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7679B -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7679B
CN105317679B CN201510454855.6A CN201510454855A CN105317679B CN 105317679 B CN105317679 B CN 105317679B CN 201510454855 A CN201510454855 A CN 201510454855A CN 105317679 B CN105317679 B CN 105317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re
compressor
p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48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7679A (zh
Inventor
川濑达也
川本启介
松川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1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7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7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7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终端安装于压缩机,并且在销的压缩机中心侧固定有一对端子板,端子在端子板上的连接作业性优良。终端(60)安装于密闭型的压缩机。终端具有:终端本体(61);以贯通终端本体的方式延伸的圆柱状的终端销(62);以及一对端子板(63)。终端销具有在该终端安装于压缩机的状态下配置于压缩机的中心侧的内侧部(62a)和配置于压缩机的外部侧的外侧部(62b)。端子板(63)固定于终端销的内侧部的外周面。各端子板具有延长部(63a),在该终端安装于压缩机的状态下,该延长部比终端销的内侧部的靠压缩机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压缩机的中心侧延伸。终端销的内侧部的外径(D1)大于外侧部的外径(D2)。

Description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尤其涉及安装于密闭型的压缩机的终端以及具备该终端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84974号公报)所述,已知一种终端,其具有从压缩机外部向压缩机内部延伸的销、以及固定于销的压缩机内部侧以用于连接端子的端子板。在这种终端中,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84974号公报)所示,端子板向压缩机中心侧延伸至销的压缩机中心侧的端面。
另外,当前伴随压缩机的大容量化,对马达供给较大的电流,因此有时在1个销上连接从马达的定子线圈延伸出的2根导线。这种情况下,使用将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84974号公报)中公开的端子板安装于销的2个部位上的终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84974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这种结构的终端的情况下,端子板整体与销相邻,端子板间的距离较近,因而在端子连接于端子板时,固定有端子板的销以及与该销的另一个端子板连接的其他端子容易与要连接于端子板的端子发生干涉,端子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压缩机且在销的压缩机中心侧固定有一对端子板的终端以及具备该终端的压缩机,端子在端子板上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优良。
本发明第1方面的终端安装于密闭型的压缩机。终端具有主体、圆柱状的销和一对端子板。销具有在该终端安装于压缩机的状态下配置于压缩机的中心侧的内侧部和配置于压缩机的外部侧的外侧部。销以贯通主体的方式延伸。端子板固定于销的内侧部的外周面。在终端中,一对端子板分别具有延长部,在该终端安装于压缩机的状态下,该延长部比内侧部的靠压缩机的中心侧的端面向压缩机的中心侧延伸,和/或,内侧部的外径大于外侧部的外径。
这里,终端具备端子板具有延长部的结构和销的内侧部的外径大于外侧部的外径的结构之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提升端子在端子板上的安装性。
本发明第2方面的终端基于第1方面的终端,一个端子板与另一个端子板平行地对置。
这里,两个端子板平行地对置,因此,相比两个端子板不平行的情况而言,易于确保端子板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端子安装于一个端子板时,另一个端子板以及安装于该端子板的端子不易产生妨碍,能够提升端子在端子板上的安装性。
本发明第3方面的终端基于第1或第2方面的终端,还具有一对外侧端子。外侧端子固定于销的外侧部的外周面。外侧端子分别在相对于销折弯且与另一个外侧端子接触的状态下,与对压缩机供给电力的电线连接。
这里,并非针对每个外侧端子连接电线,而是仅通过在销上连接1根电线,就能够对压缩机供给电力。
另外,在第3方面的终端的结构中,在折弯一对外侧端子并使其彼此接触时,不会使外侧端子周围增大,因此优选销的外侧部形成得较细。因此,在增大销的内侧部的外径的情况下,不使销均匀变粗,而使销的内侧部的外径大于外侧部的外径是尤为有效的。
本发明第4方面的压缩机是密闭型的压缩机。压缩机具备马达、壳体、多条导线、端子和终端。马达具有定子线圈。壳体收纳马达。导线与定子线圈连接。端子安装于各导线的末端。终端安装于壳体。终端具有主体、圆柱状的多个销和分别固定于各销的一对端子板。主体与壳体固定。销包括配置于该压缩机的中心侧的内侧部和配置于该压缩机的外部侧的外侧部。销以贯通主体的方式延伸。一对端子板分别固定于各销的内侧部的外周面。安装于各导线的末端的端子与任意的端子板连接。在压缩机中,固定于各销的一对端子板具有延长部,该延长部比内侧部的靠该压缩机的中心侧的端面向该压缩机的中心侧延伸,且该延长部与端子连接,和/或,在各销中,内侧部的外径大于外侧部的外径。
这里,压缩机具备端子的安装性优良的终端,因此能够实现端子的安装作业性优良的压缩机。
本发明第5方面的压缩机基于第4方面的压缩机,固定于各销的一对端子板彼此平行地对置。导线从与固定于各销的一个端子板连接的端子和与另一个端子板连接的端子起,在与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相同朝向延伸。
这里,导线从与平行地安装于各销的端子板连接的一对端子起以同一朝向延伸,因此,相比导线从各端子起向相反方向延伸的情况而言,导线的配置不易变得复杂。因此,能够抑制伴随导线的配置变得复杂而导致的端子的安装作业性的降低。
本发明第6方面的压缩机基于第5方面的压缩机,从与固定于各销的一对端子板连接的端子延伸的导线的长度被统一为按照销确定的长度。
这里,从端子延伸的导线的长度被统一为按照固定着与该端子连接的端子板的销的长度,因此易于防止导线误连接于其他端子板。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终端中,终端具备端子板具有延长部的结构和销的内侧部的外径大于外侧部的外径的结构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提升端子在端子板上的安装性。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有端子的安装性优良的终端,因此能够实现端子的安装作业性优良的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终端的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概要纵剖视图。图1描绘了与用于对涡旋压缩机的终端供给电力的电线连接前的涡旋压缩机。
图2是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终端的纵剖视图。
图3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图2的终端的侧视图。
图4是描绘图2的终端的外侧端子插入到用于将外侧端子与对涡旋压缩机供给电力的电线的端子连接起来的端子座中的状态的图。
图5是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马达的定子和导线组件的概要平面图。
图6是图5的导线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的导线组件的端子形状的第1端子的概要外观图。
图8是示意性描绘图1的涡旋压缩机中的终端的端子板与导线的端子的连接状态的图。图8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终端的图。这里,关于端子,描绘了通过垂直于终端销的剖面切断端子的端子板连接部的状态。
图9是描绘图1的涡旋压缩机中的终端与导线的连接状态的图。图9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终端的图。
图10是描绘变形例B的涡旋压缩机中的具备不具有延长部的端子板的终端与导线的连接状态的图。图10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终端的图。
图11是示意性描绘变形例B的涡旋压缩机中的终端的端子板与导线的端子的连接状态的图。图11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终端的图。这里,关于端子,描绘了通过垂直于终端销的剖面切断端子的端子板连接部的状态。
