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1623B -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1623B
CN105311623B CN201410431488.3A CN201410431488A CN105311623B CN 105311623 B CN105311623 B CN 105311623B CN 201410431488 A CN201410431488 A CN 201410431488A CN 105311623 B CN105311623 B CN 105311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latin
preparation
crosslinking
sterilization
plasma substit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14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1623A (zh
Inventor
黄岭
尹磊
张伊萌
胡淑静
张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da Medical Nutrition Science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OC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OC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OC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14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11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11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1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1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1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溶胶;(2)碱水解;(3)交联酰化;(4)电解质的调节;(5)吸附澄清;(6)旋转灭菌。本发明还涉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所述代血浆明胶制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且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在90000以下,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在8000以上,分布系数Mw/Mn在2.5以下。

Description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代血浆明胶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牛骨明胶为原料制备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
背景技术
代血浆明胶为新一代改良明胶,是医学领域常用的药物。其注射液是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指南》推荐的明胶类血浆代用品,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失体液性休克等症。具有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的作用。适用于临床急救,在输血时无需血型匹配,可避免交叉传染,具有人体血液所不具备的优势。
目前,明胶注射液存在不同的制备方法,尚存在不足。
如申请号为CN02115961.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明胶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该申请中制备方法采用高温水解,因温度较高,反应条件激烈会产生较多的氨基酸、小分子肽等小分子物质和未知的物质,增加了交联难度,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
又如申请号为CN201010271416.9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明胶的制备技术中同样采用高温水解,并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而丙酮具有较强的毒性,虽然该技术有去除丙酮的步骤,但仍然会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申请号以及申请号为CN200410068941.5、CN200510132242.的专利申请中均未说明其中制剂的灭菌方法。目前已上市的注射液灭菌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或是采用全程无菌操作,全程无菌操作要求较高,大大增加生产成本。采用湿热灭菌的常规热压灭菌方法115℃,30min或121℃,8min,因明胶注射液为酰化多肽溶液,组分多,具有一定粘度,在灭菌过程中会导致热传导不均匀,出现灭菌不够彻底和产品质量不均一等问题。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采用碱法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能有效避免氨基酸、小分子肽等小分子物质的产生。交联酰化工序不需要添加除交联剂之外的有机溶剂,安全性较高。使用优选的酰化条件,能得到分散度最佳的网状酰化多肽分子,保证产品质量。将明胶注射液灭菌工序的常规热压灭菌改用旋转式灭菌,确保溶液受热的均一性,既能达到无菌指标要求,又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溶胶:
用注射用水溶解明胶,所述注射用水温度为70~80℃,溶解时间为10~30min。
其中明胶可以是药用牛骨明胶,可以购于广东罗赛洛、辽源嘉利达、黑龙江普邦等厂家。
(2)碱水解:
向步骤(1)的溶解后的明胶水溶液中加入碱进行碱法水解,所加入的碱的量为能将明胶溶液的pH值调节为9.0~13.0的量,升温至80~100℃,维持这一温度至碱水解后,测得明胶重均分子量在28000~35000道尔顿时,立即降温至30~45℃。
其中,所加入的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
其中,明胶重均分子量的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 H记载的多糖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测定法进行测定。1.用凝胶色谱柱(TSK-G3000PWXL 7.8×300m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7.0g,二水合磷酸氢二钠16.2g,叠氮化钠0.8g,加水4000ml溶解,混匀)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5ml,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2.称取5种已知分子量的右旋糖苷分子量对照品(分子量分别为7100、10000、21400、41100和84400)适量,分别用流动相溶解制成每1ml溶液中约含10mg溶质的溶液,吸取上述各对照品溶液20μl,依次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不同分子量的对照品与其相应的保留时间计算回归方程;3.取待测样品,测定同步骤2,记录分子量分布曲线,计算待测样品的重均分子量。
(3)交联酰化:
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为8.0~10.0,加入明胶重量3%~7%的交联剂进行酰化,交联酰化温度为30~45℃,交联酰化时间为1.0~2.0h。
明胶交联酰化的核心反应为:
影响交联酰化反应涉及的变量有交联温度,交联时间,交联剂用量,交联反应pH值,明胶浓度等,最优范围如下表。
交联反应因素 对交联反应的影响 最优范围
交联剂用量 在一定范围内用量增加酰化度增加 3%~7%
交联温度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但过高不利于生产操作 38~45℃
交联时间 2h内时间延长交联程度增加,之后变化不明显 1h~2h
交联pH值 最重要的因素,高pH值有利于酰化反应进行 9.5~10.5
明胶浓度 浓度增加有利于交联反应,但不利于生产操作 5.5%~10%
其中,所加入的酸可以是盐酸、乙酸或枸缘酸,
其中,交联酰化过程中使用的交联剂为丁二酸酐、乙二醛或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优选丁二酸酐,且
其中,交联酰化过程不需要添加交联剂之外的有机溶剂,安全性高,通过该优选的酰化条件,能得到分散度最佳的网状酰化多肽分子。
(4)电解质的调节:
