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1259A - 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1259A
CN105091259A CN201510178300.3A CN201510178300A CN105091259A CN 105091259 A CN105091259 A CN 105091259A CN 201510178300 A CN201510178300 A CN 201510178300A CN 105091259 A CN105091259 A CN 105091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height
supply position
ai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83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1259B (zh
Inventor
西井由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509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1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由用户使用操作画面所包含的房间的俯视图而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用户使用操作画面所包含的高度图而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生成单元使用由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和由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决定空调的风向,并生成指定所决定的风向的控制数据。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5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099665的优先权,并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具有显示器的通信装置来控制送风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2-14110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基于从遥控器发送来的红外线信号来检测遥控器的发送位置,取得空气调节的对象空间的温度分布,并基于检测到的发送位置和所取得的温度分布确定发送者的位置,基于所确定的发送者的位置和空调范围求出限定范围,基于最新的温度分布求出存在于限定范围内的人的位置来作为限定范围值信息,基于限定范围位置信息来控制送风。
而且,日本特开2012-141104号公报中,按如下方式进行送风控制,在按下怕热运转键的情况下,向限定范围内的人强烈地送冷风,在按下怕冷运转键的情况下,避免朝向限定范围内的人送冷风。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性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操作设定送风装置的风向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是一种具有显示器的通信装置控制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示设置有所述送风装置的房间中的所述送风装置的平面位置和从所述送风装置到所述房间的地板为止的高度位置的设置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步骤,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俯视图来检测由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并且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高度图来检测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
生成步骤,使用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所述设置位置信息,决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风向,生成指定所述决定的风向的控制数据;以及
发送步骤,将所述生成的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送风装置。
这些一般和具体的方面可使用系统、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的任意组合来实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改善。
根据说明书和附图可以清楚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他益处和优点。这些益处和/或优点可由说明书和附图的各种实施方式和特征单独提供,为了得到一个或多个益处和/或优点,无需提供所有实施方式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用户使用通信装置操作设置在房间中的空调的样子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信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通信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3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4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形成本公开的基础的基础知识)
在上述日本特开2012-14110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空调:如果限定范围内的人为怕热的人则向该人进行送风控制,如果限定范围内的人为怕冷的人则进行将冷风避开该人的送风控制。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2-141104号公报中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指定送风位置,用户需要移动遥控器本身而进行定位,所以比较费工夫。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在检测多个人的位置的情况下,需要使每个人持有遥控器,送风位置的指定依赖于遥控器数。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操作设定送风装置的风向的技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是一种具有显示器的通信装置控制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示设置有所述送风装置的房间中的所述送风装置的平面位置和从所述送风装置到所述房间的地板为止的高度位置的设置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步骤,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俯视图来检测由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并且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高度图来检测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
生成步骤,使用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所述设置位置信息,决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风向并生成指定所述决定的风向的控制数据;以及
发送步骤,将所述生成的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送风装置。
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以在高度图上输入高度送风位置,并且在俯视图上输入平面送风位置这样的简易的操作来输入送风装置的风向。
(2)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包括存储步骤,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按一个以上的用户的每个用户进行关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也可以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每个用户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来生成所述控制数据。
在该情况下,由于平面送风位置和高度送风位置与每个用户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器中,使用每个用户的平面送风位置和高度送风位置来生成控制数据,所以能够受理多个用户的送风指示。
(3)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在所述俯视图上显示表示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的平面指示图标,
也可以在所述生成步骤中,在关联了所述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的高度指示图标移动到了相对于所述平面送风位置的预定的有效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的所述输入有效。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关联了高度送风位置的高度指示图标移动至显示在俯视图上的平面指示图标,对平面送风位置和高度送风位置进行关联。因此,用户能够以使高度指示图标移动这样的简易的操作输入平面送风位置和高度送风位置。
(4)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生成步骤中还可以包括标记显示步骤,在所述标记显示步骤中,在所述俯视图上设定与所述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相应的送风有效范围,在所述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没有位于所述送风有效范围内的情况下,使表示所述输入无效的无效标记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在该情况下,如果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位于与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相应的有效范围外,则向用户通知输入无效。因此,即使是在送风装置的实际送风位置与用户输入的送风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给用户带来接受感。
(5)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包括状态显示步骤,在所述状态显示步骤中,判定所述送风装置是否能够向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送风,在判定为不能送风的情况下,在所述俯视图上显示所述送风装置的实际的平面送风位置。
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认识到未向自己输入的送风位置送风的理由,并且能够认识到送风装置的实际送风位置。
(6)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用户的移动的移动检测步骤,
也可以在所述生成步骤中,在用所述控制数据控制了所述送风装置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移动的情况下,生成将所述决定的风向变更为所述移动后的位置的控制数据。
