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1370B -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 Google Patents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1370B
CN105191370B CN201480011323.9A CN201480011323A CN105191370B CN 105191370 B CN105191370 B CN 105191370B CN 201480011323 A CN201480011323 A CN 201480011323A CN 105191370 B CN105191370 B CN 105191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ximity
request
identifier
server
l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13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1370A (zh
Inventor
克斯廷·约翰斯通
亚历山大·沙索·斯托扬诺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0155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8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91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1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用于提供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各种系统和方法。一种提供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接近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在接近服务服务器处从请求者用户设备(UE)接收将该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该请求包括识别连接UE的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权限模块,该权限模块确认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以及输出模块,该输出模块基于所述确认向连接UE提供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

Description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141,236的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141,236要求于2013年4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809,157的权益,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设备到设备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由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开发的长期演进(LTE)标准和升级版LTE(LTE-A)标准。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是针对LTE-A正在被开发的技术组分。在D2D通信中,用户设备(UE)使用直接蜂窝链路而不是使用基站(BS)互相发送数据。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相似的编号可以描述不同视图中类似的组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编号可以表示类似的组件的不同实例。一些实施例通过示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在附图的图示中被示出,其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数据流和控制流的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数据流和控制流的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提供用于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接近服务器的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用于提供用于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网络架构的示例性配置的图示;
图6是示出移动设备600的框图,在其上可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技术(例如,方法);
图7示出了示例性机器的框图,在其上可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技术(例如,方法);以及
图8根据实施例示出了示例性机器(例如,用户设备(UE))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诸如设备到设备发现或设备到设备通信之类的接近服务而言,为了正常运行,UE必须能够识别它们自身和接近的对等设备。在Wi-Fi
Figure BDA0000791694130000021
(Wi-Fi直连)标准中,UE在设备发现期间通告它们的永久MAC ID(媒体地址控制标识)。然而,现行机制中不存在用于E-UTRA(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直接发现/通信的机制。此外,在无线局域网(WLAN)直接通信的情况下,Wi-Fi
Figure BDA0000791694130000022
使用UE永久MAC ID,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当UE在直接发现期间通告它的存在时,这样使得UE不可能保持匿名。
在本文件中,提供了针对用于E-UTRA直接通信和WLAN直接通信两者的接近服务的目的而进行的UE识别的若干机制。这些机制在以下两种系统架构的背景中被示出:在一种背景中,应用服务器与接近服务服务器位于一起,以及一个,其中应用服务器是单独的实体。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数据流和控制流的框图。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被并入每一相应的接近服务器100和接近服务器102。在单一应用/接近服务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定义他们自己的接近服务标识符,该接近服务标识符在朋友之中共享以用于在接近服务器100和102处建立“好友列表”。好友列表被用来指示哪些其他用户被允许发现该用户和/或与该用户直接通信。
UE 104和106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它们各自的接近服务器100和102上注册,并且提供接近服务信息(例如,发现权限、好友列表、可用共享内容、经授权的应用等等)。UE 104、106各自的用户可以指定接近服务ID,该接近服务ID可以被所有接近服务使能的应用使用。可替代地,用户可以指定每一接近服务使能的应用的应用标识符(App ID)。用户与其他用户共享该接近服务ID或App ID来形成针对给定应用的好友列表。
进而,接近服务器100、102将待被用于直接发现的链路层ID(LLID)提供给各自的UE 104、106。该LLID可以是长期的或每当用户参与直接发现时被更新。后一种选项允许UE在直接发现期间对在该时刻还未被给予UE的接近服务ID与LLID之间的映射的所有UE保持匿名。
在用户正在寻找另一特定用户以形成连接的示例中,UE A 104和UE B 106可以在它们各自的接近服务器100、102上注册,并且指定它们的接近服务ID(例如,分别针对UE A和UE B的接近服务ID的ProSeA和ProSeB)。UE A和UE B的用户互相知道,因此,它们通过它们各自的接近服务器100、102共享它们的接近服务ID,并且将彼此列为“好友”。当UE A的用户决定他想要与UE B的用户直接连接时,他向他的接近服务器100发送对于用于直接发现的目的的他的标识符(ProSeA)和ProSe的临时LLID的请求(箭头1,请求CONN)。接近服务器A100将该请求发送至接近服务器B 102以识别UE A的接近服务ID和UE A 104的临时LLID(箭头2)。在箭头3处,接近服务器B 102基于接近服务ID确认UE A的权限来发现UE B 106,并且创建UE B的临时LLID。接近服务器B 102然后转发临时LLID至UE B 106(箭头4A)和接近服务器A 100(箭头4B)。另外,接近服务器B 102可以提出共同直接发现时期。在箭头5处,接近服务器A 100转发UE B的临时LLID(和潜在的共同直接发现时期)至UE A 104。在箭头6处,UE A 104和UE B 106使用它们的临时LLID参与直接发现。
在应用服务器和接近服务器是单独的实体的情况下,识别UE的过程稍微复杂一些。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描述了两种潜在的机制:在一种机制中,UE经由接近服务ID在应用服务器和接近服务器之间被识别,在另一种机制中,UE通过它的永久公开UD来识别。
当用户订阅了接近服务时,它被分配永久标识符(被称为接近服务ID)以及认证证书。接近服务ID可以用标识用户和其所订阅的PLMN(例如,user@operator.com)两者的方式被编码,并且接近服务ID还可以包括标识接近服务器(例如,user@proseserver.operator.com)的引用。或者,现有的永久标识符能够被用作接近服务ID(例如,MSISDN或SIP URI)。接近服务ID由用户用以在接近服务器上进行认证时断言它的身份。
当用户在应用服务器上注册时(可能存在用户作为其成员的许多服务器),用户指定或被指定应用ID(App ID)。然后,如果/当应用由运营商和订阅户授权来使用接近服务时,则UE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他的接近服务ID(从而应用服务器能够确定该用户属于哪个接近服务器),并且通过应用服务器与接近服务器进行认证。如果认证成功,则应用服务器存储接近服务ID(与用户的App ID相关联)用于将来的引用。注意,UE与接近服务器之间的所有通信通过应用服务器被中继。在应用服务器和接近服务器独立的情况下,所有应用相关的信息(例如好友列表和可用共享内容等等)被封装在应用服务器,而接近服务相关的信息(例如发现权限和经注册的应用服务器等等)被封装在接近服务器。当用户想要将朋友添加到他的好友列表时,他在应用服务器上更新该信息。接近服务仅用于具有与他们的App ID相关联的接近服务ID的好友。随后,当用户想要与他的朋友直接连接或仅仅想要发现他的朋友时,他的UE可以发送请求至他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确认他们是好友,并且转发该请求至他的好友的接近服务器。或者,用户的UE可以直接发送请求至他的接近服务器,该接近服务器转发该请求至他的好友的接近服务器。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数据流和控制流的框图。两个用户设备UE A 200和UE B202可以与应用服务器204连接,该应用服务器204中继信息至接近服务器A 206或接近服务器B 208。UE A 200的用户使用它的应用ID(AppID A)在应用服务器204中签名,并且提供它的接近服务ID(ProxID A)(箭头1A)。应用服务器204从ProxID中提取PLMN ID,并且联系用户A的接近服务器A 206(箭头2A)。UE A 200然后显然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204与接近服务器A 206进行认证(箭头3A)。在箭头4A处,接近服务器A 206向应用服务器204指示认证成功,并且应用服务器204存储与来自UE A 200的应用相关联的ProxID A标识符。类似地,UEB 202的用户可以使用应用ID(AppID B)在应用服务器204中签名,提供它的接近服务ID(ProxID B),并且执行认证(箭头1B-4B)。
在箭头5处,UE A 200的用户通过他的接近服务使能的应用请求下载特定的内容。App服务器检查哪些用户具有被请求的内容以及被要求的接近服务权限(例如,允许UE A与他们直接连接),并且转发他们的ProxID至接近服务器A 206(与UE A的ProxID A一起)。接近服务器A 206确定被识别的UE中的任一个是否在UE A 200附近,并且确认UE A 200具有发现它们的权限(通过联系它们各自的接近服务器),并且将该信息返回至应用服务器204。应用服务器204然后通过应用将该信息传送至UE A 200(箭头6)。
UE A 200的用户确认他想要的用户,从而连接到在UE B 202上执行的应用,并且应用服务器204将该请求转发至接近服务器B 208(例如,箭头7中,利用消息“PLMNA的ProxID A想要连接至ProxID B”)。
