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7589A -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7589A
CN105317589A CN201510405733.8A CN201510405733A CN105317589A CN 105317589 A CN105317589 A CN 105317589A CN 201510405733 A CN201510405733 A CN 201510405733A CN 105317589 A CN105317589 A CN 105317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blow down
down valve
aperture
pu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57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7589B (zh
Inventor
宫崎竜次
堤英纪
中塚智顺
森广锦司
本田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an Industry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an Industry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an Industry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a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17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7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7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7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3Adding fuel vapours, e.g.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D41/0032Controlling the purging of the canister as a function of the eng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04Control of the valve or purge actuator, e.g. duty cycle, closed loop control of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3Adding fuel vapours, e.g.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D41/0042Controlling the combustible mixture as a function of the canister purging, e.g. control of injected fuel to compensate for deviation of air fuel ratio when purg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36Arrangement of valves controlling the admission of fuel vapour to an engine, e.g. valve being disposed between fuel tank or absorption canister and intake manifol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9Layout of the fuel vapour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14Arrangements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s; Mounting of injectors
    • F02M61/145Arrangements of injectors with respect to engines; Mounting of injectors the injection nozzle opening into the air intake cond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4Engine intake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406Intake manifol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在吹扫通路中的吸附罐侧设有吹扫阀,在进气通路侧设有止回阀,其中,即使在吹扫通路中的处于吹扫阀和止回阀之间的部分残留有负压的情况下,在将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吸引到内燃机而使其燃烧的吹扫控制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在将吸附罐和进气通路连通的吹扫通路上具备止回阀和能够由控制部件开闭控制的吹扫阀,控制部件在不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将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在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而开始吹扫控制的情况下,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作为比在吹扫控制中采用的第1开度大的开度的第2开度、或者作为比所述第1占空比大的占空比的第2占空比控制吹扫阀。

Description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贮存在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经由进气管供给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搭载有内燃机的车辆中,将在燃料箱内等产生的蒸发燃料暂时贮存(吸附)在吸附罐内。而且,在内燃机的运转过程中(满足预定条件的运转过程中)进行这样的吹扫控制:一边向吸附罐中导入大气、一边从进气管进行吸引,从而将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经由进气管吸引到内燃机而使其燃烧。而且,通过进行该吹扫控制,使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燃烧而不放出到大气,降低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内燃机是汽油发动机的车辆的情况下,在进行了吹扫控制时,除了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之外,增加来自吸附罐的蒸发燃料量,因此,为了保持理论空燃比(λ=1.0)以维持三元催化剂的净化效率,需要将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减少蒸发燃料量。因而,在开始吹扫控制之后来自吸附罐的蒸发燃料延迟多少到达内燃机(被吸引到气缸内)这样的、从吸附罐到内燃机(内燃机的气缸内)的蒸发燃料的到达延迟时间非常重要。
此外,在近年来的内燃机中,存在具备涡轮增压器、超级增压器等增压机的内燃机。在具备增压机的内燃机中,与增压状态相应地存在进气管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情况和成为正压(比大气压高的压力)情况。此外,即使在不具备增压机的情况下,在发生了回火的情况等时,也存在进气管内的压力成为正压的情况。在进气管内的压力是负压的情况下,能够在向吸附罐中导入大气的同时、将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经由进气管吸引到内燃机。但是,在进气管内的压力是正压的情况下,无法吸引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就连进气也会从进气管向吸附罐逆流,因此并不理想。因此,存在在将吸附罐和进气管连通的吹扫通路上设有止回阀的情况,该止回阀容许流体向从吸附罐朝向进气管的方向流动,禁止流体向从进气管朝向吸附罐的方向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吸附罐和进气管连通的吹扫通路上,能够由控制部件开闭控制的吹扫阀设于吸附罐侧,止回阀设于进气管侧。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在将吸附罐和进气管连通的吹扫通路中,在吸附罐侧设有吹扫阀,在进气管侧设有单向阀(相当于止回阀)。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为了提升冷机启动性,在冷机启动时从吸附罐供给已经气化的蒸发燃料,通过在吹扫通路上设置止回阀,即使在发生回火的状况下也不遭受回火的损坏。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这样的带增压机的发动机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在将吸附罐和进气管连通的吹扫通路中,在吸附罐侧设有吹扫阀,在进气管侧设有止回阀。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这样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在发动机停止之后使吹扫阀仅打开预定的打开时间,避免在吹扫通路中的处于吹扫阀和止回阀之间的部分残留负压,不会由于负压残留而在止回阀中产生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7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83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吹扫通路中的吸附罐侧设有吹扫阀、在进气管侧设有止回阀的情况下,像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存在在吹扫通路中的处于吹扫阀和止回阀之间的部分(之后将该部分记载为中间吹扫通路)残留负压的情况。其原因在于,在吹扫阀是全闭状态的情况下,在进气管内的压力低于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止回阀打开而中间吹扫通路内和进气管内成为相同的压力,在进气管内的压力高于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止回阀关闭而维持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该现象在结构上是无法避免的。
该中间吹扫通路内的负压残留是不仅在车辆停止时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也发生的现象。在中间吹扫通路内的负压残留的状态下,在开始吹扫控制而打开吹扫阀的情况下,止回阀不打开,直到利用被导入到吸附罐的大气使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上升到进气管内的压力以上。而且,在止回阀打开了之后,利用进气管内的负压吸出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也就是说,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的时间滞后,从吸附罐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的到达延迟时间变长。因而,若不考虑由上述时间滞后引起到达延迟时间变长的状况而减少来自喷射器的喷射量,则存在从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的相当前的时刻起就开始减少喷射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燃料量相对于吸入空气量是不足的,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言成为稀状态(空气过剩状态),因此并不理想。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并未记载抑制上述时间滞后的发生和由该时间滞后引起的空燃比变动这一点。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一点而创立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这样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在吹扫通路中的吸附罐侧设有吹扫阀、在进气通路侧设有止回阀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中,即使在吹扫通路中的处于吹扫阀和止回阀之间的部分残留有负压的情况下,在将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吸引到内燃机而使其燃烧的吹扫控制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采取以下的方案。首先,本发明的第1发明是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该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具备:吸附罐,其用于贮存蒸发了的燃料;吹扫通路,其将内燃机的进气通路和所述吸附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供给被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吹扫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用于对所述吹扫通路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止回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所述进气通路向所述吸附罐流动;以及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阀。而且,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来自设于所述内燃机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能够控制所述吹扫阀的开度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对所述吹扫阀进行开闭控制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通过按照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能够执行这样的吹扫控制:在利用所述吸入通路的负压使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在所述吹扫通路中经由所述吹扫阀、作为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部分的中间吹扫通路、所述止回阀之后,将该蒸发燃料经由所述进气通路供给到所述内燃机,从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之后经过预定到达延迟时间之后,根据从所述吸附罐被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开始减少来自所述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而且,所述控制部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而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的情况下,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作为比所述第1开度大的开度的第2开度、或者作为比所述第1占空比大的占空比的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采用该第1发明,在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且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第2开度(比第1开度大)或者第2占空比(比第1占空比大)控制吹扫阀。例如在吹扫控制开始时、从开始吹扫控制到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为止的期间里,通过按照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控制吹扫阀,即使在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缩短该时间滞后。因而,在将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吸引到内燃机而使其燃烧的吹扫控制过程中,即使在吹扫通路中的处于吹扫阀和止回阀之间的部分残留有负压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2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的时刻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采用该第2发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按照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控制吹扫阀。由此,即使在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缩短该时间滞后。因而,在将吸附罐内的蒸发燃料吸引到内燃机而使其燃烧的吹扫控制过程中,即使在吹扫通路中的处于吹扫阀和止回阀之间的部分残留有负压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3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低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采用该第3发明,在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低于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按照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控制吹扫阀,从而在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进一步缩短该时间滞后。
