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1641A - 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与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与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1641A
CN105111641A CN201510666400.0A CN201510666400A CN105111641A CN 105111641 A CN105111641 A CN 105111641A CN 201510666400 A CN201510666400 A CN 201510666400A CN 105111641 A CN105111641 A CN 105111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silicon
emulsion
reactor
fluoropolymer dispersions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64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1641B (zh
Inventor
林学佐
锺迪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nd Tek Advance Material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and Tek Advance Materi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nd Tek Advance Material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and Tek Advance Material Scie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11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1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vinylidene fluorid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包括: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以及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30wt%至50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制备的涂料具有光泽度、耐沾污性、耐酸性、抗开裂性、及耐洗刷性更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与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含氟聚合物分散体,更特别关于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建筑涂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巨大。聚偏氟乙烯(PVDF)树脂涂料以其超常的耐候性、耐污染性、和耐化学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中。然而聚偏氟乙烯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不符合环保涂料的发展趋势。此外,聚偏氟乙烯在涂装时需要高温烘烤而无法风干,限制其应用范围。通过将偏氟乙烯单体(VDF)与其他含氟单体如六氟丙烯(HFP)共聚,可改善其性能并可应用于水性涂料中。然而上述P(VDF-HFP)的共聚物特性仍可进一步改善。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将其他高分子导入P(VDF-HFP)系统,以形成功能更佳的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包括: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以及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30wt%至50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0.3至0.9重量份的乳化剂、0.02至0.12重量份的pH缓冲剂混合均匀;(2)将0.06至0.1重量份的引发剂,与4wt%至7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加入反应器;(3)将0.3至0.9重量份的乳化剂、0.02至0.12重量份的pH缓冲剂、与剩余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及水制成预乳化液,其中该丙烯酸酯聚合物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与有机硅乳液总重的30wt%至50wt%;(4)在室温下搅拌条件下,将40至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将温度保持在60-70℃范围,持续0.5-1小时;以及(5)保持温度60-70℃,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30-9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75-80℃并反应30-60分钟;将温度降至60-70℃后将0.1至0.2重量份的终止剂加入反应器中,并保温1-2.5小时,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包括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P(VDF-HFP)相对于偏氟乙烯的均聚物(PVDF),具有较低的结晶度,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较高的溶剂溶胀性。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P(VDF-HFP)中的HFP含量介于20wt%至50wt%之间。若HFP含量过高,则形成的皮膜会软。若HFP含量过低,则无法空干。
上述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亦包含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若有机硅乳液的比例过高,则导致反应过程中产生胶化粒子。若有机硅乳液的比例过低,则分散体达不到所需的性能。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有机硅乳液为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乳液。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兼具甲基硅氧键结和苯基硅氧键结。由于苯基硅氧键结的存在,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在热弹性、机械性能、黏结性、与光泽等方面明显优于甲基有机硅树脂。有机硅乳液能改善分散体的光泽度、耐酸性和抗裂性。
上述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亦包含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30wt%至50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比例过低,则反应过程不稳定而容易出现破乳现象,且反应完成后的产物易分层。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比例过高,则会影响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耐候性及耐洗刷性。上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包括合适的丙烯酸类、甲基丙烯酸类、或其他可共聚单体,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丁酯(MB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羟丙酯(HPA)、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中一或多者的混合物。