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7249A -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7249A
CN105217249A CN201510640333.5A CN201510640333A CN105217249A CN 105217249 A CN105217249 A CN 105217249A CN 201510640333 A CN201510640333 A CN 201510640333A CN 105217249 A CN105217249 A CN 105217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disk
medical accessory
feedhole
drive source
feed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03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7249B (zh
Inventor
林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403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7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7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7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7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7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属于医用配件组装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输送装置输送稳定性差、精确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组装机机架上的进料轨道和转盘,转盘上沿转盘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转盘两侧面的送料孔,在机架上位于转盘侧部分别设置有出料轨道和进料架,进料架上开设有能与送料孔相连通的上料通道,机架上设有能将进料轨道上的医用配件移送至上料通道内的移料机构一、能将上料通道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送料孔内的移料机构二和能将送料孔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出料轨道内的移料机构三。本发明具有输送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配件组装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配件对于现代化医疗领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医用配件在进行组装时,都是采用手工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组装方式步进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不高,浪费人力,而且洁净度不高,容易造成医用配件的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用配件的组装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对于医用配件组装机而言,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各个医用配件是在不同的加工工位实现组装到一起的,因此在进行医用配件的组装时,涉及到医用配件的输送过程,输送过程的稳定性和输送效率便直接影响到组装机整体的稳定性和效率。
现有的医用配件组装机主要采用链式输送和转盘设输送两种,链式输送方式占用空间是最大的,对于空间性要求较高的情况而言,转盘式的输送便成为首选的输送方式。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液器滴斗组件的组装装置(申请号:201220494428.2),该输液器滴斗组件的组装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边缘上周向均匀设有3-4用于夹持滴斗的夹具,沿着转盘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能将滴斗送料器上的滴斗转移到夹具上的机械手一、将胶水涂抹到滴斗端口处的点胶机构、能将三叉送料器上的三叉插入滴斗的三叉安装机构,在转盘中部的上方还设有一个将胶水涂抹到滴斗另一端口处的点胶机构本输液器滴斗组件的组装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边缘上周向均匀设有3-4用于夹持滴斗的夹具,沿着转盘旋转方向依次设有能将滴斗送料器上的滴斗转移到夹具上的机械手一、将胶水涂抹到滴斗端口处的点胶机构、能将三叉送料器上的三叉插入滴斗的三叉安装机构,在转盘中部的上方还设有一个将胶水涂抹到滴斗另一端口处的点胶机构。该输送装置通过夹具将医用配件进行定位,医用配件随夹具运动到各个组装工位,实现该医用配件与其他部件的组装。这样的输送方式转盘为水平设置,同时各组装工位设置在转盘的四周设置,占用空间,结构不紧凑。