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3771B - 脱硫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73771B CN105273771B CN201410505708.2A CN201410505708A CN105273771B CN 105273771 B CN105273771 B CN 105273771B CN 201410505708 A CN201410505708 A CN 201410505708A CN 105273771 B CN105273771 B CN 1052737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liquid
- tower
- absorption
- mixed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strial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装置。脱硫装置(1)包括:脱硫塔(20),通过使焦炉煤气(G1)与吸收液(S2)对流接触来将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吸收到吸收液中;再生塔(30),向从脱硫塔排出的吸收液供给含有氧的气体而将硫化物氧化,使至少一部分吸收液在脱硫塔中循环。脱硫塔具有多层吸收层(26)。各个吸收层具有200mm~1500mm的厚度,用于将吸收液暂时保持而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自下向上通过该吸收层。再生塔(30)具有混合槽(40)。混合槽从脱硫塔中接收吸收液,并且接收含有氧的气体而构成气液混合流体,使气液混合流体一边回旋一边上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煤进行干馏而制造焦炭时产生的焦炉煤气能够作为燃料进行利用。由于焦炉煤气含有硫化物,因此当燃烧时,会产生硫氧化物,存在对环境带来影响的隐患。因此,在将焦炉煤气作为燃料进行利用之前,会去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在硫化物的去除中使用例如CN201880463U所示那样的脱硫装置,在该脱硫装置中,通过使焦炉煤气与吸收液对流接触来将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吸收到吸收液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能力优异的脱硫装置。
本公开的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其通过使焦炉煤气与吸收液对流接触来将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吸收到吸收液中;以及再生塔,其向从脱硫塔排出的吸收液供给含有氧的气体而将硫化物氧化,并使至少一部分吸收液在脱硫塔中循环;脱硫塔具有多层吸收层,该多层吸收层以沿上下方向相互分开的排列方式设置,分别具有200mm~1500mm的厚度,用于将吸收液暂时保持而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自下向上通过该多层吸收层;再生塔具有混合槽,该混合槽从脱硫塔中接收吸收液,并且接收含有氧的气体而构成气液混合流体,使气液混合流体一边回旋一边上升。
若脱硫塔的吸收层的厚度过小,则吸收层内的焦炉煤气与吸收液之间的接触效率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吸收层的厚度过大,则由于通过再生塔内的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固体硫的蓄积,使吸收层的透气性降低,焦炉煤气和吸收液的接触效率降低。若吸收层的厚度为200mm以上,则能够获得焦炉煤气和吸收液的充分的接触效率。如果吸收层的厚度为1500mm以下,则产生的固体硫被吸收液带走,因此由固体硫的蓄积引起的焦炉煤气和吸收液的接触效率的降低得到抑制。因此,通过使吸收层的厚度为200mm~1500mm,从而得以长期维持焦炉煤气和吸收液的充分的接触效率。
在再生塔中,含有氧的气体混入吸收液中而构成气液混合流体,气液混合流体在混合槽内一边回旋一边上升。由此,能够获得收纳于混合槽内的气液混合流体整体的流动性,从而含有氧的气体与吸收液之间的搅拌混合变迅速且均匀。因此,吸收液吸收硫化物的能力(以下,称作“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充分地恢复。
这样,在脱硫塔内长期维持焦炉煤气和吸收液的充分的接触效率,在再生塔内,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充分地恢复,因此能够长期维持较高的脱硫性能。因而,本公开的脱硫装置的脱硫性能优异。
也可以是,该脱硫装置还包括预冷塔,该预冷塔通过在脱硫塔的前一阶段中使焦炉煤气与焦油含有率1%~6%的冷却液对流接触来对焦炉煤气进行冷却。
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存在随着焦炉煤气的温度降低而提高的倾向。因此,通过在脱硫塔的前一阶段中对焦炉煤气进行冷却,从而使焦炉煤气的脱硫能力提高。由于预冷塔的冷却液含有焦油,因此即使焦炉煤气中的萘因冷却而析出,析出的萘也被焦油吸收,并与冷却液一起被带走。因此,预冷塔内的萘的蓄积得到抑制,预冷塔对焦炉煤气进行冷却的能力得以长期维持。因而,能够通过焦炉煤气的冷却来提高脱硫能力,并且能够长期维持该效果。
