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4512B -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4512B
CN105174512B CN201510522790.4A CN201510522790A CN105174512B CN 105174512 B CN105174512 B CN 105174512B CN 201510522790 A CN201510522790 A CN 201510522790A CN 105174512 B CN105174512 B CN 105174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nanofiltration
normal temperature
separation
reverse osm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27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4512A (zh
Inventor
陈权
卫昶
霍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27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4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4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4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得到纳滤产水以及纳滤浓水;将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得到产品水以及反渗透浓水;将纳滤浓水进行常温结晶分离。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方法和系统,工艺流程简洁,能明显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简化了操作流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对含盐水进行处理,能获得90%以上的水回收率,只有10%左右的浓水通过蒸发结晶进行分离,极大地减轻了蒸发结晶处理工序的负担;另一方面在处理过程中能将含盐水中的离子按照价态进行分离,实现含盐水中可回收资源的综合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环保水平的日益提升,水资源不足以及环境容量有限等矛盾日益凸显。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对这些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CN104692574A公开了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含盐废水通过管线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和水量调制之后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在高密度沉淀池前端的管线内添加液碱和二氧化碳,使之与高含盐废水混合后一同通过管线进入高密度沉淀池中,在预定时间内对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然后加盐酸回调pH值到6-7之间,加次氯酸钠对高含盐废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上清液流入V型滤池;
(2)经V型滤池过滤后的高含盐废水进入第一段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系统对高含盐废水进行软化处理;
(3)经过第一段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系统软化处理后的高含盐废水进入超滤系统进行处理,超滤后的浓水回流到高密度沉淀池沉淀,超滤后的产水流入第一段反渗透系统进行处理;
(4)经过第一段反渗透系统处理后的产水进入总产水箱,经过第一段反渗透系统处理后的浓水进入第二段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软化处理;
(5)经过第二段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系统软化处理后的软水进入高压纳滤系统进行处理,经高压纳滤系统处理后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纳滤产水进入第二段反渗透系统,纳滤浓水直接进入第二段高压平板膜系统进行处理;
(6)纳滤产水经过第二段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得到的产水进入总产水箱,得到的浓水进入第一段高压平板膜系统进行处理;
(7)步骤(5)所述的纳滤浓水经过第二段高压平板膜系统处理后得到的产水进入总产水箱,得到的浓水进入冷冻结晶系统进行处理,经过冷冻结晶系统处理后得到工业级芒硝;
(8)步骤(6)所述的浓水经过第一段高压平板膜系统处理后得到的产水进入总产水箱,得到的浓水进入冷冻结晶系统进行处理,经过MVR蒸发结晶系统处理后得到工业级氯化钠。
该方法将纳滤、超滤、反渗透、高压平板膜等膜分离技术结合起来对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尽管能克服单一处理工艺的缺点,但是工艺流程复杂,一方面增加了装置的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操作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含盐废水处理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含盐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不仅工艺流程简洁,而且能获得较高的水回收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纳滤分离步骤,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以脱除含盐水中的至少部分二价离子,得到第一纳滤产水以及第一纳滤浓水;
(2)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以脱除所述第一纳滤产水中的至少部分一价离子,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以及
(3)常温结晶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纳滤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固液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以及常温结晶分离单元,
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用于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以脱除含盐水中的至少部分二价离子,得到第一纳滤产水以及第一纳滤浓水;
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以脱除所述第一纳滤产水中的至少部分一价离子,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
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用于将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分离,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固液混合物,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原料来自于所述第一纳滤浓水。
根据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方法和系统,工艺流程简洁,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简化了操作流程。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对含盐水进行处理,在反渗透分离的上游耦合纳滤分离和常温结晶分离,能获得90%以上的水回收率,只有不足10%的浓水通过蒸发结晶进行分离,极大地减轻了蒸发结晶处理工序的负担以及装置的运行能耗;而且,在处理过程中能将含盐水中的离子按照价态进行分离,实现了含盐水中可回收资源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方法和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2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方法和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3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方法和系统的又一种实施方式。
图4为对比例1使用的含盐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图5为对比例2使用的含盐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常温结晶是指在环境温度下,例如10-45℃,结晶原料中的过饱和盐分自发结晶形成固体盐的过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过饱和度为120%以上,一般为150-400%,优选为170-300%。本发明中,过饱和度是指水中难溶性盐的离子积与同样温度下该难溶性盐的饱和溶液的离子积的比值。本发明中,水难溶性盐是指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于1g的盐。本发明中,所述水难溶性盐为硫酸钙,或者以硫酸钙为主(硫酸钙的含量为90重量%以上,优选为98重量%以上)的水难溶性盐。
