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8246B -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8246B
CN105128246B CN201510521850.0A CN201510521850A CN105128246B CN 105128246 B CN105128246 B CN 105128246B CN 201510521850 A CN201510521850 A CN 201510521850A CN 105128246 B CN105128246 B CN 105128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buoy
mould
foam material
resilient foam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18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8246A (zh
Inventor
史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an Bao Dao plastic sho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史美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史美玉 filed Critical 史美玉
Priority to CN2015105218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28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28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8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8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8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本发明的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弹性发泡材料均匀放置于下模内,将上模和下模扣合;B: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内的温度升高;C:松开上模和下模,并提升上模,使得上模和下模内部的弹性发泡材料膨胀,成型为救生圈半成品;D:对救生圈半成品进行修边,得到救生圈成品。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造出的一次发泡成型实心救生圈耐酸碱、防老化、高弹性、舒适性好、可靠性高,其制造方法简单、巧妙,提高了发泡质量,并可以生产出双色的救生圈,提高了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涉及到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背景技术
传统救生圈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充气式救生圈,平时为平整状态,容易携带和储存,在使用时需要向内部充气。该种救生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因破损而漏气,导致无法继续使用,可靠性较差;另一种救生圈是内部为泡沫、外部为硬质塑料的实心救生圈,该种救生圈虽然解决了充气式救生圈可靠性差的问题,但是由于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为外层的硬质塑料,舒适性极差,硬质塑料还容易对人体造成损伤。在使用过程总不慎磕碰到坚硬的地方(岩石等)时,硬质塑料容易破损,露出里面的泡沫材料,而泡沫材料非常容易损坏,也会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另外,该种救生圈的生产也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本发明的救生圈的制造方法采用的模具结构如下:包括可以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环形凹槽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弹性发泡材料均匀放置于下模内,将上模和下模扣合;
B: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内的温度升高;
C:松开上模和下模,并提升上模,使得上模和下模内部的弹性发泡材料膨胀,成型为救生圈半成品;
D:对救生圈半成品进行修边,得到救生圈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中,首先使得模具内的弹性发泡材料受热软化,并在预发泡温度保持预发泡时间;然后再将使模具内的温度升高至发泡温度,并保持预定发泡时间。将弹性发泡材料保持在预发泡温度一定时间,可以使得其内部更加均匀,避免出现某处因软化不够而导致发泡不彻底、出现硬块的情形,从而可以使得发泡后的形状可控、美观。
具体来说,所述弹性发泡材料为PVC,所述预发泡温度为170~180℃,所述预发泡时间为30~40分钟,所述发泡温度为185℃,所述预定发泡时间为50~80秒。传统做法一般都是直接将模具内的温度升高至发泡温度185℃,并保持300~400秒后进行发泡,上述做法容易导致模具内部的发泡材料烧焦,而如果在升高至发泡温度后,减少保持的时间,就会导致发泡不均匀。本发明通过延长发泡材料的软化状态时间,并减少发泡材料在发泡温度下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发泡质量。
应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救生圈,包括本体,关键在于所述本体由弹性发泡材料一次发泡成型;所述弹性发泡材料为EVA、PVC、橡胶中的一种该种救生圈为实心的,不会存在漏气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而且发泡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了舒适性,且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目前的救生圈一般都是单色的,为提高救生圈的美观度,本发明还提出了一次发泡成型实心双色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时,采用的模具结构如下:包括可以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环形凹槽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弹性发泡材料均匀放置于下模内;
B:将一个隔板覆盖于下模上,并在隔板上均匀放置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再将上模和下模扣合;
C: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内的温度升高;
D:松开上模和下模,并提升上模,使得上模和下模内部的弹性发泡材料膨胀,成型为救生圈半成品;
E:对救生圈半成品进行修边,得到救生圈成品。
所述B步骤中的隔板为环形板结构,由软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第三弹性发泡材料预先制成;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颜色不同。
通过隔板,使得上、下不同颜色的弹性发泡材料在软化阶段隔开,在最后的发泡阶段,隔板、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同时进行发泡,这样,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就不会混在一起,使得救生圈出现两种颜色。
进一步地,为避免上述的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在软化阶段与隔板混在一起,而导致相接处颜色混乱,本发明提出下述模具和方法:所述上模的底部周边和下模的顶部周边均设有突出的隔板容置槽,所述B步骤中的隔板的发泡膨胀率低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发泡膨胀率。隔板的外周大于下模、上模的环形凹槽的外周,这样即使在软化阶段,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与隔板混在一起,也不会影响到隔板外侧表面,而在发泡膨胀时,由于隔板的发泡膨胀率低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发泡膨胀率,因此膨胀后隔板处不会出现突出的情形,保证了救生圈的外形符合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均匀设有多个过料通孔,这样在软化阶段,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会通过过料通孔接触并融合在一起,避免救生圈的成品出现分层的情形。
进一步地,所述C步骤中,首先使得模具内的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受热软化,并在预发泡温度保持预发泡时间;然后再使模具内的温度升高至发泡温度,并保持预定发泡时间,以提高发泡质量。
应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救生圈,包括本体,关键在于所述本体由弹性发泡材料一次发泡成型;所述弹性发泡材料为EVA、PVC、橡胶中的一种;所述本体分成两个半体,所述两个半体所用材料的颜色不同。
本发明的一次发泡成型实心救生圈耐酸碱、防老化、高弹性、舒适性好、可靠性高,其制造方法简单、巧妙,提高了发泡质量,并可以生产出双色的救生圈,提高了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用的模具结构。
图2是实施例2、3中的隔板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3所用的模具结构。
附图标示:1、上模;2、下模;3、隔板;4、过料通孔;5、隔板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次发泡成型实心救生圈的制造方法,采用的模具结构如下:包括可以扣合在一起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均为环形凹槽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弹性发泡材料均匀放置于下模2内,将上模1和下模2扣合;
B: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加热,首先使模具内的温度升高至170~180℃,使得模具内的弹性发泡材料受热软化,并保持30~40分钟;然后再将使模具内的温度升高至185℃,并保持50~80秒;
C:松开上模1和下模2,并提升上模1,使得上模1和下模2内部的弹性发泡材料膨胀,成型为救生圈半成品;
D:对救生圈半成品进行修边,得到救生圈成品。
本实施例的应用上述方法制造的一次发泡成型实心救生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PVC一次发泡成型。该种救生圈为实心的,不会存在漏气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而且发泡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了舒适性,且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次发泡成型实心双色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时,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模具;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弹性发泡材料均匀放置于下模2内;
B:将一个隔板3覆盖于下模2上,并在隔板3上均匀放置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再将上模1和下模2扣合;
C: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内的温度升高;
D:松开上模1和下模2,并提升上模1,使得上模1和下模2内部的弹性发泡材料膨胀,成型为救生圈半成品;
E:对救生圈半成品进行修边,得到救生圈成品。
所述B步骤中的隔板3为环形板结构,由软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第三弹性发泡材料预先制成,具体可以先将第三弹性发泡材料预热软化,然后压制成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颜色不同。
如图2所示,隔板3均匀设有多个过料通孔4,这样在软化阶段,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会通过过料通孔4接触并融合在一起,避免救生圈的成品出现分层的情形。
本实施例的应用上述方法制造的一次发泡成型双色实心救生圈包括本体,关键在于所述本体由弹性发泡材料一次发泡成型;所述弹性发泡材料为EVA、PVC、橡胶中的一种;所述本体分成两个半体,所述两个半体所用材料的颜色不同,提高了美观度。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模具如图3所示,所述上模1的底部周边和下模2的顶部周边均设有突出的隔板容置槽5,所述B步骤中的隔板3的发泡膨胀率低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发泡膨胀率。
隔板3的外周直径与隔板容置槽5的外周直径相同,均大于下模2、上模1的环形凹槽的外周,这样即使在软化阶段,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与隔板3混在一起,也不会影响到隔板3外侧表面,而在发泡膨胀时,由于隔板3的发泡膨胀率低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发泡膨胀率,因此膨胀后隔板3处不会出现突出的情形,保证了救生圈的外形符合要求。
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及救生圈与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5)