也可以是,混合槽具有:槽主体,其用于收纳气液混合流体;以及喷射管,其设于槽主体内的下部,用于接收吸收液和含有氧的气体而将气液混合流体喷射到槽主体内;喷射管具有在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管体,构成为利用喷射效果将周围的流体吸引到管体之间,并且通过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在槽主体内形成涡流。
在该情况下,由于利用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流在槽主体内形成了涡流,因此气液混合流体在槽主体内一边回旋一边上升。由此,由于能够获得气液混合流体的流动性,因此使含有氧的气体与吸收液之间的搅拌混合变迅速且均匀,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氧化反应。喷射到槽主体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一部分利用喷射效果被再次吸引到喷射管内,因此在气液混合流体在槽主体内一边回旋一边上升的前一阶段中,含有氧的气体充分地混入气液混合流体中。因而,能够高效且可靠地恢复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另外,利用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流使气液混合流体回旋也有助于混合槽的结构的简化。
也可以是,槽主体具有圆筒状的侧壁,侧壁的高度为侧壁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
若收纳于槽主体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过小,则存在吸收液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明显降低的倾向。如果增大侧壁的高度,则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也变大,因此虽然吸收液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提高,但是用于使吸收液流动的能量消耗也上升。若进一步增大侧壁的高度而使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过大,则氧化率的提高变缓,因此是不经济的。若侧壁的高度为1m以上,则能够确保吸收液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若侧壁的高度为侧壁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则能够获得与能量消耗相称的氧化能力。因而,若侧壁的高度为侧壁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则能够以较高的能量效率确保氧化能力。
也可以是,再生塔还具有脱气槽,该脱气槽以包围混合槽的方式设置,构成为接收从混合槽排出的气液混合流体,并将该气液混合流体分离为吸收液与气体而进行排出。
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吸收液S2中去除了气体,因此抑制了在压送吸收液S2的泵P2中产生气穴。由此,能够使吸收液S2在脱硫塔20与再生塔30之间稳定地循环。因而,能够更可靠地维持脱硫能力。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脱硫能力优异的脱硫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脱硫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预冷塔的剖视图。
图3是脱硫塔的剖视图。
图4是再生塔的剖视图。
图5是再生塔的俯视图。
图6是展开表示脱气槽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滞留在槽主体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与氧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或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图1所示的脱硫装置1是用于去除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的装置,包括预冷塔10、脱硫塔20以及再生塔30。
预冷塔10通过在脱硫塔20的前一阶段中使焦炉煤气与含有焦油的冷却液对流接触来对焦炉煤气进行冷却。脱硫塔20通过使焦炉煤气和吸收液对流接触来将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吸收到吸收液中。再生塔30向从脱硫塔20排出的吸收液供给含有氧的气体而使硫化物氧化,并使至少一部分吸收液返回到脱硫塔20中。
