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7227A -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7227A
CN105267227A CN201410343663.3A CN201410343663A CN105267227A CN 105267227 A CN105267227 A CN 105267227A CN 201410343663 A CN201410343663 A CN 201410343663A CN 105267227 A CN105267227 A CN 105267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rivatives
glycyrrhizic aci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kurarinone
s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36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7227B (zh
Inventor
施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436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7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7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7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7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7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苦参素(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甘草酸或其二者的药学上可接受形式或其二者的衍生物以及含有这些组合物的药盒,还包括甘草酸苦参碱盐及甘草酸苦参素盐,用于制备防治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b>(</b>包括疱疹样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b>)</b>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苦参素(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异苦参碱)和甘草酸或其二者的药学上可接受形式或其二者的衍生物以及含有这些组合物的药盒,此外还包括甘草酸苦参碱盐及甘草酸苦参素盐。
背景技术
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包括疱疹样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其病理改变均以表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形成Kogoj海绵状脓疱为特征。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一)感染因素:与化脓性感染、细菌及病毒感染有关;(二)内分泌失调及代谢障碍:如连续性指端皮炎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疱疹样脓疱病多见孕妇,常有低钙血症;(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连续性指端皮炎部分病例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皮肤温度降低,部分患者有放射性剧痛、电击样抽痛,用冬眠治疗后好转;(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学说:有人认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疾病发生;(五)金属过敏学说:有报道掌跖脓疱病在锂治疗几个月后出现。也有人认为本病对汞、铜、锡等金属元素过敏,这些原素主要通过含金属的食品或金属牙料而吸收入血,然后经汗液排泄至角质层。
长期以来,本组疾病诊断容易,治疗棘手,部份病例全身症状重,病情顽固,探讨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历来是皮肤科领域的热点之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1、基本治疗:一般支持疗法有低血钙,可补充钙剂,维生素D,对症处理;(2)妊娠引发,严重病例可考虑终止妊娠。2、药物治疗配合局部治疗:(1)糖皮质激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容易复发。(2)寻找及根除感染灶:四环素、磺胺类药治疗,小剂量长期口服,最长达三个月;(3)维A酸、异维A酸等维甲酸类药:对部分病例有效(4)甲氨蝶呤、秋水仙碱、雷公藤、昆明山海棠亦有一定疗效;(5)光化学疗法、浅层X线、核素局部照射有一定疗效。上述治疗方法很多,但都有其局限性及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膨胀纹、多毛症、糖皮质激素性痤疮、细菌感染、紫癜等),长期大面积外用或口服引起系统性不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库欣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青光眼、白内障及月经周期紊乱等)。维甲酸类药长期使用可影响肝功能,代谢紊乱(高血脂症)等。
由于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病因复杂,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都有其局限性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苦参碱是有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副作用的强力抗炎药,研究证明主要与其抑制白细胞游走、稳定溶酶体膜、促进自由基清除、抑制组胺和淋巴因子等炎性介质的合成或释放及抑制炎性活性有关;氧化苦参碱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对宿主的抗体水平、免疫细胞的变化、细胞因子及其它炎性调节因子的影响发挥其抗炎作用;氧化苦参碱的抗病毒杀菌作用: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的抗病毒杀菌活性,而且杀菌谱较广。甘草酸目前认为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病毒、保肝等作用,针对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苦参素和甘草酸均对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有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但苦参的有效提取物或苦参碱在临床存在利尿排钠等副作用,致使病人尿量过多、腹泻等。甘草酸的类固醇样作用,长期大量口服甘草的有效成分提取物或甘草酸及其衍生物会使病人存在水钠潴留、高血压和低血钾等严重不良反应,但其为植物激素,相比较糖皮质激素,其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明显减少。
