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608B - 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2608B
CN105322608B CN201510382247.9A CN201510382247A CN105322608B CN 105322608 B CN105322608 B CN 105322608B CN 201510382247 A CN201510382247 A CN 201510382247A CN 105322608 B CN105322608 B CN 105322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wer supply
battery cell
cover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22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2608A (zh
Inventor
榊原和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86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48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86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85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2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2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将电力从多个电池单元供应至电力设备且具有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内壳和用于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所述电源装置设计成保护多个电池单元免遭水的损坏且在所述电源装置以外掉落的情况下免遭碰撞。

Description

电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2014-138611和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2014-138613的优先权,这两个专利申请都于2014年7月4日提交,且这两个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参引全部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能够将储存在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电力供应至诸如例如电力工具或户外电力设备之类的电力设备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11-216304公开了一种构造成将储存在电池单元中的电力供应至诸如电力修枝剪和电力树篱剪之类的电力设备的电源装置。如图31所示,这种公知的电源装置包括由布制成的电源包100,所述电源包100可以承载在操作者的背部上。此外,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102、构造成可滑动地安装在电池组102上的安装单元104以及控制器105容纳在电源包100中。连接有电力修枝剪等的电源线(未示出)的输出连接器106可以定位于控制器105中。根据这种构造,储存在电池组102中的电力可以供应至电力修枝剪等,而电力修枝剪等的电源线连接至控制器105的输出连接器106。
上述电源装置构造为将电池组102容纳在由布制成的电源包100中。如上文所述,电池组102可以构造为可滑动地安装至安装单元104上。因此,电池组102可以包括狭缝形开口,诸如安装单元104之类的电力供应端子可插入所述狭缝形开口中。电池组102还可以包括通风开口,例如在所述电池组102由充电器充电时,由充电器(未示出)供应的空气可通过所述通风开口以便冷却电池组102。但是,这种通风开口可能对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组102的水密封性有不利作用。此外,容纳有电池组102的电源包100可以由耐水但是并不是完全防水的布制成,且因此可能难以充分保护电源装置中的电池单元免遭由于水/潮气的进入而引起的损坏。结果,电池组102中的电池单元可能会变湿且电池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可能会例如由于电解腐蚀而降低。
此外,由于电源包100由布制成,在电源装置例如意外掉落的情况下,布不能充分地吸收冲击或撞击,从而使得电池组102和电池单元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承受较大的碰撞。在电池组102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情况下,电池组将非常沉重且因此在掉落的情况下将潜在地遭遇较大的冲击。导致的损坏将可能会引起故障。
鉴于上述内容,需要为电源装置的电池单元提供改进的防水保护并且在电源装置掉落的情况下通过更加有效地吸收、耗散撞击能和/或使得撞击能偏转而保护电池单元免遭撞击损坏。
发明内容
一般而言,本公开涉及用于改进构造成将电力从多个电池单元供应至电力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电力工具或户外电力设备——的电源装置的防水性和/或吸收撞击能力的技术。所述电源装置通常可包括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内壳和用于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可以具有使得内壳防水或基本防水的结构,且电池单元可以容纳在内壳中。内壳又可以容纳在外壳中,这可以进一步保护电源装置的电池单元免遭水/湿气的进入。由于此防水设计,不论任何天气,例如即使下雨,电源装置也可以在户外使用。如在此使用的,“防水”是指如下结构:当电源装置在下雨或下雪的条件下在户外使用时该结构防止或阻止水进入/进去,但是“防水”并不意在表示电源装置能够在其浸没在水中的情况下防止水进入。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内壳主体以及覆盖内壳主体的开口的内壳盖。此外,外壳可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主体以及覆盖外壳主体的开口的外壳盖。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主体可以容纳在外壳主体中,使得内壳主体的开口与外壳主体的开口面向相同的方向。此外,内壳主体与内壳盖的配合位置(例如内壳主体和内壳盖之间的接缝或接合部)优选地与外壳主体与外壳盖的配合位置沿所述装置的深度方向匹配或对准(即内壳主体和内壳盖之间的接缝或接合部优选地可以与外壳主体和外壳盖之间的接缝或接合部位于相同的平面,或位于基本相同的平面),或者内壳主体与内壳盖的配合位置可以定位在外壳盖内部(即与外壳主体和外壳盖之间的接缝或接合部位于不同的平面)。由于关于这种配合位置的双结构,即由于相应的本体和其盖之间的接合部的偏置的位置,即使水通过外壳的配合位置进入外壳,此水可能不会容易地落在内壳的配合位置上和/或到达内壳的配合位置。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沿着内壳主体或内壳盖中的一者的配合位置可以连续地形成凸起。此外,沿着内壳主体和内壳盖中的另一者的配合位置可以连续地形成设计成接纳/接合所述凸起的凹槽。此外,内壳主体与内壳盖可以通过使得凸起接合在凹槽中而彼此对准且配合在一起。由于这种结构,在内壳盖41和内壳主体45的配合位置和/或接合部处可以不需要诸如O形环之类的封装构件。因此可以减小部件的数量以便节省制造成本。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用于电池单元保护电路的电路板和/或印制电路板可以容纳在内壳中。除此之外或作为对电池单元保护电路的替代方案,用于将来自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热量耗散掉的散热器可以容纳在内壳中。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内壳和外壳中形成开口;诸如电源线或电力线之类的电线可以经由所述开口从内壳内部穿过至外壳外部。此外,密封构件可以定位于或设置于内壳中的开口和电线之间以防止水沿着电线进入内壳。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内壳和外壳中形成用于开关的开关开口。此外,可以在内壳中的开关开口和开关之间定位或设置有密封构件以防止水容易地通过开关开口进入内壳。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内壳和外壳中形成用于连接器的连接器开口。此外,可以在内壳中的连接器开口和连接器之间定位或设置有密封构件以防止水容易地通过连接器开口进入内壳。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盖和外壳盖可以一体地形成以便共享公共顶板。此外,通过使得内壳与内壳盖配合且将内壳螺纹紧固于内壳盖可以将内壳固定至外壳的外壳盖。此外,外壳的外壳主体可以与外壳盖配合并且螺纹紧固至外壳盖,并且外壳主体可以螺纹紧固至内壳的内壳主体。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多个电池单元保持器。此外,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保持器可以容纳在内壳中,使得相邻的电池单元保持器彼此接合且至少沿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纵向方向不能相对移动。由于这种设计,即使在电源装置被剧烈移动(例如掉落)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或阻止电池单元由于其自身重量和/或惯性而相对于内壳主体移动,并且对包括电池单元保护电路等的电路板的损坏可以被防止或降低。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单元保持器可以容纳在内壳中,使得每个电池单元保持器至少沿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纵向方向不能相对于内壳的内壁表面相对移动。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电源装置可包括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内壳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并且所述外壳的支承所述内壳的支承部可以定位于外壳中的不同于外壳的角部的区域中。