在该情况下,当检测到用户的移动时,由于变更送风装置的风向以追随于该移动,所以用户能够从送风装置不断地接收到适当的风。
(7)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也可以为多个,
在所述检测步骤中,进一步检测用户对一个送风装置的选择,
也可以在所述生成步骤中,将所述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选择的送风装置。
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在房间中设置有多个送风装置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选择希望送风的送风装置。
(8)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所述高度图上显示分别关联了不同的高度送风位置的多个高度指示图标,
也可以在所述检测步骤中,通过检测所述用户对一个高度指示图标的选择,检测所述高度送风位置。
在该情况下,由于当选择多个高度指示图标中的一个高度指示图标时输入该高度指示图标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所以用户能够通过进行选择高度指示图标这样的简易的操作来输入高度送风位置。
(9)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所述检测步骤中,使用户在所述高度图上指定位置,检测与所述指定的位置对应的高度送风位置来作为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
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在自己喜好的位置输入高度送风位置。
(整体构成)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图。空调系统具备通信装置100、空调600(送风装置的一例)以及服务器900。通信装置100例如能够采用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终端这样的用户可携带的计算机。或者,通信装置100也可以是空调600专用的遥控器。
空调600设置在用户的宅内,并按照用户使用通信装置100而输入的指示进行工作。服务器900例如是包括一台以上的计算机的云服务器。在本发明中,作为服务器900,例如能够采用空调600的制造厂家向用户提供与空调600相关的各种服务的厂家服务器。
网络例如包含宅外网络和宅内网络。空调600与通信装置100间用宅内网络连接,空调600与服务器900间用宅外网络连接,通信装置100与服务器900间用宅外网络连接。宅内网络是敷设在设置了空调600的宅内的网络,是无线LAN、有线LAN或两者并存的网络。宅外网络例如是互联网。而且,通信装置100、空调600以及服务器900使用TCP/IP等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通信装置100包含管理单元101、显示单元102、第一检测单元103、第二检测单元104、生成单元105、缓冲单元106、输出控制单元107以及输出单元108。
管理单元101例如包括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控制该存储器的处理器,将设置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管理设置位置信息。在此,设置位置信息表示设置了空调600的宅内的房间中的空调600的设置位置。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在设置位置信息中包含平面设置位置301和高度设置位置303。
如图2所示,平面设置位置301表示从上部俯瞰设置了空调的房间得到的布局图(俯视图210)上的空调的平面坐标。因此,平面设置位置301包含表示设置在俯视图210上的空调在X轴上的位置的坐标Xa和表示在Y轴上的位置的坐标Ya。
如图2的高度图220所示,高度设置位置303表示在设置了空调600的房间中,以地板为基准时的空调600的高度。这样,用平面设置位置301和高度设置位置303规定房间空间中的空调600的三维位置。
另外,管理单元101管理在俯视图210中规定的关于X轴和Y轴的信息,并且管理在高度图220中规定的关于Z轴的信息。
另外,管理单元101管理图3所示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在此,在高度送风位置304中包含第一高度送风位置和第二高度送风位置。第一高度送风位置是与配置在图2所示的高度图220中的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进行了预先关联的Z轴上的坐标。第二高度送风位置是与配置在高度图220中的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进行了预先关联的Z轴上的坐标。第一高度送风位置比第二高度送风位置高。
显示单元102包括显示器和控制该显示器的处理器,并显示各种画面。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102显示用于用户使用通信装置100来操作空调600的操作画面201。在此,作为构成显示单元102的显示器,例如能够采用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显示单元102的处理器例如进行生成操作画面201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检测轻敲(tap)、划动(swipe)、滑动(flick)这样的用户的操作的处理。
第一检测单元103例如包括处理器,并检测由用户使用操作画面201所包含的房间的俯视图210而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图3)。在此,平面送风位置302规定平面风向分量(风向的X-Y分量)。因此,平面送风位置302用坐标Xb和坐标Yb的二维数据表示。
第二检测单元104例如包括处理器,并检测用户使用操作画面201所包含的高度图220而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在实施方式1中,用户通过选择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因此,第二检测单元104在检测到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轻敲的情况下,检测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进行了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来作为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另一方面,第二检测单元104在检测到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轻敲的情况下,检测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进行了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来作为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
生成单元105例如包括处理器,使用由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由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决定空调600的风向,并生成指定所决定的风向的控制数据。
缓冲单元106包括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暂时保持生成单元105生成的控制数据。
输出控制单元107向由缓冲单元106保持的控制数据赋予用于将控制数据发送给空调600的头信息等。
输出单元108例如包括用于将通信装置100与宅内网络和宅外网络连接的通信电路,并用输出控制单元107向网络输出被赋予了头信息的控制数据。在本发明中,控制数据既可以采用从通信装置100直接发送给空调600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从通信装置100经由服务器900发送给空调600的方式。在前者的情况下,输出单元108将控制数据发送给空调600,在后者的情况下,输出单元108将控制数据发送给服务器900。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画面201的一例的图。在操作画面201中包含俯视图210和高度图220。俯视图210是从上面俯瞰设置了空调600的房间得到的布局图。在俯视图210中配置有空调图标250。在此,空调图标250显示在表示空调600在俯视图210上的位置的平面设置位置301。在图2的例子中,平面设置位置301采用了空调图标250的左上的顶点,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采用与空调600的重心位置对应的俯视图210上的位置,也可以采用与空调600的送风口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俯视图210上的位置。此外,在图2的例子中,为了便于说明,显示在俯视图210上的空调图标250用从正面观察空调600时的空调的图像显示,但在从上侧观察房间的情况下,实际的空调600的上面能看见,而不是正面能看见。
俯视图210在横向上设定X轴,在纵向上设定Y轴。X轴对应于现实空间中从上侧观察房间时的某一个方向,Y轴对应于现实空间中与该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因此,在X轴、Y轴标注有例如数米级的刻度。在图2的例子中,在X轴标注有0~4000(mm)的坐标,在Y轴标注有0~3600(mm)的坐标。
在俯视图210配置有用于决定平面送风位置302的平面指示图标211。在本发明中,例如,用户通过轻敲俯视图210上的期望的位置来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因此,平面指示图标211在俯视图210中显示用户轻敲的位置。另外,在变更平面送风位置302的情况下,例如,用户将处于显示状态的平面指示图标211划动至俯视图210上的期望的位置即可。此外,也可以通过使平面指示图标211预先显示在俯视图210上,并使用户划动该平面指示图标211,由此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
平面风向分量212是空调600的风向向平面(地面)的投影。在此,平面风向分量212用连接平面设置位置301和平面送风位置302的二维矢量表示。
在俯视图210的例如左侧显示有高度图220。高度图220是从与地板的法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房间得到的图。在高度图220也显示有空调图标250。空调图标250在高度图220中显示在天花板位置222的正下方。
在高度图220规定了地板位置221、天花板位置222以及Z轴。地板位置221与实际的房间的地板的位置对应,Z坐标的值为0。天花板位置222与实际的房间的天花板的位置对应。Z轴表示在实际的房间中从地板起的房间的高度。在高度图220中,将高度设置位置303规定为空调图标250的下边与Z轴的交点。
在高度图220显示有高度指示图标230。高度指示图标230为了用户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而使用。在此,高度送风位置304是指用户所在的房间的位置中的从地板起的高度。在高度图220中,作为高度指示图标230,在Z轴上排列显示有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和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分别与不同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关联。因此,在高度图220中,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和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分别显示在与预先关联的高度位置对应的高度图220上的位置。
在图2的例子中,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比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高。因此,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相比在高度图220上显示在更上侧。
