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7985B -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7985B
CN105177985B CN201510513077.3A CN201510513077A CN105177985B CN 105177985 B CN105177985 B CN 105177985B CN 201510513077 A CN201510513077 A CN 201510513077A CN 105177985 B CN105177985 B CN 105177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fabric
virus
bacteria
rea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30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7985A (zh
Inventor
陈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jun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G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G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G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130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7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7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7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7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以产生可反应的自由基;把预处理后的棉织物浸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处理,以在棉织物上引入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抗病毒基团,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本发明采用紫外光或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棉织物产生反应性自由基,再进入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基团。本发明的棉织物在保持壳聚糖良好吸湿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增加了棉织物的广谱抗菌性能和亲水性,而且,棉织物与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基团均形成化学键连接,显著提高了功能棉织物的耐洗性能,也提高了功能棉织物的广谱抗菌性能和多领域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织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细菌和病毒侵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甚至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普通的纺织品由于不具备抗菌性能,在人体的穿着过程中沾附人体分泌物而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抗菌材料的广泛应用始于对医院里细菌感染的预防和对个人卫生情况的重视与保护;另外关于病毒,2003年爆发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由于它容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侵害免疫系统,病毒迅速的复制传播能力使它曾一度肆虐全球并造成极大恐慌。
一直以来致病微生物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出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SARS病毒、H7N9病毒等细菌病毒微生物都曾引起社会恐慌。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接触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具有快速的繁殖能力和多样性的传播疾病途径,因此能够有效抵御致病微生物和病毒侵扰的抗菌、抗病毒材料受到日益的重视。
另外,部分纤维由于具有疏水结构,吸湿性能差,如聚丙烯纤维、羊毛,使人体穿着过程中多余的汗液排出速率慢,降低穿着舒适性。因此改善此类纤维的亲水性能是纺织品的一个重要的难题,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纤维亲水性能同时避免过于破坏纤维的自身结构。另一反面,具有疏水结构的纤维对于亲水性的含阳离子功能基团的单体的亲和力差,阻碍了功能基对纤维的接枝聚合反应修饰。在不破坏纤维自身结构影响纤维耐久性、稳定性的条件下,既实现纤维的抗病毒、抗菌性的同时兼顾提高纤维的亲水性能,赋予织物健康、舒适的穿着体验,是织物处理的创新也是技术难点。
抗菌纤维根据获取方式不同抗菌纤维可分为天然抗菌纤维和人工合成抗菌纤维两大类,天然抗菌纤维多指来自植物的纤维本身具备抗菌性能,并且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保存下来;天然抗菌纤维多指具有抗菌性的植物经过一定加工处理形成可纺织纤维,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主要包括壳聚糖纤维、麻纤维、竹纤维、海藻纤维等。壳聚糖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其资源丰富,具有许多天然的优良性质,如吸湿透气性、反应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吸附性、粘合、抗菌性和安全性等,因此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抗菌整理剂,在纺织品抗菌、防皱、抗静电、染色增深等整理中有着广泛应用。壳聚糖的广谱抗菌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pH值对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影响很大,随着pH值的升高,壳聚糖的溶解性和质子化程度降低,抑菌能力逐渐减弱,pH在7以上时,壳聚糖不再具有杀菌能力。
人工合成抗菌纤维是指对本身不具备抗菌性能的纤维经过各种改性或添加抗菌剂的方式而制备的抗菌纤维;目前,人工合成抗菌纤维的加工主要有四种方法,分别是:后整理法、共混纺丝法、复合纺丝法、接枝改性法。接枝改性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纤维上接枝具有抗菌功能的基团,基团与纤维的作用方式可以是配位键或其他类型的化学键。这种方法制备的抗菌纤维具有永久的抗菌性能、安全性好等特点。所以合成功能基团与棉织物纤维化学连接的功能棉织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紫外光或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棉织物产生反应性自由基,再进入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基团。本发明的棉织物在保持壳聚糖良好吸湿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增加了棉织物的广谱抗菌性能和亲水性,而且,棉织物与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基团均形成化学键连接,显著提高了功能棉织物的耐洗性能,也提高了功能棉织物的广谱抗菌性能和多领域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功能棉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通过所述抗菌抗病毒功能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棉织物。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抗菌抗病毒功能棉织物的应用,主要是涉及医疗器械、纺织品等抗病毒和/或抗菌领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以产生可反应的自由基;
B、把预处理后的棉织物浸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处理,以在棉织物上引入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抗病毒基团,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其中,