接着,本发明的第4发明是上述第2发明或者第3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或者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
采用该第4发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在适当的时刻使暂时相对于作为原本的吹扫控制时的开度的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设为较大的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的吹扫阀的开度恢复为作为原本的吹扫控制时的开度的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
接着,本发明的第5发明是上述第2发明或者第3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在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高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或者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
采用该第5发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能够在适当的时刻使暂时相对于作为原本的吹扫控制时的开度的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设为较大的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的吹扫阀的开度恢复为作为原本的吹扫控制时的开度的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
接着,本发明的第6发明是上述第2发明或者第3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或者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
采用该第6发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能够在适当的时刻使暂时相对于作为原本的吹扫控制时的开度的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设为较大的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的吹扫阀的开度恢复为作为原本的吹扫控制时的开度的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
接着,本发明的第7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第6发明中的任一个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延迟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采用该第7发明,在预测到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的情况下,使预定到达延迟时间的测量的开始延迟与该时间滞后相当的时间的量。由此,能够使燃料喷射量的减量更接近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的时刻。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8发明是上述第7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从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的时刻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或者从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的时刻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采用该第8发明,在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结束之后,从止回阀打开的时刻开始测量预定到达延迟时间,因此,即使在发生了时间滞后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的时刻开始适当地减少燃料喷射量。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9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第6发明中的任一个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延长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采用该第9发明,在预测到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的情况下,相对于延迟预定到达延迟时间的测量的开始的第7发明而言,延长预定到达延迟时间其自身。由此,能够使燃料喷射量的减量更接近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的时刻。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10发明是上述第9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延长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时,以随着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大而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变长的方式延长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采用该第10发明,相对于随着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的压力差变大而变大的时间滞后而言,能够适当地延长预定到达延迟时间。由此,能够使燃料喷射量的减量更接近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的时刻。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11发明是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该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吸附罐,其用于贮存蒸发了的燃料;吹扫通路,其将内燃机的进气通路和所述吸附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供给被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吹扫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用于对所述吹扫通路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止回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所述进气通路向所述吸附罐流动;以及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阀。而且,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来自设于所述内燃机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能够控制所述吹扫阀的开度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开闭控制所述吹扫阀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通过按照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能够执行这样的吹扫控制:在利用所述吸入通路的负压使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在所述吹扫通路中经由所述吹扫阀、作为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部分的中间吹扫通路、所述止回阀之后,将该蒸发燃料经由所述进气通路供给到所述内燃机,从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之后经过预定到达延迟时间之后,根据从所述吸附罐被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开始减少来自所述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而且,所述控制部件在判断为不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且预测到在现在时刻之后的时刻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在比预测到的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时刻靠前预定预驱动时间的时刻,执行按照所述第1开度或作为比所述第1开度大的开度的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1占空比或作为比所述第1占空比大的占空比的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的预驱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1开度或者所述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采用该第11发明,在预测到在现在时刻之后的时刻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在开始执行该吹扫控制之前,按照第1开度或第2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或第2占空比)预先使吹扫阀动作。由此,在预测到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时,能够提前消除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因而,在执行吹扫控制时能够进一步缩短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吹扫控制时的空燃比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12发明是上述第11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进行所述预测的时刻根据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定所述预定预驱动时间的长度。
采用该第12发明,能够将预定预驱动时间的长度设定为适当的长度。因而,在预测到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时,能够提前适当地消除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
接着,本发明的第13发明是上述第11发明或者第12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执行了所述预驱动的情况下,在经过所述预定预驱动时间之后、或者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高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结束所述预驱动。
采用该第13发明,在执行了预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在适当的时刻结束预驱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14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第13发明中的任一个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时,按照设为最大开度的开度或者设为最大占空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采用该第14发明,在按照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控制吹扫阀时设为最大开度(或者最大占空比)。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的长度。
接着,本发明的第15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第13发明中的任一个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时,根据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调整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
采用该第15发明,能够根据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将第2开度(或者第2占空比)设定为适当的值。
