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7004A - 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7004A
CN105267004A CN201510303441.3A CN201510303441A CN105267004A CN 105267004 A CN105267004 A CN 105267004A CN 201510303441 A CN201510303441 A CN 201510303441A CN 105267004 A CN105267004 A CN 105267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ssage
organism
muscl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34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7004B (zh
Inventor
汤川隆志
森川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7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7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7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7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按摩机(1)具备:施疗件(26),其对生物体施加刺激;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其测量对生物体施加刺激时的生物体反应;施疗件控制部(41),其改变对生物体施加刺激时的力、位置、轨迹;以及评价部(42),基于施加由施疗件控制部(41)调整后的刺激力不同的刺激时的生物体反应结果来判定生物体状态。获取被施疗者的施疗目的,施疗件控制部(41)以与施疗目的相应的手法进行触诊动作,评价部(42)对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价。通过本结构,能够高效且准确地对被施疗者进行触诊,来判定身体状态。

Description

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按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一种通过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来消除肩、背部的僵硬的按摩机。该按摩机使施疗件(Massagingelement)进行规定的动作来进行按摩。
在这种领域中,研究了以下的按摩机:具备探测被施疗者(Persontobetreated)的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传感器,基于该生物体信息(Galvanicskinresponse:GSR)来调整按摩动作(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65853号公报)。
作为其它结构,研究了以下的按摩机:具备对身体施加机械刺激的施疗件和肌硬度测量装置,基于肌硬度测量结果来选定按摩的内容(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315804号公报)。
还研究了以下的按摩机:具备探测被施疗者的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传感器,在预按摩中基于探测出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来估计被施疗者的心理状态(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65856号公报)。该按摩机在预按摩之后根据估计出的心理状态来调整按摩动作。
还研究了以下的按摩机:具备估计被施疗部的弹性特性的弹性特性估计部,对按摩动作前后的弹性特性进行比较(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83955号公报)。
另外,在能够通过生物体信息传感器探测出的皮肤电活动(Electrodermalactivity:EDA)中,除了反映出恢复、放松的程度的平缓的水平变动以外,还包括皮肤电反应(Electrodermalresponse:EDR)。该EDR是与指压等比较强的按摩刺激相应地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
因此,还研究了使用EDA和EDR的按摩机(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029506号公报)。
该按摩机具备探测被施疗者的EDA的EDA传感器。对在估计期间内得到的EDA的测量值应用最小二乘法,来得到估计期间内的EDA的变化量(ΔV/s)。并且,作为EDA的交流成分来探测EDR,使用EDA和EDR这两方,从而提高各部位中的僵硬感的估计精度。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中,一边掌握被施疗者的状态一边进行按摩。然而,在例如进行针对肩部僵硬的按摩的情况下,肩的范围因人而异。在该肩的范围中,产生僵硬的部位也因人而异。接受按摩的目的也根据被施疗者而不同。
因而,如果在被施疗者的身体中全面地进行触诊,则难以高效地掌握与施疗目的相应的身体状态。
本公开用于解决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针对被施疗者高效且准确地判定身体状态的按摩机。
本公开的独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具备:施疗件,其对被施疗者的生物体施加刺激;施疗调整部,其变更由施疗件施加的刺激的施加状态;生物体反应测量部,其测量施加刺激时的生物体反应;以及评价部,其基于生物体反应来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施疗调整部获取被施疗者的施疗目的,并使用施疗件来以与施疗目的相应的手法进行触诊动作,评价部从生物体反应测量部获取被施疗者的生物体反应,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根据本方式,能够针对被施疗者高效且准确地进行触诊,来判定身体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施疗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评价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图4A是“整个身体(治愈系)”过程中的区域划分的说明图。