由于这种布置,支承内壳和肋等等的支承件无需布置或设置在外壳的拐角内。相反,在此位置处可以具有中空的空间。因此,如果电源装置掉落且外壳的角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角部与硬表面碰撞,则外壳的角部可以偏转、弯曲和/或塌陷至一定程度,从而吸收碰撞能和/或冲击的至少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在外壳的角部处吸收、耗散或偏转的碰撞能可能不会直接施加至内壳。结果是,容纳在内壳中的电池单元(以及例如电路板)可以承受减少的量或最少量的撞击能,从而减小电源装置的撞击敏感部件经受由于撞击而造成的损坏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可包括具有开口的内壳主体以及覆盖所述内壳主体的开口的内壳盖。此外,所述外壳可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主体以及覆盖外壳主体的开口的外壳盖。外壳的支承内壳的支承部可以定位于不同于外壳主体与外壳盖配合处的外壳的侧壁的位置。由于这种构造,外壳的侧壁和内壳的侧壁无需彼此相连且在外壳的侧壁和内壳的侧壁之间可以设置或限定空间。根据这种设计,即使电源装置掉落且外壳的侧壁由于碰撞而偏转、弯曲或塌陷等,碰撞能的至少一部分将由所述空间吸收,使得直接的碰撞力可以不施加至内壳,或至少碰撞力将被减小。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盖和外壳盖可以一体地形成,使得内壳盖的顶板连接至外壳盖的顶板。由于这种设计,内壳盖的顶板可以由外壳盖的顶板支承。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外壳的侧壁和内壳的侧壁可以在与外壳的角部不同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彼此平行。此外,外壳在外壳的角部处的侧壁可以距内壳的侧壁间隔得更远且与内壳的侧壁不平行。由于这种设计,在外壳的角部处的空间可以比其他位置处的空间更宽,且因此可以在外壳的角部处比在不同于角部的其他位置处提供更大的冲击吸收功能。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在外壳的角部处的在外壳的侧壁和内壳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可以定尺寸为大于与外壳的角部不同的其他位置处的间隙。由于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在外壳的角部处的冲击和/或碰撞能的吸收能力。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在角部处的内壳的侧壁可以形成为弧形。此外,在内壳的弧形侧壁和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可以定尺寸为大于在不同于角部的其他位置处的内壳的侧壁与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间隙。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可以容纳在内壳中,使得在内壳盖侧获得较宽的空间。由于这种设计,如果内壳的内壳盖由于碰撞而偏转、弯曲或塌陷,那么位于内壳中的电池单元可能不会受内壳盖的损坏影响。
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内壳可以容纳: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有用于监测电池单元的电压的电池单元保护电路;用于将来自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热量耗散掉的散热片;以及电池单元。此外,散热片可以定位在内壳盖侧。由于这种设计,如果内壳的内壳盖由于碰撞而偏转、弯曲或塌陷,则碰撞能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散热片吸收,这是因为可以使得内壳盖抵靠并且撞击散热片。
根据本公开,电源装置的电池单元可以更好地受到保护以免遭水进入。此外或可替代地,在电源装置掉落的情况下,电池单元可以更好地受到保护以免遭碰撞力,因此免受损坏。
在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之后,本公开的其他目标、特征、实施方式、效果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在与电力鼓风机一起使用且连接至肩带时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源装置的示例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例如电源装置的主体以及用于连接至电力鼓风机的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4是主体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电源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主体的外壳盖与主体分离。
图6是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主体的腿部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7中的箭头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7中的箭头IX-IX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主体的可以悬挂或连接有稳定器钩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主体的可以悬挂或连接有稳定器钩的接收杆的立体图。
图12是沿图6中的箭头XII-XII截取的主体的分解竖直剖视图。
图13是主体的竖直剖视图。
图14是图13中的区域XIV的放大视图。
图15是主体的外壳盖和内壳盖的从内部观察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用于显示剩余电池容量的透镜(照明装置)以及按钮的立体视图,所述透镜和按钮可附接至内壳盖。
图17是外壳盖的内部的立体图,其示出了螺纹紧固至内壳盖的内壳主体。
图18是螺纹紧固结构的立体图,外壳主体利用所述螺纹紧固结构螺纹紧固至内壳主体。
图19是示出螺纹紧固结构的另一立体图,外壳主体利用所述螺纹紧固结构螺纹紧固至外壳盖。
图20是示出主开关如何附接的竖直剖视图。
图21是示出连接器如何附接的竖直剖视图。
图22是示出防水夹的竖直剖视图。
图23是示出电连接和电池单元的布置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24是右侧电池单元保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左侧电池单元保持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容纳在外壳主体中的内壳主体以及容纳在内壳主体中的辅助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7是示出紧固结构的放大详细视图,电池单元保持器的导引板的端子利用所述紧固结构结合至辅助电路板和主电路板。
图28是示出装配至内壳主体(电池单元容纳单元)的内侧壁中的电池单元保持器中的一个电池单元保持器的侧视图。
图29是容纳在外壳主体中的内壳主体以及容纳在内壳主体的电池单元容纳单元中的主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30是示出电池单元保持器、辅助电路板和主电路板等的相对布置的立体剖视图。
图31是示出已知的电源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在考虑附图时陈述的详细描述意在作为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描述且并不用于作为限制性的且/或表示本发明可以被实践的仅有的实施方式。在本文中通篇使用的术语“示例性”表示“用于示例、例子或示意性举例”且不应必然地解释为相对于其他示例实施方式而言是优选的或有利的。详细描述包括用于提供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的目的的具体细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示例中,已知的结构、部件和/或装置以方块图的形式示出以便避免掩盖在此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的重要的方面。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30描述根据本教示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10。这种电源装置10将来自多个电池单元的电力和/或电流例如供应至电力鼓风机3(根据本教示的电力设备的代表性的非限制的示例),并且可选地可以被构造为承载在操作员的背部上。当电源装置10的主体20竖立(或处于承载和/或穿戴在操作员的背部上的状态)时,附图中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对应于电源装置10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
电源装置10的概述
如图1所示,电源装置10可以包括主体20;背带11,所述背带11可包括肩带12、腰带13和用于将主体20支承在操作员的背部上的背表面板14;以及适配器16,所述适配器16用于将主体20的输出线缆和/或电力线缆21物理地和电力地连接至电力鼓风机3。主体20可以构造为使得主体20的前表面侧可以螺纹连接(screwed)至背带11的背表面板14上。适配器16可以设计/制造成具有和用于电力鼓风机3的电池组(未示出)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接触端子结构,使得适配器16可代替电力鼓风机3的未示出的电池组而可滑动地连接至电力鼓风机3的电池连接部分3b。此外,适配器16可以包括引线线缆16r,引线线缆16r具有连接器16c,连接器16c可以连接至主体20的输出线缆21的连接器21c。
主体20的电路的概述
