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3970A -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3970A
CN105183970A CN201510546037.9A CN201510546037A CN105183970A CN 105183970 A CN105183970 A CN 105183970A CN 201510546037 A CN201510546037 A CN 201510546037A CN 105183970 A CN105183970 A CN 105183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
angle
section line
bend
spring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60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3970B (zh
Inventor
刘闯
吴红兵
路骐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460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3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3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3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3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3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框肋零件无下陷连续弯边进行分次补偿,并确定连续弯边回弹补偿修正系数,从而能够克服现有单弯边回弹补偿计算方法对连续弯边进行回弹补偿时,导致补偿过度,零件成形后弯曲角度小于设计零件的弯曲角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连续弯边回弹补偿计算实现精确成形。

Description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框肋零件是飞机钣金零件的主要零件,常用于机翼翼肋、机身隔框等处,弯边是框肋零件主要结构要素,外缘弯边大多与蒙皮搭接,内缘弯边起加强作用,其中一类弯边为无下陷连续弯曲的弯边,多位于框肋零件内侧,其回弹补偿准确度决定了其制造准确度。
公开号为CN102982200A的中国专利《一种飞机框肋类饭金零件工艺模型设计方法》,针对变曲率、变截面、带下陷、带长桁缺口框肋弯边零件,提供了一种利用弯边线离散点处法平面与外形参考面相交生成截面线进行回弹补偿的方法,适用于单弯边回弹补偿。
相对于常见的框肋零件单弯边,连续的两个弯边在成形过程中会相互影响,若还按单弯边回弹补偿计算方法对连续弯边进行回弹补偿,就会导致补偿过度,零件成形后弯曲角度小于设计零件的弯曲角度而不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针对框肋零件无下陷连续弯边进行分次补偿,并确定连续弯边回弹补偿修正系数,实现精确成形。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以下步骤形成型面
步骤1.1:提取连续弯边F1的外形面以及外形面的轮廓线L1;沿轮廓线L1对外形面按曲率进行外插延伸,得到连续弯边F1的扩展外形面扩展外形面中包括弯边F11的扩展外形面和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其中弯边F11为连续弯边F1中与腹板W连接的弯边;弯边F12为连续弯边F1中与弯边F11外侧连接的弯边;
步骤1.2:对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进行离散,得到扩展外形面的截面线i=1,2,...n-1,n;所述截面线由圆角区截面线和和凸缘区截面线构成;
步骤1.3:对于每一段圆角区截面线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的弯曲角度
R i 12 ′ = θ i 12 θ i 12 ′ R i 12 - Φ i 12 θ i 12 ′ K δ + δ
θ i 12 ′ = θ i 12 + Φ i 12
其中为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角度,为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内半径,为根据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零件厚度δ、的弯曲内半径弯曲角度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K为根据零件厚度δ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的K值表中查询得到的中性层系数;
步骤1.4:根据步骤1.3得到的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的弯曲角度对截面线进行重构,得到回弹补偿后截面线利用所有n条回弹补偿后截面线生成回弹补偿后的扩展外形面
步骤1.5:接和回弹补偿后的扩展外形面与弯边F11的扩展外形面得到型面
步骤2:采用以下步骤确定弯边F11的回弹补偿修正系数λ:
步骤2.1:对连续弯边F1和腹板W构成的零件P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及回弹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提取弯边F11与腹板W交线,并对交线进行离散,形成m个离散点,过每个离散点构造交线的法平面,法平面与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相交,得到截面线j=1,2,...m-1,m,并测量截面线的弯曲角度值
步骤2.2:对弯边F11和腹板W构成的零件P1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及回弹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步骤2.1中构造的法平面与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相交,得到截面线j=1,2,...m-1,m,并测量截面线的弯曲角度值
步骤2.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弯边F11的回弹补偿修正系数λ
λ = Σ j = 1 m λ j m
λ j = θ j SO ′ - θ 11 θ j SO ′ ′ - θ 11
其中θ11为弯边F11的弯曲角度;
步骤3:采用以下步骤对型面进行回弹补偿:
步骤3.1:对型面进行离散,得到弯边外形截面线k=1,2,...l-1,l,弯边外形截面线由弯边圆角区截面线和凸缘区截面线组成;
步骤3.2:对于每一段弯边圆角区截面线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的弯曲角度
R k 11 ′ = θ k 11 θ k 11 ′ R k 11 - Φ k 11 θ k 11 ′ K δ + δ
θ k 11 ′ = θ k 11 + Φ k 11 ′
Φ k 11 ′ = λΦ k 11
