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9854A -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9854A
CN105089854A CN201410780265.8A CN201410780265A CN105089854A CN 105089854 A CN105089854 A CN 105089854A CN 201410780265 A CN201410780265 A CN 201410780265A CN 105089854 A CN105089854 A CN 105089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ifying
plunger
bracing wire
cavity
pul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0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9854B (zh
Inventor
朱乾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Jing Bin Auto Parts And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Jing Bin Auto Parts An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Jing Bin Auto Parts And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Jing Bin Auto Parts An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802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9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9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9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9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9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e Air-Fuel Ratio Of Carbure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体,化油器主体上设置有补气装置和辅助补气装置,辅助补气装置包括柱塞腔体、柱塞拉杆、柱塞拉杆支座、回位弹簧、防尘帽和密封垫,柱塞腔体的前端通过第一补气通道与空滤器接口相连通,柱塞腔体还通过第二补气通道与补气装置相连通,柱塞腔体后端固接柱塞拉杆支座,柱塞拉杆的前端穿过柱塞拉杆支座可轴向活动的设置在柱塞腔体内,柱塞拉杆的前端套设用于封闭第一补气通道的密封垫,柱塞拉杆的杆身上套设回位弹簧,防尘帽套设柱塞拉杆封盖在柱塞拉杆支座的后端。通过增设辅助补气装置,提供充足的补气进气量,保证发动机在任何环境下正常使用,汽油燃烧更完全,更加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油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普通摩托车化油器存在空气与汽油的空燃比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不足,汽油不能充分燃烧就从排气管排出,造成油耗高和资源浪费,而且排气管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过高对环境带来大的污染,另外汽油燃烧不干净时对发动机内如火花塞,气门等相关零件产生积碳,缩短其使用寿命。虽有多项改进措施,但仍然存在缺陷。例如电控化油器,采用电子控制补气方式进行工作,其装置主要由电子元件和电器件组成,出现问题时必须是专业人员才能修理。
中国专利号201120293199.3,名称为“电控化油器”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控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体,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电控装置和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和电磁阀均连接到电控装置,所述电磁阀还连接到化油器主体。这种电控化油器的特点是应用电磁阀控制进气量,电磁阀能正常工作又必须有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等传感器采集相关信息,提供给电控装置,经电控装置运算再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经过如此多的控制环节,使得实时控制效果降低,故障率增加,尤其是电磁阀中的电磁线圈,这在机械零部件中属于故障率高和寿命短的元器件,其复杂性非专业人员难以动手进行维修。