如图2所示,位于主体20内的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电路可以包括并联连接至彼此的两组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和电池单元保护电路60。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十(10)组电池单元组件520。电池单元组件520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三个电池单元52,例如锂离子电池单元,且电池单元组件520可以彼此串联连接。换言之,可以包括在两个组中的每个组的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中的电池单元52的数量可以是30(即,10组中的每一组中有三个电池单元)。保护电路60构造为将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的各个电池单元52的电压(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微型计算机70并且基于来自控制微型计算机70的输出信号控制电池单元52的放电。如图2中所示,两个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可以连接至电力电源线21p和21n,并且电力电源线21p和21n可以经由铁氧体磁芯(ferrite core)21f而连接至输出线缆21,所述铁氧体磁芯21f用于减少或防止电气噪声。如图5中所示,铁氧体磁芯21f可以定位在内壳40的壳主体45的左下端部和右下端部处的容纳空间中,这将在下文中描述。此外,两组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可以经由电力电源线21p和21n连接至充电电路80。充电电路80可以包括连接器82,所述连接器82构造成可电连接至外部电力电源(未示出),例如商用主电源,例如220V、50Hz的交流(AC)电源。可选地,充电电路80还可以包括如下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构造成在这种充电功能不由控制微型计算机70执行的情况下执行储存在存储器中的充电程序以便通过功率场效应晶体管(FET)(未示出)控制供应至电池单元52的充电电流的量。
控制微型计算机70可以构造为基于各个电池单元52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输出用于控制电池单元52的放电或充电的信号。此信号输出至保护电路60和充电电路80。如图2所示,主开关72和用于开启剩余电池容量显示器的开关74可以连接至控制微型计算机70。当主开关72打开时,控制微型计算机70构造成将信号输出至保护电路60以便使得保护电路60允许电池单元52放电。当保护电路60接收此信号时,场效应晶体管(FET)62p打开。因此,电池单元52被允许放电,即电池单元52将电流供应至电力负载。当主开关72关闭时,控制微型计算机70构造为向保护电路60输出信号,以防止电池单元52放电,即切断对电力负载的电流供应。为了切断电流,保护电路60构造为关闭FET 62p,使得电池单元52的放电停止。当用于显示剩余电池容量的开关74通过操作和/或按压按钮74h而打开时,控制微型计算机70将信号输出至LED显示器单元76。然后,LED显示器单元76通过使一个或多个LED发光,例如通过使其个数与剩余电池容量成比例的多个LED发光来显示电池单元52的剩余电池容量。
主体20的外壳30
主体20可以包括树脂和/或塑料的内壳40,所述内壳40可容纳两组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和保护电路60、充电电路80、控制微型计算机70等;以及可以容纳内壳40的树脂和/或塑料的外壳30。例如,如图3和图4中所示,外壳30可以形成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的箱形形状,其中,前-后方向可以定义为厚度方向,左-右方向可以定义为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可以定义为竖直方向。优选地,外壳30的宽度大于其厚度,且外壳30的竖直长度大于其宽度。突出部30s向上凸起,且可以形成在外壳30的上部的左侧和右侧;轴形握持部30t可以在左突出部30s和右突出部30s之间延伸。因此,外壳30可以通过抓握握持部30t而被保持和携带。此外,可以构造为向下突出且允许外壳30被保持和/或竖立的腿部30k可以定位在外壳30的下部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5和图6所示,外壳30可以包括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外壳主体35可以形成为具有向后(沿图5中的向上的方向)敞开的多边形敞开容器的形状。外壳盖31可以形成为具有向前(沿图5中的向下的方向)敞开的多边形敞开容器的形状。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可以构造为通过将他们沿前-后方向移动到一起而彼此对准和配合。如图5至图7所示,开关开口35s和31s以及连接器开口35c和31c可以彼此单独地形成在左腿部30k与右腿部30k之间,且沿着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的配合位置35a和31a形成。换言之,开关开口35s和31s以及连接器开口35c和31c可以形成在沿竖直方向比腿部30k的地面接触表面30z更高的位置处。开关开口35s和31s可以成形为在彼此靠近时限定用于主开关72的操作部分(例如按钮、旋钮、触发器等)穿过的开口(参照图2)。此外,开关开口35s和31s可包括在外壳主体35上的半圆形开口部分35s以及在外壳盖31上的半圆形开口部分31s,所述两个半圆形开口部分35s和31s可以彼此对准且配合。连接器开口35c和31c可以形成为在彼此接近时限定用于充电电路80的连接器(即电源输入插座或端子)82穿过的开口。此外,连接器开口35c和31c可以包括在外壳主体35上的半圆形开口部分35c和在外壳盖31上的半圆形开口部分31c,所述两个半圆形开口部分35c和31c可以彼此对准和配合。
如图7所示,外壳30的腿部30k可以包括外壳主体35的壳侧腿部35k以及外壳盖31的盖侧腿部31k,所述两个腿部35k和31k可以沿着配合位置35a和31a彼此对准并配合。此外,如图9所示,排出孔32设计成允许外壳30的内部与外壳30的外部和/或外侧连通,且可以形成在腿部30k的在壳侧腿部35k和盖侧腿部31k的配合位置35a和31a处的地面接触表面30z中。如图8中所示,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的除了腿部30k的地面接触表面30z以外的配合位置35a和31a可以配合至彼此中,从而防止或阻止水进入外壳30中。如图9中所示,排出孔32可以包括壳内部开口32n、壳外部开口32e和将壳内部开口32n流体连接至壳外部开口32e的排出通道32t。壳内部开口32n相对于壳外部开口32e偏置,使得这些开口和排出通道32t具有大致为Z形的截面。由于排出孔32可以形成在如上文所描述的腿部30k的地面接触表面30z中,进入外壳30并积累在腿部30k中的任何水都可以被有效地排出至外部。此外,由于壳内部开口32n相对于壳外部开口32e偏置,因此防止了污物、碎片等从外部通过排出孔32进入外壳30。即,排出孔32的截面优选地设计成形成“弯曲的路径”,所述“弯曲的路径”以迷宫密封的方式有效地防止固态颗粒等的进入。
如图10中所示,接收杆36——背带11的稳定器钩或连接卡夹(未示出)可以悬挂或连接至所述接收杆36或沿着所述接收杆36悬挂或连接——可以定位在外壳30的上部处的左突出部30s和右突出部30s中。如图11所示,每个接收杆36可以包括:线性部36y,所述线性部36y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弯曲部36s,所述弯曲部36s从所述线性部36y的两个端部沿向下的方向弯曲大约90°。此外,弯曲部36s的端部尖端向前弯曲大约90°。如图10中所示,接收杆36的左弯曲部36s和右弯曲部36s的各自的尖端可以装配至圆筒形支承部35t中,所述圆筒形支承部35t可以定位在外壳30的外壳主体35中。因此,接收杆36设计成被限制向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移动,即使在外壳30的突出部30s承受碰撞或其他类型的冲击或脉冲时也是如此。
下面参考图12,外壳30的外壳主体35的底板35b(主体20的前表面侧)可以螺纹紧固至背带11的背表面板14。如图6中所示,外壳主体35的底板35b可以构造为使得其周缘部分(周向边缘部分)可以螺纹紧固至背带11的背表面板部14且也可以构造为使得位于周向边缘部分的内侧的部分可以具有相对于背表面板部14稍微凹陷的表面。外壳主体35的底板35b的凹陷部分可以较薄。格栅形的加强肋35r可选地可以形成在外壳主体35中的底板35b的薄的部分356上以便增加底板35b的硬度。
如图6中所示,漏斗形电线开口35j可以形成在外壳主体35的下端处的中央位置。电线开口35j设计成用于输出线缆21通过,所述输出缆线21从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延伸出,这将在下文中描述。电线开口35j可以构造成使得外壳主体35中的开口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且外壳主体35的外部的开口变宽,如图22所示。如图4和图22所示,电线开口35j外侧的开口可以定位在阶梯形凹部35d的可以形成在外壳主体35的下部外侧的位置处。因此,如图4中所示,输出线缆21从外壳主体35通过电线开口35j延伸出且可以以无妨碍且空间有效的方式容纳在外壳主体35的阶梯形凹部35d中。如图3中所示,输出线缆21可以构造为从外壳主体35的电线开口35j沿外壳主体35的周边和/或周缘延伸至突出部30a。
主体20的内壳40
内壳40可以是防水壳且可以容纳两组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保护电路60、充电电路80和控制微型计算机70等,同时设置在外壳30内,如图12和图13所示。内壳40可以构造为容纳或支承在外壳30中,使得至少部分地围绕或沿着内壳40的横向侧和/或沿着内壳40的底部限定和/或设置有中空或敞开的空间S。此外,内壳40可以包括内壳主体45和内壳盖41。内壳主体45可以形成为沿向后方向(沿图12中的向上方向)敞开的多边形敞开容器的形状。内壳盖41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敞开容器的形状且可以与内壳主体45的后侧对准和配合(图12中的上方所示)。如图12中所示,内壳盖41可以与外壳盖31一体地模制而成且因此可以与外壳30的外壳盖31共享共用顶板。换言之,外壳盖31的顶板用作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外壳的支承件的示例性示例。如图14中所示,沿周向(周缘)方向连续(或不连续)延伸的凸起41a可以形成在内壳盖41(沿着内壳盖41的开口的周缘)与内壳主体45的配合位置或沿着所述配合位置而形成。此外,内壳盖41的凸起41a可以配合至凹槽45a中,凹槽45a可以沿周向(周缘)方向沿着内壳主体45(沿着内壳主体45的开口的周缘)与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或在所述配合位置处连续(或不连续)地延伸。显然地,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凸起可以替代地形成在内壳主体45上且凹槽可以形成在内壳盖41上。当内壳盖41与内壳主体45配合或连结——如图13中所示——且内壳盖41的凸起41a配合或接合至内壳主体45的凹槽45a中——如图14中所示——时,形成水密内壳40。
