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0384A -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0384A
CN105170384A CN201510660433.4A CN201510660433A CN105170384A CN 105170384 A CN105170384 A CN 105170384A CN 201510660433 A CN201510660433 A CN 201510660433A CN 105170384 A CN105170384 A CN 105170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loud
module
separated
paint mist
deflecto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04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小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604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03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0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03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4/00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构成,漆雾分离单元为V型板或弧形板结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交错设置,同一排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均匀分布且其间有空隙,一排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正对着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的开口。本发明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应用于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在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内设置数个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在沿空气的主流方向上,漆雾分离模组中的漆雾分离单元尺寸变小,布置的密度变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对漆雾分离效果好,分离容纳漆雾的量大,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能量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涂装领域,尤其涉及涂装漆雾捕捉分离和收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五金、家电、玩具等涂装。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类对空气,土壤及水的污染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最近一些年,雾霾频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涂装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涂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为了维持涂装所需要的恒温恒湿的条件,涂装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化石燃料。
传统的涂装废气分离技术主要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传统的干式喷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漆雾过滤毡的形式,如图1所示,是纯粹的单层过滤技术,很容易造成过滤材质的局部饱和而堵塞,对漆雾的捕捉容纳能力很有限,需要频繁更换漆雾过滤毡。频繁地更换过过滤毡需要停产,不仅增加了过滤材料和人工的消耗,也占据了大量的生产时间,企业生产成本高,固体废弃物多。其次,此技术对漆雾的分离效果也很有限,分离后的空气仍含有一定量的漆雾,不仅满足不了空气循环使用的质量要求,而且还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以传统干式技术只能在小批量、间歇式的喷涂作业中应用,很难在大批量连续化的工业生产中使用。传统的湿式文丘里或湿式水帘柜技术,虽然能实现对漆雾的连续分离,能满足大批量连续作业的需要,但是此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液,需要消耗大量新鲜的恒温恒湿的空气,能耗高。部分湿式水洗技术的生产线虽然采用了循环风的技术,降低了新鲜风的消耗和废气的量,但是经过文丘里水洗后的空气湿度很大,温度低,需要除湿和加热后才能循环利用,除湿和加热的能耗也很高,此循环风技术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
近些年国外一些公司也研发了一些新的干式分离技术,比如利用石灰粉来降低过喷物的粘度,而后靠过滤技术分离固体和气体,此技术需要加入大量的石灰粉,大大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量。也有公司采用了静电式的漆雾分离技术,但此系统有容易被过喷物粘附并且难以除去的问题。另外,这些设备都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目前只在一些高端的生产线有应用,很难被普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此模组对漆雾的分离能力强,分离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有上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的漆雾分离装置。此喷漆分离装置为独立单体,更换方便,维护容易,对漆雾的捕集容纳能力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有上述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的干式喷漆系统,此喷漆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其特征在于: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构成,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交错设置,同一排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均匀分布且其间有空隙,一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正对着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的开口。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为表面光滑的硬质材质。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为V型板或弧形板结构。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及其之间的腔结构作为漆雾的分离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采用若干个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作为分离部件。