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1613B -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1613B
CN105291613B CN201510382299.6A CN201510382299A CN105291613B CN 105291613 B CN105291613 B CN 105291613B CN 201510382299 A CN201510382299 A CN 201510382299A CN 105291613 B CN105291613 B CN 105291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particular proced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22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1613A (zh
Inventor
长谷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29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1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1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1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可无线连接到被构造为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无线连接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第一连接方法或通过第二连接方法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无线连接;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无线连接到所述无线路由器;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不进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无线连接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将诸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等的信息终端连接到诸如网络打印机(network-ready printer)等的网络通信设备的方法的示例是用于经由作为接入点的、被称为无线LAN路由器的互连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
与之相反,存在将信息终端不经由无线LAN路由器连接到诸如打印机等的网络通信设备的方法。例如,在网络通信设备具有网络通信设备自身变为接入点的功能的情况下,信息终端可以直接与网络通信设备通信,而不经由无线LAN路由器。因此,例如,在不将智能电话与内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访问者可以临时并且直接将他们的智能电话与通常连接到内部无线LAN的打印机相连接,并可以使打印机进行打印。
如上所述,用于将信息终端连接到打印机的方法的示例包括经由无线LAN路由器建立连接的方法、以及用于直接建立到打印机的连接的方法。日本特开2014-36292号公报描述了通过用于经由路由器建立到信息终端的连接的方法以及通过用于直接建立连接的方法两者,打印机可连接到信息终端。
在通过在日本特开2014-36292号公报中描述的上述两种方法打印机可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可能存在用户设置其中一种方法用于连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无法设置合适的连接方法。
例如,在信息终端已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设置了用于建立到打印机的直接连接的方法的情况。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如下情况:由于信息终端在直接连接到打印机之后未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因此信息终端变得无法建立到诸如因特网等的外部网络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在无线连接到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适的连接方法连接到该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可无线连接到被构造为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无线连接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第一连接方法或通过第二连接方法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无线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方法中,经由作为外部无线路由器并且与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不同的无线路由器建立到所述设备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方法中,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而不经由所述无线路由器;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无线连接到所述无线路由器;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不进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用于描述用于将PC连接到打印设备的方法的图。
图2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例示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
图5是例示以不可以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显示的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
图6是例示以不可以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显示的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7是例示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
图8是例示以不可以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的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
图9是例示以不可以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的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0是例示确定无线LAN连接方法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确定无线LAN连接是否被包括在选项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下面的实施例不限制根据权利要求的本发明。此外,并非在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都是实现本发明所必须的。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能够被单独实施,或根据需要或在单个实施例中来自各个实施例的元素或特征的组合是有益的情况下,可以被实施为多个实施例或特征的组合。
图1A和图1B是用于描述用于将用作信息处理设备的PC连接到打印设备的方法的图。首先,将描述基础架构连接和直接连接两种无线连接方法,作为无线连接方法。在基础架构连接中,如图1A所示,打印设备101经由作为外部互连设备的无线LAN路由器103与PC102连接并通信。此外,在进行基础架构连接的状态下,PC 102可以经由无线LAN路由器103连接到因特网104。类似地,打印设备101可以经由无线LAN路由器103连接到因特网104。
与之相反,在直接连接中,如图1B所示,打印设备101不经由无线LAN路由器连接,而是直接与PC 102连接并通信。具体而言,打印设备101自身具有接入点功能,并且可操作为如同虚拟无线LAN路由器的接入点,从而实现与作为外部设备的无线LAN路由器103类似的功能。PC102通过使用打印设备101的接入点功能,直接与打印设备101连接并通信。注意,在打印设备101没有与外部无线LAN路由器不同的、用于WAN的功能的情况下,打印设备101可能无法将PC 102连接到因特网。