图4B是“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中的区域划分的说明图。
图4C是“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的区域划分的说明图。
图5A是“整个身体(治愈系)”过程中的手法的说明图。
图5B是“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中的手法的说明图。
图5C是“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的手法的说明图。
图6是与肌肉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手法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按摩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操作部中的施疗点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操作部中的主要肌肉配置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10是操作部中的施疗点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11是操作部中的施疗线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本公开的独立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具备:施疗件,其对被施疗者的生物体施加刺激;施疗调整部,其变更由施疗件施加的刺激的施加状态;生物体反应测量部,其测量施加刺激时的生物体反应;以及评价部,其基于生物体反应来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施疗调整部获取被施疗者的施疗目的,并使用施疗件来以与施疗目的相应的手法进行触诊动作,评价部从生物体反应测量部获取被施疗者的生物体反应,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根据本方式,以与施疗目的相应的手法进行触诊,因此能够准确地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来进行施疗。
[2]从属于上述方式[1]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基于被施疗者的肌肉的配置来确定施疗位置,在施疗位置处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根据人体的肌肉的配置来进行触诊,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3]从属于上述方式[2]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根据施疗位置的肌肉的大小来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根据多种多样的肌肉的大小来进行触诊,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4]从属于上述方式[2]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以横跨施疗位置的肌肉的肌纤维的方向的轨迹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横跨肌纤维的方向的触诊来掌握在肌肉的规定部分产生的僵硬,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5]从属于上述方式[2]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对肌肉列进行与肌肉列相应的触诊动作,该肌肉列包括与施疗目的相应的施疗范围内包含的多个肌肉。根据本方式,能够考虑邻接的肌肉的关联来高效地对肌肉列进行触诊动作。
[6]从属于上述方式[5]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根据肌肉列的大小来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根据多种多样的肌肉列的大小来进行触诊,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7]从属于上述方式[5]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以横跨肌肉列的肌纤维的方向的轨迹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横跨肌纤维的方向的触诊来掌握在肌肉列的规定部分产生的僵硬,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8]从属于上述方式[7]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以在横跨多个肌肉列的肌纤维的多个方向上连续的轨迹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对配置成面状的多个肌肉列连续地进行触诊。
[9]从属于上述方式[1]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基于被施疗者的穴位的配置来确定施疗位置,在施疗位置处进行触诊动作。根据本方式,能够基于穴位配置进行触诊,并评价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10]从属于上述方式[1]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输出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的评价结果。根据本方式,被施疗者能够掌握身体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公开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
使用图1来说明按摩机1的结构。
按摩机1具有主体10、施疗部20、操作部30以及控制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说,控制部40由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内动作的软件构成。
