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654B -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8654B
CN105288654B CN201510033891.5A CN201510033891A CN105288654B CN 105288654 B CN105288654 B CN 105288654B CN 201510033891 A CN201510033891 A CN 201510033891A CN 105288654 B CN105288654 B CN 105288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ection
fyn
hbmec
sirna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38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8654A (zh
Inventor
朱勇喆
戚中田
徐庆强
赵平
陈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filed Critic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to CN2015100338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86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00032 priority patent/WO20161159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8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8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是一种抗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新靶点及应用。本发明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作为靶细胞,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靶细胞宿主蛋白的表达,来寻找可有效抑制EV71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的宿主因子,从而保护血脑屏障的功能,预防病毒穿过血脑屏障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 proto‑oncogene,Src family tyrosine kinase)分子在EV71感染HBMEC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调FYN的表达,能明显抑制EV71的感染。本发明提供了FYN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新靶点及应用。
背景技术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人肠道A类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手足口病在世界多个地区暴发并流行,尤其是亚太地区。在我国,自2008年几大省市暴发手足口病疫情以来,该病的感染人数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报告发病数超过100万例,死亡数近1000例。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臀部以及口腔粘膜等部位出现疱疹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发展为重症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变,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生命健康[Solomon T,Lewthwaite P,Perera D,CardosaMJ,McMinn P,Ooi MH.Virology,epidemiology,pathogenesis,and control ofenterovirus 71.Lancet Infect Dis.2010Nov;10(11):778-90.]。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然而,目前关于EV71引起手足口病的治疗尚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在预防方面也无有效疫苗问世。
EV71感染具有嗜神经性,易造成严重的CNS疾病及其并发症,这也是导致手足口病患者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脑干是最易被EV71感染的部位[Tee,K.K.,etal.Evolutionary genetics of human enterovirus 71:origin,population dynamics,natural selection,and seasonal periodicity of the VP1gene.J Virol,2010.84(7):p.3339-50.],研究证实在EV71重症患者的脑干神经元等部位均能够检测到EV71基因及抗原的存在,证明EV71能进入CNS。EV71经血液循环感染CNS需要穿越血脑屏障,然而病毒如何穿过血脑屏障侵入CNS的机制还不清楚。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位于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一道主要的屏障,它限制着不同物质在两个部位之 间的自由运输,对维持CNS的体内平衡以及保护CNS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yrna F,Hanske S,Krueger M,Bechmann I.The blood-brain barrier.J NeuroimmunePharmacol.2013;8(4):763-73.]。血脑屏障是由无窗孔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间的紧密连接、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细胞基膜和周细胞共同组成的一个细胞复合体。在这个细胞复合体中,最主要的物质结构基础是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BMECs)及其紧密连接,其严整性的丢失被认为是病毒感染致脑组织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探明EV71感染BMECs的机制并以此寻找新的抗病毒靶点,对于保护血脑屏障的功能,以及防治EV71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至关重要。
