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5893A - 过滤器和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和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85893A CN105085893A CN201510235894.7A CN201510235894A CN105085893A CN 105085893 A CN105085893 A CN 105085893A CN 201510235894 A CN201510235894 A CN 201510235894A CN 105085893 A CN105085893 A CN 1050858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 aromatic polycarbonate
- strainer
- molten state
- aromatic copolycarbon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125000003118 ar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70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1101 absolute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99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8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1 diary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685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83 alkali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4 alkalin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bisphenol A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C)C1=CC=C(O)C=C1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340 alkali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342 alkalin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1309 chloro group Chemical group Cl*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ROORDVPLFPIABK-UHFFFAOYSA-N diphenyl carbonate Chemical class C=1C=CC=CC=1OC(=O)OC1=CC=CC=C1 ROORDVPLFPIA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09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O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3
- YMWUJEATGCHHMB-UHFFFAOYSA-N Dichl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lCCl YMWUJEATGCHHM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81 anti-ad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44 chemic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94 Masterbatch (MB)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16 antista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650 carbonic acid di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BVCYAZECWLFHP-UHFFFAOYSA-N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tetrabutylphosphanium Chemical compound CCCC[P+](CCCC)(CCCC)CCCC.CCCCCCCCCCCCOS(=O)(=O)C1=CC=CC=C1 VBVCYAZECWLFH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27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2887 hydr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15 in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11 light stabilis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99 nitrogen atm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67 nucle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GLDOVTGHNKAZLK-UHFFFAOYSA-N octadecan-1-ol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O GLDOVTGHNKAZL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668 polycarbonat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31 polycarbonat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79 polyme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57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YGSDEFSMJLZEOE-UHFFFAOYSA-N salic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C1O YGSDEFSMJLZEO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460 sulfon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DTYGAMSPKPQML-UHFFFAOYSA-N (2,3-ditert-butylphenyl) hydrogen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1=CC=CC(OC(O)=O)=C1C(C)(C)C WDTYGAMSPKPQM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BICKXHEKHSIBG-UHFFFAOYSA-N 1-monostearoylglycerol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O)OCC(O)CO VBICKXHEKHSI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SXWOBXNYNULJG-UHFFFAOYSA-N 2-(2,4,4-trimethylpentan-2-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1=CC=CC=C1O XSXWOBXNYNULJ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BIQQQGBSDOWNP-UHFFFAOYSA-N 2-dodecylbenzene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1=CC=CC=C1S(O)(=O)=O WBIQQQGBSDOW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JQOZHYUIDYNHM-UHFFFAOYSA-N 2-tert-But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C(C)(C)C1=CC=CC=C1O WJQOZHYUIDYNH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Ammonium hydroxide Chemical class [NH4+].