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6507A -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6507A
CN105296507A CN201510657744.5A CN201510657744A CN105296507A CN 105296507 A CN105296507 A CN 105296507A CN 201510657744 A CN201510657744 A CN 201510657744A CN 105296507 A CN105296507 A CN 105296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sa fever
fever virus
clone
gen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7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6507B (zh
Inventor
郑学星
于学杰
薛付忠
宋艳艳
赵丽
温红玲
姚苹
雷晓颖
王志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57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6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6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6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6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6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拉沙热病毒Z、N、GPC基因分别与昆虫细胞表达载体连接,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来生产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将所述拉沙热病毒样颗粒与防腐剂和佐剂混合,即制备得到拉沙热疫苗。本发明的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及其疫苗能高效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填补了国内此类疫苗的空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免疫学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沙热(Lassafever)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拉沙热病毒(Lassavirus,LASV)。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拉沙热的发生,但直到1969年才分离出拉沙热病毒。其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导致诊断非常困难。拉沙热主要在西非流行,据统计,每年西非LASV感染者超过20万人,造成3000多人死亡。LAS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与拉沙热病人和纳塔尔种多乳房鼠(Mastomysnatalensis)(一种广泛分布、高度共栖的啮齿类动物)接触。最近报道有旅客经商务飞机将LASV传入德国、荷兰、英国和美国,表明该病原体高危险、高传染性,有传入我国的可能。LASV被列为A类生物武器制剂,在世界范围内,拉沙热一直是公共卫生方面受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目前尚没有批准的拉沙热疫苗。
LASV是一种两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包膜,表面覆盖长约8~10nm的方形树突,属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的旧世界群(OldWorldgroup)。LASV基因组由两节段的双义(ambisense)单链RNA组成,编码5个结构蛋白,分别是3.4kb的S链和7.2kb的L链。S链的两个基因编码核蛋白(NP)、包膜糖蛋白GP1和GP2。L链的两个基因编码病毒聚合酶蛋白(L)和Z蛋白。GP1与GP2蛋白,是由G基因编码的前体糖蛋白GPC经翻译后裂解而来,GP1与GP2以四聚体形式构成横跨病毒囊膜的表面纤突,其上具不同抗原决定簇,与病毒的中和作用有关。
近年来,应用病毒样颗粒作为疫苗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生物安全要求高的烈性病毒。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的结构蛋白自主包装形成,与天然病毒的形态一致,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且病毒样颗粒不包裹核酸,不能复制,因此也没有感染性,是一种安全的抗原。
目前尚无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制备拉沙热病毒样颗粒方面的报道。因此,探索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应对日趋严峻的拉沙热疫情防控形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高效制备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
所述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2)将步骤(1)制得的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分别插入到昆虫细胞表达载体中,转化含有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提取阳性质粒,制得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id质粒;
(3)将步骤(2)制得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id质粒分别转染昆虫细胞,拯救获得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
(4)将步骤(3)制得的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混合后接种昆虫细胞,培养后收获上清,上清经纯化,制得拉沙热病毒样颗粒。