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一系列广泛的宿主细胞信号通路会被激活。这些信号通路可以为病毒所利用,从而实现病毒自身有效的入侵、复制、释放等生命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被病毒利用的信号激酶分子已成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靶标。研究表明,EV71感染需利用多条信号通路及其调控系统,如在感染早期与受体作用后,通过激活Rho家族分子来调节细胞骨架系统,促进病毒侵入(Hussain KM1,Leong KL,Ng MM,Chu JJ.Theessential role of 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 in the infectious entry ofhuman enterovirus 71.J Biol Chem.2011;286(1):309-21.);激活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病毒进一步增殖并引发炎症反应;通过刺激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 5,Cdk5)途径来诱导细胞凋亡等(Tung WH,Hsieh HL,YangCM.Enterovirus 71induces COX-2expression via MAPKs,NF-kappaB,and AP-1in SK-N-SH cells:Role of PGE(2)in viral replication.Cell Signal.2010,22(2):234-46.)。然而,目前关于EV71感染BMECs所引发的信号通路及所利用的信号调节分子仍不清楚。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及其调节分子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激酶,能够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同时也被证实参与调节多种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过程(Pelkmans L,Fava E,Grabner H,Hannus M,et al.Genome-wide analysis ofhuman kinases in clathrin-and caveolae/raft-mediated endocytosis.Nature.2005,436(7047):78-86.)。如受体酪氨酸激酶衔接蛋白Grb2主要调节下游信号ERK通路以及PI3K/Akt通路,参与调节了鼠白血病病毒MLV的感染过程(Chen Z,Kolokoltsov AA,WangJ,et al.GRB2interaction with the ecotropic murine leukemia virus receptor,mCAT-1,controls virus entry and is stimulated by virus binding.J Virol.2012,86(3):1421-32.)。衔接相关蛋白复合物AP1(adaptor-related protein complex 1)能够偶联酪氨酸激酶信号,调节内吞以及高尔基体转运功能。促细胞分裂原磷酸化蛋白DAB(mitogen-responsive phosphoprotein)能够与受体酪氨酸激酶衔接蛋白Grb2作用后调节Ras信号通路。CBL泛素连接酶能够与多种酪氨酸磷酸化分子作用介导了蛋白的泛素化降解。Ezrin蛋白可通过酪氨酸激酶信号调节细胞微管系统,继而调节了细胞黏附与迁徙等生理过程;Ezrin蛋白也被证实参与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的过程(Bukong TN,Kodys K,Szabo G.Human ezrin-moesin-radixin proteins modulate hepatitis C virusinfection.Hepatology.2013,58(5):1569-79.)。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 proto-oncogene,Src family tyrosinekinase)属于非受体型Src家族酪氨酸激酶分子(GeneAccession:NM_153048),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尤其是在脑组织中高表达。FYN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以及细胞癌变的过程。研究发现FYN也参与了多种病毒的感染过程,如柯萨奇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时需激活FYN来完成有效入侵(Coyne CB,Bergelson JM.Virus-induced Abl and FYN kinasesignals permit coxsackievirus entry through epithelial tightjunctions.Cell.2006,124(1):119-31.)。
胚胎FYN相关底物EFS(Embryonal FYN-associated substrate)为酪氨酸激酶FYN的相关衔接蛋白(GeneAccession:NM_005864)它能够结合Src家族酪氨酸激酶的SH3结构域从而介导了一系列的胞内信号转导(Donlin LT,Roman CA,Adlam M,et al.Defectivethymocyte maturation by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a truncated form of the Tlymphocyte adapter molecule and FYN substrate,Sin.J Immunol.2002,169(12):6900-9.)。该基因具体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未见报道。
