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6867B -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6867B
CN105216867B CN201510705663.8A CN201510705663A CN105216867B CN 105216867 B CN105216867 B CN 105216867B CN 201510705663 A CN201510705663 A CN 201510705663A CN 105216867 B CN105216867 B CN 105216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fixing piece
section
rear cross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56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6867A (zh
Inventor
叶伟
高占恒
高敏
王立堂
李力华
马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56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6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6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6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6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68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所述车辆的后横梁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左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相连;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右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相连,且所述第一段的右端和所述第二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或低。本发明的车辆的后横梁,后横梁附近的空间分布更合理,适于安装其他零部件,可以满足后驱型车辆的动力系统或其他零部件的布置要求。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后横梁和具有该后横梁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的后横梁,大都采用直管型横梁,但是对于后驱型车辆或者其它电机纵置的车辆,发明人发现,直管型横梁无法满足电机布置的空间要求,电机安装在直管型横梁上时离地面太近,且直管型横梁的上方也无足够的空间用来布置其他相关的零部件,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间分布合理的车辆的后横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后横梁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左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相连;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右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相连,且所述第一段的右端和所述第二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或低。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后横梁附近的空间分布更合理,适于安装其他零部件,可以满足后驱型车辆的动力系统或其他零部件的布置要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右端相连,且所述第三段在上下方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安装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右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段适于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段为所述第一段的所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二安装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安装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右端相连,所述第二安装 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左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与所述右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段为所述第二段的所述至少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左纵梁的连接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右纵梁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均构造为管状。
可选地,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左纵梁相连;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右纵梁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构造盒状结构,所述第一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侧壁和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侧壁适于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侧壁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侧壁适于与所述右纵梁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焊接相连,第二段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焊接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构造为前侧壁、后侧壁和外侧壁均敞开的盒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左纵梁、右纵梁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种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所述第一段的左端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右端与所述右纵梁相连,所述第一段的所述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段的所述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上连接有零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后横梁附近的空间分布合理,车辆的零部件的布置更紧凑。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所述车辆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悬置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后横梁100,
第一段110,第一连接段111,第一安装段112,
第二段120,第二连接段121,第二安装段122,
第三段130,
第一固定件140,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141,第一固定件的上侧壁142,第一固定件的下侧壁143,第一固定件的安装孔144,第一固定件的减重孔145,第二固定件150,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151,第二固定件的上侧壁152,第二固定件的下侧壁153,第二固定件的安装孔154,第二固定件的减重孔155,
左纵梁210,右纵梁220,
第一支架310,第二支架320,
电机410,电机控制器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100,如图1-图3所示,车辆的后横梁100包括第一段110和第二段120。
其中,第一段110的左端适于与车辆的左纵梁210相连,第一段110的右端和第二段120的左端相连,第二段120的右端适于与车辆的右纵梁220相连,且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或者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100呈弯曲状,且后横梁100沿上下方向弯曲,后横梁100的一部分(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或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朝上弯曲,后横梁100的另一部分(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或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朝下弯曲。
由此,如图2所示,后横梁100的朝上弯曲的一部分离地面的距离较大,该部分的下方有足够的空间以适于悬挂零部件(比如电机410),且后横梁100的朝下弯曲的一部分上方有足够的空间以适于支撑其他零部件(比如电机控制器42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100,通过使后横梁100在上下方向上弯曲,后横梁100附近的空间分布更合理,适于安装其他零部件,且可以满足后驱型车辆的动力系统或其他零部件的布置要求。