如图2所示,预冷塔10具有气体接收口11、气体送出口12、冷却液接收口13、分配器14、冷却液送出口15以及多层冷却层16。另外,图2示出了冷却层16为3层的情况,但是冷却层16的层数并不特别限制,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气体接收口11设于预冷塔10的侧壁的下部,用于接收焦炉煤气G1。气体送出口12设于预冷塔10的顶部,用于送出在预冷塔10内上升的焦炉煤气G1。
冷却液接收口13设于预冷塔10的侧壁的上部,用于接收含有焦油的冷却液S1。冷却液S1例如是含有焦油的水。分配器14设于预冷塔10内的上部,并连接于冷却液接收口13。分配器14将从冷却液接收口13接收到的冷却液S1从多个排出口14a向下方排出。冷却液送出口15在预冷塔10的侧壁的下部设于比气体接收口11靠下的位置,用于将落到预冷塔10内的底部的冷却液S1送出。
多层冷却层16在预冷塔10内设在分配器14与气体接收口11之间,沿上下方向相互分开地排列。各个冷却层16设为将预冷塔10内上下隔开,将冷却液S1暂时保持而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G1自下向上通过该冷却层16。因此,焦炉煤气G1与冷却液S1在冷却层16中对流接触。具体地说,在冷却层16内填充有许多填充材料16a。填充材料16a是由例如聚丙烯等树脂材料构成的透气性的固体构件。冷却液S1在附着于填充材料16a的表面的状态下被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G1自下向上通过填充材料16a。
如图3所示,脱硫塔20具有气体接收口21、气体送出口22、吸收液接收口23、分配器24、吸收液送出口25以及多层吸收层26。
气体接收口21设于脱硫塔20的侧壁的下部,用于接收焦炉煤气G1。气体送出口22设于脱硫塔20的顶部,用于送出在脱硫塔20内上升的焦炉煤气G1。
吸收液接收口23设于脱硫塔20的侧壁的上部,用于接受吸收液S2。吸收液S2例如为氨水,通过使从外部供给的水在脱硫塔20与再生塔30之间循环来获得。即,从外部供给的水在脱硫塔20与再生塔30之间循环的过程中吸收焦炉煤气G1中的氨而成为氨水,作为吸收液S2发挥作用。分配器24设于脱硫塔20内的上部,并连接于吸收液接收口23。分配器24将从吸收液接收口23接收的吸收液S2从多个排出口24a向下方排出。吸收液送出口25设于脱硫塔20的侧壁的下部,用于将落到脱硫塔20内的底部的吸收液S2送出。
多层吸收层26在脱硫塔20内设在分配器24与气体接收口21之间,并相互沿上下方向排列。各个吸收层26设为将脱硫塔20内上下隔开,将吸收液S2暂时保持而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G1自下向上通过该吸收层26。因此,焦炉煤气G1与吸收液S2在吸收层26中对流接触。具体地说,在吸收层26内填充有许多填充材料26a。填充材料26a是由例如聚丙烯等树脂材料构成的透气性的固体构件。吸收液S2在附着于填充材料26a的表面的状态下被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G1自下向上通过填充材料26a。
吸收层26的厚度h1为200mm~1500mm。吸收层26的层数例如为8层以上,但是并不限于此。吸收层26的层数只要设定为使焦炉煤气G1中的硫化物充分地吸收到吸收液S2中所需的对流接触距离除以厚度h1而得到的值以上即可。
如图4和图5所示,再生塔30具有混合槽40和脱气槽50。
混合槽40从脱硫塔20的下部的吸收液送出口25经由连通管43和吸收液接收口44接收吸收液S2,并且接收含有氧的气体而构成气液混合流体,使气液混合流体一边回旋一边上升。另外,混合槽40所接收的气体只要含有氧,就可以是任何气体,但是为了减少用于向混合槽40送气的动力,期望氧浓度更高的气体。作为一例,混合槽40所接收的气体为空气。
混合槽40具有槽主体41和6个喷射管42。槽主体41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圆筒状的侧壁41a,用于收纳上述气液混合流体。侧壁41a的高度h2为侧壁41a的内径d1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即,槽主体41的深度为槽主体41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侧壁41a的高度h2(槽主体41的深度)也可以为0m~4m。
喷射管42设于槽主体41内的下部,接收吸收液S2和空气而将气液混合流体喷射到槽主体41内。喷射管42具有沿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方向排列的多个管体42a、42b、42c,构成为利用喷射效果将周围的流体吸引到管体42a、42b、42c之间。6个喷射管42通过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在槽主体41内产生涡流。具体地说,6个喷射管42以包围侧壁41a的中心C1的方式配置,并配置为分别沿着相同的回旋方向RD喷射气液混合流体。另外,喷射管42的数量没有限制,并不限于6个,只要设置有至少1个即可。另外,各个喷射管42并不限于由三个管体42a、42b、42c构成的三连式。
脱气槽50以从外侧包围混合槽40的方式设置,构成为接收从混合槽40的上部连续地流出的气液混合流体,并将该气液混合流体分离为吸收液S2与气体而进行排出。