同时,转盘上通过夹具来定位医用配件,夹具的开闭需要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夹具定位医用配件结构复杂,很难保证定位的稳定性,因此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胶塞的输送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医用配件输送稳定,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医用配件组装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本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轨道和转盘,所述转盘上沿转盘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转盘两侧面的送料孔,在机架上位于转盘侧部分别设置有出料轨道和进料架,所述进料架上开设有能与所述送料孔相连通的上料通道,所述转盘连接有能带动其间歇转动使送料孔依次正对上料通道和出料轨道的驱动源一,所述机架上设有能将进料轨道上的医用配件移送至上料通道内的移料机构一、能将上料通道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送料孔内的移料机构二和能将送料孔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出料轨道内的移料机构三。
本输送装置采用转盘、送料孔的方式来实现医用配件的输送,具体地,在上料时,医用配件首先在进料轨道上输送,之后通过移料机构一将医用配件移送至上料通道内,再通过移料机构二将医用配件移送至送料孔内。送料孔本身便为医用配件的定位“夹具”,省去了普通夹具定位医用配件的时间,节省上料时间。转盘做间歇式转动,因此可以在转盘一侧设置对医用配件进行打孔或涂胶等加工的工位,以打孔为例,送料孔在承载着医用配件离开进料轨道后,经过打孔位置时转盘停止,此时后方的送料孔能正对进料轨道,前方的进料孔能正对出料轨道,在打孔的同时实现新的医用配件移送至送料孔内,打好孔的胶塞移送至出料轨道上。因此,本输送装置实现医用配件的打孔、上料、出料均是同步进行,互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上料效率。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转盘竖直设置,所述送料孔、进料轨道和出料轨道均水平设置,所述进料架和进料轨道均位于转盘同一侧且进料架与进料轨道的出料端相邻设置。转盘竖直设置,另外,由于转盘竖直设置,进料轨道、出料轨道、进料架以及各个加工位均可以设置在转盘一侧,节省空间,结构紧凑。进料轨道和出料轨道水平设置,方便医用配件在进料轨道和出料轨道上输送。同时送料孔水平设置,当送料孔转动至出料轨道时,能与出料轨道位于同一高度进行接通,方便医用配件稳定地移送至出料轨道上。进料架和进料轨道均位于转盘同一侧且进料架与进料轨道的出料端相邻设置,能减小胶塞从进料轨道移送至进料架之间的移动路径,从而减少移料机构一的运行距离和时间,提高上料效率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机架上位于转盘侧部还设有能对医用配件进行打孔的打孔结构。本输送装置可以用于留置针组装机上对胶塞的输送,输送过程中同时实现对胶塞的打孔。对于留置针而言,在组装时,必须保证胶塞与钢针两者同轴心,以防止针套组装的过程中做成针尖刺破针套。然而,胶塞具有弹性,而且胶塞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在胶塞与针管的组装时,如果直接将针管正对胶塞强行插入胶塞中,一方面容易损伤针尖,另外由于插设阻力大,同时胶塞的弹性作用,很难保证胶塞与针管组装后两者同轴心。因此,胶塞在与针管进行组装之前,为了降低组装的难度同时保证同心度,需要沿胶塞的轴心线在胶塞内打出一个孔,从而方便针管与胶塞的组装。
作为本装置的一个应用,本输送装置通过转盘的方式可以实现胶塞的输送,胶塞具有弹性且呈圆柱状,能与上料孔形状相配合,胶塞的侧壁能抵靠在送料孔内壁上,送料孔本身形成胶塞的定位夹具,不仅定位稳定,而且只要胶塞进入送料孔即得到定位,省去了对胶塞进行打孔时定位胶塞的时间,提升了打孔效率,使得胶塞的进料、出料无需等待打孔的过程,三者同步进行,提升了胶塞上料的效率。并且,在打孔时,送料孔能将胶塞从四周抱住,对其径向固定,使对胶塞进行打孔的过程中,胶塞不会产生径向的变形或位移,保证打出的孔与胶塞具有较高的同心度,使后期在组装针套时钢针不会刺破针套。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进料架和进料轨道均位于转盘上部边缘一侧,所述上料通道开设在进料架的上表面,该上料通道包括入料槽和出料孔,所述入料槽和出料孔均水平设置,所述入料槽的两端贯穿且上部为开口,所述出料孔的一端与入料槽相连通,出料孔的另一端能与转盘上的送料孔正对连通。入料槽的上部为开口,方便移送机构一将医用配件放置到入料槽内,提升稳定性和效率。在出料孔与转盘上的送料孔正对时,出入料槽内的医用配件经过出料孔进入送料孔内,出料孔具有导向作用,使医用配件能顺利地进入送料孔,稳定性较高。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入料槽为弧形槽状,所述出料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入料槽的槽壁与出料孔的孔壁平滑过渡。当本输送装置用与对医用配件进行上料,弧形槽状的入料槽和孔状的出料孔能与医用配件的外壁相配合,使医用配件沿精确的方向移动并顺利进入送料孔内。入料槽的槽壁与出料孔的孔壁平滑过渡,也使得医用配件的在移动的过程中较为顺畅和稳定。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移料机构一位于转盘上方,该移料机构一包括固定设在机架上的驱动源二和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滑板,所述驱动源二能带动滑板在机架上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滑板上固设有驱动源三,所述驱动源三上连接有能吸取进料轨道上医用配件的吸嘴,所述驱动源三能带动吸嘴上下移动。