接下来,将描述包括打印设备251、以及信息处理设备201的硬件结构,该打印设备251对应于图1A和图1B的打印设备101,该信息处理设备201对应于图1A和图1B的PC 102中的一者,信息处理设备201经由网络231连接到打印设备251。图2是例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的图。
信息处理设备201包括输入接口202、CPU 203、ROM 204、RAM 205、外部存储器206、输出接口207、显示器208、键盘209、鼠标210及网络接口211。
网络接口211经由网络电缆212、无线方式或这两种方式连接到网络231。换言之,连接可以是有线、无线或两者。网络231是LAN,并且网络接口211操作为有线LAN单元和/或无线LAN单元。注意,网络接口211可同时连接到有线LAN和无线LAN。在信息处理设备201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103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201可以经由无线LAN路由器103连接到因特网104。
ROM 204包括初始化程序。应用程序、操作系统(OS)、打印机驱动器以及各种其他数据被存储在外部存储器206中。
RAM 205被用作当执行外部存储器206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时使用的工作存储器。
CPU 203是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01的控制器。CPU 203通过在RAM 205上执行在外部存储器206或ROM 204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各种程序以及OS,来进行关于信息处理设备201的各种类型的控制。在CPU 203的控制下,实现在下面描述的信息处理设备201的操作。
输入接口202接收针对鼠标210和键盘209的用户指令,并且将指令发送给CPU203。CPU 203根据指令进行控制。
输出接口207在CPU 203的控制下,将在RAM 205中展开的各种数据(图像、图标、各种菜单等)输出到作为诸如LCD等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器208。结果,在显示器208上显示各种数据。
在假设信息处理设备201是PC的情况下,设计了上述硬件结构;然而,信息处理设备201可以是智能电话、平板PC、移动电话或PDA。例如,在智能电话的情况下,也可以安装触摸屏来代替鼠标210和键盘209。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201自身具有触摸屏。类似地,信息处理设备201自身具有显示器208。
打印设备251包括网络接口252、RAM 253、打印引擎256、ROM 254和CPU 255。
网络接口252经由网络线缆257或以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231。注意,在打印设备251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103的情况下,打印设备251可以经由无线LAN路由器103连接到因特网104。通过到因特网的连接,例如,打印设备251可以参照Web上可用的指南,在诸如墨水等的记录材料用尽时访问墨水商店,或者下载因特网上可用的最新固件。可选地,可以经由因特网使用云打印机、电子邮件打印等进行打印。
RAM 253用作CPU 255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存储器。例如,RAM 253用作用于临时存储经由网络231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接收缓冲器,或用作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用于控制打印设备251的各种控制程序和各控制程序使用的数据被存储在ROM 254中。
CPU 255通过在RAM 253上执行存储在ROM 254中的这些控制程序,来控制打印设备251的各部分。
打印引擎256根据网络接口252接收到的并存储在RAM 253中的数据,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作为打印系统,可以使用喷墨系统。例如,也可以使用电子照相系统。
在此,作为示例,信息处理设备201和打印设备251如上所述分担处理;然而,分担处理的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也可以不同于该示例。
接下来,将使用图3描述信息处理设备201进行的、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连接的处理。注意,用于将信息处理设备201连接到打印设备的安装程序被存储在外部存储器206中。通过CPU 203在RAM 205上执行安装程序来实现图3的处理。
当启动安装程序时开始图3的处理。首先,CPU 203进行显示控制,其中,使显示器208显示选择对话框作为可选择将信息处理设备201连接到打印设备251的连接方法的画面。
图4是例示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选择对话框401的列表包括选项:无线LAN连接402、有线LAN连接403以及USB连接404。尽管在初始阶段选择了无线LAN连接402,但是用户可以通过指定其他选项来选择其他连接方法。
接下来,CPU 203确认是否选择了无线LAN连接402(S301)。在选择了无线LAN连接402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302。在选择了其他连接方法的情况下,处理结束。注意,在选择了有线LAN连接403或USB连接404的情况下,也进行各种设置处理;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对该情况的描述。
在选择了无线LAN连接402的情况下,CPU 203确定无线LAN连接的连接方法的选项(S302)。信息处理设备201可以进行“经由无线LAN路由器的连接(上述基础架构连接)”和“直接连接”作为无线LAN连接方法。在S302中,确定这两种连接方法是否被确定为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项,或仅基础架构连接被确定为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项。稍后将使用图10的流程图来描述详情。
当在S302中确定了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项时,CPU 203进行显示控制,其中使选择对话框显示为可选择无线LAN连接方法的画面(S303)。注意,在S302中确定的选项在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中是可选的。图7是例示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在图7的选择对话框的列表中,“经由无线LAN路由器的连接”702(PC和打印设备经由无线LAN路由器连接)和“直接连接”703(PC直接连接到打印设备,而不使用无线LAN路由器)是可选的。
接下来,CPU 203确认是否选择了无线LAN连接的连接方法(S304)。当确认做出了选择时,CPU 203使信息处理设备201的显示器208进行用于描述通过打印设备251的显示屏或使用无线LAN路由器来设置连接设置的操作方法的向导显示(未示出)(S305)。用于连接的操作方法的示例是按钮操作方式(push-button system)(通过将信息处理设备或打印设备的模式设置为特定模式并且通过按压无线LAN路由器的特定按钮来建立连接的方式)。此外,也可以在通过手动设置(打印设备搜索无线LAN路由器并且用户输入密码的方式)来建立连接的示例中,或者在使用PC上的安装程序来建立连接的其他示例中,也可以使用各种方式。
当由用户进行这些操作时,CPU 203进行用于经由无线LAN路由器或直接将信息处理设备201连接到打印设备的连接处理(S306)。因此,完成到打印设备的无线连接的建立。
如上所述,在S302中确定作为无线LAN连接方法,是将基础架构连接和直接连接两者都作为用户的选项,还是仅将基础架构连接作为选项。
图10是表示S302的流程图,并且例示了确定无线LAN连接方法的处理的示例。
首先,CPU 203确定信息处理设备201(PC)是否包括无线LAN适配器(S1001)。在确定信息处理设备201不包括无线LAN适配器的情况下,CPU 203进行从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中的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的处理(S1006)。
作为S1006中的处理的结果,在图3的S303中,以无法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图8是例示以无法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的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在图8的选择对话框中,“直接连接”被灰化,并且即使当用户指定了“直接连接”时,也无法选择“直接连接”。“经由无线LAN路由器的连接”是选项。图9是例示以无法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的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其他示例的图。由于在图9中未显示“直接连接”,因此无法选择“直接连接”。