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乙酯(EA)混合,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混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可进一步包含1-10重量份的功能单体,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MA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有机硅功能单体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或其组合。功能单体可提高与基材的附着力,增加树脂成膜时的交联密度,提高树脂的耐水性、光泽、硬度及柔韧性。若功能单体的用量过高,则反应时易凝胶,生成的树脂会变脆、耐水性变差,耐候性降低。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1)在一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0.3至0.9重量份的乳化剂、0.02至0.12重量份的pH缓冲剂混合均匀。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乳化剂可为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反应型乳化剂、复合型乳化剂、或上述组合。阴离子乳化剂可为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复合型乳化剂可为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比如乳化剂MS-1。非离子乳化剂可为聚氧乙烯月桂醚。反应型乳化剂可为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比如市售的COPS-1。若此步骤的乳化剂用量过高,则聚合速率过快,易凝胶化;体系中会产生大量气泡,不利于乳液稳定;聚合物成膜后耐水性等物化耐性显著降低。若此步骤的乳化剂用量过低,则乳液稳定性差,聚合反应易凝聚,易造成抱轴及挂胶现象。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pH缓冲剂可为磷酸盐、碳酸盐、或上述组合。若此步骤的pH缓冲剂用量过高,则会降低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及功能单体的反应活性,聚合物成膜后耐水性等物化性能降低。若此步骤的pH缓冲剂用量过低,则体系不稳定,反应过程中易发生破乳。
接着(2)将0.06至0.1重量份的引发剂,与4wt%至7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加入该反应器。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引发剂以低温油溶性引发剂为宜,这是因为水溶性引发剂易于在水相中引发单体,对于溶胀到含氟和含硅体系中的单体引发速率低,不利于生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或半IPN结构。再者,含氟和含硅体系在较高温度如大于85℃条件下极不稳定,易于破乳结团。引发剂可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引发剂为AIBN。若引发剂用量过高,则引发速率过快,易破乳、凝胶化。若引发剂用量过低,则反应速率低。在此步骤中,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用量过高,则体系不稳定,分散液易结团。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用量过低,则不能较好的溶解引发剂。
接着(3)将0.3至0.9重量份的乳化剂、0.02至0.12重量份的pH缓冲剂、与剩余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及适量的水制成预乳化液。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2)与(3)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30wt%至50wt%。
接着(4)在室温下搅拌条件下,将40wt%至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该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将温度保持在60-70℃范围,持续0.5-1小时。在此步骤中,若预乳化液用量过高,则反应初期单体浓度过高,反应速率快,易发生凝胶、破乳。若预乳化液用量过低,则单体浓度过低,反应速率慢,反应时间会延长。在此步骤中,若温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久,则乳化体系易破裂,且反应速率过快,易破乳、胶化,也会影响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活性自由基减少,影响与后续反应的连续性。若温度过低或持续时间过短,则反应速率低,残留单体较多,影响后续反应。
接着(5)保持温度60-70℃,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30-9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若预乳化液添加时间过短,则单位时间内单体浓度过高,反应速率过快,易产生破乳、凝胶。若预乳化液添加时间过长,则反应速率过低。之后升温至75-80℃,并反应30-60分钟。在此步骤中,若温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久,则乳液体系不稳定,易破乳。若温度过低或持续时间过短,则残留单体过多,反应转化率低。接着将温度降至60-70℃后,将0.1至0.2重量份的终止剂加入反应器中,并保温1-2.5小时,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在此步骤中,若温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久,则乳液体系不稳定,易破乳。若温度过低或持续时间过短,则残留单体过多,反应转化率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止剂可为水溶性终止剂如过硫酸钾(KPS)、过硫酸铵(APS)、叔丁基过氧化氢(t-BPH)与甲醛和次硫酸钠(SFS)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终止剂(t-BPH/SFS)、或APS/FeSO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止剂为氧化还原体系终止剂t-BPH/SFS。若终止剂用量过高,则乳液体系不稳定,易破乳。若终止剂用量过低,则残留单体过多,反应转化率低。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将1至10重量份的功能单体加入步骤(2)的该反应器。
上述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可用于水性建筑涂料,具有优异的光泽度、耐沾污性、耐酸性、抗开裂性及耐洗刷性。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下述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售的氟橡胶F2601(HFP含量为37wt%,固含量32%)、F2611L(HFP含量为20wt%,固含量28%)、与F2631L(HFP含量为50wt%,固含量30%)。
下述有机硅乳液为瓦克公司所售的水性含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乳液50E,固含量50%;52E,固含量60%;与德国迪高公司所售的40/W,固含量50%。
实施例1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200g有机硅乳液(MP50E)、4g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与1g的碳酸氢钠后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将0.8gAIBN、20g甲基丙烯酸甲酯(MMA)、8g丙烯酸乙酯(EA)、及10g甲基丙烯酸(MAA)加入反应器。
在另一容器中,将4gSLS、1g碳酸氢钠、260gMMA、及112g丙烯酸乙酯(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4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6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3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75℃并保温反应6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6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到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实施例2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400g有机硅乳液(P40/W)、6gSLS、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0.7gAIBN、10gMMA、8gEA、及1g丙烯酰胺(AM)。