主体10具有:座部11,其支承被施疗者的臀部;靠背部12,其支承被施疗者的背面;以及腿放置部(Ottoman)13,其支承被施疗者的下肢。
在靠背部12的内部配置有沿靠背部12的纵向Y的轨道12A。施疗部20以能够在轨道12A上的延伸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轨道12A。
施疗部20具有施疗块21、臂25以及施疗件26(按摩球)。施疗件26安装于臂25的端部。
如图2所示,施疗块21具备上下驱动部211、宽度驱动部212以及强弱驱动部213。在上下驱动部211、宽度驱动部212、强弱驱动部213中分别具备检测施疗件26正在动作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检测施疗件26的速度的传感器以及电动机M1、M2、M3。
施疗块21经由上下驱动部211安装于轨道12A。上下驱动部211具有形成有齿轮的旋转轴。该旋转轴的轴向沿着按摩机1的横向X。在该旋转轴上连接有作为致动器(Actuator)的电动机M1。
上下驱动部211的齿轮与形成在轨道12A上的齿条相啮合以能够在轨道12A上移动。在电动机M1旋转时,与电动机M1的旋转方向相应地施疗块21在轨道12A上沿纵向Y移动。
臂25经由宽度驱动部212和强弱驱动部213安装于施疗块21。
宽度驱动部212例如由滚珠丝杠(Ballscrew)构成。在该宽度驱动部212中,在沿与纵向Y正交的横向X延伸的旋转轴上设置有作为致动器的电动机M2。通过该电动机M2旋转,臂25沿横向X移动。
强弱驱动部213具有形成有齿轮的、沿横向X延伸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上连接有作为致动器的电动机M3。在与该旋转轴的齿轮相啮合的齿轮上设置有臂25。电动机M3使臂25绕横向X旋转,从而使施疗件26向按压至被施疗者的背侧的方向以及与该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
通过由上下驱动部211、宽度驱动部212以及强弱驱动部213驱动的施疗件26的动作,来对被施疗者进行按摩。
施疗件26是圆筒形状的构件,是将硬度不同的多个弹性构件沿径向(放射方向)以层状重叠来一体地形成的。
上下驱动部211、宽度驱动部212、强弱驱动部213基于来自后述的施疗件控制部41的信号进行动作。
操作部30具有按摩过程(Massagecourse)的选择部和开始按钮。
按摩过程的选择部用于变更被施疗者的身体的部位(例如颈、肩、背以及腰)、按摩的强度。
开始按钮用于使按摩过程开始。当按摩过程开始时,按摩机1对身体的多个部位执行将多个种类的按摩手法(例如揉(Kneading)、指压(Finger-pressing)、搓(Rubbing)以及拍打(Tapping)等)按顺序组合的按摩。
如图3所示,在操作部30中还设置有输出部31、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
输出部31由显示器等构成,输出被施疗者的身体信息的评价结果。
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测量涉及按摩的效果功能的、与僵硬、血液循环、疲劳、疼痛等有关的指标。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生物体信息传感器测量与出汗量有关的皮肤电反射(Galvanicskinresponse:GSR)。由于在对存在僵硬、疼痛的部位进行施疗时会出汗,因此能够将该出汗量用作生物体生理信息。
关于该GSR信息,使用皮肤电活动(EDA)和皮肤电反应(EDR)。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计算EDA的变化量并计算皮肤电反应(EDR)。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将GSR信息(EDA、EDR)提供给控制部40。
如图3所示,控制部40具备评价部42和作为施疗调整部的施疗件控制部41。
施疗件控制部41对上下驱动部211、宽度驱动部212、强弱驱动部213进行控制。施疗件控制部41从上下驱动部211、宽度驱动部212、强弱驱动部213获取与施疗件26的施疗位置有关的信息。
施疗件控制部41保持有与对应于施疗目的的按摩过程相应地记录了按摩模式的模式信息(进行触诊的区域、手法)。该按摩模式是基于表层肌群、深层肌群的肌肉配置而设定的。
在图4A中示出了人体模型中的肌肉配置。在此,左侧是表层肌群,右侧是深层肌群。已知表层肌群中包括枕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斜方肌(上部、中部、下部)、背阔肌。已知深层肌群中包括头半棘肌、头夹肌、肩胛提肌、上后锯肌、小菱形肌、大菱形肌、冈上肌、小圆肌、冈下肌、大圆肌、竖脊肌、腰方肌、臀大肌。
在模式信息中,作为按摩过程(施疗目的),例如有“整个身体(治愈系)”、“特定点(改善系)”、“整个身体(改善系)”等。
如图4A所示,在“整个身体(治愈系)”过程中,在进行触诊的情况下,划分为比较大的广范围的区域501、502、503。该“整个身体(治愈系)”过程以要求“治愈”、“舒畅”的被施疗者为对象。
如图4B所示,在“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中,根据主要肌肉的配置来划分出包含进行触诊的点的区域。
例如,区域511以夹肌为按摩的点,区域512以斜方肌上部为按摩的点,区域513以肩胛提肌为按摩的点,区域514以大菱形肌为按摩的点,区域515以竖脊肌为按摩的点,区域516以腰方肌为按摩的点。该“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以存在僵硬、疲劳而要求特定部分的按摩的被施疗者为对象。
如图4C所示,在“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广范围地根据主要肌肉的配置、大小,来划分出包含进行触诊的线的区域而不是包含点的区域。例如,区域521是基于沿着夹肌的线而设定的。区域522是沿着肩胛提肌的线。
区域523是基于沿着斜方肌上部的线而设定的。区域524是基于沿着斜方肌(中部、下部)的线而设定的。区域525是沿着背阔肌的上部的线。
区域526是基于沿着背阔肌的脊柱骨侧的线而设定的。区域527是基于沿着腰方肌的线而设定的。区域528是基于横跨地沿着腰方肌的线而设定的。区域529是基于沿着臀大肌的线而设定的。
在模式信息中,与按摩过程相应地记录有与不同的触诊动作(手法)有关的信息。
如图5A所示,在“整个身体(治愈系)”过程中,在以比较大的广范围划分出区域501、502、503的情况下,触诊手法也期望是如包罗该区域那样的大手法。例如,优选沿上下、左右方向大幅地移动的“揉手法”、“搓手法”或“拉伸手法”。
如图5B所示,在“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中,在对主要肌肉点进行触诊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与肌肉大小相切合的局部性手法。