如图15中所示,内壳盖41可以相对于外壳30的外壳盖31的盖侧腿部31k和突出部30s设置在中央。空间S(或其一部分)可以形成或限定于内壳盖41的每个侧壁41w与外壳盖31的与其相邻的侧壁31w之间。由于如上所述可以将内壳盖41布置在靠近外壳盖31的中央的位置处,因此内壳盖41的各个侧壁41w和外壳盖31的各个侧壁31w之间的空间S可以在外壳盖31的角部处,即在左突出部30s和右突出部30s以及腿部30k内侧可以相对较大。例如如图2中示出的,内壳盖41的侧壁41w的高度可以设计成比外壳盖31的侧壁31w的高度小足够多。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处的凸起41a可以沿深度方向相对于外壳盖31的配合位置31a而定位于外壳盖31的内部。因此,当内壳盖41和内壳主体45彼此对准并配合时,内壳40的配合位置41a和45a(即内壳盖41和内壳主体45的接合部)可以沿深度方向定位于外壳30的外壳盖31的内部,如图13所示。因此,即使水从外壳30的配合位置31a和35a进入(即水进入到或通过外壳盖31和外壳主体35的接合部),这些水也并不能容易地到达内壳40的配合位置41a和45a(接合部),从而更好地保护内壳40中的敏感电子部件免遭由于水/湿气引起的损坏。
如图15中所示,可以沿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即在凸起41a的位置处沿周向(周缘)方向以规则的间隔形成或限定有螺钉孔41n。螺钉孔41n的数量例如可以是十二(12)。如图17中所示,螺钉45n(参考图6)可以沿着内壳主体45的配合位置定位,即在凹槽45a的位置处定位,且可以构造为分别螺纹连接至内壳盖41的螺钉孔41n中。当内壳盖41的凸起41a配合至内壳主体45的凹槽45a中且螺钉45n分别螺纹连接至螺钉孔41n中时,形成防水内壳40。在这种状态下,内壳40可以固定至外壳30的外壳盖31,如图17所示。
如图6和图12所示,内壳主体45可以包括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所述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敞开容器的形状,且内壳主体45还可以包括框架形部分452,所述框架形部分452可以形成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敞开的周向(周缘)边缘处或沿着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敞开的周向(周缘)边缘形成。如图12中所示,内壳主体45的框架形部分452可以形成为具有横向壁452y和竖直壁452w的基本为L形的部分。在内壳主体45的框架形部分452的竖直壁452w的上端位置处可以形成有凹槽45a,内壳盖41的凸起41a可以分别配合至凹槽45a中。如图6中所示,在内壳主体45的框架形部452的竖直壁452w上可以形成有设计成将螺钉45n分别保持在凹槽45a的预定位置处的螺钉保持管部452t。
如图12和图17所示,内壳主体45的框架形部452的横向壁452y可以被多个支承管部453支承,所述多个支承管部453可以从横向壁452y的朝向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底板450b的部分延伸。如图17中所示,支承管部453中的三个支承管部453可以以规则的间隔定位于内壳主体45的框架形部452的左侧,且支承管部453中的三个支承管部453可以以规则的间隔定位在内壳主体45的框架形部452的右侧。支承管部453的外周表面可以通过肋部或类似物固定至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外壁表面。如图12和图13所示,六个支柱(柱或销)353可以定位在外壳主体35中且在与内壳主体45的支承管部453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六个支柱353可以垂直于外壳主体35的底板35b延伸。应当注意的是: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六个支柱353可以定位在除了外壳主体35的角部的其他位置处,例如定位在不同于左突出部30s和右突出部30s以及腿部30k的位置处,如图6所示。
如图13中所示,当内壳主体45的支承管部453由外壳主体35的支柱353支承时,空间S(或其一部分)可以形成或限定在内壳主体45的侧壁和外壳主体35的对应侧壁之间。此外,在内壳主体45的底板450b和外壳主体35的底板35b之间也可以形成空间。如图18中所示,螺钉353n可以用于将外壳主体35的支柱353螺纹紧固至内壳主体45的支承管部453且可以容纳在外壳主体35的支柱353中。外壳主体35的支柱353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螺纹紧固至内壳主体45的支承管部453,且因此外壳主体35可以连接至内壳主体45。换言之,外壳主体35可以通过内壳主体45和内壳盖41(内壳40)连接至外壳盖31(外壳30)。此外,外壳30的外壳盖31和外壳主体35可以构造为在外壳30的角部处,即在左突出部30s和右突出部30s和腿部30k的位置处,通过连接管部31z和35z直接螺纹紧固在一起,如图19所示。换言之,外壳主体35的六个支柱353用作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外壳的支承件的示例实施方式。
如图17中所示,开关开口455和连接器开口456可以形成或限定于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中的与外壳30的开关开口35s和31s以及连接器开口35c和31c对应的位置或区域处。电线(线或电源线)开口457可以形成在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中的与外壳主体35的电线开口35j对应的位置或区域处。
如图20中所示,内壳主体45(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开关开口455可以定位或安置成使得开关开口455可以容纳主开关72的主体轴部72j。如图2中所示,主开关72可以是防水开关,所述防水开关设计成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包括电池单元52的电路,并且主体轴部72j的尖端侧可以包括大直径的凸缘72f。可以相对于凸缘72f和主体轴部72j移动的操作部72p可以沿径向方向定位在凸缘72f内部。主开关72的主体轴部72j可以具有形成或限定在其外周表面上的阳螺纹,并且防松螺母(压紧螺母)72n可以螺纹连接在阳螺纹上。可以包括例如由诸如例如天然或合成橡胶或聚氨酯之类的弹性体(未示出)制成的弹性本体的环形密封材料可以定位在主开关72的主体轴部72j周围且可以紧密压靠凸缘72f。在此实施方式中,主开关72可以以水密的方式附接至开关开口455,其中,主开关72的主体轴部72j穿过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开关开口455且防松螺母72n螺纹连接在主体轴部72j的阳螺纹上。主开关72的操作部72p因此可以在外壳30的开关开口35s和31s处被操作或操纵。
如图21中所示,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连接器开口456可以容纳充电电路80的连接器82。连接器82可以是防水连接器,所述防水连接器附接有盖。例如,连接器82可以包括盖82c和连接器主体82x。在连接器主体82x的轴向中间位置处可以形成有环形凸缘82f,且凸缘82f的尖端可以从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内部延伸通过连接器开口456。在连接器主体82x的从连接器开口456向外突出的尖端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可以形成有阳螺纹。可以包括例如由诸如天然或合成橡胶或聚氨酯之类的弹性体(未示出)制成的弹性本体的环形密封材料可以定位在连接器主体82x的尖端部分处且防松螺母(压紧螺母)82n可以螺纹连接在阳螺纹上。在此实施方式中,连接器82(连接器主体82x)可以以水密的方式附接至连接器开口456。在这种状态下,连接器主体82x的尖端部分从外壳30的连接器开口35c和31c向外突出。
如图22中所示,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电线(线或电源线)开口457允许输出线缆21从内壳40的内部延伸或穿出至外壳30的外部。在电线开口457中可以定位有用于电线开口457和输出线缆21之间的密封的防水夹25。防水夹25可以是圆筒形构件,所述圆筒形构件穿过电线开口457;所述防水夹25可以具有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的圆筒形部25j以及在圆筒形部25j的一端处同轴地形成的凸缘25f。防松螺母(压紧螺母)25n可以螺纹连接在圆筒形部25j的阳螺纹上,防水夹25的圆筒形部25j和输出线缆21延伸穿过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电线开口457。这样,防松螺母25n可以紧固成使得防水夹25的凸缘25f压接接触电线开口457的周向边缘,从而实现防水夹25和电线开口457之间的密封。
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在内壳主体45中的容置
图23是示出与电池单元52的布置对准的两组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的示意性电路图。在图23中,单个电池单元符号用于表示每个电池单元组件520,即使每个电池单元组件包括并联连接的三个电池单元52亦是如此。如上文描述的,十(10)组这样的电池单元组件520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各个电池单元52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两侧的电压,即在节点No.1至No.11之间的电压可以供应和/或输入至保护电路60的电路板62和64。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每个相应电池单元连接电路50中的电池单元52可以各自容纳在两个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中。每个电池单元保持器54可以形成为在其左侧和右侧都敞开的管状框架。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从左至右的尺寸可以基本等于电池单元52的轴向长度(即在电池单元52的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长度)。