驱动源二、驱动源三均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移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吸嘴位于进料轨道的正上方,首先,驱动源三带动吸嘴向下移送,吸取进料轨道上的医用配件,然后驱动源三带动吸嘴向上移动,之后驱动源二动作使吸嘴移动至入料槽上方,驱动源三再次动作使吸嘴上下移动,将医用配件放置到入料槽内。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移料机构一也可以是将吸嘴置换为机械爪,机械爪夹紧时能抓取进料轨道上的医用配件,机械爪松开时能将医用配件放置到入料槽内。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移料机构二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驱动源四,在驱动源四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水平固连有顶杆一,所述顶杆一的一端正对所述出料孔,所述驱动源四能带动连接板沿顶杆一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驱动源四可以是气缸或液压缸。在吸嘴将医用配件放置到入料槽内后,驱动源四带动顶杆向转盘一侧移动,从而将医用配件顶入送料孔内。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移料机构二可以是吸嘴,吸嘴与进料架分别位于转盘的两侧,吸嘴能与送料孔的一端相接,而上料孔与送料孔的另一端相接,通过吸嘴的吸力作用,可以入料槽内的医用配件从上料孔吸入送料孔内。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移料机构三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驱动源五,在驱动源五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水平固连有顶杆二,所述顶杆二与所述出料轨道分别位于转盘两侧,该顶杆二的一端正对所述出料轨道,所述驱动源五能带动安装板沿顶杆二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移料机构三能推动顶杆二穿过送料孔向出料轨道一侧移动,从而将位于送料孔内的医用配件推至出料轨道内。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移料机构三可以是吹气嘴,吹气嘴与出料轨道分别位于转盘的两侧,吹气嘴与送料孔的一端相接,而出料轨道与送料孔的另一端相接,通过吹气嘴向送料孔内吹入高压气体,可以使入送料孔内的医用配件进入出料轨道内。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打孔结构包括设置在转盘一侧的限位杆,在转盘另一侧设置有针杆,所述针杆能与所述送料孔同轴心,所述限位杆上连接有能带动限位杆的一端端部伸入或伸出所述送料孔的驱动源六,所述针杆连接有能带动针杆沿其轴心线方向移动伸入或伸出送料孔的驱动源七。当本装置应用于胶塞的装配时,胶塞随着送料孔到达打孔工位时,驱动源六带动限位杆的一端端部伸入送料孔内,限位杆的端部供胶塞的一端端面进行抵靠,从而对胶塞进行一个方向上的定位,之后驱动源七带动针杆伸入送料孔内,由于限位杆、针杆、送料孔均同轴心设置,因此针杆能沿着胶塞的轴心线插入胶塞内,实现胶塞的打孔。之后在进行胶塞与针管的组装时,针管便能沿着胶塞内部的通孔顺利穿过胶塞,既有效地保护了针尖,又很好地保证了胶塞与针管同轴心设置。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所述打孔结构包括设置在转盘一侧的盖板,在转盘另一侧设置有针杆,所述盖板上连接有能带动盖板水平移动封堵或打开所述送料孔的气缸,所述针杆连接有能带动针杆沿其轴心线方向移动伸入或伸出送料孔的气缸。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源一为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输出轴垂直连接在所述转盘的中心。
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中,所述驱动源一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垂直连接在所述转盘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输送装置通过竖直设置的转盘来实现医用配件的上料,转盘上开设有能容纳医用配件的送料孔,医用配件在送料孔中的到定位,随着转盘的间歇转动,能实现进料、打孔、出料同步进行,且互补干涉,工作效率高,上料过程稳定。
2、转盘竖直设置在进料轨道和出料轨道之间,转盘的侧部可以设置打孔、涂胶等多个工位,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
3、本输送装置采用顶杆一将医用配件顶入送料孔内,通过顶杆二将医用配件从送料孔内顶入出料轨道内,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打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打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打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机架;2、进料轨道;3、转盘;4、送料孔;5、出料轨道;6、进料架;7、上料通道;71、入料槽;72、出料孔;8、驱动源一;9、驱动源二;10、滑板;11、驱动源三;12、吸嘴;13、驱动源四;14、连接板;15、顶杆一;16、驱动源五;17、安装板;18、顶杆二;19、限位杆;20、针杆;21、驱动源六;22、驱动源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组装机包括机架1,本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轨道2、出料轨道5、转盘3等部件。