其中为弯边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角度,为弯边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内半径,为根据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零件厚度δ、的弯曲内半径弯曲角度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
步骤3.3:根据步骤3.2得到的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的弯曲角度对弯边外形截面线进行重构,得到回弹补偿后的弯边外形截面线利用所有l条回弹补偿后的弯边外形截面线生成回弹补偿后的零件弯边外形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的过程为:由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找到对应的“D-Φ”值表,然后根据零件厚度δ在表中检索到一组厚度值与δ最接近的数据形成第一数据组,接着根据所提供弯曲半径在第一数据组中检索到一组弯曲半径与所提供弯曲半径最接近、且弯曲半径不大于所提供弯曲半径的数据形成第二数据组,最后根据所提供弯曲角度在第二数据组中进行检索,若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中查询得到回弹角,若没有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由第二组数据进行插值,得到所提供弯曲角度对应的回弹角。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单弯边回弹补偿计算方法对连续弯边进行回弹补偿时,导致补偿过度,零件成形后弯曲角度小于设计零件的弯曲角度的问题,通过连续弯边回弹补偿计算实现精确成形。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连续弯边框肋零件;
图2:连续弯边F1的扩展外形面
图3: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离散;
图4: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截面线回弹补偿;
图5:回弹补偿后的弯边F12扩展外形面
图6:弯边外形面
图7:零件P1与零件P11
图8:数值模拟结果回弹角度测量;
图9:弯边外形面离散;
图10:弯边外形面截面线回弹补偿;
图11:回弹补偿后弯边外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图1中的连续弯边框肋零件为例,该零件由腹板W、弯边F1组成,零件材料为2024-O,零件厚度为1.4mm,两个弯边的弯曲角度为90°,弯曲外半径4.4mm。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框肋零件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的具体实施过程。
步骤1:采用以下步骤形成型面
步骤1.1:提取连续弯边F1的外形面以及外形面的轮廓线L1;沿轮廓线L1对外形面按曲率进行外插延伸,得到连续弯边F1的扩展外形面如图2所示;扩展外形面中包括弯边F11的扩展外形面和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其中弯边F11为连续弯边F1中与腹板W连接的弯边;弯边F12为连续弯边F1中与弯边F11外侧连接的弯边。
步骤1.2:对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进行离散,得到扩展外形面的截面线i=1,2,...n-1,n;所述截面线由圆角区截面线和和凸缘区截面线构成,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对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进行离散的方法采用的是公开号为CN102982200A的中国专利《一种飞机框肋类饭金零件工艺模型设计方法》中的步骤2的离散方法。
步骤1.3:对于每一段圆角区截面线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的弯曲角度
R i 12 ′ = θ i 12 θ i 12 ′ R i 12 - Φ i 12 θ i 12 ′ K δ + δ
θ i 12 ′ = θ i 12 + Φ i 12
其中为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角度,为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内半径,为根据框肋零件材料牌号2024-O及热处理状态、零件厚度δ=1.4mm、的弯曲内半径弯曲角度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本实施例中查询得到为2.51°,K为根据零件厚度δ=1.4mm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的K值表中查询得到的中性层系数,值为0.375。计算得到的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为4.295mm。
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的过程为:由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找到对应的“D-Φ”值表,然后根据零件厚度δ在表中检索到一组厚度值与δ最接近的数据形成第一数据组,接着根据所提供弯曲半径在第一数据组中检索到一组弯曲半径与所提供弯曲半径最接近、且弯曲半径不大于所提供弯曲半径的数据形成第二数据组,最后根据所提供弯曲角度在第二数据组中进行检索,若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中查询得到回弹角,若没有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由第二组数据进行插值,得到所提供弯曲角度对应的回弹角。
步骤1.4:根据步骤1.3得到的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的弯曲角度对截面线进行重构,得到回弹补偿后截面线如图4所示;使用CAD软件中多截面曲面定义功能,依次选择所有n条回弹补偿后截面线生成回弹补偿后的扩展外形面如图5所示。
步骤1.5:接和回弹补偿后的扩展外形面与弯边F11的扩展外形面得到型面如图6所示。
步骤2:采用以下步骤确定弯边F11的回弹补偿修正系数λ:
步骤2.1:对连续弯边F1和腹板W构成的零件P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及回弹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提取弯边F11与腹板W交线,并对交线进行离散,以离散间距1mm对交线进行离散,形成m个离散点,过每个离散点构造交线的法平面,法平面与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相交,得到截面线j=1,2,...m-1,m,并在CAD软件中测量截面线的弯曲角度值
步骤2.2:对单弯边F11和腹板W构成的零件P1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及回弹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步骤2.1中构造的法平面与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相交,得到截面线j=1,2,...m-1,m,并在CAD软件中测量截面线的弯曲角度值