本发明中,阻垢剂是指添加到含盐水中以阻止难溶性盐结垢的物质,阻垢剂对难溶性盐的阻垢性能主要表现为晶格畸变作用,螯合增溶作用,分散作用。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测定阻垢剂性能的方法,例如,碳酸钙沉积法、鼓泡法、极限碳酸盐硬度法、pH移位法等。本发明中,阻垢剂失活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改变阻垢剂浓度、存在状态或作用方式使之基本丧失阻止难溶性盐结垢的能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根据《油田用防垢剂性能评价方法》(SYT5673-1993)测定所述阻垢剂的阻垢率低于10%时认为该阻垢剂失活。
根据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纳滤分离步骤,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以脱除含盐水中的至少部分二价离子,得到第一纳滤产水以及第一纳滤浓水;
(2)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以脱除所述第一纳滤产水中的至少部分一价离子,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以及
(3)常温结晶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纳滤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固液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第一纳滤产水相对于第一纳滤分离步骤的进水,二价离子含量降低;所述第一纳滤浓水相对于第一纳滤分离步骤的进水,二价离子含量升高。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第一产品水相对于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的进水,一价离子含量降低;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相对于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的进水,一价离子含量升高。
本发明无意对纳滤分离和反渗透分离的工艺条件进行特别限定,实际应用时可直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工艺参数进行操作。此外,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第一纳滤分离步骤意在通过纳滤膜截留进水中的多价离子和少部分一价离子,因而其它可以达到类似效果的膜或分离工艺也可应用在此步骤中,类似地,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意在通过反渗透膜截留进水中的一价离子,其它能够达到类似效果的膜或分离工艺自然也可应用在该步骤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纳滤分离的条件使得,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优选不超过1:1,更优选为0.1-0.8:1,进一步优选为0.18-0.75:1,如0.4-0.7:1。可以通过对进水压力、纳滤产水流量以及纳滤浓水流量中的一者、两者或三者进行调节,从而对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进行调节。一般地,在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进水压力可以为0.7-7MPa,优选为1-4MPa。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常温结晶分离步骤得到的常温结晶出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处理:
方式1: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送入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进行纳滤分离;
方式2: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膜分离步骤,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进行膜分离,得到膜分离产水以及膜分离浓水。
方式1中,可以将常温结晶出水与含盐水混合后,作为第一纳滤分离步骤的进水在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进行纳滤分离。
方式2中的第二膜分离步骤可以通过纳滤膜和/或反渗透膜来实施膜分离(即,第二膜分离步骤可以采用纳滤分离和/或反渗透分离),膜分离的浓水送入常温结晶分离步骤循环,膜分离产水根据膜分离的种类可直接作为产品水,也可送入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中进行分离。具体地,在第二膜分离步骤中的膜分离包括纳滤分离时,可以将纳滤分离产水送入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进行分离;在第二膜分离步骤中的膜分离包括反渗透分离时,可以将反渗透分离产水作为产品水。
由于纳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极易受到沉淀物的污染,如在膜表面生成难溶性钙盐、金属氧化物、硅酸化合物等沉积物,影响纳滤装置或反渗透装置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导致膜的报废,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膜分离步骤中,向常温结晶分离步骤的出水中添加至少一种阻垢剂。
方式2中,若采用纳滤膜实施分离则称为第二纳滤分离步骤,以与第一纳滤分离步骤进行区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纳滤分离的条件使得,第二纳滤浓水与第二纳滤产水的流量比优选不超过1.5:1,更优选为不超过1.2:1,进一步优选为0.5-1:1,如0.8-1:1。可以通过对进水压力、纳滤产水流量以及纳滤浓水流量中的一者、两者或三者进行调节,从而对第二纳滤浓水与第二纳滤产水的流量比进行调节。一般地,在第二纳滤分离步骤中,进水压力可以为0.7-7MPa,优选为3-6MPa。
纳滤分离膜以及纳滤分离膜的组装方式可以为常规选择,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第二纳滤产水相对于第二纳滤分离步骤的进水,二价离子含量降低;所述第二纳滤浓水相对于第二纳滤分离步骤的进水,二价离子含量升高。所述第二纳滤产水可以送入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中进行反渗透分离。所述第二纳滤浓水可以送入常温结晶分离步骤中作为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
方式2中,若采用反渗透膜实施分离则称为第二反渗透分离步骤,以与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进行区分。所述第二反渗透分离步骤的产水(第二产品水)相对于第二反渗透分离步骤的进水,一价离子含量降低;所述第二反渗透浓水相对于第二反渗透分离步骤的进水,一价离子含量升高。所述第二反渗透浓水可以送入常温结晶分离步骤中作为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所述第二反渗透分离的条件可以为常规选择。一般地,在第二反渗透分离步骤中,进水压力可以为2-10MPa,优选为4-8MPa。所述第二反渗透分离步骤中,反渗透分离膜以及反渗透分离膜的组装方式均可以为常规选择,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以及第二膜分离步骤中,在将进水进行分离之前,向所述进水中添加至少一种阻垢剂,以避免在分离膜表面形成结垢。在所述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所述进水是指含盐水以及可选的常温结晶出水;在所述第二膜分离步骤中,所述进水是指常温结晶出水。本发明中,“可选的”表示非必要,可以理解为含或不含,或者包括或不包括。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阻垢剂的添加量可以根据阻垢剂的具体种类进行选择。一般地,所述阻垢剂的添加量可以为2-20mg/L,优选为4-8mg/L。
优选地,所述阻垢剂选自有机膦型阻垢剂、有机膦酸盐型阻垢剂、聚羧酸型阻垢剂和复合型阻垢剂。所述复合型阻垢剂是指含有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阻垢剂,例如可以将有机膦、有机磷酸盐和聚羧酸中的两种或三种组合作为阻垢剂。所述复合阻垢剂中,各有效成分之间的含量可以根据有效成分的种类进行选择,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将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之前,还包括使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以便于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难溶性盐结晶为固体。所述常温结晶原料包括第一纳滤浓水以及可选的第二膜分离步骤中的膜分离浓水(如可选的第二纳滤浓水以及可选的第二反渗透浓水)。阻垢剂失活的关键点在于使阻垢剂中用来阻止结垢的有效成分的阻垢性能被抑制和/或与所添加的失活剂发生化学反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针对不同的阻垢剂需要选择不同的失活剂,但由于阻垢剂种类繁多,因而不再此一一列举,本发明对于如何使阻垢剂失活的方法也不做限定。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使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
方式一:向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能够用作常温结晶晶种的固体物质;
方式二:向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絮凝剂;
方式三:调节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
方式一中,所述晶种是指可以作为结晶中心(即,晶核),促进晶体生长的物质。所述固体物质可以为能起到晶种作用的物质。优选地,作为晶种添加的所述固体物质与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难溶性盐的种类相同,从而避免在常温结晶得到的固体中引入杂质。具体地,作为晶种添加的所述固体物质选自硫酸钙(即,CaSO4)和硫酸钙的水合物(即,CaSO4·nH2O,其中,n的数值可以为常规选择,如0.5-2)。