图12是描绘具备不具有延长部的端子板的终端与导线的连接状态的一例的图。图12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终端等的图。
图13是针对图12的具备不具有延长部的端子板的终端与导线的连接状态,放大描绘端子与端子板的连接状态的图。图13是从壳体内部沿着终端销延伸的方向观察终端的图。这里,关于端子,描绘通过垂直于终端销的剖面切断端子的端子板连接部的状态。
标号说明
10:涡旋压缩机(压缩机);20:壳体;40:马达;44:定子线圈;60、160:终端;61:终端本体(主体);62:终端销(销);62a:内侧部;62aa:端面;62b:外侧部;63、163:端子板;63a:延长部;64:外侧端子;200:导线;400:端子;D1:外径(内侧部的外径);D2:外径(外侧部的外径);P: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终端60以及具备终端60的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
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仅为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1)整体结构
涡旋压缩机10是密闭型的压缩机。涡旋压缩机10例如用于空气调和装置的室外机,构成空气调和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
在涡旋压缩机10安装有终端60。终端60将后述的涡旋压缩机10的马达40和对涡旋压缩机10供给电力的电线P连接起来。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的概要纵剖视图。涡旋压缩机10主要具有壳体20(参照图1)、压缩机构30(参照图1)、马达40(参照图1)、曲轴50(参照图1)、终端60(参照图1)、导线组件100(参照图5)和下部轴承90(参照图1)。
(2)详细结构
下面说明涡旋压缩机10的壳体20、压缩机构30、马达40、曲轴50、终端60、导线组件100和下部轴承9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说明方向和配置,有时使用“上”、“下”等的表述,然而在没有特别指出的情况下,以图1中的箭头U的方向作为上方。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使用平行、直角、水平、垂直等表述,然而其中包含实质平行、直角、水平、垂直等的情况、即包括大致平行、大致直角、大致水平、大致垂直等情况。
(2-1)壳体
壳体20具有上下开口的圆筒状的圆筒部件21以及分别设置于圆筒部件2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盖22a和下盖22b(参照图1)。圆筒部件21与上盖22a和下盖22b以保持气密的方式通过焊接而固定。
壳体20在其内部收纳包括压缩机构30、马达40、曲轴50、导线组件100和下部轴承90的涡旋压缩机10的构成设备(参照图1)。此外,在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的侧面安装有终端60。
在壳体20的上部以贯通壳体20的上盖22a的方式设有吸入管23,该吸入管23从与涡旋压缩机10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吸入作为压缩机构30的压缩对象的低压气体制冷剂(参照图1)。吸入管23的下端与后述的压缩机构30的固定涡旋件31连接。吸入管23与压缩机构30的压缩室Sc连通。
在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的中间部设有供被排出到壳体20外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的排出管24(参照图1)。从吸入管23吸入且被压缩机构30压缩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排出管24而排出到壳体20外。
(2-2)压缩机构
压缩机构30主要具有支承部件33、配置于支承部件33的上方的固定涡旋件31、和配置于固定涡旋件31与支承部件33之间的可动涡旋件32(参照图1)。
在压缩机构30中,固定涡旋件31的下表面与可动涡旋件32的上表面对置的状态下,从固定涡旋件3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涡卷状的固定侧涡盘31a与从可动涡旋件3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涡卷状的可动侧涡盘32a组合起来。其结果是,在相邻的固定侧涡盘31a与可动侧涡盘32a之间形成压缩室Sc。
可动涡旋件32通过在设置于其下部的凸台部32b插入曲轴50的偏心部51,从而与曲轴50连结。曲轴50还与后述的马达40的转子45连结。在马达40被驱动、且与转子45连结的曲轴50旋转时,可动涡旋件32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1进行公转而不会自转。其结果是,压缩室Sc内的制冷剂被压缩。在压缩室Sc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形成于固定涡旋件31的上部的排出口31b向上方排出,并且通过形成于固定涡旋件31和支承部件33的未图示的制冷剂通道,流入到支承部件33的下方的空间。
支承部件33被压入到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中,支承部件33的外周面的整周固定于圆筒部件21的内周面。在支承部件33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涡旋件31。此外,支承部件33从下方侧支撑可动涡旋件32。此外,在支承部件33的下部设有轴支曲轴50的上部轴承35(参照图1)。上部轴承35将曲轴50的主轴52轴支为旋转自如。
(2-3)马达
马达40经由终端60和导线组件100接受三相交流电流的供给,并驱动压缩机构30。马达40配置于在支承部件33设置的上部轴承35与后述的下部轴承90之间(参照图1)。
马达40主要具有定子41和转子45(参照图1)。定子41形成为圆筒状。在定子41的内部(中空部),隔着微小的间隙(气隙G)收纳着转子45(参照图1)。
定子41具有定子铁心42、绝缘件43和定子线圈44(参照图1)。
定子铁心42形成为圆筒状。定子铁心42固定于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的内周面。在定子铁心42的圆筒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以向径方向中心侧凹陷的方式被切口而成的铁心切割部42a(参照图1)。
绝缘件43安装于定子铁心42的上下两端部。绝缘件43是为了使定子铁心42与定子线圈44绝缘而设置的。
定子线圈44缠绕于定子铁心42和绝缘件43。定子线圈44的3个相(U相、V相、W相)分别连接于后述的导线组件100的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以及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参照图6)。定子线圈44通过导线组件100而与后述的终端60连结。
转子45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收纳于定子41的中空部。在转子45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曲轴50的主轴52的中央孔45a(参照图1)。通过在转子45的中央孔45a中插入主轴52,从而转子45经由曲轴50而与可动涡旋件32连结。
在转子45嵌入有多个永磁体(未图示)。在对定子线圈44供给电流时,会产生旋转磁场。设置于转子45的永磁体受到旋转磁场的影响而旋转,从而转子45使经由曲轴50而连结的可动涡旋件32旋转。
在转子45的下方安装有下部平衡配重80。下部平衡配重80与后述的上部平衡配重53一同使用,以消除包括马达40的转子45和曲轴50在内的旋转体的质量分布的不均,抑制旋转体的振动。
(2-4)曲轴
曲轴50是将马达40的驱动力传递给可动涡旋件32的传动轴。曲轴50被配置为,沿着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的轴心在上下方向延伸,用于连结马达40的转子45与压缩机构30的可动涡旋件32(参照图1)。
曲轴50具有:主轴52,其中心轴线O与圆筒部件21的轴心一致;以及偏心部51,其相对于主轴52的中心轴线O(相对于圆筒部件21的轴心)偏心(参照图1)。
偏心部51配置于主轴52的上端,并且与可动涡旋件32的凸台部32b连结。
主轴52通过设置于支承部件33的上部轴承35和后述的下部轴承90被轴支为旋转自如。此外,主轴52在上部轴承35与下部轴承90之间与马达40的转子45连结。主轴52绕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O旋转(参照图1)。在主轴52安装有上部平衡配重53。上部平衡配重53配置于转子45的上方且在支承部件33的下方(参照图1)。
(2-5)终端
终端60是安装于密闭型的涡旋压缩机10的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的气密端子。终端60主要具有:作为主体的一例的终端本体61、3根终端销62、在各终端销62各设置2个的端子板63、和在各终端销62各设置2个的外侧端子64(参照图2)。
终端本体61是支撑3根终端销62的部件。终端本体61形成为一端被圆形状的基部61a封闭的圆筒状(参照图2)。圆筒状的终端本体61以使得基部61a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外部侧的姿态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圆筒部件21(参照图1)。在基部61a上的3个部位形成有供终端销62贯穿插入的孔61b(参照图2)。
