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0757A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50757A CN105150757A CN201510498709.3A CN201510498709A CN105150757A CN 105150757 A CN105150757 A CN 105150757A CN 201510498709 A CN201510498709 A CN 201510498709A CN 105150757 A CN105150757 A CN 1051507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spoke
- breather port
- asymmetric
- light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包括轮辋和轮辐,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中,在车轮安装孔所在安装面与相邻两根辐条内连接端交叉边缘处所形成的倾斜拱起加强筋,在任意2~3个倾斜拱起加强筋与车轮安装面处的连接交叉顶角度设为微度偏斜交叉顶角,形成连接交叉顶角度的非对称结构;选择在其中任意三根或四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处设置通孔,形成辐条中部区域的非对称结构。可更大程度上提高车轮使用舒适性及可承受疲劳寿命,使车轮整体轻量化,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率;更好的改善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在高通风轮毂中的高通风孔车轮的轮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轮毂采用的均是采用包括轮辋、轮辐及由相互间辐条与轮辋之间所构成的高通风孔等构件。然而现有轮毂存在着其轮辐结构均为采用对称形状结构的辐条构成对称的轮辐结构,且在辐条外端与轮辐和轮辋相连接的环形连接壁体之间所形成的通风孔形状也均为对称形状,这既增加车轮的整体重量又不利于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率;轮辐与轮辋之间的接触区域面积均为对称形状结构,且所采用的辐条均为实体辐条结构,这使得车轮本身的固有频率及其受振动产生的传递途径均基本维持不变,不能更好的发挥车轮适应复杂路况及复杂受载应力,从而降低车轮对车轮的使用舒适性及使用可靠安全性,影响降低了车轮可承受的疲劳寿命。
公告日为2011年2月16日的专利文件CN201745376U公开了一种跪连接式半表面轮辐型钢制车轮,整体主要由辐缘为跪边式辐缘的半表面轮辐与轮辋组成,将轮辐、车轮外观罩合一为半表面轮辐,就能免用车轮外观罩配件,将半表面轮辐以跪辐缘与胎圈座内壁跪连接,不但能有效地将轮辐的外观面加大到能占据大部分车轮外观面成半表面,而且能使钢制车轮形成为半表面轮辐和跪连接的形式,从而达到直接在半表面钢制车轮上实现车轮美观的目的。然而该结构同样存在着增加车轮的整体重量又不利于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率;轮辐与轮辋之间的接触区域面积均为对称形状结构,且所采用的辐条均为实体辐条结构,这使得车轮本身的固有频率及其受振动产生的传递途径均基本维持不变,不能更好的发挥车轮适应复杂路况及复杂受载应力,从而降低车轮对车轮的使用舒适性及使用可靠安全性,影响降低了车轮可承受的疲劳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车轮轮辐结构存在着轮辐结构对称导致车轮本身的固有频率及其受振动产生的传递途径均基本维持不变,不利于车轮适应复杂受载应力变化,以及增加车轮的整体重量又不利于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度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更大程度上提高车轮使用舒适性及可承受疲劳寿命,使车轮整体轻量化,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率的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包括轮辋和轮辐,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中,在车轮安装孔所在安装面与相邻两根辐条内连接端交叉边缘处所形成的倾斜拱起加强筋,在任意2~3个倾斜拱起加强筋与车轮安装面处的连接交叉顶角度设为微度偏斜交叉顶角,形成连接交叉顶角度的非对称结构;选择在其中任意三根或四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处设置通孔,形成辐条中部区域的非对称结构。这种非对称结构可更大程度上可更大程度上提高车轮使用舒适性及可承受疲劳寿命,使车轮整体轻量化,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率;更好的改善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作为优选,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中,采用选择其中任意两根或三根辐条作径向微度倾斜,形成部分辐条倾斜的非对称结构。在确保技术方案实现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车轮本身的静平衡效果。
作为优选,微度偏斜交叉顶角在相邻两根辐条与车轮安装中心孔之间所形成的中心连线上成顶角偏斜设置,微度偏斜交叉顶角的顶角角度偏斜范围为-10o~+10o的偏斜角度范围。在确保技术方案实现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车轮本身的静平衡效果。
作为优选,每根辐条在倾斜角度范围内的倾斜角度不相同。提高非对称结构所能带来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通孔。根据轮辐结构情况,提高通孔的设置灵活方便性,
作为优选,在其中一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上设置通孔,同时在该辐条所对应的对面通风孔上设置具有较其他通风孔尺寸更大的通风孔,形成非对称的通孔及通风孔结构。更好减轻车轮边缘的旋转质量,可以减少整车的非悬挂质量进而减轻悬挂质量。
作为优选,在有通孔的辐条所对应的对面通风孔外连接壁处上更大尺寸的豁口,该豁口较其他通风孔外连接壁处的豁口具有更大的豁口尺寸,形成非对称豁口结构。更好减轻车轮边缘的旋转质量,可以减少整车的非悬挂质量进而减轻悬挂质量。
作为优选,采用2~3个通风孔所在的通风孔外连接壁处上设有非对称豁口结构。提高非对称结构所能带来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在通风孔外端两侧的设有两个圆角半径尺寸大小不一样的过渡风孔圆角,形成通风孔上不对称的非对称过渡风孔圆角结构。提高满足车轮本身的静平衡效果。
作为优选,选择2~3个通风孔作非对称过渡风孔圆角结构。提高非对称结构所能带来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非对称结构可更大程度上可更大程度上提高车轮使用舒适性及可承受疲劳寿命,使车轮整体轻量化,提升汽车行驶起步速率;更好的改善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还可更好减轻车轮边缘的旋转质量,可以减少整车的非悬挂质量进而减轻悬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H-H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豁口的可观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包括轮辋20和轮辐,车轮可以优先采用五辐轮的车轮结构。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10中,在车轮安装孔所在安装面与相邻两根辐条内连接端交叉边缘处所形成的倾斜拱起加强筋13(见图2),在任意2~3个倾斜拱起加强筋与车轮安装面处的连接交叉顶角度设为微度偏斜交叉顶角14(见图2),形成连接交叉顶角度的非对称结构;选择在其中任意三根或四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12处设置通孔11,形成辐条中部区域的非对称结构。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中,采用选择其中任意两根或三根辐条作径向微度倾斜,形成部分辐条倾斜的非对称结构。微度偏斜交叉顶角在相邻两根辐条与车轮安装中心孔之间所形成的中心连线上成顶角偏斜设置,微度偏斜交叉顶角的顶角角度偏斜范围为-10o~+10o的偏斜角度范围。每根辐条在倾斜角度范围内的倾斜角度不相同。通孔11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通孔。