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6087A - 齿轮装置系列 - Google Patents

齿轮装置系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6087A
CN105276087A CN201510166725.2A CN201510166725A CN105276087A CN 105276087 A CN105276087 A CN 105276087A CN 201510166725 A CN201510166725 A CN 201510166725A CN 105276087 A CN105276087 A CN 105276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ing
export trade
limiting part
limiting
limi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67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6087B (zh
Inventor
山本章
竹原敬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7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6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外销的限制部件的种类且降低整个系列的齿轮装置的制造成本的减速装置系列。本发明的齿轮装置系列具备:内齿轮,由外销构成内齿;及限制部件,与设置在外销的被限制部抵接而限制外销的径向移动,其中,作为齿轮装置具备:第1齿轮装置,组装有从第1内齿轮的中心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第1距离的第1外销;及第2齿轮装置,组装有从第2内齿轮的中心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小于第1距离的第2距离的第2外销。限制部件在第1、第2齿轮装置中通用,并且具有:第1限制部,与第1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及第2限制部,与第2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

Description

齿轮装置系列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7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45473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装置系列。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齿轮装置,其外齿轮摆动的同时与内齿轮内啮合,并将外齿轮与内齿轮的相对旋转作为减速输出而输出。内齿轮的内齿由外销构成。该齿轮装置中,外销由销状的部件构成,并且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形成于内齿轮主体的圆弧槽。
通过销按压部件(限制部件)限制外销的径向移动,以便外销能够稳定的旋转。销按压部件由环状的部件构成,并且从径向内侧与外销抵接并限制该外销的径向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829号公报(图1)
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齿轮装置多以“系列”提供大小(传递容量)及减速比不同的多个齿轮装置。例如,要想实现不同的减速比时,外销(即,内齿轮的内齿)的直径会有所不同。如此一来,从配置有限制部件的轴向位置处的内齿轮的中心到外销的最短距离也会不同。这表示限制外销的径向移动的限制部件的直径根据外销的种类而不同。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需要对应所有种类的外销的直径而准备不同种类的限制部件,限制部件的种类数增加,而且整个系列的齿轮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减少外销的限制部件的种类数且降低整个系列的齿轮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上述课题:一种齿轮装置系列,具备由外销构成内齿的内齿轮及与设置在所述外销的被限制部抵接而限制所述外销的径向移动的限制部件,其中,作为齿轮装置具备:第1齿轮装置,组装有从第1内齿轮的中心到所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第1距离的第1外销;及第2齿轮装置,组装有从第2内齿轮的中心到所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小于第1距离的第2距离的第2外销,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第1齿轮装置及所述第2齿轮装置中通用,并且具有:第1限制部,与所述第1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及第2限制部,与所述第2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
本发明中,限制部件具有与第1齿轮装置的第1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的第1限制部、及与第2齿轮装置的第2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的第2限制部。
因此,针对以往在外销不同的每个第1齿轮装置、第2齿轮装置中由不同种类的部件构成的限制部件,能够在第1齿轮装置、第2齿轮装置中通用限制部件,因而能够减少整个齿轮装置系列中的限制部件的种类数。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外销的限制部件的种类数且降低整个系列的齿轮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A)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3(B)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A)是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6(B)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A)是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9(B)是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A)是图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2(B)是图1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5(A)是图13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5(B)是图1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中:110-第1齿轮装置,200-第2齿轮装置,112-第1内齿轮,212-第2内齿轮,114-第1外齿轮,214-第2外齿轮,140-第1外销,240-第2外销,r140-第1距离,r240A-第2距离,A10-(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齿轮装置系列中,作为其构成要件包括第1齿轮装置和第2齿轮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A)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3(B)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第1齿轮装置和第2齿轮装置除了内齿轮的外销周边的结构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此,首先对第1齿轮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接着,对第1齿轮装置和第2齿轮装置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为了方便理解,对第1齿轮装置的各部件标注“第1”的区分词语的同时标注100系列的符号,对第2齿轮装置的各部件标注“第2”的区分词语的同时对与第1齿轮装置的部件相对应的部件标注后2位数相同的200系列的符号。