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转盘3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转盘3上沿转盘3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转盘3两侧面的送料孔4,送料孔4水平设置,送料孔4为四组并位于转盘3的边缘,每组送料孔4为两个,四组送料孔4沿转盘3的周向均匀分布。对应地,进料轨道2和出料轨道5也分别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料道。这样的设计一次能对两个医用配件进行上料,提升工作效率。转盘3连接有能带动其间歇转动使送料孔4依次正对上料通道7和出料轨道5的驱动源一8,驱动源一8为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的输出轴垂直连接在转盘3的中心。作为另外一种情况,驱动源一8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垂直连接在转盘3的中心。
进料轨道2和进料架6位于转盘3上部边缘一侧且进料架6与进料轨道2的出料端相邻设置,出料轨道5位于转盘3另一侧,进料轨道2和出料轨道5均水平设置,进料轨道2和出料轨道5水平设置,方便医用配件在进料轨道2和出料轨道5上输送。同时送料孔4水平设置,当送料孔4转动至出料轨道5时,能与出料轨道5位于同一高度进行接通,方便医用配件稳定地移送至出料轨道5上。进料架6和进料轨道2均位于转盘3同一侧且进料架6与进料轨道2的出料端相邻设置,能减小胶塞从进料轨道2移送至进料架6之间的移动路径,从而减少移料机构一的运行距离和时间,提高上料效率和稳定性。
如图2所示,进料架6的上表面开设有能与送料孔4相连通的上料通道7,该上料通道7包括入料槽71和出料孔72,入料槽71和出料孔72均水平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入料槽71为弧形槽状,入料槽71的两端贯穿且上部为开口,出料孔72能与转盘3上的送料孔4正对连通,出料孔72的横截面呈圆形,入料槽71的槽壁与出料孔72的孔壁平滑过渡。入料槽71的上部为开口,方便移送机构一将医用配件放置到入料槽71内,提升稳定性和效率。在出料孔72与转盘3上的送料孔4正对时,出入料槽71内的医用配件经过出料孔72进入送料孔4内,出料孔72具有导向作用,使医用配件能顺利地进入送料孔4,稳定性较高。当本输送装置用与对胶塞进行上料,弧形槽状的入料槽71和孔状的出料孔72能与胶塞的外壁相配合,使胶塞沿精确的方向移动并顺利进入送料孔4内。入料槽71的槽壁与出料孔72的孔壁平滑过渡,也使得胶塞的在移动的过程中较为顺畅和稳定。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设有能将进料轨道2上的医用配件移送至上料通道7内的移料机构一。具体地,移料机构一包括固定设在机架1上的驱动源二9和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滑板10,驱动源二9能带动滑板10在机架1上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滑板10上固设有驱动源三11,驱动源三11上连接有能吸取进料轨道2上医用配件的吸嘴12,驱动源三11能带动吸嘴12上下移动。驱动源二9、驱动源三11均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上还设有能将上料通道7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送料孔4内的移料机构二,具体地,移料机构二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的驱动源四13,在驱动源四13上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水平固连有顶杆一15,顶杆一15的一端正对出料孔72,驱动源四13能带动连接板14沿顶杆一15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驱动源四13可以是气缸或液压缸。
如图3所示,在机架1上还设有能将送料孔4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出料轨道5内的移料机构三。移料机构三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的驱动源五16,在驱动源五16上连接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上水平固连有顶杆二18,顶杆二18与出料轨道5分别位于转盘3两侧,该顶杆二18的一端正对出料轨道5,驱动源五16能带动安装板17沿顶杆二18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机架1上位于转盘3侧部还设有能对医用配件进行打孔的打孔结构。该打孔结构包括设置在转盘3一侧的限位杆19,在转盘3另一侧设置有针杆20,限位杆19、针杆20、送料孔4均同轴心设置,限位杆19上连接有能带动限位杆19的一端端部伸入或伸出送料孔4的驱动源六21,针杆20连接有能带动针杆20沿其轴心线方向移动伸入或伸出送料孔4的驱动源七22。驱动源六21和驱动源七22均为气缸或液压缸。
本输送装置可以用于在进行留置针的组装时,实现对胶塞的上料。胶塞在与针管进行组装之前,为了降低组装的难度同时保证同心度,需要沿胶塞的轴心线在胶塞内打出一个孔,从而方便针管与胶塞的组装。胶塞在进行打孔时,为了保证打出孔与胶塞具有较高的同心度,需要径向位置对胶塞进行定位。下面以胶塞的上料来阐述本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