在此,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是使想避免被来自空调600的风直接吹到的用户选择的图标,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是使希望被来自空调600的风直接吹到的用户选择的图标。用户使用图2所示的操作画面201,例如按以下方式决定风向。
(第一操作例)
在第一操作例中,首先,用户在高度图220中轻敲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中的任一个,选择某一个图标。在此,想避免被风直接吹到的用户轻敲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希望被风直接吹到的用户轻敲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
接着,用户轻敲俯视图210内的期望的位置,指定平面送风位置302。由此,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并决定平面风向分量212。然后,使用所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来决定风向。
(第二操作例)
在第二操作例中,首先,用户轻敲俯视图210的期望的位置,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接着,用户选择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并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并且,使用所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来决定风向。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平面设置位置301表示俯视图210上的空调600的平面坐标。在图3的例子中,将平面设置位置301的坐标Xa、坐标Ya分别规定为0。此外,平面设置位置301采用本空调系统导入时由作业员或用户预先输入的值。此外,平面设置位置301能够变更为任意的值。因此,在变更了空调600的设置位置的情况下,作业员或用户输入变更后的平面设置位置301的值即可。
平面送风位置302是使用俯视图210规定用户指定的平面风向分量212)的位置。在图3的例子中,将平面送风位置302的坐标Xb、Yb分别规定为2200、2400。
高度设置位置303表示以地板为基准时空调600的高度。在图3的例子中,作为高度设置位置303,规定了“0~2000”。这规定了,以地板位置221为基准,高度设置位置303为“2000”。此外,为了应对空调600的设置位置的变更,高度设置位置303能够进行任意变更。
在高度送风位置304中包含第一高度送风位置和第二高度送风位置。第一高度送风位置是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进行了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第二高度送风位置是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进行了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在图3的例子中,规定了“1000~2000”作为第一高度送风位置。这意味着,在平面送风位置302中,使空调600的叶片摆动,以使得风向的高度分量成为1000(mm)~2000(mm)的范围内。另外,规定“0~1000”作为第二高度送风位置。这意味着,在平面送风位置302中,使空调600的叶片(louver)摆动,以使得风向的高度分量成为0(mm)~1000(mm)的范围内。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由于规定了“1000~2000”作为第一高度送风位置,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例如显示在1000~2000这一范围内的任一位置(例如中间位置)所对应的高度图220上的位置。
另外,由于规定了“0~1000”作为第二高度送风位置,所以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例如显示在0~1000这一范围内的任一位置(例如中间位置)所对应的高度图220上的位置。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表示由用户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并等待高度送风位置304的输入的状态下的处理。
首先,第一检测单元103确认由用户输入完成的平面送风位置302(S111)。
接着,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用户有无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S112)。在此,用户通过选择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来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
在没有检测到高度送风位置304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112为否),处理返回至S111。另一方面,在检测到高度送风位置304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112为是),处理进入S113。
在S113中,生成单元105生成指定风向的控制数据。在此,生成单元105使用平面设置位置301和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求出平面风向分量212。然后,生成单元105使用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和高度设置位置303求出高度风向分量。然后,生成单元105将平面风向分量212和高度风向分量进行关联并生成控制数据。所生成的控制数据由缓冲单元106保持,并由输出控制单元107赋予头信息,从输出单元108输出至网络。当接收到该控制数据时,空调600按照该控制数据控制风向。
以下,说明控制数据的生成。例如,在图3的例子中,由于平面设置位置301为(0,0),平面送风位置302为(2200,2400),所以平面风向分量212例如用二维矢量(2200-0),(2400-0)表示。另外,选择了(0~1000:第二高度送风位置)作为高度送风位置304。在该情况下,生成单元105从作为第二高度送风位置的下限的0减去高度设置位置303(:2000)求出与作为第二高度送风位置的下限的0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在该情况下,与下限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算出为0-2000=-2000。另外,生成单元105通过从作为第二高度送风位置的上限的1000减去高度设置位置303(:2000)求出与作为第二高度送风位置的上限的1000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在该情况下,与上限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算出为1000-2000=-1000。
然后,生成单元105生成对平面风向分量212、与下限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以及与上限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进行了关联的数据作为控制数据。
接收到该控制数据的空调600在平面送风位置302设定使本身的高度为0的Z轴,在该Z轴上,例如使纵向的叶片摆动,以使得在从-2000(与下限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到-1000(与上限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的范围内送风。另外,空调600在以平面风向分量212为中心的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使横向的叶片摆动。在此,纵向的叶片是用于在高度方向上调整风向的部件,横向的叶片是用于在左右方向上调整风向的部件。通过以上方式进行风向控制。
另一方面,在用户选择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情况下,关于纵向的叶片的控制,与选择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情况同样即可。在此,选择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用户是讨厌被风直接吹到的用户。因此,以横向的叶片的平面风向分量212为中心的一定角度范围可以设定为比选择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情况下的一定角度范围更宽。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表示由用户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并等待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的状态下的处理。
首先,第二检测单元104确认由用户输入完成的高度送风位置304(S211)。
接着,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用户有无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S212)。在此,用户通过轻敲俯视图210上的期望的位置或者划动显示在俯视图210上的平面指示图标211,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
在没有检测到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212为否),处理返回至S211。另一方面,在检测到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212为是),处理进入S113。S113与图4相同。
图6是表示用户使用通信装置100操作设置在房间中的空调600的样子的概念图。在通信装置100的显示单元102显示有操作画面201。在图6的例子中,作为通信装置100,采用了具备触摸面板的平板终端、智能手机或者专用遥控器。
用户把持通信装置100,选择显示在高度图220上的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并且使用俯视图210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于是,利用通信装置100生成控制数据,并发送给空调600。空调600按照控制数据控制风向。
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通信装置100中,用户能够以在高度图220上选择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并且在俯视图210上选择平面送风位置302这样的简易的操作来输入空调的风向。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高度图220上显示了两个高度指示图标2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高度图220上显示分别关联了不同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三个以上高度指示图标230。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仅选择任一个高度指示图标230而输入三级以上的高度送风位置304。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了使用户在高度图220上选择预先关联了高度送风位置304的高度指示图标230的方式,但也可以采用使用户在高度图220上输入任意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方式。将在后面叙述该方式。