上述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为:KM821898,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为:KM821845,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为:KM82184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昆虫细胞表达载体选自:AcRP23-lacZ、AcRP6-SC、AcUWl-lacZ、BacPAK6、BactoPac、Bacmid、p2Bac、p2Blue、BlucBacII、p89B310、pAc360、pAc373、pAcAB3、pAcAB4、PAcAS3、pAcC129、pAcC4、DZI、pAcGP67、pAcIEl、pAcJPl、pAcMLF2、pAcMLF7、pAcMLF8、pAcMPl、pAcMP2、pAcRP23、pAcRP25、pAcRW4、pAcsMAG、pAcUWl、pAcUW21、pAcUW2A、pAcUW2B、pAcUW3、pAcUW31、pAcUW41、pAcUW42、pAcUW43、pAcUW51、pAcVC2、pAcVC3、pAcYMl、pAcJcC5、pBacl、pBac2、pBlueBacIII、pBlueBacHis、pEV55、mXIV、pIEINeo、pJVETL、pJVNhel、pJVP10、pJVrsMAG、pMBac、pP10、pPAKl、pPBac、pSHONEX1.1、pSYNXIVVI+、pSYNVI+wp、pSYNXIVVI-、pVL1391、pVL1392、pVL1393、pVL941、pVL945、pVL985、pVTBac、pBM030、pUAC-5、pFastBacDual、pFastBac1、pFastBacHTA、pFastBacHTB、pFastBacHTC、pFastBacDual之一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昆虫细胞表达载体为pFastBac1。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重组杆状病毒为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rAcMNPV。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21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MimicSf9细胞系、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Se30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4细胞系、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BTI-Tn-5B1-4细胞系、BTI-Tn-5C1细胞系、BTI-Tn-5F2细胞系,斜纹贪夜蛾(Spodopteralitura)ZSU-S1-1细胞系、IBL-SL1A细胞系、家蚕卵巢细胞系BmN之一;进一步优选的,昆虫细胞选自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21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MimicSf9细胞系、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Se30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4细胞系、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BTI-Tn-5B1-4细胞系、BTI-Tn-5C1细胞系、BTI-Tn-5F2细胞系,斜纹贪夜蛾(Spodopteralitura)ZSU-S1-1细胞系、IBL-SL1A细胞系、家蚕卵巢细胞系BmN之一;进一步优选的,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Z)、整合了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N)、整合了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GPC)按MOI(感染复数)比例2:1:1混合。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纯化为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蔗糖质量体积浓度为20%、30%和60%,单位g/mL。质量体积浓度30%和60%之间得到纯化拉沙热病毒样颗粒。
一种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包含拉沙热病毒Z蛋白、拉沙热病毒N蛋白、拉沙热病毒G1蛋白、拉沙热病毒G2蛋白;所述的拉沙热病毒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的拉沙热病毒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所述的拉沙热病毒G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所述的拉沙热病毒G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
上述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在制备拉沙热疫苗中的应用。
上述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拉沙热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拉沙热疫苗,该疫苗是由上述拉沙热病毒样颗粒为药效成分与其他辅料复配制得。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其他辅料为防腐剂和/或佐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佐剂为206佐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操作如无特别说明,均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操作条件。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生物反应器中安全、高效地生产拉沙热病毒样颗粒,所制备的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及其疫苗能高效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填补了国内此类疫苗的空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的结果;
图中,A:空白Sf9细胞;B:感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Z;C:感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N;D:感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GPC。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免疫荧光鉴定重组病毒表达拉沙热病毒蛋白的结果;
图中,A:感染野生型杆状病毒;B:感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Z;C:感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N;D:感染重组杆状病毒AcMNPV-GPC。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WesternBlot鉴定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组成的结果;
图中,M:蛋白marker;1-2:AcMNPV-Z、AcMNPV-N、AcMNPV-GPC共感染的Sf9细胞;3野生型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对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电镜与免疫电镜鉴定结果;