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FYN以及EFS分子在EV71感染HBMEC中作用的研究报道,对于FYN以及EFS分子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对EV71感染与致病机制的认识,也可以为预防与治疗EV71感染提供新的思路与靶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新靶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FYN的新用途,特别是在抗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干扰FYN分子表达的siRNA。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作为靶细胞,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靶细胞宿主蛋白的表达,来寻找可有效抑制EV71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的宿主因子,从而保护血脑屏障的功能。本实验选择了一组宿主细胞酪氨酸激酶及其调节分子来进行筛选,这些分子在宿主细胞的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通路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往往也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易被病毒“劫持”并利用的分子。这些分子包括:衔接蛋白AP1(AP1M2)、2型DAB蛋白(DAB2)、CBL泛素连接酶(CBL、CBLB、CBLC)、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Ezrin蛋白(VIL2)、ERC1(ELKS)、胚胎FYN相关底物EFS(EFS)、酪氨酸激酶衔接蛋白Grb2(GRB2)。通过检索NCBI GeneBank得到全序列和mRNA序列,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及常用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选择编码区作为siRNA设计的靶序列,然后设计siRNA,通过下调这些分子,来观察对EV71感染的影响。
我们发现FYN以及EFS分子在EV71感染HBMEC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调FYN或EFS分子的表达,能明显抑制EV71的感染。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作为抗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新靶点。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FYN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具体是指能够抑制或下调FYN表达量的试剂。
所述的抑制或下调FYN表达量的试剂可以是siRNA、shRNA、包含siRNA、shRNA的重组载体(如质粒)等。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FYN)的干扰RNA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干扰RNA(siRNA)的序列选自以下任一:
GCUCUGAAAUUACCAAAUCUU(SEQ ID NO:22)、
AUGAAUUAUAUCCAUAGAGAU(SEQ ID NO:23)、
GCCUCUUUGUCUAAAACAAUA(SEQ ID NO:24)。
其中,以如SEQ ID NO:22所示的siRNA下调FYN的表达量效果最佳,且降低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最为明显。
本发明筛选到能够抑制EV71感染HBMEC细胞的新宿主细胞分子FYN以及EFS分子。FYN或EFS分子基因下调以后,不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明显抑制了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因此本发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因EV71感染所导致的血脑屏障的失能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转染有效siRNA后的干扰效率及细胞毒性检测,图中主坐标轴表示干扰效率,次坐标轴表示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siRNA:转染针对各目的基因的siRNA的HBMEC细胞组(实验组)。
图2为免疫荧光法检测各宿主分子下调后对EV71感染的影响,其中A为下调各分子后对病毒感染性的荧光观测图,B为下调各分子后对病毒感染的抑制率图。
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siRNA:转染针对各目的基因的siRNA的HBMEC细胞组(实验组)
图3为EFS下调后对EV71感染的影响,其中A为Western Blot检测EFS蛋白的表达图,B为观察EV71的细胞病变效应图,C为检测EV71病毒量图。
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CTRL: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EFS:转染针对EFS基因的siRNA(SEQ ID NO:18)的HBMEC细胞组
图4为FYN下调后对EV71感染的影响,其中A为Western Blot检测FYN蛋白的表达图,B为观察EV71的细胞病变效应图,C为检测EV71病毒量图。
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CTRL: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FYN:转染针对EFS基因的siRNA(SEQ ID NO:22)的HBMEC细胞组
图5为转染EFS分子的不同干扰序列后的干扰效率及对EV71感染性的影响图, A为EFS基因的mRNA水平检测图,B为EV71病毒量检测图。
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CTRL: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EFS-16:转染针对EFS基因的siRNA(SEQ ID NO:16)的HBMEC细胞组
EFS-17:转染针对EFS基因的siRNA(SEQ ID NO:17)的HBMEC细胞组
EFS-18:转染针对EFS基因的siRNA(SEQ ID NO:18)的HBMEC细胞组
图6为转染FYN分子的不同干扰序列后的干扰效率及对EV71感染性的影响图,A为FYN基因的mRNA水平检测图,B为EV71病毒量检测图。
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CTRL: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FYN-22:转染针对FYN基因的siRNA(SEQ ID NO:22)的HBMEC细胞组
FYN-23:转染针对FYN基因的siRNA(SEQ ID NO:23)的HBMEC细胞组
