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1332A -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1332A
CN105211332A CN201410302464.8A CN201410302464A CN105211332A CN 105211332 A CN105211332 A CN 105211332A CN 201410302464 A CN201410302464 A CN 201410302464A CN 105211332 A CN105211332 A CN 105211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tea
hours
charcoal roast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4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qiu Chenhe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qiu Chenhe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qiu Chenhe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qiu Chenhe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24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1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1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1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第一次烘焙、静置、第二次烘焙、制成毛茶包装后存放,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优化炭焙工艺参数,科学方便,便于储存,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背景技术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茶叶烘焙的目的在于通过明火高温促使芳香烃氧化产生香气,使茶叶香气变得纯正,通过增加温湿度自动感应装置可有效控制炭焙过程的稳定性;炭焙完成后再通过机焙的低温长焙,进一步促使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此外还有利于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甜味。炭焙后的茶叶无需低温保存,常温即可。目前,茶叶烘焙的方式有数种,如用焙茶机、电焙笼等,而炭焙是令人瞩目的烘焙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而且如操作失败,会使茶叶品质劣化,成品带烟焦味。然而,炭焙可得特殊风味的优点,并使茶叶得到较长久的贮藏,仍吸引着许多人趋之若鹜。
在焙火上,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一般通称轻火茶为生茶,中火茶为半生茶或半熟茶,重火茶为熟茶。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制作时烘焙的次数及时间的多寡与长短而言,而现在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大多对焙茶工艺的投入不够,消费者买茶后,若要改变茶汤味道,或要储藏,都至少要再焙一次火,也就是茶叶的后半段烘焙,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且非专业人士对于茶叶的烘焙,很难保证茶叶的品质不受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优化二次炭焙工艺参数,科学方便,便于储存,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炭焙、制成毛茶包装后存放,其中,所述的炭焙的步骤是:
(1)第一次烘焙:在温度45℃~55℃、湿度60%~80%、CO2浓度为700PPM~800PPM条件下,加热4.5小时~5.5小时;
(2)静置:第一次烘焙后静置冷却2小时~3小时;
(3)第二次烘焙:在温度90℃~100℃的条件下,经过6小时~12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0℃~70℃再进行15小时~24小时的烘焙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稳定在700PPM~800PPM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采摘过程为: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采茶,取其手法细腻柔和,不伤茶叶;同时,在阴天采集,以中和茶叶的阳气,便于炒制杀青。
进一步的,所述晒青过程为: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5cm至2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至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摇青过程为: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5℃到20℃,湿度为50%~55%的通风环境中,取0.3~0.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至3秒后静置,再轻摇2秒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过程为: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0℃~60℃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过程为: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0min~4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进一步的,所述毛茶包装后存放的条件为:在温度为0℃,含水量为3%~4%的条件下避光保存;或在室温阴凉条件下避光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优化炭焙工艺参数,制得的茶叶便于储存,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5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3)摇青: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5℃,湿度为50%的通风环境中,取0.3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后静置,再轻摇2秒后静置,重复10次。
(4)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0℃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5)揉捻: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6)第一次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45℃、湿度60%,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浓度为700PPM,加热4.5小时。
(7)静置: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静置冷却2小时。
(8)第二次烘焙:将静置后的茶叶在温度90℃的条件下,经过6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0℃再进行15小时的烘焙。
(9)包装存放:将炭焙后制成的毛茶包装,在温度为0℃,含水量为3%的条件下避光保存。
实施例2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6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2小时。
(3)摇青: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7℃,湿度为52%的通风环境中,取0.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后静置,再轻摇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4)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4℃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5)揉捻: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4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6)第一次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49℃、湿度66%,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浓度为760PPM,加热5.5小时。
(7)静置: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静置冷却3小时。
(8)第二次烘焙:将静置后的茶叶在温度94℃的条件下,经过10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4℃再进行18小时的烘焙。
(9)包装存放:将炭焙后制成的毛茶包装,在温度为0℃,含水量为4%的条件下避光保存。
实施例3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6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1小时。
(3)摇青: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6℃,湿度为51%的通风环境中,取0.4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3秒后静置,再轻摇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4)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2℃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5)揉捻: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2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6)第一次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47℃、湿度64%,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浓度为740PPM,加热5小时。
(7)静置: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静置冷却2.5小时。
(8)第二次烘焙:将静置后的茶叶在温度92℃的条件下,经过8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2℃再进行16小时的烘焙。
(9)包装存放:将炭焙后制成的毛茶包装,在室温阴凉条件下避光保存。
实施例4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2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4小时。
(3)摇青: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20℃,湿度为55%的通风环境中,取0.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3秒后静置,再轻摇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4)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60℃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5)揉捻: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4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6)第一次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55℃、湿度80%,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浓度为800PPM,加热5小时。
(7)静置: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静置冷却2小时。
(8)第二次烘焙:将静置后的茶叶在温度100℃的条件下,经过12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70℃再进行24小时的烘焙。
(9)包装存放:将炭焙后制成的毛茶包装,在室温阴凉条件下避光保存。