接近服务器B 208再次确认ProxID A被许可以发现ProxID B,创建UE B 202的临时LLID(链路B),并且将该LLID(和潜在的共同发现时期)转发至接近服务器A 206。接近服务器A 206创建UE A的临时LLID(链路A),将该LLID转发至接近服务器B 208(接近服务器B208将其转发至UE B),并且将该LLID和所提出的发现时期转发至UE A。在箭头11处,UE A200和UE B 202使用它们的临时LLID(链路A和链路B)参与直接发现。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提供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接近服务器300的框图。接近服务器300包括接收模块302、权限模块304和输出模块306。接收模块302可以在接近服务服务器处从请求者用户设备(UE)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该请求包括识别连接UE的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
在实施例中,为了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接收模块302用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请求,该应用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该请求。在实施例中,为了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接收模块302用于从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接收请求,该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该请求,并且其中,该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向请求者UE提供第二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在实施例中,输出模块306用于向连接UE提供第二LLID。在实施例中,请求包括该请求是针对直接发现的指示。
在实施例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被编码以识别连接UE的用户和连接UE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在实施例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包括连接UE的移动台国际订阅户目录号(MSISDN)或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中的至少一个。
权限模块304可以确认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
输出模块可以基于该确认向连接UE提供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在实施例中,输出模块在确认请求者UE能够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之后向请求者UE提供共同直接发现时期。
在实施例中,第一LLID和第二LLID被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并且其中接近服务器响应于请求者UE对于连接至连接UE的后续请求更新第一LLID和第二LLID。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用于提供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在块402处,在接近服务服务器处从请求者UE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该请求包括识别连接UE的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
在实施例中,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包括从应用服务器接收该请求,应用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该请求。
在实施例中,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包括从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接收该请求,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该请求,并且其中,该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向请求者UE提供第二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方法400包括向连接UE提供第二LLID。
在实施例中,请求包括该请求是针对直接发现的指示。
在实施例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被编码以识别连接UE的用户和连接UE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在实施例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包括连接UE的移动台国际订阅户目录号(MSISDN)或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中的至少一个。
在块404处,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被确认。
在块406处,基于该确认,向连接UE提供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
在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在确认请求者UE能够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之后向请求者UE提供共同直接发现时期。
在实施例中,第一LLID和第二LLID被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并且其中方法包括响应于请求者UE对于连接至连接UE的后续请求更新第一LLID和第二LLID。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网络架构500的示例性配置的图示。在通信网络架构500内,诸如IEEE 802.11兼容的无线接入点或根据来自3GPP标准族的标准操作的LTE/LTE-A蜂窝网络之类的基于载波的网络由网络装置502建立。网络装置502可以包括与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例如,用户设备(UE)或通信站(STA))通信的无线接入点、Wi-Fi热点、或增强型或演进型节点B(eNodeB)。基于载波的网络包括分别到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的无线网络连接506A、506B和506C。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被示为符合各种形状因子,包括智能电话、手持移动电话、和具有集成无线通信网络设备或外部无线网络通信设备的个人计算机。
网络装置502在图5中被示为通过网络连接514与云网络516中的网络服务器518连接。网络服务器518或任何一种独立的服务器可以操作以向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或从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该信息包括设备位置、用户配置文件、用户信息、网站、电子邮件等等。在实施例中,位置服务器被包括在网络服务器518中,其中位置服务器被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执行NILR处理并且从通信设备504请求位置报告。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使得各种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相对于网络设备502的位置能够确定。
当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在无线通信的范围中或者在附近时,它们可以与网络装置502通信。如所示出的,连接506A可以在移动设备504A(例如,智能电话)与网络装置502之间被建立;连接506B可以在移动设备504B(例如,移动电话)与网络装置502之间被建立;并且连接506C可以在移动设备504C(例如,个人计算机)与网络装置502之间被建立。
在设备504A、504B和504C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506A、506B和506C可以利用Wi-Fi或IEEE 802.11标准协议,或诸如当前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升级版系统之类的协议。在实施例中,云网络516和网络装置502包括使用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并且在时分双工(TDD)模式中操作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利用Wi-Fi或IEEE802.11标准协议,或诸如3GPP、LTE、或TDD升级版、或这些通信标准或其他通信标准的任何组合之类的协议的一根或多根天线、一个或多个接收器、一个或多个发送器、或一个或多个收发器。
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中或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上的天线包括一根或多根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这些天线包括例如,偶极天线,单极天线,贴片天线,环形天线,微带天线或适合于发送RF信号的其他类型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多孔径的单根天线可以被使用,而不是使用两根或多根天线。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每个孔径可以被认为是单独的天线。在一些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施例中,天线可以被有效地分离以利用空间分集和在每一根天线与发送站的天线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同的信道特性。在一些MIMO实施例中,天线可以被分离达到波长的1/10或更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504A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键盘、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种天线、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扬声器、和其他移动设备元件。显示器可以是包括触摸屏幕的LCD屏幕。通信设备504B可以与通信设备504A相似,但不一定是相同的。通信设备504C可以包括针对通信设备504A所描述的特征、组件、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
诸如增强型或演进型节点B(eNodeB)之类的基站可以向诸如通信设备504A之类的通信设备提供无线通信服务。虽然图5中的示例性的通信系统500仅描述了三种通信设备504A、504B和504C,但是在各种实施例中多个用户、设备、服务器等等的任何组合可以被耦合至网络装置502。例如,位于诸如建筑物、园区、商场区域、或其他区域之类的地点中的三个或更多用户可以利用任意数量的移动无线使能的计算设备来独立地与网络装置502通信。相似地,通信系统50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网络装置502。例如,多个接入点或基站可以形成重叠覆盖区域,其中设备可以与至少两个网络装置502的实例通信。
尽管通信系统500被示出为具有若干单独的功能元件,但是两个或更多个功能元件可以被组合,并且可以由软件配置的元件(诸如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元件)和/或其他硬件元件的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用于执行至少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各种硬件与逻辑电路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500的功能元件可以指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上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
实施例可以在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个或它们的组合中被实现。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指令,该指令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来读取并执行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操作。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取的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非暂态机制。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和其他存储设备和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5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并且可以通过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指令进行配置。