为避免这些缺陷,已有厂家开发了机械式的补气化油器,成本较低,传动路径、部件联动关系较为清晰易查,容易维护,但这种机械式补气化油器的补气拉线与柱塞油门拉线位置布局在一前一后,装在摩托车上弯曲时,其中一条容易会被不经意提起或造成卡阻现象。此外现有的机械式补气化油器进气通道由一条橡胶管连通补气阀座与壳体空滤器连接口处直接连通,这样橡胶皮管易老化、损坏。温度较低发动机没有热机时也不易启动,怠速时会熄火,加速也不畅,易熄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通过增设辅助补气装置,提供充足的补气进气量,保证发动机在任何环境下正常使用,汽油燃烧更完全,更加节能减排。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体,化油器主体上设置有补气装置,化油器主体上还设置有与补气装置相配合的辅助补气装置,辅助补气装置包括柱塞腔体、柱塞拉杆、柱塞拉杆支座、回位弹簧、防尘帽和密封垫,柱塞腔体与化油器主体为一体结构,柱塞腔体的前端通过第一补气通道与空滤器接口相连通,柱塞腔体还通过第二补气通道与补气装置相连通,柱塞腔体后端固接柱塞拉杆支座,柱塞拉杆的前端穿过柱塞拉杆支座可轴向活动的设置在柱塞腔体内,柱塞拉杆的前端套设用于封闭第一补气通道的密封垫,柱塞拉杆的杆身上套设回位弹簧,防尘帽套设柱塞拉杆封盖在柱塞拉杆支座的后端。在该结构中增设辅助补气装置,通过控制柱塞拉杆开通第一补气通道,使补充的空气经由第一补气通道进入,经过第二补气通道与补气装置连通,增加经补气装置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提供充足的进气量,从而保证发动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顺畅的充分燃烧,不但减少油耗,而且降低废弃物排放。当气温过低发动机冷机时,将柱塞拉杆往前推进,靠回位弹簧弹力将柱塞拉杆往前送,密封垫片封闭住第一补气通道,此时就等同于市面上的普通化油器,待发动机工作数分钟暖机转速升高后,再将柱塞拉杆向后拉回,重新开通第一补气通道,补充额外的空气进入发动机。
作为优选,柱塞拉杆的前端圆周面与柱塞腔体前端腔壁保持0.03至0.05mm间隙距离。
作为优选,柱塞拉杆的杆身上设置台阶面,回位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台阶面上,回位弹簧另一端抵接在柱塞拉杆支座的腔体内壁上。
作为优选,柱塞拉杆支座的腔体内壁上径向设置凸起,柱塞拉杆的杆身上设置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沟槽。
作为优选,柱塞拉杆的后端设置手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补气装置包括补气阀座、拉线座、补气阀体、复位弹簧、补气阀针、密封垫片、补气阀嘴、锁紧螺帽、拉线导管和补气拉线,补气阀座与化油器主体为一体结构,补气阀座的底端设置补气阀嘴,补气阀嘴通过第三补气通道与化油器主体上的发动机接口相连通,补气阀体螺接在补气阀座腔壁的顶端,补气阀座与补气阀体相连通的腔体内设置拉线座、复位弹簧、补气阀针和密封垫片,拉线座顶端连接补气拉线的一端,拉线座底端固接补气阀针,补气阀针插接在补气阀嘴上,补气阀针的顶端套设用于封闭补气阀嘴的密封垫片,拉线导管固定套接补气拉线且螺接在补气阀体腔壁的顶端,锁紧螺帽螺接拉线导管抵接在补气阀体的顶端,复位弹簧套设补气拉线位于拉线导管与拉线座之间。
作为优选,补气拉线的另一端与柱塞油门拉线的一端共同连接在拉索主线的一端,拉索主线的另一端连接手控油门操纵器上。
作为优选,拉线导管与锁紧螺帽共同通过橡胶防尘帽与补气阀体的顶端密封在一起。
作为优选,补气阀针具有上段粗下段细的锥面结构,大端外径与补气阀嘴的内径保持0.02至0.03mm的间隙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气温差异及发动机温度差异,增设了辅助补气装置,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打开第一补气通道,补充额外的空气进入发动机使空燃比更加合理,汽油燃烧更完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补气路线结构合理,通过柱塞拉杆控制第一补气通道的开闭,操控性好,可靠实用。
3.优化了补气拉线与柱塞油门拉线位置布局使其并排设置,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操控性,使用顺畅不易发生卡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化油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补气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补气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塞腔体,2-柱塞拉杆,3-柱塞拉杆支座,4-回位弹簧,5-防尘帽,6-密封垫,7-第一补气通道,8-第二补气通道,9-手柄,10-补气阀座,11-拉线座,12-补气阀体,13-复位弹簧,14-补气阀针,15-密封垫片,16-补气阀嘴,17-锁紧螺帽,18-拉线导管,19-补气拉线,20-第三补气通道,21-柱塞油门拉线,22-拉索主线,23-橡胶防尘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发明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体,化油器主体上设置有补气装置和与补气装置相配合的辅助补气装置。