另外,在图3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中,以具有一定范围的方式规定了第一高度送风位置和第二高度送风位置,但也可以规定仅为一个点的值。在该情况下,空调600也可以固定设定纵向的叶片以使得仅向用该一个点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送风。或者,空调600也可以使纵向的叶片在以该一个点的值为基准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多个用户同时输入喜好的风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相对于图1的通信装置100,在图7的通信装置100中,进一步追加了存储单元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用户相对于由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而关联并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并将该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由此,在存储单元110中与每个用户关联并存储有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
存储单元110例如由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并存储与每个用户进行了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和平面送风位置302。
生成单元105使用与每个用户关联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和平面送风位置302生成控制数据。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操作画面201的一例的图。在图8中,平面指示图标211A是表示用户A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A的平面指示图标211。平面指示图标211B是表示用户B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B的平面指示图标211。
关联图标231X是表示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与平面指示图标211进行关联的图标。关联图标232X是表示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与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的图标。在此,为了明确在相应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关联有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关联图标231X采用了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同一形状(在此为五边形)的图形。另外,为了明确在相应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关联有使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关联图标232X采用了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同一形状(在此为六边形)的图形。也就是说,关联图标231X是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复制品,关联图标232X是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复制品。
在图8的例子中,由于用户A对平面送风位置302A关联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所以以一部分与平面指示图标211A重叠的方式显示关联图标231X。另外,由于用户B对平面送风位置302B关联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所以以一部分与平面指示图标211B重叠的方式显示关联图标232X。
(第一操作例)
针对实施方式2的第一操作例进行说明。首先,用户A通过轻敲俯视图210的期望的位置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A。由此,以平面送风位置302A为中心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A。接着,用户B通过轻敲俯视图210的期望的位置来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B。由此,以平面送风位置302B为中心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B。
接着,用户A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从高度图220的区域划动到平面指示图标211A。由此,将平面送风位置302A和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接着,用户A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从高度图220的区域划动到平面指示图标211B。由此,将平面送风位置302B和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此外,在此,示出了在用户A、B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A、302B后,用户A、B划动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操作例,但不限定于此。例如,用户A、B也可以分别连续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和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划动。
另外,在此示出了用户A划动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例子,但在希望直接被风吹到的情况下,划动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即可。
另外,示出了用户B划动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例子,但在想避免被风直接吹到的情况下,划动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即可。
(第二操作例)
在第二操作例中,首先,与第一操作例同样地,用户A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A。接着,用户A轻敲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于是,在平面指令图标211A上显示关联图标231X。由此,将平面送风位置302A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
接着,与用户A同样地,用户B也在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B后轻敲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由此,将平面送风位置302B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
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由用户A、B输入了平面送风位置302,所以存在平面送风位置302A和平面送风位置302B这两个平面送风位置302。
平面送风位置302A是用户A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在图9的例子中,将平面送风位置302A的坐标Xb、Yb分别规定为1200、2400。
平面送风位置302B是用户B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在图9的例子中,将平面送风位置302B的坐标Xc、Yc分别规定为3200、2400。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接着S112追加了S311、S312。
在S311中,第二检测单元104将用户A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A与用户A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接着,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用户有无输入是否也可以将控制数据发送给空调600的同意指示(S312)。在检测到同意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312为是),处理进入S113。另一方面,在没有检测到同意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312为否),处理返回至S111。当处理返回至S111时,针对用户B进行S111~S311的处理,将平面送风位置302B与用户B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由此,存储单元110将用户A的平面送风位置302A和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存储,且将用户B的平面送风位置302B和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存储。
在S113中,生成单元105使用与每个用户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来生成控制数据。
以下,说明控制数据的生成。例如,在图9的例子中,由于平面设置位置301为(0,0),平面送风位置302A为(1200,2400),所以将平面风向分量212A算出为(1200-0,2400-0)。另外,由于平面送风位置302B为(3200,2400),所以将平面风向分量212B算出为(3200-0,2400-0)。
另外,由于用户A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为(1000~2000:第一高度送风位置),所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生成单元105算出与作为上限的2000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AU和与作为下限的1000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AD。
另外,由于用户B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为(0~1000:第二高度送风位置),所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算出与作为上限的1000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BU和与作为下限的0对应的高度风向分量BD。
然后,生成单元105生成数据组作为控制数据,所述数据组具备:将平面风向分量212A和高度风向分量AU、AD的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的数据、将平面风向分量212B和高度风向分量BU、BD进行了关联得到的数据。
接收到该控制数据的空调600使横向的叶片在包含平面风向分量212A、212B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此时,空调600在横向的叶片向以平面风向分量212A为中心的一定角度范围内送风的情况下,使纵向的叶片在高度风向分量AU、AD规定的扇形范围内摆动,在横向的叶片在以平面风向分量212B为中心的一定角度范围内送风的情况下,使纵向的叶片在高度风向分量BU、BD规定的扇形范围内摆动。
由此,防止了风直接吹到讨厌被风直接吹到的用户A,并且使风直接吹到希望被风直接吹到的用户B,能够满足用户A、B双方的要求。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示出了由两名用户A、B输入两个平面送风位置302A、302B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3名以上的用户输入3个以上平面送风位置302。例如,在由3名用户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的情况下,使图10的S111、S112、S311的处理循环3次。
另外,生成单元105根据3名用户分别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生成控制数据即可。
(实施方式3)