为了描述的方便,下面以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后横梁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段130,第一段110的右端与第三段130的左端相连,第二段120的左端与第三段130的右端相连,且第三段130在上下方向上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的实施例中,第三段130从左向右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地,第一段110、第二段120和第三段130可以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段110、第二段120和第三段130可以分别为同一根梁的不同部分,由此,后横梁100的抗扭矩性能更好,且后横梁100的强度更高。
可选地,第一段110、第二段120和第三段130可以均构造为管状,以减轻后横梁100的重量,具体地,第一段110、第二段120和第三段130可以均构造为圆管或方管等其他形状。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段110、第二段120和第三段130可以均构造为圆管。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段110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段112和第一连接段111,第一安装段112的右端与第三段130的左端相连,第一安装段112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段111右端相连,第一连接段111适于与左纵梁210相连,第一安装段112为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段112适于通过第一连接段111与左纵梁210相连。
第二段120可以包括第二安装段122和第二连接段121,第二安装段122的左端与第三段130的右端相连,第二安装段122的右端与第二连接段121左端相连,第二连接段121适于与右纵梁220相连,第二安装段122为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也就是说,第二安装段122适于通过第二连接段121与右纵梁220相连。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112离地面的距离较大,第一安装段112的下方有足够的空间以适于悬挂零部件(比如电机410),且第二安装段122的上方有足够的空间以适于支撑其他零部件(比如电机控制器420)。由此,后横梁100的附近的空间分布更合理。
优选地,第一安装段112可以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以便于在第一安装段112的下方悬挂零部件;第二安装段122可以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以便于在第二安装段122的上方支撑其他零部件。
优选地,第一连接段111与左纵梁210的连接处相对于第二连接段121与右纵梁220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便于后横梁100的安装固定,且左纵梁210与右纵梁220的承重更均匀,扭矩更小。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车辆的后横梁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其中,第一段110通过第一固定件140与左纵梁210相连,第二段120通过第二固定件150与右纵梁22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110的第一连接段111可以与第一固定件140相连,第一固定件140适于与左纵梁210相连,第二段120的第二连接段121可以与第二固定件150相连,第二固定件150适于与右纵梁220相连。
由此,通过设计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可以提高后横梁100的承重能力和抗扭矩性能。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可以均构造盒状结构,第一段110的左端可以与第一固定件140的内侧壁141相连,第二段120的右端可以与第二固定件150的内侧壁151相连,第一固定件140的上侧壁142和第一固定件140的下侧壁143适于与左纵梁210相连,第二固定件150的上侧壁152和第二固定件150的下侧壁153适于与右纵梁220相连。
可选地,第一固定件140的上侧壁142和第一固定件140的下侧壁143适于与左纵梁210焊接相连,且可以是多点焊接相连;第二固定件150的上侧壁152和第二固定件150的下侧壁153适于与右纵梁220焊接相连,且可以是多点焊接相连。
由此,第一固定件140的上侧壁142和下侧壁143可以均与左纵梁210面接触,第二固定件150的上侧壁152和下侧壁153可以均与右纵梁220面接触,后横梁100的安装牢固,承重能力更好,且抗扭矩性能得到优化。
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根据后横梁100的承重要求做出相应地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是指朝向车辆内部的方向,相应地,“外”是指朝向车辆外部的方向。
如图2所示,第一段110的左端贯穿第一固定件140的内侧壁141并与第一固定件140的内侧壁141焊接相连,第二段120的右端贯穿第二固定件150的内侧壁151并与第二固定件150的内侧壁151焊接相连。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件140的内侧壁141上可以设有安装孔144,第一段110的第一连接段111可以穿过该安装孔144并与第一固定件140的内侧壁141环形焊接相连,第二固定件150的内侧壁151上可以设有安装孔154,第二段120的第二连接段121可以穿过该安装孔154并与第二固定件150的内侧壁151环形焊接相连。由此,后横梁100的安装牢固,承重能力更好,且抗扭矩性能得到优化。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可以均构造为前侧壁、后侧壁和外侧壁均敞开的盒状结构。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可以构造为仅包括上侧壁142、下侧壁143和内侧壁141的盒状结构,第二固定件150可以构造为仅包括上侧壁152、下侧壁153和内侧壁151的盒状结构,以减轻后横梁100的质量,有助于车辆的轻量化。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件140的内侧壁141上可以设有减重孔145,第一固定件140的减重孔145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件150的内侧壁151上可以设有减重孔155,第二固定件150的减重孔155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横梁100,通过使后横梁100在上下方向上弯曲,后横梁100附近的空间分布更合理,以满足在后横梁100的下方悬挂零部件或在后横梁100的上方支撑其他零部件的空间要求,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可以提高后横梁100的承重能力和抗扭矩性能。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左纵梁210、右纵梁220和后横梁100,后横梁100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任一种车辆的后横梁100,后横梁100的第一段110的左端与左纵梁210相连,后横梁100的第二段120的右端与右纵梁220相连,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一支架310,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二支架320,第一支架310或第二支架320上连接有零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在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10的下方用于悬挂零部件(比如电机410),第二支架320的上方用于支撑其他零部件(比如电机控制器42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后横梁100,使后横梁100附近的空间分布更合理,车辆的零部件的布置更紧凑,可以满足后驱型车辆的动力系统或其他零部件的布置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段11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第二段120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车辆包括电机410和电机控制器420,电机410的悬置与第一支架310相连,电机控制器420支撑在第二支架320上。
也就是说,第一支架310主要提供电机410悬置的安装位置,电机410可以悬挂在第一支架310下方,第二支架320主要提供电机控制器420的安装位置,电机控制器420可以支撑在第二支架320上方。
由于在行车过程中电机410在上下和左右方向有一定的运动幅度,因此,第一支架310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电机410悬置的运动间隙。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310可以环形焊接在第一段110的第一安装段112上,以承受电机410的拉力或压力。
如图2所示,第二支架320可以环形焊接在第二段120的第二安装段122上,以承受电机控制器420的压力。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以为电动小型卡车,或者混动小型卡车,或者电动面包车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左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左纵梁相连;和
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右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右纵梁相连,且所述第一段的右端和所述第二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或低;
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右端相连,且所述第三段在上下方向上倾斜设置;