图6是示出移动设备600的框图,在其上可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技术(例如,方法)。移动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10。处理器610可以是适合于移动设备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上可获得的处理器中的任一个,例如,XScale架构微处理器、无互锁流水线级(MIPS)架构处理器的微处理器、或另一类型的处理器。存储器620(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或其他类型的存储器)通常对处理器610是可访问的。存储器620可以适用于存储操作系统(OS)630以及应用程序640。OS 630或应用程序640可以包括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620)上的指令,该指令可以使移动设备600的处理器610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技术。处理器610可以直接地或通过适当的中介硬件被耦合至显示器650,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I/O)设备660(诸如键盘、触摸面板传感器、麦克风等等)。相似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器610可以被耦合至与天线690连接的收发器670。收发器670取决于移动设备600的本质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天线690发送和接收蜂窝网络信号、无线数据信号、或其他类型的信号。此外,在一些配置中,GPS接收器680还可以使用天线690来接收GPS信号。
图7示出了示例性机器700的框图,在其上可执行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技术(例如,方法)。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机器700可以作为独立设备操作或可以被连接(例如,联网)至其他设备。在联网的部署中,机器700可以在服务器-客户端网络环境中作为服务器机器、客户端机器、或两者运行。在示例中,机器700可以在对等(P2P)(或其他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充当对等机器。机器70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平板PC、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网络设备、或能够执行指定待由机器采取的动作的指令(顺序的或以其他方式)的任何机器。此外,虽然仅示出了单一机器,但是术语“机器”还应当被理解为包括单独地或共同地执行一组(或多组)指令以实现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机器的任意集合,例如云计算、软件即服务(SaaS)和其他计算机集群配置。
如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可以包括逻辑或多个部件、模块、或机制,或者如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可以在逻辑或多个部件、模块、或机制上操作。模块是能够执行指定操作的有形实体,并且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配置或布置。在示例中,电路可以以指定的方式被布置(例如,内部地或针对诸如其他电路之类的外部的实体)为模块。在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例如,独立的客户端或服务器计算机系统)或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中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通过固件或软件(例如,指令、应用部分、或应用)被配置为操作以执行指定的操作的模块。在示例中,软件可以驻留(1)在非暂态机器可读介质上或(2)在传输信号中。在示例中,软件当由模块的底层硬件执行时使得硬件执行指定的操作。
因此,术语“模块”被理解为涵盖有形实体,该实体是这样的实体:其在物理上被构建、被专门配置(例如,硬连线)、或被临时(例如,暂时地)配置(例如,编程的)来以指定的方式操作或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何操作的部分或全部。考虑模块被临时配置的示例,每一模块在任何时刻均不需要被实例化。例如,对于模块包括使用软件进行配置的通用硬件处理器的情况,该通用硬件处理器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被配置为相应的不同的模块。软件可以相应地配置硬件处理器,例如,以在一个时刻构成特定模块,而在不同的时刻构成不同的模块。
机器(例如,计算机系统)700可以包括硬件处理器702(例如,处理单元、图形处理单元(GPU)、硬件处理器核心、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主存储器704和静态存储器706,它们的一些或全部可以通过链路708(例如,总线、链路、互连等等)互相通信。机器7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设备710、输入设备712(例如,键盘)和用户界面(UI)导航设备714(例如,鼠标)。在示例中,显示器设备710、输入设备712和UI导航设备714可以是触摸屏幕显示器。机器700还可以包括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驱动单元)716、信号生成设备718(例如,扬声器)、网络接口设备720、和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21,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摄像机、录像机、罗盘、加速度计、或其他传感器。机器700可以包括输出控制器728,例如,串行(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并行、或其他有线或无线(例如,红外线(IR))连接,以通信或控制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例如,打印机和读卡器等等)。
大容量存储设备716可以包括机器可读介质722,在其上存储了体现本文所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技术或功能的,或由本文所描述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技术或功能所利用的一组或多组数据结构或指令724(例如,软件)。指令724在由机器700执行期间还可以全部或至少部分地驻留在主存储器704之内、在静态存储器706之内、或在硬件处理器702之内。在示例中,硬件处理器702、主存储器704、静态存储器706、或大容量存储设备716中的一个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可以构成机器可读介质。
尽管机器可读介质722被示出为单一介质,但是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724的单一介质或多个介质(例如,集中式数据库或分布式数据库,和/或相关联的缓存和服务器)。
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任何有形介质,该任何有形介质能够存储、编码或携带由机器700执行的指令,并且该指令使得机器700执行本公开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技术,或该任何有形介质能够存储、编码或携带由这样的指令使用的数据结构或与这样的指令相关联的数据结构。非限制性的机器可读介质示例可以包括固态存储器,以及磁光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特定的示例可以包括:诸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存设备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内部硬盘和可移动盘之类的磁盘;磁光盘;以及CD-ROM盘和DVD-ROM盘。
指令724还可以通过通信网络726使用传输介质通过网络接口设备720利用多个传输协议(例如,帧中继、因特网协议(IP)、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等)中的任一个被发送或被接收。术语“传输介质”应当被认为包括任何无形介质,该无形介质能够存储、编码或携带由机器700执行的指令,并且包括数字通信信号或模拟通信信号,或包括用以促进这样的软件的通信的其他无形介质。
实施例可以在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个或它们的组合中被实现。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指令,该指令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来读取并执行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操作。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非暂态机制。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和其他存储设备和介质。
图8根据实施例示出了示例性机器800(例如,用户设备(UE))的功能框图。UE 800可以包括用于使用一根或多根天线804发送信号至eNB和从eNB接收信号的物理层电路802。UE 800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806,该处理电路806,除了其他以外,可以包括信道估计器。UE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8。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下面所讨论的用于传输至eNB的若干不同的反馈值。处理电路还可以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层810。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800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键盘、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根天线、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扬声器、和其他移动设备元件。显示器可以是包括触摸屏幕的LCD屏幕。
由UE 800利用的一根或多根天线804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这些天线包括例如,偶极天线,单极天线,贴片天线,环形天线,微带天线或适合于发送RF信号的其他类型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多孔径的单根天线可以被使用,而不是使用两根或更多根天线。在这些实施例中,每个孔径可以被认为是单独的天线。在一些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施例中,天线可以被有效地分离以利用空间分集和在每一根天线与发送站的天线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同的信道特性。在一些MIMO实施例中,天线可以被分离达到波长的1/10或更多。
尽管UE 800被示出为具有若干单独的功能元件,但是两个或更多个功能元件可以被组合,并且可以由软件配置的元件(诸如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元件)和/或其他硬件元件的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用于执行至少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各种硬件与逻辑电路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元件可以指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上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