步骤A具体是采用紫外光或低温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使棉织物上产生可反应的活性自由基。所述紫外光处理条件为:紫外光照功率为150~400W、光强度为50~100%的高压汞蒸气灯、处理时间为30~90min;光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二苯甲酮、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任一种,光引发剂用量为0.1~0.18wt%,溶剂为水;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为:等离子体的电压为120~150V,真空度为130~160Pa,处理时间为1~3min。
步骤B具体步骤如下:
B-1、制备整理液。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5~10wt%脂肪链季铵盐、1~5wt%水溶性壳聚糖、1~5wt%接枝单体、0.1~0.2wt%引发剂、0.1wt%对氧甲基苯酚作为聚合抑制剂,2~8wt%的纯碱,余量为水;其中,
所述脂肪链季铵盐为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其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5~20wt%脂肪叔胺的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2~8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6h~24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液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把预处理后的棉织物浸于整理液中,棉织物与整理液的浴比为1:10~1:20,进行整理处理,在棉织物上引入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抗病毒基团,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所述整理处理具体为: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
在本发明中,所述脂肪叔胺为十二叔胺、十四叔胺、十六叔胺、十八叔胺中的任一种;所述溶液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乙醚中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接枝单体为丙烯酸、柠檬酸、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硫酸亚铁铵/双氧水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棉织物为纯棉和涤纶的混纺棉织物,其中纯棉含量20~80%,涤纶含量20~80%。
所述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等细菌中的一种或混合菌种的抗菌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纺织品等抗菌领域。
所述的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性能,对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材料领域。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紫外光或低温等离子体在处理棉织物产生反应性自由基,环氧基脂肪链季铵盐和接枝单体与自由基直接反应键合到棉织物上,再通过接枝单体引入壳聚糖。本发明保持壳聚糖良好吸湿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增加了棉织物的广谱抗菌性能和亲水性,同时,棉织物与脂肪链季铵盐和天然壳聚糖均形成化学键连接,显著提高了功能棉织物的耐洗性能,也提高了功能棉织物的广谱抗菌性能和多领域的适应性。
本发明制备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持久的抗菌和抗病毒功能,其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仍均大于95%;该棉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和亲水性,可应用于医疗器械、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 制备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棉织物(20%纯棉、80%涤纶)的紫外光处理:在紫外光照功率为250W、光强度为70%的高压汞蒸气灯条件下,5g棉织物置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0.18wt%二苯甲酮,常温下搅拌30min。反应后用蒸馏水、乙醇洗涤至中性,80℃真空烘干,得到处理后棉织物。
B、对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处理获得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B-1、合成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配制6wt%的十八叔胺/水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7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18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按棉织物与整理液1:10的浴比混合,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5wt%脂肪链季铵盐、5wt%水溶性壳聚糖、5wt%丙烯酸、0.2wt%过硫酸铵、0.1wt%对氧甲基苯酚、8wt%的纯碱,余量为水。按照以下程序升温进行整理处理: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2. 制备的抗菌抗病毒功能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8%;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均大于96%;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材料领域。
实施例2:
1. 制备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棉织物(80%纯棉、20%涤纶)的紫外光处理:在紫外光照功率为150W、光强度为50%的高压汞蒸气灯条件下,5g棉织物加入100mL蒸馏水中,加入0.1wt%过氧化二苯甲酰,常温下搅拌90min。反应后用蒸馏水、乙醇洗涤至中性,80℃真空烘干,得到处理后棉织物。
B、对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处理获得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B-1、配制5wt%的十二叔胺/丙酮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2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6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按棉织物与整理液1:20的浴比混合,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10wt%脂肪链季铵盐、1wt%水溶性壳聚糖、1wt%丙烯酰胺、0.1wt%过硫酸钾、0.1wt%对氧甲基苯酚、2wt%的纯碱,余量为水。按照以下程序升温进行整理处理: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2. 制备的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6%;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均大于95%;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材料领域。
实施例3:
1. 制备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棉织物(50%纯棉、50%涤纶)的紫外光处理:在紫外光照功率为400W、光强度为100%的高压汞蒸气灯条件下,5g棉织物加入100mL蒸馏水中,加入0.15wt%偶氮二异丁腈,常温下搅拌60min。反应后用蒸馏水、乙醇洗涤至中性,80℃真空烘干,得到处理后棉织物。
B、对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处理获得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B-1、配制20wt%的十四叔胺/甲醇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8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24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按棉织物与整理液1:15的浴比混合,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8wt%脂肪链季铵盐、3wt%水溶性壳聚糖、4wt%柠檬酸、0.1wt%硫酸亚铁铵/双氧水、0.1wt%对氧甲基苯酚、5wt%的纯碱,余量为水。按照以下程序升温进行整理处理: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2. 制备的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7%;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均大于96%;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材料领域。