称取适量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加入步骤(3)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的量至明胶制剂中每1ml中含钾应为2.0~4.0μmol,钠139~152μmol,钙0.2~2.0μmol,搅拌使电解质完全溶解,再补加适量注射用水。
(5)吸附澄清:
向步骤(4)的溶液中加入0.1%~2%(W/V)、优选0.5%~1.0%(W/V)的活性炭搅拌,在70~100℃下搅拌吸附0.5~1h,吸附结束后采用高效澄清板多级深层过滤脱炭,脱炭后采用3级精密过滤,灌装,
其中高效澄清板可以是购于沈阳市长城过滤纸板有限公司型号为scp-1120的澄清过滤板,
其中3级精密过滤例如是指依次经过0.8μm滤芯微孔滤器、0.45μm滤芯微孔滤器、0.22μm滤芯微孔滤器过滤。
(6)灭菌:
置于灭菌温度为115~125℃,时间为3~30min,旋转速度为1~30转/min的旋转灭菌柜中灭菌,
其中,所使用的旋转灭菌柜为购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XASM型、MPSM型旋转灭菌柜。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且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在90000以下,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在8000以上,分布系数Mw/Mn在2.5以下。
本发明提供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碱水解技术可使断裂的多肽链分子其重均分子量在28000~35000道尔顿,解决了热压水解工艺中,因条件剧烈产生氨基酸、小分子肽等产物影响交联,在碱性溶液中还有利于交联反应的发生。
采用适量的交联剂、适合的pH值、适宜温度及浓度,让小分子肽链连接成空间球状结构。参照明胶肽注射液国家药品标准YBH10312006项下游离氨基的检测方法检测表明,本发明所获得产品较同类产品游离氨基少,避免了同类产品因交联不完全导致在临床上扩容效果差的缺点,保证临床疗效稳定、效果好。
2.首次采用旋转式灭菌,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热敏性的物质进行灭菌,产品的冷热转换速度快且均衡。经该灭菌工艺制备的明胶注射液其无菌、热原指标符合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溶胶:取市售的药用牛骨明胶180g,加入2000ml的注射用水进行低温溶胀,将其温度升至70℃进行溶解,溶解时间30min,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2)碱水解: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明胶溶液的pH值为9.0,升温至95℃,维持这一温度至水解后明胶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道尔顿时,降温至30℃,得到降解液。
(3)交联酰化:加入盐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为8.0时,加入交联剂丁二酸酐6g进行酰化,将酰化温度控制在30℃,搅拌交联2.0h。
(4)电解质的调节:加入氯化钾0.8g、氯化钠24g、氯化钙0.36g,加适量的注射用水使电解质完全溶解,加盐酸溶液调pH值至7.0,共配制成4000ml。
(5)吸附澄清:加入活性炭4g,在40℃温度下搅拌吸附1h,吸附结束后采用高效澄清板多级深层过滤脱炭,脱炭后趁热依次经0.8μm、0.45μm、0.22μm滤膜过滤,罐装。
(6)旋转灭菌:在温度为121℃旋转灭菌柜中灭菌8min,转速在3转/min。
实施例2
(1)溶胶:取市售的药用牛骨明胶190g,加入2000ml的注射用水进行低温溶胀,将其温度升至75℃进行溶解,溶解时间20min,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2)碱水解:加1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明胶溶液的pH值为11.0,升温至90℃,维持这一温度至水解后明胶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道尔顿时,降温至30℃,得到降解液。
(3)交联酰化:加入盐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至9.5,加入交联剂乙二醛6.2g进行酰化,将酰化温度控制在35℃,搅拌交联1.5h。
(4)电解质的调节:加入氯化钾1.0g、氯化钠26g、氯化钙0.40g,加适量的注射用水使电解质完全溶解,加盐酸溶液调pH值至7.0,共配制成4000ml。
(5)吸附澄清:加入活性炭5g,在40℃温度下搅拌吸附1h,吸附结束后采用高效澄清板多级深层过滤脱炭,脱炭后趁热依次经0.8μm、0.45μm、0.22μm滤膜过滤,罐装。
(6)旋转灭菌:在温度为121℃旋转灭菌柜中灭菌10min,转速在5转/min。
实施例3
(1)溶胶:取市售的药用牛骨明胶200g,加入2000ml的注射用水进行低温溶胀,将其温度升至80℃进行溶解,溶解时间15min,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2)碱水解:加1mol/L氢氧化钙溶液调节明胶溶液的pH值为12.0,升温至80℃,维持这一温度至水解后明胶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道尔顿时,降温至30℃,得到降解液。
(3)交联酰化:加入盐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至8.5,加入交联剂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5g进行酰化,将酰化温度控制在40℃,搅拌交联1.0h;
(4)电解质的调节:加入氯化钾1.2g、氯化钠28g、氯化钙0.44g,加适量的注射用水使电解质完全溶解,加盐酸溶液调pH值至7.0,共配制成4000ml。
(5)吸附澄清:加入活性炭6g,在40℃温度下搅拌吸附1h,吸附结束后采用高效澄清板多级深层过滤脱炭,脱炭后趁热依次经0.8μm、0.45μm、0.22μm滤膜过滤,罐装。
(6)旋转灭菌:在温度为124℃旋转灭菌柜中灭菌5min,转速在10转/min。
比较例1
(1)溶胶:取市售的药用牛骨明胶200g,加入2000ml的注射用水进行低温溶胀,将其温度升至80℃进行溶解,溶解时间15min,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2)水解:升温至120℃,维持这一温度至水解后明胶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道尔顿时,降温至30℃,得到降解液。
(3)交联酰化:加入盐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至8.6,加入交联剂丁二酸酐6.6g进行酰化,将酰化温度控制在40℃,搅拌交联1.0h。
(4)电解质的调节:加入氯化钾1.2g、氯化钠28g、氯化钙0.44g,加适量的注射用水使电解质完全溶解,加盐酸溶液调pH值至7.0,共配制成4000ml。
(5)吸附澄清:加入活性炭6g,在40℃温度下搅拌吸附1h,吸附结束后采用高效澄清板多级深层过滤脱炭,脱炭后趁热依次经0.8μm、0.45μm、0.22μm滤膜过滤,罐装。
(6)灭菌:在温度为121℃非旋转灭菌柜中灭菌8min。
比较例2
(1)溶胶:取市售的牛骨明胶190g,加入2000ml的注射用水进行低温溶胀,将其温度升至80℃进行溶解,溶解时间15min,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2)水解:升温至120℃,维持这一温度至水解后明胶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道尔顿时,降温至30℃,得到降解液。
(3)交联酰化:加入盐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至8.8,加入交联剂丁二酸酐6.2g进行酰化,将酰化温度控制在40℃,搅拌交联1.0h。
(4)电解质的调节:加入氯化钾1.1g、氯化钠26g、氯化钙0.40g,加适量的注射用水使电解质完全溶解,加盐酸溶液调pH值至7.0,共配制成4000ml。
(5)吸附澄清:加入活性炭6g,在40℃温度下搅拌吸附1h,吸附结束后采用高效澄清板多级深层过滤脱炭,脱炭后趁热依次经0.8μm、0.45μm、0.22μm滤膜过滤,罐装。
(6)灭菌:在温度为121℃非旋转灭菌柜中灭菌12min。
以下试验例为对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进行理化性质检测及微生物试验结果。
试验例1:按照明胶肽注射液国家药品标准YBH10312006对比测定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明胶灭菌制剂的主要质量指标,结果如下。
对比检验数据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制备产品的重均分子量、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分布系数Mw/Mn、游离氨基等关键指标均优于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例)制备的产品。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产品质量更均一,更利于药效的发挥。
试验例2: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有关规定进行稳定性考察。