[OH-]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SNNMFCWUKXFEE-UHFFFAOYSA-M Bisulfite Chemical class OS([O-])=O LSNNMFCWUKXFEE-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51 Cyano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MWCLLHOVUTZFKS-UHFFFAOYSA-N Methyl cyano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C#N MWCLLHOVUTZFK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55 Stear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WYURNTSHIVDZCO-UHFFFAOYSA-N Tetrahydrofuran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1 WYURNTSHIVDZC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931 aliphat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217 alk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12 ami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114 ammonium hydr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63 ammon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WCCWEUUXYIKHB-UHFFFAOYSA-N benzophe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O)C1=CC=CC=C1 RWCCWEUUXYIKH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65 benzophen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RUDEWIWKLJBPS-UHFFFAOYSA-N benzotri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N[N][N]C2=C1 QRUDEWIWKLJBP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64 benzotriazo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1 block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639 boron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QYJXDIUNDMRLAO-UHFFFAOYSA-N but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S(=O)(=O)C1=CC=C(C)C=C1 QYJXDIUNDMRLA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8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49 carbon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51 carbonic acid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MMCOUVMKNAHQOY-UHFFFAOYSA-N carbonoperox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OC(O)=O MMCOUVMKNAHQ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89 chem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437 continuous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IZLBWGMERQCOC-UHFFFAOYSA-N dibenzy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OC(=O)OCC1=CC=CC=C1 PIZLBWGMERQCO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113 dietary fatty acid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60296 dodecylbenzenesulfonic acid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VRZVPALEJCLXPR-UHFFFAOYSA-N eth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S(=O)(=O)C1=CC=C(C)C=C1 VRZVPALEJCLXP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29 fatty acid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94 fatty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65 fatty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UQUOGPMUUJORT-UHFFFAOYSA-N meth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OS(=O)(=O)C1=CC=C(C)C=C1 VUQUOGPMUUJOR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OQYKNQRPGWPLP-UHFFFAOYSA-N n-heptadecyl alcohol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O GOQYKNQRPGWPL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YCWSUKQGVSGXJO-NTUHNPAUSA-N nifuroxazide Chemical group C1=CC(O)=CC=C1C(=O)N\N=C\C1=CC=C([N+]([O-])=O)O1 YCWSUKQGVSGXJO-NTUHNPAU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YRFLYHAGKPMFH-UHFFFAOYSA-N octadecan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N)=O LYRFLYHAGKPMF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IQXTHQIDYTFRH-UHFFFAOYSA-N octadeca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O)=O QIQXTHQIDYTFR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QCDKBAXFALNLD-UHFFFAOYSA-N octadeca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C(O)=O OQCDKBAXFALNL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YQJBZLAANNIER-UHFFFAOYSA-N oct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OS(=O)(=O)C1=CC=C(C)C=C1 LYQJBZLAANNIE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VMDZMPQYYHMSV-UHFFFAOYSA-N octyl 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OS(=O)(=O)C1=CC=CC=C1 GVMDZMPQYYHM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JKROLUGYXJWQN-UHFFFAOYSA-N papa-hydroxy-benz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1=CC=C(O)C=C1 FJKROLUGYXJWQ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XZMFSXDPGVJKK-UHFFFAOYSA-N pentaerythrit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O)(CO)CO WXZMFSXDPGVJK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989 phen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KZQFPRKQBWRRHQ-UHFFFAOYSA-N phen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C1S(=O)(=O)OC1=CC=CC=C1 KZQFPRKQBWRRH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GEXUOTXYSGBLV-UHFFFAOYSA-N phenyl benzene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S(=O)(=O)OC1=CC=CC=C1 CGEXUOTXYSGBL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14 phosphon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018 phosphorus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4 precipi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5 pressure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28 ref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4889 salicylic acid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45 silicone oi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3 sol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8 spheric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17 stear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568 thioeth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滤器和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该过滤器能够制造着色少、有效地降低了表面的鱼眼产生的成型体,通过使用所述过滤器能够制造着色少、可有效地降低成型体表面的鱼眼产生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一种过滤器,其是在下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过滤器,该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该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该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该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其中,该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是由不锈钢纤维构成的碟片式过滤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和使用了上述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芳香族聚碳酸酯作为耐热性、耐冲击性、透明性等优异的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中。