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3的通信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在俯视图210上设定了有效范围700。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信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相对于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100,实施方式3的通信装置100追加了配置检测单元120。
在实施方式3中,管理单元101进一步管理有效范围700。将在后面叙述有效范围700。
配置检测单元120检测由用户划动的高度指示图标230在俯视图210上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3中,存储单元110将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到的用户选择了的高度指示图标230以及配置检测单元120检测到的高度指示图标230被划动后的位置(以下描述为图标位置710)进行关联并保持。
当在有效范围700内放下(drop)高度指示图标230时,生成单元105判定为由用户进行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输入有效。并且,生成单元105读出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并生成控制数据。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操作画面201的一例的图。
有效范围700是以平面送风位置302为中心,尺寸比平面指示图标211稍大的矩形区域。在此,当由用户划动平面指示图标211时,有效范围700追随于该划动而移动。此外,有效范围700既可以显示,也可以不显示。
在此,在采用了使高度指示图标230划动到平面送风位置302而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的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判定高度指示图标230相对于平面送风位置302移动到怎样的位置则用户的输入有效而需要基准。例如,当采用如果高度指示图标230的图标位置710没有严格地定位在平面送风位置302上则判定为用户的输入非有效的方式时,用户的操作变得极其困难。另一方面,当采用即使高度指示图标230远远离开平面送风位置302也将用户的操作判断为有效的方式时,例如在由多个用户输入了多个平面送风位置302的情况下,判定高度指示图标230与哪个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了关联变得困难。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设置有效范围700,在图标位置710位于有效范围700内时放下了高度指示图标230的情况下,判定为用户的操作有效。由此,即使在存在多个平面送风位置302的情况下,判定高度指示图标230与哪个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了关联变得容易,而不会让用户负担困难的操作。
开始坐标701表示有效范围700的左上顶点的坐标。结束坐标702表示有效范围700的右下顶点的坐标。
关联图标230X通过用户在俯视图210的有效范围700内放下高度指示图标230而显示,是用于明示将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的图标。在图12的例子中,由于用户选择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所以关联图标230X的形状为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相同的形状(在此为五边形)。在用户选择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情况下,关联图标230X的形状成为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相同的形状(在此为六边形)。
并且,在放下了高度指示图标230时,如果图标位置710位于有效范围700内,则判定为用户的输入有效,并使用平面送风位置302和用户选择的高度指示图标230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来生成控制数据。
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3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追加了图标位置710和有效范围700。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也使用了平面设置位置301和高度设置位置303,但在图13中省略了图示。
图标位置710表示被放下的高度指示图标230的位置。在此,作为图标位置710,例如采用高度指示图标230被放下时的中心位置的坐标。在图13的例子中,将图标位置710的坐标Xy规定为2700,将坐标Yy规定为2400。
有效范围700由开始坐标701和结束坐标702规定。在图13的例子中,开始坐标701由从平面送风位置302的坐标Xb减去500得到的值、从平面送风位置302的坐标Yb减去500得到的值而规定。另外,结束坐标702由将平面送风位置302的坐标Xb加上500得到的值、将平面送风位置302的坐标Yb加上500得到的值而规定。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4的流程图在图5的流程图中接着S112之后追加了S800、S801以及S802。
在S800中,第二检测单元104将用户选择的高度指示图标230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并保持在存储单元110中。
在S801中,配置检测单元120确认被放下的高度指示图标230的图标位置710。
在S802中,生成单元105判定被放下的高度指示图标230的图标位置710是否为有效范围700内。
如果图标位置710为有效范围700内(在S802为是),则处理进入S113。另一方面,如果图标位置710为有效范围外(在S802为否),则生成单元105使处理返回至S801,等待高度指示图标230在有效范围700内被放下。
接着,使用图13说明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具体例。首先,第二检测单元104将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Xb=2200,Yb=2400)和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304进行关联并保存在存储单元110中。在此,假设用户选择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因此,高度送风位置304成为(1000~2000)。
接着,配置检测单元120检测被放下的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图标位置710(Xy=2700,Yy=2400)。
接着,生成单元105针对“开始坐标701(Xb-500,Yb-500):结束坐标702(Xb+500,Yb+500)”代入Xb=2200,Yb=2400,并设定有效范围700。
由此,将有效范围700设定为由“(2200-500,2400-500):(2200+500,2400+500)”规定的矩形区域。
在该情况下,图标位置710为Xy=2700、Yy=2400,由于处于有效范围700内,所以生成单元105将用户的输入判定为有效。
接着,生成单元105使用平面设置位置301(Xa=0,Ya=0)、平面送风位置302(Xb=2200,Yb=2400)、高度设置位置303、高度送风位置304(1000~200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生成控制数据。
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以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为一个的情况举例说明,但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在该情况下,生成单元105按每个平面送风位置302设定有效范围700,并判定输入是否有效即可。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的特征在于,在俯视图210上,判定空调600是否能够对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和高度送风位置304送风,在不能送风的情况下,将此情况通知给用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部件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在实施方式4中,管理单元101管理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对应的有效范围1702和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对应的有效范围1703。
在实施方式4中,第二检测单元104检测用户相对于由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302而进行关联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并将该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在实施方式4中,生成单元105在相对于平面送风位置302而关联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情况下,设定用于判定在俯视图210上用户的输入是否有效的有效范围1702。并且,如果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有效范围1702外,则生成单元105将表示用户的输入无效的无效标记950显示在显示单元102上。
另外,生成单元105在相对于平面送风位置302而关联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情况下,设定用于判定在俯视图210上用户的输入是否有效的有效范围1703。并且,如果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有效范围1703外,则生成单元105将表示高度送风位置304的输入无效的无效标记950显示在显示单元102上。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操作画面201的一例的图。
有效范围1702表示相对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在俯视图210上可指定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范围。
有效范围1703表示相对于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在俯视图210上可指定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范围。
在此,有效范围1702是由左上顶点(Xe,Ye)和右下顶点(Xf,Yf)规定的矩形区域。另外,有效范围1703是由左上顶点(Xg,Yg)和右下顶点(Xh,Yh)规定的矩形区域。
将有效范围1702设定为X轴方向上的宽度比有效范围1703窄一些。另外,将有效范围1702设定为Y轴方向上的宽度比有效范围1703宽一些。另外,有效范围1702与有效范围1703相比整体设定在空调图标250一侧。
这是由空调600在本身附近能够向高的位置送风但不能向低的位置送风这样的限制以及在比本身远的位置能够向低的位置送风但不能向高的位置送风这样的限制导致的。也就是说,在用户选择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情况下,即使在有效范围1703外的位置设定平面送风位置302,空调600也不能向该位置送风。另一方面,在用户选择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情况下,即使用户在有效范围1702外的位置设定平面送风位置302,空调600也不能向该位置送风。