图中,A-C: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电镜结果;D-F: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免疫电镜结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脾细胞SFCs和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水平的分析结果;
图中,A:小鼠脾细胞中分泌IFN-γ的细胞数;B:小鼠脾细胞上清中产生的IL-2浓度;C:小鼠脾细胞上清中产生的IFN-γ浓度;D:小鼠脾细胞上清中产生的IL-4浓度。
图6本发明实施例5中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疫苗免疫小鼠后中和抗体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如Sambrook等分子克隆实验手册(SambrookJ&RussellDW,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2001),或按照制造厂商说明书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重组转移载体的构建
1、拉沙热结构基因的获得
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来源于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M821898、KM821845和KM821845),核苷酸序列由上海生工合成,长度分别为297bp、1476bp和1710bp,并将目的序列连接至PUC57载体(购自ThermoFisherScientific公司),分别命名为PUC57-Z,PUC57-N,PUC57-GPC。
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原始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1、SEQIDNO:3和SEQIDNO:5所示,由它们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2、SEQIDNO:4和SEQIDNO:6所示。
2、酶切、连接、转化及鉴定
将pFastBac1载体(购自Invitrogen公司)和PUC57-Z质粒进行酶切处理,酶切体系50μl,组成如下:
DNA10μl,限制性内切酶BamHI/限制性内切酶NotI各2μl,10×M缓冲溶液5μl,ddH2O31μl。
混匀后,在37℃条件下酶切5h。然后,纯化后的酶切产物用于DNA连接,连接体系20μl,组成如下:
缓冲液2μl,T4连接酶1μl,酶切目的产物7.5μl,载体1.5μl,ddH2O8μl。混匀后,16℃连接8h。
最后,将连接产物与感受态细胞(E.coliDH5)采用热休克方法进行转化,获得阳性质粒pFastBac1-Z。同样,按照上述方法通过酶切连接将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连接至pFastBac1载体,分别命名为pFastBac1-Z、pFastBac1-N、pFastBac1-GPC。
实施例2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
1、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构建
将pFastBac1-Z、pFastBac1-N、pFastBac1-GPC转移载体转化E.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含有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杆状病毒AcMNPV基因组,InvitrogenCatNO.10359-016),转化条件如下:
将2μlpFastBac1-Z、pFastBac1-N或pFastBac1-GPC与E.coliDH10Bac混匀后,冰浴35min,42℃热应激50s后,再进行冰浴3min,然后,加入1ml无抗性LB培养基,在37℃、200rpm条件下培养4~5h后,菌液进行10-1、10-2、10-3倍比连续稀释,从各稀释液中分别取100μl涂在含有三抗抗性细菌培养皿上(含50μg/ml卡那霉素、7μg/ml庆大霉素、10μg/ml四环霉素、X-gal),37℃培养48h后,进行蓝白斑筛选。
2、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的鉴定
在上述培养皿中,挑取白斑菌落,划线于含有三抗和X-gal的细菌培养皿上,继续培养48h后,挑取白色菌落,接菌至含三抗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氯化钠10g/L)中,在37℃、200rpm条件下培养12~16h后,采用碱裂解与异丙醇沉淀结合的方法提取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DNA。
实施例3重组杆状病毒的拯救
将提取的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DNA转染昆虫细胞Sf9,转染过程如下:
(1)将4μg重组DNA加入到250μl无血清和双抗的Grace培养液中,混匀,室温静止5min;
(2)将6μl脂质体Lipfectin2000加入到250μl无血清和双抗的Grace培养液中,混匀,室温静止5min;
(3)将上述(1)和(2)溶液等体积混合,室温静止20min;
(4)在上述(3)静止期间,将用6孔板培养好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覆盖孔底面积已经达到70~80%,购自Invitrogen公司)用无血清和双抗的Grace培养液轻洗三次,然后,每孔加入1ml新鲜的Grace培养液,待备用;将(3)中混合物轻轻加入到每孔细胞中,轻轻混匀,在27℃条件下静止培养5~6h。
(5)将上述(4)每孔中的液体弃掉,加入2ml完全Grace培养液(含有双抗和10%血清),27℃条件下静止培养48~72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其感染新培养的Sf9细胞,提高重组杆状病毒滴度,反复接种2代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收取细胞上清液,4℃保存备用。重组杆状病毒命名为AcMNPV-Z、AcMNPV-N、AcMNPV-GPC。
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AcMNPV-Z、AcMNPV-N、AcMNPV-GPC在Sf9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空白组未见病变(图1)。
实施例4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表达与鉴定