在S1006中,CPU 203也可以再次显示图4例示的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这里,也可以以无法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显示的选择对话框。图5是例示以无法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显示的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示例的图。在图5中,“无线LAN连接”被灰化并且无法被选择,并且有线LAN连接和USB连接变为选项。与图9类似,也可以以不显示“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在S1001中确定信息处理设备201(PC)包括无线LAN适配器的情况下,CPU 203确认无线LAN适配器功能是否有效(S1002)。
在确认无线LAN适配器功能不是有效的情况下(在无线LAN适配器功能无效的情况下),进行从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中的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的处理(S1006)。
注意,这里,也在PC不包括无线LAN适配器的情况下(S1001中为否),经由无线LAN路由器的连接(基础架构连接)是可选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限于此,可以显示指示没有无线LAN适配器的错误画面,而不显示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图8和图9)。
在S1002中确认无线LAN适配器是有效的情况下,CPU 203还确定PC的无线LAN适配器未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S1003)。
在S1003中确定无线LAN适配器未连接的情况下,CPU 203确定直接连接将是在无线LAN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中的选项(S1005)。注意,当进行S1005中的处理时,如图7所示,在图3的S303中以可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选择对话框。
与之相反,在S1003中确定无线LAN适配器已连接的情况下,CPU 203确认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是否是用作接入点的特定类型的设备(这里,为打印机)(S1004)。在本实施例中,在信息处理设备201直接连接到打印机的情况下,通过用作接入点的打印机来建立直接连接。因此,在信息处理设备201已连接到接入点并且接入点是打印机的情况下,已建立了到打印机的直接连接。由此,在S1004中确认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是否是打印机,即,是否已建立了到打印机的直接连接。
注意,通过安装程序经由特定API向OS询问,来实现在S1003和S1004中的处理。具体而言,在建立了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OS管理对到通信对方的连接已建立的通信对方的SSID进行管理。在安装程序向OS询问之后,在建立无线LAN连接情况下,OS向安装程序返回通信对方的SSID。在未建立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OS返回指示未建立连接的响应。根据到通信对方的连接已建立的通信对方的SSID中包括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的厂商ID(Vendor ID)与特定打印机制造商名称是否匹配,来进行S1004中的确定。即,如果厂商ID对应于特定打印机制造商,则可以确认到目的地的连接已建立的目的地是打印机。注意,本实施例不限于使用厂商ID,例如,也可以使用指示诸如无线LAN路由器、照相机、打印机、PC等的设备类型的型号ID。可选地,例如,也可以使用通过将制造商名称和打印机的型号ID组合而获得的ID。
当进行无线LAN连接时,信息处理设备201从到目的地的连接已建立的目的地获取了厂商ID和型号ID。指示到目的地的连接已建立的目的地是打印机的信息(厂商ID、型号ID)被包括在安装程序中。因此,在从到目的地的连接已建立的目的地获取的信息与安装程序中包括的信息匹配的情况下,CPU 203可以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是否是打印机,即,是否已建立到打印机的直接连接。
在S1004中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是打印机的情况下,即,已建立到打印机的直接连接的情况下,CPU 203确定直接连接是选项(S1005)。这是因为例如在尽管已建立到打印机的直接连接,但是期望通过刷新连接再次建立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如果无法选择直接连接,则用户无法进行用于重新连接的操作。此外,例如,同样在尽管已建立到特定打印机的直接连接,但是期望将直接连接的连接目的地改变为其他打印机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在选择对话框中选择直接连接。由于这些原因,在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是打印机的情况下,直接连接被确定为选项。
与之相反,在S1004中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不是打印机的情况下,CPU 203从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S1006)。
这是因为,在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接入点不是打印机的情况下,认为信息处理设备201连接到操作为接入点的外部无线LAN路由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直接连接,则可能无法建立与因特网的连接,而经由外部无线LAN路由器通过基础架构连接可以建立与因特网的连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在图8和图9中,从选择对话框中的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
注意,在S1006中从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如图8和图9所示,在S303中以无法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显示选择对话框。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在不通过直接连接建立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基础架构连接来建立无线LAN连接。由此,连接方法可以被确定为基础架构连接,并且可以自动进行连接处理,而不显示上述选择对话框。
此外,同样地,在由于与OS相关的因素引起的各种原因,信息处理设备201无法使用安装程序来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以无法选择直接连接的方式来进行控制。
注意,在上述示例中,在图3的S300和S301中用户从诸如无线LAN连接、有线LAN连接、USB连接等的连接方法中选择了无线LAN连接之后,在图10的S1001和S1002中,确定是否存在信息处理设备201的无线LAN适配器。在确定不存在无线LAN适配器或无线LAN适配器无效的情况下,在S1006中,从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
注意,如上所述,在不存在无线LAN适配器或无线LAN适配器无效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无法建立无线LAN连接的情况,而与是进行基础架构连接还是直接连接无关。因此,在图3的S300中显示无线LAN/有线LAN/USB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之前,可以在S1001和S1002中进行确定,并且确定结果也可以被反映在S303中的显示处理中。
图11是例示确定无线LAN连接是否要被包括在S300中显示的选项中的处理的流程图。注意,与在图10的处理的情况中类似,也由CPU 203进行图11的处理。
在启动安装程序并且开始图3例示的处理之后,并且在S300中显示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之前,进行图11例示的处理。
在S1001和S1002中的确定处理几乎与使用图10说明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描述。
然后,在S1001中确定存在无线LAN适配器并且无线LAN适配器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S1104中,无线LAN连接被确定为在S300中显示的选择对话框中的选项。结果,在S300中,以如图4所示的可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来显示选择对话框。