例如,在包含颈周边的区域511的区域611中,使用包含上推的手法615。在包含肩周边的区域512~514的区域612中,使用包含揉捏、指压的手法616。在包含背、腰周边的区域515~516的区域613中,使用包含小揉、搓的手法617。
如图5C所示,在“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期望的是与各部位相应的手法、与线相切合的连续手法。在此,针对图4C所示的各区域,在图5C中示出连续手法的事例。例如,连续手法621是沿着图4C的区域521~523的轨迹。
连续手法622是沿着图4C的区域524、525的轨迹。连续手法623是沿着图4C的区域526的轨迹,连续手法624是沿着区域527~529的轨迹。
在僵硬的触诊中,期望的是与肌肉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横跨肌肉的方向)。因此,优选按每块肌肉来决定手法的方向的手法。在与肌肉的纤维方向相切合的触诊中,期望以在多个肌肉列中连续移动的轨迹进行与肌肉配置相应的手法。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针对斜方肌上部使用手法631,针对菱形肌使用手法632,针对竖脊肌使用手法633。利用将线重叠地连接来连续地移动的轨迹,能够包罗整个身体。例如,也能够在上下方向、宽度方向上以3轴方式驱动施疗件26来进行手法634。在该情况下,也期望以横跨肌纤维的方向的轨迹对各肌肉进行触诊动作。
如图2所示,施疗件控制部41与力检测部214、体格探测部215连接。
力检测部214检测施疗件26从被施疗者受到的物理量。在此,将施疗件26的表面与被施疗者接触、且施疗件26没有变形时的从施疗件26的中心到被施疗者的距离设为“基准距离”。将相对于该基准距离接近被施疗者时的与基准距离之差设为施疗件26的“位移量”。施疗件26处于基准位置时的位移量为“0”。
将从靠背部12到施疗件26的中心的距离设为施疗件26的“突出量”。将向被施疗者按压施疗件26的力的大小设为施疗件26的“按压力”。力检测部214将与按压力相应地从被按摩的被施疗者受到的回弹力(负荷力)作为机械上的物理量来进行检测。
作为该力检测部214,能够使用应变计(Gage)、测量弹性体的位移的测量装置等。力检测部214将在施疗件26处检测出的负荷力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施疗件控制部41。
体格探测部215探测被施疗者的大致的体格。在该体格的探测中,首先,被施疗者落座于座部11并靠在靠背部12上,一边将施疗件26按压至被施疗者一边使施疗件26沿上下方向移动,来判定肩、腰的位置。
关于肩、腰的位置的判定方法,可以列举出以下方法等:根据将施疗件26所受到的力保持固定地使施疗件26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的施疗件2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来判定;根据在前后方向上保持固定的位置地使施疗件26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施疗件26所受到的力来判定。
关于对身体的左右方向的探测,也能够通过同样的结构来进行。具体地说,人体在背部的左右方向上呈以脊柱骨(中央)为顶点的凸形状,因此,当向左右方向的远离脊柱骨的方向进行位置变更时按压被施疗者的力变小。也可以在座部11、靠背部12处设置压电传感器,体格探测部215根据来自该压电传感器的信号来探测体格。
如图3所示,评价部42具备施疗部位判别部421、身体状态评价部422、评价结果存储部423。
施疗部位判别部421从施疗件控制部41获取与施疗件26正在动作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位置信息)。施疗部位判别部421基于该位置信息来确定施疗部位。施疗部位判别部421从施疗件控制部41获取施疗件26处的负荷力(物理量信息)。
身体状态评价部422获取与生物体反应有关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从施疗件控制部41获取到的信息(施疗部位信息、物理量信息)以及从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获取到的GSR信息(EDA、EDR)。身体状态评价部422基于获取到的生物体反应(在此为生物体生理信息)来评价施疗部位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
因此,身体状态评价部422保持有用于基于生物体生理信息来决定身体状态的身体状态决定信息。该身体状态决定信息能够使用以生物体生理信息为变量的表或函数。身体状态评价部422将评价结果显示在输出部31上。
身体状态评价部422也可以基于从施疗件控制部41获取到的负荷力(物理量信息)来决定身体状态。在该情况下,在身体状态决定信息中,使身体状态信息与负荷力对应地存储。
评价结果存储部423记录在身体状态评价部422中评价出的结果(身体状态、僵硬程度)。该评价结果存储部423按每个施疗部位记录按摩前后的评价结果。
(生物体生理信息与身体状态之间的关系)
说明由生物体信息传感器检测的生物体生理信息(例如GSR、皮肤温度以及脉搏数)与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之间的关系。GSR、皮肤温度以及脉搏数的变化根据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程度而不同。
在活性度低时,GSR和脉搏数下降,皮肤温度上升。在活性度略低时,GSR为平稳状态,但是皮肤温度上升,脉搏数下降。在活性度略高时,GSR从平稳状态上升,皮肤温度下降,脉搏数上升。在活性度更高时,GSR大幅上升,并且皮肤温度下降,脉搏数上升。
这样,作为在生物体生理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被施疗者的心理状态,在活性度低时,能够估计为处于放松而舒服的状态。在活性度略高时,能够估计为处于例如对僵硬的部位进行按摩时受到的独特感觉、即“疼痛”和“舒服”这两方混合的身体状态。
在活性度高时,能够估计为处于感到“疼痛”的状态。在活性度为中立时,能够估计为处于“既不舒服也不疼痛”的中性的状态。
(按摩处理的动作)
使用图7来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按摩机1的按摩处理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S01中,控制部40执行过程选择处理。具体地说,控制部40获取在操作部30中选择出的按摩过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选择“整个身体(治愈系)”、“特定点(改善系)”、“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的任一个的情况。