本发明通过实验,提供了对于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具有加和协同作用且毒副作用更低的全新药物组合,及其制备用于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人通过实验惊奇地发现,苦参素(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可提供特别有益的治疗皮炎湿疹作用,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而这种药物组合物特别适合用于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包括疱疹样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这种药物组合物特还可联合现有的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技术如:光化学疗法、浅层X线、核素局部照射、紫外线照射、红蓝光照射、细胞周期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所属药物组合物包括顺序给予或同时给予药学上可接受量的,或者药物有效剂量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尤其是药物可接受形式或其药用盐。还包括甘草酸苦参碱盐及甘草酸苦参素盐。
组合物中苦参素或其衍生物与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重量配比为10:1~1:10,优选的是5:1~1:5,更优选5:1~1:2。其中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含量为50~2000mg,进一步优选为100~1500mg,更优选为300~1000mg;甘草酸或其衍生物含量为30~2000mg,进一步优选为30~1500mg,更优选为100~1000mg。
同时给药包括给予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或者将每种活性剂的单独制剂基本上同时给药。顺序给予是指按时间先后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给予苦参素或其衍生物、甘草酸或其衍生物。本发明给出的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药物标量,是关于化合物本身给出的,例如100mg盐酸盐形式的苦参素是指含有50mg苦参素的盐酸盐量。
本发明中,活性药物的优选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给药,这种组合物可包括多种药物或仅一种药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含量范围的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于适量药学上可接受形式与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后,按照常规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加以制备。
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是分别以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和溶剂化物)作为药物活性剂给药的。本发明的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包括苦参素、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异苦参碱或其可药用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乙酸盐、磷酸盐、富马酸盐以及各种氨基酸盐)。甘草酸或其衍生物包括甘草酸、甘草甜素、异甘草酸、异甘草酸盐、甘草酸盐等,甘草酸盐包括甘草甜素可用药盐、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甘草酸苷、甘草酸钠盐、甘草酸钾盐及甘草酸钙盐等。还包括甘草酸苦参碱盐及甘草酸苦参素盐。
可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按所述质量配比并加入相应辅料,制成适合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经皮给药、经粘膜吸收给药或其他剂型的制剂形式。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大或小容量的注射剂、冻干粉针、无菌粉分装等制剂形式,也可以是片剂、胶囊、粉剂、滴丸、微丸、颗粒、锭剂、栓剂、口服液或无菌胃肠外溶液或悬液制剂形式或其他剂型如乳剂、膏剂等。口服液体制剂可以是乳剂、糖浆等形式,也可以作为干燥产品存在,使用前再用水或其他合适载体重新构成。辅料包括(并不限于)生理上可接受的药用赋形剂及药用辅料。其中药用辅料包括氯化钠、甘露醇、聚维酮K30、葡萄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及其组合。
为了达到给药的一致性,本发明组合物优选为单剂形式。
用于口服给药的,可含有药学上常规的赋形剂如粘合剂,例如糖浆、阿拉伯胶、明胶、山梨醇、黄芪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甲纤维素、糊精、聚乙二醇等;填充剂,例如乳糖、糖、玉米淀粉、磷酸钙、山梨醇、甘氨酸等;压片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聚乙二醇等;崩解剂,例如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乙醇酸钠或微晶纤维素;药学上可接受的湿润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悬浮剂,例如山梨醇、糖浆、甲基纤维素、明胶、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硬酯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酯等;乳化剂,例如卵磷脂、脱水山梨醇—油酸酯、阿拉伯胶等;无水载体(可包括食用油),例如杏仁油、馏化椰子油、或油性酯;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丙酯、山梨酸等;矫味剂和甜味剂,如甜叶菊甙、阿斯巴甜、甜菊素、木糖醇、薄荷醇、桔子香精等;还可加着色剂等。制备方法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
对于胃肠外给药,特别是注射剂,可利用两种活性组分分别于无菌载体制备单位液体剂型,并根据所用的浓度将其悬浮或溶解于载体中。在制备液体时,可以将活性成分溶解于注射用水并过滤灭菌,之后灌注到容器中密封保存。有利的是,为了适合静脉注射可以加入注射剂常用的辅助剂诸如防腐剂、缓冲剂、酸碱度调节剂、渗透调节剂、增溶剂、稳定剂、抗氧剂等。