接着,本发明的第16发明是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该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包括:吸附罐,其用于贮存蒸发了的燃料;吹扫通路,其将内燃机和进气通路和所述吸附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供给被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吹扫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用于对所述吹扫通路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止回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所述进气通路向所述吸附罐流动;以及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阀。而且,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来自设于所述内燃机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能够控制所述吹扫阀的开度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对所述吹扫阀进行开闭控制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通过按照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能够执行这样的吹扫控制:在利用所述吸入通路的负压使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在所述吹扫通路中经由所述吹扫阀、作为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部分的中间吹扫通路、所述止回阀之后,将该蒸发燃料经由所述进气通路供给到所述内燃机,从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之后经过预定到达延迟时间之后,根据从所述吸附罐被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开始减少来自所述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而且,所述控制部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而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1开度或者所述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在经过了预定等待时间之后,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采用该第16发明,即使发生从打开吹扫阀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在该时间滞后的期间里,也待机预定等待时间,之后开始测量预定到达延迟时间。由此,虽不积极地缩短时间滞后的时间,但由于对预定到达延迟时间加上了时间滞后的时间量,因此,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减少燃料喷射量,进一步抑制进行吹扫控制时的空燃比变动。
接着,本发明的第17发明是上述第16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时刻的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来计算所述预定等待时间。
采用该第17发明,能够适当地设定预定等待时间的长度。
接着,本发明的第18发明是上述第16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预定等待时间的计时过程中,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高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不等待经过所述预定等待时间而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采用该第18发明,能够适当地判定预定等待时间的结束时刻。
接着,本发明的第19发明是上述第1发明~第18发明中的任一个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进气通路中的任一个位置设有压力检测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在将所述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的情况下,推断为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最小值是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在将所述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推断为在经过预定的压力变动过渡时间之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变为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
采用该第19发明,能够在中间吹扫通路上不设置压力检测部件,而利用由设于进气管的压力检测部件检测出的进气管内的压力适当地推断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
接着,本发明的第20发明是上述第19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将所述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根据利用所述压力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在所述吹扫阀的全闭状态下推断出的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更所述压力变动过渡时间的长度。
采用该第20发明,能够适当地避免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处于过渡状态的期间而推断成为稳定状态的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
接着,本发明的第21发明是上述第19发明或者第20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将所述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在推断为在经过预定的压力变动过渡时间之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变为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时,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情况下推断为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是大气压。
采用该第21发明,即使在进气管内的压力变为正压而止回阀关闭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推断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包含本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2是说明在吹扫阀关闭的情况下止回阀打开的条件的图。
图3是说明在吹扫阀打开的情况下止回阀打开的条件的图。
图4是说明吹扫控制的理想状态的动作波形图,是说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由于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进气通路压力而止回阀打开的状态的动作波形图。
图5是说明以往的吹扫控制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由于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进气通路压力而从吹扫控制开始时刻到止回阀打开为止发生时间滞后的状态的、以往的吹扫控制的动作波形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吹扫控制的动作波形图。
图8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吹扫控制的动作波形图。
图10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吹扫控制的动作波形图。
图12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第4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吹扫控制的动作波形图。
图14是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第5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吹扫控制的动作波形图。
图16是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自中间吹扫通路省略压力检测部件、根据进气通路压力推断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处理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控制系统;10、空气滤清器;10S、吸入空气量检测部件;10T、进气温度检测部件;11、压缩机;12、中间冷却器;13、节气门;13S、旋转角度检测部件;14、涡轮;15、消声器;21、22、23、24、进气通路;24S、压力检测部件;25、进气歧管;25A、喷射器;26、燃烧室;27、排气歧管;27S、空燃比检测部件;28、29、排气通路;29P、催化剂;30、吸附罐;31、初段吹扫通路;32、中间吹扫通路;32S、压力检测部件;33、终段吹扫通路;31V、吹扫阀;32V、止回阀;34、吸入通路;34V、逆流防止阀;35、配管;36、吹扫通路;38、燃料箱;40、控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包含蒸发燃料装置的发动机控制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1)]
图1表示车辆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例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内燃机的例子,以具备增压机(在图1的例子中是涡轮增压器)的汽油发动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发动机控制系统1利用控制部件40进行控制,其从进气侧朝向排气侧按顺序配置有空气滤清器10、进气通路21、压缩机11、进气通路22、中间冷却器12、进气通路23、节气门13、进气通路24(稳压箱)、进气歧管25、燃烧室26、排气歧管27、排气通路28、涡轮14、排气通路29、催化剂29P、消声器15等。由于具备增压机,因此,进气通路21、22、23、24、进气歧管25内的进气存在是负压(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情况和是正压(比大气压高的压力)的情况。另外,控制部件40例如是具备CPU的发动机控制单元。
此外,吸附罐30利用配管35与燃料箱38连接,在燃料箱38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经由配管35被吸附在吸附罐30中。此外,在吸附罐30上连接有吸入通路34、吹扫通路36,吹扫通路36中的与吸附罐30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与进气通路23连接。因而,吹扫通路36将吸附罐30和进气通路23连通。而且,在吸入通路34上设有逆流防止阀34V,该逆流防止阀34V容许大气流入到吸附罐30,并且禁止流体从吸附罐30向大气侧流动。而且,在吹扫通路36中的吸附罐30侧设有吹扫阀31V,在吹扫通路36中的进气通路23侧设有止回阀32V。此外,吹扫通路36由从吸附罐30到吹扫阀31V的初段吹扫通路31、处于吹扫阀31V和止回阀32V之间的中间吹扫通路32、从止回阀32V到进气通路23的终段吹扫通路33构成。此外,在中间吹扫通路32上设有能够检测中间吹扫通路32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件32S(例如压力传感器)。而且,压力检测部件32S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另外,像后述那样,压力检测部件32S可以省略。
吹扫阀31V是对吹扫通路36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吸附罐30向进气通路23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的电磁阀,其是能够由控制部件40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例如,吹扫阀31V是能够利用旋转角度量、滑动量等调整开度量的阀、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而被周期性地开闭控制而调整开度量的阀。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吹扫阀31V,说明采用了能够根据占空比调整开度量的电磁阀的例子。
止回阀32V是设于吹扫通路36中的处于吹扫阀31V和进气通路23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吸附罐30向进气通路23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进气通路23向吸附罐30流动的阀。因而,止回阀32V是这样的阀:在作为进气通路23内的压力的进气通路压力高于作为中间吹扫通路32内的压力的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情况(进气通路压力>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下关闭,在进气通路压力低于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情况(进气通路压力<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下打开。
空气滤清器10是用于除去进气所含有的灰尘等异物的装置,在其内部设有用于检测吸入空气量(流量)的吸入空气量检测部件10S(例如气流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吸入空气的温度的进气温度检测部件10T(例如进气温传感器)。而且,吸入空气量检测部件10S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进气温度检测部件10T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
压缩机11被传递有涡轮14的旋转动力而旋转,将从进气通路21吸入的空气朝向进气通路22加压输送从而增压。中间冷却器12用于将在压缩机11中增压了的进气的温度冷却。在发生了由该压缩机11引起的增压、回火的情况下等,存在进气通路内的压力成为高于大气压的压力的情况。
节气门13具备通过控制旋转角度而改变进气通路的开口面积的节气门阀。而且,根据基于来自用于检测用户的加速踏板踏入量的加速踏入量检测部件(省略图示)的检测信号得出的加速踏入量、内燃机的各种运转状态等,由控制部件40控制节气门阀的旋转角度。此外,利用旋转角度检测部件13S(例如节气门角度传感器)来检测节气门阀的旋转角度。而且,旋转角度检测部件13S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
进气通路24是稳压箱,在进气通路24上设有能够检测进气通路24内的压力(进气通路23、24、进气歧管25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件24S(例如压力传感器)。而且,压力检测部件24S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
在进气歧管25上设有用于喷射燃料的喷射器25A。而且,在喷射器25A中供给有来自燃料箱38的液体燃料,喷射器25A根据来自控制部件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开阀时间,将雾化了的燃料朝向燃烧室26喷射。另外,省略进气阀25V、排气阀27V、活塞26P的说明。
在燃烧室26上设有火花塞26A。而且,火花塞26A根据来自控制部件40的控制信号在燃烧室26内产生火花,使燃烧室26内的压缩混合气燃烧、爆发。
在包含燃烧室26的发动机E上设有用于检测曲柄轴26C的旋转的曲柄旋转检测部件26N(例如旋转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E的冷却用冷却介质的温度的水温检测部件26W(例如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E的凸轮轴的旋转的气缸检测部件26G(例如旋转检测传感器)等。而且,曲柄旋转检测部件26N、气缸检测部件26G、水温检测部件26W分别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