如图5所示,补气装置包括补气阀座10、拉线座11、补气阀体12、复位弹簧13、补气阀针14、密封垫片15、补气阀嘴16、锁紧螺帽17、拉线导管18和补气拉线19。补气阀座10与化油器主体为一体结构,可通过一体铸造成型。补气阀座10的底端设置补气阀嘴16,补气阀嘴16通过第三补气通道20与化油器主体上的发动机接口相连通,补充的空气从这里被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吸入燃烧。补气阀体12螺接在补气阀座10腔壁的顶端,补气阀座10与补气阀体12相连通的腔体内设置拉线座11、复位弹簧13、补气阀针14和密封垫片15。拉线座11顶端连接补气拉线19的一端,拉线座11底端固接补气阀针14,补气阀针14插接在补气阀嘴16上,来控制不同转速时的不同补气量,如图中所示,补气阀针14具有上段粗下段细的锥面结构,大端外径与补气阀嘴16的内径保持0.02至0.03mm的间隙距离,使得两者之间能灵活运动。补气阀针14的顶端套设用于封闭补气阀嘴16的密封垫片15。拉线导管18固定套接补气拉线19且螺接在补气阀体12腔壁的顶端,拉线导管18的外露端可以设置成六角型态,便于使用扳手安装。锁紧螺帽17螺接在拉线导管18的管壁中段且抵接在补气阀体12的顶端,当补气时间过早或混合气太稀时松动调整锁紧螺帽17,将拉线导管18往里锁即往下降来推迟补气时间降低补气量,调整合适后再并紧调整锁紧螺帽17,当补气时间太迟或混合气太浓时,松动调整锁紧螺帽17,将拉线导管18往外退即往上升,来提早补气时间增加补气量,调整合适后再并紧调整锁紧螺帽17。拉线导管18与锁紧螺帽17共同通过橡胶防尘帽23与补气阀体12的顶端密封在一起,防止灰尘颗粒进入阀体内保证补气过程顺利进行。复位弹簧13套设补气拉线19位于拉线导管18与拉线座11之间,既复位弹簧13一端抵接拉线导管18的底端,另一端抵接拉线座11。当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补气阀针14插接在补气阀嘴16上时,经复位弹簧13弹性压接力,通过密封垫片15封闭住补气阀嘴16关闭第三补气通道。补气拉线19的另一端与柱塞油门拉线21的一端共同连接在拉索主线22的一端,拉索主线22的另一端连接手控油门操纵器上。当通过手控油门操纵器拉动拉索主线22时,补气拉线19与柱塞油门拉线21同步被拉动,空气和燃油同时被发动机吸入,补气阀针14的锥度不是规则的而是根据摩托车不同车速所对应的油门开度而定,以确保补气阀针14被提起到一定高度时,补气阀针14锥面与补气阀嘴16的间隙所需的补气进气量能与此时的油门通过的燃油量匹配,以达到最佳空燃混合比。
摩托车行驶过程当中,通过手动油门操纵器拉动拉索主线22时,补气阀针14克服复位弹簧13的弹力上提,补气阀针14与补气阀嘴16之间配合间隙增大,此时柱塞油门也同时加大,更多的燃油与空气同时进入发动机,提供更大功率。松开拉索主线22时,拉线座11在复位弹簧13弹力作用下盖住补气阀嘴16端口,密封垫片15与补气阀嘴16端口平面密封,此时柱塞油门也在复位弹簧13弹力作用下回位在怠速运行状态。如需调整补气量或补气时间时,可以松动调整锁紧螺帽17,改变拉线导管18的位置高度,通过调整补气拉线19与拉线导管18间距,来调整补气阀针14与补气阀嘴16的配合间隙,调整合适后并紧锁紧螺帽17。
如图4中所示,辅助补气装置包括柱塞腔体1、柱塞拉杆2、柱塞拉杆支座3、回位弹簧4、防尘帽5和密封垫6,柱塞腔体1与化油器主体为一体结构,可选择一体铸造结构。柱塞腔体1位于空滤器接口上部,柱塞腔体1的前端通过第一补气通道7与空滤器接口相连通,柱塞腔体1通过第二补气通道8与补气阀座10相连通,柱塞腔体1后端固接柱塞拉杆支座3,此处柱塞拉杆支座3上设有外螺纹,柱塞拉杆支座3螺纹连接在柱塞腔体1腔壁的后端。柱塞拉杆2的前端穿过柱塞拉杆支座3可轴向活动的设置在柱塞腔体1内,柱塞拉杆2的前端圆周面与柱塞腔体1前端腔壁保持0.03至0.05mm间隙距离,使两者间能灵活运动,其进气量也非常微小。柱塞拉杆支座3的腔体内壁上径向设置凸起,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设置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沟槽,通过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沟槽上使两者卡合在一起。柱塞拉杆2的前端套设用于封闭第一补气通道7的密封垫6,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套设回位弹簧4,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设置台阶面,回位弹簧4一端抵接在所述台阶面上,回位弹簧4另一端抵接在柱塞拉杆支座3的腔体内壁上。防尘帽5套设柱塞拉杆2封盖在柱塞拉杆支座3的后端,防止灰尘颗粒进入柱塞腔体1内部,保证补气过程顺利进行。柱塞拉杆2的后端设置手柄9,便于手控操作。当气温过低发动机冷机时将手柄9向前推进,柱塞拉杆支座3腔体内壁上的所述凸起与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的所述沟槽相互脱开,依靠回位弹簧4的弹力将柱塞拉杆2向前送,此时,密封垫6封闭住第一补气通道7,待发动机工作数分钟暖机转速上升后,再将手柄9向后拉出使所述凸起与所述沟槽重新卡合,从而实现开通第一补气通道7。