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的代表性用途,例如可以举出薄膜、瓦纹片和平板片材、饮料用瓶等。
在上述各种用途中,期望着色及异物少等外观良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因此,以往提出了将引起外观不良的原料中包含的异物、所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包含的异物及凝胶除去的方法。
例如,提出了以下方法:(1)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反应后,利用不锈钢制过滤器进行过滤,由此制造异物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法;(2)为了除去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芳基酯的熔融混合物的微小异物,使用氟系树脂制的过滤器的方法。
但是,上述(1)的方法存在频繁发生过滤器堵塞的问题;上述(2)的方法具有无法将熔融混合物的温度提高至作为工业生产规模的一般性制造条件的170℃以上的缺点、以及由于微量的酸性物质从过滤器溶出而具有对其后的聚合反应造成不良影响等缺点。
此外,在这些方法中,无法完全除去所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异物及凝胶,在薄膜、瓦纹片和平板片材、饮料用瓶等用途中,由于异物及凝胶在表面作为以其为核的鱼眼被观测到,因此要求对它们的外观进行改善。
鉴于上述要求,以往提出了将所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异物及凝胶除去的各种方法。
例如,提出了以下方法: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后,添加添加剂,其后利用过滤器过滤而将异物除去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使用捕集效率95%以上的粒径为20μm以下的过滤精度的过滤器,以20Kg/cm2以上的差压、50kg/h/m2以上的处理量在熔融状态下过滤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方法:利用绝对过滤精度优选为0.5μm~50μm、更优选为0.5μm~20μm的碟片式聚合物过滤器,对粘均分子量为10000~18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过滤,除去异物。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方法:利用捕集效率95%以上的粒径为5μm或20μm的过滤器,从粘均分子量为152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除去异物。
专利文献1或2中记载的粘均分子量为18000g/mol以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均是通常在CD-R、DVD等光学记录介质中使用的、所谓用于光学用途的等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这些专利文献1、2中示出了上述用于光学用途的等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异物和/或凝胶的除去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06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97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用于薄膜、瓦纹片和平板片材、饮料用瓶用途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与上述用于光学用途的等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相比使用分子量为2倍以上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因此,存在利用与用于光学用途的等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所对应的异物和/或凝胶的除去方法时未必可得到充分的效果的问题。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在同一熔融温度、同一处理量下,分子量越高则熔融状态下的粘度也越高,过滤器的差压也越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了通过聚合物过滤器的惰性气体处理降低透明异物数,最优选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为18000以下、优选为17000以下,此外,在超过该范围的分子量区域时,熔融聚合所特有的交联化反应开始参与反应,透明异物数显著增加。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过滤器差压的上限为150Kg/cm2~200Kg/cm2。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在用于光学用途的等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还有过滤器的差压为145Kg/cm2的示例,目前的状况是,与用于光学用途的等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所对应的异物和/或凝胶的除去方法作为薄膜或瓦纹片和平板片材或饮料用瓶用途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异物和/或凝胶的除去方法无法得到充分的效果。
作为薄膜、瓦纹片和平板片材、饮料用瓶等成型体所特有的异物,可以举出鱼眼。
上述鱼眼是指具有几十μm~几mm的大小、存在于成型体表面的鱼眼状的异物。
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的交联物的凝胶无法与不具有交联结构的大部分芳香族聚碳酸酯混然一体,残留于成型体表面,由此生成鱼眼。
若成型体中存在许多以凝胶为核的鱼眼,则该成型体的外观不良,无法被市场接受的可能性高。
如上所述,目前的状况是,尚不存在可有效地将在用于薄膜、瓦纹片和平板片材、饮料用瓶等各种薄成型体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以作为制造体系内产生异物的凝胶或作为成型体表面异物的凝胶为核的鱼眼除去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中,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器以及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该过滤器能够制造着色少、可有效地降低以表面的凝胶为核的鱼眼的成型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降低上述薄成型体表面的鱼眼,需要将成为其核的凝胶除去。
本发明人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发现:外观不良的鱼眼具有长径为200μm以上的大小,特别是若观测到几个长径为500μm以上的鱼眼,则在大部分情况下可判断为外观不良;而且,成为这些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核的凝胶具有长径为100μm以上的大小。
另外,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凝胶不溶于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良溶剂的二氯甲烷中,但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凝胶的刚性非常低,因而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或2中记载的过滤器无法进行确实的分离捕集,凝胶会改变形状钻过过滤器,继续残留于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
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使用特定的过滤器时,通过了过滤器的凝胶会被磨碎成更小的凝胶,从而被细分。
本发明人着眼于鱼眼是成型体外观上的缺陷这一情况,想到:即使聚合物中存在凝胶且在成型时形成了鱼眼,但如果上述鱼眼的尺寸小、目视无法确认,则不会形成外观不良。
具体来说,考虑如下:若通过过滤器过滤处理将长径为100μm以上的凝胶磨碎成长径小于100μm的大小而细分,则即使凝胶未被分离捕集而大量残留于聚合物中,也不会产生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因此不会形成外观不良,这成为了本发明的开端。
本发明人进一步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为了表现出这种凝胶粉碎效果,过滤器的空隙率很重要。