在排气歧管27上设有用于根据在燃烧室26中燃烧、爆发之后的排气检测空燃比的空燃比检测部件27S(例如A/F传感器)。空燃比检测部件27S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
涡轮14利用从排气通路28流入的排气的能量旋转,将旋转动力传递到压缩机11。此外,使涡轮14旋转之后的排气被喷出到排气通路29。
催化剂29P是所谓的三元催化剂,在由空燃比检测部件27S检测出的空燃比相对于理论空燃比(λ=1.0)而言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该催化剂29P最有效率地净化有害物质。
在催化剂29P的下游侧设有O2检测部件29S(例如O2传感器)。O2检测部件29S用于检测在通过催化剂29P后的排气中是否含有氧,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40。另外,省略消声器15(所谓的减音器)的说明。
另外,本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由吸附罐30、吹扫通路36、吹扫阀31V、止回阀32V、控制部件40构成。
[止回阀32V成为开状态的条件和成为闭状态的条件(图2、图3)]
在吹扫通路36上,除了设有由控制部件40控制的吹扫阀31V之外,还设有止回阀32V。该止回阀32V是自动地开闭动作的阀,无法由控制部件40直接地开闭控制,在以下的状况下自动地开闭动作。另外,由于止回阀32V的开闭动作的条件(状况)根据吹扫阀31V的开关闭状态而改变,因此,分别对吹扫阀31V是全闭状态的情况(参照图2)和吹扫阀31V是开状态(不是全闭的状态)的情况(参照图3)进行说明。
[在吹扫阀31V是全闭状态的情况下止回阀32V打开的条件(图2)]
在吹扫阀31V是全闭状态的情况下,止回阀32V成为开状态的条件(状况)是作为进气通路23内的压力的进气通路压力P(23)低于作为中间吹扫通路32内的压力的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的情况。即,在“吹扫阀31V=全闭”且“进气通路压力P(23)<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成立时,止回阀32V打开。另外,在吹扫阀31V是全闭状态的情况下,止回阀32V成为闭状态的条件(状况)是进气通路压力P(23)>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因而,在吹扫阀31V是全闭状态下,在进气通路23内的压力变动的情况下,在中间吹扫通路32中保持最低压力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止回阀32V关闭的情况下将负压密封。
[在吹扫阀31V是开状态的情况(不是全闭的情况)下止回阀32V打开的条件(图3)]
在吹扫阀31V是开状态的情况(不是全闭的情况)下,止回阀32V成为开状态的条件(状况)是进气通路压力P(23)小于大气压的情况(负压的情况)。即,在“吹扫阀31V=开状态”且“进气通路压力P(23)<大气压”成立时,止回阀32V打开。在这种情况下,经由逆流防止阀34V和吸入通路34向吸附罐30中导入大气,吸附罐30内的蒸发燃料与被导入的大气一同经由初段吹扫通路31、吹扫阀31V、中间吹扫通路32、止回阀32V、终段吹扫通路33被向进气通路23吸出。另外,在吹扫阀31V是开状态的情况下,止回阀32V成为闭状态的条件(状况)是进气通路压力P(23)高于大气压的情况(正压的情况)。
[以往的吹扫控制的处理步骤(图5)和吹扫控制的理想状态(图4)]
首先,使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以往的吹扫控制的处理步骤。控制部件例如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10ms间隔等)、各个预定的曲柄角度(各个180度曲柄角度等)的预定时刻起动图5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R10中,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R20,在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R40A。
在进入到步骤R40A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而进入到步骤R60A。而且,在步骤R60A中,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R2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是成立时刻(本次的时刻是执行条件从不成立变为成立的时刻),在是成立时刻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R30,在不是成立时刻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R40B。
在进入到步骤R3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计算作为吹扫控制过程中的吹扫阀的开度的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和到达延迟时间Td,进入到步骤R40B。另外,例如根据由图1中的曲柄旋转检测部件26N检测出的曲柄轴26C的旋转量、由吸入空气量检测部件10S检测出的进气的流量、吹扫阀31V的开度量、由压力检测部件24S检测出的进气通路23内的压力等来计算到达延迟时间Td。
在步骤R40B中,控制部件按照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驱动吹扫阀,进入到步骤R50。另外,在图4所示的理想状态的动作波形中,在按照第1占空比开始驱动吹扫阀31V的时刻T1,止回阀32V是开状态,因此,开始从吸附罐流出蒸发燃料(在吹扫控制开始时是进气通路压力P(23)≤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的情况)。但是,由于存在从吹扫通路到内燃机的距离,因此,在流出来的蒸发燃料被吸引到内燃机之前,花费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间,从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2开始,向内燃机流入的蒸发燃料流入量增加。
在步骤R50中,控制部件判定在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之后是否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在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R60B,在没有经过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R60C。
在进入到步骤R60B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在图4所示的理想状态的动作波形中,减少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从而抵消从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2起向内燃机流入的蒸发燃料流入量的增加量。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空燃比的变动,维持理论空燃比(λ=1.0)附近的状态。
在进入到步骤R60C的情况下,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吹扫控制开始时是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进气通路压力的情况(图6)]
图4所示的状态是在吹扫控制开始时止回阀是开状态的理想状态,但在吹扫控制开始时是进气通路压力P(23)>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情况下,在中间吹扫通路内密闭有负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R40B中按照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开始驱动吹扫阀,止回阀也仍然关闭(参照图6中的时刻T1)。从该时刻T1的时刻开始,被导入到吸附罐的大气从吹扫阀侧渐渐流入到中间吹扫通路内,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逐渐上升(图6中的时刻T1~时刻T3)。
另外,在图6的例子中,表示在按照第1占空比开始驱动吹扫阀之后、即使经过到达延迟时间Td止回阀也仍然是关闭的状态的例子。因而,若在该状态下减少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则蒸发燃料仍未到达内燃机,因此,燃料不足,空燃比向变大的一侧变动(向空气过剩(稀)的一侧变动),因此,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言有可能从预定范围内脱离,并不理想。
另外,如图6所示,由于在成为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进气通路压力P(23)的时刻T3止回阀32V打开,从自时刻T3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4开始向内燃机流入的蒸发燃料流入量增加。该图6中的时刻T1~时刻T3的止回阀32V关闭的状态的时间是上述时间滞后。
之后,按顺序说明考虑到该时间滞后进行的吹扫控制、进一步缩短时间滞后的吹扫控制等的第1~第5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图8)和动作波形(图7)]
使用图8所示的流程图和图7所示的动作波形说明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控制部件在与以往的处理步骤同样的时刻起动图8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0中,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20,在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否)进入到步骤S50A。
在进入到步骤S50A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而进入到步骤S70A。而且,在步骤S70A中,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S2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是成立时刻(本次的时刻是执行条件从不成立变为成立的时刻),在是成立时刻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30,在不是成立时刻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40。
在进入到步骤S3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计算作为吹扫控制过程中的通常的吹扫阀的占空比(或者开度)的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在吹扫控制开始时临时采用的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预定时间Tp、到达延迟时间Td(相当于预定到达延迟时间),进入到步骤S40。另外,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是用于执行吹扫控制的通常的占空比(开度(原本的开度))。此外,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是比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大的占空比(或者开度),且是用于临时增大吹扫阀的开度的占空比(或者开度)。此外,如图7所示,预定时间Tp是直到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达到进气通路压力P(23)以上所需要的时间(时间滞后),其根据进气通路压力P(23)、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吹扫阀的开度量等来计算。此外,例如根据由图1中的曲柄旋转检测部件26N检测出的曲柄轴26C的旋转量、由吸入空气量检测部件10S检测出的进气的流量、吹扫阀31V的开度量、由压力检测部件24S检测出的进气通路23内的压力等来计算到达延迟时间Td。
在步骤S40中,控制部件判定在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之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Tp,在经过了预定时间Tp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50B,在没有经过预定时间Tp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50C。
在进入到步骤S50C的情况下,控制部件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按照更大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时间滞后(图7中的时刻T1~T3(1)的长度)变得更短,进入到步骤S70C。另外,通过按照比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大的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打开吹扫阀,能够相比于图6的例子所示的时间滞后(时刻T1~T3的长度)进一步缩短图7的例子所示的时间滞后(时刻T1~T3(1)的长度)。另外,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了在经过了预定时间Tp的时刻T3(1)成为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进气通路压力P(23)、止回阀从闭状态变为开状态的例子。
在步骤S70C中,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S50B的情况(由于该情况是图7中的时刻T3(1)之后的期间)下,控制部件按照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驱动吹扫阀,进入到步骤S60。
在步骤S60中,控制部件判定自预定时间Tp的经过时刻(自时刻T3(1)的时刻)是否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在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70B,在没有经过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70C。
在进入到步骤S70B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在图7所示的动作波形中,在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之后,减少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从而抵消从经过了时间滞后(预定时间Tp)和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4(1)起向内燃机流入的蒸发燃料流入量的增加量。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空燃比的变动,维持理论空燃比(λ=1.0)的附近的状态。
在上述例子中,在图7中表示了在从开始执行吹扫控制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刻T1~时刻T3(1)的期间里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控制吹扫阀的例子,但也可以在时刻T1~时刻T3(1)的期间中的任意的期间里(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控制吹扫阀。
此外,例如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既可以是成为吹扫阀的最大开度的占空比(或者开度),也可以根据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来计算(调整)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