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补气装置和辅助补气装置的结构特征也可以采用公知技术当中的其他等效变换的结构变形,只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精神,利用辅助补气装置补充额外的空气进入发动机,以实现空燃比更加合理、汽油燃烧更完全为目的的实施方式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包括化油器主体,化油器主体上设置有补气装置,其特征是:化油器主体上还设置有与补气装置相配合的辅助补气装置,辅助补气装置包括柱塞腔体(1)、柱塞拉杆(2)、柱塞拉杆支座(3)、回位弹簧(4)、防尘帽(5)和密封垫(6),柱塞腔体(1)与化油器主体为一体结构,柱塞腔体(1)的前端通过第一补气通道(7)与空滤器接口相连通,柱塞腔体(1)还通过第二补气通道(8)与补气装置相连通,柱塞腔体(1)后端固接柱塞拉杆支座(3),柱塞拉杆(2)的前端穿过柱塞拉杆支座(3)可轴向活动的设置在柱塞腔体(1)内,柱塞拉杆(2)的前端套设用于封闭第一补气通道(7)的密封垫(6),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套设回位弹簧(4),防尘帽(5)套设柱塞拉杆(2)封盖在柱塞拉杆支座(3)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柱塞拉杆(2)的前端圆周面与柱塞腔体(1)前端腔壁保持0.03至0.05mm间隙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设置台阶面,回位弹簧(4)一端抵接在所述台阶面上,回位弹簧(4)另一端抵接在柱塞拉杆支座(3)的腔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柱塞拉杆支座(3)的腔体内壁上径向设置凸起,柱塞拉杆(2)的杆身上设置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柱塞拉杆(2)的后端设置手柄(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补气装置包括补气阀座(10)、拉线座(11)、补气阀体(12)、复位弹簧(13)、补气阀针(14)、密封垫片(15)、补气阀嘴(16)、锁紧螺帽(17)、拉线导管(18)和补气拉线(19),补气阀座(10)与化油器主体为一体结构,补气阀座(10)的底端设置补气阀嘴(16),补气阀嘴(16)通过第三补气通道(20)与化油器主体上的发动机接口相连通,补气阀体(12)螺接在补气阀座(10)腔壁的顶端,补气阀座(10)与补气阀体(12)相连通的腔体内设置拉线座(11)、复位弹簧(13)、补气阀针(14)和密封垫片(15),拉线座(11)顶端连接补气拉线(19)的一端,拉线座(11)底端固接补气阀针(14),补气阀针(14)插接在补气阀嘴(16)上,补气阀针(14)的顶端套设用于封闭补气阀嘴(16)的密封垫片(15),拉线导管(18)固定套接补气拉线(19)且螺接在补气阀体(12)腔壁的顶端,锁紧螺帽(17)螺接拉线导管(18)抵接在补气阀体(12)的顶端,复位弹簧(13)套设补气拉线(19)位于拉线导管(18)与拉线座(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补气拉线(19)的另一端与柱塞油门拉线(21)的一端共同连接在拉索主线(22)的一端,拉索主线(22)的另一端连接手控油门操纵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拉线导管(18)与锁紧螺帽(17)共同通过橡胶防尘帽(23)与补气阀体(12)的顶端密封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其特征是:补气阀针(14)具有上段粗下段细的锥面结构,大端外径与补气阀嘴(16)的内径保持0.02至0.03mm的间隙距离。
CN201410780265.8A 2014-12-17 2014-12-17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Active CN105089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0265.8A CN105089854B (zh) 2014-12-17 2014-12-17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0265.8A CN105089854B (zh) 2014-12-17 2014-12-17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9854A true CN105089854A (zh) 2015-11-25
CN105089854B CN105089854B (zh) 2017-08-25

Family

ID=5457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0265.8A Active CN105089854B (zh) 2014-12-17 2014-12-17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98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087A (zh) * 2020-04-07 2020-07-14 福鼎市鑫金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7851A (ja) * 1983-02-09 1984-08-24 Suzuki Motor Co Ltd 気化器のエアブリ−ド制御装置