终端销62是销的一例。终端销62以贯通于终端本体61的方式延伸。具体而言,终端销62贯穿插入于在终端本体61的基部61a形成的孔61b中,且以贯通基部61a的方式延伸。终端销62例如通过玻璃等绝缘材料而固定于终端本体61。各终端销62与终端本体61通过绝缘材料而绝缘。终端销62从壳体20的外部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换言之是向圆筒部件21的中心侧延伸(参照图1)。3根终端销62分别平行于其他的终端销62而延伸。
终端销62形成为按照位置而外径不同的带阶梯的圆柱状。具体而言,终端销62具有在终端60安装于涡旋压缩机10的状态下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圆筒部件21的中心侧)的内侧部62a和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外部侧的外侧部62b。内侧部62a的外径D1形成为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参照图2)。内侧部62a与外侧部62b通过楔部62c而连接,该楔部62c的外径从内侧部62a侧向外侧部62b侧逐渐变细。
在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周面固定着一对端子板63。一对端子板63以相对于终端销62的中心离开180°的方式安装于内侧部62a的外周面周围(参照图3)。换言之,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的一部分以与安装于该终端销62的另一个端子板63的一部分之间夹着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方式固定于内侧部62a。端子板63形成为平板状。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的平板面被配置为,与安装于该终端销62的另一个端子板63的平板面平行地对置。
各端子板63具有延长部63a,在终端60安装于涡旋压缩机10的状态下,该延长部63a比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延伸。亦即,在终端60安装于涡旋压缩机10的状态下,端子板63比终端销62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圆筒部件21的中心侧)延伸。换言之,在将终端销62的外侧部62b侧称作后方侧、将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侧称作前方侧的情况下,固定于内侧部62a的端子板63比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端面62aa更向前方延伸。延长部63a以越过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的方式按照相同的长度E延伸。延长部63a未与终端销62接触。
在从壳体20的内部侧沿着终端销62的轴向观察终端销62时,端子板63的平板面延伸(平板面扩展)的方向针对每个安装有端子板63的终端销62而不同(参照图3)。亦即,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的平板面与安装于其他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的平板面都不平行(参照图3)。
另外,在各端子板63的延长部63a连接着安装于后述的导线组件100的导线200的端部的末端的端子400(第1端子410、第2端子420、第3端子430、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第6端子460)(参照图9)。后面叙述端子板63与端子400的连接。
在终端销62的外侧部62b的外周面固定着一对外侧端子64。一对外侧端子64以相对于终端销62的中心离开180°的方式安装于外侧部62b的外周面周围。换言之,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外侧端子64的一部分以与安装于该终端销62的另一个外侧端子64的一部分之间夹着终端销62的外侧部62b的方式,固定于外侧部62b。
外侧端子64是具有环状的连接部64a的圆型端子(参照图2)。在形成于连接部64a的孔64aa(参照图2)中,贯穿插入着用于连接在对涡旋压缩机10供给电力的电线P上设置的圆型终端T与外侧端子64的螺钉(未图示)。另外,外侧端子64的形状仅为一例,外侧端子64也可以是例如具有U字形状的连接部的U型端子等。在电线P的连接前的终端60中,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外侧端子64的连接部64a的平面(形成有孔64aa的面)被配置为与安装于该终端销62的另一个外侧端子64的连接部64a的平面平行地对置(参照图2)。
在电线P连接于外侧端子64时,固定于终端销62的各外侧端子64以与固定于该终端销62的其他外侧端子64接触的方式相对于终端销62折弯而使用。具体而言,对涡旋压缩机10供给电力的电线P与外侧端子64如下连接。
3根电线P(U相、V相和W相的电线P)与外侧端子64的连接可使用图4所示形状的端子座65。端子座65通过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内部配置有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外侧端子64连接的1根(U相、V相、W相中的任意一根)电线P的槽65a形成于端子座65的3个部位(参照图4)。在将电线P连接于外侧端子64时,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外侧端子64以使得连接部64a配置于槽65a内的方式分别插入到1个贯通孔65b中,该贯通孔65b形成为贯通端子座65而与槽65a连通(参照图4)。此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外侧端子64在相对于终端销62折弯为大致直角并且彼此的连接部64a接触的状态下,与安装于1个相的电线P的末端的圆型端子T一起,通过螺钉(未图示)而固定于端子座65。具体而言,通过将贯穿插入于外侧端子64的连接部64a的孔64aa与圆型端子T的连接部的孔Ta的螺钉拧入形成于端子座65的螺纹孔65c,从而一对外侧端子64和圆型端子T固定于端子座65。其结果是,外侧端子64与圆型端子T连接,并且后述的导线组件100的导线200与电线P经由终端60连接。
另外,在一对外侧端子64相对于终端销62折弯时,以使得一对外侧端子64的连接部64a的孔64aa重合的方式,将一个(将外侧端子64折弯的方向上的前方侧的)外侧端子64的长度形成为比另一个(将外侧端子64折弯的方向上的后方侧的)外侧端子64短。
(2-6)导线组件
导线组件100连结定子线圈44与终端60。
导线组件100具有导线200、捆扎带300和端子400(参照图5)。
导线200是连结定子线圈44与终端60的导线。导线200包括第1导线210、第2导线220、第3导线230、第4导线240、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参照图6)。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的一端与终端60的U相连接,另一端与定子线圈44的U相连接。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的一端与终端60的V相连接,另一端与定子线圈44的V相连接。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一端与终端60的W相连接,另一端与定子线圈44的W相连接。亦即,这里,定子线圈44的U相、V相、W相分别通过2根导线而与终端60的U相、V相、W相连结。
另外,与U相连接的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与V相连接的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与W相连接的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包覆颜色各不相同。
端子400是安装于导线200的终端60侧的末端且与固定于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连接的部件。端子400是引线端子。端子400是配置为使得与端子400连接的导线200正交于端子400的插拔方向(端子400在端子板63上的安装/取下方向)的所谓旗型端子。端子400具有第1端子410、第2端子420、第3端子430、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参照图6)。第1端子410、第2端子420、第3端子430、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分别安装于第1导线210、第2导线220、第3导线230、第4导线240、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末端(终端60侧的末端)。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分别与固定于终端60的U相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中的一方连接。第3端子430和第4端子440分别与固定于终端60的V相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中的一方连接。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分别与固定于终端60的W相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中的一方连接。另外,在涡旋压缩机10的组装作业时,例如,端子400按照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第3端子430和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的顺序,与固定于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的终端60的端子板63连接。