1.加速稳定性试验:取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置于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留样观察,分别于第0、1、2、3、6个月末取样一次,结果示于下表中,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在加速试验考察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月末检测的重均分子量、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分布系数Mw/Mn、游离氨基等指标均优于比较例制备的产品。
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40±2℃)
2.长期稳定性试验: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置于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10%条件下留样观察,分别于3、6、9、12、18、24个月末取样一次。结果示于下表中,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在长期试验考察条件下放置24个月,各月末检测的重均分子量、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分布系数Mw/Mn、游离氨基等指标均优于比较例制备的产品。
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25±2℃)
对比检验数据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制备产品的重均分子量、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分布系数Mw/Mn、游离氨基等关键指标均优于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例)制备的产品。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产品质量更均一,更利于药效的发挥。
稳定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制备产品在储藏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而传统方法(比较例)制备产品由于交联酰化不足,分子量分布不均一,贮藏过程中大分子容易聚结,小分子容易快速降解,进一步加剧产品分布系数、游离氨基的增大,最终影响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加速第6个月和长期6、9、12、18、24个月,对本品进行无菌、热原及不溶性微粒的检查,其无菌、热原及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明胶灭菌制剂的稳定性好、产品质量高,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试验例3:对通过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进行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过敏性试验
试验材料:
豚鼠,雌雄均可,体重260-320g,豚鼠在实验动物室饲养观察2天后用于试验。
阴性对照: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牛血清蛋白标准品(产品编号14061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品)14.8mg/支,使用前以生理盐水溶解成为3mg/ml溶液。
受试药物:明胶灭菌制剂(按实施例1制备)。
试验方法:将18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给以相应药物,注射致敏剂量为1ml,在1、3、5隔日腹腔注射,每只0.5ml/次,共3次。然后将每组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于第二周及第三周后静脉注射受试药物1ml,一次性快速静脉注射后15min内观察其过敏反应。
试验结果与分析:三次腹腔致敏注射给药后未见豚鼠精神、活动和行动出现异常;第二周或第三周静脉注射后受试药物组与阴性对照组的豚鼠呼吸均匀、背毛不竖,无咳嗽、呕吐、喷嚏等症状,未见其它精神、行为异常和过敏反应。阳性对照组则出现竖毛、喷嚏、干呕、咳嗽呼吸困难、抽搐及死亡等过敏症状。并且第三周注射给药后豚鼠过敏反应较第二周注射给药的更为显著,如下所示。
本发明产品向豚鼠注射致敏后的反应(出现反应的动物数)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明胶灭菌制剂注射后15min未发现豚鼠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如有竖毛、呼吸困难、喷嚏、干呕或咳嗽等现象中两种以上者;或痉挛、抽搐、虚脱或死亡现象之一应判断为阳性)。本发明产品无过敏反应,用药安全。
2.体外溶血性试验
试验材料:
新西兰种白色家兔,雌雄均可,体重2.1-2.4kg,家兔在实验动物室饲养观察1周后用于试验。
阴性对照: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蒸馏水。
受试药物:明胶灭菌制剂(按实施例1制备)。
试验方法:
血细胞悬液的制备:采用心脏取血法取兔血10ml,放入含灭菌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同方向震荡10min,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加入生理盐水80ml,分装至10ml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min,除去上清液,再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至上清液无色透明为止。将所得红细胞加生理盐水至10ml,待用。
操作方法:另取离心管7支,分别加入上述配制的血细胞混悬液2.5ml;1号管加入生理盐水2.5ml作为阴性对照管;第2-6号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0、2.1、2.2、2.3、2.4ml;混匀后置37℃±5℃恒温水浴箱30min;分别在第2-6号管加入本发明产品0.5、0.4、0.3、0.2、0.1ml;第7管加入蒸馏水2.5ml,使每管容积均在5ml,混匀后继续置于37℃±5℃恒温水浴箱中;每15min观察一次,1h后改为每1h观察一次,共4h(试管中液体呈红色透明即为溶血;呈棕红色并有絮状沉淀即为凝集;上层液体清亮透明,下层是沉淀的红血球即为不溶血)。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6号离心管上层液体清亮透明,下层为沉淀的红血球,未见溶血和凝聚;第7号离心管中的液体呈红色透明,管底有少量沉淀残渣,被判定为溶血。即受试药物与阴性对照,无溶血凝聚发生;阳性对照有溶血发生。试验数据如下。
本发明产品体外接触红血球的溶血作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血细胞混悬液(ml) 2.5 2.5 2.5 2.5 2.5 2.5 2.5
生理盐水(ml) 2.5 2 2.1 2.2 2.3 2.4 0
蒸馏水(ml) 0 0 0 0 0 0 2.5
本发明产品(ml) 0 0.5 0.4 0.3 0.2 0.1 0
溶血判定 - - - - - - +
溶血试验表明,本发明产品在4h内均未发生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现象,表明由实施例制备的明胶灭菌制剂在该试验条件下不会引起血细胞形态的改变,其理化性质符合溶血试验的规定,可注射使用。
3.血管刺激性试验
试验材料
新西兰种白色家兔,雌雄均可,体重2.1-2.4kg,家兔在实验动物室饲养观察2天后用于试验。
阴性对照:生理盐水。
受试药物: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按实施例1制备)。
试验方法:给药白色家兔4只。在兔夹上固定后,双侧耳缘静脉用75%乙醇消毒,用注射针头刺入,给药组分别缓慢注射本发明产品10ml(5ml/耳),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用棉球压迫止血5min。每天注射1次,连续给药7天,每天观察局部血管情况。
组织学观察:在第7天注射给药后的2h,棒击家兔头颅处死,死亡1h待血液完全凝固后,剪取注射静脉血管的双耳廓面积2×4cm各一块,浸泡在10%甲醛固定液中,经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制成标本玻片,再经H.E染色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对照组和受试组家兔静脉注射后无全身性不良反应。第2次静脉给药后,肉眼观察到局部血管皮下组织有少量出血引起的青紫色瘀斑,连续7天给药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对照组和受试组注射部位血管及周围组织未见出血、水肿、变性或坏死等刺激性反应。
给药期间家兔的反应。
结果表明,家兔静脉注射给药血管刺激性试验中,对照组与受试组注射部位局部血管肉眼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病理组织学未见血管存在刺激反应。表明本发明产品符合注射给药刺激性试验的规定,可供注射使用。