FYN-24:转染针对FYN基因的siRNA(SEQ ID NO:24)的HBMEC细胞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或可按文献方法制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指南》(New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1:
1设计、合成各宿主细胞分子的特异性siRNA序列。
1.1针对各个目的基因,检索NCBI GeneBank得到全序列和mRNA序列,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及常用软件对各目的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选择编码区作为siRNA设计的靶序列。参照siRNA设计原则,并通过GeneBank数据库的blast功能与人类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确保无同源性;排除aitisense链的5’端连续8个碱基与其它基因配对的潜在siRNA;排除任何一段连续14个碱基与其它基因配对的潜在siRNA。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预评估测定,选择3个最佳的动力学参数靶点进入后续实验流程,每一基因共合成3条干扰序列,见表1。
1.2单链siRNA的合成与纯化由Invitrogen公司完成。
表1.siRNA靶点的设计
2siRNA序列筛选与干扰效果鉴定
2.1RNA转染
转染步骤参照Lipofectamine 2000说明书
1)提前12-16小时将HBMEC细胞(购自Sciencell,保藏号:1000)铺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上培养,使得转染时细胞密度为80%-90%。
2)取2μLLipofectamine 2000加入50μLopti-MEM中并轻柔混匀,室温孵育5分钟;另取5μL浓度为5μM的干扰RNA和50μLopti-MEM混合。孵育结束后,将稀释的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加入稀释的RNA中,并轻柔吹吸混匀。室温孵育20min后,加入HBMEC细胞中,补加400μLopti-MEM,使得RNA终浓度为50nM。
3)转染后6-8小时更换含有双抗的新鲜培养基。
2.2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宿主分子的mRNA水平
1)TRIzol提取对照组与干扰组细胞的总RNA,具体步骤如下:
转染48小时后,去培养上清,在细胞中加入1ml TRIzol,充分混合室温裂解细胞3-5分钟。加入1/5体积的氯仿,手动剧烈混合15秒。于4℃、12,000转离心15分钟。取上层水相并转移到新的EP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充分混合,室温沉淀10分钟。于4℃、12,000转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入1ml预冷的75%乙醇。于4℃、12,000离心5分钟。充分弃上清,室温晾干RNA沉淀,加入DEPC处理水溶解沉淀,得到总RNA。
2)利用takara反转录试剂盒获取对照组与干扰组细胞的cDNA,具体步骤如下:
在PCR管中加入如下反应体系,
轻柔混合混匀,置于37℃反应15分钟,然后置于85℃加热5秒钟灭活逆转录酶。
3)荧光定量RT-PCR检测
利用takara的SYBR Premix Ex Taq试剂盒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如下,
利用Rotor Gene 3000A仪器进行两步法扩增,95℃预变性2min,进行40个PCR循环,95℃5秒,60℃30秒。
3细胞毒性实验
采用CCK-8方法检测转染siRNA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具体步骤如下:
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以每孔3000个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过夜贴壁后,转染各siRNA,培养48小时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弃去原有培养基,每孔加入含10μL CCK-8的新鲜培养基110μL,培养3h后用多功能酶标仪在450nm波长检测各孔吸光度值。实验独立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4EV71病毒感染HBMEC细胞
4.1HBMEC细胞的EV71病毒感染实验
HBMEC细胞转染RNA后72小时,进行EV71病毒感染实验。将培养上清吸出,用预温PBS润洗2次,以MOI=0.1的病毒量接种EV71,37℃孵育2h后弃去病毒液,并用预温PBS润洗3次,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
4.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V71抗原表达
HBMEC细胞感染病毒后继续培养48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的表达,具体步骤如下:
1)细胞固定:将96孔板中的培养液移去,加入PBS清洗细胞2次,每孔加入100μl预冷甲醇,于-20℃条件下固定20min,用预冷的PBS清洗细胞3次。
2)透膜:固定后的细胞每孔加入100μl 0.1%TritonX-100,室温孵育15min,用预冷PBS洗涤3次。
3)封闭:每孔加入100μl 3%BSA,于室温下孵育1h。
4)一抗孵育:每孔加入EV71特异性鼠源单抗10F0(1:2000稀释)100μl,室温孵育1h,用预冷的PBS洗涤3次。
5)二抗孵育:每孔加入AF 488荧光标记抗鼠IgG(1:1000稀释)100μl,室温避光孵育1h,用预冷的PBS避光洗涤2次。
6)标记细胞核:每孔加入细胞核荧光染料DAPI(1:5000,PBS稀释),室温避光孵育15min,用预冷的PBS避光洗涤3次。
7)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并计算绿色AF 488阳性细胞克隆数。4.3蛋白免疫印迹。
(1)用蛋白裂解液分别提取对照组与ARF6干扰组HBMEC细胞的总蛋白。
(2)蛋白质定量后分别将30ug蛋白加到12.5%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并截取相应条带用电转仪转到PVDF膜上。
(3)蛋白的非特异性位点用5%的脱脂牛奶封闭,然后用特异性一抗封闭,4℃过夜,用TBST缓冲液洗三遍,洗去一抗。
(4)然后用HRP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2小时,继而用TBST缓冲液洗三遍。
(5)最后,利用显色液显色并拍照分析.