进一步说明端子400的形状。这里,使用图7所示的第1端子410的概要的外观图,说明端子400的形状。第2端子420、第3端子430、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的形状与第1端子410的形状相同,因此省略附图和说明。
第1端子410包括与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以及与第1导线210连接的导线连接部410b(参照图7)。
端子板连接部410a形成为筒状,且在内部插入有端子板63。另外,在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侧面形成有在第1端子410的插拔方向(第1端子410在端子板63上的安装/取下方向)延伸的槽410aa(参照图7)。因此,筒状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剖面并非环状,而是大致为C字形状(参照图8)。筒状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两端部开口,在连接第1端子410与端子板63时,从一个端部开口410ab(参照图7)插入端子板63。另外,另一个端部开口410ac与导线连接部410b相邻,并且通过导线连接部410b堵住端部开口410ac,因此无法从端部开口410ac插入端子板63。
导线连接部410b形成为筒状。通过在导线连接部410b的中空部插入并固定第1导线210的未被包覆的部分,从而将第1端子410与第1导线210连接起来。
图8是示意性表示固定于终端60的U相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和与该端子板63连接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的图。以下,根据图8,说明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与端子板63的连接状态。
另外,第3端子430、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的形状以及第3端子430、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与端子板63的连接状态,与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的形状以及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与端子板63的连接状态相同,因此省略附图和说明。
在通过垂直于终端销62的轴向(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的剖面切断处于安装于端子板63的状态的第1端子410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第2端子420的端子板连接部420a时,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形成为C字形状(参照图8)。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形成为在安装于端子板63的状态下在终端销62的轴向延伸的筒状。在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连接于端子板63的状态下,成为在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内部配置有端子板63的延长部63a的状态(参照图8)。在将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安装于端子板63时,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沿着终端销62的轴向移动,以便在C字剖面的筒状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内部插入端子板63的延长部63a。另外,筒状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构成为,仅能够从一端的开口侧(例如,在端子板连接部410a中,仅能够从端部开口410ab)将端子板63插入端子板连接部410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内部。关于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如图8所示,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从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向图8中的下方延伸,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槽隙410a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槽隙420aa朝向右方,在该情况下,构成为仅能够从筒状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的纸面里侧的端部侧插入端子板63。另外,图8的结构仅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与图8相反,关于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从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向图8中的下方延伸,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槽隙410aa和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槽隙420aa朝向左方,在该情况下,构成为仅能够从筒状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的纸面里侧的端部侧插入端子板63。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以相同朝向、换言之是以沿着终端销62的轴向观察时,C字形状的开口(槽隙410aa、420aa)朝向相同方向(图8中的右方)的方式,安装于终端销62。并且,这里,端子板63具有延长部63a,该延长部63a比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圆筒部件21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延伸。因此,在将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以相同朝向安装于端子板63时,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都不会接触终端销62。换言之,在将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以相同朝向安装于端子板63时,终端销62不会妨碍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的安装。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从以相同朝向与端子板63连接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分别相对于终端销62向同一方向延伸(参照图8和图9)。换言之,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分别从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1端子410和与另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2端子420起,在与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终端销6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以相同的朝向延伸(参照图8和图9)。例如,使用图8说明时,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从与彼此平行地对置的端子板63连接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起分别相对于终端销62向图8中的下方延伸。因此,这里,易于整齐地连接多条导线200与终端销62(参照图9)。
此外,这里,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径D1形成为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因此相比使内侧部62a的外径与外侧部62b的外径都为D2的情况而言,易于确保端子板63的距离。因此,在将端子400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时,另一个端子板63不易产生妨碍,易于确保端子400的安装性。