首先,胶塞在进料轨道2上输送,到达进料轨道2的出料端时,吸嘴12位于进料轨道2的正上方,驱动源三11带动吸嘴12向下移送,吸取进料轨道2上的胶塞,然后驱动源三11带动吸嘴12向上移动,之后驱动源二9动作使吸嘴12移动至入料槽71上方,驱动源三11再次动作使吸嘴12上下移动,将胶塞放置到入料槽71内。在吸嘴12将胶塞放置到入料槽71内后,驱动源四13带动顶杆一15向转盘3一侧移动,从而将胶塞顶入送料孔4内。送料孔4在承载着胶塞离开进料轨道2后,经过打孔位置时转盘3停止,此时后方的送料孔4能正对进料轨道2,前方的进料孔能正对出料轨道5,在打孔的同时实现新的胶塞移送至送料孔4内,同时移料机构三能推动顶杆二18穿过送料孔4向出料轨道5一侧移动,从而将位于送料孔4内的打好孔的胶塞推至出料轨道5内,从而实现胶塞的上料。通过转盘3的方式来实现胶塞的上料,胶塞进入送料孔4内便得到了定位,省去了对胶塞进行打孔时定位胶塞的时间,提升了打孔效率,因此胶塞的进料、出料无需等待打孔的过程,三者同步进行,提升了胶塞上料的效率。另外,胶塞具有弹性,胶塞在送料孔4内具有一定的形变,或者说,胶塞在形变之前的形状大小大于送料孔4形状的大小,因此定位稳定,在转盘3转动的过程中胶塞不会从送料孔4内脱出,提升了胶塞上料的稳定性。
除了胶塞的装配以外,本装置也可应用于其它适合的医用配件的装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移料机构一也可以是将吸嘴12置换为机械爪,机械爪夹紧时能抓取进料轨道2上的医用配件,机械爪松开时能将医用配件放置到入料槽71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移料机构二可以是吸嘴12,吸嘴12与进料架6分别位于转盘3的两侧,吸嘴12能与送料孔4的一端相接,而上料孔与送料孔4的另一端相接,通过吸嘴12的吸力作用,可以入料槽71内的医用配件从上料孔吸入送料孔4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移料机构三可以是吹气嘴,吹气嘴与出料轨道5分别位于转盘3的两侧,吹气嘴与送料孔4的一端相接,而出料轨道5与送料孔4的另一端相接,通过吹气嘴向送料孔4内吹如高压气体,可以使入送料孔4内的医用配件进入出料轨道5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同以上各实施例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打孔结构包括设置在转盘3一侧的盖板,在转盘3另一侧设置有针杆20,盖板上连接有能带动盖板水平移动封堵或打开送料孔4的气缸,针杆20连接有能带动针杆20沿其轴心线方向移动伸入或伸出送料孔4的气缸。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机架;2、进料轨道;3、转盘;4、送料孔;5、出料轨道;6、进料架;7、上料通道;71、入料槽;72、出料孔;8、驱动源一;9、驱动源二;10、滑板;11、驱动源三;12、吸嘴;13、驱动源四;14、连接板;15、顶杆一;16、驱动源五;17、安装板;18、顶杆二;19、限位杆;20、针杆;21、驱动源六;22、驱动源七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医用配件组装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本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轨道(2)和转盘(3),所述转盘(3)上沿转盘(3)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转盘(3)两侧面的送料孔(4),在机架(1)上位于转盘(3)侧部分别设置有出料轨道(5)和进料架(6),所述进料架(6)上开设有能与所述送料孔(4)相连通的上料通道(7),所述转盘(3)连接有能带动其间歇转动使送料孔(4)依次正对上料通道(7)和出料轨道(5)的驱动源一(8),所述机架(1)上设有能将进料轨道(2)上的医用配件移送至上料通道(7)内的移料机构一、能将上料通道(7)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送料孔(4)内的移料机构二和能将送料孔(4)内的医用配件移送至出料轨道(5)内的移料机构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竖直设置,所述送料孔(4)、进料轨道(2)和出料轨道(5)均水平设置,所述进料架(6)和进料轨道(2)均位于转盘(3)同一侧且进料架(6)与进料轨道(2)的出料端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位于转盘(3)侧部还设有能对医用配件进行打孔的打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架(6)和进料轨道(2)均位于转盘(3)上部边缘一侧,所述上料通道(7)开设在进料架(6)的上表面,该上料通道(7)包括入料槽(71)和出料孔(72),所述入料槽(71)和出料孔(72)均水平设置,所述入料槽(71)的两端贯穿且上部为开口,所述出料孔(72)的一端与入料槽(71)相连通,出料孔(72)的另一端能与转盘(3)上的送料孔(4)正对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槽(71)为弧形槽状,所述出料孔(72)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入料槽(71)的槽壁与出料孔(72)的孔壁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一位于转盘(3)上方,该移料机构一包括固定设在机架(1)上的驱动源二(9)和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滑板(10),所述驱动源二(9)能带动滑板(10)在机架(1)上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滑板(10