参考图1及图3(A),第1齿轮装置100是被称为偏心摆动型的齿轮装置。第1齿轮装置100具备第1内齿轮112及与该第1内齿轮112内啮合的第1外齿轮114。
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输入轴122配置于第1内齿轮112的中心c112,且与马达M1的马达轴M1a一体化。第1偏心体轴130经由第1键128与第1输入轴122连结。在第1偏心体轴130一体形成有2个第1偏心体132。在各个第1偏心体132的外周经由第1偏心体轴承13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组装有2个所述第1外齿轮114。
在轴向上具备2个并列的第1外齿轮114是为了想要确保所需的传递容量及通过错开偏心相位(本实施方式中为180°)来确保旋转平衡性。通过第1插入环115限制第1外齿轮114之间的轴向间隔。
第1外齿轮114的外齿齿形为次摆线齿形,第1内齿轮112的内齿齿形为圆弧齿形。第1内齿轮112的内齿由第1外销140构成。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和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结构稍有不同(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第1内齿轮112的内齿的数量(第1外销140的数量)比第1外齿轮114的外齿的数量稍多(该例中仅多1个)。
在第1外齿轮114的从中心c114偏离的位置具备贯穿该第1外齿轮114的第1贯穿孔114A。在该第1贯穿孔114A中贯穿(间隙配合)有第1内销116。在第1内销116的外周外嵌有第1内辊118作为滑动促进部件。第1内辊118与所述第1贯穿孔114A之间确保有相当于第1偏心体132的偏心量的2倍的间隙。
在第1外齿轮114的轴向侧部配置有与第1内销116一体化的第1凸缘体150。第1凸缘体150与第1输出轴152一体化。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壳体154具备:第1主壳体156,与第1内齿轮112的后述的第1内齿轮主体138一体化;第1副壳体158,连结于该第1主壳体156的负载侧(与马达相反一侧);及第1外罩壳体160,连结于第1主壳体156的与负载相反一侧(马达侧)。
在此,对第1齿轮装置100的减速作用进行简单说明。该减速作用基本上在第2齿轮装置200中也相同。
若随着马达M1的马达轴M1a的旋转,与该马达轴M1a一体化的第1输入轴122旋转,则第1偏心体轴130经由第1键128旋转。若第1偏心体轴130旋转,则第1偏心体132旋转,第1外齿轮114经由第1偏心体轴承134摆动旋转。结果,产生第1外齿轮114与第1内齿轮112的啮合位置依次偏离的现象,第1输入轴122每旋转1次,第1外齿轮114就相对于第1内齿轮112相对旋转与第1内齿轮112的齿数差相当的量,即“1齿量”。该相对旋转成分经由第1内辊118及第1内销116传递至第1凸缘体150,使与第1凸缘体150一体化的第1输出轴152旋转。结果,能够实现相当于(第1内齿轮112与第1外齿轮114的齿数差)/(第1外齿轮114的齿数)的减速比的减速。
接着,主要参考图3(A)及图3(B)对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系列中的第1齿轮装置100和第2齿轮装置20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内齿轮112具备:与第1壳体154的第1主壳体156一体化的第1内齿轮主体138、及组装在该第1内齿轮主体138的第1外销140。如之前所述,第1外销140构成第1内齿轮112的内齿。具体而言,在第1内齿轮主体138形成有圆弧槽138A,第1外销140由旋转自如地配置于该圆弧槽138A的单独的销部件构成。
另一方面,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内齿轮212也具备与第2壳体254的第2主壳体256一体化的第2内齿轮主体238、及组装在该第2内齿轮主体238且构成第2内齿轮212的内齿的第2外销240。其中,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由配置在形成于第2内齿轮主体238的圆弧槽238A的销部件240A、及旋转自如地外嵌于该销部件240A的辊部件240B构成。辊部件240B部分与第2外齿轮214啮合。在兼作第2内齿轮主体238的第2主壳体256形成有用于容纳该辊部件240B的2个槽部256D。
如此,本发明中的“由外销构成内齿的内齿轮”包括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内齿轮112这样的“仅由单独的销部件的外销构成内齿的内齿轮”、及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内齿轮212这样的“由基于销部件及外嵌于该销部件的辊部件组合而形成的外销构成内齿的内齿轮”这两者。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100和第2齿轮装置200的减速比不同。即,第2齿轮装置200的减速比低于第1齿轮装置100的减速比。高减速比的第1齿轮装置100中,第1内齿轮112的内齿的齿数(第1外销140的数量)较多,且齿高(第1外销140的直径d140)较小。另一方面,与第1齿轮装置100相比,低减速比的第2齿轮装置200中,第2内齿轮212的内齿的齿数(第2外销240的数量)较少,且齿高(第2外销240的辊部件240B的直径d240B)较大(d140<d240B)。
并且,若将从(配置有后述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位置处的)第1内齿轮112的中心c112到第1外销140的最短距离设为第1距离r140、将从第2内齿轮212的中心c212到第2外销240的销部件240A的最短距离设为第2距离r240A,则第2距离r240A小于第1距离r140(r140>r240A)。另外,销部件240A的直径为d240A。若将第1外销140及第2外销240的与限制部件A10抵接的部分称作被限制部,则第1距离r140为从第1内齿轮112的中心c112到被限制部的距离,第2距离r240A为从第2内齿轮212的中心c212到被限制部的距离。
换言之,在第1齿轮装置100中组装有第1外销140,该第1外销140的配置有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位置处的从第1内齿轮112的中心c112的最短距离为第1距离r140,在第2齿轮装置200中组装有第2外销240,该第2外销240的配置有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位置处的从第2内齿轮212的中心c212的最短距离为小于第1距离r140的第2距离r240A。