此外,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在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高于进气通路压力P(23)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B(从第2占空比切换为第1占空比),替代判定经过预定时间Tp。此外,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在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B(从第2占空比切换为第1占空比),替代判定经过预定时间Tp。在这种情况下,从将吹扫阀从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切换为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的时刻开始测量到达延迟时间。
以上,在图7、图8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与图5、图6所示的以往情况相比较,抑制了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时的空燃比变动,能够执行更良好的吹扫控制。此外,能够进一步缩短作为从开始执行吹扫控制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的时间滞后(图6中的时刻T1~T3、图7中的时刻T1~T3(1))。
另外,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中间吹扫通路压力高于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或者相同的情况)下,止回阀已经打开,预定时间Tp变为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的步骤。
[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图10)和动作波形(图9)]
接着,使用图10所示的流程图和图9所示的动作波形说明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相对于以图7中的时刻T3(1)为起点而在时刻T4(1)开始减少燃料喷射量的第1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图9中的时刻T1为起点而在时刻T4(2)开始减少燃料喷射量的方面有所不同。以下,主要说明该不同方面。
相对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30变更为步骤S32、步骤S60变更为步骤S62的方面有所不同。
在进入到步骤S32的情况下,控制部件计算作为吹扫控制过程中的通常的吹扫阀的占空比(或者开度)的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在吹扫控制开始时临时采用的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预定时间Tp、综合延迟时间Tdd,进入到步骤S40。另外,是综合延迟时间Tdd=预定时间Tp+到达延迟时间Td。此外,到达延迟时间Td的求出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步骤S62中,控制部件判定从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成立时刻(从时刻T1的时刻)开始是否经过了综合延迟时间Tdd,在经过了综合延迟时间Tdd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70B,在没有经过综合延迟时间Tdd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70C。另外,除步骤S32、S62之外的步骤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只是将开始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的时刻T4(2)的计时的起点从时刻T3(1)(参照图7)变更为时刻T1(参照图9)。因而,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波形(图9)与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波形(图7)相同。此外,抑制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时的空燃比变动的方面、能够进一步缩短作为从开始执行吹扫控制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的时间滞后的方面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在时刻T1~时刻T3(2)的期间中的任意的期间里(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控制吹扫阀。此外,例如,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既可以是成为吹扫阀的最大开度的占空比(或者开度),也可以根据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计算(调整)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在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高于进气通路压力P(23)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B(从第2占空比切换为第1占空比),替代判定经过预定时间Tp。此外,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在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B(从第2占空比切换为第1占空比),替代判定经过预定时间Tp。
此外,由于是综合延迟时间Tdd=预定时间Tp+到达延迟时间Td,因此,综合延迟时间Tdd长于到达延迟时间Td。并且,设定为随着进气通路压力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大,综合延迟时间变长。此外,也可以将该综合延迟时间视为新的到达延迟时间(从开始吹扫控制时到蒸发燃料到达内燃机为止的延迟时间)。
另外,在开始吹扫控制时中间吹扫通路压力高于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或者相同的情况)下,止回阀已经打开,预定时间Tp变为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的步骤。
[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图12)和动作波形(图11)]
接着,使用图12所示的流程图和图11所示的动作波形说明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另外,相对于以图7中的时刻T1为起点而在经过了预定时间Tp+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4(1)开始减少燃料喷射量的第1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中,以图9中的时刻T1为起点而在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3(3)开始减少燃料喷射量的方面有所不同。以下,主要说明该不同方面。
相对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图12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60变更为步骤S63的方面有所不同。
在步骤S63中,控制部件判定自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成立时刻(自时刻T1的时刻)是否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在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70B,在没有经过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70C。另外,除步骤S63之外的步骤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只是将开始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的时刻T3(3)从预定时间Tp(时间滞后)+到达延迟时间Td变更为到达延迟时间Td。因而,如图11的动作波形所示,从比蒸发燃料开始向内燃机流入的时刻T4(3)稍稍靠前的时刻T3(3)开始减少燃料喷射量。因此,如图11所示,在时刻T3(3)~时刻T4(3)以及时刻T4(3)之后的预定期间里,空燃比稍稍向空气过剩的一侧变动。但是,在吹扫控制开始时,通过将吹扫阀控制为更大开度的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能够进一步缩短直到止回阀打开为止的时间滞后(时刻T1~时刻T2(3)的期间),因此,与图6所示的以往的动作波形相比较,能够进一步缩短空燃比的值(图中的高度)和空燃比向空气过剩的一侧变动的时间(图中的宽度),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言能够将空燃比控制在预定范围内。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在时刻T1~时刻T2(3)的期间中的任意的期间里(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控制吹扫阀。此外,例如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既可以是成为吹扫阀的最大开度的占空比(或者开度),根据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来计算(调整)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在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高于进气通路压力P(23)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B(从第2占空比切换为第1占空比),替代判定经过预定时间Tp。此外,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在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0B(从第2占空比切换为第1占空比),替代判定经过预定时间Tp。
另外,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中间吹扫通路压力高于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或者相同的情况)下,止回阀已经打开,预定时间Tp变为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的步骤。
[第4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图14)和动作波形(图13)]
接着,使用图14所示的流程图和图13所示的动作波形说明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另外,相对于在图9中的时刻T1~时刻T3(2)按照第2占空比驱动吹扫阀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图13中的时刻T1~时刻T3(4)由于按照第1占空比驱动吹扫阀而预定时间Tp变长的方面有所不同。以下,主要说明该不同方面。
相对于图10所示的流程图,图14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32变更为步骤S34的方面、省略了步骤S40、S50C的方面有所不同。
在进入到步骤S34的情况下,控制部件计算作为吹扫控制过程中的通常的吹扫阀的占空比(或者开度)的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和综合延迟时间Tdd,进入到步骤S50B。此外,综合延迟时间Tdd的求出方法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但由于吹扫控制开始时的吹扫阀的开度是与第1占空比相对应的开度,因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的求得的综合延迟时间Tdd长于在第2实施方式中的求得的综合延迟时间Tdd。另外,其他步骤的处理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的综合延迟时间Tdd变长,但由于不产生第3实施方式那样的燃料喷射量的开始减少时刻与蒸发燃料向内燃机流入的流入开始时刻之间的“偏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空燃比的变动。
此外,在步骤S34中,也可以计算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预定时间Tp(相当于预定等待时间)、到达延迟时间Td,在步骤S62中判定在自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成立时刻(自时刻T1的时刻)经过了预定时间Tp之后是否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在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70B,在没有经过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70C。或者,在步骤S62中也可以判定在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高于进气通路压力P(23)之后(不等待经过预定等待时间)是否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或者,也可以是,在步骤S62中判定在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之后(不等待经过预定等待时间)是否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
另外,于在吹扫控制开始时中间吹扫通路压力高于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或者相同的情况)下,止回阀已经打开,预定时间Tp变为零。
[第5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图16)和动作波形(图15)]
接着,使用图16所示的流程图和图15所示的动作波形说明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预测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在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即将成立而执行吹扫控制之前,提前按照第2占空比驱动吹扫阀,使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上升,从而在开始执行吹扫控制的时刻使止回阀打开。以下,使用图16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处理步骤。控制部件在与以往的处理步骤同样的时刻起动图16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60,在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15。
在进入到步骤S115的情况下,控制部件预测在现在时刻之后的时刻是否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在预测到在之后的时刻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20,在未预测到在之后的时刻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45A。例如,在车辆速度的变动范围是预定范围、且用户的加速踏板踏入量的变动范围是预定范围的状态继续30秒钟时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预测在之后的时刻是否满足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例如能够预测在现在时刻20秒之后执行条件成立等)。