所述固体物质的添加量以足以在常温结晶原料中形成晶核,并进一步诱导沉淀为准。一般地,作为晶种添加的固体物质的添加量使得常温结晶原料中晶种的质量浓度为2%-12%,优选为4%-8%。
方式二中,所述絮凝剂具有抑制阻垢剂的作用,使得常温结晶原料中的微小颗粒聚集形成沉淀的物质。所述絮凝剂优选为氯化铁和/或硫酸铁。
所述絮凝剂的添加量以足以使常温结晶原料中的微粒聚集形成沉淀为准。一般地,所述絮凝剂的添加量可以为5-50mg/L,优选为10-20mg/L。
在方式三中,优选将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调节为3-6,更优选将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调节为3.5-4.5。可以通过向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pH值调节剂,从而对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进行调节。所述pH值调节剂优选选自盐酸和硫酸。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使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之后,将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得到含有结晶产物的固液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固液分离步骤,将所述常温结晶分离步骤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第一固体。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可以为常规选择,如过滤、离心或者两种以上分离方法的组合。所述过滤中,过滤介质可以为织物、多孔性介质(如多孔膜)和堆积介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一般地,可以采用织物作为过滤介质。所述过滤可以为常压过滤,也可以为加压过滤,还可以为常压过滤和加压过滤的组合。
固液分离步骤得到的滤液可以通过蒸发结晶进一步进行分离。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蒸发结晶步骤,将所述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二固体以镁盐等二价金属盐为主,含有少量钙盐(含量一般为25重量%以下)。
固液分离步骤得到的第一固体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水,根据具体需要,第一固体可以直接输出,也可以进一步脱除水分之后输出。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脱除第一固体中的水,如干燥。所述干燥的条件以能脱除第一固体中的水为准,一般可以在50-20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干燥可以在常压(即,环境压力,通常为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也可以在减压(低于环境压力)的条件下进行。
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第一固体中,除水分以外的固体组分以硫酸钙为主,通过脱除第一固体中的水分而得到的固体物料中,硫酸钙的含量能达到90重量%以上,如95重量%以上,甚至能达到98重量%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第一纳滤分离步骤得到的第一纳滤产水在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中进行反渗透分离,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
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的条件可以为常规选择。一般地,在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中,进水压力可以为1-7MPa,优选为1.5-5MPa。第一反渗透分离采用两段以上分离时,可以在后一段反渗透分离中进行增压。
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中,反渗透分离膜以及反渗透分离膜的组装方式可以为常规选择,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由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得到的第一产品水的总溶解固体可以为1000mg/L以下,一般为500mg/L以下,如400mg/L以下;钙离子含量可以为20mg/L以下,一般为10mg/L以下,如5mg/L以下;化学耗氧量可以为10mg/L以下,一般为8mg/L以下。本发明中,总溶解固体和钙离子的含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GB/T5750.4-2006中规定的重量法测定,所述化学耗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GB 11914-89中规定的重铬酸钾法测定。
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可以通过蒸发结晶进一步进行分离。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还包括第二蒸发结晶步骤,将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所述第三固体以一价金属盐为主。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第三固体中,二价金属盐的质量含量能达到10%以下,如5%以下,甚至能达到1%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第一蒸发结晶步骤和第二蒸发结晶步骤的具体操作条件各自可以为常规条件,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根据含盐水的水质还可以包括在纳滤分离步骤之前进行的预处理步骤:将所述含盐水进行预处理,以除去所述含盐水中的杂质,所述杂质选自悬浮物、硅和有机物。
所述预处理步骤的目的在于分离出含盐水中的悬浮物、硅和有机物,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具体地,所述预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气浮、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石灰软化、絮凝、沉降、过滤、吸附和氧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多种类型的含盐水进行处理。一般地,所述含盐水的总溶解固体可以为1000mg/L以上,一般为1000-50000mg/L,如4000-6000mg/L。所述含盐水中钙离子的含量可以为100mg/L以上,一般为100-5000mg/L,如300-600mg/L。所述含盐水的化学耗氧量可以为50mg/L以上,一般为50-500mg/L,如70-200mg/L。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多种来源的含盐水进行处理,如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
根据本发明的含盐水处理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以及常温结晶分离单元,
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用于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以脱除含盐水中的至少部分二价离子,得到第一纳滤产水以及第一纳滤浓水;
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以脱除所述第一纳滤产水中的至少部分一价离子,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
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用于将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分离,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固液混合物,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原料来自于所述第一纳滤浓水。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常温结晶出水循环单元和/或第二膜分离单元,用于对常温结晶出水进行处理。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可以采用纳滤膜和/或反渗透膜进行分离,在第二膜分离单元包括纳滤膜时,将第二膜分离单元中的纳滤分离称为第二纳滤分离单元,以与第一纳滤分离单元区分;在第二膜分离单元包括反渗透膜时,将第二膜分离单元中的反渗透分离称为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以与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区分。第二膜分离单元的浓水出口可以与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的常温结晶原料入口连通,以将第二膜分离单元的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送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第二膜分离单元的产水根据膜分离的种类,可以作为产品水,也可以继续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常温结晶出水循环单元,用于将常温结晶分离单元得到的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循环送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进行纳滤分离。