第1外销140的轴向长度比第2外销240的轴向长度长相当于接下来要说明的限制部件A10的第1限制部A11的轴向长度LA11的2倍(2·LA11)的长度。
本齿轮装置系列中,相同的限制部件A10在第1齿轮装置100及第2齿轮装置200中通用,且通过限制部件A10限制第1外销140及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
限制部件A10配置在该第1外销140或第2外销240的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的端部。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将配置在该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端部的限制部件A10称为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整体形成为环形状,且一体地具有与轴平行的面和与轴垂直的面。
作为与轴平行的面,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一体地具有与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抵接并限制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的第1限制部A11和与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抵接并限制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第2限制部A12。
作为与轴垂直的面,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一体地具备限制第1内辊118或第2内辊218的轴向移动的内辊端面限制部A13、限制第1外齿轮114或第2外齿轮214的轴向移动的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14、限制第2外销240的轴向移动的第2外销端面限制部A15、及规定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自身的轴向位置的定位用抵接部A16。
以下,对各部A11~A16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1限制部A11在该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的端部形成为与轴平行的面。从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中心cA10到第1限制部A11的距离rA11设定为与从(配置有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位置处的)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内齿轮112的中心c112到第1外销140的最短距离(即,所述第1距离r140)相同(rA11=r140)。根据该设定,在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组装于第1齿轮装置100的情况下,该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1限制部A11与第1外销140(的被限制部)抵接,且能够在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的端部限制该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2限制部A12形成为与第1限制部A11沿轴向排列且与轴平行的面。从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中心cA10到第2限制部A12的距离rA12设定为与从(配置有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位置处的)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内齿轮212的中心c212到第2外销240的最短距离(即,所述第2距离r240A)相同(rA12=r240A)。根据该设定,第2限制部A12在组装在第2齿轮装置200的情况下,与第2外销240(的被限制部)抵接,且能够在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的端部限制该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1限制部A11的轴向长度为LA11。因此,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为2·π·rA11·LA11。并且,第2限制部A12的轴向长度为LA12。因此,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为2·π·rA12·LA12。
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中,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与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不同(sA11≠sA12)。具体而言,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大于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sA11<sA12)。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内辊端面限制部A13在负载相反侧限制部A10的径向内侧端部形成为与轴垂直的面。内辊端面限制部A13与第1内辊118或第2内辊218的整个轴向端面抵接,并限制第1内辊118或第2内辊218在轴向上向与负载相反一侧移动。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14在内辊端面限制部A13的径向外侧形成为与轴垂直的面。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14与(2个第1外齿轮114中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第1外齿轮114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端面或第2外齿轮214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端面抵接,并限制该第1外齿轮144或第2外齿轮214在轴向上向与负载相反一侧移动。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2外销端面限制部A15在第1限制部A11与第2限制部A12之间的阶梯差部形成为与轴垂直的面。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面240E1与该第2外销端面限制部A15抵接。并且,通过该第2外销240的轴向端面240E1和第2外销端面限制部A15的抵接,限制第2外销240在轴向上向与负载相反一侧移动。
另外,第2外销240的在轴向上向负载侧的移动通过第2外销240的负载侧的轴向端面240E2和第2副壳体258的按压面258A的抵接而得到限制。顺便说一下,本实施方式中,第1外销140的轴向移动通过第1外销1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面140E1与第1外罩壳体160的按压面160A的抵接和负载侧的轴向端面140E2与第1副壳体158的按压面158B的抵接而得到限制。