在每个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中,三层电池单元52可以沿前后方向(沿图24中的上-下方向)叠放,且以三层叠放的十(10)排电池单元组件520可以沿上下方向(纵向)并联地容纳,如图24所示。导引板55可以定位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左侧和右侧。导引板55是用于将各个电池单元52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压(电压信号)供应(输入)至保护电路60的电路板62和64的导电平板。导引板55可以包括导引板主体部55e,所述导引板主体部55e焊接至电池单元52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且导引板55还可以包括从导引板主体部55e向后(沿图24中的向上的方向)突出的端子55c,且该端子55c可以连接至主电路板62或辅助电路板64。就节点No.2至No.10处的导引板55而言,例如,三个电池单元52的正电极和其他三个电池单元52的负电极可以通过焊接而连接,如图23和图24所示。就节点No.1处的导引板55而言,三个电池单元52的正电极可以通过焊接而连接,如图23和图25所示。就节点No.11处的导引板55而言,三个电池单元52的负电极也可以通过焊接而连接,如图23和图25所示。
当电池单元52容纳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中且在节点No.1至No.11处的各个导引板55连接至电池单元52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时,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左开口和右开口可以由侧盖57覆盖,如图24和图25所示。可以在左侧盖57和右侧盖57的各自的表面上的预定的位置处沿前后方向(沿图24中的上下方向)延伸有多个脊部(肋部)57r。当两组电池单元保持器54容纳在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中时,如图26中所示,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右侧盖57的脊部57r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左侧盖57的脊部57r配合和/或接合。结果是,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不能沿纵向方向(上下方向)相对运动。如图28中所示,多个竖直肋450r配合至各个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侧盖57的脊部57r中,且形成在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上。因此,容纳在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中的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不能沿纵向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相对于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运动。
当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容纳在内壳主体45的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中时,在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导引板55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导引板55沿左右方向布置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中央部中,如图23中布线示意图所示。此外,在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节点No.1、No.3、No.5、No.7、No.9和No.11处的导引板55可以布置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左侧。此外,在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节点No.1、No.3、No.5、No.7、No.9和No.11处的导引板55可以布置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右侧。
如图26中所示,保护电路60的辅助电路板64可以布置或设置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中央部中的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左导引板55和右导引板55上。辅助电路板64发送电池单元52的电压(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等。这些信号可以经由布置在中央部中的导引板55发送至保护电路60的主电路板62。如图26中所示,辅助电路板64可以具有条带(长形)形状,且辅助电路板64的宽度优选地对应于在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左导引板55和右导引板55的布置。此外,信号连接器64z可以连接至位于主电路板62的背表面的中央处的信号连接器62z;信号连接器64z可以定位在辅助电路板64的表面的中央处。如图29和图30所示,保护电路60的主电路板62可以布置或设置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处的节点No.1、No.3、No.5、No.7、No.9和No.11处的导引板55上。主电路板62可以形成为具有大致等于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面积的尺寸。
在如图24和图25中分别示出的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中,多个柱状电路板支承件54p可以分别形成在与各个导引板55的端子55c对应的位置处。如图27中以示例性放大方式所示出的,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每个电路板支承件54p构造成在其尖端表面54s上支承导引板55的一个端子55c以及主电路板62或辅助电路板64的背表面。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支承定位于中央部处的辅助电路板6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的高度可以比支承主电路板62且定位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左端和右端处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的高度小预定的尺寸。可以附接有螺钉63以便固定电路板62和64的螺母54n可以插入到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中。在主体电路板62或辅助电路板64的背表面上可以定位有电路的导电部分(导引部)62d和64d且电路的导电部分(导引部)62d和64d可以由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支承。
根据本教示的这种实施方式,当辅助电路板64安装在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导引板55上时,导引板55的端子55c分别保持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和辅助电路板64之间,如图27中所示,且辅助电路板64可以螺纹紧固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然后,导引板54的端子55c可以电连接至辅助电路板64的导电部分64d。换言之,插入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的螺钉63和螺母54n用作根据本教示的机械连接机构的示例性的例子。
如上文描述的,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支承定位于中央部处的辅助电路板6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的高度可以比支承主电路板62且定位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左端和右端处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的高度小预定的尺寸。根据这种设计,主电路板62可以安装在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上,使得主电路板62在辅助电路板64安装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上之后平行于辅助电路板64,如图30所示。当主电路板62安装在辅助电路板64的外部时,主电路板62的信号连接器62z可以连接至辅助电路板64的信号连接器64z,如图12和图13所示。
当主电路板62安装在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节点No.1、No.3、No.5、No.7、No.9和No.11处的导引板55上时,导引板55的端子55c分别保持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和主电路板62之间,如图27中所示。然后,主电路板62可以螺纹紧固至电池单元保持器54的电路板支承件54p。然后,导引板55的端子55c可以电连接至主电路板62的导电部分62d。如上文描述的,在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导引板55——这些导引板55布置或设置在电池单元容纳部分450的中央部分——的电压(电压信号)可以通过辅助电路板64发送至主电路板62。结果是,不需要为在主电路板62的中央部分的节点No.2、No.4、No.6、No.8和No.10处的导引板55提供连接部。相应地可以简化主电路板62的电路设计。