1、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目的蛋白表达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拉沙热病毒的Z、N、GPC蛋白表达情况。用AcMNPV-Z、AcMNPV-N、AcMNPV-GPC分别感染96孔板培养的Sf9细胞(培养孔底壁约被细胞覆盖80%)(MOI=2),在27℃条件下,细胞静止培养48~72h之后,吸掉上清液,轻轻用PBS溶液清洗细胞2次,弃净PBS溶液,每孔加入100μl80%浓度的预冷丙酮,在-20℃条件下,固定Sf9细胞2h,用PBST溶液清洗3次后,细胞与LASV的多抗(1:500倍稀释)37℃反应2h;用PBST溶液清洗3次后,细胞与FITC标记的羊抗鼠二抗IgG37℃反应1h,用PBST溶液清洗3次后,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采用LASV多抗作为一抗时,AcMNPV-Z、AcMNPV-N、AcMNPV-GPC分别感染的Sf9细胞展现出高强度的绿色荧光,相比之下,对照组细胞没有绿色荧光出现,表明重组杆状病毒正确表达目的蛋白(图2)。
2、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
为了分析AcMNPV-Z、AcMNPV-N、AcMNPV-GPC共感染的Sf9细胞对拉沙热病毒的Z、N、GPC蛋白和病毒样颗粒(VLPs)的表达情况,将重组杆状病毒以MOI比例为2:1:1共感染Sf9细胞,细胞培养72h之后,收集细胞上清液,4℃保存备用。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纯化VLPs:首先,将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液3.5×104rpm离心2h,获得的沉淀用PBS溶解后,缓慢加到梯度蔗糖(20%-30%-60%,w/v,单位g/mL)上层液面上,3.5×104rpm离心2h,然后,收集30%-60%蔗糖液面之间的白带,溶解在PBS中,经过去除蔗糖和浓缩后获得VLPs,最后,用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取100μl获得的蛋白液,加入5×上样缓冲液25μl混匀,煮沸5min,然后,用于Westernblott检测与分析。在进行Westernblot过程中,封闭液采用5%的脱脂奶粉,室温封闭时间为2h;一抗采用LASV多抗,室温反应2h;二抗采用羊抗鼠的HRP标记的IgG,室温反应1h;显色液选用AB混合液,最后,利用LAS-4000系统照相保存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成功表达LASV的四个结构蛋白Z(40kDa)、N(40kDa)、GPC(GP140kDa,GP236kDa)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测大小相符,而对照组没有特异性条带出现,表明目的蛋白表达正确(图3),经检测,拉沙热病毒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拉沙热病毒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拉沙热病毒G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拉沙热病毒G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
3、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形态的观察与分析
采用电镜和免疫电镜方法检测与分析拉沙热VLPs的形态与结构。将纯化的VLPs样品吸附到金属网上之后,用1%磷钨酸染色2-3min,然后,用滤纸吸掉金属网上的残余染色液,最后,利用电镜(JEM1200EXII)观察与分析并记录实验结果。
采用免疫电镜进一步观察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形态与结构。将培养物上清吸附到金属网上,用TBST(25mMTris-Cl,150mMNaCl,0.05%Tween20,pH7.2)漂洗2次,滤纸吸净网上残余液后,将GPC单克隆抗体与金属网37℃孵育30min,金属网以同样方法漂洗之后,与TBST稀释的金颗粒标记的蛋白A(AproteinA-goldparticles),直径10-15nm,37℃孵育30min,金属网被漂洗和滤纸处理之后,用1%磷钨酸染色2-3min,最后,用电镜检测与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按照一定比例感染的Sf9细胞上清液中,可见到圆形且具有囊膜的球状VLPs,直径大小在100~300nm范围之内,其形态结构与文献报道的LASV具有一致性(图4中A、B、C)。
免疫电镜结果显示,病毒样颗粒可以与GPC单抗结合,证明该颗粒存在LASVGPC蛋白(图4中D、E、F)。
实施例5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研究
1、病毒样颗粒对小鼠的免疫
将纯化的拉沙热病毒样颗粒样品与206佐剂乳化后免疫小鼠。将健康雌性的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为空白组、206组、VLPs组、206+VLPs组(206与VLPs佐剂等体积乳化制成),免疫剂量10μg/只。小鼠免疫2次,两次免疫间隔14d,每只小鼠免疫剂量为50μl/只,免疫方法采用小鼠后肢肌肉注射。在加强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小鼠血液和脾脏,用于免疫指标检测与分析。
2、小鼠免疫指标的检测
(1)ELISpot对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分析
在加强免疫后第14d,选用ELISpot实验检测与分析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活性。首先,96孔ELISpot板用抗鼠IFN-γIgG(5μg/ml)包被,100μl/孔,4℃包被过夜,细胞板用PBS清洗后,采用10%牛血清37℃封闭2h,然后,用PBST洗板,待干后,4℃保存备用;每组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被分离后,制成细胞悬液,浓度为5×106/ml;将含有不同刺激物拉沙热病毒样颗粒(5μg/ml)或PMA(50ng/ml)和离子霉素(ionomycin)(1μg/ml)的1640细胞完全培养液加到上述96孔板相应孔中,100μl/孔,相同平行组设置3个复孔,其中,拉沙热病毒样颗粒作为抗原特异性刺激物,PMA和离子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组刺激物,而阴性对照组不含有任何刺激物;然后,将上述新制备的脾细胞悬液加到96孔板中(采用1640细胞完全培养液配制),100μl/孔,轻轻振荡混匀,细胞在37℃和5%CO2条件下静止培养24h后,洗掉细胞,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37℃孵育2h,用PBST洗板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溶液,37℃孵育2h,同样细胞板洗完后,加入AEC(3-amino-9-ethylcarbazole)底物进行显色,室温避光孵育10-20min,然后,采用酶联斑点图像自动分析仪检测每孔产生的SFCs(SpotFormingCells)数量。最后,计算分析1×106个脾细胞中能够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SFCs数量。
结果表明,二免14d后的小鼠脾细胞被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特异性抗原刺激后,206+VLPs组小鼠脾细胞产生的SFCs阳性数量显著高于(p<0.01)其它免疫组,包括空白组、206组、VLPs组,如图5中A所示。
(2)细胞因子浓度测定