)上固设有驱动源三(11),所述驱动源三(11)上连接有能吸取进料轨道(2)上医用配件的吸嘴(12),所述驱动源三(11)能带动吸嘴(12)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二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的驱动源四(13),在驱动源四(13)上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上水平固连有顶杆一(15),所述顶杆一(15)的一端正对所述出料孔(72),所述驱动源四(13)能带动连接板(14)沿顶杆一(15)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三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的驱动源五(16),在驱动源五(16)上连接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上水平固连有顶杆二(18),所述顶杆二(18)与所述出料轨道(5)分别位于转盘(3)两侧,该顶杆二(18)的一端正对所述出料轨道(5),所述驱动源五(16)能带动安装板(17)沿顶杆二(18)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结构包括设置在转盘(3)一侧的限位杆(19),在转盘(3)另一侧设置有针杆(20),所述针杆(20)能与所述送料孔(4)同轴心,所述限位杆(19)上连接有能带动限位杆(19)的一端端部伸入或伸出所述送料孔(4)的驱动源六(21),所述针杆(20)连接有能带动针杆(20)沿其轴心线方向移动伸入或伸出送料孔(4)的驱动源七(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一为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输出轴垂直连接在所述转盘(3)的中心。
CN201510640333.5A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Active CN105217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333.5A CN105217249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333.5A CN105217249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7249A true CN105217249A (zh) 2016-01-06
CN105217249B CN105217249B (zh) 2017-06-16

Family

ID=5498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333.5A Active CN105217249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724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4702A (zh) * 2017-11-29 2018-03-16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的圆饼状物料供给装置
CN108000119A (zh) * 2018-01-12 2018-05-08 重庆安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针上料系统
CN108382851A (zh) * 2018-04-24 2018-08-10 苏州河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进出料设备及方法
CN108580904A (zh) * 2018-05-28 2018-09-28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装置的填料机构及打印装置
CN109605008A (zh) * 2019-01-28 2019-04-12 广东国通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摇臂轴承压装机
CN114073799A (zh) * 2021-07-02 2022-02-22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与针帽自动插装装置
CN115009815A (zh) * 2022-07-12 2022-09-06 深圳市黑鹰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产品的铜柱排列上料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392A (en) * 1988-08-19 1991-10-15 Mate Punch & Die Co. Punch assembly
CN201880781U (zh) * 2010-11-11 2011-06-29 泉州市闽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转盘式螺栓切边机
CN204297547U (zh) * 2014-11-11 2015-04-29 苏州新豪轴承有限公司 无内圈滚针轴承自动分组系统
CN104589050A (zh) * 2014-12-31 2015-05-06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组装机的夹具转向装置
CN204584708U (zh) * 2015-04-17 2015-08-26 田亮 塑料发夹自动装配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392A (en) * 1988-08-19 1991-10-15 Mate Punch & Die Co. Punch assembly