实施例可以在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个或它们的组合中被实现。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指令,该指令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来读取并执行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操作。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取的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非暂态机制。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和其他存储设备和介质。在这些实施例中,UE 8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通过指令进行配置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800可以根据OFDMA通信技术被配置为通过多载波通信信道接收OFDM通信信号。OFDM信号可以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在一些宽带多载波实施例中,eNB(包括宏eNB和微微eNB)可以是宽带无线接入(BWA)网络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宽带无线接入网络通信网络诸如是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通信网络或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长期演进(LTE)或长期演进(LTE)通信网络,尽管本文所描述的发明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一方面。在这些宽带多载波实施例中,UE 800和eNB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进行通信。UTRAN LTE标准包括针对UTRAN-LTE的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2008年3月第8版和2010年12月第10版,并且包括它们的变体和演变。
在一些LTE实施例中,无线资源的基本单元是物理资源块(PRB)。PRB可以包括频域中12个子载波×时域中0.5ms。PRB可以成对被分配(在时域中)。在这些实施例中,PRB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元素(RE)。RE可以包括一个子载波×一个符号。
两种类型的参考信号可以由eNB来发送,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IS-RS)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DM-RS可以由UE用于数据解调。参考信号可以在预定的PRB中被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OFDMA技术可以是使用不同上行链路频谱和下行链路频谱的频域双工(FDD)技术或者可以是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相同频谱的时域双工(TDD)技术。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UE 800和eNB可以被配置为传送信号,该信号使用诸如扩频调制(例如,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和/或跳频码分多址(FH-CDMA))、时分多路复用(TDM)调制、和/或频分多路复用(FDM)调制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调制技术来发送,但是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这个方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800可以是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一部分,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诸如是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膝上型计算机或便携式计算机、网络平板、无线电话、无线耳机、寻呼机、即时通讯设备、数码相机、接入点、电视机、医疗设备(例如,心率监测器、血压监测器等)、或可以无线地接收和/或发送信息的其他设备。
在一些LTE实施例中,UE 800可以计算若干不同反馈值,该不同反馈值可以被用来执行闭环空间多路复用传输模式的信道适配。这些反馈值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秩指示符(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通过CQI,发送器选择若干调制字母和码率组合中的一个。RI通知发送器关于当前MIMO信道的有用传输层的数量,并且PMI指示在发送器处应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码本索引(取决于发送天线的数量)。由eNB使用的码率可以基于CQI。PMI可以是由UE计算并且报告给eNB的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发送包含CQI/PMI或RI的,格式2、2a或2b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在这些实施例中,CQI可以是由UE 800经历的下行链路移动无线信道质量的指示。CQI允许UE 800向eNB提出最优调制方案和码率以用于给定的无线链路质量,以便所产生的传输块错误率将不超过诸如10%之类的某一值。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报告宽带CQI值,该宽带CQI值指系统带宽的信道质量。UE还可以报告可以由更高层配置的某一数量的资源块的每一子带的子带CQI值。全组子带可覆盖系统带宽。在空间多路复用的情况下,每码CQI可以被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PMI可以指示待由eNB针对给定无线状况所使用的最优预编码矩阵。PMI值指码本表。网络配置由PMI报告表示的资源块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覆盖系统带宽,多个PMI报告可以被提供。PMI报告还可以被提供用于闭环空间多路复用、多用户MIMO和闭环秩1预编码MIMO模式。
在一些协作多点(CoMP)实施例中,网络可以被配置用于向UE的联合传输,其中诸如远程无线头端(RRH)之类的两个或更多个协作/协调点联合发送。在这些实施例中,联合传输可以是MIMO传输,并且协作点被配置为执行联合波束成形。
本文所讨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所有类型的无线网络接入提供者来利用,这些无线网络接入提供者包括但不限于,希望增加蜂窝卸载比率以用于成本规避和性能增益的移动宽带提供者、希望将他们的覆盖区域扩展至客户的家庭或企业的外部的固定宽带提供者、希望通过接入客户或场所所有人使接入网络货币化的无线网络接入提供者、希望通过无线网络提供无线网络(例如,因特网)接入或数据服务(例如,位置服务、广告、娱乐等等)的公共场所、以及希望简化客人因特网接入或自带设备(BYOD)接入的商业、教育或非营利性企业。
附加注释和示例:
示例1包括主题(例如设备、装置或机器),该主题包括提供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近服务器,该接近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在接近服务服务器处从请求者用户设备(UE)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请求包括识别连接UE的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权限模块,该权限模块确认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以及输出模块,该输出模块基于该确认向连接UE提供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
在示例2中,示例1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为了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接收模块从应用服务器接收请求,应用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请求。
在示例3中,示例1到2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为了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接收模块从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接收请求,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请求,并且其中,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向请求者UE提供第二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
在示例4中,示例1到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输出模块向连接UE提供第二LLID。
在示例5中,示例1到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请求包括请求是针对直接发现的指示。
在示例6中,示例1到5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被编码以识别连接UE的用户和连接UE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在示例7中,示例1到6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包括连接UE的移动台国际订阅户目录号(MSISDN)或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中的至少一个。
在示例8中,示例1到7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输出模块在确认请求者UE能够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之后,向请求者UE提供共同直接发现时期。
在示例9中,示例1到8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第一LLID和第二LLID被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并且其中,接近服务器响应于请求者UE对于连接至连接UE的后续请求更新第一LLID和第二LLID。
示例10包括针对接近服务的主题(例如,方法、用于执行动作的装置、机器可读介质(该机器可读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由机器执行时使得机器执行动作)、或装置被配置为执行)包括:在接近服务服务器处从请求者用户设备(UE)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请求包括识别连接UE的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确认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以及基于该确认向连接UE提供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
在示例11中,示例10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包括:从应用服务器接收请求,应用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请求。
在示例12中,示例10到11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接收将请求者UE连接至连接UE的请求包括:从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接收请求,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最初从请求者UE接收到请求,并且其中,第二接近服务服务器向请求者UE提供第二LLID以供在请求者UE与连接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
在示例13中,示例10到12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向连接UE提供第二LLID。
在示例14中,示例10到13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请求包括请求是针对直接发现的指示。
在示例15中,示例10到14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被编码以识别连接UE的用户和连接UE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在示例16中,示例10到15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用户定义的接近标识符包括连接UE的移动台国际订阅户目录号(MSISDN)或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中的至少一个。
在示例17中,示例10到16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在确认请求者UE能够连接至连接UE的权限之后,向请求者UE提供共同直接发现时期。
在示例18中,示例10到17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主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其中,第一LLID和第二LLID被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并且其中,方法包括响应于请求者UE对于连接至连接UE的后续请求更新第一LLID和第二LLID。