将含有或不含拉沙热病毒样颗粒(5μg/ml)的1640细胞完全培养液分别加到96孔板中,100μl/孔,然后,将二免疫后第14d每组小鼠的脾细胞制成1×106/ml细胞悬液,加到96孔板中,100μl/孔,轻轻振荡混匀,在37℃、5%CO2条件下,细胞静止培养48-72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并分装,-20℃保存备用。利用细胞因子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上述脾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和IFN-γ)浓度。采用标准品的浓度及其OD450nm值绘制细胞因子的标准曲线,将其用于计算样品中IL-2、IL-4、IL-10和IFN-γ细胞因子的浓度。最后,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表明,二免14d后的小鼠脾细胞经过LASVVLPs处理后,206+VLPs组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L-2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p<0.01)其它免疫组(空白组、206佐剂组与VLPs组),并且,VLPs组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L-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p<0.01)空白组与206佐剂组;另外,VLPs组与免疫原实验组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L-4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与206组(p<0.05),如图5中B、C、D所示。
(3)中和试验
选用慢病毒包装系统(VSV包装系统)构建的LASV假病毒(EGFP标记)检测二免后第14d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的中和活性。在进行中和试验过程中,首先,将加热灭活完全的小鼠血清进行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倍比稀释;然后,取每个稀释度的每组免疫小鼠血清分别加到96孔板中,50μl/孔,每个平行组设3个复孔,然后,在每孔中加入50μlLASV假病毒溶液,振荡混匀,37℃反应1h后,将293T细胞悬液(5×105个细胞/ml,采用含有10%FBS的DMEM细胞培养液配制)加入96孔板中,100μl/孔,轻轻振荡混匀后,细胞在37℃、5%CO2条件下,静置培养72h,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抗体中和活性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抗体中和活性﹦[(免疫组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数-对照组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数)/对照组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数×100%]
结果显示,206+VLPs组小鼠血清在1:128倍稀释时具有100%的中和作用(抑制LASV假病毒感染程度),并且,血清在1:256倍稀释时,具有80%左右的中和作用;VLPs组小鼠血清在1:64倍稀释时具有100%的中和作用,而血清在1:128倍稀释时具有80%左右的中和作用;但是,空白组、206佐剂组小鼠血清没有中和活性。因此,中和试验结果表明VLPs能够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并且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图6)。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拉沙热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
所述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2)将步骤(1)制得的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分别插入到昆虫细胞表达载体中,转化含有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提取阳性质粒,制得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拉沙热病毒N基因和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id质粒;
(3)将步骤(2)制得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id质粒分别转染昆虫细胞,拯救获得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
(4)将步骤(3)制得的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整合了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混合后接种昆虫细胞,培养后收获上清,上清经纯化,制得拉沙热病毒样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昆虫细胞表达载体选自:AcRP23-lacZ、AcRP6-SC、AcUWl-lacZ、BacPAK6、BactoPac、Bacmid、p2Bac、p2Blue、BlucBacII、p89B310、pAc360、pAc373、pAcAB3、pAcAB4、PAcAS3、pAcC129、pAcC4、DZI、pAcGP67、pAcIEl、pAcJPl、pAcMLF2、pAcMLF7、pAcMLF8、pAcMPl、pAcMP2、pAcRP23、pAcRP25、pAcRW4、pAcsMAG、pAcUWl、pAcUW21、pAcUW2A、pAcUW2B、pAcUW3、pAcUW31、pAcUW41、pAcUW42、pAcUW43、pAcUW51、pAcVC2、pAcVC3、pAcYMl、pAcJcC5、pBacl、pBac2、pBlueBacIII、pBlueBacHis、pEV55、mXIV、pIEINeo、pJVETL、pJVNhel、pJVP10、pJVrsMAG、pMBac、pP10、pPAKl、pPBac、pSHONEX1.1、pSYNXIVVI+、pSYNVI+wp、pSYNXIVVI-、pVL1391、pVL1392、pVL1393、pVL941、pVL945、pVL985、pVTBac、pBM030、pUAC-5、pFastBacDual、pFastBac1、pFastBacHTA、pFastBacHTB、pFastBacHTC、pFastBacDual之一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昆虫细胞表达载体为pFastBac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重组杆状病毒为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rAcMNP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21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MimicSf9细胞系、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Se30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