具体地说,如图5和图6所示,脱气槽50具有1张挡板51、两张分隔板52、3张分隔板53以及吸收液送出口54。挡板51和分隔板52、53以在脱气槽50内沿周向排列的方式进行配置。挡板51和分隔板52与分隔板53交替排列。在脱气槽50内的深度方向上,挡板51位于从液面到底面的整个区域,分隔板52位于靠液面的位置,分隔板53位于靠槽底面的位置。吸收液送出口54设于脱气槽50的侧壁的下部,并从脱气槽50内送出吸收液S2。吸收液送出口54在与挡板51相邻的部位开口。从混合槽40接收到脱气槽50内的气液混合流体沿着周向朝向吸收液送出口54去。在朝向吸收液送出口54去的路径上,气液混合流体交替通过分隔板53的上部与分隔板52的下部,因此重复上下移动。由此,促进气体自气液混合流体的分离(脱气)。即,气液混合流体被分离为吸收液S2与气体。气体浮起而自液面排出,充分脱气后的吸收液S2自吸收液送出口54排出。
如此从吸收液送出口54送出脱气后的吸收液S2的技术如后所述有助于防止泵P2中的气穴。通过防止由泵P2产生的成为影响输送扬程的气穴,能够连续且稳定地将吸收液S2供给到脱硫塔20,能够更可靠地维持脱硫能力。
另外,脱气槽50只要能够进行吸收液S2的脱气,就可以是任意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挡板51和分隔板52、53的张数并不限定于上述张数,能够根据再生塔30的大小、所处理的吸收液的量等适当地进行变更。
返回到图1,预冷塔10的气体接收口11借助送气管路L5连接于焦炉(未图示)。预冷塔10的气体送出口12借助送气管路L6连接于脱硫塔20的气体接收口21。预冷塔10的冷却液接收口13和冷却液送出口15借助送液管路L1相连接,在送液管路L1上设有泵P1。泵P1将从冷却液送出口15送出的冷却液S1压送到冷却液接收口13。
在送液管路L1上连接有焦油导入管路L2、排液管路L3以及补充管路L4。焦油导入管路L2从焦油的供给源(未图示)将焦油引导到送液管路L1内。焦油导入管路L2也可以配置为将在焦炭的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引导到送液管路L1内。排液管路L3为了抑制在送液管路L1中流动的冷却液S1中的萘的浓度上升而排出冷却液S1的一部分。补充管路L4将与从排液管路L3排出的冷却液S1同量的液体补充到送液管路L1中。补充管路L4所补充的液体例如为氨水或水等。
另外,在将焦炉煤气温度从50℃冷却至35℃的预冷塔中,在冷却液S1的焦油的含有率小于1%的情况下,萘的吸收能力不充分,因此,在长期运转中存在冷却层16的压损上升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冷却液S1的焦油的含有率超过6%的情况下,产生焦油附着于填充物的情况,存在冷却层16的压损上升的倾向。因此,来自焦油导入管路L2的焦油的导入量被调整为冷却液S1中的焦油的含有率为1%~6%。
在喷射管42上连接有空气导入管路L8。空气导入管路L8将用于混入吸收液S2中的空气导入喷射管42内。再生塔30的吸收液送出口54借助送液管路L9连接于脱硫塔20的吸收液接收口23,在送液管路L9上设有泵P2。泵P2将从吸收液送出口54送出的吸收液S2的大半部分压送到吸收液接收口23。
在送液管路L9上连接有送液管路L7、排液管路L10以及补充管路L11。送液管路L7使在送液管路L9中流动的吸收液S2的一部分返回到喷射管42。排液管路L10为了抑制在送液管路L9中流动的吸收液S2中的固体硫的浓度上升而排出吸收液S2的一部分。补充管路L11将与从排液管路L10排出的吸收液S2同量的液体补充到送液管路L9中。补充管路L11所补充的液体例如为氨水或水等。
利用送气管路L5从焦炉侧引导到气体接收口11的焦炉煤气G1被从气体接收口11接收到预冷塔10内,一边通过冷却层16一边上升,并从气体送出口12送出。利用送液管路L1引导到冷却液接收口13的冷却液S1被从冷却液接收口13接收到预冷塔10内,一边通过冷却层16一边落下,并从冷却液送出口15送出。在冷却层16中,焦炉煤气G1和冷却液S1相互对流接触。由此,焦炉煤气G1被冷却,并且焦炉煤气G1中的萘被吸收到冷却液S1中的焦油中。
吸收萘而从冷却液送出口15送出的冷却液S1被泵P1压送到冷却液接收口13侧。在流到冷却液接收口13侧的冷却液S1中混入有从焦油导入管路L2导入的焦油。流到冷却液接收口13侧的冷却液S1的一部分通过排液管路L3排出。剩余的冷却液S1被由补充管路L4补充的水等稀释之后,再次被从冷却液接收口13接收到预冷塔10内。这样,冷却液S1的一部分被进行循环利用。
另外,从排液管路L3排出的冷却液S1的量被设定为例如从冷却液接收口13进入预冷塔10内的冷却液S1中的焦油所含有的萘的量成为饱和溶解度以下。冷却液S1被从补充管路L4补充的水等稀释,但是由于利用焦油导入管路L2导入有焦油,因此冷却液S1中的焦油的含有量被保持为合适的值。
利用送气管路L6从预冷塔10引导到脱硫塔20的焦炉煤气G1被从气体接收口21接收到脱硫塔20内,一边通过吸收层26一边上升,并从气体送出口22送出。利用送液管路L9引导到吸收液接收口23的吸收液S2被从吸收液接收口23接收到脱硫塔20内,一边通过吸收层26一边落下,并从吸收液送出口25送出。在吸收层26中,焦炉煤气G1和吸收液S2相互对流接触。由此,焦炉煤气G1中的硫化物被吸收到吸收液S2中。
吸收硫化物而从吸收液送出口25送出的吸收液S2被送液管路L7引导到喷射管42内。在喷射管42内,利用空气导入管路L8也引导空气。吸收液S2和空气在喷射管42内构成气液混合流体。气液混合流体被喷射管42喷射到槽主体41内,在槽主体41内一边回旋一边上升。被吸收到吸收液S2中的硫化物被气液混合流体中的氧所氧化。由此,吸收液S2的吸收焦炉煤气G1的硫化物的能力恢复。
到达槽主体41的上部的气液混合流体自槽主体41流出而流入脱气槽50内。流入到脱气槽50内的气液混合流体被分离为吸收液S2和空气,空气自液面排出,吸收液S2从吸收液送出口54送出。