Claims (9)

1.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溶胶;(2)水解;(3)交联酰化;(4)电解质的调节;(5)吸附澄清;(6)灭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在步骤(2)的水解过程中,向步骤(1)的溶液中加入碱进行碱法水解,溶液的pH为9.0~13.0,水解温度为80~100℃,维持这一温度至碱水解后明胶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道尔顿,在步骤(3)的交联酰化过程中,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酸调节明胶水解液pH值为8.0~10.0,随后加入交联剂进行酰化,交联剂的用量为明胶重量的3%~7%,交联酰化温度为30~45℃,交联酰化时间为1.0~2.0h,所述交联酰化步骤中不使用有机溶剂,所述灭菌是旋转式灭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的水解过程中,使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交联酰化过程中,使用的酸为盐酸、乙酸和枸缘酸。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交联剂为丁二酸、乙二醛或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向步骤(3)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加入的量至明胶制剂中每1ml中含钾应为2.0~4.0μmol,钠139~152μmol,钙0.2~2.0μmol,并使电解质完全溶解。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向步骤(4)的溶液中加入0.1%~2%(W/V)的活性炭搅拌,在70~100℃下搅拌吸附0.5~1h,吸附结束后过滤脱炭,脱炭后采用3级精密过滤,灌装。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级精密过滤是指依次经过0.8μm滤芯微孔滤器、0.45μm滤芯微孔滤器、0.22μm滤芯微孔滤器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中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灭菌温度为115℃~125℃,时间为3~30min,旋转速度为1~30转/min。
9.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代血浆明胶制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8000~35000,10%大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在90000以下,10%小分子部分重均分子量在8000以上,分布系数Mw/Mn在2.5以下。
CN201410431488.3A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311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1488.3A CN105311623B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1488.3A CN105311623B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1623A CN105311623A (zh) 2016-02-10
CN105311623B true CN105311623B (zh) 2016-11-16