在步骤S02中,控制部40执行体格信息获取处理。具体地说,控制部40的施疗件控制部41从体格探测部215获取被施疗者的体格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步骤S03中,控制部40执行触诊处理。具体地说,控制部40的施疗件控制部41确定与所选择的按摩过程相应的模式信息。施疗件控制部41将被施疗者的体格拟合(fitting)到模式信息的人体模型,来确定触诊动作的区域。根据按摩过程、区域来确定触诊手法。施疗件控制部41使施疗件26按照所确定的区域、手法进行动作,来进行触诊。
在该情况下,在力检测部214中检测负荷力。施疗件控制部41将检测出的负荷力以及与施疗位置有关的信息提供给评价部42。在该情况下,评价部42的施疗部位判别部421确定施疗部位。施疗部位判别部421将与负荷力有关的信息提供给身体状态评价部422。
在步骤S04中,控制部40执行生物体生理信息的测量处理。具体地说,评价部42的身体状态评价部422从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获取GSR信息(EDA、EDR)。
在步骤S05中,控制部40执行身体状态的评价处理。具体地说,评价部42的身体状态评价部422基于获取到的GSR信息来判定身体状态。身体状态评价部422使判定出的身体状态信息与施疗部位(施疗点)对应地记录在评价结果存储部423中。身体状态评价部422使僵硬程度与施疗部位对应地显示在输出部31上。
图8是显示在输出部31上的显示画面700的输出例。在显示画面700中,针对被施疗者图像显示施疗件26的驱动点701。
图9所示的显示画面710是针对被施疗者图像显示了主要肌肉配置711的输出例。在该显示画面710中,显示有头夹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部、大菱形肌、冈上肌、背阔肌、竖脊肌、腰方肌、臀大肌。
图10所示的显示画面720是与“特定点(改善系)”过程对应地显示了与头夹肌~臀大肌对应的施疗点721的输出例。在此,显示有颈(头夹肌)、肩上_内(肩甲拳肌)、肩上_外(斜方肌上部)、肩甲骨_内(大菱形肌)、肩甲骨_外(冈上肌)、后背_外(背阔肌)、后背_内(竖脊肌)、腰(腰方肌)、尻(臀大肌)。
图11所示的显示画面730是与“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对应地显示了施疗线731的输出例。在此,显示有颈线、颈-肩根线、肩内-肩外线、肩甲骨上-内线、肩甲骨下-外线、后背内-腰内线、背阔线、腰外-臀部线。
在步骤S06中,控制部40执行重点化部位的确定处理。具体地说,评价部42的身体状态评价部422在身体状态的评价中确认是否存在出现“舒服”反应的部位。在存在出现“舒服”反应的部位的情况下,将该部位存储为重点化部位。
在步骤S07中,控制部40执行施疗控制处理。具体地说,控制部40的施疗件控制部41使用施疗件26来进行按摩。在该情况下,对重点化部位重点地进行施疗。例如,使对该部位的重复比其它部位多。
在步骤S07中结束了施疗控制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08中控制部40执行结果输出处理。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的“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中,在显示画面720(参照图10)中的主要肌肉点处输出按摩后的评价结果。
在“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在显示画面730(参照图11)中的主要肌肉线处输出按摩后的评价结果。在此,在各主要肌肉点、主要肌肉线处,变更色彩等显示方式地输出按摩后的状态,使得能够识别僵硬程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施疗件控制部41保持有与按摩过程相应地记录了按摩模式的模式信息。该按摩模式是基于表层肌群、深层肌群的肌肉配置而设定的。由此,能够考虑肌肉配置来高效且准确地掌握身体状态。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特定点(改善系)”过程中,考虑每个区域的主要肌肉的配置来确定进行触诊的点。由此,能够考虑肌肉配置来精确地进行按摩。在“整个身体(改善系)”过程中,广范围地确定与主要肌肉的配置相应的线。由此,能够考虑肌肉配置的扩展来进行按摩。
(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生物体生理信息来判定身体状态。能够根据基于精神变化而产生的生物体生理信息来评价身体状态,进行用于确定施疗部位的触诊。
(变形例)
本公开的按摩机所能够采取的具体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方式。本按摩机能够在达到本公开的目的的范围内采取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各种方式。以下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本按摩机所能够采取的各种方式的一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按摩机1的例子使用了椅子型按摩机,但是不限定于椅子型,也能够应用于其它方式的按摩机。作为其它按摩机,例如可以列举出床型的按摩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生物体生理信息使用了出汗量GSR信息,但是只要是涉及按摩的效果功能的、与僵硬、血液循环、疲劳、疼痛有关的指标即可,不限定于出汗量GSR信息。例如,能够使用肌硬度、血流、皮肤温度、心率(脉搏)、肌电图(肌疲劳评价)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部30中设置有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生物体生理信息的测量方法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与操作部30相分开地设置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还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将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配置在施疗件26的周边,该生物体生理信息测量部32与施疗件26一起移动。