在S1001中确定不存在无线LAN适配器或者在S1002中确定无线LAN适配器功能无效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S1103。在S1103中,从在S300显示的选择对话框的选项中排除无线LAN连接。因此,在S300中,如图5所示,以无线LAN连接灰化并且无法被选择的方式显示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图6是例示连接方法的选择对话框的其他示例的图,其中,以无法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显示选择对话框。在图6中,“无线LAN连接”不被显示并且不被用户选择。
以这种方式,以无法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方式显示选择对话框。因此,即使在不存在无线LAN适配器的情况下,或者在其功能无效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用户选择无线LAN连接作为连接方法。此外,由于在显示选择对话框之前确定了无线LAN连接可用,因此能够避免尽管用户指定了无线LAN连接但无法进行无线LAN连接的情况。
作为在S1104中进行的处理的结果,在无线LAN连接被确定为选项,显示图4例示的选择对话框,并且用户选择了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进行图3的S303中的处理。注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图11中已进行了图10的S1001和S1002中的处理,因此这里从S1003开始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信息处理设备201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无线连接时,确定信息处理设备201是否已无线连接到与打印设备251不同的外部无线路由器。在确定信息处理设备201已连接到该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从与连接方法相关的选项中排除直接连接,使得不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直接连接。
在信息处理设备201已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201经由无线路由器可连接到打印设备251,并且经由无线路由器也可连接到诸如因特网等的外部网络。然而,在信息处理设备201的状态从信息处理设备201已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状态改变为建立了到打印设备251的直接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经由打印设备251无法建立到外部网络的连接,并且无法建立到因特网的连接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信息处理设备201已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经由无线路由器的连接而非直接连接来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连接。因此,能够避免通过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直接连接,在用户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切断信息处理设备201与因特网之间的连接的情况。
此外,例如,可能存在在家中有无线LAN路由器、用户的智能电话自动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以使用高速通信的情况,以及在家外面的地方用户的智能电话通过3G、LTE等连接到因特网的情况。然而,即使在家中有无线LAN路由器的环境中,在用户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建立了到打印设备的直接通信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速度相对较慢的诸如3G、LET等的通信线路建立到因特网的连接。此外,如果通过3G或LTE到因特网的连接是基于即付即用来收费的,则这变为尤其显著的问题。
此外,当打印设备处于接入点模式下,可以连接到打印设备的终端的数量被限制为少量,并且许多终端无法连接到打印设备,这与可连接数十台终端的无线LAN路由器不同。因此,如果很多信息处理设备无意识地选择了直接连接,则信息处理设备的数量可能超过上述上限。尤其是,在存在诸如客户端PC、智能电话等的许多终端的环境中,这变为显著的问题。
根据本实施例,在智能电话已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经由无线路由器而非直接连接来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连接。因此,能够避免在用户未意识到的情况下,诸如智能电话等的移动终端通过3G或LTE连接到因特网的情况。此外,能够避免选择直接连接到打印设备251的终端的数量超过通过直接连接可连接到打印设备251的终端的最大数量的情况。
与之相反,在信息处理设备201未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201被允许建立到打印设备251的直接连接。许多技术术语用于无线LAN路由器的设置以及在该无线LAN路由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建立。例如,在由供应商而非用户安装该无线LAN路由器的情况下,用户甚至可能不知道无线LAN路由器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发送建立到打印设备的直接连接的指令。
注意,上述示例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效果;然而,在打印设备上,本实施例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打印设备251经由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因特网,并且例如可以接收打印作业,参照Web上的指南,访问Web页面以购买墨水等。此外,即使当经由无线路由器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201时,打印设备251也可以经由无线路由器连接到因特网。然而,当打印设备251直接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201时,由于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被切断,打印设备251可能无法连接到因特网。
根据本实施例,在信息处理设备已连接到无线LAN路由器的情况下,对直接连接的建立进行限制。因此,能够避免通过建立直接连接,在用户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切断打印设备251与因特网之间的连接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设备201可以使用有线LAN连接到路由器,并且可以经由路由器连接到因特网。此外,即使信息处理设备201使用无线LAN直接连接到打印设备251,信息处理设备201也可以使用有线LAN连接到路由器。因此,例如,在仅使用内部LAN或公寓中安装的有线LAN建立到因特网的连接的环境中,也可以建立到打印设备的直接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是否允许直接连接的确定,考虑了到无线LAN路由器的连接;然而并未考虑到有线LAN的连接。因此,即使信息处理设备201以有线方式连接到路由器,用户也可以选择直接无线LAN连接。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将信息处理设备201直接连接到打印设备251的方法,描述了打印设备251自身操作为接入点的示例。然而,该方法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使用用于不使用接入点的无线连接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示例包括点对点(ad hoc)模式下的WLAN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不必进行图10的S1004中的处理。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PC主要被描述为信息处理设备201的示例;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也可以被应用于诸如智能电话、平板PC、PDA、照相机等的各种设备。
此外,打印图像的打印机已被描述为无线LAN连接的连接目的地的示例;然而,这种连接目的地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读取原稿的扫描器、拍摄照片的照相机、以及诸如PC、智能电话、平板PC等的其他信息处理设备。