CN201880781U (zh) * 2010-11-11 2011-06-29 泉州市闽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转盘式螺栓切边机
CN204297547U (zh) * 2014-11-11 2015-04-29 苏州新豪轴承有限公司 无内圈滚针轴承自动分组系统
CN104589050A (zh) * 2014-12-31 2015-05-06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组装机的夹具转向装置
CN204584708U (zh) * 2015-04-17 2015-08-26 田亮 塑料发夹自动装配机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4702A (zh) * 2017-11-29 2018-03-16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的圆饼状物料供给装置
CN107804702B (zh) * 2017-11-29 2023-07-14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的圆饼状物料供给装置
CN108000119A (zh) * 2018-01-12 2018-05-08 重庆安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针上料系统
CN108000119B (zh) * 2018-01-12 2023-12-12 重庆安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针上料系统
CN108382851A (zh) * 2018-04-24 2018-08-10 苏州河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进出料设备及方法
CN108382851B (zh) * 2018-04-24 2023-12-12 禾洛半导体(徐州)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进出料设备及方法
CN108580904A (zh) * 2018-05-28 2018-09-28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装置的填料机构及打印装置
CN108580904B (zh) * 2018-05-28 2023-09-29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装置的填料机构及打印装置
CN109605008A (zh) * 2019-01-28 2019-04-12 广东国通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摇臂轴承压装机
CN114073799A (zh) * 2021-07-02 2022-02-22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与针帽自动插装装置
CN114073799B (zh) * 2021-07-02 2023-08-01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与针帽自动插装装置
CN115009815A (zh) * 2022-07-12 2022-09-06 深圳市黑鹰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产品的铜柱排列上料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7249B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7249A (zh)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输送装置
KR101859877B1 (ko) 차량용 자동 클립 장착기
CN109807629A (zh) 铰链阻尼器组件自动组装机
CN110238621B (zh) 可重构柔性装配系统
CN207748405U (zh) 一种通用环形传输定位装置
CN102672019A (zh) 一种集装箱波纹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203887508U (zh) 灯具组装一体机
CN204156280U (zh) 一种安装连接器端子组立机
CN107225401A (zh) 电子产品智能化装配成套装备
CN113732572A (zh) 一种电机定子扭斜焊接机
CN112355635A (zh) 一种家电用逻辑式编码器自动组装设备
CN103317441B (zh) 高效回转自动装卸工件的传动机构
CN109193300B (zh) 一种铝箔钉机
CN208955571U (zh) 在线双头剥皮机构
CN203266071U (zh) 带止推胶块的三通套环装置
CN107098005B (zh) 手机线材上料机构
CN203566547U (zh) 板材定位固定装置
CN203380593U (zh) 全自动活塞装配机
CN216004335U (zh) 一种继电器底盘的全自动插脚机
CN106142392B (zh) 一种注塑成型产品的定向上料装置
CN209571488U (zh) 一种电芯和busbar在夹具定位的自动化设备
CN214186067U (zh) 一种家电用逻辑式编码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04885282U (zh) 一种动力电池打钢珠机
CN210188958U (zh) 端子与密封圈高效组装机构
CN212608001U (zh) 一种适配多种规格电路板的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