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定位用抵接部A16在第1限制部A11的轴向端部形成为与轴垂直的面。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外嵌于第1外罩壳体160的第1突部160P或第2外罩壳体260的第2突部260P。此时,定位用抵接部A16与第1外罩壳体160的按压面160A或第2外罩壳体260的按压面260A抵接,从而限制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自身在轴向上向与负载相反一侧移动。由此,确定该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1齿轮装置100或第2齿轮装置200中的组装位置。
另外,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自身向轴向负载侧的移动通过所述内辊端面限制部A13与第1内辊118或第2内辊218抵接,或者所述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14与第1外齿轮114或第2外齿轮214抵接而得到限制。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第1齿轮装置100和第2齿轮装置200除了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之外,均具备限制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的支承部件B10,并且具备限制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与所述支承部件B10不同的支承部件(另一支承部件)B20。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部件B10,在第1外销140的负载侧的轴向端部,在第1副壳体158、第2副壳体258的轴向端面形成有(与第1副壳体158、第2副壳体258一体化的)圆环状的槽(支承部)158C、258C。并且。作为另一支承部件B20,在第1外销140、第2外销240的负载侧的轴向端部,在第1主壳体156、第2主壳体256形成有贯穿孔156C、256C。另外,形成于第2副壳体258侧的支承部件B10(圆环状的槽258C)并不参与对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支承。并且,形成于第1副壳体158侧的另一支承部件B20(贯穿孔156C)并不参与对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的支承。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具有与第1外销140抵接并限制该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的第1限制部A11及与第2外销240抵接并限制该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第2限制部A12。因此,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通过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1限制部A11得到限制,另一方面,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通过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2限制部A12得到限制。因此,在限制第1外销1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及限制第2外销2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的方面,可将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在第1齿轮装置100和第2齿轮装置200中通用。
即,尽管(配置有限制部件A10的轴向位置处的)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的第1距离r140和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第2距离r240A不同,只需制造并准备单一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就能够限制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并且限制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
因此,无需针对第1齿轮装置100和第2齿轮装置200分别制造并准备不同种类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就能够在整个系列中使限制部件的种类数减半,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及库存成本。
并且,本实施方式还可得到以下作用。
如之前所述,本齿轮装置系列所涉及的第1齿轮装置100、第2齿轮装置200具备第1内辊118或第2内辊218,但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一体地具备限制该第1内辊118、第2内辊218的轴向移动的内辊端面限制部A13。因此,无需另外设置限制第1内销116、第2内销216的轴向移动的部件,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件数。并且,第1限制部A11、第2限制部A12由与轴平行的面构成,但该内辊端面限制部A13则由与轴垂直的面构成。因此,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一体地具备与轴平行的面和与轴垂直的面,其形状能够确保较高的刚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限制部A11、第2限制部A12中的限制功能。
并且,该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不仅一体地具备第1限制部A11、第2限制部A12及内辊端面限制部A13,还一体地具备限制第1外齿轮114或第2外齿轮214的轴向移动的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14、及限制第2外销240在轴向上向与负载相反一侧移动的第2外销端面限制部A15。因此,通过1个部件来兼用非常多的功能,能够进一步减少整个齿轮装置中的部件件数。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与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不同。因此,根据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周边和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周边的具体结构,能够灵活地对移动限制进行更合理的设计。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设定为大于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第1外销140通过单独部件的销部件构成内齿。第2外销240通过销部件240A及旋转自如地外嵌于该销部件240A的辊部件240B构成内齿。因此,若第2外销240的销部件240A没有以稳定的状态被安装,则可能会导致销部件240A的动作及辊部件240B的动作中产生干扰或异常声音。本实施方式中,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设定为大于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因此能够使第2外销240的限制更稳定,并且能够在第2外销240中进一步减少这种异常声音产生的可能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之外,还具备限制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的支承部件B10(圆环状的槽158C)及限制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另一支承部件B20(贯穿孔256C)。