因此,在实施方式4中,在俯视图210上设定用户选择的高度指示图标230所对应的有效范围1702、1703,如果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有效范围1702、1703外,则空调600向用户通知不能向用户希望的位置送风。由此,即使在来自空调600的风没有被送向用户希望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给用户带来接受感。另外,能够促使用户在空调600实际上能够送风的位置输入的送风位置。
在此,关于有效范围1702、1703的位置和大小,能够采用根据空调600的可送风范围、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和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预先确定的位置和大小。另外,有效范围1702、1702既可以显示,也可以不显示。
无效标记950是用于在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俯视图210上的有效范围1702或1703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无效的标记。在图16的例子中,无效标记950例如采用了叉标记,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能够向用户通知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无效的标记,则可以采用任意的标记。另外,在图16的例子中,在关联图标231X的附近显示有无效标记950。
图1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100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与图13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两个有效范围1702、1703来代替有效范围700。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也使用了平面设置位置301和高度设置位置303,但在图17中省略了图示。
有效范围1702是由左上顶点为Xe=400、Ye=880且右下顶点为Xf=3800、Yf=2800规定的矩形区域。
有效范围1703是由左上顶点为Xg=200、Yg=2000且右下顶点为Xh=3900、Yh=3500规定的矩形区域。
接着,使用图17说明实施方式4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具体例。
首先,第一检测单元103检测平面送风位置302(Xb=2400,Yb=3200)。在此,假设用户例如通过轻敲俯视图210上而输入了平面送风位置302(Xb=2400,Yb=3200)。另外,此时,在俯视图210中,以平面送风位置302为中心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
接着,第二检测单元104判定在平面送风位置302是否关联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在此,在平面送风位置302关联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位置304的情况下,用户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划动到平面指示图标211。另一方面,在平面送风位置302关联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位置304的情况下,用户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划动到平面指示图标211。
在此,假设用户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了关联。因此,高度送风位置304成为(1000~2000)。
接着,生成单元105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有效范围1702设定在俯视图210上。在此,有效范围1702是由“(Xe=400,Ye=880):(Xf=3800,Yf=2800)”规定的矩形区域。
在该情况下,平面送风位置302为Xy=2400、Yy=3200,由于处于有效范围1702外,所以生成单元105将用户的输入判定为无效,并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无效标记950。在此,无效标记950例如显示在关联图标231X的图标位置1701(Xy=2700,Yy=3200)的附近的位置(Xy=2900,Yy=3200)。
接着,生成单元105使用平面设置位置301(Xa=0,Ya=0)、高度设置位置303(2000)、平面送风位置302(Xb=2400,Yb=3200)以及高度送风位置304(1000~200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生成控制数据。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通信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生成单元105确认由用户输入完成的平面送风位置302(S111)。
接着,生成单元105判定用户是否对平面送风位置302关联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中的任一个(S1020)。在关联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的情况下(在S1020为“1”),在俯视图210设定有效范围1702,如果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有效范围1702内(在S1031为是),则生成单元105在显示单元102上将“有效”设置(set)到表示用户的指示是否有效的标记中(S1041)。
另一方面,如果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有效范围1702外(在S1031为否),则生成单元105在显示单元102上将“无效”设在标记中(S1042)。
在S1020中,在对平面送风位置302关联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的情况下(在S1020为“2”),生成单元105在俯视图210设定有效范围1703,如果图标位置710位于有效范围1703内(在S1032为是),则将“有效”设置在标记中(S1041)。
另一方面,如果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有效范围1703外(在S1032为否),则生成单元105将“无效”设在标记中(S1042)。
在将“无效”设置在标记中的情况下,显示单元102在关联图标231X的附近显示无效标记950。
这样,在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100中,如果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302位于与用户选择的高度指示图标230对应的有效范围1702、1703外,则向用户通知输入无效。因此,即使在空调600的实际送风位置与用户输入的送风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给用户带来接受感。
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示出了显示无效标记950的例子,但在将有效设置在标记中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表示用户的输入有效的有效标记。由此,能够向用户通知输入有效。
(变形例1)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操作画面201的图。变形例1中,在空调600不能向用户输入的送风位置送风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该情况。
在图19的例子中,用户将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在此,假设在图19所示的平面送风位置302,空调600不能输送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高度的风。
在该情况下,空调600尝试向与用户输入的送风位置尽可能靠近的送风位置送风。在图19的例子中,假设在维持了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状态下,与平面送风位置302最近的位置在俯视图210上为位置1901。在该情况下,生成单元105在位置1901显示表示空调600的实际的送风位置的送风位置标记1901X。
由此,用户能够认识到没有向自己输入的送风位置送风的理由,并且能够认识到空调600的实际送风位置。
在该情况下,空调600在控制数据所包含的平面风向分量212的方向上设定与地板垂直的面,并在该平面内设定高度风向分量规定的扇形区域。并且,空调600在该扇形区域与本身的可送风范围不重叠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能向用户输入的送风位置送风。
并且,空调600求出在可送风范围中与扇形区域最近的位置。并且,空调600向通信装置100发送将求出的最近位置作为实际送风位置的反馈信息。
通信装置100将送风位置标记1901X显示在表示该反馈信息规定的实际送风位置的俯视图210上的位置1901即可。此外,在此,空调600进行了是否能够向用户输入的送风位置送风的判定,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服务器900或通信装置100也可以进行该判定。
(变形例2)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操作画面201的图。变形例2中,使空调600的风向追随于用户的移动而变更。
空调600具备检测用户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并且,空调600定期地向通信装置100发送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当通信装置100从空调600接收用户的位置时,使生成单元105判定该位置是否相对于前一次接收到的位置变化了规定值以上。并且,如果本次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相对于前一次检测到的用户的位置变化了规定值以上,则生成单元105判定为用户发生了移动。
在图20的例子中,由于用户最初使用俯视图210指定了平面送风位置302,所以空调600向平面风向分量212的方向送风。之后,用户向位置302'移动,且通信装置100检测到该移动。因此,通信装置100生成将位置302'作为平面送风位置的控制数据,并发送给空调600。由此,空调600将风向从平面风向分量212的方向向平面风向分量212'的方向变更。由此,即使用户移动,空调600也能够对用户送风。
此外,在此,通信装置100进行了用户移动的检测,但服务器900也可以进行用户移动的检测。在该情况下,服务器900通过与空调600进行通信来检测有无用户的移动,在检测到用户的移动的情况下,向通信装置100通知移动后的位置即可。并且,通信装置100生成将移动后的位置作为平面送风位置的控制数据,并发送给空调600即可。
(变形例3)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3的操作画面201的图。变形例3中,使用户选择设置在房间内的多个空调600中的、用户希望送风的空调600。
在图21的例子中,在俯视图210的左上和右下显示空调图标250,在房间中设置有两台空调600。
对左上的空调图标250标注星形的识别标记M1,对右下的空调图标250标注十字型的识别标记M2。
例如,用户A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A作为平面送风位置302,并输入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作为高度送风位置304。另外,用户A选择了左上的空调图标250作为希望送风的空调600。因此,在平面送风位置302A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在平面指示图标211的附近显示与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对应的关联图标231X,且显示有识别标记M1。在该情况下,用户A通过轻敲显示在俯视图210中的多个空调图标250中的、希望送风的空调图标250来选择空调图标250即可。