另外还可按照常规方法将药物组合物中的单味活性制剂或药物组合物制成缓控释制剂,如缓释微丸或控释微丸。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以与相关日剂量适宜的量制成单位剂量。可以每天给药1~6次,但最优选每天给药1次(注射给药)或3次(口服给药及外用给药)。
根据给药方式及制剂要求的不同,该组合物中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含量之和可以是总量的0.1%~99%,优选为1%~60%。
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苦参素或其衍生物和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具有特别显著的效果,毒副作用更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我们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氧化苦参碱、甘草酸及其组合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的比较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受试药物组,每组十支,雌雄各半。除正常对照组外,受试药物组分别腹腔注射(ip)大剂量氧化苦参碱、甘草甜素及两种组分的组合物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动物的死亡时间及死亡数。
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的剂量为950mg/kg时,具有较大毒性,10只小鼠中9支死亡,甘草甜素剂量为950mg/kg时,10只小鼠中2支死亡,而氧化苦参减:甘草甜素为1:1且合用剂量为950mg/kg及苦参素:甘草甜素为2:1且合用剂量为950mg/kg时,无动物死亡,氧化苦参减:甘草甜素为3:1且合用剂量为950mg/kg时,2支动物死亡,说明氧化苦参碱和甘草甜素进行配比组合,其毒性明显降低,且氧化苦参碱、甘草甜素按1:1及2:1配比其毒性小于3:1配比。
表1氧化苦参碱、甘草酸及其组合物(ip一次)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的比较
组别 剂量(mg/kg) 死亡数/总数
正常对照组 0 0/10
950 9/10
950 2/10
苦+甘(1:1) 950 0/10
苦+甘(2:1) 950 0/10
苦+甘(3:1) 950 2/10
备注:“苦”:表示氧化苦参碱;“甘”:表示甘草甜素
实施例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临床诊断符合掌跖脓疱病患者40例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20~50岁,一月内未曾接受过治疗,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内脏疾病,无活动性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白内障病史,剔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B组)、氧化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十例,男女各半。四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A组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0.6g100ml/d;B组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d;C组给予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0.6g100ml/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d;对照组给于维甲酸胶囊30mg/d口服;四组均同时配合曲安奈德益糠唑乳膏外用,均以6周为一疗程,疗程后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分别于初诊当日和治疗两周后对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包括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或苔藓化、角化脱屑等),各指标在每次评估时均按4级评分法进行: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做出评分,评价疗效,并观察副作用。
1.3疗效评价标准:积分值计算公式为:积分值=(初诊日积分合计﹣治疗2周后的积分合计)/初诊日积分合计×100%。治愈:积分值减少>95%;显效:积分值减少61%~95%;好转:积分值减少20~60%;积分值减少<20%。
1.4安全性评价两组均与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常规(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血脂),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观察者判为无效。
2结果
表2四组疗效比较例(%)
A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B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C组=氧化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D组=对照组。
3.不良反应A组2例自述尿量增加;B组3例出现乏力,轻度腹胀,1例出现低钾血症,2例出现轻度水肿症状;C组未出现不良反应;D组均不同程度出现口干,皮肤轻度脱屑,5例唇部干裂。治疗前后四组血尿常规均未见明显的异常。
3.结论
氧化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掌跖脓疱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未发生不良反应。
实施例3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角层下脓疱病的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临床诊断符合角层下脓疱病患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4~42岁。
1.2治疗方法予以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0.6g100ml/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d;均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后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