步骤2.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弯边F11的回弹补偿修正系数λ
λ = Σ j = 1 m λ j m
λ j = θ j SO ′ - θ 11 θ j SO ′ ′ - θ 11
其中θ11为弯边F11的弯曲角度90°,本实施例计算得到λ=0.8。
步骤3:采用以下步骤对型面进行回弹补偿:
步骤3.1:对型面进行离散,如图9所示,得到弯边外形截面线k=1,2,...l-1,l,弯边外形截面线由弯边圆角区截面线和凸缘区截面线组成。
本实施例中,对型面进行离散的方法采用的是公开号为CN102982200A的中国专利《一种飞机框肋类饭金零件工艺模型设计方法》中的步骤2的离散方法。
步骤3.2:对于每一段弯边圆角区截面线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的弯曲角度
R k 11 ′ = θ k 11 θ k 11 ′ R k 11 - Φ k 11 θ k 11 ′ K δ + δ
θ k 11 ′ = θ k 11 + Φ k 11 ′
Φ k 11 ′ = λΦ k 11
其中为弯边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角度,为弯边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内半径,为根据框肋零件材料牌号2024-O及热处理状态、零件厚度δ=1.4mm、的弯曲内半径弯曲角度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为2.51°。修正后回弹角计算得到的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为4.315mm。
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的过程为:由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找到对应的“D-Φ”值表,然后根据零件厚度δ在表中检索到一组厚度值与δ最接近的数据形成第一数据组,接着根据所提供弯曲半径在第一数据组中检索到一组弯曲半径与所提供弯曲半径最接近、且弯曲半径不大于所提供弯曲半径的数据形成第二数据组,最后根据所提供弯曲角度在第二数据组中进行检索,若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中查询得到回弹角,若没有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由第二组数据进行插值,得到所提供弯曲角度对应的回弹角。
步骤3.3:根据步骤3.2得到的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的弯曲角度对弯边外形截面线进行重构,得到回弹补偿后的弯边外形截面线如图10所示,使用CAD软件中多截面曲面定义功能,依次选择所有l条回弹补偿后的弯边外形截面线生成回弹补偿后的零件弯边外形面如图11所示。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

1.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以下步骤形成型面
步骤1.1:提取连续弯边F1的外形面以及外形面的轮廓线L1;沿轮廓线L1对外形面按曲率进行外插延伸,得到连续弯边F1的扩展外形面扩展外形面中包括弯边F11的扩展外形面和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其中弯边F11为连续弯边F1中与腹板W连接的弯边;弯边F12为连续弯边F1中与弯边F11外侧连接的弯边;
步骤1.2:对弯边F12的扩展外形面进行离散,得到扩展外形面的截面线i=1,2,...n-1,n;所述截面线由圆角区截面线和和凸缘区截面线构成;
步骤1.3:对于每一段圆角区截面线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的弯曲角度
R i 12 ′ = θ i 12 θ i 12 ′ R i 12 - Φ i 12 θ i 12 ′ K δ + δ
θ i 12 ′ = θ i 12 + Φ i 12
其中为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角度,为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内半径,为根据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零件厚度δ、的弯曲内半径弯曲角度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K为根据零件厚度δ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的K值表中查询得到的中性层系数;
步骤1.4:根据步骤1.3得到的回弹补偿后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的弯曲角度对截面线进行重构,得到回弹补偿后截面线利用所有n条回弹补偿后截面线生成回弹补偿后的扩展外形面
步骤1.5:接和回弹补偿后的扩展外形面与弯边F11的扩展外形面得到型面
步骤2:采用以下步骤确定弯边F11的回弹补偿修正系数λ:
步骤2.1:对连续弯边F1和腹板W构成的零件P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及回弹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提取弯边F11与腹板W交线,并对交线进行离散,形成m个离散点,过每个离散点构造交线的法平面,法平面与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相交,得到截面线j=1,2,...m-1,m,并测量截面线的弯曲角度值
步骤2.2:对弯边F11和腹板W构成的零件P1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成形及回弹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步骤2.1中构造的法平面与回弹后的零件外形面相交,得到截面线j=1,2,...m-1,m,并测量截面线的弯曲角度值
步骤2.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弯边F11的回弹补偿修正系数λ
λ = Σ j = 1 m λ j m
λ j = θ j SO ′ - θ 11 θ j SO ′ ′ - θ 11
其中θ11为弯边F11的弯曲角度;
步骤3:采用以下步骤对型面进行回弹补偿:
步骤3.1:对型面进行离散,得到弯边外形截面线k=1,2,...l-1,l,弯边外形截面线由弯边圆角区截面线和凸缘区截面线组成;
步骤3.2:对于每一段弯边圆角区截面线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的弯曲角度
R k 11 ′ = θ k 11 θ k 11 ′ R k 11 - Φ k 11 θ k 11 ′ K δ + δ
θ k 11 ′ = θ k 11 + Φ k 11 ′
Φ k 11 ′ = λΦ k 11
其中为弯边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角度,为弯边圆角区截面线的弯曲内半径,为根据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零件厚度δ、的弯曲内半径弯曲角度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