此外发现,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及材质、过滤器形状也很重要,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过滤器,其是在下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过滤器,该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上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上述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上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上述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
上述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
上述过滤器是由不锈钢纤维构成的碟片式过滤器。
[2]
如上述[1]所述的过滤器,其中,上述空隙率为60%以上68%以下。
[3]
如上述[1]或[2]所述的过滤器,其中,上述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以上35μm以下。
[4]
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上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上述挤出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上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上述过滤器为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350kg/h/m2以下,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350℃以下,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上40000g/mol以下。
[5]
如上述[4]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00kg/h/m2以上320kg/h/m2以下,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60℃以上340℃以下。
[6]
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上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上述挤出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上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上述过滤器为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350kg/h/m2以下,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350℃以下,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上40000g/mol以下,
利用上述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前与过滤处理后的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削减率为70%以上。
[7]
如上述[6]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00kg/h/m2以上320kg/h/m2以下,
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60℃以上340℃以下,
上述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削减率为90%以上。
[8]
如上述[4]~[7]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利用上述过滤器进行了过滤处理的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500μm以上的鱼眼为2个/g以下,
利用上述过滤器进行了过滤处理的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0个/g以下。
[9]
过滤器在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中的应用,该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所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所述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所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所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所述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
所述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
所述过滤器是由不锈钢纤维构成的碟片式过滤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过滤器,该过滤器能够制造着色少、有效地降低了表面的鱼眼产生的成型体;通过使用上述过滤器,可以制造着色少、可有效地降低成型体表面的鱼眼产生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简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的本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定于以下的内容。本发明可以在其要点的范围内适当变形而实施。
[过滤器]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是在下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过滤器,该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上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上述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上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满足下述(1)~(3)的条件。
(1)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
(2)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
(3)为由不锈钢纤维构成的碟片式过滤器(リーフディスク型フィルター)。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是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进行的、进行过滤处理的挤出过滤工序中使用的过滤器,上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上述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利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实施上述挤出过滤工序。
即,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上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上述挤出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上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上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该制造方法中,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作为上述过滤器。
另外,满足下述(I)~(III)的条件。
(I)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350kg/h/m2以下。
(II)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350℃以下。
(III)通过上述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上40000g/mol以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能够使利用上述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前与过滤处理后的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削减率为70%以上。
(聚合反应工序)
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的聚合反应工序中,例如,利用特定的聚合反应装置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芳基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由此进行聚合。
<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
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使用现有公知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单独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双酚A作为代表性的物质。
另外,从防止使用这些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装置的腐蚀等方面、以及防止将所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制成最终产品形态时使用的装置的腐蚀等方面出发,上述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优选氯原子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少,优选实质上不含有氯原子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10ppb以下)。