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上尺寸变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上开口角度变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距离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上变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上密度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式喷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设置在喷漆系统的排风口处,分离排出空气中的漆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构成,漆雾分离单元为V型板或弧形板结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交错设置,同一排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均匀分布,一排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正对着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的开口。含有漆雾的空气经由迎风面一排的漆雾分离单元进入漆雾分离模组的过程中,首先经由此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通风面积迅速减少,产生文丘里效应,空气被加速,被加速的空气及其携带的漆雾会撞到开口正对着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的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在撞击的过程中,空气被反弹,漆雾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到V型板或弧形板的底部并粘附在漆雾分离单元上,当漆雾分离单元上的油漆累积到一定的厚度后,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分离装置的底部。被反弹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沿V型板或弧形板的两边运动,经由两排V型板或弧型板构成的通道向另一排V型板或弧形板的底部运动,最终撞到此排V型板或弧型板的底部,在此次撞击的过程中,空气被反弹,空气中的漆雾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并粘附在此排V型板或弧型板的底部。被反弹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经由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流向下一个漆雾分离模组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在一个分离模组分离的过程中,携带有漆雾的空气经历两次的加速并撞击漆雾分离单元的过程,空气的流动方向也经历两次大角度的转变,此过程中,漆雾得到了充分的分离并粘附在漆雾分离单元上,粘附在漆雾分离单元上的油漆累积到一定的厚度后又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装置的底部,避免了漆雾分离模组的堵塞并持续分离漆雾,极大地提高了漆雾的分离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漆雾分离装置采用若干个漆雾分离模组,在沿空气主流方向上,漆雾分离模组中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逐渐更小,布置的密度逐渐变大。不同大小和不同布置密度的漆雾分离单元能捕捉大小不同的油漆漆滴,使整个漆雾分离装置形成一个立体的漆雾分离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漆雾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和对漆雾的捕集容纳能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装置由回收利用的低价值材料做成,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每个装置都做成独立单体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每个独立的箱体,结构紧凑,更换方便,使用及维护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包括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的干式喷漆系统完美地解决了传统干式漆雾分离技术的吸纳能力问题。相对传统的湿式文丘里或水帘柜,此发明大大减少了废气、废液的量,完全不用水。空气经过此发明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后,空气的温湿度基本没变化,能很容易地实现对空气的循环利用。而空气经过传统的湿式水洗后,温度大大降低,湿度大大增加了。如果重新循环利用此空气,需要除湿和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能和加热能。如果不循环利用,不仅有大量的废气需要排放,喷漆系统需要补进的大量恒温恒湿的空气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相对于传统的喷漆技术,采用本发明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的干式喷漆系统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能量的消耗。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对漆雾的吸纳能力很大,所以能大大降低固体废弃物的量。此漆雾分离装置分离的全部为油漆,油漆在整个漆雾分离装置内分布均匀,通气性很好。漆雾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和溶剂,燃烧值很高,装置本身的材料大部分也都是可燃物质。所以更换下来的通气性好、燃烧值高的漆雾分离装置,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变废为宝。而传统的湿式技术,在漆雾分离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其他不可燃物质,并且混入了不易脱除的水,很难通过焚烧的方法处理这些废弃物,往往做填埋处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所以此发明对节能环保有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漆雾过滤毡局部饱和而堵塞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除去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I部放大的漆雾分离原理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干式喷漆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典型的干式喷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100外形如箱体结构,每个箱体都是独立的单体,使用硬质材质做成,可以使用硬纸板材料。依次包括:装置入口,漆雾分离室,片状过滤层,装置出口。
装置入口70布置在装置侧面的上部,装置出口80布置在装置另一侧面的上部。漆雾分离室101一侧与装置入口70贯通,另一侧连通片状过滤层180及出口80,漆雾分离室内部设置数个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110、120、130、140、150、160、170,所有的漆雾分离模组均垂直放置。
如图5所示,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130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构成,漆雾分离单元为V型板结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交错设置,同一排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均匀分布且其间有空隙,一排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正对着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的开口。漆雾分离单元由硬质材料做成,可以使用硬纸板材料或塑料材料。