在进入到步骤S145A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而进入到步骤S190A。而且,在步骤S190A中,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S12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计算作为在即将开始吹扫控制之前的预驱动中采用的吹扫阀的占空比(或者开度)的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和预驱动时间Tpk(相当于预定预驱动时间),进入到步骤S125。另外,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是比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大的占空比(或者开度)。此外,如图15所示,预驱动时间Tpk是直到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达到进气通路压力P(23)以上所需要的时间(时间滞后),其根据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吹扫阀的开度量等计算。
在步骤S125中,控制部件判定是否是预驱动的开始时刻,在判定为是开始时刻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45B,在判定为不是开始时刻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30。是否是开始时刻能够根据现在时刻是否是比预测的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成立时刻靠前预驱动时间Tpk的时刻(是否是图15中的时刻Ta(5))进行判定。
在步骤S145B中,控制部件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进入到步骤S190B。
在进入到步骤S190B的情况下,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S13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是否正在执行预驱动,在正在执行预驱动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35,在不正在执行预驱动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45A。
在进入到步骤S135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是否是预驱动的结束时刻,在是结束时刻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40,在不是结束时刻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45B。另外,是否是结束时刻的判定既可以在自开始执行预驱动经过了预驱动时间Tpk的情况下判定为是预驱动的结束时刻,也可以在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高于进气通路压力P(23)的情况下判定为是预驱动的结束时刻,也可以在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是预驱动的结束时刻。
在进入到步骤S14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60,在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45C。
在进入到步骤S145C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而进入到步骤S190B,在步骤S190B中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S16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是成立时刻(本次的时刻是执行条件从不成立变为成立的时刻),在是成立时刻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65,在不是成立时刻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70。
在进入到步骤S165的情况下,控制部件计算作为吹扫控制过程中的通常的吹扫阀的占空比(或者开度)的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和到达延迟时间Td,进入到步骤S170。另外,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是用于执行吹扫控制的通常的占空比(或者开度(原本的开度))。此外,例如根据由图1中的曲柄旋转检测部件26N检测出的曲柄轴26C的旋转量、由吸入空气量检测部件10S检测出的进气的流量、吹扫阀31V的开度量、由压力检测部件24S检测出的进气通路23内的压力等来计算到达延迟时间Td。
在步骤S170中,控制部件按照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驱动吹扫阀,进入到步骤S175。
在步骤S175中,控制部件判定是否自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的时刻(自时刻T1的时刻)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在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S190C,在没有经过到达延迟时间Td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S190D。
在进入到步骤S190C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在图15所示的动作波形中,在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成立之后,减少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从而抵消从经过了到达延迟时间Td的时刻T4(5)起向内燃机流入蒸发燃料的流入量的增加量。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空燃比的变动,维持理论空燃比(λ=1.0)的附近的状态。
在进入到步骤S190D的情况下,控制部件禁止对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执行减量控制,结束处理。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执行预驱动的过程中是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的,但例如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既可以是成为吹扫阀的最大开度的占空比(或者开度),也可以根据进气通路压力P(23)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P(32)之间的压力差计算(调整)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此外,在执行预驱动的过程中也可以按照第1占空比(或者第1开度)驱动吹扫阀。
以上,相对于第1~第4实施方式,在第5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即将开始执行吹扫控制之前使中间吹扫通路压力提前上升到进气通路压力的附近或者进气通路压力以上,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从开始吹扫控制到蒸发燃料实际上流入到内燃机为止的时间。
另外,于在预驱动开始时中间吹扫通路压力高于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止回阀已经打开,预驱动时间Tpk变为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按照第2占空比(或者第2开度)驱动吹扫阀的预驱动。
[自中间吹扫通路32省略压力检测部件32S、利用进气通路压力推断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方法(图17)]
在图1所示的结构的例子中,在中间吹扫通路32上设有压力检测部件32S,根据压力检测部件32S的检测信号检测中间吹扫通路32内的压力。但是,通过进行图17所示的处理,能够自中间吹扫通路32省略压力检测部件32S,利用进气通路压力推断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以下,说明其处理步骤。例如控制部件在即将执行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的处理之前起动图17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P10中,控制部件根据来自图1中的压力检测部件24S的检测信号检测进气通路压力,更新进气通路压力的值而进入到步骤P20。
在步骤P20中,控制部件判定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成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30,在不成立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P25。另外,在不进行预驱动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成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30,在不成立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P70。
在进入到步骤S25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是否正在执行预驱动,在正在执行预驱动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30,在不正在执行预驱动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P70。另外,在不进行预驱动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省略步骤P25。也就是说,在步骤P20、P25中,进行在吹扫阀是全闭状态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P70、在吹扫阀打开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P30这样的判定。
在进入到步骤P3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累计吹扫开始经过计数,计算判定时间(相当于压力变动过渡时间)而进入到步骤P40。另外,例如在将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开阀时刻,根据进气通路压力和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吹扫阀的开度量等计算判定时间。
在步骤P40中,控制部件判定与吹扫经过计数的值相当的时间是否是判定时间以上,在是判定时间以上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50,在小于判定时间的情况(否)下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P5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进气通路压力是否是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以下,在是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以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90A,在高于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P60。
在进入到步骤P90A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进气通路压力代入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而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P6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进气通路压力是否高于大气压,在高于大气压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90B,在是大气压以下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P90C。
在进入到步骤P90B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大气压代入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而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P90C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进气通路压力代入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而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P7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判定进气通路压力是否低于中间吹扫通路压力,在低于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的情况(是)下进入到步骤P90D,在是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以上的情况(否)下进入到步骤P80。
在进入到步骤P90D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进气通路压力代入中间吹扫通路压力而结束处理。
在进入到步骤P80的情况下,控制部件清除吹扫开始经过计数而结束处理。
利用以上的处理步骤,在未执行吹扫控制的情况(而且在未执行预驱动的情况且是吹扫阀=全闭的情况)下,作为中间吹扫通路压力保持进气通路压力的最小值。此外,在执行着吹扫控制的情况(或者在正执行预驱动的情况且是吹扫阀=开状态的情况)下,在经过了预定的判定时间之后(在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经过了上升过程中的过渡期间之后)进气通路压力是大气压以下的情况下,将进气通路压力作为中间吹扫通路压力。由此,能够省略压力检测部件32S,因此,能够削减蒸发燃料供给装置的部件件数。
本发明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并不限定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处理步骤等,能够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追加、删除。例如,说明了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并不限定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流程图。
此外,图7、图9、图11、图13、图15所示的动作波形表示第1~第5实施方式各自的动作的例子,并不限定于该波形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内燃机的例子采用车辆的发动机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于各种内燃机。
此外,以上(≥)、以下(≤)、大于(>)、小于(<)等既可以包含等号,也可以不包含等号。此外,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是一例子,并不限定于该数值。

Claims (21)

1.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具备:
吸附罐,其用于贮存蒸发了的燃料;