1.3。临床痊愈为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为皮损消退60%~89%;进步为皮损消退20%~59%;无效为皮损消退20%以下。有效率以临床痊愈加显效计算。
1.4安全性评价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常规(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血脂),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观察者判为无效。
2结果
4例患者有效率为100%,治疗前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较前明显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
3.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角层下脓疱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未发生不良反应。
实施例4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连续性肢端皮炎的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临床诊断符合连续性肢端皮炎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24~36岁。
1.2治疗方法予以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0.6g100ml/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d;均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后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
1.3。临床痊愈为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为皮损消退60%~89%;进步为皮损消退20%~59%;无效为皮损消退20%以下。有效率以临床痊愈加显效计算。
1.4安全性评价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常规(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血脂),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观察者判为无效。
2结果
3例患者有效率为100%,无明显不良反应。
3.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连续性指端皮炎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未发生不良反应。
实施例5
氧化苦参碱200mg
甘草酸二铵150mg
NaCl0.9g
注射用水适量
每支100ml
取NaCl,用注射用水搅拌溶解,然后分别加入氧化苦参碱、甘草酸二铵,继续搅拌时完全溶解,添加注射用水至总量,滤过至澄明,罐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6
氧化苦参碱200g
甘草甜素150g
羟甲基淀粉钠10g
乳糖50g
硬脂酸镁0.5g
纯水适量
制成1000片
将氧化苦参碱、甘草甜素、预先粉碎过80目筛,取乳糖过80目筛,备用。取过筛的上述细粉按上述处方称取,混合均匀,将混合的粉料放入混合机内,边搅拌边加入纯水,搅拌15分钟制成软材、制粒,湿粒50~60℃干燥,整粒,加入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7氧化苦参碱200mg
甘草酸二铵150mg
微晶纤维素27.5mg
乳糖果—水合物适量
硬脂酸镁0.5mg
制片
按上述原料、辅料混合均匀后,按照常规湿法制粒,干燥、压片。
实施例8
氧化苦参碱200mg
甘草酸二铵150mg
微晶纤维素27.5mg
乳糖果—水合物适量
硬脂酸镁0.5mg
制片
按上述原料、辅料混合均匀后,按照常规湿法制粒,干燥、压片。
实施例9、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
取18β-甘草酸165g和苦参碱49.7g加入适量无水甲醇中,室温下搅拌溶解,继续搅拌数分钟后缓慢加入剧烈搅拌的3000ml丙酮中,洗出大量白色结晶性粉末,过滤,于60℃真空干燥,得白色结晶性粉末172g,收率为80.1%。
Mp:204℃分解
[C]D 20=+24.5(1%乙醇)
元素分析 测定值(%) 计算值(%)
C 63.88 63.91
H 8.12 8.09
N 2.70 2.61
实施例10、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取18β-甘草酸165g和苦参素106g加入适量无水甲醇中,室温下搅拌溶解,继续搅拌数分钟后缓慢加入剧烈搅拌的3000ml丙酮中,洗出大量白色结晶性粉末,过滤,于60℃真空干燥,得白色结晶性粉末188g,收率为69.4%。
Mp:206℃分解
[C]D 20=+42.4(1%乙醇)
元素分析 测定值(%) 计算值(%)
C 63.91 63.98
H 8.31 8.20
N 4.12 4.15
实施例11、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
取18α-甘草酸165g和苦参碱49.7g加入适量无水甲醇中,室温下搅拌溶解,继续搅拌数分钟后缓慢加入剧烈搅拌的3000ml丙酮中,洗出大量白色结晶性粉末,过滤,于60℃真空干燥,得白色结晶性粉末180g,收率为83.8%。
Mp:208℃分解
[C]D 20=+23.6(1%乙醇)
元素分析 测定值(%) 计算值(%)
C 63.88 63.91
H 8.10 8.09
N 2.59 2.61
实施例12、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
取18α-甘草酸165g和苦参碱106g加入适量无水甲醇中,室温下搅拌溶解,继续搅拌数分钟后缓慢加入剧烈搅拌的3000ml丙酮中,析出大量白色结晶性粉末,过滤,于60℃真空干燥,得白色结晶性粉末190g,收率为73.1%。
Mp:210℃分解
[C]D 20=+24.2(1%乙醇)
元素分析 测定值(%) 计算值(%)
C 63.79 63.98
H 8.31 8.20
N 4.19 4.15
实施例13: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的冻干粉制备
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甘草酸2.00g(2.43mmol),一水苦参素1.372g(4.86mmol),加入去离子水30ml,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冷冻干燥,得冻干粉末3.26g,收率99.3%.
实施例14: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的冻干粉制备
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甘草酸2.00g(2.43mmol),一水苦参素2.06g(7.29mmol),加入去离子水30ml,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冷冻干燥,得冻干粉末3.88g,收率98.8%.