因此,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通过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1限制部A11得到限制,并且负载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通过与第1副壳体158一体形成的支承部件B10(圆环状的槽158C)得到限制。因此,能够通过限制部件A10和支承部件B10在轴向两端部以极其稳定的状态限制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
并且,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通过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2限制部A12得到限制,并且负载侧的轴向端部的径向移动通过插入到形成于第2主壳体256的另一支承部件B20(贯穿孔256C)中而得到限制。因此,也能够通过限制部件A10和另一支承部件B20在轴向两端部以极其稳定的状态限制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
结果,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和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只要准备1个通用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就能够在各自的轴向的两端部稳定地限制径向移动。
并且,尤其是对第2外销240而言,在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确保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第2限制部A12的面积sA12比第1限制部A11的面积sA11大,并且,在轴向负载侧,通过覆盖销部件240A整周的另一支承部件(贯穿孔)B20沿周向予以支承。由此,尤其能够使以(减速比较小)较快速度旋转的第2外销240的辊部件240B稳定地旋转。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6(A)是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6(B)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对应地的部件适当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该图4~图6(B)的实施方式中,齿轮装置除了已说明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之外,还具备在轴向负载侧的端部限制第1外销140、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负载侧限制部件(第2限制部件)A20。
更具体而言,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设为与之前的图1~图3(B)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相同的结构。另一方面,负载侧限制部件A20具备与该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相同结构的第1限制部A21、第2限制部A22、第2外销端面限制部A25、及定位用抵接部A26。其中,该负载侧限制部件A20中,虽然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24形成于该负载侧限制部件A20的轴向端部,但不具备内辊端面限制部。负载侧限制部件A20以与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的组装方向相反的组装方向组装成与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对称(使第2限制部A22位于第1限制部A21的轴向内侧)。
该图4~图6(B)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能够在第1齿轮装置100的第1外销140及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2外销240的轴向两侧对称地得到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相同的作用。
在该图4~图6(B)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形成支承部件B10或另一支承部件B20时,无需对第1壳体154、第2壳体254进行加工,因此)可得到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的作用效果。
其他结构与之前的图1~图3(B)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图中相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A)是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9(B)是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该图7~图9(B)的实施方式是在图4~图6(B)的实施方式中,将配置于第1外销140、第2外销240的轴向负载侧的负载侧限制部件A20还用作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30的实施方式。即,该实施方式中,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30和负载侧限制部件A20是相同的部件(A20=A30)。
总而言之,在该图7~图9(B)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专用的内辊端面按压部件C10得到图1~图3(B)的限制部件A10一体具备的内辊端面限制部A13的功能。并且,使第1外罩壳体160、第2外罩壳体260的第1突起部160Q、第2突起部260Q发挥图1~图3(B)的限制部件A10一体具备的外齿轮端面限制部A14的功能,通过该第1突起部160Q、第2突起部260Q限制第1外齿轮114、第2外齿轮214在轴向上向与负载相反一侧移动。如此,本发明所涉及的限制部件无需一定要一体地具备内辊端面限制部和外齿轮端面限制部。