从吸收液送出口54送出的吸收液S2被泵P2压送到吸收液接收口23侧。朝向吸收液接收口23去的吸收液S2的一部分通过排液管路L10排出。剩余的吸收液S2在被由补充管路L11补充的水等稀释之后,再次被从吸收液接收口23接收到脱硫塔20内。这样,吸收液S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送液管路L7、L9进行循环利用。
另外,从排液管路L10排出的吸收液S2的量被设定为例如从吸收液接收口23进入脱硫塔20内的吸收液S2中的硫的量成为容许值以下。吸收液S2被从补充管路L11补充的水稀释,但是由于所补充的水吸收焦炉煤气G1中的氨,因此吸收液S2中的氨的含有量被保持为合适的值。
如以上所说明,脱硫装置1包括:脱硫塔20,其通过使焦炉煤气G1与吸收液S2对流接触来将焦炉煤气G1中的硫化物吸收到吸收液S2中;以及再生塔30,其向从脱硫塔20排出的吸收液S2供给含有氧的气体而使硫化物氧化,并使至少一部分吸收液S2在脱硫塔20中循环。脱硫塔20具有多层吸收层26。多层吸收层26以沿上下方向相互分开的排列方式设置,分别具有200mm~1500mm的厚度,将吸收液S2暂时保持而自上向下进行引导,焦炉煤气G1自下向上通过该多层吸收层26。
若吸收层26的厚度过小,则吸收层26内的焦炉煤气G1与吸收液S2之间的接触效率不足。另一方面,若吸收层26的厚度过大,则由于通过再生塔内的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固体硫的蓄积使吸收层26的透气性降低,从而使焦炉煤气G1和吸收液S2的接触效率降低。只要吸收层26的厚度为200mm以上,就能够获得焦炉煤气G1和吸收液S2的充分的接触效率。若吸收层26的厚度为1500mm以上,则存在由吸收液的落下、撞击能量带来的固体硫等的清洗效果降低,固体硫等蓄积在吸收层26内而使流路闭塞,成为脱硫塔的维护困难的状态的隐患。与此相对,如果吸收层26的厚度为1500mm以下,则由于产生的固体硫被吸收液S2带走,因此由固体硫的蓄积引起的焦炉煤气G1和吸收液S2的接触效率的降低得到抑制。因此,由于吸收层26的厚度为200mm~1500mm,因此使焦炉煤气G1和吸收液S2的充分的接触效率得以长期维持。
再生塔30具有混合槽40。混合槽40从脱硫塔20中接收吸收液S2,并且接收含有氧的气体而构成气液混合流体,使气液混合流体一边回旋一边上升。由此,能够获得收纳于混合槽40内的气液混合流体整体的流动性,从而含有氧的气体与吸收液S2之间的搅拌混合变迅速且均匀。因此,吸收液S2吸收硫化物的能力(以下,称作“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充分地恢复。
这样,在脱硫塔20中长期维持焦炉煤气G1和吸收液S2的充分的接触效率,在再生塔30中,吸收液S2的吸收能力充分地恢复,因此能够长期维持较高的脱硫能力。因而,脱硫装置1的脱硫能力优异。
脱硫装置1还具有预冷塔10。预冷塔10通过在脱硫塔20的前一阶段中使焦炉煤气G1与焦油含有率1%~6%的冷却液S1对流接触来对焦炉煤气G1进行冷却。
吸收液S2的吸收能力存在随着焦炉煤气G1的温度降低而提高的倾向。因此,通过在脱硫塔20的前一阶段中对焦炉煤气G1进行冷却,从而提高焦炉煤气G1的脱硫能力。由于预冷塔10的冷却液S1含有焦油,因此即使焦炉煤气G1中的萘因冷却而析出,析出的萘也被焦油吸收,并与冷却液S1一起被带走。因此,预冷塔10内的萘的蓄积得到抑制,预冷塔10对焦炉煤气G1进行冷却的能力得以长期维持。因而,能够通过焦炉煤气G1的冷却来提高脱硫能力,并且能够长期维持该效果。另外,并不是冷却液必须含有焦油,也并不是必须具有预冷塔10。
混合槽40具有槽主体41和喷射管42。槽主体41用于收纳上述气液混合流体。喷射管42设于槽主体41内的下部,并接收吸收液S2和含有氧的气体并将气液混合流体喷射到槽主体41内。喷射管42具有在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管体42a~管体42c,构成为利用喷射效果将周围的流体吸引到管体42a~42c之间,并且通过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在槽主体41内形成涡流。
因此,由于利用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流在槽主体41内形成了涡流,因此气液混合流体在槽主体41内一边回旋一边上升。由此,吸收液S2能够获得气液混合流体的流动性,从而含有氧的气体与吸收液之间的搅拌混合变迅速且均匀,有效地促进了氧化反应。喷射到槽主体4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一部分利用喷射效果而被再次吸引到喷射管42内,因此在气液混合流体在槽主体41内一边回旋一边上升的前一阶段中,含有氧的气体充分地混入气液混合流体中。因而,能够高效且可靠地恢复吸收液S2的吸收能力。另外,利用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流使气液混合流体回旋也有助于混合槽41的结构的简化。
槽主体41具有圆筒状的侧壁41a,侧壁41a的高度为侧壁41a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