4细胞系、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BTI-Tn-5B1-4细胞系、BTI-Tn-5C1细胞系、BTI-Tn-5F2细胞系,斜纹贪夜蛾(Spodopteralitura)ZSU-S1-1细胞系、IBL-SL1A细胞系、家蚕卵巢细胞系BmN之一;进一步优选的,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21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MimicSf9细胞系、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Se30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1细胞系、BCIRL/AMCY-SeE-CLG4细胞系、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BTI-Tn-5B1-4细胞系、BTI-Tn-5C1细胞系、BTI-Tn-5F2细胞系,斜纹贪夜蛾(Spodopteralitura)ZSU-S1-1细胞系、IBL-SL1A细胞系、家蚕卵巢细胞系BmN之一;进一步优选的,昆虫细胞选自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9细胞系;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整合了拉沙热病毒Z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Z)、整合了拉沙热病毒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N)、整合了拉沙热病毒GP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GPC)按MOI(感染复数)比例2:1:1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纯化为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蔗糖质量体积浓度为20%、30%和60%,单位g/mL。
6.一种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特征在于,包含拉沙热病毒Z蛋白、拉沙热病毒N蛋白、拉沙热病毒G1蛋白、拉沙热病毒G2蛋白;所述的拉沙热病毒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的拉沙热病毒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所述的拉沙热病毒G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所述的拉沙热病毒G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
7.权利要求6所述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在制备拉沙热疫苗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6所述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拉沙热的药物中的应用。
9.一种拉沙热疫苗,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沙热病毒样颗粒为药效成分与其他辅料复配制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沙热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辅料为防腐剂和/或佐剂;优选的,所述佐剂为206佐剂。
CN201510657744.5A 2015-10-12 2015-10-12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5296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7744.5A CN105296507B (zh) 2015-10-12 2015-10-12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7744.5A CN105296507B (zh) 2015-10-12 2015-10-12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6507A true CN105296507A (zh) 2016-02-03
CN105296507B CN105296507B (zh) 2019-12-31

Family

ID=55194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7744.5A Active CN105296507B (zh) 2015-10-12 2015-10-12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65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6712A1 (en) * 2016-12-05 2018-06-14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 Arenaviru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uses
CN109021081A (zh) * 2018-08-10 2018-12-18 山东大学 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样颗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1206022A (zh) * 2020-02-20 2020-05-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一种表达拉沙热病毒空衣壳的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5766A (zh) * 2013-10-28 2014-02-05 长春西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兔出血症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687625A (zh) * 2011-07-11 2014-03-26 艾诺奥医药品有限公司 交叉保护性沙粒病毒疫苗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625A (zh) * 2011-07-11 2014-03-26 艾诺奥医药品有限公司 交叉保护性沙粒病毒疫苗及其使用方法
CN103555766A (zh) * 2013-10-28 2014-02-05 长春西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兔出血症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IS M BRANCO ET AL.: "Lassa virus-like particles displaying all major immunological determinants as a vaccine candidate for Lassa hemorrhagic fever", 《VIROLOGY JOURNAL》 *