根据该图7~图9(B)的实施方式,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30和负载侧限制部件A20的结构相同,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限制部件的种类数。并且,通过与限制第1外销140、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限制部件A20、A30不同的内辊端面按压部件C10来进行内辊端面的轴向限制,因此形状较简单,能够降低制作成本。
其他结构与之前的图4~图6(B)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图中相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1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2(A)是图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2(B)是图1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该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可视为图1~图3(B)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即,在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与图1~图3(B)的实施方式相同,第1齿轮装置100除了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之外,还具备限制第1外销140的径向移动的支承部件B10。并且,第2齿轮装置200除了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10之外,还具备限制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与支承部件B10不同的另一支承部件B30。
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中,该另一支承部件B30的具体结构与之前的图1~图3(B)的实施方式中的另一支承部件B20不同。即,该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中,另一支承部件B30由第2插入环(间隔限制部件)217构成。
更具体而言,目前为止的实施方式(图1~图9(B)的实施方式)中,第1外齿轮114的轴向间隔通过不与第1外销140接触的第1插入环115得到限制,第2外齿轮214的轴向间隔通过不与第2外销240接触的第2插入环215得到限制。
但是,在该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中,尤其将第2插入环215更换为第2插入环217,并将该第2插入环217的外周的半径r217设为与第2外销240的第2距离r240A一致(r217=r240A)。由此,能够将第2插入环217兼作限制第2外销240的径向移动的“另一限制部件B30”。因此,在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中的第1齿轮装置100、第2齿轮装置200的第1主壳体156、第2主壳体256上未形成用于构成另一限制部件(B20)的贯穿孔。
在图10~图12(B)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2插入环217兼作“另一支承部件”,省略第1主壳体156、第2主壳体256中的另一支承部件(贯穿孔)的形成,相应地实现成本的降低。
其他结构与之前的图1~图3(B)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图中相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1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第2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5(A)是图13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5(B)是图1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该图13~图15(B)的实施方式可视为图7~图9(B)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将图7~图9(B)的实施方式中的配置于第1外销140、第2外销240的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30改变为与第1外罩壳体160、第2外罩壳体260一体化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40。即,图13~图15(B)的实施方式中(包括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40)的第1外罩壳体160、第2外罩壳体260一体地具有第1阶梯差部160M、260M作为第1限制部A41,该第1限制部A41相当于图7~图9(B)的实施方式的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30的第1限制部A31。并且,第1外罩壳体160、第2外罩壳体260一体地具有第2阶梯差部160N、260N作为第2限制部A42,该第2限制部A42相当于负载相反侧限制部件A30的第2限制部A32。
如此,本发明中,限制部件并非一定要由独立的(单独的)部件构成,也可以与壳体等一体化。根据图13~图15(B)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在第1外销140、第2外销240的轴向上与负载相反一侧完全省略独立的限制部件。
其他结构与之前的图7~图9(B)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图中相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只有第2齿轮装置的第2外销由销部件和辊部件构成。然而,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内齿轮的外销中,第1齿轮装置的第1外销及第2齿轮装置的第2外销这两者均可仅由销部件构成。相反,第1外销及第2外销这两者也可由销部件及辊部件构成。另外,在外销由销部件及辊部件构成的情况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可将限制部件设为限制(非辊部件的)旋转量较小的销部件的径向移动。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均例示了仅具备具有第1外销的第1齿轮装置和具有第2外销的第2齿轮装置这两种齿轮装置作为构成要件的齿轮装置系列,但本发明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具备更多种类的齿轮装置作为构成要件的齿轮装置系列。例如,通过设置“3种”具有上述结构的与第1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的第1限制部和与第2外销抵接并限制该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的第2限制部的限制部件,从而能够限制共计6种外销的径向移动。并且,不限制将限制部件的限制部设为仅具有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的这两个(2段)的结构,例如,通过以阶段状地形成第3限制部、第4限制部、……,能够通过1个限制部件应对更多种类的外销。