若收纳于槽主体4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过小,则存在吸收液S2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明显降低的倾向。如果增大侧壁41a的高度,则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也变大,因此虽然吸收液S2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提高,但是用于使吸收液S2流动的能量消耗(例如泵P2的能量消耗)也上升。若进一步增大侧壁41a的高度而使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过大,则氧化率的提高变缓,因此是不经济的。
图7是表示收纳于侧壁41a的内径为2m的槽主体4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与氧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的图表。氧利用率是导入到喷射管42内的氧中的、为了硫化物的氧化等而被吸收到吸收液S2中的氧的比例。氧利用率较高是指硫化物的氧化率较高。如图7所示,若收纳于槽主体4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小于1m,则存在吸收液S2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明显降低的倾向。若收纳于槽主体4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变大,则吸收液S2中的氧化物的氧化率提高,但是若气液混合流体的深度超过4m,则存在氧化率的提高变缓的倾向。根据该结果,推定出如下事项。即,若侧壁41a的高度为1m以上,则能够确保吸收液中的硫化物的氧化率。若侧壁41a的高度为侧壁41a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则能够获得与能量消耗相称的氧化能力。因而,若侧壁41a的高度为侧壁41a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就能够以较高的能量效率确保氧化能力。
再生塔30还具有脱气槽50。脱气槽50以包围混合槽40的方式设置,构成为接收从混合槽40排出的气液混合流体,并将该气液混合流体分离为吸收液S2与气体进行排出。因此,从吸收液S2中去除了气体,因此抑制了在用于压送吸收液S2的泵P2中产生气穴。由此,能够使吸收液S2在脱硫塔20与再生塔30之间稳定地循环。因而,能够更可靠地维持脱硫能力。
另外,再生塔30只要使吸收液S2一边回旋一边上升,就可以是任意的再生塔,因此脱气槽50并不是必需的。侧壁41a的高度为侧壁41a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也并不是必需的。喷射管42构成为利用喷射效果吸引周围的流体也并不是必需的。喷射管42配置为通过吸收液S2的喷射形成涡流也并不是必需的,也可以设有产生涡流用的其他结构。作为产生涡流用的其他结构,可列举在俯视状态下使连通管43相对于侧壁41a倾斜并沿着切线方向导入吸收液S2的结构、从混合槽40的底部朝向顶部配置了螺旋状的板的结构或者具有产生涡流用的旋转叶片的结构等。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是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脱硫装置包括:
脱硫塔,其通过使焦炉煤气与吸收液对流接触来将上述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吸收到上述吸收液中;以及
再生塔,其向从上述脱硫塔排出的上述吸收液供给含有氧的气体而将上述硫化物氧化,并使至少一部分上述吸收液在上述脱硫塔中循环;
上述脱硫塔具有多层吸收层,该多层吸收层以沿上下方向相互分开的排列方式设置,分别具有200mm~1500mm的厚度,用于将上述吸收液暂时保持而自上向下进行引导,上述焦炉煤气自下向上通过该多层吸收层,
上述再生塔具有混合槽,该混合槽从上述脱硫塔中接收上述吸收液,并且接收上述含有氧的气体而构成气液混合流体,使上述气液混合流体一边回旋一边上升,
上述混合槽具有:
槽主体,其用于收纳上述气液混合流体;以及
多个喷射管,其设于上述槽主体内的下部,用于接收上述吸收液和上述含有氧的气体而将上述气液混合流体喷射到上述槽主体内;
上述多个喷射管分别具有沿上述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方向排列的多个管体,构成为利用喷射效果将周围的流体吸引到上述管体之间,并且通过上述气液混合流体的喷射在上述槽主体内形成涡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装置,其中,
该脱硫装置还包括预冷塔,该预冷塔通过在上述脱硫塔的前一阶段中使上述焦炉煤气与焦油含有率1%~6%的冷却液对流接触来对上述焦炉煤气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装置,其中,
上述槽主体具有圆筒状的侧壁,上述侧壁的高度为上述侧壁的内径的两倍以下,并且为1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硫装置,其中,
上述再生塔还具有脱气槽,该脱气槽以包围上述混合槽的方式设置,构成为接收从上述混合槽排出的上述气液混合流体,并将该气液混合流体分离为上述吸收液与气体而进行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装置,其中,