注意,还可以通过下面的结构来实现本实施例的功能。即,也可以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用于进行本实施例的处理的程序代码,并且通过使用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执行该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实施例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也实现本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可以由一台计算机(CPU或MPU)来执行或者由多个计算机以协作的方式来执行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代码。此外,也可以由计算机来执行程序代码,也可以配设实现程序代码的功能的、诸如电路等的硬件设备。可选地,可以由硬件设备实现程序代码的一部分,并且由计算机来执行程序代码的剩余部分。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用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他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例如可以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符合最广泛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5)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无线连接到被构造为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无线连接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第一连接方法或通过第二连接方法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无线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方法中,经由与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不同的外部无线路由器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方法中,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而不经由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不进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连接单元通过经由用于选择所述无线连接单元要使用的连接方法的画面而选择的所述第一连接方法或所述第二连接方法,来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并且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显示控制,使得以经由所述画面无法选择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方式显示所述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显示控制,使得以即使在指示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画面中并且指定了所述信息的情况下、也无法选择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方式,来显示所述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显示控制,使得以所述画面不包括指示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信息的方式显示所述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未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方法能够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有线连接单元,其能够以有线方式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
其中,即使在所述有线连接单元已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也能够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选择单元,其被构造为选择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在所述有线连接中,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单元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在所述无线连接中,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单元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其中,在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了所述无线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无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确认单元,其被构造为确认所述无线连接单元进行的无线连接是否可用,
其中,在所述确认单元确认所述无线连接不可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无线连接不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能够操作为接入点,并且
在所述无线连接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无线连接单元访问操作为接入点的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并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通过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所述接入点与对应于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特定设备类型是否匹配,来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特定设备类型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未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是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
13.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方法或通过第二连接方法能够无线连接到被构造为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在所述第一连接方法中,经由与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不同的外部无线路由器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方法中,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而不经由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以及
进行控制,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不进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
14.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方法或通过第二连接方法能够无线连接到被构造为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在所述第一连接方法中,经由与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不同的外部无线路由器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方法中,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而不经由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以及
控制步骤,进行控制,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不进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
通过经由用于选择要使用的连接方法的画面而选择的所述第一连接方法或所述第二连接方法,来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并且
