时,通知第一检测模块60。
其中,屏幕延展功能定义为智能设备将自身的显示屏不能全部显示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配对模块66,用于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蓝牙、近场通信(NFC)或红外技术进行配对验证;当和移动终端配对成功时,通知第一检测模块60;此时,
第一检测模块60,还用于获取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与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相应地,
判断模块61,具体用于判断获得的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当判断出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当判断出获得的自身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不是来自于移动终端。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7和调整模块68;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67,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发送的滑动操作信息;相应地,
调整模块68,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相应地,
第一发送模块63,还用于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
可选地,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69,用于设置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设置并存储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第一接收模块67,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相应地,
调整模块68根据接收到的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
可选地,第一设置模块69,还用于设置不同滑动轨迹与处理方式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其中,滑动轨迹包括由左至右的滑动、由右至左的滑动、由上至下的滑动或者由下至上的滑动;
处理方式包括:显示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上一应用的界面、显示与当前应用相关联的下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上一个界面、显示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下一个界面。
可选地,第一检测模块60,还用于检测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当检测到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背部有按压操作时,获取按压力度值;相应地,
判断模块61,还用于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当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通知第一发送模块63;相应地,
第一发送模块63,还用于接收到辣子判断模块61的通知,向移动终端发送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图7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0和显示模块71。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70,用于接收来自与自身所属的移动终端配对成功的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
显示模块71,用于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配对模块72,用于和智能设备之间通过蓝牙、近场通信(NFC)或红外技术进行配对验证。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配置模块73,用于在自身所属的移动终端的系统的设置菜单中添加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
当检测到对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的启动操作时,启动屏幕延展功能;
当检测到对用于启动或关闭屏幕延展功能的配置项的关闭操作时,关闭屏幕延展功能。
其中,屏幕延展功能定义为移动终端显示智能设备自身的显示屏不能全部显示的数据的功能。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74和第二发送模块75;其中,
第二检测模块74,用于检测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是否有滑动操作;当检测到滑动操作时,获取滑动操作信息;相应地,
第二发送模块75,用于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智能设备。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设置模块76,用于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设置并存储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相应地,
第二接收模块70,还用于接收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其自身的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相应的,
第二发送模块75,还用于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智能设备。
可选地,第二接收模块70,还用于接收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相应地,
显示模块71,还用于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设备开启屏幕延展功能,其中,屏幕延展功能为智能设备将自身的显示屏不能全部显示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将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
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应用界面包括:与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其中,N是正整数;
当智能设备在自身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智能设备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
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智能设备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
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所述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检测是否有滑动操作;
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滑动操作时,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滑动操作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智能设备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
所述移动终端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
所述智能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并存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智能设备或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
所述智能设备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
所述智能设备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检测其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
当所述智能设备检测到其背部有按压操作时,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按压力度值;
所述智能设备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
当所述智能设备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所述智能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扩大所述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所述数据。
5.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置模块、处理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判断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启动屏幕延展功能,当启动屏幕延展功能时,通知第一检测模块,其中,屏幕延展功能为智能设备将自身的显示屏不能全部显示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设备的边框划分为多个子感应区域;设置不同子感应区域与应用界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应用界面包括:与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相关联的应用的显示界面、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前N个界面或智能设备的当前应用的当前界面的后N个界面;其中,N是正整数;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在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边框上检测到有按压时,通知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检测模块的通知,判断检测到的按压是否来自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检测到的按压是来自于移动终端时,通知确定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检测模块的通知,确定被按压的子感应区域;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根据确定出的子感应区域确定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确定出的所述子感应区域对应的应用界面;
根据确定出的应用界面获取并发送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滑动操作信息;相应地,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需要发送给与自身配对成功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相应地,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将调整后的数据发送给与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配对成功的所述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智能设备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设置并存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二坐标系;相应地,
所述调整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滑动操作信息调整自身的当前界面的显示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在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中所对应的坐标信息;按照确定出的坐标信息确定出与所述滑动操作信息对应的滑动轨迹;按照与确定出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处理方式对自身的当前界面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背部是否有按压操作;当检测到自身所属的智能设备的背部有按压操作时,获取按压力度值;相应地,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获得的按压力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当判断出获得的按压力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按压阈值时,通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相应地,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判断模块的通知,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的通知。
9.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权利要求5-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与自身所属的移动终端配对成功的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在预先设置的区域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显示接收到的数据的界面中是否有滑动操作;当检测到滑动操作时,获取滑动操作信息;相应地,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滑动操作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设置模块,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其自身的显示屏的第一坐标系;
所述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自身的显示屏的坐标系;设置并存储所述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通知;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策略扩大预先设置的区域的范围并在扩大的预先设置的区域内显示所述数据。
CN201610380288.9A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020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0288.9A CN106020672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0288.9A CN106020672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0672A CN106020672A (zh) 2016-10-12
CN106020672B true CN106020672B (zh) 2019-07-19

Family

ID=5709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0288.9A Active CN106020672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显示方法、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06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7289B1 (ko) * 2013-07-12 2020-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5022568B (zh) * 2014-04-30 2018-08-24 青岛北电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表的敲击式人机交互方法和系统
US9986086B2 (en) * 2014-07-31 2018-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317393B (zh) * 2014-09-25 2018-05-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571525B (zh) * 2015-01-26 2018-12-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0672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0603B (zh) 一种智能终端内嵌的触发拍照装置及其方法
CN1066553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间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4917879B (zh) 一种取消闹钟提醒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412243B (zh) 一种监测距离感应器异常的方法及终端
CN106341817A (zh) 一种门禁控制系统、方法、移动终端和门禁服务器
CN104850343B (zh) 启动单手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4565A (zh) 电视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5357367B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按键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6941443A (zh) 一种群历史记录查看终端和方法
CN10509570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550128A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5100477B (zh) 终端提示装置及方法
CN106131274B (zh) 移动终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909851A (zh) 一种数据安全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6570945A (zh) 一种终端、打卡机和打卡方法
CN104735254B (zh) 终端锁屏方法和系统
CN10640662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触控操作的方法
CN105260096B (zh) 一种控制用户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46601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屏幕控制方法
CN106658470A (zh) 一种主卡设置装置和方法
CN106550133A (zh) 来电提醒装置及方法
CN10648803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方法
CN109542317A (zh) 一种双面屏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227454B (zh) 一种触控轨迹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650347A (zh) 同步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0

Address after: 277400 Shandong Province, Zaozhuang city Taierzhuang District Ni Gou Zhen Da Bei Luo Cun Dong Jujube line

Patentee after: ZAOZHUANG RUIL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No. 9018 North Central Avenue's innovation building A, 6-8 layer, 10-11 layer, B layer, C District 6-10 District 6 floor

Patentee before: NUBI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0

Address after: 277400 east side of Guanglu Road, Taierzhua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of Taizhong Road West Road)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7400 Zaotai Line East, Dagou Town, Taierzhua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AOZHUANG RUIL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