上述再生塔还具有脱气槽,该脱气槽以包围上述混合槽的方式设置,构成为接收从上述混合槽排出的上述气液混合流体,并将该气液混合流体分离为上述吸收液与气体而进行排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17101A JP6234328B2 (ja) | 2014-06-05 | 2014-06-05 | 脱硫装置 |
JP2014-117101 | 2014-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73771A CN105273771A (zh) | 2016-01-27 |
CN105273771B true CN105273771B (zh) | 2020-05-05 |
Family
ID=5253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6232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62672U (zh) | 2014-06-05 | 2014-09-26 | 脱硫装置 |
CN201410505708.2A Active CN105273771B (zh) | 2014-06-05 | 2014-09-26 | 脱硫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6232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62672U (zh) | 2014-06-05 | 2014-09-26 | 脱硫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34328B2 (zh) |
CN (2) | CN204162672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34328B2 (ja) * | 2014-06-05 | 2017-11-22 |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脱硫装置 |
IT201600075748A1 (it) * | 2016-07-19 | 2018-01-19 | 3V Green Eagle S P A | Procediment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ossidazione ad umido di reflui |
CN110898608B (zh) * | 2018-09-18 | 2022-02-08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焦吸附净化烟气的系统及方法 |
CN111500324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恒华源化工设备(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脱除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的系统 |
KR102091862B1 (ko) * | 2019-06-28 | 2020-03-20 | 주식회사 디에스엔지니어스 | 티오바실루스의 생물학적 산화반응에 의해 바이오가스의 황화수소를 재이용 가능한 황원소로 회수하는 탈황 시스템 |
CN114669184A (zh) * | 2022-04-24 | 2022-06-28 | 安徽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段式钠钙脱硫装置及方法 |
CN117247795B (zh) * | 2023-11-17 | 2024-02-02 |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塔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92490A (ja) * | 1986-02-19 | 1987-08-24 | Nippon Steel Corp | 酸化処理用気泡塔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07810B2 (ja) * | 1992-08-26 | 1997-05-07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コークス炉ガスの冷却方法 |
JP2004067787A (ja) * | 2002-08-05 | 2004-03-04 | Nippon Steel Corp | コークス炉ガスの脱硫吸収塔の閉塞防止方法 |
CN1218867C (zh) * | 2002-10-25 | 2005-09-14 | 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一种防止和解决脱硫塔堵塞的方法 |
JP5175077B2 (ja) * | 2007-11-01 | 2013-04-03 |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液相酸化湿式脱硫装置 |
CN101709231B (zh) * | 2009-12-29 | 2011-05-04 | 林吉萍 | 一种自吸式喷射器脱硫塔及其工艺 |
JP5573460B2 (ja) * | 2010-07-27 | 2014-08-20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コークス炉ガス脱硫装置 |