如图2中所示,两组保护电路60可以定位在主电路板62上。此外,用于控制保护电路60的控制微型计算机70可以安装在主电路板62上。如图29和图30所示,用于致动剩余电池容量的显示器的开关74以及LED显示器单元76可以定位于主电路板62上。开关74和LED显示器单元76可以定位在主电路板6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处。如图15中所示,按钮74h可以定位在内壳40的内壳盖41(外壳盖31)的顶板处且与开关74相对应,且显示剩余电池容量的透镜或窗口76e可以定位在与LED显示器单元76的LED对应的位置处。如图16中所示,按钮74h和透镜76e可以通过使用柔性树脂一体地模制且可以配合至位于内壳40的内壳盖41(外壳盖31)的顶板中的开口中。如图29中所示,保护电路60中的多个FET 62p可以定位在主电路板62的左端和右端处。此外,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用于冷却FET 62p的散热器62y可以以间隔开的关系在主电路板62上延伸,其中散热器62y接触FET 62p的表面。换言之,FET 62p可以保持在主电路板62和散热片(散热器)62y之间。
根据本教示的电源装置10的优点
根据本教示的电源装置10可以构造成使得电池单元52容纳在防水内壳40中且使得内壳40容纳在外壳30中,从而更好地保护电池单元52免遭水、湿气、碎屑等的进入。因此,这种电源装置10可以用于户外,不论天气如何都可使用。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内壳主体45可以定位成使得内壳主体开口的方向和外壳主体开口的方向相同。配合位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可以被描述为双结构。更加详细地,所述两个配合位置可以对应于内壳主体45和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41a和45a以及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的配合位置31a和35a。此外,配合位置41a和45a可以构造为与配合位置31a和35a沿深度方向匹配或对准,或者配合位置41a和45a可以定位在外壳盖31内部,即配合位置41a和45a可以沿深度方向偏置。换言之,内壳主体45和内壳盖31之间的接合部可以与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之间的接合部对准或相对其偏置。根据这种设计,如果配合位置偏置,则即使水(或湿气、碎片等)从外壳30的配合位置31a和35a进入外壳30,这些水等也不能容易地落至和/或到达内壳40的配合位置41a和45a。因此,电源装置的电池单元和电路的水敏感部件会被更好地保护以免暴露于水或受其他腐蚀性影响,即使在电源装置在雨中或其他苛刻天气条件下用于户外时也是如此。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可以沿着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连续地形成的凸起41a和可以沿着内壳主体的配合位置连续地形成的凹槽部45a可以配合至彼此中,使得内壳主体45和内壳盖41可以以水密的方式对准和配合。根据这种设计,在内壳盖41和内壳主体45的配合位置处可以不需要例如O形环之类的封装构件(垫圈或密封件)。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即零部件数),从而减少制造成本。此外或可替代地,用于输出线缆21通过的电线(线或电源线)开口457和35j可以形成在内壳40和外壳30中。为了提供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的电线开口457与输出线缆21之间的密封,可以设置可以由弹性构件制成的防水夹25。根据这种设计,水等可以被防止或阻止沿着输出线缆21进入内壳40中。
附接有防水主开关72的开关开口455、31s和35s可以由内壳40中的部分和外壳30中的部分形成。为了提供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的开关开口455与主开关72之间的密封,密封材料(弹性构件)可以围绕主开关72的主体轴部72j。根据这种设计,可以实现在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的开关附接部分处的改进的密封。附加地,连接器开口456、31c和35c可以形成在内壳40和外壳30的附接有防水连接器82的部分处。为了在内壳40的连接器开口456和连接器82之间提供密封,密封材料(弹性构件)可以围绕连接器82,从而提供有效的密封。
如图26中所示,左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右电池单元保持器54可以构造为彼此配合或接合和/或过盈配合,使得在电池单元保持器54容纳在内壳主体45中时,两个电池单元保持器54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此外,当电池单元保持器54容纳在内壳主体45中时,电池单元保持器54和内壳主体45的内壁表面可以彼此配合或接合和/或过盈配合从而相对彼此固定。因此,即使电源装置10被猛烈地移动或碰撞(例如掉落),也能更好地防止或阻止电池单元52由于其自身重量和/或惯性而相对于内壳主体45移动,且对辅助电路板64以及主电路板62等的损坏可以被防止或至少最小化。
在本教示的电源装置10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30可以由树脂和/或塑料制成且可以是柔性的。用于外壳30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支承容纳有电池单元52的内壳40——即外壳盖31的顶板和外壳主体35的六个支柱353,可以定位至不同于外壳30的角部处的位置。根据这种设计,保持或支承内壳40和肋等的支承件无需定位在外壳30的角部处。相反地,在这些位置处可以有中空空间S。根据这种设计,即使电源装置10掉落且外壳30的角部与硬表面剧烈碰撞,外壳30的角部会偏转(deflect)、弯曲或塌陷至一定程度,从而吸收冲击或碰撞能的至少一部分。由于外壳30的角部的偏转(弯曲)可以被空间S吸收,因此可以防止施加至外壳30的角部的碰撞直接传递或施加至内壳40。根据这种设计,容纳在内壳40中的电池单元52经受的碰撞力可以被减小或消除。
用于支承内壳40的外壳30的支承件可以不沿定位有外壳主体35和外壳盖31的配合位置31a和35a的外壳30的侧壁定位,也不定位在所述侧壁处,而定位在其他位置。根据这种设计,外壳30的侧壁和内壳40的侧壁无需连接至彼此,且至少在外壳30的侧壁和内壳40的侧壁之间可以限定有空间S。因此,如果电源装置10掉落或以其它方式发生碰撞且外壳30的侧壁由于碰撞而偏转、弯曲或塌陷,则该偏转部(弯曲材料)可以吸收或容纳在空间S中,使得内壳40不直接发生碰撞或损坏。此外或可替代地,电池单元52可以容纳在内壳40中,使得在内壳盖41中提供较宽或大的空间。根据这种设计,如果内壳40的内壳盖41由于碰撞而偏转、弯曲或塌陷,则可以防止或减小由于内壳盖41的偏转或弯曲而造成的对内壳40中的电池单元52的损坏。此外或可替代地,用于监测电池单元52的电压的保护电路60的主电路板62和辅助电路板64以及用于将主电路板62上的FET 62p的热量耗散掉的散热器62y可以与电池单元52一起容纳在内壳40中。例如,散热器62y可以位于内壳盖41侧。根据这种设计,如果内壳40的内壳盖41由于撞击而偏转、弯曲或塌陷,则碰撞和/或碰撞能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散热器62y吸收,这是因为内壳盖41可以弯曲,然后抵靠散热器62y,散热器62y也可以弯曲或偏转,从而将散热器62y中的撞击能的一部分耗散掉。
本教示的可选的修改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且可以被进一步修改而不脱离本教示的范围和精神。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容纳在外壳30的外壳主体35中,使得内壳主体45和外壳主体35的开口的方向相同。但是,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可以相反地容纳成使得内壳主体45的开口的方向例如可以与外壳30的外壳主体35的方向正交。此外或可替代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起41a形成在内壳40的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处,且容纳凸起41a的凹槽45a形成在内壳主体45的配合位置处。但是,该凸起可以相反地形成在内壳主体45的配合位置处且凹槽可以形成在内壳盖41的配合位置处。凸起41a和凹槽部45a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形成为例如由诸如例如天然或合成橡胶或聚氨酯之类的弹性体制成的弹性本体。
此外或可替代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壳盖41和外壳盖31一体地模制,使得内壳40的内壳盖41的顶板和外壳30的外壳盖31的顶板彼此共用。但是,替代性地,可以在内壳盖41的顶板和外壳盖31的顶板之间形成空间,且内壳盖41可以由形成在外壳盖31中的多个支柱支承。此外或可替代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壳40的内壳主体45由定位于外壳30的外壳主体35中的六个支柱353支承。但是,外壳主体的底板和内壳主体45的底板可以彼此连结而无需使用定位在外壳主体35中的支柱353。例如外壳主体35的底板和内壳主体45的底板可以彼此形成一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力鼓风机3被描述为根据本教示的电力设备的代表性的示例。但是,根据本教示的其他类型的电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工具,例如电力圆锯、电钻(例如驱动钻)、电力螺丝刀、电往复(往复式)锯、电粉碎机、电力锤等等;以及户外电力设备,例如电力树篱修剪器、电力剪枝机、电力割草机、电力链锯、电力线式修剪机、电力切割机等等。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将电力从多个电池单元供应至电力设备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