在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已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步骤进行显示控制使得以经由所述画面无法选择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方式显示所述画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控制步骤进行显示控制,使得以即使在指示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画面中并且指定了所述信息的情况下、也无法选择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方式,来显示所述画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控制步骤进行显示控制,使得以所述画面不包括指示所述第二连接方法的信息的方式显示所述画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在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未无线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方法能够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有线连接单元,其以有线方式能够连接到外部无线路由器,
其中,即使在所述有线连接单元已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选择步骤,选择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在所述有线连接中,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单元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在所述无线连接中,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其中,在所述选择步骤选择了所述无线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无线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认步骤,确认所述无线连接是否可用,
其中,在所述确认步骤确认所述无线连接不可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步骤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选择步骤中不选择所述无线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能够操作为接入点,并且
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法连接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情况下,访问操作为接入点的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并建立到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确定步骤通过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所述接入点与对应于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的特定设备类型是否匹配,来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否已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在确定到接入点的连接已建立的所述接入点与所述特定设备类型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未连接到所述外部无线路由器。
25.根据权利要求14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进行特定处理的设备是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
CN201510382299.6A 2014-07-04 2015-07-02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291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8877 2014-07-04
JP2014138877A JP6399831B2 (ja) 2014-07-04 2014-07-04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1613A CN105291613A (zh) 2016-02-03
CN105291613B true CN105291613B (zh) 2018-05-11

Family

ID=53682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2299.6A Active CN105291613B (zh) 2014-07-04 2015-07-02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89817B2 (zh)
EP (1) EP2963987B1 (zh)
JP (1) JP6399831B2 (zh)
CN (1) CN1052916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6491B2 (ja) * 2015-01-30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01188B2 (ja) * 2015-11-30 2019-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端末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切替え方法、無線通信接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66765B2 (ja) * 2016-03-24 2020-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731614B2 (ja) * 2016-03-24 2020-07-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宅内監視システム
JP6573174B2 (ja) * 2016-03-24 2019-09-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宅内監視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8136069A1 (en) * 2017-01-19 2018-07-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uild unit control
JP6526102B2 (ja) 2017-05-12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01378B2 (ja) * 2017-07-12 2022-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87256B2 (ja) * 2018-02-23 2020-04-22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切替システム、通信切替方法および通信切替プログラム
JP7091781B2 (ja) 2018-03-30 2022-06-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315066B2 (ja) * 2018-03-30 2023-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272609A (zh) 2018-06-04 2021-01-2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构建材料中的热特性控制
JP7255207B2 (ja) * 2019-01-30 2023-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7398881B2 (ja) * 2019-05-07 202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1611B1 (en) * 1997-11-19 2001-03-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local printing on a thin client
JP4673018B2 (ja) 2003-09-19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リンタの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75806A (ja) * 2007-09-20 2009-04-09 Canon Inc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ES2524118T3 (es) * 2010-06-28 2014-12-04 Nec Europe Ltd. Procedimiento para hacer funcionar un terminal inalámbrico como un punto de acceso y terminal inalámbrico