另外,假设固定于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周面的端子板63不具有延长部63a,则一个端子会接触终端销62。例如,在不具有延长部63a的端子板63上以图8所示的朝向安装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的情况下,关于第1端子410,由于终端销62配置于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槽隙410aa,因此第1端子410不会接触终端销62。然而,关于第2端子420,由于槽隙420aa向终端销62的相反侧开口,因此端子板连接部420a会接触终端销62,难以将第2端子420安装于端子板63。
这里,将不具有延长部63a的端子板称作端子板163,并将取代端子板63而具有端子板163的终端称作终端160。在使用终端160的情况下,例如一对端子400相对于终端销62互为反方向地安装于在终端销62上固定的端子板163(参照图13)。因此,与各终端销62连接的2根导线200如图13所示向反方向延伸。因此,多条导线200的配线容易变得复杂(参照图12),导线200易于妨碍涡旋压缩机10的组装作业。此外,在组装后,松弛的导线200会由于涡旋压缩机10的振动等而接触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易产生发出噪声等的问题。
捆扎带300是用于捆扎多条导线200的带。被捆扎带300捆扎的导线200被捆扎带300牢固地捆束,以使得不会分散开来。捆扎带300包括第1捆扎带310、第2捆扎带320、第3捆扎带330、第4捆扎带340和第5捆扎带350(参照图6)。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被第1捆扎带310捆扎(参照图6)。从第1捆扎带310起到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的终端60侧的末端的距离(称作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的长度)都为第1距离L1而相等(参照图6)。第1距离L1以如下方式被确定为适当的长度:使得在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的末端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安装于终端60的规定的(U相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时,不会成为拉拽力过度作用于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的状态以及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过度松弛的状态。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被第2捆扎带320捆扎(参照图6)。从第2捆扎带320起到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的终端60侧的末端的距离(称作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的长度)都为第2距离L2而相等(参照图6)。第2距离L2以如下方式被确定为适当的长度:使得在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的末端的第3端子430和第4端子440安装于终端60的规定的(V相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时,不会成为拉拽力过度作用于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的状态以及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过度松弛的状态。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被第3捆扎带330捆扎(参照图6)。从第3捆扎带330起到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终端60侧的末端的距离(称作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长度)都为第3距离L3而相等(参照图6)。第3距离L3以如下方式被确定为适当的长度:使得在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末端的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安装于终端60的规定的(W相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时,不会成为拉拽力过度作用于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状态以及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过度松弛的状态。如上所述,从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延伸的导线200的长度被统一为按照终端销62而确定的长度。特别地,这里,为了防止导线200的误配线,第1距离L1、第2距离L2和第3距离L3被设定为彼此不同的值。
第1导线210、第2导线220和第3导线230在比第1捆扎带310和第2捆扎带320靠定子线圈44侧的位置被第4捆扎带340捆扎(参照图6)。第4导线240、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在比第2捆扎带320和第3捆扎带330靠定子线圈44侧的位置被第5捆扎带350捆扎(参照图6)。因此,能够将导线200作为一体管理。尤其,这里,在定子线圈44侧,并非通过1根捆扎带捆扎全部的导线200,而是通过2根捆扎带各捆扎3根导线,因此在导线200连接于终端60时,较易个别调整导线200的朝向,能够提升涡旋压缩机10的组装性。
另外,导线组件100的导线200的被第4捆扎带340和第5捆扎带350捆扎的部分与定子线圈44一起被漆膜(例如树脂)加固而固定。
(2-7)下部轴承
下部轴承90是轴支曲轴50的轴承,配置于马达40的下方(参照图1)。下部轴承90固定于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下部轴承90将曲轴50的主轴52轴支为旋转自如。
(3)涡旋压缩机的动作说明
说明涡旋压缩机10的动作。
从电线P经由终端60和导线组件100对定子线圈44供给电流,在马达40被驱动时,转子45旋转,与转子45连结的曲轴50也旋转。通过曲轴50旋转,从而可动涡旋件32被驱动。可动涡旋件32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1公转,但不进行自转。
伴随着可动涡旋件32的公转,压缩机构30的压缩室Sc的容积周期地变化。在压缩室Sc的容积增加时,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3而被供给至压缩室Sc。更具体而言,在最靠周缘侧的压缩室Sc的容积增加时,从吸入管23供给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会被供给至最靠周缘侧的压缩室Sc。另一方面,在压缩室Sc的容积减小时,气体制冷剂在压缩室Sc内被压缩,最终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位于固定涡旋件31的上表面的中心附近的排出口31b排出。从排出口31b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形成于固定涡旋件31和支承部件33的未图示的制冷剂通道,流入到支承部件33的下方空间。被压缩机构30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最终从排出管24排出到涡旋压缩机10外。
(4)特征
(4-1)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60安装于密闭型的涡旋压缩机10。终端60具有作为主体的一例的终端本体61、圆柱状的终端销62、和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各一对端子板63。终端销62具有在该终端60安装于涡旋压缩机10的状态下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内侧部62a和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外部侧的外侧部62b。终端销62以贯通终端本体61的方式延伸。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的各一对端子板63固定于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周面。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各一对端子板63分别具有延长部63a,在该终端60安装于涡旋压缩机10的状态下,该延长部63a比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延伸。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径D1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