4.4RT-PCR检测细胞中EV71病毒量
HBMEC细胞感染病毒后继续培养48h,采用TRIzol提取对照组与干扰组细胞的总RNA,并逆转录获得cDNA,通过RT-PCR检测EV71病毒量。具体步骤同2.2所示。
实验结果:
1设计、合成并筛选有效的siRNA
针对各个目的基因序列,我们设计了多个RNA干扰靶点序列,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预评估测定,选择3个最佳的动力学参数靶点进入后续实验流程,每一基因共合成3条干扰序列,如表1所示。
采用体外转染的方法,将各个基因的干扰RNA转染到HBMEC细胞中去,48h后通过RT-PCR法检测各干扰RNA的干扰效率,最终筛选到干扰效果最佳的siRNA序列进行后续实验,其干扰效率如表2所示。
表2 RT-PCR法检测siRNA干扰序列对相关宿主基因的下调效率
注:CTRL:不转染任何siRNA的HBMEC细胞组(空细胞组)
NT:转染non-targeting siRNA的HBMEC细胞组(阴性对照组)
siRNA:转染针对各目的基因的siRNA的HBMEC细胞组(实验组)。
2siRNA干扰后的干扰效率以及细胞毒性检测
挑选出的针对各宿主分子的有效siRNA转染HBMEC细胞,转染后48h通过RT-PCR法检测各干扰RNA的干扰效率,同时采用CCK8检测转染后对HBMEC细胞毒性的影响。
结果如图1所示,转染有效siRNA组与CTRL组相比,转染各siRNA后能够明显抑制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各siRNA转染后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对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未产生影响,可用于后续实验。
3siRNA干扰后对EV71病毒感染的影响
转染各宿主分子的有效siRNA来下调宿主细胞相关分子的表达后,感染相同剂量的EV71病毒,感染48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宿主分子下调后对EV71感染的影响,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转染EFS siRNA(SEQ ID NO:18)以及转染FYN siRNA(SEQ ID NO:22)分别使EFS与FYN基因下调后,明显降低了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图2A)。通过计算病毒量发现,EFS基因下调后对病毒的抑制率达到77%,FYN基因下调后对病毒的抑制率达到86%而其余分子的下调并没有明显抑制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P>0.05)(图2B)。
为明确EFS对EV71感染的抑制作用,在转染EFS分子siRNA后,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EFS蛋白分子的表达,并在感染EV71后观察细胞病变情况,以及通过RT-PCR检测EV71病毒量。结果显示,转染EFS分子siRNA(SEQ ID NO:18)后,能够明显抑制发现EFS蛋白分子的表达(图3A)。与对照组相比,EFS蛋白表达下调后,能够抑制细胞病变且HBMEC细胞中的病毒量也显著下降(图3B,C),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与对照细胞相比,下调EFS基因后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能力明显下降,病毒量减少。
进一步,分别转染三条EFS分子的siRNA观察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siRNA对EFS分子的下调效率不同(图4A),其中siRNA(SEQ ID NO:18)的干扰效率最高,与前面的结果相一致。检测干扰后对EV71感染性的影响发现,三条EFS分子的siRNA对病毒感染的抑制率均可达到60%以上,而且随着对EFS分子的下调效率的增高,对EV71感染的抑制率也在升高(图4B),提示EFS分子在EV71感染HBMEC中的重要作用。因此,EFS可作为抑制EV71对HBMEC细胞感染的新的宿主靶点。
为明确FYN对EV71感染的抑制作用,在转染FYN分子siRNA后,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FYN蛋白分子的表达,并在感染EV71后观察细胞病变情况,以及通过RT-PCR检测EV71病毒量。结果显示,转染FYN分子siRNA(SEQ ID NO:22)后,能够明显抑制发现FYN蛋白分子的表达(图5A)。与对照组相比,FYN蛋白表达下调后,能够抑制细胞病变且HBMEC细胞中的病毒量也显著下降(图5B),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与对照细胞相比,下调FYN基因后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能力明显下降,病毒量减少。
进一步,分别转染三条FYN分子的siRNA观察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siRNA对FYN分子的下调效率不同(图6A),其中siRNA(SEQ ID NO:22)的干扰效率最高,与前面的结果相一致。检测干扰后对EV71感染性的影响发现,三条FYN分子的siRNA对病毒感染的抑制率均可达到60%以上,而且随着对FYN分子的下调效率的增高,对EV71感染的抑制率也在升高(图6B),提示FYN分子在EV71感染HBMEC中的重要作用。因此,FYN可作为抑制EV71对HBMEC细胞感染的新的宿主靶点。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筛选到能够抑制EV71感染HBMEC细胞的新的宿主细胞分子FYN以及EFS。FYN或EFS基因下调以后,不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明显抑制了EV71对HBMEC细胞的感染。因此本发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因EV71感染所导致的血脑屏障的失能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方案。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3)

1.抑制或下调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或下调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制或下调FYN表达量的试剂是siRNA、shRNA或包含siRNA、shRNA的重组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或下调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FYN的干扰RNA,所述的干扰RNA的序列选自以下任一:
GCUCUGAAAUUACCAAAUCUU(SEQ ID NO:22)、
AUGAAUUAUAUCCAUAGAGAU(SEQ ID NO:23)、
GCCUCUUUGUCUAAAACAAUA(SEQ ID NO:24)。
CN201510033891.5A 2015-01-21 2015-01-23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Active CN105288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3891.5A CN105288654B (zh) 2015-01-23 2015-01-23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PCT/CN2016/000032 WO2016115973A1 (zh) 2015-01-21 2016-01-19 一组跨膜转运相关分子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3891.5A CN105288654B (zh) 2015-01-23 2015-01-23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654A CN105288654A (zh) 2016-02-03