上述详细描述包括对附图的引用,这些附图构成了详细描述的一部分。附图通过图示的方式示出了可被实施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在本文中也被称作“示例”。这种示例可以包括除那些被示出或描述的元素以外的元素。然而,还考虑到了包括被示出或描述的元素的示例。此外,针对本文示出或描述的具体示例(或其一个或多个方面)或者针对本文示出或描述的其他示例(或其一个或多个方面),还考虑到了使用那些被示出或描述的元素(或其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任何组合或排列的示例。
在本文件中所提到的出版物、专利、和专利文献通过引用的方式被全部并入本文,就好像各自通过引用被并入一样。如果在通过引用而被并入的那些文件和本文件之间存在不一致的用法,则通过引用被并入的(一个或多个)参考文件中的用法是对本文件的用法的补充;对于不可协调的不一致性,以本文件中的用法为准。
在本文档中,如专利文件中常见的那样,术语“一”或“一个”被用于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这独立于任何其他“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的实例或用法。在本文件中,除非另有指示,术语“或”被用于指代非排他性的或,即“A或B”包括“A而非B”、“B而非A”、以及“A和B”。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和“其中”被用作相应术语“包含”和“其中”的通俗英语中的等同物。另外,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和“包含”是开放式的,即包括除了那些在这类术语后面列出的元素之外的元素的系统、设备、物品、或处理仍然被认为落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作标号,而不意图暗示对它们的对象的数字排序。
上述描述的意图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描述的示例(或其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互相组合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上述描述后,可以使用其他实施例。摘要是为了使读者能快速确定技术公开的性质,例如,以便遵守美国的37C.F.R§1.72(b)。摘要的递交应理解为不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另外,在上述详细说明中,各种特征可以被组合在一起以简化本公开。然而,权利要求并非提出了本文所公开的每一个特征,正如实施例可以表征所述特征的子集。此外,实施例可以包括比具体示例所公开的特征少的特征。因此,下面的权利要求被结合到详细说明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立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存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与这些权利要求享有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一起被确定。

Claims (15)

1.一种提供针对接近服务ProSe的标识符的接近服务器,所述接近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从根据3GPP标准的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注册请求;以及
在接收所述注册请求之后,从所述第一UE接收将所述第一UE连接至根据3GPP标准的第二UE的接近请求,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是无线蜂窝通信设备,所述接近请求包括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与所述第二UE对应但并非所述第二UE的MAC地址,所述接近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直接发现目的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一UE对应但并非所述第一UE的MAC地址;以及
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接近请求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编码一请求以发送到第二接近服务器,所述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
从所述第二接近服务器接收与所述第二UE对应的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
更新与所述第一UE对应的第二LLID;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二UE的接近范围内,编码所述第一LLID以及所述第二LLID以发送到所述第一UE,以供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直接发现和通信中使用,其中,当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处于射频通信范围以内时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彼此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服务器,其中,所述接近请求是所述接收模块从应用服务器接收的,所述应用服务器最初从所述第一UE接收到所述接近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服务器,其中,所述请求包括下述指示:该指示表明所述请求针对的是直接发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符被编码以识别所述第二UE的用户和所述第二UE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符包括所述第二UE的移动台国际订阅户目录号MSISDN或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服务器,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在确认所述第一UE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二UE的权限之后,向所述第一UE提供共同直接发现时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LLID和所述第二LLID被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并且其中,所述接近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UE对于连接至所述第二UE的后续请求更新所述第二LLID。
8.一种用于提供针对接近服务ProSe的标识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近服务器处从根据3GPP标准的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注册请求;
在所述接近服务器处从所述第一UE接收将所述第一UE连接至根据3GPP标准的第二UE的接近请求,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是无线蜂窝通信设备,所述接近请求包括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与所述第二UE对应但并非所述第二UE的MAC地址,所述接近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直接发现目的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一UE对应但并非所述第一UE的MAC地址;
在接收所述接近请求之后,编码一请求以发送到第二接近服务器,所述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
从所述第二接近服务器接收与所述第二UE对应的第一链路层标识符LLID;
更新与所述第一UE对应的第二LLID;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二UE的接近范围内,编码所述第一LLID以及所述第二LLID以发送到所述第一UE,以供所述第一UE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直接发现中使用,其中,当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处于射频通信范围以内时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彼此接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接近请求包括:从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接近请求,所述应用服务器最初从所述第一UE接收到所述接近请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包括指示来表明:所述请求是针对直接发现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符被编码以识别所述第二UE的用户和所述第二UE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标识符包括所述第二UE的移动台国际订阅户目录号MSISDN或会话发起协议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中的至少一个。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确认所述第一UE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二UE的权限之后,向所述第一UE提供共同直接发现时期。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LLID和所述第二LLID被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UE对于连接至所述第二UE的后续请求更新所述第二LLID。
15.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机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机器执行权利要求8-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11323.9A 2013-04-05 2014-04-01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Active CN105191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5591.5A CN111148079A (zh) 2013-04-05 2014-04-01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9157P 2013-04-05 2013-04-05
US61/809,157 2013-04-05
US14/141,236 US20140301270A1 (en) 2013-04-05 2013-12-26 Identifier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US14/141,236 2013-12-26
PCT/US2014/032482 WO2014165481A1 (en) 2013-04-05 2014-04-01 Identifier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5591.5A Division CN111148079A (zh) 2013-04-05 2014-04-01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370A CN105191370A (zh) 2015-12-23
CN105191370B true CN105191370B (zh) 2020-02-04

Family

ID=5165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1325.8A Active CN105027464B (zh) 2013-04-05 2014-03-26 设备到设备网络中的接近度检测
CN201480011323.9A Active CN105191370B (zh) 2013-04-05 2014-04-01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CN202010015591.5A Pending CN111148079A (zh) 2013-04-05 2014-04-01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CN20148001148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9477B (zh) 2013-04-05 2014-04-03 网络辅助直接设备发现切换