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1限制部的面积与第2限制部的面积不同,但也可以设定为第1限制部的面积与第2限制部的面积相同。即使设为不同,也可以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地将第1限制部的面积设定为大于第2限制部的面积。例如,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仅使第2外销由销部件和辊部件构成,且通过将该第2外销的销部件的负载侧端部压入到例如副壳体,在原本就以较高的刚性组装的情况下等,可将需要旋转的第1限制部的面积反而设定得较大。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与负载相反一侧的限制部件,适当配置负载侧的限制部件(第2限制部件)、支承部件、或另一支承部件等作为“共用部件”,但本发明中,并非一定要设置这些共用部件。并且,限制部件也并非一定要配置在外销的与负载相反的一侧,例如,也可以是将限制部件仅设置于外销的负载侧的结构。关于支承部件,如上述圆环状的槽、贯穿孔、插入环的例子中所示,也可以仅设置于第1外销及第2外销中的一个。因此,可采用例如除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限制部件之外,共用仅对与以往相同的一个外销发挥功能的结构的“销按压部件”作为支承部件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齿轮装置系列中,采用了具有在该齿轮装置的径向中心具有使外齿轮偏心摆动的偏心体轴的中心曲柄式偏心摆动型减速机构的齿轮装置,但本发明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的减速机构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能够适用于被称为分配型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该分配型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在齿轮装置的从径向中心偏离的位置具备多根具有使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的偏心体轴,并且通过使各偏心体轴同步旋转,从而使外齿轮摆动。而且,即使不是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由外销(圆弧齿形)构成内齿轮的各种齿轮装置。
并且,在上述齿轮装置系列中,示出了外齿轮的外齿与内齿轮的内齿的齿数差为“1”的例子,但是外齿轮与内齿轮的齿数差也可以是例如2以上。通常,在齿数差相同时,具有减速比越小,内齿轮的从中心的最短距离越变小的倾向,但在齿数差不同时,减速比和内齿轮的从中心的最短距离之间的关系未必具有该倾向。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齿轮装置系列中,(无论减速比多少)第1齿轮装置定义为安装有从第1内齿轮的中心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第1距离的第1外销的齿轮装置,第2齿轮装置定义为安装有从第2内齿轮的中心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小于第1距离的第2距离的第2外销的齿轮装置。

Claims (7)

1.一种齿轮装置系列,具备由外销构成内齿的内齿轮及与设置在所述外销的被限制部抵接而限制所述外销的径向移动的限制部件,所述齿轮装置系列的特征在于,
作为齿轮装置具备:
第1齿轮装置,组装有从第1内齿轮的中心到所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第1距离的第1外销;及
第2齿轮装置,组装有从第2内齿轮的中心到所述被限制部的距离为小于第1距离的第2距离的第2外销,
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第1齿轮装置及所述第2齿轮装置中通用,并且具有:第1限制部,与所述第1外销抵接并限制所述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及第2限制部,与所述第2外销抵接并限制所述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装置具备: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内啮合;内销,在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离的位置贯穿该外齿轮;及内辊,外嵌于所述内销,
所述限制部件一体地具备限制该内辊的轴向移动的内辊限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限制部的面积与所述第2限制部的面积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限制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1限制部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外销由单一的销部件构成,
所述第2外销具有销部件及外嵌于该销部件的辊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齿轮装置除了所述限制部件之外,还具备限制所述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的支承部件,并且,
所述第2齿轮装置除了所述限制部件之外,还具备限制所述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的与所述支承部件不同的另一支承部件,
关于所述第1齿轮装置的所述第1外销,通过所述限制部件和所述支承部件限制该第1外销的径向移动。
关于所述第2齿轮装置的所述第2外销,通过所述限制部件和所述另一支承部件限制该第2外销的径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装置在轴向上并列具备至少2个与所述内齿轮内啮合的所述外齿轮,
所述第1齿轮装置中的所述支承部件由设置在该第1齿轮装置的壳体的支承部构成,
所述第2齿轮装置中的所述另一支承部件由限制所述2个外齿轮的轴向间隔的间隔限制部件构成。
CN201510166725.2A 2014-07-15 2015-04-09 齿轮装置系列 Active CN105276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5473A JP6219788B2 (ja) 2014-07-15 2014-07-15 歯車装置
JP2014-145473 2014-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6087A true CN105276087A (zh) 2016-01-27
CN105276087B CN105276087B (zh) 2017-09-19

Family

ID=55145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6725.2A Active CN105276087B (zh) 2014-07-15 2015-04-09 齿轮装置系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19788B2 (zh)
CN (1) CN1052760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6974A (zh) * 2016-12-05 2019-07-0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0169B2 (ja) * 2016-12-28 2020-05-27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偏心揺動型の歯車装置