实施例4:
1. 制备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60%纯棉、40%涤纶),处理条件为:电压为150V,真空度为160Pa,处理时间为1min。
B、对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处理获得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B-1、配制10wt%的十六叔胺/乙醇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6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12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按棉织物与整理液1:20的浴比混合,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8wt%脂肪链季铵盐、3wt%水溶性壳聚糖、4wt%的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2wt%过硫酸钾、0.1wt%对氧甲基苯酚、5wt%的纯碱,余量为水。按照以下程序升温进行整理处理: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2. 制备的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7%;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均大于96%;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材料领域。
实施例5:
1. 制备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70%纯棉、30%涤纶),处理条件为:电压为120V,真空度为130Pa,处理时间为3min。
B、对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处理获得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B-1、配制20wt%的十八叔胺/异丙醇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5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16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按棉织物与整理液1:20的浴比混合,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6wt%脂肪链季铵盐、5wt%水溶性壳聚糖、2wt%的柠檬酸、3wt%丙烯酰胺、0.16wt%过硫酸铵、0.1wt%对氧甲基苯酚、7wt%的纯碱,余量为水。按照以下程序升温进行整理处理: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2. 制备的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8%;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均大于96%;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材料领域。
实施例6:
1. 制备
A、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棉织物(40%纯棉、60%涤纶)的紫外光处理:在紫外光照功率为400W、光强度为100%的高压汞蒸气灯条件下,5g棉织物加入100mL蒸馏水中,加入0.15wt%偶氮二异丁腈,常温下搅拌60min。反应后用蒸馏水、乙醇洗涤至中性,80℃真空烘干,得到处理后棉织物。
B、对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处理获得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B-1、配制16wt%的十八叔胺/乙醚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5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14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B-2、按棉织物与整理液1:20的浴比混合,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8wt%脂肪链季铵盐、3wt%水溶性壳聚糖、2wt%柠檬酸、2wt%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wt%硫酸亚铁铵/双氧水、0.1wt%对氧甲基苯酚、5wt%的纯碱,余量为水。按照以下程序升温进行整理处理: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
2. 制备的抗病毒、抗菌功能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率、白色念珠菌、霉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7%;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率均大于97%;洗涤30次后,该棉织物的抗菌、抗病毒率均大于95%;该棉织物可应用于医疗、个人卫生品、纺织品等抗病毒、抗菌材料领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以产生可反应的自由基;把预处理后的棉织物浸于整理液中进行整理处理,以在棉织物上引入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抗病毒基团,得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5~10wt%脂肪链季铵盐、1~5wt%水溶性壳聚糖、1~5wt%接枝单体、0.1~0.2wt%引发剂、0.1wt%对甲氧基苯酚作为聚合抑制剂、2~8wt%的纯碱,余量为水,其中所述脂肪链季铵盐为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所述接枝单体为丙烯酸、柠檬酸、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硫酸亚铁铵/双氧水中的一种;预处理后棉织物与整理液的浴比为1:10~1:20;所述预处理为紫外光或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预处理条件为:紫外光照功率为150~400W、光强度为50~100%的高压汞蒸气灯、处理时间为30~90min;光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二苯甲酮、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任一种,引发剂用量为0.01~0.1wt%,溶剂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为:等离子体的电压为120~150V,真空度为130~160Pa,处理时间为1~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5~20wt%脂肪叔胺的溶液100mL,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缓慢滴加2~8wt%的环氧氯丙烷,恒温反应6h~24h,停止反应;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液溶剂,用无水乙醇洗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于50℃真空干燥12h,合成得到环氧丙基脂肪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处理条件为:60℃反应2h、80℃反应2h、100℃反应2h、120℃反应2h;反应结束后,水洗、脱水、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织物为纯棉和涤纶的混纺棉织物,其中纯棉含量20~80%,涤纶含量20~80%。
7.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制备方法制备的棉织物。
8.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抗病毒棉织物制备方法制备的棉织物在抗菌和/或抗病毒领域的应用。