<碳酸二芳基酯>
作为碳酸二芳基酯,优选使用但不限定于例如非取代的碳酸二苯酯、以及碳酸二苄酯和碳酸二叔丁基苯酯之类的低级烷基取代碳酸二苯酯等对称型碳酸二芳基酯。
这些碳酸二芳基酯类可以单独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另外,从防止使用这些碳酸二芳基酯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装置的腐蚀等方面、以及防止将所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制成最终产品形态时使用的装置的腐蚀等方面出发,上述碳酸二芳基酯优选氯原子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少,优选实质上不含有氯原子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10ppb以下)。
<使用比例>
上述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上述碳酸二芳基酯的使用比例(聚合反应工序中的投料比例)因所使用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芳基酯的种类、目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分子量、羟基末端比例、聚合条件等而异,没有特别限定。
从以高聚合反应性制造热稳定性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面考虑,上述碳酸二芳基酯相对于上述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1摩尔优选以0.9摩尔~2.5摩尔、更优选以0.95摩尔~2.0摩尔、进一步优选以0.98摩尔~1.5摩尔的比例使用。
<多官能化合物>
在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聚合反应工序中,为了在芳香族聚碳酸酯中引入支链结构,可以合用多官能化合物。
作为多官能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3价的芳香族三羟基化合物等。
在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支链聚合物的情况下,从使成型体所要求的强度和流动性均良好的方面考虑,上述3价的芳香族三羟基化合物等多官能化合物的用量相对于上述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100摩尔%优选为0.2摩尔%~1.0摩尔%、更优选为0.2摩尔%~0.9摩尔%、更优选为0.3摩尔%~0.8摩尔%。
<聚合催化剂>
基于酯交换反应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聚合可以不加入聚合催化剂而实施,但为了提高聚合速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聚合催化剂,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例如国际公开2005-121213号公报的第0068段中所示的化合物。
这些聚合催化剂可以单独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从以高聚合反应性制造热稳定性好、着色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面考虑,作为聚合催化剂,优选使用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类、氢氧化铵类等含氮化合物、硼化合物。
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时的聚合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原料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10-8质量份~1质量份、更优选为10-7质量份~10-1质量份。
<聚合反应器>
作为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芳基酯进行酯交换反应而聚合出芳香族聚碳酸酯时使用的聚合反应器,可以使用任一种通常作为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时使用的聚合反应器所用的聚合反应器,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可以举出搅拌槽型反应器、薄膜反应器、离心式薄膜蒸发反应器、表面更新型双螺杆混炼反应器、双轴卧式搅拌反应器、湿壁式反应器、一边自由降落一边聚合的多孔板型反应器、一边沿着线降落一边聚合的带线多孔板型反应器等。
对这些聚合反应器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包含20%以上的铁的材质,特别优选使用SUS304、SUS316、SUS316L。
另外,从防止芳香族聚碳酸酯的着色的方面考虑,也可以使用铁含量为20%以下的材质,还可以使用镍或钛等非铁材料。
在聚合反应器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从通过过滤器处理最大限度地得到凝胶削减和磨碎的效果的方面考虑,优选下述方式:在位于最下游的聚合反应器的下游、且后述的将以熔融状态从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的挤出成型工序的上游,设置后述的使用了过滤器的挤出过滤工序。
聚合反应工序的工艺可以为分批式、连续式中的任一种方法,只要可移至后述的利用过滤器的过滤工序就可以为任一种方式。
<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
聚合反应工序中的反应温度优选为100℃~350℃的范围,从防止芳香族聚碳酸酯的着色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150℃~29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80℃~280℃的范围。
聚合反应工序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会副产生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
在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使用双酚A、碳酸二芳基酯使用碳酸二苯酯的情况下,作为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生成苯酚。
通过将上述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除去至聚合反应体系外,聚合反应速度提高。
因此,优选使用以下方法:导入氮、氩、氦、二氧化碳或低级烃气体等不对反应产生不良影响的惰性气体,使生成的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与这些气体相伴除去的方法;在减压下进行反应的方法;等等。
优选的反应压力还因目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分子量而异,在聚合初期优选为10Torr~常压的范围。在聚合后期优选为20Torr以下、更优选为10Torr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Torr以下。
通过改变聚合反应工序中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真空度)、或反应时间(聚合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等,可以制造分子量不同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末端调节剂>
另外,在聚合反应工序中添加上述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或羟基末端的芳香族聚碳酸酯预聚物(低聚合度芳香族聚碳酸酯)、上述的碳酸二芳基酯类、或芳基碳酸酯末端的芳香族聚碳酸酯预聚物、叔丁基苯酚或叔辛基苯酚等单官能取代苯酚类等公知的末端调节剂,从而可以制造羟基末端比例或末端结构不同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催化剂失活剂>
在芳香族聚碳酸酯中也可以添加催化剂失活剂。
作为催化剂失活剂,可以使用任一种公知的催化剂失活剂,特别是从制造热稳定性好、着色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面考虑,优选磺酸的铵盐、鏻盐,更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等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上述盐类。
另外,也可以使用磺酸的酯作为催化剂失活剂,作为该磺酸的酯,可以举出苯磺酸辛酯、苯磺酸苯基、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乙酯、对甲苯磺酸丁酯、对甲苯磺酸辛酯、对甲苯磺酸苯酯等。特别是从制造热稳定性好、着色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
在上述聚合催化剂中使用碱金属盐和/或碱土金属盐的情况下,催化剂失活剂的量优选相对于上述聚合催化剂1摩尔为0.5摩尔~50摩尔的比例,更优选为0.5摩尔~10摩尔的比例,进一步优选为0.8摩尔~5摩尔的比例。
<添加剂>
在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中可以添加ABS或PET等芳香族聚碳酸酯以外的树脂、或各种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粘剂、染料/颜料、阻燃剂等添加剂等。由此,可以制造适合于各种用途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它们组合来制造各种各样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作为该添加剂,可以举出耐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粘剂、染料和颜料、以及金属惰性化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等。