CN201480011168.0A Active CN105191442B (zh) 2013-04-05 2014-04-03 相邻信道干扰抑制技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1325.8A Active CN105027464B (zh) 2013-04-05 2014-03-26 设备到设备网络中的接近度检测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5591.5A Pending CN111148079A (zh) 2013-04-05 2014-04-01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CN20148001148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9477B (zh) 2013-04-05 2014-04-03 网络辅助直接设备发现切换
CN201480011168.0A Active CN105191442B (zh) 2013-04-05 2014-04-03 相邻信道干扰抑制技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6) US9781556B2 (zh)
EP (5) EP2982053B1 (zh)
JP (2) JP6080188B2 (zh)
KR (3) KR101784195B1 (zh)
CN (5) CN105027464B (zh)
HK (4) HK1216946A1 (zh)
TW (8) TWI596973B (zh)
WO (4) WO20141653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87756B1 (en) * 2012-08-17 2017-05-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rer establishing method, base station, packet data gateway and computer system
US9331786B2 (en) * 2012-10-05 2016-05-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anaging downstream non-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protocol over coax (EPoC) network
US9084279B1 (en) 2013-03-13 2015-07-14 Sprint Spectrum L.P. Down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ased on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of other coverage area
US9781556B2 (en) * 2013-04-05 2017-10-03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assisted to direct device discovery switch
KR101769387B1 (ko) * 2013-08-18 2017-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EP3047662B1 (en) * 2013-09-20 2019-11-06 Convida Wireless, LLC Method of joint registration and de-registration for proximity services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ervices
WO2015066864A1 (en) * 2013-11-06 2015-05-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2d discovery process
CN105850221B (zh) * 2013-11-11 2019-09-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已建立的d2d网络的d2d设备与未连接的d2d设备之间的多跳连接建立
US9609581B2 (en) * 2014-01-21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meters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CN104918299B (zh) * 2014-03-14 2020-04-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US9883513B2 (en) * 2014-03-19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of device-to-device scheduling assignment for mode1
US9380549B2 (en) 2014-03-27 2016-06-28 Apple Inc. Cellular network assisted proximity services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event framework for proximity requests/alerts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EP3122124B1 (en) * 2014-04-16 2019-06-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521540B2 (en) * 2014-07-01 2016-12-13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identifying 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197232B1 (en) * 2014-10-11 2018-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detec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proximity service functional entity
KR102264050B1 (ko) * 2014-11-28 2021-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들 간에 기능을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770074B (zh) * 2014-12-22 2022-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和用户设备
US10306450B2 (en) * 2015-01-09 2019-05-28 Acer Incorporated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identity reques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US9781753B2 (en) * 2015-01-09 2017-10-03 Acer Incorporated Proximity map request method, server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and server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TWI602462B (zh) * 2015-01-30 2017-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使用者裝置、裝置對裝置使用者裝置、後端裝置及其定位方法
WO2016153412A1 (en) 2015-03-25 2016-09-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iscovery message formats distinction
WO2016165845A1 (en) * 2015-04-13 2016-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encryption
WO2016193783A1 (en) * 2015-05-29 2016-12-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controlled peer-to-peer connectivity
US10841379B2 (en) * 2015-09-22 2020-11-17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US9787622B2 (en) * 2015-10-13 2017-10-10 July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proximity based notifications to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7128757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KR102451687B1 (ko) * 2016-02-19 2022-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방식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257751A1 (en) * 2016-03-05 2017-09-0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Off-Network Wireless Mission Critical Session Initiation
KR102465999B1 (ko) * 2016-07-26 2022-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공 안전 모드를 위한 사용자 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US10375562B2 (en) * 2016-08-31 201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changing a recommendation of a set of D2D rat types for a proximity-based service and searching for a binary code that identifies a proximity-based service on at least one D2D rat type in accordance with a D2D rat sequence
JP6729474B2 (ja) 2017-04-24 2020-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KR102269320B1 (ko) * 2017-04-28 2021-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근접 디스커버리 방법
US11280896B2 (en) 2017-06-16 2022-03-22 FLIR Belgium BVBA Doppler GNS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983206B2 (en) 2017-11-07 2021-04-20 FLIR Belgium BVBA Low cost high precision GNS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9006728A1 (zh) * 2017-07-06 2019-0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之间建立快速连接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432257B2 (en) 2017-07-28 2022-08-30 Thomas Lewis Griffin User proximity discovery and data identification
WO2019031831A1 (ko) 2017-08-08 2019-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접속 제어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JP7003539B2 (ja) 2017-09-28 2022-01-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経路構築システム、ノード、センターノード及び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経路構築方法
US10752209B2 (en) * 2018-02-12 2020-08-25 FELL Technology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ly link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or sensors using sub-1 GHz frequencies (700-1000 MHz) for long range, robustness in wet environment and highly resistant to wireless noise