在另一容器中,将6gSLS,1g碳酸氢钠、190gMMA、及152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0.5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3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2.5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实施例3
在反应器中加入3571.4g含氟聚合物(F2611L)、500g有机硅乳液(MPF52E)、5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0.8gAIBN、18gMMA、6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5gSLS,1g碳酸氢钠、282gMMA、及114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6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9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75℃并保温反应6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6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2.5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可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实施例4
在反应器中加入3333.3g含氟聚合物(F2631L)、300g有机硅乳液(MPF52E)、6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gAIBN与12gMMA、8gEA。
在另一容器中,将6gSLS、1g碳酸氢钠、288gMMA、及192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0.5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3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5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实施例5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400g有机硅乳液(MPF52E)、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2gAIBN、26gMMA、14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及374gMMA、206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4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实施例6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400g有机硅乳液(MPF52E)、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2gAIBN、24gMMA、13gEA、4gHEM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336gMMA、187gEA、56gHEM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4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比较例1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2gAIBN、26gMMA、14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及374gMMA、206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4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比较例2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600g有机硅乳液(MPF52E)、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2gAIBN、26gMMA、14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374gMMA、206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反应物中出现胶化粒子。
比较例3(丙烯酸酯聚合物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29wt%)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400g有机硅乳液(MPF52E)、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0.7gAIBN、10gMMA、8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及190gMMA、152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反应物中出现胶化粒子或破乳现象。
比较例4(丙烯酸酯聚合物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51.6wt%)
在反应器中加入3125g含氟聚合物(F2601)、400g有机硅乳液(MPF52E)、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3gAIBN、26gMMA、14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394gMMA、206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4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比较例5
参照实施例3的原料用量。在反应器中加入5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0.8gAIBN、18gMMA、6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5gSLS,1g碳酸氢钠、282gMMA、及114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6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9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75℃并保温反应6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6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2.5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然后将3571.4g含氟聚合物(F2611L)、500g有机硅乳液(MPF52E)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分散体。将该分散体用于后续面漆涂料制备时出现结团现象,无法使用。
比较例6
在反应器中加入3571.4g含氟聚合物(F2611L)、8gSLS、与1g碳酸氢钠并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再加入1.2gAIBN、26gMMA、14gEA、5gMAA、及5gAM。
在另一容器中,将8gSLS,1g碳酸氢钠、及374gMMA、206gEA、及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40wt%的预乳化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温度保持在70℃持续1小时。然后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在60分钟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升温至80℃并保温反应4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70℃,加入1g终止剂(t-BPH/SFS),并保温1小时。最后降温冷却过滤,即得水性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表1实施例1-6和比较例1-6的配方