在本实施例的漆雾分离装置中,漆雾分离模组110和12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大小相同,漆雾分离模组130和14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大小相同,漆雾分离模组150、160和17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大小相同。漆雾分离模组130和14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较漆雾分离模组110和12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小,后两个漆雾分离模组内布置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密度较前两个模组内布置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密度大。漆雾分离模组150、160和17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较漆雾分离模组130和140内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小,后三个漆雾分离模组内布置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密度较前两个模组内布置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密度大。在沿空气的主流方向上,漆雾分离单元的尺寸减小,同一排漆雾分离单元内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距离减小,同一漆雾分离模组内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排距减小,布置的漆雾分离单元的密度变大。
漆雾分离室101和出口80之间设置有片状过滤层180,片状过滤层180由过滤材料做成,可以使用玻璃纤维或无纺布材料,其前后由塑料格栅固定。
携带有漆雾的空气由装置入口70水平进入漆雾分离装置,首先经由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110分离。在进入漆雾分离模组的过程中,携带有漆雾的空气需经由第一排漆雾分离单元111、112、113、114和115之间的空隙,通风面积迅速减少,产生文丘里效应,空气及空气中的漆雾被加速。高速的空气及空气中的漆雾撞上另一排的漆雾分离单元116、117、118和119的底部。在撞击的过程中,空气被反弹,空气中的漆雾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并粘附在漆雾分离单元116、117、118和119的V形板的底部。当漆雾分离单元上粘附的油漆累积到一定的厚度时,便会在重力的作用汇集到漆雾分离装置的底部。空气被反弹后,会在压差的作用下经由两排漆雾分离单元间的狭窄通道。在此过程中,空气及空气中的油漆颗粒再次被加速,高速的空气及其携带的漆雾会撞上对面一排的漆雾分离单元111、112、113、114和115的底部,在撞击的过程中,空气被反弹,空气中的漆雾会被漆雾分离单元111、112、113、114和115粘附并累积,当累积的油漆达到一定的厚度后,便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漆雾分离装置的底部。被反弹的空气会在压差的作用下经由漆雾分离单元116、117、118和119之间的空隙流出漆雾分离模组110。
图6为图4的I部局部放大图,示意出了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碰撞粘附分离漆雾的原理和过程。图中的箭头代表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的小黑点代表漆雾中的油漆小漆滴。漆雾分离单元上黑色的部位代表粘附并累积的油漆。携带有漆雾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前进的过程中,在首先经由漆雾分离单元111和112的斜面111-2、112-1的引导,通风面积迅速减小,空气被加速经由通道90冲向漆雾分离单元116,在撞击的过程中,空气被反弹,空气中的漆雾撞击并粘附在漆雾分离单元116的底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便形成油漆层91,此油漆层中的油漆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流到漆雾分离装置的底部,避免了漆雾分离单元上迅速聚集过多的油漆而堵塞。被反弹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流经漆雾分离单元111与漆雾分离单元116之间的通道92及漆雾分离单元112与漆雾分离单元116之间通道93,在流经此通道的过程中,通风面积也有所减少,空气及空气中的漆雾也会相应地加速。被加速的空气及其携带的漆雾会撞上漆雾分离单元的面111-1和112-2,在撞击的过程中,空气被反弹,其中的漆雾被粘附在漆雾分离单元上并形成油漆层94和95,当油漆层累积到一定的厚度后也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漆雾分离装置的底部。被反弹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经由分离单元116与装置壁板之间的空隙及分离单元116与117的一个面117-1之间的空隙流出漆雾分离模组,流向下一个漆雾分离模组。携带有漆雾的空气流经一个漆雾分离模组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的加速和两次的碰撞,空气的流动方向也发生了两次的大角度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漆雾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此结构的漆雾分离模组对漆雾的分离效果佳。
后续漆雾分离模组120、130、140、150、160和170的分离原理和分离过程与分离模组110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在沿空气主流方向上,后续分离模组中分离单元的尺寸逐渐减小,分离单元开口的角度逐渐减小,同一排漆雾分离单元内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漆雾分离模组内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排距逐渐减小,漆雾分离单元布置的密度逐渐增加。更小尺寸及更大密度的漆雾分离单元布置能捕捉较小的油漆漆滴。漆雾分离单元开口角度的减小也是为了增加漆雾分离单元布置的密度。漆雾分离装置内漆雾分离单元不同尺寸大小和不同密度的布置,能使不同大小的油漆漆滴在不同的区域被粘附分离,能使整个漆雾分离装置形成一个立体的漆雾分离拦截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漆雾的分离效果和容纳能力。
漆雾分离单元上粘附并累积的油漆一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装置的底部,一部分固化在漆雾分离单元上。由于漆雾分离装置的出入口都在侧面的上部,其底部的四周都有装置的外壳界定,随着漆雾分离装置使用时间的增加,漆雾分离单元上会固化大量的油漆,漆雾分离装置的底部也会汇集了大量的油漆,直至整个漆雾分离装置内的绝大部分空间被油漆填满而堵塞,此时分离装置内也分离吸纳了大量的油漆。
空气经过数个漆雾分离模组的分离后,便进入片状过滤层180,此过滤层采用整片的过滤材料,起全面过滤的作用,将以上各层未被分离的少量漆雾进一步拦截捕获分离。此片状过滤材料可以使用玻璃纤维过滤材料或无纺布材料。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此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内布置的的漆雾分离单元为圆弧型结构,排布的形式和分离原理与实施例1类似。此结构也是通过大幅度地改变空气流动的方向,并结合文丘里的原理碰撞粘附分离漆雾。其结构和分离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喷漆系统主要包含如下部分:进风管10、动压室11、静压室12、喷漆室20、喷涂机器人24、输送系统22、漆雾捕集室30、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100和排风机50,其中漆雾捕集室30中设置上述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100。