KR102478031B1 (ko) * 2018-03-08 2022-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장치와의 연결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032439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物联网平台、应用设备、服务设备
US20190320358A1 (en) * 2018-04-17 2019-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power optimization in millimeter wave access networks
CN110557771B (zh) * 2018-05-31 2021-02-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205019A (zh) * 2018-06-01 2021-01-08 苹果公司 用于使计算设备能够识别何时彼此接近的技术
WO2019240544A1 (en) * 2018-06-14 2019-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y ue in nr v2x
CN112602353B (zh) 2018-08-10 2023-08-29 IPCom两合公司 Ue辅助的无线回传链路建立
US11153717B2 (en) * 2019-04-04 2021-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reporting of positioning-related states
US11425526B2 (en) * 2019-09-17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indication of spatially proximate UEs
US10999719B1 (en) * 2019-12-03 2021-05-04 Gm Cruise Holdings Llc Peer-to-peer autonomous 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11314881B (zh) * 2020-02-11 2023-03-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链路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578A (zh) * 2008-01-04 2009-07-08 米特尔网络公司 用于关联通信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5030B2 (ja) * 1994-08-31 2001-11-05 株式会社東芝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装置、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339484B2 (en) 2002-06-27 2008-03-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vent-driven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527621A (zh) * 2003-03-07 2004-09-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点到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130634A1 (en) * 2003-10-31 2005-06-16 Globespanvirata, Inc. Location awarenes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323457B1 (en) * 2004-12-03 2014-11-05 Telecom Italia S.p.A. Enabling combinational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124835B (zh) * 2005-02-18 2011-03-0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的对等通信的装置
US8559350B2 (en) * 2005-12-20 2013-10-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chanism to convey discovery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80183828A1 (en) 2007-01-30 2008-07-31 Amit Sehg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66306B2 (en) * 2007-09-21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control
US8024431B2 (en) 2007-12-21 2011-09-20 Domingo Enterpris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ransient friends
US20100121744A1 (en) 2008-11-07 2010-05-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Usage data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US9007968B2 (en) * 2009-06-16 2015-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multi-band networks association and maintenance
US8745250B2 (en) 2009-06-30 2014-06-03 Intel Corporation Multimodal proximity detection
CN101997759B (zh) * 2009-08-10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及业务系统
US9055576B2 (en) 2009-10-08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TE advanced
US9900759B2 (en) 2009-11-04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752625B1 (ko) * 2009-11-25 2017-06-2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머신 타입 통신 사전 등록
WO2011069295A1 (en) 2009-12-11 2011-06-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559343B2 (en) * 2009-12-23 2013-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subframes
US8761060B2 (en) * 2010-02-12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access point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received access terminal messages
US8335206B1 (en) * 2010-03-04 2012-12-18 Qualcomm Atheros, Inc. Coexistence timer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10235582A1 (en) * 2010-03-25 2011-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dependen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812657B2 (en) *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US9485069B2 (en) * 2010-04-15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US8385269B2 (en) * 2010-04-23 2013-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IPv6 mobility with sensing features for AD-HOC networks derived from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CN102948236B (zh) * 2010-06-24 2016-08-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tdd网络中的时隙分配方法
US10250678B2 (en) * 2010-07-07 201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modes for peer discovery
KR20120007425A (ko) 2010-08-09 2012-01-20 심상근 외국어교육을 위한 이미지 퀴즈
US8655400B2 (en) 2010-09-22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ed transmit power for wireless radio coexistence
JP5469032B2 (ja) * 2010-09-28 2014-04-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5683715B2 (ja) * 2010-11-16 2015-03-1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ダイレクトリンクオペレーション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30322388A1 (en) * 2010-12-27 2013-12-05 Jae-Young Ah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relay method
CN102076072B (zh) 2010-12-31 2013-10-09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载波聚合系统
WO2012102569A2 (ko) * 2011-01-27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력제어 방법과, 사용자기기 및 기지국
WO2012128543A2 (ko) * 2011-03-21 2012-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정보 수신방법 및 전송방법과, 사용자기기 및 기지국
US20120258703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potential for network controlled d2d communication prior to activation of cellular bearers
WO2013004007A1 (en) * 2011-07-05 2013-01-1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enhancing power control in time division based communications
US9237434B2 (en) * 2011-07-13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with network coding
WO2013014169A1 (en) * 2011-07-26 2013-01-31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GB2494460B (en) * 2011-09-12 2013-10-23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procedure
CN103037450B (zh) 2011-09-29 2017-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8848700B2 (en) 2011-09-30 2014-09-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37448B (zh) 2011-09-30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发布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140096317A (ko) * 2011-11-29 2014-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기기간 동기화 및 식별을 지원하는 방법