US20120257245A1 (en) * 2011-04-08 2012-10-11 Mccoog Phillip A Autoselected print paths
JP5841380B2 (ja) * 2011-09-01 2016-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管理サーバ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JP2013121699A (ja) * 2011-12-12 2013-06-20 Canon Inc プリンタ、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EP2605607B1 (en) * 2011-12-12 2018-11-07 HP Printing Kore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upporting peer-to-peer connection and method of managing channel thereof
CN202592971U (zh) * 2011-12-15 2012-12-12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系统及一种打印接口模块
WO2013114434A1 (ja) * 2012-01-31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に端末装置を接続する方法
JP5887969B2 (ja) * 2012-02-07 2016-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
CN102566950B (zh) * 2012-02-22 2015-11-1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无线路由器作为打印服务器的共享打印方法
JP2013205982A (ja) * 2012-03-27 2013-10-07 Canon Inc 携帯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3251835A (ja) * 2012-06-04 2013-12-1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69939B2 (ja) 2012-08-08 2017-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通信設定方法および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3625128A (zh) * 2012-08-23 2014-03-12 西安隆美尔臣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扫描打印一体机
KR20140054779A (ko) * 2012-10-29 201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화상형성장치, 인쇄 제어 방법, 화상형성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JP5945961B2 (ja) * 2012-12-26 2016-07-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CN203185862U (zh) * 2013-01-25 2013-09-11 无锡百思维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医疗打印信息系统的远程监控系统
CN203198423U (zh) * 2013-06-14 2013-09-18 殷路泉 一种无线打印机
US9998901B2 (en) * 2013-12-16 2018-06-12 Intel Corporation Augmenting Wi-Fi device discovery with network connection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63987A1 (en) 2016-01-06
US20160004490A1 (en) 2016-01-07
JP6399831B2 (ja) 2018-10-03
US9389817B2 (en) 2016-07-12
CN105291613A (zh) 2016-02-03
JP2016019042A (ja) 2016-02-01
EP2963987B1 (en)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1613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130176592A1 (en) Output control system, output control method, and output control apparatus
JP20152176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6263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ntrol method
US9703969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service providing serv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09217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473617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llabora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devices
US10891085B2 (en)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nd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50237568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to print image directly
CN107463345A (zh) 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KR20190142210A (ko) 서버 시스템, 인쇄장치, 제어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US20150339017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program, method of calling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8270020B2 (en) System, server, server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use of shared devices
JP705248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設定情報の運用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71464B2 (en) Data process apparatus,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 system
JP202405604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20190142209A (ko) 서버 시스템, 통신장치, 제어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KR20170058307A (ko)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0710279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819588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70609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748050B2 (en) Network printing service using instant messaging
US1120473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from a server
JP2017204221A (ja) アプリ管理装置およびアプリ管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2047327A (ja) 管理システム、方法、管理サーバ、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