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第二纳滤分离单元,所述第二纳滤分离单元用于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进行纳滤分离,得到第二纳滤产水以及第二纳滤浓水。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纳滤分离单元的产水出口可以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的进水入口连通,以将所述第二纳滤产水送入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纳滤分离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的常温结晶原料入口连通,以将所述第二纳滤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送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所述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用于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进行反渗透分离,得到第二产品水以及第二反渗透浓水。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的浓水出口可以与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的常温结晶原料入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反渗透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送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以及第二膜分离单元(如第二纳滤分离单元和/或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各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压力调节元件、至少一个产水流量调节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浓水流量调节元件,用于分别对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以及第二膜分离单元的进水压力、产水流量以及浓水流量进行调节。所述压力条件元件、产水流量调节元件以及浓水流量调节元件足以分别将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以及第二膜分离单元的进水压力、产水流量以及浓水流量各自调节为处于预定范围之内,如前文所述的相应数值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以及第二膜分离单元(如第二纳滤分离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各自还包括阻垢剂添加元件,用于向进水中添加阻垢剂。所述阻垢剂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在前文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详述。可以根据使用的阻垢剂的种类对阻垢剂添加元件的材质进行选择,以使所述阻垢剂添加元件足以耐受阻垢剂,而不会发生腐蚀。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还包括阻垢剂失活剂添加元件,用于向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失活剂,使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所述失活剂可以为以下失活剂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能够用作常温结晶晶种的固体物质、絮凝剂和pH值调节剂。所述pH值调节剂足以将所述常温结晶出水的pH值调节为3-6,优选调节为3.5-4.5。作为晶种的所述固体物质、所述絮凝剂以及使所述阻垢剂失活的方法在前文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详述。可以根据使用的失活剂的种类对失活剂添加元件的材质进行选择,以使所述失活剂添加元件足以耐受失活剂,而不会发生腐蚀。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固液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输出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第一固体。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可以包括常规的固液分离装置,如过滤装置、离心装置或者两种以上分离装置的组合。所述过滤装置中,过滤介质可以为织物、多孔性介质(如多孔膜)和堆积介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一般地,可以采用织物作为过滤介质。所述过滤装置可以为常压过滤装置,也可以为加压过滤装置,还可以为常压过滤装置和加压过滤装置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将所述固液分离单元输出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
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和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各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蒸发结晶装置,没有特别限定。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和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可以在各自独立的蒸发装置中进行,也可以共用蒸发结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优选还包括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的上游,用于除去所述含盐水中的杂质,所述杂质例如可以为悬浮物、硅和有机物,并将经预处理的含盐水送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
所述预处理单元可以包括气浮装置、膜生物反应器、石灰软化装置、絮凝装置、沉降装置、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和氧化装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装置可以为常规装置,没有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第一纳滤分离单元和第二纳滤分离单元可以包括多个以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纳滤装置,以便对进水进行多级纳滤分离,提高多价离子的截留率和/或提高装置处理量;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也可以包括多个以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反渗透装置,以进行多级反渗透分离,提高一价离子的截留率和/或提高装置处理量。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对多种类型的含盐水进行处理。一般地,所述含盐水的总溶解固体可以为1000mg/L以上,一般为1000-50000mg/L,如4000-6000mg/L。所述含盐水中钙离子的含量可以为100mg/L以上,一般为100-5000mg/L,如300-600mg/L。所述含盐水的化学耗氧量可以为50mg/L以上,一般为50-500mg/L,如70-200mg/L。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对多种来源的含盐水进行处理,如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法确定水中的各组分及其含量。
实施例1-3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图1所示系统对含盐水进行处理,其中,采用合成含盐水模拟经过预处理的废水,其组分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 COD Na+ Ca2+ Cl- SO4 2- TDS 过饱和度(CaSO4)
单位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数值 96.00 1311.12 488.51 2021.89 1170.08 4991.60 48.02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为由8支陶氏NF90-400纳滤膜元件组成的一级一段纳滤系统;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为一个总容积为15m3的澄清池;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为由16支陶氏BW30-400反渗透膜元件组成的一级两段反渗透系统。合成含盐水的进水流量为10.00m3/h,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流量为10.00m3/h的合成含盐水与流量为6.00m3/h的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产水(即,常温结晶出水)混合后,向其中投加5.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然后,以16.00m3/h的总流量送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进行纳滤分离,其中,纳滤的进水压力为3.7MPa,分别得到流量为9.60m3/h的第一纳滤产水和流量为6.40m3/h的第一纳滤浓水。第一纳滤浓水中硫酸钙的过饱和度为191.43%。