续表1
将下述表2配方中的组份研磨至粒径为小于10μm制得研磨料:
表2研磨料配方
研磨料组成 组成重量(g)
30
纤维素(2.5%) 140
pH调节剂AMP-95 5
分散剂SN-DISPERSANT 5040 6
润湿剂RM-1124 4
消泡剂SN-NXZ 2
丙二醇 20
钛白粉 215
绢云母粉 15
石英粉 10
高岭土(2000目) 10
防腐剂A33 1
总计 458
将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6制备的分散体,依据以下配方制备涂料作为面漆:
表3面漆配方
组份 重量(g)
分散体(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6) 570
丙烯酸乳液 30
表2研磨料(粒径小于10μm) 458
消泡剂SN-NXZ 2
醇酯-12 30
PU型增稠剂RM-8W 4
流平剂RM-2020 6
总计 1100
表3中的丙烯酸乳液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制程:
1.先将反应槽抽真空,再用氮气破真空或直接通大量氮气以去除槽中氧气。在氮气下,下料编号①,开高速搅拌(250rpm),并升温至内温72℃;
2.将1/4倍的编号②料加入反应槽中,继续搅拌;
3.剩余3/4倍的编号②料加入编号③料中,持续搅拌(250r/min),制备预乳液;
4.待反应槽内温恒定于72℃后,加入④,并降低搅拌速度至120r/min,5min之内即有冲温现象,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槽内温不得超过82℃;
5.保持内温在75-82℃之间,持续反应30min,待内温恒定于78℃左右,开始滴加由步骤3制得的预乳液,并同时分管滴加编号⑤;3-3.5h滴加完预乳液和⑤;
6.保温30min,在15min内将⑥加入反应槽;
7.保持反应槽内温度于78-82℃内,反应1.5h后降温至室温,用400目滤布过滤即可。
将下述表4配方中的组份研磨至粒径为小于10μm制得研磨料:
表4研磨料配方
研磨料组成 组成重量(g)
70
纤维素(2.5%) 80
pH调节剂AMP-95 5
分散剂SN-DISPERSANT 5040 6
润湿剂RM-1124 4
消泡剂SN-NXZ 2
钛白粉 180
碳酸钙 130
滑石粉 100
总计 577
底漆可使用目前已有的常规底漆,例如依据以下配方制备底漆。
表5底漆配方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9755-2001制备试验样品,先涂上底漆后,湿膜厚度约100μm,干燥6小时,再涂上面漆,湿膜厚度约100μm,再干燥7天后,再进行测试。测试性能结果如表6所示。
第6表(涂层性能)
由表6可知,本发明由实施例1-6的分散体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光泽度、耐沾污性、耐酸性、抗开裂性、及耐洗刷性。与比较例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开裂性。
上述测定方法按照以下标准:
光泽:测定仪器采用REFO-60MINI型光泽计,检验方法及标准采用中国国标GB/T9754-2007测定。
耐沾污: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9780-2005所述方法测定。
耐酸性: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9274-1988所述方法测定。
涂膜外观:通过肉眼观察。
耐洗刷性: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9266-1988所述方法测定。
虽然本发明已以数个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任意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包括:
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以及
占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有机硅乳液总重量的30wt%至50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其中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六氟丙烯的含量为20wt%至50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其中该有机硅乳液为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乳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其中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其中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更包括1-10重量份的功能单体,且该功能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上述的组合。
6.一种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一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10至30重量份的有机硅乳液、0.3至0.9重量份的乳化剂、0.02至0.12重量份的pH缓冲剂混合均匀;
(2)将0.06至0.1重量份的引发剂,与4wt%至7wt%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加入该反应器;
(3)将0.3至0.9重量份的乳化剂、0.02至0.12重量份的pH缓冲剂、与剩余的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及水制成预乳化液,其中该丙烯酸酯聚合物占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与该有机硅乳液总重的30wt%至50wt%;
(4)在室温下搅拌条件下,将40wt%至50wt%的上述预乳化液滴加到该反应器中,并开始加热升温;将温度保持在60-70℃范围,持续0.5-1小时;以及
(5)保持温度60-70℃,将剩余预乳化液在30-90分钟内滴加到该反应器中,升温至75-80℃并反应30-60分钟;将温度降至60-70℃后将0.1至0.2重量份的终止剂加入该反应器中,并保温1-2.5小时,降温冷却过滤,即得一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更包括将1至10重量份的功能单体加入步骤(2)的该反应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该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六氟丙烯的含量为20wt%至50wt%。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有机硅乳液为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乳液。
CN201510666400.0A 2015-06-25 2015-10-15 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与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11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0473A TWI521004B (zh) 2015-06-25 2015-06-25 水性有機矽含氟聚合物分散體與其製備方法
TW104120473 2015-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1641A true CN105111641A (zh) 2015-12-02
CN105111641B CN105111641B (zh) 2017-03-15

Family

ID=5465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6400.0A Active CN105111641B (zh) 2015-06-25 2015-10-15 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与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14641B2 (zh)
CN (1) CN105111641B (zh)
TW (1) TWI5210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9201A (zh) * 2016-02-22 2017-08-29 广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可稀释型聚氟乙烯涂料与涂层及其形成方法