GB2497741A (en) * 2011-12-19 2013-06-26 Renesas Mobile Corp A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use in requesting access to a D2D communication service
CN104054282B (zh) * 2012-01-18 2018-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装置对装置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US8953478B2 (en) *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US9706340B2 (en) * 2012-02-16 2017-07-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forming proximity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954657B1 (ko) * 2012-06-19 2019-05-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Wi-Fi P2P 네트워크에서 단말 간 연결 방법 및 그 단말
US9049645B2 (en) * 2012-07-20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N assisted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9036603B2 (en) 2012-08-03 2015-05-19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ance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8903419B2 (en) * 2012-08-31 2014-12-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ation on network assisted proximity services discovery management
US9591679B2 (en) * 2012-09-17 2017-03-07 Blackberry Limited Initiation of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917708B2 (en) * 2012-09-28 2014-12-23 Intel Corporation Discovery and operation of hybrid wireless wide area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EP2720401A1 (en) * 2012-10-10 2014-04-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1496948B2 (en) * 2012-10-19 2022-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hoc/network assisted device discovery protocol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BR112015009220A8 (pt) * 2012-11-02 2019-09-17 Sony Corp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por rádio executado por um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e, meios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is por computador
EP2936877B1 (en) * 2012-12-19 2018-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US9300460B2 (en) * 2013-01-08 2016-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in a TDD system
US9749974B2 (en) * 2013-01-16 2017-08-29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frame transmissions
EP2966917B1 (en) * 2013-03-04 2017-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503248B2 (en) * 2013-03-28 2016-11-22 Htc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ing dynamic TDD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US9781556B2 (en) 2013-04-05 2017-10-03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assisted to direct device discovery switch
CN105191367B (zh) * 2013-05-07 2018-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确定启用isr能力的方法
US9288656B2 (en) * 2014-01-13 2016-03-1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entity an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US9380549B2 (en) * 2014-03-27 2016-06-28 Apple Inc. Cellular network assisted proximity services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event framework for proximity requests/alerts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US20150289127A1 (en) * 2014-04-02 2015-10-08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oximity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38497B2 (en) * 2014-04-16 2017-01-03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location reporting procedur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306450B2 (en) * 2015-01-09 2019-05-28 Acer Incorporated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identity reques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578A (zh) * 2008-01-04 2009-07-08 米特尔网络公司 用于关联通信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PC support of ProSe communication over WLAN;INTEL ET AL;《3GPP TSG SA WG2 Arch S2-130324》;20130122;正文第1-3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9186B (zh) 2017-09-11
JP6080188B2 (ja) 2017-02-15
EP2982147A1 (en) 2016-02-10
TW201632028A (zh) 2016-09-01
WO2014165654A1 (en) 2014-10-09
TW201503742A (zh) 2015-01-16
CN105009477A (zh) 2015-10-28
EP2982053B1 (en) 2019-12-18
EP2982052A1 (en) 2016-02-10
TW201446041A (zh) 2014-12-01
KR101784195B1 (ko) 2017-10-11
CN105191442A (zh) 2015-12-23
TWI596973B (zh) 2017-08-21
WO2014165365A1 (en) 2014-10-09
TW201445905A (zh) 2014-12-01
US20180146331A1 (en) 2018-05-24
CN105009477B (zh) 2018-04-17
EP2982193A1 (en) 2016-02-10
CN105191442B (zh) 2019-04-23
KR20150115003A (ko) 2015-10-13
HK1216946A1 (zh) 2016-12-09
US9998858B2 (en) 2018-06-12
TW201811074A (zh) 2018-03-16
US9883338B2 (en) 2018-01-30
JP2016514923A (ja) 2016-05-23
HK1216951A1 (zh) 2016-12-09
WO2014165481A1 (en) 2014-10-09
TWI600342B (zh) 2017-09-21
CN105027464B (zh) 2018-11-23
CN105191370A (zh) 2015-12-23
EP2982053A4 (en) 2016-11-16
US10206063B2 (en) 2019-02-12
CN105027464A (zh) 2015-11-04
KR20170107098A (ko) 2017-09-22
JP6493700B2 (ja) 2019-04-03
KR20150114572A (ko) 2015-10-12
TW201735721A (zh) 2017-10-01
HK1218826A1 (zh) 2017-03-10
HK1218825A1 (zh) 2017-03-10
EP3079389A1 (en) 2016-10-12
KR102129295B1 (ko) 2020-07-02
TWI632822B (zh) 2018-08-11
US20140301270A1 (en) 2014-10-09
US20180359601A1 (en) 2018-12-13
JP2017085648A (ja) 2017-05-18
US20140301289A1 (en) 2014-10-09
TWI527491B (zh) 2016-03-21
TWI514796B (zh) 2015-12-21
TWI646861B (zh) 2019-01-01
CN111148079A (zh) 2020-05-12
EP2982193A4 (en) 2017-02-15
TW201448654A (zh) 2014-12-16
KR101831253B1 (ko) 2018-02-22
TWI538540B (zh) 2016-06-11
EP2982053A1 (en) 2016-02-10
EP2982052A4 (en) 2016-10-19
EP3079389B1 (en) 2020-07-15
US9781556B2 (en) 2017-10-03
US20160007152A1 (en) 2016-01-07
WO2014165675A1 (en) 2014-10-09
US10827301B2 (en) 2020-11-03
TW201616822A (zh) 2016-05-01
EP2982147A4 (en) 2016-12-14
US20160007302A1 (en)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1370B (zh) 针对接近服务的标识符
US9883388B2 (en) Ephemeral identity for device and service discovery
US9559761B2 (en)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discovery privacy
KR101836014B1 (ko) Tof 포지셔닝을 위한 정밀 타이밍 측정
EP3031260B1 (en) Access point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point selection using an information data structure
KR101836434B1 (ko) 통신 스테이션, 통신 스테이션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방법, 보안형 위치 결정 시스템, 및 머신 판독가능 매체
US9510194B2 (en) Open and encrypted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JP6366697B2 (ja) ワイヤレス屋内位置無線インタフェースプロトコル
US20150045055A1 (en) Time of flight respond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o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88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