1.一种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模具结构如下:包括可以扣合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环形凹槽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弹性发泡材料均匀放置于下模内;
B:将一个隔板覆盖于下模上,并在隔板上均匀放置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再将上模和下模扣合;
C: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内的温度升高;
D:松开上模和下模,并提升上模,使得上模和下模内部的弹性发泡材料膨胀,成型为救生圈半成品;
E:对救生圈半成品进行修边,得到救生圈成品;
所述B步骤中的隔板为环形板结构,由软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第三弹性发泡材料预先制成;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颜色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底部周边和下模的顶部周边均设有突出的隔板容置槽,所述B步骤中的隔板的发泡膨胀率低于所述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的发泡膨胀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均匀设有多个过料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首先使模具内的温度升高,使得模具内的第一弹性发泡材料、第二弹性发泡材料受热软化,并在预发泡温度保持预发泡时间;然后再使模具内的温度升高至发泡温度,并保持预定发泡时间。
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造的救生圈,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弹性发泡材料一次发泡成型;所述弹性发泡材料为EVA、PVC、橡胶中的一种;所述本体分成两个半体,所述两个半体所用材料的颜色不同。
CN201510521850.0A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Active CN105128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1850.0A CN105128246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1850.0A CN105128246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8246A CN105128246A (zh) 2015-12-09
CN105128246B true CN105128246B (zh) 2017-08-11