吹扫通路,其将内燃机的进气通路和所述吸附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供给被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
吹扫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用于对所述吹扫通路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
止回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所述进气通路向所述吸附罐流动;以及
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阀,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来自设于所述内燃机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控制所述吹扫阀的开度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对所述吹扫阀进行开闭控制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
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按照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能够执行这样的吹扫控制:在利用所述吸入通路的负压使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在所述吹扫通路中经由所述吹扫阀、作为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部分的中间吹扫通路、所述止回阀之后,将该蒸发燃料经由所述进气通路供给到所述内燃机,从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之后经过预定到达延迟时间之后,根据从所述吸附罐被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开始减少来自所述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
所述控制部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而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的情况下,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期间里,按照作为比所述第1开度大的开度的第2开度、或者作为比所述第1占空比大的占空比的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的时刻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低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或者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在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高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或者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或者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延迟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从将所述第2开度切换为所述第1开度的时刻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或者从将所述第2占空比切换为所述第1占空比的时刻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于在开始所述吹扫控制时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已开始控制所述吹扫阀的情况下,延长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延长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时,以随着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大而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变长的方式延长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11.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包括:
吸附罐,其用于贮存蒸发了的燃料;
吹扫通路,其将内燃机的进气通路和所述吸附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供给被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
吹扫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用于对所述吹扫通路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
止回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所述进气通路向所述吸附罐流动;以及
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阀,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来自设于所述内燃机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控制所述吹扫阀的开度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开闭控制所述吹扫阀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
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按照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能够执行这样的吹扫控制:在利用所述吸入通路的负压使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在所述吹扫通路中经由所述吹扫阀、作为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部分的中间吹扫通路、所述止回阀之后,将该蒸发燃料经由所述进气通路供给到所述内燃机,从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之后经过预定到达延迟时间之后,根据从所述吸附罐被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开始减少来自所述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
所述控制部件在判断为不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且预测到在现在时刻之后的时刻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在比预测到的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时刻靠前预定预驱动时间的时刻,执行按照所述第1开度或作为比所述第1开度大的开度的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1占空比或作为比所述第1占空比大的占空比的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的预驱动,
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1开度或者所述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进行所述预测的时刻根据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定所述预定预驱动时间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执行了所述预驱动的情况下,在经过所述预定预驱动时间之后、或者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高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结束所述预驱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时,按照设为最大开度的开度或者设为最大占空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按照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时,根据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调整所述第2开度或者所述第2占空比。
16.一种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包括:
吸附罐,其用于贮存蒸发了的燃料;
吹扫通路,其将内燃机和进气通路和所述吸附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内燃机供给被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
吹扫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用于对所述吹扫通路进行开闭控制而调整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的蒸发燃料的流量;
止回阀,其设于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的部分,容许流体从所述吸附罐向所述进气通路流动,并且防止流体从所述进气通路向所述吸附罐流动;以及
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所述吹扫阀,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来自设于所述内燃机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控制所述吹扫阀的开度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或者能够根据作为开阀时间相对于预定周期的比例的占空比对所述吹扫阀进行开闭控制而对通过所述吹扫阀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
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按照第1开度或者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能够执行这样的吹扫控制:在利用所述吸入通路的负压使贮存在所述吸附罐中的蒸发燃料在所述吹扫通路中经由所述吹扫阀、作为所述吹扫通路中的处于所述吹扫阀和所述止回阀之间的部分的中间吹扫通路、所述止回阀之后,将该蒸发燃料经由所述进气通路供给到所述内燃机,从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之后经过预定到达延迟时间之后,根据从所述吸附罐被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蒸发燃料开始减少来自所述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量,
所述控制部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而开始了所述吹扫控制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1开度或者所述第1占空比控制所述吹扫阀,在经过了预定等待时间之后,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满足所述吹扫控制的执行条件的时刻的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来计算所述预定等待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在所述预定等待时间的计时过程中,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压力差以下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高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不等待经过所述预定等待时间而开始测量所述预定到达延迟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在所述进气通路中的任一个位置设有压力检测部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
所述控制部件在将所述吹扫阀控制为全闭状态的情况下,推断为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的最小值是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
所述控制部件在将所述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推断为在经过预定的压力变动过渡时间之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变为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将所述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根据利用所述压力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和在所述吹扫阀的全闭状态下推断出的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更所述压力变动过渡时间的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蒸发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在将所述吹扫阀从全闭状态控制为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或者与全闭状态不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在推断为在经过预定的压力变动过渡时间之后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变为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时,在所述进气通路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情况下推断为所述中间吹扫通路内的压力是大气压。
CN201510405733.8A 2014-07-10 2015-07-10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Active CN105317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2144 2014-07-10
JP2014142144A JP6282543B2 (ja) 2014-07-10 2014-07-10 蒸発燃料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7589A true CN105317589A (zh) 2016-02-10
CN105317589B CN105317589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86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5733.8A Active CN105317589B (zh) 2014-07-10 2015-07-10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3892B2 (zh)
JP (1) JP6282543B2 (zh)
CN (1) CN105317589B (zh)