R.N.CHARREL ET AL.: "Arenaviruses and hantaviruses:from epidemiology and genomics to antivirals", 《ANTIVIRAL RESEARCH》 *
徐华等: "拉沙热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6712A1 (en) * 2016-12-05 2018-06-14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 Arenaviru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uses
US11198723B2 (en) 2016-12-05 2021-12-14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 Arenaviru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uses
CN109021081A (zh) * 2018-08-10 2018-12-18 山东大学 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样颗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1206022A (zh) * 2020-02-20 2020-05-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一种表达拉沙热病毒空衣壳的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6507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2352B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hung et al. Enterovirus 71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e: improved production conditions for enhanced yield
CN103122353B (zh) 一种猪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杆状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Feng et al. Canine parvovirus VP2 protein expressed in silkworm pupae self-assembles into virus-like particles with high immunogenicity
CN109021081B (zh) 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样颗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04721817B (zh)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21639B (zh) 基孔肯雅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Zhang et al. BacMam virus-based surface display of the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S1 glycoprotein confers strong protection against virulent IBV challenge in chickens
CN102517331A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09852622A (zh) 一种可溶性PCV3Cap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1676248A (zh) 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基因与流感M1基因嵌合SARS-CoV-2 VLP的构建
CN101643721B (zh) 广谱安全型动物用抗甲型流感病毒疫苗
CN103908664B (zh)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8661A (zh)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外壳蛋白病毒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55766B (zh) 兔出血症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880838A (zh) 一种分泌表达猪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的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1007A (zh) 一种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6663A (zh) 一种1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样颗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0004178A (zh) 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样颗粒的制备的制备方法
Premanand et al. Induction of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EV71 in mice by baculovirus encoding a novel expression cassette for capsid protein VP1
Xu et al. Chimeric Newcastle disease virus-like particles containing DC-binding peptide-fused haemagglutinin protect chickens from virule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and H9N2 avian influenza virus challenge
CN105296507A (zh) 拉沙热病毒样颗粒、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89274B (zh) 一种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RU2757723C2 (ru)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ые вирусоподобные частицы (vlp)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отеина группового антигена (gag) вируса бычьего иммунодефицита
CN109136198A (zh) 一种表达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vp2基因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