Family

ID=5471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1850.0A Active CN105128246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282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889B (zh) * 2016-04-23 2017-09-29 浙江东部塑胶有限公司路桥泰龙玩具分公司 游泳圈的制作方法
CN107618637B (zh) * 2017-10-24 2020-12-01 周超 救生圈
CN108162445B (zh) * 2017-12-28 2019-11-08 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泳圈制作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3445A (zh) * 2003-09-03 2004-05-05 陈松和 发泡成品的制造方法
CN201989935U (zh) * 2010-10-22 2011-09-28 郭呈生 助泳游泳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3445A (zh) * 2003-09-03 2004-05-05 陈松和 发泡成品的制造方法
CN201989935U (zh) * 2010-10-22 2011-09-28 郭呈生 助泳游泳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8246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8246B (zh) 一种救生圈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救生圈
US20190059516A1 (en) Microwave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thereof
TWI674963B (zh) 微波成型鞋及其製造方法
CN100522572C (zh) 发泡垫体的制造方法
CN105034237B (zh) 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
CN103753836A (zh) Pu发泡鞋底的生产方法
CN104197491A (zh) 底壳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空调器
TWM573283U (zh) 鞋體結構
CN105599209A (zh) 一种高回弹性鞋底的制作方法
CN110731679A (zh) 一次性发泡成形的高透气垫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65471A (zh) 微波成型鞋及其制造方法
TWI708674B (zh) 發泡成型體、鞋體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CN111634040A (zh) 注射成型的一体多色热塑性弹性体发泡鞋底及其制造方法
CN204997909U (zh) 一种救生圈制造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救生圈
CN105965902B (zh) 用于制造缓冲垫的装置
CN204908170U (zh) 用于连接鞋底与鞋面的连接扣及其设有该连接扣的拼装鞋
CN201409540Y (zh) 运动鞋鞋面结构
CN109551703A (zh) 发泡鞋底成型方法及其模具及其鞋底结构
CN108908848B (zh) 一种高耐磨弹性支座及其加工工艺
CN105922497A (zh) 一种嵌入式硅胶模具生产pu发泡产品的工艺及设备
CN206855870U (zh) 一种ea模具胶模脱模装置
TWI582166B (zh) 熱塑性聚氨酯可發泡原料組成及其發泡體
CN100375674C (zh) 一种pvc鞋底成型模具
CN107283865A (zh) 无胶贴合一体成型鞋底的制造方法
CN207784445U (zh) 一种发泡tpu鞋底中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4

Address after: 056500 95 friendship south street, Cixian, Handan, Hebei.

Patentee after: Cixian Bao Dao plastic shoe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Guangdong Guangzhou Haizhuqu District Guangzhou Road South Hua South shoe city North District, Hui can 5 buildings 10

Patentee before: Shi Mei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