这里,终端60具备端子板63具有延长部63a的结构和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径D1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的结构,因此能够提升端子400在端子板63上的安装性。
(4-2)
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60中,在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各一对端子板63中,一个端子板63与另一个端子板63平行地对置。
这里,两端子板63在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各一对端子板63上平行对置,因此相比两端子板63不平行的情况而言,易于确保端子板63间的距离。因此,在将端子400安装于一个端子板63时,另一个端子板63以及安装于该端子板63的端子400不易产生妨碍,能够提升端子400在端子板63上的安装性。
(4-3)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60具有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外侧部62b的外周面的各一对外侧端子64。外侧端子64分别相对于所安装的终端销62而折弯,并且在接触另一个外侧端子64的状态下,与对涡旋压缩机10供给电力的电线P连接。
这里,并非对每个外侧端子64连接电线P,而是针对每个终端销62连接1根电线P,就能够对涡旋压缩机10供给电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销62的外侧部62b的外径D2形成为小于内侧部62a的外径D1,相比使外侧部62b的外径形成为与内侧部62a的外径D1相同的情况而言,在折弯一对外侧端子64使其彼此接触时,外侧端子64周围不易变大。因此,能够使得终端60和终端60周围的结构(具体是连接着外侧端子64和电线P的圆型端子T的端子座65等)紧凑化。
(4-4)
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是密闭型的压缩机。涡旋压缩机10具有马达40、壳体20、多条导线200、端子400和终端60。马达40具有定子线圈44。壳体20收纳马达40。导线200与定子线圈44连接。端子400安装于各导线200的末端。终端60安装于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终端60具有作为主体的终端本体61、圆柱状的多个终端销62、和分别固定于终端销62的各一对端子板63。终端本体61与壳体20的圆筒部件21固定。终端销62包括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内侧部62a和配置于涡旋压缩机10的外部侧的外侧部62b。终端销62以贯通终端本体61的方式延伸。一对端子板63分别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周面。安装于各导线200的末端的端子400连接于任意的端子板63。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具有延长部63a,该延长部63a比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延伸,且该延长部63a与端子400连接。在各终端销62中,内侧部62a的外径D1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
这里,涡旋压缩机10具有端子400的安装性优良的终端60,因此能够实现端子400的安装作业性优良的涡旋压缩机10。
(4-5)
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彼此平行地对置。导线200从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和与另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起,在与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同一朝向延伸。
具体而言,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分别从与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1端子410和与另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2端子420起,在与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同一朝向延伸(参照图9)。此外,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分别从与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3端子430和与另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4端子440起,在与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同一朝向延伸(参照图9)。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分别从与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5端子450和与另一个端子板63连接的第6端子460起,在与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同一朝向延伸(参照图9)。
这里,导线200从与平行地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连接的一对端子400起以同一朝向延伸,因此相比导线200从各端子400起以相反朝向延伸的情况而言(参照图12),导线200的配置不易变得复杂。因此,能够抑制导线200的配置变得复杂而导致的端子400的安装作业性的降低。
(4-6)
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从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延伸的导线200的长度被统一为按照终端销62确定的长度。
另外,这里,将从捆扎一对导线200的第1~第3捆扎带310、320、330起到端子400的长度称作导线200的长度,其中,所述一对导线200从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一对端子400延伸。
具体而言,分别从与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延伸的第1导线210和第2导线220的长度被统一为长度L1(参照图6)。分别从与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第3端子430和第4端子440延伸的第3导线230和第4导线240的长度被统一为长度L2(参照图6)。分别从与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延伸的第5导线250和第6导线260的长度被统一为长度L3(参照图6)。
这里,从端子400延伸的导线200的长度被统一为按照固定着与该端子400连接的端子板63的终端销62确定的长度,因此可防止导线200误连接于其他的端子板63。
(5)变形例
以下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另外,以下所示的变形例可以在不相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组合而使用。
(5-1)变形例A
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60具有以下的(A)(B)双方的结构。
(A)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各一对端子板63分别具有延长部63a,在终端60安装于涡旋压缩机10的状态下,该延长部63a比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延伸。
(B)各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径D1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
然而,并不限定于此,终端60可以具备(A)和(B)中的任一结构。终端60具备(A)和(B)中的任一结构,从而能够提升安装终端60的涡旋压缩机10的配线作业(导线200的末端的端子400与终端60的端子板63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
(5-2)变形例B
例如,在终端60仅具有各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外径D1大于外侧部62b的外径D2这一特征的情况下(端子板63不具有延长部63a的情况),在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中,导线组件100可以构成为使得C字形状的剖面的端子板连接部的开口(槽隙)都朝向终端销62侧。