构造成容纳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保持器;
构造成容纳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的防水内壳;以及
容纳所述内壳的外壳,
其中:
所述内壳包括具有开口的内壳主体和覆盖所述内壳主体的所述开口的内壳盖;并且
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主体和覆盖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的外壳盖,
所述内壳主体容纳在所述外壳主体中使得所述内壳主体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面向同一方向;并且
所述内壳主体与所述内壳盖的配合位置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外壳盖的配合位置沿所述电源装置的深度方向对准,或者所述内壳主体与所述内壳盖的所述配合位置定位在所述外壳盖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沿着所述内壳主体或所述内壳盖中的一者的所述配合位置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
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接合且沿着所述内壳主体和所述内壳盖中的另一者的所述配合位置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
其中,所述内壳主体与所述内壳盖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接合在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而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容纳在所述内壳中且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保护电路的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容纳在所述内壳中且构造成将来自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热量耗散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构造成接纳电线且具有由所述内壳限定的第一部分以及由所述外壳限定的第二部分的电线开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电线与所述电线开口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密封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限定成接纳开关且具有由所述内壳限定的第一部分以及由所述外壳限定的第二部分的开关开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开关与所述开关开口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密封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构造成接纳连接器且具有由所述内壳限定的第一部分以及由所述外壳限定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器开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开口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密封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内壳盖和所述外壳盖一体地形成有共用的顶板;
所述内壳通过使所述内壳主体与所述内壳盖配合且将所述内壳主体螺纹紧固于所述内壳盖而附接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外壳盖;并且
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外壳盖配合并且螺纹紧固至所述外壳盖,所述外壳主体还螺纹紧固至所述内壳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每者都容纳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子集,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容纳在所述内壳中使得相邻的电池单元保持器彼此接合且至少沿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纵向方向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容纳在所述内壳中使得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至少沿所述电池单元保持器的纵向方向不能相对于所述内壳的内壁表面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所述外壳的支承件,所述外壳的所述支承件支承所述内壳且定位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外壳的角部间隔开的区域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外壳的支承所述内壳的所述支承件定位在与所述外壳的、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外壳盖配合处的侧壁间隔开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内壳盖和所述外壳盖一体地形成使得所述内壳盖的顶板连接至所述外壳盖的顶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外壳的侧壁和所述内壳的侧壁在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角部间隔开的位置处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外壳的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角部处的侧壁与所述内壳的侧壁间隔开更远的距离,所述外壳的所述角部与所述内壳的所述侧壁不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角部处的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内壳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在除所述外壳的所述角部以外的其他位置处的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内壳的在角部处的侧壁呈弧形;并且
所述内壳的弧形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内壳的除所述角部以外的其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内壳中使得在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内壳盖之间限定有中空的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装置,还包括:
包括构造成监测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的至少一个电池单元保护电路的电路板;以及构造成将来自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热量耗散掉的散热器,
其中,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内壳盖之间。
CN201510382247.9A 2014-07-04 2015-07-02 电源装置 Active CN105322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8613A JP6284841B2 (ja) 2014-07-04 2014-07-04 電源装置
JP2014138611A JP6328503B2 (ja) 2014-07-04 2014-07-04 電源装置
JP2014-138611 2014-07-04
JP2014-138613 2014-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608A CN105322608A (zh) 2016-02-10
CN105322608B true CN105322608B (zh) 2020-03-31

Family

ID=5486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2247.9A Active CN105322608B (zh) 2014-07-04 2015-07-02 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3329B2 (zh)
CN (1) CN105322608B (zh)
DE (1) DE10201500860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1370A1 (en) 2013-10-21 2015-04-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power tool devices
US10256583B2 (en) * 2015-08-10 2019-04-09 Fsp Technology Inc. Power adapter
ITUA20163404A1 (it) * 2016-05-13 2017-11-13 Celli Nonwovens Spa Linea per la produzione di bobine di materiale nastriforme
MX2019003965A (es) * 2016-10-06 2019-10-15 Walmart Apollo Llc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vehiculos autonomos para reaccionar a terceras partes hostiles cuando se realizan entregas de productos.