CN2756848Y (zh) * 2004-12-31 2006-02-08 蒋富强 摩托车发动机补气装置
CN101397951A (zh) * 2008-10-31 2009-04-01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可调式手动补气阀
CN201310419Y (zh) * 2008-11-14 2009-09-16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手动调节限制补气装置
CN103470403A (zh) * 2013-05-15 2013-12-25 平阳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摩托车化油器手控补气装置
CN203570458U (zh) * 2013-09-23 2014-04-30 平阳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补气装置
CN204458100U (zh) * 2014-12-17 2015-07-08 温州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7851A (ja) * 1983-02-09 1984-08-24 Suzuki Motor Co Ltd 気化器のエアブリ−ド制御装置
CN2756848Y (zh) * 2004-12-31 2006-02-08 蒋富强 摩托车发动机补气装置
CN101397951A (zh) * 2008-10-31 2009-04-01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可调式手动补气阀
CN201310419Y (zh) * 2008-11-14 2009-09-16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手动调节限制补气装置
CN103470403A (zh) * 2013-05-15 2013-12-25 平阳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摩托车化油器手控补气装置
CN203570458U (zh) * 2013-09-23 2014-04-30 平阳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补气装置
CN204458100U (zh) * 2014-12-17 2015-07-08 温州京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087A (zh) * 2020-04-07 2020-07-14 福鼎市鑫金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9854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7916B (zh) 一种发动机防回火安全阀
CN204458100U (zh)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CN205277630U (zh) 一种高性能燃气发动机的燃气供应系统
CN105089854A (zh) 摩托车新型补气节油化油器
CN201106507Y (zh)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阀
CN203570458U (zh)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补气装置
CN203452932U (zh) 一种发动机防回火安全阀
CN205423002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气供给装置
CN201461162U (zh) 天然气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CN203248279U (zh) 一种全范围控制新型电控化油器
CN206903778U (zh) 防积碳低压egr阀阀芯结构
CN219588935U (zh) 一种定型机用燃烧器
CN204163880U (zh) 电子辅助供油化油器
CN2806791Y (zh) 电喷摩托车节气门阀
CN201273236Y (zh) 汽车空气进气装置
CN201934210U (zh) 汽油发动机补气控制器
CN217501805U (zh) 一种通用汽油机及其电喷节气门和多燃料控制装置
CN216342493U (zh) 一种带双阀片的废气再循环阀
CN202732183U (zh) 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
CN207660742U (zh) 一种燃油压力适配器以及发动机系统
CN220470075U (zh) 一种高度集成通机三燃料电喷系统
CN203441699U (zh) 汽油动力空压机
CN201448167U (zh) 背压自动控制节油系统
CN207470292U (zh) 一种发动机自动进气机械增压器
CN202039974U (zh) 用于通用汽油发动机的化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