实施例5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9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3小时。
(3)摇青: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9℃,湿度为54%的通风环境中,取0.4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后静置,再轻摇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4)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8℃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5)揉捻: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5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6)第一次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53℃、湿度78%,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浓度为790PPM,加热5小时。
(7)静置: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静置冷却3小时。
(8)第二次烘焙:将静置后的茶叶在温度98℃的条件下,经过10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8℃再进行20小时的烘焙。
(9)包装存放:将炭焙后制成的毛茶包装,在室温阴凉条件下避光保存。
实施例6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7.5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2小时。
(3)摇青: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7.5℃,湿度为52.5%的通风环境中,取0.3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后静置,再轻摇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4)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5℃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5)揉捻: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5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6)第一次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在温度50℃、湿度70%,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浓度为750PPM,加热5小时。
(7)静置:将第一次烘焙后的茶叶静置冷却2.5小时。
(8)第二次烘焙:将静置后的茶叶在温度95℃的条件下,经过9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5℃再进行21小时的烘焙。
(9)包装存放:将炭焙后制成的毛茶包装,在温度为0℃,含水量为3.5%的条件下避光保存。
实验例1
本发明所制备茶的存储时间试验
1、一般资料
选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茶叶1kg,常规制法制备的茶叶1kg,在常温常压湿度自然的条件下敞开放置,观察茶叶变质的情况。
2、实验结果
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茶叶变质情况结果
茶叶种类 保质时间
实施例1制备的茶叶 6个月
常规制法制备的茶叶 3个月
在上述试验中,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茶叶在同等情况下的保质时间明显长于常规制法制备的茶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实验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炭焙、制成毛茶包装后存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焙的步骤是:
(1)第一次烘焙:在温度45℃~55℃、湿度60%~80%、CO2浓度为700PPM~800PPM条件下,加热4.5小时~5.5小时;
(2)静置:第一次烘焙后静置冷却2小时~3小时;
(3)第二次烘焙:在温度90℃~100℃的条件下,经过6小时~12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0℃~70℃再进行15小时~24小时的烘焙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稳定在700PPM~800PP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过程为: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过程为: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5cm至2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至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过程为: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5℃到20℃,湿度为50%~55%的通风环境中,取0.3kg~0.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至3秒后静置,再轻摇2秒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过程为: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0℃~60℃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过程为: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0min~4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茶包装后存放的条件为:在温度为0℃,含水量为3%~4%的条件下避光保存;或在室温阴凉条件下避光保存。
CN201410302464.8A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Pending CN105211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464.8A CN105211332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464.8A CN105211332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1332A true CN105211332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8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464.8A Pending CN105211332A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13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4710A (zh) * 2016-01-27 2016-04-20 武夷学院 一种高品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
CN11304023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福建省国晟义发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兰花底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336A (zh) * 2004-12-06 2005-05-11 罗照贵 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CN101455247A (zh) * 2008-11-07 2009-06-17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
CN103168867A (zh) * 2013-04-09 2013-06-26 福建省安溪县颖昌茶厂(普通合伙) 一种保健浓香型肉桂茶精制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336A (zh) * 2004-12-06 2005-05-11 罗照贵 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CN101455247A (zh) * 2008-11-07 2009-06-17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
CN103168867A (zh) * 2013-04-09 2013-06-26 福建省安溪县颖昌茶厂(普通合伙) 一种保健浓香型肉桂茶精制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新等: "《名优茶加工机械》", 31 March 2005, 金盾出版社 *
南强: "《武夷茶与养生》", 30 June 2010, 福建美术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4710A (zh) * 2016-01-27 2016-04-20 武夷学院 一种高品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
CN11304023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福建省国晟义发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兰花底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CN113040239B (zh) * 2021-03-22 2023-10-20 福建省国晟义发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兰花底大红袍的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2694B (zh) 一种云雾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2578308B (zh) 一种茶叶的生产方法
CN103039640B (zh) 一种茉莉花茶饼的制作方法
CN102640977B (zh)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CN104304524B (zh) 一种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CN103392847B (zh) 一种勾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3082039A (zh) 一种提高绿茶干茶绿度的方法
CN102246865A (zh) 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1647499A (zh) 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3141596A (zh) 一种高香型乌龙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83720A (zh)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5325615A (zh) 铁皮石斛叶茶的制作方法
CN111557467B (zh) 一种青色雪茄茄衣烟叶的制备方法
CN107751450A (zh) 原叶金花菌散茶的生产工艺
CN106465769A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3315076A (zh) 一种用白叶1号白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402242A (zh) 一种老鹰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082046A (zh) 条索状凤凰单丛红茶制作方法
CN103583715A (zh) 一种绿茶制作工艺
CN105145916A (zh) 一种高原春季绿茶加工制作方法
CN105558210A (zh) 一种桂花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4719520B (zh) 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418646A (zh) 一种生长特殊烤烟的上部烟采收烘烤工艺
CN105211332A (zh)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CN103404647A (zh) 珠兰红茶的纯手工炭焙制作工艺及其制成的珠兰红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