使用图10和图11具体说明。终端16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60的不同之处在于,端子板163不具有延长部63a。图11描绘了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163(不具有延长部63a的端子板)的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这关于安装于其他终端销62的终端也相同,因此省略附图和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2端子420’如图11所示,在第2导线220从第2端子420’向图11中的下方延伸的情况下,以使得第2端子420’的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槽隙420aa朝向终端销62侧的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端子420对称地构成。换言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410的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槽隙410aa与第2端子420的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槽隙420aa构成为朝向相同方向(图8中的右方)(参照图8),与此相对,在变形例B中,端子板连接部410a的槽410aa与端子板连接部420a的槽420aa以彼此对置的方式线对称地构成。此处省略了说明,但第3端子430和第4端子440’、第5端子450和第6端子460’也同样构成(参照图10)。通过如上构成,在导线200从与平行地安装于1个终端销62的端子板163连接的一对端子410、420’以同一朝向延伸的情况下,第1端子410和第2端子420’都不会接触终端销62。
但是,在如上构成的情况下,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163连接的端子的形状存在2种,因此导线组件100的制造(组装)工序容易变得复杂,作业容易费工夫。基于导线组件100的组装性的观点,用于导线组件100的端子400优选为1种。
另外,这里,举例说明了作为终端使用不具有延长部63a的端子板163的情况,然而不限于此。在使用具有延长部63a的端子板63的情况下,在与1个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中,导线组件100可以构成为使得端子板连接部的开口(槽隙)都朝向终端销62侧。
(5-3)变形例C
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60的终端销62的数量和配置、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的朝向等都仅为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的平板面与固定于其他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的平板面也可以平行。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从终端销62延伸的方向观察时,在固定于终端销62的端子板63的延伸方向针对每个终端销62而不同的情况下,在终端销62彼此的距离较为接近的情况下,也易于进行终端60的端子板63与端子400的连接作业。
(5-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导线200的长度,存在第1距离L1<第2距离L2<第3距离L3的关系,而第1距离L1、第2距离L2和第3距离L3的距离关系仅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
(5-5)变形例E
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400的形状仅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端子400的形状可使用各种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线200从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的端子400起相对于该终端销62向相同侧延伸。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导线200也可以构成为从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的端子400起,相对于该终端销62向不同侧延伸。例如,以图8为例说明,第1导线210可以构成为从安装于端子板63的第1端子410起,相对于终端销62向图8中的下方延伸,而第2导线220从安装于端子板63的第2端子420起,相对于终端销62向图8中的上方延伸。
其中,在一对导线200从安装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的端子400起相对于该终端销62向相同侧延伸的情况下,不易产生拉拽力过度作用于该一对导线200中的任意一根导线的状态以及该一对导线200中的任意一根导线过度松弛的状态。
(5-6)变形例F
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是涡旋压缩机,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压缩机也可以是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60的密闭型的旋转式压缩机。
(5-7)变形例G
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的导线组件10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
例如,捆扎带300对导线200的捆扎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可以通过1根捆扎带捆扎6根导线200。其中,通过捆扎带300如上所述捆扎导线200,从而不会使导线200的端子400与终端60的端子板63误连接,而且能够易于进行连接作业。
此外,导线200从与固定于各终端销62的一对端子板63连接端子400延伸的长度可以不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被统一为按照终端销62确定的长度。但是,通过统一从与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延伸的导线200的长度,能够防止误连接。此外,通过统一从与一对端子板63连接的端子400延伸的导线200的长度,从而易于抑制导线200过度剩余而妨碍其他导线200的连接作业、导线200松弛而在涡旋压缩机10的运转时导线200振动并产生噪声等的问题的产生。
(5-8)变形例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板63如图2所述,具有越过终端销62的内侧部62a的靠涡旋压缩机10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而延伸相同长度E的延长部63a,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固定于1个终端销62的一个端子板63的延长部63a的长度可以不同于固定于该终端销62的另一个端子板63的延长部63a的长度。此外,例如,端子板63的延长部63a的长度可以根据终端销62而不同。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终端作为端子在端子板上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优良的终端是有用的。此外,具备该终端的本发明的压缩机在易于进行导线在终端上的连接作业方面是有用的。

Claims (10)

1.一种终端(60、160),其安装于密闭型的压缩机(10),该终端具有:
主体(61);
圆柱状的销(62),其具有在该终端安装于所述压缩机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压缩机的中心侧的内侧部(62a)和配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外部侧的外侧部(62b),并且该销以贯通所述主体的方式延伸;以及
一对端子板(63、163),它们固定于所述销的所述内侧部的外周面,
一对所述端子板分别具有延长部(63a),在该终端安装于所述压缩机的状态下,该延长部比所述内侧部的靠所述压缩机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所述压缩机的中心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内侧部的外径(D1)大于所述外侧部的外径(D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一个所述端子板与另一个所述端子板平行地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中,
一个所述端子板与另一个所述端子板平行地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该终端还具有固定于所述销的所述外侧部的外周面的一对外侧端子(64),
所述外侧端子分别在相对于所述销折弯且与另一个所述外侧端子接触的状态下,与对所述压缩机供给电力的电线(P)连接。
6.一种密闭型的压缩机(10),其具备:
具有定子线圈(44)的马达(40);
收纳所述马达的壳体(20);
与所述定子线圈连接的多条导线(200);
安装于各所述导线的末端的端子(400);以及
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终端(60、160),
所述终端具有:
与所述壳体固定的主体(61);
圆柱状的多个销(62),它们包括配置于该压缩机的中心侧的内侧部(62a)和配置于该压缩机的外部侧的外侧部(62b),并且所述销以贯通所述主体的方式延伸;以及