步骤3.3:根据步骤3.2得到的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圆角外半径和回弹补偿后弯边F11的的弯曲角度对弯边外形截面线进行重构,得到回弹补偿后的弯边外形截面线利用所有l条回弹补偿后的弯边外形截面线生成回弹补偿后的零件弯边外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分册中的“D-Φ”值表中查询得到的回弹角的过程为:由框肋零件材料牌号及热处理状态找到对应的“D-Φ”值表,然后根据零件厚度δ在表中检索到一组厚度值与δ最接近的数据形成第一数据组,接着根据所提供弯曲半径在第一数据组中检索到一组弯曲半径与所提供弯曲半径最接近、且弯曲半径不大于所提供弯曲半径的数据形成第二数据组,最后根据所提供弯曲角度在第二数据组中进行检索,若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从所述数据中查询得到回弹角,若没有检索到弯曲角度等于所提供弯曲角度的数据,则由第二组数据进行插值,得到所提供弯曲角度对应的回弹角。
CN201510546037.9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Active CN105183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6037.9A CN105183970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6037.9A CN105183970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3970A true CN105183970A (zh) 2015-12-23
CN105183970B CN105183970B (zh) 2018-06-29

Family

ID=54906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6037.9A Active CN105183970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397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5060A (zh) * 2016-08-23 2017-01-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带下陷框肋零件弯边变系数回弹精确补偿方法
CN106312475A (zh) * 2016-11-30 2017-01-11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锻件单面薄壁结构梁类零件变的补偿法加工方法
CN106326550A (zh) * 2016-08-23 2017-01-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复杂蒙皮零件回弹补偿工艺模型建模方法
CN109684753A (zh) * 2018-12-28 2019-04-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材弯曲回弹角逆向预测和补偿方法
CN112338092A (zh) * 2020-09-24 2021-02-0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翼子板冲压件前保险杠搭接区域扭曲的方法
CN115107297A (zh) * 2022-06-29 2022-09-27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t型零件的型面补偿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0529A (ja) * 2002-05-29 2003-12-02 Jfe Steel Kk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解析システム
US7117065B1 (en) * 2006-03-31 2006-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modifying a stamping die to compensate for springback
US20100005845A1 (en) * 2006-08-31 2010-01-14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cause of occur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display of degree of effect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location of cause of occur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position of measure against springback, apparatuses of these, and programs of these
CN104392050A (zh) * 2014-11-27 2015-03-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零件比对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78305A (zh) * 2015-03-10 2015-07-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零件弯边回弹补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0529A (ja) * 2002-05-29 2003-12-02 Jfe Steel Kk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解析システム
US7117065B1 (en) * 2006-03-31 2006-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modifying a stamping die to compensate for springback
US20100005845A1 (en) * 2006-08-31 2010-01-14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cause of occur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display of degree of effect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location of cause of occur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position of measure against springback, apparatuses of these, and programs of these
CN104392050A (zh) * 2014-11-27 2015-03-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零件比对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78305A (zh) * 2015-03-10 2015-07-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零件弯边回弹补偿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O TAN 等: "AN INTELLIGENT APPROACH TO DESIGN THREE-DIMENSIONAL AIRCRAFT SHEET METAL PART MODEL FOR MANUFA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RESEARCH》 *