不限定于以有线方式获取生物体生理信息的情况,也可以利用能够与按摩机1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例如被施疗者的便携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来获取。在该情况下,按摩机1的评价部42通过无线通信来获取在终端中测定出的生物体生理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输出部31中与被施疗者图像对应地显示僵硬程度。在此,也可以是,能够将按摩前后的结果同时显示在画面上。也可以是,通过操作部30中的操作能够调出按摩前后、中途状况来显示。还可以通过动画来输出从按摩前到按摩后的变化状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评价僵硬程度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输出其它评价指标。例如,也能够输出各部位的肌硬度、血流、皮肤温度、肌电量、疼痛程度等。也可以根据对各部位进行了施疗时的身体整体的指标(血压、心率、体温等)的反应来评价各部位的状态。例如,利用当对疼痛的位置进行施疗时血压、心率等上升等情况来评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肌肉划分来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使用穴位(经穴)、经络。在该情况下,事先在施疗件控制部41中设定与穴位(经穴)、经络的配置对应的按摩模式。它们也大多存在于与身体相切合的线上,因此通过使用与被施疗者的状态相符的划分,能够实现满足感的提高。

Claims (10)

1.一种按摩机,具备:
施疗件,其对被施疗者的生物体施加刺激;
施疗调整部,其变更由上述施疗件施加的刺激的施加状态;
生物体反应测量部,其测量施加上述刺激时的生物体反应;以及
评价部,其基于上述生物体反应来评价上述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其中,上述施疗调整部构成为获取被施疗者的施疗目的,并使用上述施疗件来以与上述施疗目的相应的手法进行触诊动作,上述评价部构成为从上述生物体反应测量部获取上述被施疗者的生物体反应,并评价上述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基于上述被施疗者的肌肉的配置来确定施疗位置,在上述施疗位置处进行触诊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根据上述施疗位置的肌肉的大小来进行触诊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以横跨上述施疗位置的肌肉的肌纤维的方向的轨迹进行触诊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对肌肉列进行与上述肌肉列相应的触诊动作,该肌肉列包括与上述施疗目的相应的施疗范围内包含的多个肌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根据上述肌肉列的大小来进行触诊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以横跨上述肌肉列的肌纤维的方向的轨迹进行触诊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以在横跨多个上述肌肉列的肌纤维的多个方向上连续的轨迹进行触诊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基于上述被施疗者的穴位的配置来确定施疗位置上述施疗位置处进行触诊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成为输出上述被施疗者的身体状态的评价结果。
CN201510303441.3A 2014-06-06 2015-06-05 按摩机 Active CN105267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7305 2014-06-06
JP2014117305A JP6319658B2 (ja) 2014-06-06 2014-06-06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7004A true CN105267004A (zh) 2016-01-27
CN105267004B CN105267004B (zh) 2018-04-10

Family

ID=5488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3441.3A Active CN105267004B (zh) 2014-06-06 2015-06-05 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19658B2 (zh)
CN (1) CN1052670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0295A (zh) * 2016-06-21 2017-02-22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按摩椅及其运作方法
CN112839697A (zh) * 2018-10-04 2021-05-25 保迪弗兰德有限公司 提供有助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的精神按摩的方法和按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9551B2 (ja) 2019-06-27 2023-10-26 株式会社Lixil 洗面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511A (zh) * 1997-03-05 1998-10-14 家族株式会社 按摩机和其操作控制方法
TW505513B (en) * 2000-11-30 2002-10-11 Sanyo Electric Co Massager and electronic machine with controller
CN101133996A (zh) * 2006-08-28 2008-03-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座椅类型按摩器
JP2010029506A (ja) * 2008-07-30 2010-0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101909573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5413A (ja) * 1995-09-14 1997-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マッサージ器