CN201510513077.3A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177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3077.3A CN105177985B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3077.3A CN105177985B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7985A CN105177985A (zh) 2015-12-23
CN105177985B true CN105177985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900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3077.3A Active CN105177985B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7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6387B (zh) * 2016-04-26 2019-02-05 盐城工学院 提高木棉纤维染色性能的染整方法及染色木棉纤维
CN106930108A (zh) * 2017-05-09 2017-07-07 深圳优普莱等离子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壳聚糖抗菌整理的方法
CN108274832A (zh) * 2017-12-23 2018-07-13 深圳前海广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石墨烯面料
CN108914575A (zh) * 2018-07-11 2018-11-30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纤维素纤维为基材的壳聚糖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
CN110528279A (zh) * 2019-07-25 2019-12-03 温州珍瑾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仿丝棉及其整理工艺
CN110424164A (zh) * 2019-08-06 2019-11-08 闵兵 抗菌面料
CN111074572A (zh) * 2019-12-27 2020-04-28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抗呼吸系统病毒性疾病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254709B (zh) * 2020-02-28 2022-03-11 南通大学 一种具有抗病毒功能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815B (zh) * 2020-06-02 2022-03-11 江阴奔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型海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8759B (zh) * 2020-12-14 2021-07-30 绍兴迈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由基接枝再生纤维素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12941696B (zh) * 2021-01-25 2023-08-25 上海小蓝象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排汗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0069B (zh) * 2021-02-01 2023-09-12 上海小蓝象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排汗保暖睡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5092A (zh) * 2021-09-09 2021-11-05 深圳市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洗型5a级抗菌抗病毒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制品
CN113897714B (zh) * 2021-11-09 2022-10-25 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莱赛尔/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06766B (zh) * 2022-03-02 2023-08-01 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丝胶整理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33445A (zh) * 2022-08-25 2022-10-2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催化真丝抗菌耐久整理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370B (zh) * 2011-01-11 2012-1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2908B (zh) * 2014-03-31 2016-03-02 深圳前海广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7985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7985B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棉织物的制备方法、棉织物及其应用
CN105839419B (zh) 一种多酚改性载纳米银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60963B (zh) 一种抗菌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359B (zh) 一种杀菌消毒材料及其应用
CN103668954B (zh) 抗菌整理剂、织物的抗菌整理方法及抗菌织物
CN103952908B (zh) 一种抗病毒、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2605630A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中药包合物及其织物整理方法
CN109457474B (zh) 一种高效抗菌除臭袜及其制备方法
Ibrahim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antimicrobial finishing of cellulosic textiles
CN109295711B (zh) 一种耐水洗型抗病毒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制品
CN105935781A (zh) 一种制备纳米银的生物方法
CN110616282A (zh) 具有除甲醛和异味功能的皮革和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39229A (zh) 铜离子改性壳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1208A (zh) 一种提高抗菌鞋材耐水洗性能的方法
CN107385910A (zh) 纤维用复合天然抗菌防皱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4348A (zh) 一种杀菌防污熔喷布及其加工工艺
CN115262227B (zh) 一种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736026B (zh) 一种改性牛角瓜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改性牛角瓜纤维/es纤维热风非织造布、高吸湿口罩
CN106702741A (zh) 一种含有改性丝胶蛋白的抗菌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26156B (zh) 一种具有除臭抗菌功能的袜子的制备方法
CN104975504A (zh) 一种o-羧甲基壳聚糖接枝尼龙66织物制备鞋用抗菌合成革基材及里衬的方法
CN110016108B (zh) 一种抗菌聚合物乳液及抗菌防细菌黏附纤维素基纤维和面料
CN111926395A (zh) 一种植物纤维基耐水洗晒干复数使用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37186A (zh) 一种表面涂覆有抗菌涂层的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37095B (zh) 一种天然扁柏酚改性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J47, Room 201, Building 14, No. 655 Fengzhou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njun E-commer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IANHAI GUANGD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