实施例15:甘草酸和苦参素的复合盐的制备
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40ml,在常温下,加入甘草酸2.00g(2.43mmol),一水苦参素0.686g(2.43mmol),搅拌溶解,水浴60℃用水冲泵减压(20mmHg)浓缩至10ml,搅拌下缓慢滴加丙酮,使得析出的白色油状混浊沉淀溶解,当滴加丙酮至20ml时,析出的白色油状混浊沉淀不再溶解,暂停滴加丙酮,搅拌至白色油状沉淀转化为白色固体结晶,约需30分钟至1小时,继续在30分钟内滴加丙酮至60ml,于50℃水浴中搅拌1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丙酮洗涤,于50℃真空干燥,得白色结晶2.2g,m.p:202-204℃,收率为83.3%。
表.元素分析结果(C42H62O16.C15H24N2O2
C重量含量 H重量含量 N重量含量
计算值 62.96% 7.97% 2.57%
实验值 62.43% 7.88% 2.48%
实施例16:甘草酸和苦参素的复合盐的粉针剂制备
在无菌配料间里,称4g甘露醇加入适量容器中,加8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加入50g甘草酸和苦参素的复合盐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在无菌条件下,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分装,装量为每瓶10ml,冷冻干燥,加灭菌塞并轧外盖,即得。
实施例17:组合物的冻干粉的制备
氧化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氧化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甘草酸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在常温常压下,将上述成分之一加入试剂瓶中,再加入本技术领域公知的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充分溶解后对溶解体系减压浓缩;其次,在搅拌条件下滴入水溶性溶剂,析出白色沉淀;最后,分别在50℃水浴条件下进行搅拌使晶型转化和室温条件下搅拌使析晶完成,之后进行过滤,洗涤,50℃真空干燥等操作步骤制得上述成分之一的白色结晶;或者由上述制得的水溶液冷冻干燥制得冻干粉。
实施例18:组合物的注射剂制备
氧化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氧化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甘草酸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将上述成分之一50g加入到适当容器中,加入总体积约85%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测PH值,用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约6.0~6.5,加入900g,搅拌使之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L,搅拌使均匀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冲氮气,灌封,115℃热压灭菌30分钟,灯检,检验,包装。
实施例19
氧化苦参碱600mg
甘草酸二胺150mg
NaCl0.9g
注射用水适量
取氯化钠用注射用水搅拌溶解,然后分别加入氧化苦参碱、甘草酸二胺,继续搅拌是完全溶解天加注射用水至总量,滤过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20:组合物的片剂制备
氧化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氧化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甘草酸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上述成分之一50g
预胶化淀粉2g
羟丙基纤维素4g
羧甲基淀粉钠3.5g
微晶纤维素1g
硬脂酸镁0.4g
将上述成分之一与上述各辅料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有聚维酮制成软材,用14目尼龙筛制粒,50~60℃干燥,14目筛整粒,混合均匀后进行压片制得。
实施例21:组合物的颗粒剂制备
氧化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氧化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甘草酸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上述成分之一50g
甜蜜素8g
乳糖8g
香精适量
将上述成分之一溶于水,加入淀粉80g、糖粉20g,再加香精适量,混匀,用14~16目筛制粒,60℃以下干燥,包装。
实施例22:组合物的胶囊制备
氧化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氧化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甘草酸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上述成分之一50g
淀粉5g
微晶纤维素2g
硬脂酸镁1g
将上述成分之一与上述各辅料分别过筛,并混合均匀,分装于硬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23:组合物的口服液制备
氧化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甜素组合物(1~10:1~10)、氧化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苦参碱与甘草酸二胺组合物(1~10:1~10)、甘草酸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双苦参素复合盐、甘草酸三苦参素复合盐、18α-甘草酸苦参素盐、18α-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碱盐、18β-甘草酸苦参素盐
上述成分之一50g
丙二醇5g
甘油1g
明胶2g
蔗糖10g
苯甲酸钠0.1g
柠檬酸0.5g
香精适量
纯水100g
将上述成分之一与上述各辅料加入纯水后,搅拌溶解,分装即得。
实施例24:组合物的缓释微丸制备
缓释部分处方(丸1)
丸芯处方
苦参素200g
甘草甜素150g
微晶纤维素15g
羟丙甲纤维素5g
纯水200ml
制成1000粒
包衣处方
25%乙基纤维素水分散液184g
纯水123g
制成1000粒
分别将微晶纤维素、苦参素、甘草甜素预先粉碎过80目筛,按丸1处方称取,混合均匀,羟丙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作粘合剂,制微丸,将其于50~60℃干燥,20~30目的小丸,备用。
将制备且选好的微丸,置流化床中,采用底喷方式,通过热空气悬浮流化,进风温度为55℃,料床温度控制在30℃时,调节蠕动泵使其按每分钟5g浆液的速度提供包衣液,雾化压力2bar,开始对流化的小丸连续喷浆,喷浆结束后,降低风量,使微丸于微沸状态下于40℃干燥片刻。取出后置于40℃烘箱中干燥24小时,增重约18%,测定含量,即得。

Claims (15)

1.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顺序给予或同时给予药学上可接受形式的苦参素和甘草酸或其二者的衍生物。
2.根据权利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组合物苦参素或其衍生物与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重量配比为10:1~1:10。
3.根据权利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组合物种苦参素或其衍生物与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重量配比为5:1~1:5。
4.根据权利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组合物种苦参素或其衍生物与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重量配比为5:1~1:2。
5.根据权利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苦参素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50~2000mg,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30~2000mg。