一对端子板(63、163),它们分别固定于各所述销的所述内侧部的外周面,
所述端子与任意所述端子板连接,
固定于各所述销的一对所述端子板具有延长部(63a),该延长部比所述内侧部的靠该压缩机的中心侧的端面(62aa)向该压缩机的中心侧延伸,且该延长部与所述端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在各所述销中,所述内侧部的外径(D1)大于所述外侧部的外径(D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固定于各所述销的一对所述端子板彼此平行地对置,
所述导线从与固定于各所述销的一个所述端子板连接的所述端子和与另一个所述端子板连接的所述端子起,在垂直于所述销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以相同朝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固定于各所述销的一对所述端子板彼此平行地对置,
所述导线从与固定于各所述销的一个所述端子板连接的所述端子和与另一个所述端子板连接的所述端子起,在垂直于所述销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以相同朝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压缩机,其中,
从与固定于各所述销的一对所述端子板连接的所述端子延伸的所述导线的长度被统一为按照所述销确定的长度。
CN201510454855.6A 2014-07-30 2015-07-29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 Active CN105317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5327A JP6492446B2 (ja) 2014-07-30 2014-07-30 ターミナルおよびターミナルを備えた圧縮機
JP2014-155327 2014-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7679A CN105317679A (zh) 2016-02-10
CN105317679B true CN105317679B (zh) 2018-01-05

Family

ID=5524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4855.6A Active CN105317679B (zh) 2014-07-30 2015-07-29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92446B2 (zh)
CN (1) CN105317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0080A1 (ja) * 2018-11-01 2020-05-07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または、ロータリ圧縮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5504A2 (en) * 1999-04-12 2000-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tor-driven compressor
US6799956B1 (en) * 2003-04-15 2004-10-05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two-piece separator plate
CN103227396A (zh) * 2012-01-26 2013-07-31 艾默生电气公司 具有并联电连接的连接器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862U (zh) * 1985-06-24 1987-01-13
JPS62284974A (ja) * 1986-06-04 1987-12-10 Hitachi Ltd 密閉形圧縮機
JPS63183283A (ja) * 1987-01-26 1988-07-28 Hitachi Ltd 密閉形圧縮機
JP2000297759A (ja) * 1999-04-12 2000-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圧縮機
JP3916037B2 (ja) * 2001-07-05 2007-05-16 株式会社生方製作所 密閉形電動圧縮機用プロテクタ
JP2004103272A (ja) * 2002-09-05 2004-04-02 Ubukata Industries Co Ltd 気密端子ユニット
JP4519490B2 (ja) * 2004-03-18 2010-08-0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5307838A (ja) * 2004-04-21 2005-11-04 Ubukata Industries Co Ltd 三相用電動圧縮機
JP2005327557A (ja) * 2004-05-13 2005-11-24 Hitachi Cable Ltd ケース用の電源接続具
JP2007198223A (ja) * 2006-01-25 2007-08-09 Daikin Ind Ltd クラスタボディ及び圧縮機
JP2010038057A (ja) * 2008-08-06 2010-02-18 Panasonic Corp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JP2013060815A (ja) * 2011-09-12 2013-04-04 Panasonic Corp 電動圧縮機
JP5916440B2 (ja) * 2012-03-05 2016-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媒圧縮機
JP2014122565A (ja) * 2012-12-20 2014-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5504A2 (en) * 1999-04-12 2000-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tor-driven compressor
US6799956B1 (en) * 2003-04-15 2004-10-05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two-piece separator plate
CN103227396A (zh) * 2012-01-26 2013-07-31 艾默生电气公司 具有并联电连接的连接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7679A (zh) 2016-02-10
JP2016031069A (ja) 2016-03-07
JP6492446B2 (ja)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4378U (zh) 无刷电机
US20140044573A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US20130004345A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EP2575241A2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JP2012193638A (ja) 電動圧縮機及び電動圧縮機における位置ずれ防止用配線方法
CN110118163A (zh) 电动压缩机
JP2014217233A (ja) 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CN101662177B (zh) 电动机
CN105317679B (zh) 终端和具备终端的压缩机
US10103595B2 (en) Stator having insulator with yarn passage portion, motor having the stator, and compressor
JP5533029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に用いる相プリフォームコイル
CN105322685B (zh) 压缩机
JP2015139245A (ja)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シート、回転電機及び車載用電動圧縮機
JP6987235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そのステータを備えた電動機
US8847459B2 (en) Coil for slotless electric motors having compact radial heads
US11955855B2 (en) Motor and compressor
CN102656778B (zh) 包括连接器的封闭式压缩机
CN203377704U (zh) 定子、电机和压缩机
WO2018218899A1 (zh) 压缩机用电机定子、永磁电机以及压缩机
KR20090012898A (ko) 모터
CN207761897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0318981A (zh) 电动压缩机
CN110323871A (zh) 电动压缩机
KR100901831B1 (ko) 모터의 코일 커넥팅
CN207339481U (zh) 一种电机接线夹及其应用的罩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