NAN SONG 等: "EFFECTIVE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SPRINGBACK IN FLANG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TECHNOLOGY》 *
VIOREL PAUNOIU 等: "Spring back Compensation in Reconfigurable Multipoint Forming", 《PROCEEDINGS OF THE 8TH 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AND SIMULATION IN ENGINEERING》 *
刘闯 等: "基于回弹补偿的零件成形模具", 《航空制造技术》 *
王俊彪 等: "复杂型材零件工艺模型设计方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5060A (zh) * 2016-08-23 2017-01-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带下陷框肋零件弯边变系数回弹精确补偿方法
CN106326550A (zh) * 2016-08-23 2017-01-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复杂蒙皮零件回弹补偿工艺模型建模方法
CN106295060B (zh) * 2016-08-23 2019-06-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带下陷框肋零件弯边变系数回弹精确补偿方法
CN106326550B (zh) * 2016-08-23 2019-07-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复杂蒙皮零件回弹补偿工艺模型建模方法
CN106312475A (zh) * 2016-11-30 2017-01-11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锻件单面薄壁结构梁类零件变的补偿法加工方法
CN106312475B (zh) * 2016-11-30 2019-04-19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锻件单面薄壁结构梁类零件变的补偿法加工方法
CN109684753A (zh) * 2018-12-28 2019-04-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材弯曲回弹角逆向预测和补偿方法
CN112338092A (zh) * 2020-09-24 2021-02-0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翼子板冲压件前保险杠搭接区域扭曲的方法
CN115107297A (zh) * 2022-06-29 2022-09-27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t型零件的型面补偿控制方法
CN115107297B (zh) * 2022-06-29 2023-08-04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t型零件的型面补偿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3970B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3970A (zh)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CN104392052A (zh) 一种s截面无下陷飞机框肋类钣金零件回弹补偿计算方法
CN101702185B (zh) 一种飞机框肋类钣金零件制造工件模型设计方法
Cai et al. Multi-point forming of three-dimensional sheet metal and the control of the forming process
CN105081133B (zh) 一种大型框类钣金零件腹板翘曲控制方法
KR20030077456A (ko) 필요한 형태를 갖는 금속 부품을 성형하기 위한 다이프로파일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관련 방법
CN104765912A (zh) 一种铝板冲压工艺的稳健性优化方法
CN104493430B (zh) 贮箱圆筒段壁板整体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CN104010745A (zh) 冲压成形用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成形用模具
CN107679309A (zh) 一种双曲度弯边类钣金零件展开料的制作方法
CN103871098A (zh) 一种变厚板(vrb)三维热成形极限图的构建和使用方法
Tang et al. Preform tool shape optimization and redesig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an et al. Research on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COE forming in large diameter welding pipe
Lee et al. A study on the cold ironing process for the drum clutch with inner gear shapes
Hur et al. A design method for cold backward extrusion using FE analysis
Gélin et al. Application of optimal desig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to the forming of thin walled metallic components
CN106295060B (zh) 一种带下陷框肋零件弯边变系数回弹精确补偿方法
CN103624083A (zh) 用于改善钢板形状质量的轧辊设计方法
CN106370066A (zh) 针对运载火箭机铣网格壁板结构及其弯曲成形方法
CN106874608B (zh) 一种抛物线钢板弹簧设计方法
Zheng et al. A curved surface flattening comput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machining process
CN108694303A (zh) 具有十六边形点焊热影响区结构的碰撞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
CN106372279B (zh) 一种挤压型材牌号筛选方法
CN107729630B (zh) 基于二项式展开的多层圆柱面宽带单站散射赋形优化方法
Świątoniowski et al. Compensation of springback deformation in sheet metal forming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