干式喷漆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需要喷涂的产品从本喷漆系统的上游由输送系统输送到本喷漆系统内,被喷涂物21在本喷漆系统内涂装。
从空调过来的恒温恒湿的空气从喷漆系统的进风口10进入,而后经过动压室11均流;经动压室均流的空气经袋式过滤器13过滤,进入静压室12;从静压室过来的流速均匀的空气经喷漆室的顶棉过滤后进入喷漆室20。
喷漆室的下部布置有钢结构,其支撑输送系统22、机器人24及底面格栅23。输送系统22能够将被喷涂物21从喷漆室的入口输送到所需的位置;喷涂机器人24能够为被喷涂物21喷涂;格栅23既能为人员提供通道,也能使喷漆室和下部的漆雾捕集室相通。
从动静压室过来的空气在经过喷漆室的过程中会携带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没有附着到被涂物表面的小的油漆漆滴,本文中把此部分油漆漆滴定义为过喷物。这些细小的油漆漆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状,本文把这些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状的小的油漆漆滴的组合称为漆雾。
漆雾捕集室30内设置有空气导流空间31,载有过喷物的空气经由格栅板的孔向下进入此区域。空气导流区域向上敞开,侧面由侧板38限定,两侧的底面由漆雾分离装置100及空腔41的顶板限定,中间的底面由底板39限定。整个空气导流空间31的截面形状为一个T字型。
从动静压室过来的空气在经过喷漆室20的过程中,携带喷涂过程中产生的过喷物。携带有过喷物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格栅板23流向漆雾捕集室30。在漆雾捕集室内,携带有过喷物的空气经导流空间31引导至两排漆雾分离装置中间的区域,而后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进入水平状态,分成两部分向两边流动,而后进入两边的漆雾分离装置100。
本实施例中,漆雾捕集室内的漆雾分离装置由两排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组成,漆雾分离装置的数量取决于喷漆室的长度。
载有过喷物的空气从漆雾分离装置100的入口70进入,从出口80排出。
载有过喷物的空气从入口70进入漆雾分离装置后,依次经由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110、120、130、140、150、160、170,漆雾被分离捕捉并收集在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内,空气得到全面的净化,最后空气经片状过滤层180过滤并由出口80排出。
空气经过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100,便进入一个可以设置过滤网或活性炭的空腔41内,空腔41一端开口,开口尺寸与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出口的尺寸大小相同,且通过密封接头将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和空腔连接贯通。空腔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风阀42连接,风阀的另一端与风管43连接,风管43另一端与风机50连接。风机的作用是给风的流动提供动力,既给空气提供压差,以便使空气流动。空气经风机50加压后由风管60及后续未示出的风管输送到循环风空调。在循环风空调里,空气的温湿度得到微调达到喷涂环境要求的施工窗口后,重新送回喷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携带有过喷物的空气在流经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的过程中,只是分离了漆雾,而没有改变空气的温湿度状态,空气经过风机增压后,可以送回喷漆系统重新利用,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新鲜空气,不需要排放大量的废气,也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节能环保。
为了方便更换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100,在喷漆系统的底部安装了输送轨道32,供移出需要更换的分离装置和移进新的分离装置之用。漆雾分离装置放在有滚轮的托盘37上,托盘下安装的滚轮在输送轨道32上滚动,将需要更换的漆雾分离装置能轻易地移进或移出。更换完毕后,需要在输送轨道上铺一层覆盖物36,此覆盖物一方面能起到保护输送轨道免受漆雾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一部分油漆。此覆盖物可以是硬纸板或塑料薄膜。
在喷涂的过程中,由于油漆中大部分溶剂会挥发到流经此喷漆系统的空气中。如果空气一直循环,空气中的浓度会逐渐增高。为了避免空气中的溶剂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我们一般采用补进一部分新鲜空气或低溶剂浓度的空气的办法,排出一部分高溶剂浓度的空气进行焚烧处理。低溶剂浓度的空气可以用手工喷涂区域的排出的空气。典型工艺流程图见图9。
本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于限制本专利。任何熟悉此专利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其特征在于: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构成,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交错设置,同一排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均匀分布且其间有空隙,一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空隙正对着另一排漆雾分离单元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为表面光滑的硬质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为V型板或弧形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及其之间的腔结构作为漆雾分离机构。
5.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作为分离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在空气的主流方向上尺寸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在空气的主流方向上开口的角度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两排漆雾分离单元之间的距离在空气的主流动方向逐渐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内的漆雾分离单元在空气的主流方向上密度增加。
10.一种干式喷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9所述折流式漆雾分离装置,设置在喷漆系统的排风口处,分离排出空气中的漆雾。
CN201510660433.4A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51703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0433.4A CN105170384A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0433.4A CN105170384A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0384A true CN105170384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0433.4A Pending CN105170384A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038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9688A (zh) * 2017-08-10 2017-11-17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