JP6762194B2 (ja) * 2016-10-11 2020-09-30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背負い式電源システム
CN108242517B (zh) * 2016-12-26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676961U (zh) 2017-01-17 2018-07-3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可穿戴的电池包
WO2018133657A1 (zh) * 2017-01-17 2018-07-26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可穿戴的电池包
CN207409540U (zh) * 2017-01-17 2018-05-25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可穿戴的电池包
JP2019017361A (ja) * 2017-07-21 2019-02-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型作業機の冷却器
ES2857883T3 (es) 2017-09-27 2021-09-29 Globe Jiangsu Co Ltd Conjunto de portador para arnés
JP6668303B2 (ja) * 2017-09-29 2020-03-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08172708A (zh) * 2017-12-06 2018-06-15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包防护型组装结构
CN111699571B (zh) * 2018-02-22 2023-01-1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以及其制造方法
EP3624212B1 (de) 2018-09-17 2023-07-1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kkupack
JP1630388S (zh) * 2018-10-11 2019-05-07
CN212045127U (zh) * 2018-12-11 2020-12-0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链锯
EP3716353A1 (de) 2019-03-25 2020-09-30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Akkufallschutz
US11695182B2 (en) 2019-09-30 2023-07-04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WO202113504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链锯
EP3936283B1 (en) * 2020-07-10 2023-06-07 X'Pole Precision Tools Inc. Power supply structure of electric grinding tool machine
DE102021210074A1 (de) 2021-09-13 2023-03-16 Adolf Würth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Handarbeitsgerät und Anordnung
CN114126298B (zh) * 2021-12-01 2023-10-31 深圳市涞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电源上部防水结构及其组装设备
WO2024086544A1 (en) * 2022-10-17 2024-04-25 Black & Decker Inc. Battery pack
CN116505107B (zh) * 2023-06-29 2023-09-08 深圳市岳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bms保护板及电池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593A (zh) * 2004-12-21 2007-12-05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
CN101632186A (zh) * 2007-04-23 2010-01-2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和使用该电池组的电池驱动的动力工具
CN102054948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103187714A (zh) * 2011-12-22 2013-07-03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用于蓄电池组的保护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2017A (en) * 1992-09-14 1995-07-11 Motorola, Inc.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JPH08504053A (ja) 1993-09-20 1996-04-30 モトローラ・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バッテリ・パック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JP3569152B2 (ja) 1998-10-15 2004-09-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3742261B2 (ja) 1999-11-10 2006-0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3805664B2 (ja) 2001-11-01 2006-08-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池パック
JP2005197192A (ja) 2004-01-09 2005-07-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ック電池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4530711B2 (ja) 2004-04-30 2010-08-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EP1799021B1 (en) * 2005-12-14 2012-06-06 Denso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ase
JP2007200580A (ja) 2006-01-24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バッテリ装置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JP5334363B2 (ja) 2006-09-04 2013-11-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JP5290506B2 (ja) 2006-10-02 2013-09-18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251454A (ja) 2007-03-30 2008-10-16 Kyocera Corp 小型電子機器
JP5294697B2 (ja) 2008-05-14 2013-09-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JP5436850B2 (ja) * 2008-12-19 2014-03-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バッテリパック
JP5449861B2 (ja) 2009-05-27 2014-03-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KR101228363B1 (ko) * 2009-07-10 2013-02-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이브리드 데이터 센터 전력 공급 장치
JP5465619B2 (ja) 2010-06-24 2014-04-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5432761B2 (ja) * 2010-02-12 2014-03-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複数のバッテリパックを電源とする電動工具
JP5595773B2 (ja) 2010-03-31 2014-09-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用電源バッグ
JP2012209174A (ja) 2011-03-30 2012-10-25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及び分離ケースの接合方法
JP2013070504A (ja) 2011-09-22 2013-04-18 Makita Corp 電気機器
JP5847559B2 (ja) 2011-11-25 2016-01-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2014197515A (ja) 2013-03-29 2014-10-1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機器
JP6133103B2 (ja) 2013-04-04 2017-05-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593A (zh) * 2004-12-21 2007-12-05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
CN101632186A (zh) * 2007-04-23 2010-01-2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和使用该电池组的电池驱动的动力工具
CN102054948A (zh) * 2009-10-30 2011-05-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103187714A (zh) * 2011-12-22 2013-07-03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用于蓄电池组的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608A (zh) 2016-02-10
US20160006005A1 (en) 2016-01-07
DE102015008608B4 (de) 2023-08-24
US9893329B2 (en) 2018-02-13
DE102015008608A1 (de)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2608B (zh) 电源装置
US7332889B2 (en) Battery charger
US9620749B2 (en) Electric storage apparatus
EP1315266A2 (en) Battery charger
RU2419922C1 (ru)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батарея и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ручная машина с е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US10630088B2 (e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US10008709B2 (en) Bus bar module, battery monitoring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US20150075831A1 (en) Battery pack and power tool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6328503B2 (ja) 電源装置
RU2641435C1 (ru) Пылесос и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й узел
US20060113956A1 (en) Battery charger and assembly
US10414277B1 (en) Battery charger with projecting members
JPH11266544A (ja) 電動工具充電システム
TWI686983B (zh) 電池組
US20150244194A1 (en) Battery charger
EP2748921A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JP6284841B2 (ja) 電源装置
US20190044112A1 (en) Battery pack
WO2013027772A1 (ja) 電源装置
JP7002270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WO2021155525A1 (en) Battery pack for battery powered equipment
JP2016018603A (ja) 電源装置
JP201801430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794701B2 (ja) 電池パック
CN218897050U (zh) 接线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