在其中一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上设置通孔11,同时在该辐条所对应的对面通风孔30上设置具有较其他通风孔尺寸更大的通风孔,形成非对称的通孔及通风孔结构。通风孔30包括通风孔外端两侧的左风孔圆角31和右风孔圆角32。在有通孔的辐条所对应的对面通风孔外连接壁40处上更大尺寸的豁口41,该豁口较其他通风孔外连接壁处的豁口具有更大的豁口尺寸,形成非对称豁口结构。采用23个通风孔所在的通风孔外连接壁处上设有非对称豁口结构。所述通风孔在通风孔外端两侧的设有两个圆角半径尺寸大小不一样的过渡风孔圆角,形成通风孔上不对称的非对称过渡风孔圆角结构。选择2~3个通风孔进行作非对称过渡风孔圆角结构。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轮辋、轮辐、辐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包括轮辋和轮辐,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中,在车轮安装孔所在安装面与相邻两根辐条内连接端交叉边缘处所形成的倾斜拱起加强筋,在任意2~3个倾斜拱起加强筋与车轮安装面处的连接交叉顶角度设为微度偏斜交叉顶角,形成连接交叉顶角度的非对称结构;选择在其中任意三根或四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处设置通孔,形成辐条中部区域的非对称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轮辐的多根辐条中,采用选择其中任意两根或三根辐条主体作径向微度倾斜,形成部分辐条倾斜的非对称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微度偏斜交叉顶角在相邻两根辐条与车轮安装中心孔之间所形成的中心连线上成顶角偏斜设置,微度偏斜交叉顶角的顶角角度偏斜范围为-10o~+10o的偏斜角度范围。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辐条在倾斜角度范围内的倾斜角度不相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通孔。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根辐条中部区域位置上设置通孔,同时在该辐条所对应的对面通风孔上设置具有较其他通风孔尺寸更大的通风孔,形成非对称的通孔及通风孔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有通孔的辐条所对应的对面通风孔外连接壁处上更大尺寸的豁口,该豁口较其他通风孔外连接壁处的豁口具有更大的豁口尺寸,形成非对称豁口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23个通风孔所在的通风孔外连接壁处上设有非对称豁口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在通风孔外端两侧的设有两个圆角半径尺寸大小不一样的过渡风孔圆角,形成通风孔上不对称的非对称过渡风孔圆角结构。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其特征在于:选择2~3个通风孔作非对称过渡风孔圆角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8709.3A CN105150757B (zh) | 2015-08-14 | 2015-08-14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8709.3A CN105150757B (zh) | 2015-08-14 | 2015-08-14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50757A true CN105150757A (zh) | 2015-12-16 |
CN105150757B CN105150757B (zh) | 2017-07-11 |
Family
ID=5479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98709.3A Active CN105150757B (zh) | 2015-08-14 | 2015-08-14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50757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254888U (zh) * | 2013-03-19 | 2013-10-30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通风孔轮毂 |
WO2013160999A1 (ja) * | 2012-04-24 | 2013-10-31 | 中央精機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
CN203381421U (zh) * | 2013-03-13 | 2014-01-08 |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窗精铣轮毂 |
-
2015
- 2015-08-14 CN CN201510498709.3A patent/CN1051507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60999A1 (ja) * | 2012-04-24 | 2013-10-31 | 中央精機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
CN203381421U (zh) * | 2013-03-13 | 2014-01-08 |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窗精铣轮毂 |
CN203254888U (zh) * | 2013-03-19 | 2013-10-30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通风孔轮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50757B (zh) | 2017-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17280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1687440B (zh) | 用于车辆的轮胎 | |
JP6114510B2 (ja) |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6414111B (zh) | 非充气轮胎 | |
CN103201123B (zh) | 轮胎 | |
CN105705347A (zh) | 包括具有多个刀槽花纹的花纹块的胎面 | |
JP2017114212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82467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4972840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614289B (zh) | 轮胎 | |
CN107531100A (zh) | 包括具有多个切口的花纹块的胎面 | |
JP2018039372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844193B2 (ja) | フェンダーライナ | |
CN105150757A (zh)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 |
US20190111731A1 (en) | Vehicle wheel | |
WO2013007100A4 (zh) | 立交桥 | |
JP5952949B2 (ja) |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3075452B (zh) | 一种空气悬架用导向簧总成 | |
CN218577408U (zh) | 一种破风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 | |
CN104527331A (zh) | 一种含细致钢片的皮卡专用轮胎 | |
CN204915097U (zh)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辐条连接结构 | |
CN204915095U (zh)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轻量化轮辐结构 | |
CN105150758A (zh)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轮辐结构 | |
CN106585287B (zh) | 球体状自行车轮胎胎面结构 | |
CN105150755A (zh)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减重式轮辐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