CN102895862B (zh) * | 2012-10-25 | 2014-12-17 | 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单塔脱除煤气中硫化氢的方法和系统 |
JP6234328B2 (ja) * | 2014-06-05 | 2017-11-22 | 新日鉄住金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脱硫装置 |
-
2014
- 2014-06-05 JP JP2014117101A patent/JP6234328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9-26 CN CN201420562329.2U patent/CN2041626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9-26 CN CN201410505708.2A patent/CN1052737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92490A (ja) * | 1986-02-19 | 1987-08-24 | Nippon Steel Corp | 酸化処理用気泡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229736A (ja) | 2015-12-21 |
JP6234328B2 (ja) | 2017-11-22 |
CN204162672U (zh) | 2015-02-18 |
CN105273771A (zh) | 2016-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73771B (zh) | 脱硫装置 | |
US995028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containing produced water | |
US20110217210A1 (en) | Gas hydrate production apparatus | |
CN101671581B (zh) | 氨碱联用焦炉气脱硫工艺 | |
US20190083904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Oil From Oil-Containing Produced Water | |
WO2019142715A1 (ja) | 排ガス処理方法および排ガス処理装置 | |
JP6727163B2 (ja) | 気体溶解装置 | |
KR102301582B1 (ko) | 잉크 순환에 의한 교반이 가능한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 저장부 | |
KR100963004B1 (ko) | 소화가스 탈황 및 촉매 재생장치 | |
JP5953114B2 (ja) | 脱酸素装置 | |
TW201503948A (zh) | 海水脫硫裝置及海水脫硫系統 | |
CN108998104B (zh) | 一种脱硫液再生系统、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 |
RU2446000C1 (ru) |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массообменная абсорбционно-десорбци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 |
JP5175077B2 (ja) | 液相酸化湿式脱硫装置 | |
TW201138937A (en) |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 |
KR20170065867A (ko) | 순환유닛을 구비한 액비 수용장치 | |
CN214388988U (zh) | 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 | |
JP2012037175A (ja) | 脱気器 | |
JP2009011928A (ja) | 脱気装置 | |
JP2005263825A (ja) | ガスハイドレート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
CN220449857U (zh) | 废液脱气装置 | |
KR101985192B1 (ko) | 냉각시스템이 구비된 선박용 공기윤활장치 | |
CN214809788U (zh) | 尾气吸收工艺装置 | |
CN113998674A (zh) | 一种催化液硫脱气的装置及方法 | |
KR102054958B1 (ko) | 마이크로버블을 이용한 액체내 기체 주입 설비 및 이를 위한 마이크로버블 생성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 SUMIKI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 SUMIKIN ENGINEERING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