(2)第一纳滤产水进入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中进行反渗透分离,其中,第一段反渗透的进水压力为2.1MPa,第二段反渗透段间增压约1.1MPa,得到流量为9.12m3/h的第一产品水,以及流量为0.48m3/h的第一反渗透浓水。将该第一反渗透浓水在第二蒸发结晶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主要为一价盐)。
(3)向第一纳滤分离单元输出的第一纳滤浓水中投加10.00mg/L的氯化铁絮凝剂后,进行常温(25℃)结晶。经常温结晶分离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另一股流量为0.40m3/h的固液混合物,其中固含量约为3.5重量%。该固液混合物经过压滤后,得到含水量约为35重量%的固体,除去水分后得到第一固体(其中,CaSO4的含量为98重量%)。压滤得到的滤液在第一蒸发结晶器中经蒸发结晶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为一价盐和二价盐的混合物,其中,CaSO4的含量为12.3重量%)。
表2给出了该实施例中各物料流的流量和组分。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纳滤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60%,第一反渗透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95%。由于纳滤与常温结晶分离耦合,常温结晶产水的进入纳滤循环处理,因此,由纳滤和常温结晶组成的耦合子系统水回收率高达96%。由纳滤、常温结晶和反渗透组成的组合系统的整体水回收率为91.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图2所示系统对含盐水进行处理,其中,采用合成含盐水模拟经过预处理的废水,其组分与实施例1所用合成含盐水相同。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和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二纳滤分离单元与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相同。合成含盐水的进水流量为10.00m3/h,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流量为10.00m3/h的合成含盐水,向其中投加5.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后,进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进行纳滤分离,其中,纳滤的进水压力为1.0MPa,分别得到流量为6.80m3/h的第一纳滤产水和流量为3.20m3/h的第一纳滤浓水。第一纳滤浓水中硫酸钙的过饱和度为191.78%。
(2)第一纳滤产水与流量为2.80m3/h的第二纳滤产水混合后,以9.60m3/h的总流量进入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中进行反渗透分离,其中,第一段反渗透的进水压力为2.9MPa,第二段反渗透段间增压约1.1MPa,得到流量为9.12m3/h的第一产品水,以及流量为0.48m3/h的第一反渗透浓水。将该第一反渗透浓水在第二蒸发结晶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主要为一价盐)。
(3)第一纳滤分离单元输出的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二纳滤浓水混合,并向其中投加盐酸将其pH值调节至4.5后,以6.00m3/h的总流量进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进行常温(35℃)结晶。经常温结晶分离得到一股流量为0.40m3/h的固液混合物,其中固含量约为3.4重量%。该固液混合物经过压滤后得到含水量约为35重量%的固体,除去水分后得到第一固体(其中,CaSO4的含量约为98重量%)。压滤得到的滤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为一价盐和二价盐的混合物,其中,CaSO4的含量为22.0重量%)。
(4)经过常温结晶分离得到的常温结晶产水(即,常温结晶出水)流量为5.60m3/h,向其中投加1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后,进入第二纳滤分离单元进行纳滤处理(进水压力为4.9MPa),得到流量为2.80m3/h的第二纳滤产水和流量为2.80m3/h的第二纳滤浓水。第二纳滤产水与第一纳滤产水混合后进入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第二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浓水混合后进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循环处理。
表3给出了该实施例中各物料流的流量和组分。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纳滤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68%,第一反渗透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95%,第二纳滤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50%。由于第二纳滤系统与常温结晶分离单元耦合,第二纳滤浓水进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循环处理,因此由第二纳滤分离单元和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组成的耦合子系统的水回收率高达87.5%。由第一纳滤分离单元、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第二纳滤分离单元和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组成的组合系统的整体回收率为91.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图3所示系统对含盐水进行处理,其中,采用合成含盐水模拟经过预处理的废水,其组分与实施例1所用合成水相同。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纳滤分离单元和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为由8支陶氏BW30-400反渗透膜元件组成的一级一段反渗透系统。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为由6支陶氏SW30XLE-440i反渗透膜元件组成的一级一段反渗透系统。合成含盐水的进水流量为10.00m3/h,本实施例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流量为10.00m3/h的合成含盐水,向其中投加5.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后,进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进行纳滤分离,其中,纳滤的进水压力为1.0MPa,分别得到流量为6.80m3/h的第一纳滤产水和流量为3.20m3/h的第一纳滤浓水。第一纳滤浓水中硫酸钙的过饱和度为191.86%。
(2)流量为6.80m3/h的第一纳滤产水进入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中进行反渗透分离,其中,进水压力为1.5MPa,得到流量为6.66m3/h的第一产品水,以及流量为0.14m3/h的第一反渗透浓水。将该第一反渗透浓水在第二蒸发结晶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
(3)第一纳滤分离单元输出的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二反渗透浓水混合后,以5.80m3/h的总流量进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进行常温(30℃)结晶分离,在该过程中向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的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石膏粉(硫酸钙,山东永盛石膏粉厂)并使常温结晶原料中石膏粉的浓度保持在约8.0重量%。经常温结晶分离得到一股流量为0.60m3/h的固液混合物,其中固含量约3.4重量%。该固液混合物经过压滤后得到含水量约为35重量%的固体,除去水分后得到第一固体(其中,CaSO4的含量为98重量%)。压滤得到的滤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为一价盐和二价盐的混合物,其中,硫酸钙的含量为13.8重量%)。
(4)经过常温结晶分离得到的常温结晶产水(即,常温结晶出水)流量为5.20m3/h,向其中投加10.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后,进入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进行反渗透处理(进水压力为6.7MPa),得到流量为2.60m3/h的产品水和流量为2.60m3/h的第二反渗透浓水。第二反渗透浓水与第一纳滤浓水混合后进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处理。
表4给出了该实施例中各物料流的流量和组分。