FR3065266B1 (fr) * 2017-04-14 2020-07-31 Bernard Controls Train epicycloidal avantageusement pour un systeme servomoteur et systeme servomoteur utilisant ce train epicycloidal
JP6886360B2 (ja) * 2017-07-12 2021-06-1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偏心揺動型減速装置
JP7368344B2 (ja) * 2020-07-29 2023-10-24 美的集団股▲フン▼有限公司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2829A (ja) * 2004-07-06 2006-01-26 Nabtesco Corp 偏心揺動型歯車装置
JP2008256219A (ja) * 2008-07-24 2008-10-23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を採用した変速機のシリーズ
CN102345708A (zh) * 2006-08-02 2012-02-0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简单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简单行星齿轮装置系列
CN102979859A (zh) * 2011-09-02 2013-03-20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JP2013139843A (ja) * 2011-12-29 2013-07-18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歯車装置のシリーズおよび複数種類の歯車装置のケーシングの製造方法
JP2013174314A (ja) * 2012-02-24 2013-09-0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偏心揺動型の減速装置
JP2013174271A (ja) * 2012-02-23 2013-09-0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減速装置、産業機械および減速装置の産業機械への組込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4617B2 (ja) * 1991-01-31 2000-04-17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複列式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2829A (ja) * 2004-07-06 2006-01-26 Nabtesco Corp 偏心揺動型歯車装置
CN102345708A (zh) * 2006-08-02 2012-02-0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简单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简单行星齿轮装置系列
JP2008256219A (ja) * 2008-07-24 2008-10-23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を採用した変速機のシリーズ
CN102979859A (zh) * 2011-09-02 2013-03-20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JP2013139843A (ja) * 2011-12-29 2013-07-18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歯車装置のシリーズおよび複数種類の歯車装置のケーシングの製造方法
JP2013174271A (ja) * 2012-02-23 2013-09-0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減速装置、産業機械および減速装置の産業機械への組込方法
JP2013174314A (ja) * 2012-02-24 2013-09-0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偏心揺動型の減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6974A (zh) * 2016-12-05 2019-07-0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CN109996974B (zh) * 2016-12-05 2022-02-25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20730A (ja) 2016-02-04
CN105276087B (zh) 2017-09-19
JP6219788B2 (ja)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6087A (zh) 齿轮装置系列
JP4814351B2 (ja) 転動ボール式二段低変速装置
US20070243967A1 (en) Oscillating internally meshing planetary gear system
JP2018059556A (ja) バックラッシュを低減したサイクロイド減速装置
WO2010047189A1 (ja) 歯車伝動装置
CN103080601A (zh) 多级减速装置
CN110005759A (zh)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JP6136154B2 (ja) 遊星歯車減速機構
KR20160136814A (ko) 역 사이클로이드 감속기
US11466759B2 (en) Cycloid transmission
US9964180B2 (en) Gearing having a pinion and a wheel
KR20150012043A (ko) 공액 이중 사이클로이드 치형을 갖는 차동식 감속기
JP5806968B2 (ja) 偏心揺動型の減速機
JP2012067899A (ja) 増減速機
WO2018168763A1 (ja) 差動減速機
WO2018168762A1 (ja) 差動減速機のシリーズ及び差動減速機のシリーズの製造方法
JP2015175380A (ja) 減速機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9268452A (zh) 双摆线差速减速器
CN105065584A (zh) 内摆线减速器
US8337091B2 (en) Bearing structure and retainer of bearing
JP3844618B2 (ja) 内歯揺動型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の内歯揺動体の製造方法
CN207080559U (zh) 一种少齿差减速结构
WO2018168764A1 (ja) 差動減速機
JP2010156453A (ja) 遊星式回転―直線運動変換装置
JP2012007700A (ja) 遊星歯車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