JP2001269380A (ja) * 2000-03-27 2001-10-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3694467B2 (ja) * 2001-04-23 2005-09-14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触診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3275264A (ja) * 2002-03-25 2003-09-30 Marutaka Co Ltd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090358B2 (ja) * 2003-02-10 2008-05-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4681895B2 (ja) * 2005-01-31 2011-05-11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7175284A (ja) * 2005-12-28 2007-07-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253631A (ja) * 2007-04-06 2008-10-23 Isozaki Kenko Kikaku:Kk マッサージ機
JP5234458B2 (ja) * 2008-09-28 2013-07-10 学校法人早稲田大学 体部位自動判別システム
JP2010227262A (ja) * 2009-03-26 2010-10-1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筋硬度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511A (zh) * 1997-03-05 1998-10-14 家族株式会社 按摩机和其操作控制方法
TW505513B (en) * 2000-11-30 2002-10-11 Sanyo Electric Co Massager and electronic machine with controller
CN101133996A (zh) * 2006-08-28 2008-03-0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座椅类型按摩器
CN101909573A (zh) * 2007-12-28 2010-12-0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JP2010029506A (ja) * 2008-07-30 2010-0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0295A (zh) * 2016-06-21 2017-02-22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按摩椅及其运作方法
CN112839697A (zh) * 2018-10-04 2021-05-25 保迪弗兰德有限公司 提供有助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的精神按摩的方法和按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9658B2 (ja) 2018-05-09
CN105267004B (zh) 2018-04-10
JP2015229039A (ja) 201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7173B (zh) 按摩机
CN111278399B (zh) 被预测的穴位位置的补正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按摩椅
CN106606351A (zh) 一种基于颈椎疲劳程度的智能判断系统及其用途
CN105816312B (zh) 智能按摩文胸
US20040260215A1 (en) Human body mass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10243982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と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JP2002315804A (ja) 触診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5167743A (zh) 身体状态评价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按摩机
CN105267004B (zh) 按摩机
CN107174468A (zh) 生物体状态评价装置以及按摩机
JP2002224182A (ja) 複数の生体信号から推定した肩こり情報に基づいて制御されるマッサージ機
JP2011045562A (ja) 低周波パルス印加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7802478A (zh) 按摩机
JP2010233861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KR102287897B1 (ko) 하체 부위의 혈자리 안마가 가능한 안마 의자
KR101123693B1 (ko) 신체교정용 장치, 신체교정용 장치의 제어기 및 제어 방법
JP721760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6221244A (ja) 生体状態評価装置及びマッサージ機
CN114929176A (zh) 根据客户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按摩的按摩装置的管理系统和其动作方法
CN219439915U (zh) 按摩装置
JP2017000210A (ja) 生体状態評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マッサージ機
KR102524755B1 (ko) 허리를 견인하기 위한 마사지 장치
JP2016036648A (ja) マッサージ機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KR101163342B1 (ko) 신체교정용 장치, 신체교정용 장치의 제어기 및 제어 방법
KR20230057913A (ko) 허리를 견인하기 위한 마사지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