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纳滤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68%,第一反渗透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98%,第二反渗透系统自身的水回收率为50%。由于第二反渗透系统与常温结晶分离单元耦合,第二反渗透浓水进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循环处理,因此由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和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组成的耦合子系统的水回收率高达81.3%。由第一纳滤分离单元、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和第二反渗透分离单元组成的组合系统的整体水回收率为92.6%。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图4所示系统对合成含盐水进行处理,其中,合成含盐水模拟经过预处理的废水,其组分与实施例1-3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使用的反渗透单元为由8支陶氏BW30FR-400反渗透膜元件组成的一级一段反渗透系统。合成含盐水的进水流量与实施例1-3相同,为10.0m3/h,本对比例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流量为10.00m3/h的合成含盐水,向其中投加5.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后,进入反渗透分离单元中进行反渗透分离,其中,反渗透的进水压力为1.6MPa。为了将反渗透浓水的结垢倾向控制在与实施例1-3中的反渗透或纳滤浓水处于同一水平上,即硫酸钙的过饱和度约200%左右,该反渗透的水回收率设置为70%,分别得到流量为7.00m3/h的反渗透产品水和流量为3.00m3/h的反渗透浓水。此时反渗透浓水的硫酸钙过饱和度为201.75%。
表5给出了该对比例中各物料流的流量和组分。
表5
反渗透进水 反渗透产水 反渗透浓水
流量,m3/h 10.00 7.00 3.00
COD,mg/L 96.00 9.60 297.60
Na+,mg/L 1311.12 27.21 4308.87
Ca2+,mg/L 488.51 3.45 1621.06
Cl-,mg/L 2021.89 41.76 6645.18
SO4 2+,mg/L 1170.08 8.52 3882.15
TDS,mg/L 4991.60 80.95 16457.26
过饱和度(CaSO4),% 48.02 - 201.75
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表6给出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系统回收率、最高过饱和度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中一价盐的含量。
表6
*:实施例1-3中为第一反渗透浓水
从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系统中结垢倾向相同的条件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含盐水进行处理,能耗获得更高的水回收率,并且能将水中的离子按价态进行初步分离,得到的第一反渗透浓水中的离子以一价离子为主。
对比例2
本对比例采用图5所示系统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含盐水进行处理。
本对比例中使用的纳滤单元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相同,反渗透单元与实施例3中的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相同。合成含盐水的进水流量为10.00m3/h,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流量为10.00m3/h的合成含盐水,向其中投加5.0mg/L的阻垢剂(有效成分为有机膦酸盐,纳尔科公司,OSMOTREAT OSM1035)后,送入纳滤分离单元中进行纳滤分离,其中,纳滤的进水压力为3.7MPa,分别得到流量为6.80m3/h的纳滤产水和流量为3.20m3/h的纳滤浓水。纳滤浓水中硫酸钙的过饱和度为191.86%。
(2)纳滤产水进入反渗透分离单元中进行反渗透分离,其中,进水压力为1.5MPa,得到流量为6.66m3/h的产品水,以及流量为0.14m3/h的反渗透浓水。
将纳滤分离单元输出的3.2m3/h纳滤浓水在第一蒸发结晶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蒸发结晶产水以及固体盐(为一价盐和二价盐的混合物,其中,CaSO4的含量为35.3重量%)。
将反渗透分离单元输出的0.14m3/h反渗透浓水在第二蒸发结晶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蒸发结晶产水以及固体盐(主要为一价盐,其中,NaCl的含量为92.3重量%)。
表7给出了该实施例中各物料流的流量和组分。
表7
表8列出了含盐水的总处理量相同的条件下,以对比例2为基准,实施例1-3的蒸发结晶总处理量、蒸发结晶总能耗降低率以及装置的总体能耗降低率。
表8
蒸发结晶总处理量,% 蒸发结晶总能耗降低率,% 总体能耗降低率,%
对比例2 33.4 - -
实施例1 8.8 73.7 50
实施例2 8.8 73.7 53
实施例3 7.4 77.8 53
实施例1-3的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含盐水进行处理,通过在反渗透分离的上游耦合纳滤分离和常温结晶分离,能获得较高的水回收率,只有少量的浓水通过蒸发结晶进行分离,极大地减轻了蒸发结晶处理工序的负担,有效地降低了装置的总体能耗;另一方面在处理过程中能将含盐水中的离子按照价态进行分离,实现了含盐水中可回收资源的综合利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45)

1.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纳滤分离步骤,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以脱除含盐水中的至少部分二价离子,得到第一纳滤产水以及第一纳滤浓水;
(2)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以脱除所述第一纳滤产水中的至少部分一价离子,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以及
(3)常温结晶分离步骤,将所述第一纳滤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固液混合物,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对所述常温结晶出水进行处理,
方式1: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送入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进行纳滤分离;
方式2: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膜分离步骤,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进行膜分离,得到膜分离产水以及膜分离浓水,将所述膜分离浓水送入常温结晶分离步骤作为常温结晶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所述纳滤分离的条件使得,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不超过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为0.1-0.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为0.18-0.7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为0.4-0.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纳滤分离步骤中,在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含盐水中添加至少一种阻垢剂;并且
所述常温结晶分离步骤中,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以进行常温结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对常温结晶出水进行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常温结晶出水中添加至少一种阻垢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膜分离步骤采用纳滤分离和/或反渗透分离,
所述第二膜分离步骤包括纳滤分离时,该方法还包括将纳滤分离的产水送入第一反渗透分离步骤;所述第二膜分离步骤包括反渗透分离时,将所述反渗透分离的产水作为第二产品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阻垢剂选自有机膦型阻垢剂、有机膦酸盐型阻垢剂、聚羧酸型阻垢剂和复合型阻垢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使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
方式一:向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能够用作常温结晶晶种的固体物质;
方式二:向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絮凝剂;
方式三:调节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物质的添加量使得常温结晶原料中晶种的质量浓度为2%-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物质的添加量使得常温结晶原料中晶种的质量浓度为4%-8%。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物质与常温结晶原料中的水难溶性盐的种类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物质选自硫酸钙和硫酸钙的水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絮凝剂为氯化铁和/或硫酸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调节为3-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调节为3.5-4.5。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固液分离步骤,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第一固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一固体中除水分以外的固体组分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一固体中硫酸钙的含量为90重量%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固体中硫酸钙的含量为98重量%以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蒸发结晶步骤:在第一蒸发结晶步骤中,将所述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蒸发结晶步骤:在第二蒸发结晶步骤中,将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含盐水进行至少一步预处理,以除去所述含盐水中的杂质,所述杂质选自悬浮物、硅和有机物。