6.根据权利1~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苦参素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100~1500mg,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每天用量为30~1500mg。
7.根据权利1~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苦参素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300~1000mg,甘草酸或其衍生物的含量为100~1000mg。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苦参素或其衍生物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或其二者衍生物、异苦参碱,衍生物尤其是可药用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乙酸盐、磷酸盐、富马酸盐以及各种氨基酸盐等。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甘草酸或其衍生物为甘草甜素或其可药用盐、酯及溶剂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甘草酸或其衍生物包括甘草酸、甘草甜素、异甘草酸、异甘草酸盐、甘草酸盐,甘草酸盐包括甘草甜素可用药盐、甘草酸苷、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甘草酸钠盐、甘草酸钾盐及甘草酸钙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甘草酸苦参碱盐及甘草酸苦参素盐。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质及形式为注射剂、粉针剂、片剂、缓释剂、滴丸、冲剂、胶囊剂、缓释微丸、口服液、外用膏剂及乳剂或其以上制剂的纳米技术。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所述的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包括疱疹样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可联合现有的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的技术如:光化学疗法、浅层X线、核素局部照射、紫外线照射、红蓝光照射、细胞周期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应用。
CN201410343663.3A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5267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3663.3A CN105267227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3663.3A CN105267227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7227A true CN105267227A (zh) 2016-01-27
CN105267227B CN105267227B (zh) 2019-02-26

Family

ID=5513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3663.3A Active CN105267227B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722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624A (zh) * 2004-05-12 2005-11-16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苦参素和甘草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624A (zh) * 2004-05-12 2005-11-16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苦参素和甘草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雪源等: "《阿维A酯与阿维A治疗银屑病12年回顾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贺雪文等: "《中药联合UVN照射治疗掌跖脓疱病28例疗效观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7227B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4958B (zh) 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498521B2 (ja) 放射線障害軽減剤
CN101708241B (zh) 一种祛湿止痒药物组合物
WO2014059880A1 (zh) 一种制备治疗妇科炎症的石榴皮多酚凝胶剂的方法
CN104161763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皮炎湿疹中的应用
WO2009043671A1 (en) Use of a silybum marianum extract
CN10531104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皮肤血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10327356A (zh) 包含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的组合产品
CN102370901A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9169B (zh) 一种治疗血管相关疾病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227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11024B (zh) 苦参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制备治疗皮肤血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11025A (zh) 苦参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制备治疗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33167A (zh)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药物组合物
CN105267228A (zh) 一种药物组合作为制备治疗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4161764B (zh) 含有苦参素和甘草酸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治疗银屑病的应用
CN105311043B (zh) 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代谢障碍性皮肤病的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47709A (zh) 一种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或其药用盐的新用途
CN1762362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丹参成份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52940A (zh)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09228A (zh) 一种用于保护心肌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663B (zh) 一种治疗男性不育、阳痿早泄的制剂及其应用
CN102283861A (zh) 氢氧化镁在制药中的用途以及氢氧化镁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0168342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023A (zh) 苦参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制备治疗皮肤淋巴增生相关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