CN110352226A (zh) * 2017-03-02 2019-10-18 诺莱克斯股份公司 由分散的聚合物和乳化的有机硅树脂聚合物组成的水基胶粘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763B (zh) * 2016-02-16 2017-04-11 廣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烘烤型水性有機矽含氟聚合物塗料、塗層、與其形成方法
CN107286797B (zh) * 2017-05-11 2019-09-17 湖北大学 自乳化水性环氧磷酸酯防腐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6921B (zh) * 2018-06-15 2021-10-15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型含氟无皂乳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078867B (zh) * 2019-05-13 2021-11-02 衡水新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外墙涂料用核壳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52352B (zh) * 2019-08-23 2021-08-13 三晃树脂(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2508A1 (en) * 1999-07-02 2001-01-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175814A (zh) * 2005-05-19 2008-05-07 阿科玛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水性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高耐候性屋顶涂料
CN102906204A (zh) * 2010-05-19 2013-01-30 索尔维公司 Pvdf涂覆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3772A1 (de) * 2011-03-17 2012-09-20 Rudolf Hensel Gmbh Zusammensetzung für eine dammschichtbildende brandschutzbeschichtung, brandschutzbeshichtung, deren verwend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ur eine dammschichtbildende brandschutzbesch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2508A1 (en) * 1999-07-02 2001-01-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175814A (zh) * 2005-05-19 2008-05-07 阿科玛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水性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高耐候性屋顶涂料
CN102906204A (zh) * 2010-05-19 2013-01-30 索尔维公司 Pvdf涂覆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曲爱兰等: ""含氟硅乳液膜的梯度功能分布和疏水性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9201A (zh) * 2016-02-22 2017-08-29 广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可稀释型聚氟乙烯涂料与涂层及其形成方法
CN107099201B (zh) * 2016-02-22 2020-02-07 广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可稀释型聚氟乙烯涂料与涂层及其形成方法
CN110352226A (zh) * 2017-03-02 2019-10-18 诺莱克斯股份公司 由分散的聚合物和乳化的有机硅树脂聚合物组成的水基胶粘剂
CN110352226B (zh) * 2017-03-02 2023-11-07 诺莱克斯股份公司 由分散的聚合物和乳化的有机硅树脂聚合物组成的水基胶粘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1004B (zh) 2016-02-11
US10214641B2 (en) 2019-02-26
TW201538589A (zh) 2015-10-16
CN105111641B (zh) 2017-03-15
US20160376459A1 (en) 2016-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1641A (zh) 水性有机硅含氟聚合物分散体与其制备方法
CN112280043B (zh) 一种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复合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6534597B2 (en) Polymerizable compounds and use thereof
CN101781390B (zh) 一种建筑外墙用核壳结构高硅硅丙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2532436B (zh) 单组分室温交联的水性含氟涂层的制备方法
JP2934328B2 (ja) 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系エマルジョン
CN110218275B (zh) 一种抗阴角开裂的丙烯酸乳液和包含该乳液的水性阻尼涂料
CN109535312A (zh) 底漆涂料用核壳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22831A (zh) 丙烯酸有机硅无皂共聚乳液的制备方法
JP3297764B2 (ja) 常温硬化性組成物
CN109369839B (zh) 一种自交联型氯乙烯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3719A (zh) 具备优异耐水耐沾污性能的哑光罩面纯丙乳液及制备方法
CN106146755A (zh) 一种高固含量硅丙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1724123A (zh) 建筑用硅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WO2000031159A1 (en) Latex particles based on a vinyl acetate-ethylene copolymerizate,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the use thereof
CN101445574B (zh) 一种用于制造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核壳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US20020064600A1 (en)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with improved adhesion to friable surfaces
JP2002012601A (ja) 塗料用水性重合体分散液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分散液
US10434539B2 (en) Baking-type aqueous organic silicon fluorine-containing polymer paint, coa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2266678A (zh) 一种外墙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TW584642B (en) Waterborne resin emulsion and waterborne coating
CN107082851B (zh) 一种拒水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4085307A (zh) 一种丙烯酸金属防腐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JP3662746B2 (ja) 既架橋高分子ラテッ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ラテックスから形成した塗膜
CN108948264A (zh) 反射型丙烯酸外墙乳液制备方法及反射型丙烯酸外墙乳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