24.根据权利要求1、6和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过饱和度为120%以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过饱和度为150-40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过饱和度为170-300%。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盐水的总溶解固体为1000-50000mg/L,钙离子含量为100-5000mg/L,化学耗氧量为50-500mg/L。
28.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以及常温结晶分离单元,
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用于将含盐水进行纳滤分离,以脱除含盐水中的至少部分二价离子,得到第一纳滤产水以及第一纳滤浓水;
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纳滤产水进行反渗透分离,以脱除所述第一纳滤产水中的至少部分一价离子,得到第一产品水以及第一反渗透浓水;
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用于将常温结晶原料进行常温结晶分离,得到常温结晶出水以及固液混合物,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原料来自于所述第一纳滤浓水;
该系统还包括常温结晶出水循环单元和/或第二膜分离单元,
所述常温结晶出水循环单元用于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循环送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进行纳滤分离;
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用于将至少部分常温结晶出水进行膜分离,得到膜分离产水以及膜分离浓水,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的常温结晶原料入口连通,以将所述膜分离浓水作为常温结晶原料送入常温结晶分离单元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采用纳滤分离和/或反渗透分离,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包括纳滤分离时,纳滤分离的产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的进水入口连通,以将纳滤产水送入所述第一反渗透分离单元;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包括反渗透分离时,将所述反渗透分离的产水作为第二产品水。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以及第二膜分离单元各自还包括阻垢剂添加元件,用于向进水中添加至少一种阻垢剂;并且
所述常温结晶分离单元还包括阻垢剂失活剂添加元件,用于向常温结晶原料中添加至少一种失活剂,使所述常温结晶原料中的阻垢剂失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阻垢剂选自有机膦型阻垢剂、有机膦酸盐型阻垢剂、聚羧酸型阻垢剂和复合型阻垢剂。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失活剂为以下失活剂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能够用作常温结晶晶种的固体物质、絮凝剂和pH值调节剂。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固体物质与常温结晶原料中的水难溶性盐的种类相同;
所述絮凝剂选自氯化铁和硫酸铁;
所述pH值调节剂足以将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调节为3-6。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固体物质选自硫酸钙和硫酸钙的水合物。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pH值调节剂足以将所述常温结晶原料的pH值调节为3.5-4.5。
36.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和所述第二膜分离单元各自还包括进水压力调节元件、产水流量调节元件以及浓水流量调节元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中,在系统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进水压力调节元件、产水流量调节元件和浓水流量调节元件足以将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调节为不超过1:1。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系统,其中,进水压力调节元件、产水流量调节元件和浓水流量调节元件足以将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调节为0.1-0.8:1。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中,进水压力调节元件、产水流量调节元件和浓水流量调节元件足以将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调节为0.18-0.75:1。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系统,其中,进水压力调节元件、产水流量调节元件和浓水流量调节元件足以将第一纳滤浓水与第一纳滤产水的流量比调节为0.4-0.7:1。
4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固液分离单元,用于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第一固体。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蒸发结晶单元,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将所述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第三产品水以及第二固体。
4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二蒸发结晶单元,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第四产品水以及第三固体。
4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纳滤分离单元的上游,用于除去所述含盐水中的杂质,所述杂质选自悬浮物、硅和有机物,并将经预处理的含盐水送入第一纳滤分离单元中。
4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含盐水的总溶解固体为1000-50000mg/L,钙离子含量为100-5000mg/L,化学耗氧量为50-500mg/L。
CN201510522790.4A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05174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2790.4A CN105174512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2790.4A CN105174512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512A CN105174512A (zh) 2015-12-23
CN105174512B true CN105174512B (zh) 2017-08-29

Family

ID=5489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2790.4A Active CN105174512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45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5740B (zh) * 2016-06-13 2017-06-3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盐方法和制盐系统
CN106082275B (zh) * 2016-06-13 2017-11-1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盐方法和制盐系统
CN106185996B (zh) * 2016-07-01 2018-01-26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盐方法和制盐系统
CN107814449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7973436A (zh) * 2016-10-25 2018-05-0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含盐水中分离硫酸盐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3035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山东奥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回用及盐资源化的处理系统
CN10674612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山东奥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回用及盐资源化的处理方法