CN113546499A (zh) * 2021-07-31 2021-10-26 盐城市锐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漆雾处理器
CN114832527A (zh) * 2022-03-16 2022-08-02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漆雾分离单元及分离装置、喷涂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61489A1 (de) * 2000-12-09 2002-06-20 Pbs Pulverbeschichtungs Und Sp Lackiervorrichtung zur Beschichtung eines Werkstücks
CN2500392Y (zh) * 2001-09-18 2002-07-17 杨丹农 干式除漆雾复合迷宫纸箱漆雾吸收分离器
JP2004017040A (ja) * 2002-06-17 2004-01-22 Koichi Nishio 混入粉体回収装置
JP200501389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Ohtsuka Brush Manufacturing Co Ltd 塗装排気の浄化装置
JP2006231236A (ja) * 2005-02-25 2006-09-07 Nippon Paint Co Ltd 水性塗料捕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0155225A (ja) * 2009-01-05 2010-07-15 Kanto Auto Works Ltd 塗装装置の塗料ミスト回収装置
JP2012035164A (ja) * 2010-08-04 2012-02-23 Honda Motor Co Ltd 廃液回収装置
CN203710811U (zh) * 2013-12-12 2014-07-16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纯干式漆雾过滤器
CN203816841U (zh) * 2014-02-17 2014-09-10 吉林格林克汽车涂装有限公司 迷宫式漆雾过滤装置
CN104492638A (zh) * 2014-12-30 2015-04-08 江苏自强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系统
CN104941369A (zh) * 2015-06-10 2015-09-30 周小参 分级式漆雾捕集片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61489A1 (de) * 2000-12-09 2002-06-20 Pbs Pulverbeschichtungs Und Sp Lackiervorrichtung zur Beschichtung eines Werkstücks
CN2500392Y (zh) * 2001-09-18 2002-07-17 杨丹农 干式除漆雾复合迷宫纸箱漆雾吸收分离器
JP2004017040A (ja) * 2002-06-17 2004-01-22 Koichi Nishio 混入粉体回収装置
JP200501389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Ohtsuka Brush Manufacturing Co Ltd 塗装排気の浄化装置
JP2006231236A (ja) * 2005-02-25 2006-09-07 Nippon Paint Co Ltd 水性塗料捕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0155225A (ja) * 2009-01-05 2010-07-15 Kanto Auto Works Ltd 塗装装置の塗料ミスト回収装置
JP2012035164A (ja) * 2010-08-04 2012-02-23 Honda Motor Co Ltd 廃液回収装置
CN203710811U (zh) * 2013-12-12 2014-07-16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纯干式漆雾过滤器
CN203816841U (zh) * 2014-02-17 2014-09-10 吉林格林克汽车涂装有限公司 迷宫式漆雾过滤装置
CN104492638A (zh) * 2014-12-30 2015-04-08 江苏自强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系统
CN104941369A (zh) * 2015-06-10 2015-09-30 周小参 分级式漆雾捕集片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葛兆星,杨奎: "迷宫纸处理漆雾在喷漆室中的应用", 《现代涂料与涂装》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9688A (zh) * 2017-08-10 2017-11-17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漆雾分离装置
CN113546499A (zh) * 2021-07-31 2021-10-26 盐城市锐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漆雾处理器
CN113546499B (zh) * 2021-07-31 2022-10-28 盐城市锐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漆雾处理器
CN114832527A (zh) * 2022-03-16 2022-08-02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漆雾分离单元及分离装置、喷涂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8584A (zh) 一种折流式漆雾捕集装置
CN104971558A (zh) 一种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及其应用
WO2017136975A1 (zh) 一种层架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分离过喷物的方法
CN104858095A (zh) 一种双面侧吸式干式喷涂系统
US8535420B2 (en) Filter device for separating paint overspray
CN201366390Y (zh) 水帘文丘里式喷漆室
CN105032668A (zh) 一种侧吸式无水喷涂系统
CN106890744B (zh) 一种干式文丘里喷漆系统
CN105149152A (zh) 一种干式沉降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CN204817027U (zh) 一种侧吸式无水喷涂系统
CN105170384A (zh) 一种折流式漆雾分离模组及其应用
CN203170501U (zh) 新型敞开式射流风带密封漆雾净化系统
CN204735043U (zh) 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及系统
CN104941369B (zh) 分级式漆雾捕集片及其应用
CN111905509A (zh) 装饰材料生产的除尘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4685376U (zh) 一种双面侧吸式干式喷涂系统
CN102921586A (zh) 一种超喷漆雾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5288804U (zh) 一种多级式漆雾捕集装置及喷漆系统
CN205074155U (zh) 一种折流式漆雾捕集装置
CN202666616U (zh) 一体化文丘里空气洗涤装置
CN101069801A (zh) 喷涂室排放气体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净化方法
CN205074158U (zh) 一种干式沉降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喷漆系统
CN204709979U (zh) 均流截留过滤片及其应用
CN208824210U (zh) 一种尾气余热吸收净化分离装置
CN207546859U (zh) 一种环保型无尘喷漆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