Family

ID=5524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1488.3A Active CN105311623B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1162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0585B (zh) * 2013-05-15 2014-06-25 湖北美林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明胶肽代血浆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1623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6360B (zh) 一种布洛芬静脉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0740A (zh)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及制备工艺
CN103494780B (zh) 一种注射用加米霉素组合物冻干粉及制备方法
CN102784160B (zh) 连翘苷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改善认知功能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11623B (zh) 一种代血浆明胶灭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0576A (zh) 一种香菇多糖注射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84963C (zh)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0686A (zh) 一种含更昔洛韦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7281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参皂苷组合物
CN102988284A (zh)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7496351A (zh)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RU2206337C1 (ru)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й препарат для лечения мышечных дистони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07157924A (zh) 萘普生钠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41160B (zh) 一种胸腺肽α1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7747A (zh)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444931A (zh) 乙酰谷酰胺注射液
CN102973494A (zh) 一种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RU2255761C1 (ru) Препарат для лечения мышечных дистоний из токсина культуры clostridium botulinum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03877013A (zh) 一种细辛脑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496B (zh) 一种含有奥扎格雷钠的冻干药物组合物
CN100490824C (zh) 治疗血管类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772373B (zh) 一种注射用酒石酸长春瑞滨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188A (zh)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0451B (zh) 一种稳定的灯盏花素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6138211A (zh) 一种提高红茴香药物注射制剂稳定性的注射用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Ling

Inventor after: Yin Lei

Inventor after: Zhang Yimeng

Inventor after: Hu Shuj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jun

Inventor before: Huang Ling

Inventor before: Yin Lei

Inventor before: Hu Shuj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j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00 Jinyin Lake Ecological Park,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anda Life Science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23 No. 1, Da'an Road, Jinyin Lake Ecological Park,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DOCAN PHARMACEUTIC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00 No.1 Xiaoxiang West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anda Medical Nutrition Science (Wu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00 Jinyin Lake Ecological Park,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anda Life Science (Wuh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