CN108623063B (zh) * 2017-03-20 2021-11-05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CN109205898B (zh) * 2017-07-05 2022-06-17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苦咸水或海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CN107497300A (zh) * 2017-10-20 2017-12-22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一种高浓盐水纳滤膜双向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09956580A (zh) * 2017-12-22 2019-07-02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燃煤电厂高盐脱硫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9956578B (zh) * 2017-12-22 2022-10-1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燃煤电厂高盐脱硫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218037A (zh) * 2018-01-29 2018-06-29 中竞同创能源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石乙炔化工污水处理系统
CN110304751B (zh) * 2018-03-20 2022-12-06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040866A (zh) * 2018-05-28 2019-07-23 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含盐工业废水沉淀分盐零排放方法及系统
GB2588925A (en) * 2019-11-14 2021-05-19 Ide Technologies Ltd High efficiency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N110734166B (zh) * 2019-12-02 2021-09-1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高效淡化及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13105013B (zh) * 2020-01-09 2022-10-18 湖南中金岭南康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锌冶炼电解液中氟氯的脱除方法
CN114671554A (zh) * 2020-12-24 2022-06-28 大连波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胍盐的污水零排放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3651478A (zh) * 2021-07-27 2021-11-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处理盐碱地洗盐出水的净化回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5946B (en) * 2002-12-05 2006-01-18 Thomas Altman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dium chloride from seawater
CN102272053A (zh) * 2008-12-30 2011-12-07 通用电气公司 水淡化成套装置及生产纯水和盐的系统
CN102399033A (zh) * 2010-09-07 2012-04-04 四川三友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纳滤膜分离法处理沉钒工业废水新工艺
CN104743717A (zh) * 2015-03-11 2015-07-01 英诺伟霆(北京)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浓盐水减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17134A (zh) * 2015-03-26 2015-08-0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全膜法海水淡化的集成系统以及集成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5946B (en) * 2002-12-05 2006-01-18 Thomas Altman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dium chloride from seawater
CN102272053A (zh) * 2008-12-30 2011-12-07 通用电气公司 水淡化成套装置及生产纯水和盐的系统
CN102399033A (zh) * 2010-09-07 2012-04-04 四川三友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纳滤膜分离法处理沉钒工业废水新工艺
CN104743717A (zh) * 2015-03-11 2015-07-01 英诺伟霆(北京)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浓盐水减量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17134A (zh) * 2015-03-26 2015-08-0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全膜法海水淡化的集成系统以及集成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512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4512B (zh) 一种含盐水的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含盐水处理系统
CN105645439B (zh) 一种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制备硫酸钾的系统及其工艺
CN103813987B (zh) 含磷酸盐的废水的处理以及氟硅酸盐和磷酸盐的回收
US10954150B2 (en) System for removing minerals from a brine
AU20143526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minerals from a brine using electrodialysis
JP5166034B2 (ja) 塩水から2価アニオンの可溶性塩を結晶化させる方法
WO2015001885A1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4071808A (zh) 一种煤化工浓盐水分离蒸发结晶制备工业盐的方法
MX2007010061A (es) Procedimiento para preparar sal.
Sanciolo et al. Enhancement of reverse osmosis water recovery using interstage calcium precipitation
US10011506B2 (en) System for removing minerals from a brine using electrodialysis
AU2010201962A1 (en) Salt purification process
CN107001087A (zh) 在抑制沉淀产品膦酸/膦酸盐的存在下处理碳酸钙过饱和流出物的方法
CN106865826A (zh) 脱硫废水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6115740B (zh) 一种制盐方法和制盐系统
CN108623055A (zh) 一种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软化工艺及装置
JP5177956B2 (ja) 純度・白色度の高い天日塩の費用効果の優れた生産方法
CN109205898B (zh) 苦咸水或海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Pervov et al. Removal of calcium carbonate from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by seed crystallization
CN110342674A (zh) 一种高盐废水两级浓缩蒸发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208667351U (zh) 一种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软化装置
CN209537168U (zh) 一种高盐废水两级浓缩蒸发预处理系统
CN206089336U (zh) 污水资源化零排放装置
CN110342546A (zh) 一种高盐水盐资源回收系统及其工艺
CN209507609U (zh) 一种高盐水盐资源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11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Binhe Road, No. 22

Patentee after: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ow carbo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11 Shenhua building, 22 West Binhe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HENHUA GROUP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AND-LOW-CARBON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