与用户A同样地,用户B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B作为平面送风位置302,并输入了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规定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作为高度送风位置304。另外,用户B轻敲了右下的空调图标250。因此,在平面送风位置302B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并在平面指示图标211的附近显示关联图标231X,且显示有识别标记M2。
并且,通信装置100向与左上的空调图标250对应的空调600发送基于用户A输入的送风位置的控制数据,向与右下的空调图标250对应的空调600发送基于用户B输入的送风位置的控制数据。
由此,即使在房间中设置了多个空调600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选择希望送风的空调600,且能够通过识别标记M1、M2立刻识别自己选择的空调600。
(变形例4)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4的操作画面201的图。在实施方式1~4中,用户通过选择第一高度指示图标231或第二高度指示图标232输入了高度送风位置304。在变形例4中,用户通过在高度图220上指定任意的位置来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
在高度图220显示有用于使用户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的高度指示图标2203。用户沿着Z轴上下划动高度指示图标2203,在喜好的位置结束高度指示图标2203的划动。
在图22的例子中,由于用户A在坐标ZA定位了高度指示图标2203,所以在坐标ZA的附近显示有用于明示用户A指定了高度送风位置304的高度指定标记MA。同样地,由于用户B在坐标ZB定位了高度指示图标2203,所以在坐标ZB的附近显示有用于明示用户B指定了高度送风位置304的高度指定标记MB。
并且,用户A在俯视图210中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A作为平面送风位置302,将坐标ZA表示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A进行了关联了。因此,在平面送风位置302A显示有平面指示图标211,且在平面指示图标211的附近显示有高度指定标记MA。
用户B在俯视图210中输入平面送风位置302B作为平面送风位置302,将坐标ZB表示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B进行了关联。因此,在平面送风位置302B显示有平面指示图标211,且在平面指示图标211的附近显示有高度指定标记MB。
在此,用户A首先划动高度指示图标2203来指定高度送风位置304。此时,在坐标ZA显示高度指定标记MA。接着,用户A在俯视图210中轻敲平面送风位置302A。此时,显示平面指示图标211。接着,用户A将高度指定标记MA划动到显示在平面送风位置302A上的平面指示图标211。由此,将坐标ZA表示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A表示的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
用户B也同样地,将高度指定标记MB划动到显示在平面送风位置302B上的平面指示图标211。由此,将坐标ZB表示的高度送风位置304与平面送风位置302B表示的平面送风位置302进行关联。
并且,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生成单元105使用用户A、B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和平面送风位置302来生成控制数据。
这样,在变形例4中,用户能够使用高度指示图标2203将高度送风位置304设定为任意的位置。
此外,在变形例4中,示出了划动高度指示图标2203而输入高度送风位置304的方式。但这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用户轻敲的高度图220上的Z轴坐标作为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304的方式。
(变形例5)
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输入空调600的送风位置的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与空调600的送风位置一起,使用户输入空调600的其他参数。例如,能够采用风量作为参数。例如,在图8中,当由用户A长按平面指示图标211A时,显示单元102使用于调整风量的调整画面重叠显示在操作画面201上。并且,生成单元105将由用户输入的风量与用户A输入的送风位置进行关联而生成控制数据即可。
(变形例6)
在上述说明中,在操作画面201中同时显示了俯视图210和高度图220,但也可以仅显示任一方。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首先,使俯视图210显示,当平面送风位置302的输入结束时显示高度图220。或者,也可以首先,使高度图220显示,当高度送风位置304的输入结束时显示俯视图210。
根据本发明,对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这样的通信装置来控制送风装置的技术领域来说是有用的。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是具有显示器的通信装置控制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表示设置有所述送风装置的房间中的所述送风装置的平面位置和从所述送风装置到所述房间的地板为止的高度位置的设置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俯视图来检测由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并且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高度图来检测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
生成步骤,使用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所述设置位置信息,决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风向,生成指定所述决定的风向的控制数据;以及
发送步骤,将所述生成的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送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还包括存储步骤,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将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按一个以上的用户的每个用户进行关联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每个用户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来生成所述控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在所述俯视图上显示表示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的平面指示图标,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在关联了所述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的高度指示图标移动到了相对于所述平面送风位置的预定的有效范围内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用户的所述输入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还包括标记显示步骤,在所述标记显示步骤中,在所述俯视图上设定与所述检测到的高度送风位置相应的送风有效范围,在所述检测到的平面送风位置没有位于所述送风有效范围内的情况下,使表示所述输入无效的无效标记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还包括状态显示步骤,在所述状态显示步骤中,判定所述送风装置是否能够向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送风,在判定为不能送风的情况下,在所述俯视图上显示所述送风装置的实际的平面送风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还包括检测所述用户的移动的移动检测步骤,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在用所述控制数据控制了所述送风装置之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移动的情况下,生成将所述决定的风向变更为所述移动后的位置的控制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送风装置为多个,
在所述检测步骤中,还检测用户对一个送风装置的选择,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将所述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选择的送风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所述高度图上显示分别关联了不同的高度送风位置的多个高度指示图标,
在所述检测步骤中,通过检测所述用户对一个高度指示图标的选择,检测所述高度送风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所述检测步骤中,使用户在所述高度图上指定位置,检测与所述指定的位置对应的高度送风位置来作为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
10.一种通信装置,具有显示器并控制送风装置,其具备:
存储器,存储表示设置有所述送风装置的房间中的所述送风装置的平面位置和从所述送风装置到所述房间的地板为止的高度位置的设置位置信息;
检测单元,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俯视图来检测由用户输入的平面送风位置,并且使用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所述房间的高度图来检测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高度送风位置;
生成单元,使用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平面送风位置和所述高度送风位置、所述设置位置信息,决定所述送风装置的风向并生成指定所述决定的风向的控制数据;以及
发送单元,将所述生成的控制数据发送给所述送风装置。
CN201510178300.3A 2014-05-13 2015-04-15 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05091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9665 2014-05-13
JP2014099665A JP6282926B2 (ja) 2014-05-13 2014-05-13 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1259A true CN105091259A (zh) 2015-11-25
CN105091259B CN105091259B (zh) 2019-04-19

Family

ID=5453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8300.3A Active CN105091259B (zh) 2014-05-13 2015-04-15 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5004B2 (zh)
JP (1) JP6282926B2 (zh)