所述后横梁的朝上弯曲的一部分适于悬挂零部件,且所述后横梁的朝下弯曲的一部分适于支撑其他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安装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右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段适于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段为所述第一段的所述至少部分;
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二安装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安装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段的右端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左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与所述右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段为所述第二段的所述至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左纵梁的连接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右纵梁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均构造为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左纵梁相连;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右纵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构造盒状结构,所述第一段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侧壁和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侧壁适于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侧壁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侧壁适于与所述右纵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左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侧壁焊接相连,第二段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侧壁焊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构造为前侧壁、后侧壁和外侧壁均敞开的盒状结构。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左纵梁、右纵梁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横梁,所述第一段的左端与所述左纵梁相连,所述第二段的右端与所述右纵梁相连,所述第一段的所述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段的所述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上连接有零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比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所述车辆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悬置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
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CN201510705663.8A 2015-10-27 2015-10-27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16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663.8A CN105216867B (zh) 2015-10-27 2015-10-27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663.8A CN105216867B (zh) 2015-10-27 2015-10-27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6867A CN105216867A (zh) 2016-01-06
CN105216867B true CN105216867B (zh) 2018-09-11

Family

ID=54986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566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16867B (zh) 2015-10-27 2015-10-27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6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791A (zh) * 2018-04-03 2019-10-1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管梁与大梁的搭接组件
CN111361640A (zh) * 2020-03-06 2020-07-03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微卡下部车身横梁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6792A (en) * 1978-10-04 1983-06-07 Ford Motor Company Fabricated load support structural member
CN203819342U (zh) * 2014-03-05 2014-09-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后副车架
CN204507007U (zh) * 2015-04-14 2015-07-29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用尾横梁
CN205098280U (zh) * 2015-10-27 2016-03-2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29538C2 (de) * 1991-09-05 1993-11-18 Porsche Ag Fahrsche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712392B2 (en) * 2002-06-05 2004-03-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fram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6792A (en) * 1978-10-04 1983-06-07 Ford Motor Company Fabricated load support structural member
CN203819342U (zh) * 2014-03-05 2014-09-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后副车架
CN204507007U (zh) * 2015-04-14 2015-07-29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用尾横梁
CN205098280U (zh) * 2015-10-27 2016-03-2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6867A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6867B (zh)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CN108149820A (zh) 基于悬挂式石材幕墙装置
CN107264562A (zh)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该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CN103661616B (zh) 用于车辆的后支柱装置
CN205098280U (zh) 车辆的后横梁和车辆
CN215670946U (zh) 一种用于倾斜幕墙的吊篮施工结构
CN205674838U (zh) 一种客车电机后悬置结构
CN207984532U (zh) 一种新型前悬置横梁
CN205836499U (zh) 一种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汽车
CN208530549U (zh) 安装支架
CN207758875U (zh) 一种车身悬置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94731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车辆
CN208978613U (zh) 车身后部动力总成的固定结构及动力安装支架
CN207523798U (zh) 一种管梁总成及车辆
CN206279770U (zh) 墙体阳角模板锁具
CN201547396U (zh) 一种电缆桥架托臂
CN206359094U (zh) 轿厢托架
CN207045323U (zh) 真空罐安装支架
CN106697054A (zh) 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JP2009013655A (ja) 目地プレート
CN106115426B (zh) 含轿底轮的电梯下梁结构
CN205674857U (zh) 一种集成变速箱支架总成
CN205059185U (zh) 左悬置支架
CN208706697U (zh) 电控单元的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4506500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左悬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