DE (1) DE102015008889B4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7770A (zh) * 2017-02-13 2018-08-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及车辆
CN109477443A (zh) * 2016-07-27 2019-03-15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9715931A (zh) * 2016-09-13 2019-05-03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9812348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燃机中的学习值的学习方法
CN110023614A (zh) * 2016-11-24 2019-07-16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泵模块和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10529295A (zh) * 2018-05-24 2019-12-0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运行机动车的驱动系统的方法、驱动系统和机动车
CN110770430A (zh) * 2017-06-13 2020-02-07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
CN111608823A (zh) * 2020-05-13 2020-09-0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炭罐阀开启延迟、油箱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泄漏检测装置
CN112459930A (zh) * 2019-09-06 2021-03-0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2543B2 (ja) 2014-07-10 2018-02-2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供給装置
DE102016221901A1 (de) * 2016-11-08 2018-05-09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Tankentlüftung für einen Kraftstofftank
JP6597661B2 (ja) * 2017-02-07 2019-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圧力センサの異常診断装置
KR102232886B1 (ko) * 2020-03-20 2021-03-29 주식회사 현대케피코 Pcsv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5719A (en) * 1993-10-15 1996-07-16 Nippondenso Co., Ltd. Purge-compensated air-fuel ratio control apparatus
JP2007198353A (ja) * 2006-01-30 2007-08-09 Mazda Motor Corp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US7334559B2 (en) * 2004-08-23 2008-02-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ive fuel supply apparatus
US20120247434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Evaporative fuel treat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DE102011084403A1 (de) * 2011-10-13 2013-04-18 Robert Bosch Gmbh Tankentlüf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Diagnose
CN103323188A (zh) * 2012-03-23 2013-09-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燃料系统诊断法
CN103635682A (zh) * 2011-06-30 2014-03-12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燃料系统的方法以及燃料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1517A (ja) * 1992-09-17 1994-04-12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3458571B2 (ja) * 1995-12-28 2003-10-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JP3317121B2 (ja) 1996-01-25 2002-08-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バポ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診断方法
JP3307858B2 (ja) 1997-08-22 2002-07-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2000045886A (ja) 1998-08-04 2000-02-1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供給方法
JP3532851B2 (ja) * 2000-12-19 2004-05-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EP1781917B1 (en) 2004-06-15 2012-11-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 control device for a purge system of a dual injector fuel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2009008831B4 (de) 2009-02-13 2016-09-15 Audi Ag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Tankentlüftungssystems und eines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ssystems
US8312765B2 (en) 2009-03-06 2012-11-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uel vapor purging diagnostics
US7966996B1 (en) * 2010-03-03 2011-06-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acuum supply system
US8447495B2 (en) * 2010-05-28 2013-05-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el vapor control
US8434461B2 (en) * 2011-04-29 2013-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el vapor control
JP5936985B2 (ja) 2012-10-12 2016-06-22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6145696B2 (ja) 2013-01-25 2017-06-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282543B2 (ja) 2014-07-10 2018-02-2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5719A (en) * 1993-10-15 1996-07-16 Nippondenso Co., Ltd. Purge-compensated air-fuel ratio control apparatus
US7334559B2 (en) * 2004-08-23 2008-02-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ive fuel supply apparatus
JP2007198353A (ja) * 2006-01-30 2007-08-09 Mazda Motor Corp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US20120247434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Evaporative fuel treat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3635682A (zh) * 2011-06-30 2014-03-12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燃料系统的方法以及燃料系统
DE102011084403A1 (de) * 2011-10-13 2013-04-18 Robert Bosch Gmbh Tankentlüf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Diagnose
CN103323188A (zh) * 2012-03-23 2013-09-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燃料系统诊断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7443A (zh) * 2016-07-27 2019-03-15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9715931A (zh) * 2016-09-13 2019-05-03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9715931B (zh) * 2016-09-13 2021-01-05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10023614A (zh) * 2016-11-24 2019-07-16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泵模块和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8457770A (zh) * 2017-02-13 2018-08-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及车辆
CN108457770B (zh) * 2017-02-13 2020-04-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及车辆
CN110770430A (zh) * 2017-06-13 2020-02-07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
CN109812348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燃机中的学习值的学习方法
CN109812348B (zh) * 2017-11-22 2021-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以及内燃机中的学习值的学习方法
CN110529295A (zh) * 2018-05-24 2019-12-0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运行机动车的驱动系统的方法、驱动系统和机动车
CN110529295B (zh) * 2018-05-24 2021-11-23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运行机动车的驱动系统的方法、驱动系统和机动车
CN112459930A (zh) * 2019-09-06 2021-03-0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11608823A (zh) * 2020-05-13 2020-09-0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炭罐阀开启延迟、油箱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泄漏检测装置
CN111608823B (zh) * 2020-05-13 2022-06-2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炭罐阀开启延迟、油箱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泄漏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10570A1 (en) 2016-01-14
US10273892B2 (en) 2019-04-30
DE102015008889B4 (de) 2023-02-09
DE102015008889A1 (de) 2016-01-14
CN105317589B (zh) 2018-04-20
JP2016017493A (ja) 2016-02-01
JP6282543B2 (ja)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7589A (zh)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US8141533B2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852659B (zh) 缸内喷射式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EP1798406A2 (en) Fuel injection
US20170145946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790666B2 (ja) セタン価推定装置
CN102741532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EP3184786B1 (en) Controll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5275675A (zh) 蒸发燃料供给装置
CN102713214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2009203918A (ja) ガソリンエンジンの運転制御方法
EP2492477A1 (en) Air/fuel ratio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20130186071A1 (en) Fuel supply method
US9624862B2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2157024A1 (ja) 排気還流装置の故障診断方法
US9534555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2150619A1 (ja) 内燃機関の運転制御方法
JP5077491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018974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04028027A (ja) 筒内噴射型内燃機関とその燃焼方法
JP7243112B2 (ja) ガス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JP2023057566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4212180B2 (ja) 燃料遮断弁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720513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6125453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