CN (1) CN10509125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719A (zh) * 2019-12-24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028614A (zh) * 2021-03-18 2021-06-25 西藏大学 一种矢量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34386A (zh) * 2021-12-23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出风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出风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591A (zh) * 2014-10-10 2016-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的方法、定位服务器和终端
KR101747355B1 (ko) * 2015-12-23 2017-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WO2018179349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機器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JP2019027602A (ja) * 2017-07-25 2019-02-2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環境設定端末、空調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74848B2 (en) 2018-09-03 2022-03-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rminal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7140979B2 (ja) * 2019-09-30 2022-09-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風向表示システム
TWI778474B (zh) * 2020-12-21 2022-09-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室內氣體汙染過濾方法
WO2022137366A1 (ja) * 2020-12-22 2022-06-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4674059B (zh) * 2022-03-16 2024-04-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3826A1 (en) * 2003-02-20 2004-09-23 Taylor Jaime R. Method for providing images of real propert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ir directional orientation
US20050114779A1 (en) * 2003-11-26 2005-05-26 Griesmer James P. Enhanced data tip system and method
CN101047926A (zh) * 2006-03-30 2007-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对象的方法及能够实现该方法的终端
US8374725B1 (en) * 2007-11-27 2013-02-12 Joseph David Ols Climate control
CN103032935A (zh) * 2011-09-30 2013-04-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终端和空调控制的设定操作方法
CN103429965A (zh) * 2011-03-16 2013-1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系统的管理装置
US20140081467A1 (en) * 2011-06-14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27798B2 (ja) * 2007-06-13 2011-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空気調和機並びに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DE102008000405A1 (de) * 2008-02-26 2009-09-2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an Buren Township Benutzerschnittstelle zur Einstellung von Parametern für Klimaanlagen in Fahrzeugen
JP5067474B2 (ja) * 2010-12-16 2012-11-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2141104A (ja) 2011-01-04 2012-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KR101256324B1 (ko) * 2011-11-30 2013-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설치가이드 시스템의 이용방법
JP5678953B2 (ja) * 2012-12-28 2015-03-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JP5474238B1 (ja) * 2013-06-05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イアウト生成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レイアウト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40144863A (ko) * 2013-06-12 2014-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3826A1 (en) * 2003-02-20 2004-09-23 Taylor Jaime R. Method for providing images of real propert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ir directional orientation
US20050114779A1 (en) * 2003-11-26 2005-05-26 Griesmer James P. Enhanced data tip system and method
CN101047926A (zh) * 2006-03-30 2007-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对象的方法及能够实现该方法的终端
US8374725B1 (en) * 2007-11-27 2013-02-12 Joseph David Ols Climate control
CN103429965A (zh) * 2011-03-16 2013-1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系统的管理装置
US20140081467A1 (en) * 2011-06-14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3032935A (zh) * 2011-09-30 2013-04-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终端和空调控制的设定操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719A (zh) * 2019-12-24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028614A (zh) * 2021-03-18 2021-06-25 西藏大学 一种矢量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34386A (zh) * 2021-12-23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出风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出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65004B2 (en) 2019-07-30
JP6282926B2 (ja) 2018-02-21
US20150330649A1 (en) 2015-11-19
JP2015215146A (ja) 2015-12-03
CN105091259B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1259A (zh) 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120813B (zh)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2023B (zh) 空调送风轨迹的显示方法、装置
JP2014190686A (ja) 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調ユニット
KR20120079245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JP6522237B2 (ja) 空調可視化システム
JP6239164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1895622A (zh) 一种一拖多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0052167A1 (zh) 空调吹风广角确定方法、装置以及空调
CN108518820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终端、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77361B (zh) 一种监控视频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4235469A (ja) パノラマ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パノラマ画像表示装置、パノラマ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ノラマ画像表示方法
JP2013218559A (ja) 空調機管理装置、空調機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空調機管理システム
US11249449B2 (en) Operation terminal,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2015115649A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制御方法
JP2016188746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216926A (ja) 通信端末、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可視化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可視化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70580B2 (ja) 建築分野用システム
JP6972727B2 (ja) 空調機システム
CN111306696B (zh) 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空调器
KR20120079539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JP2018151079A (ja) 空調機システム
CN115731349A (zh) 户型图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3824005U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系统
CN102434938A (zh) 空调器遥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