CN105288654B true CN105288654B (zh) 2018-11-30

Family

ID=5518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3891.5A Active CN105288654B (zh) 2015-01-21 2015-01-23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8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1721B (zh) * 2021-06-11 2022-06-0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细胞外Ezrin蛋白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2944A (zh) * 2008-11-17 2009-04-0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ev-71病毒毒种、人用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9003A (zh) * 2009-03-23 2009-08-19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的序列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518077A (ja) * 1999-12-22 2003-06-03 ザ・スクリプス・リサーチ・インステイチユート 血管形成および血管透過性の調節剤および阻害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2944A (zh) * 2008-11-17 2009-04-0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ev-71病毒毒种、人用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9003A (zh) * 2009-03-23 2009-08-19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的序列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rus-Induced Abl and Fyn Kinase Signals Permit Coxsackievirus Entry through Epithelial Tight Junctions;Carolyn B.Coyne等;《Cell》;20060113;第124卷;第119-131页,尤其是第119页摘要,第125页右栏第3段,第126页图5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罗文英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0331;第35卷(第3期);第240-245页,尤其是第240页摘要,第241页左栏第1段,第244页右栏第2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654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1372B2 (ja) アルファウイルスの抗腫瘍薬の製造への応用
US11234968B2 (en) Use of VCP inhibitor and oncolytic viru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 anti-tumor drug
Song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cellular 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 and NF-κB activation by berberine may result in inhibi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replication
Xing et al. Snake cathelicidin derived peptide inhibits Zika virus infection
Cao et al. Autophagy induced by enterovirus 71 regulates the production of IL-6 through the p38MAPK and ERK signaling pathways
CN113813269B (zh) Perifosine在制备抗汉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5535975B (zh) 囊泡相关膜蛋白1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05267948B (zh) 肝细胞生长因子调节的酪氨酸激酶底物在制备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05435246B (zh) 自噬相关蛋白12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05288654B (zh) 蛋白酪氨酸激酶fyn癌基因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Nam et al. Radicicol inhibits chikungunya virus replication by targeting nonstructural protein 2
CN105267984B (zh) Adp核糖基化因子6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05311647B (zh) 丝切蛋白在防治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CN105288655B (zh) 液泡分选蛋白4a在制备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11645B (zh) 胚胎fyn相关底物efs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05687197B (zh)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乙型脑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5435245B (zh) 钙整合素结合蛋白1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05267985B (zh)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在防治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CN105497874B (zh) 分选连接蛋白1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05311646B (zh) 埃兹蛋白在防治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CN105497918B (zh) 发动蛋白1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CN112057621B (zh)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7在制备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16042614A (zh) RhoD抑制剂在防治寨卡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CN117618421A (zh) 去泛素化酶usp20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乙型脑炎药物中的应用
WO2016115973A1 (zh) 一组跨膜转运相关分子在防治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