作为耐热稳定剂或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例如磷化合物、酚系稳定剂、有机硫醚系稳定剂、受阻胺系稳定剂等。
作为光稳定剂或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例如水杨酸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防粘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防粘剂,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例如链烷烃类等烃系防粘剂、硬脂酸等脂肪族酸系防粘剂、硬脂酸酰胺等脂肪酰胺系防粘剂、硬脂醇、季戊四醇等醇系防粘剂、甘油单硬脂酸酯等脂肪族酯系防粘剂、硅油等硅酮系防粘剂。
作为染料和颜料,可以使用有机系或无机系的公知的染料和颜料。除此以外,对于金属惰性化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等,可以根据目的使用能发挥这些特性的公知的材料。这些均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催化剂失活剂、添加剂的添加位置>
上述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可以在聚合反应工序中添加,也可以在后述的将以熔融状态从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挤出而进行过滤处理的挤出过滤工序中添加。
(挤出过滤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实施下述挤出过滤工序:对于以熔融状态从上述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的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以熔融状态挤出,进行过滤处理。
该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后述的混炼装置对聚合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混炼,根据需要利用特定的混炼装置添加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进行混炼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混炼装置>
关于根据需要将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与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混炼的装置,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例如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具有搅拌机的动态混合器、单螺杆和/或双螺杆挤出机。
从制造热稳定性好、着色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面考虑,优选停留时间短的单螺杆挤出机,从制造异物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面考虑,优选不存在停留部的不具有搅拌机的动态混合器,更优选进一步具有自清洁性的双螺杆挤出机。
<添加状态和添加方法>
关于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添加方法,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例如:以常温时的状态直接添加至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方法;将常温固态的物质加热至熔点以上而以熔融状态添加的方法;利用特定的溶剂以溶液状态添加的方法;作为母料颗粒添加的方法,等等。
在以熔融状态或溶液状态添加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情况下,作为向混炼装置的供给装置,优选使用柱塞泵等定量泵。
为了防止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从上述混炼装置逆流至供给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配管中,混炼装置中的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供给部通常设置有具有防倒流功能的注入阀,在多个供给部汇合与注入阀连接的情况下,优选在上述定量泵与混炼装置之间的配管中设置止回阀。
另外,也可以在定量泵与混炼装置之间设置叶片泵等强制注入装置。
供给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配管优选为被保温的状态。
在以熔融状态供给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情况下,优选控制为它们的熔点或熔点以上且它们不发生变质的温度以下,在利用特定的溶剂而以溶液状态供给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情况下,优选控制为溶液的熔点或熔点以上、或者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不发生析出的温度以上且它们不发生变质的温度以下。
在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软化温度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即使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逆流至供给配管,也可维持熔融状态,可防止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固化。
这些供给配管优选朝向混炼装置以下坡的方式来设置。
在以固体状态或母料颗粒的方式将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供给至混炼装置的情况下,通常使用侧加料器等。
在以溶液状态供给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带排气口的双螺杆挤出机。
<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向混炼装置的供给位置>
关于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向混炼装置的供给位置,在混炼装置为双螺杆挤出机的情况下,优选为螺杆混炼部或者其上游侧。
在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被过度填充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情况下,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逆流至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马达侧并停留于此处,有可能成为异物产生源,因而在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配管的双螺杆挤出机入口设置压力计,注意供给压力不过剩而进行运转管理是有效的。供给压力优选为大气压以上且0.2MPa表压以下。
<过滤器的设置位置>
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进行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过滤处理。
除了本发明的目的以外,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还具有分离捕集具有刚性的固态异物这种过滤器本来的功能,因此优选设置于上述混炼装置的下游,进一步优选还设置于后述的挤出成型工序的上游。
从克服过滤器自身的压力损失、以及在后述的挤出成型工序中所用的配管或装置的压力损失而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输送至下游的方面考虑,也可以在混炼装置与过滤器之间根据需要设置齿轮泵等强制输送装置。
<过滤器的空隙率>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
“空隙率”是指在过滤器过滤层的总体积中所占的过滤层中的空间体积的比例。
从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凝胶磨碎而细分并将芳香族聚碳酸酯制成成型体时在表面观测到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数量的降低方面考虑,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优选为60%以上68%以下、更优选为62%以上66%以下。
通过使用空隙率为70%以下的过滤器,可以飞跃性地降低在成型体的表面观测到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即成为其核的长径为100μm以上的凝胶。若使用空隙率为60%以上68%以下的过滤器,可以更显著地减少鱼眼和凝胶。
若是空隙率为40%以上的过滤器则可以进行制造,适合应用于具有工业规模的生产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
从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凝胶磨碎而细分并制成成型体时在表面观测到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数量的充分降低的方面考虑,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优选为25μm以上35μm以下、更优选为27μm以上32μm以下。
若是绝对过滤精度大于5μm的过滤器则可以进行制造,适合应用于具有工业规模的生产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用绝对过滤精度为55μm以下的过滤器,可以确实地捕集具有降低成型体的光学性能的大小、具有刚性的异物。
“绝对过滤精度”是指,在假定过滤对象物为正球状颗粒的情况下,能够在通过过滤器的期间100%捕集的最小的颗粒直径。
<过滤器的空隙率与绝对过滤精度的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空隙率与绝对过滤精度需要各自在特定的范围。
即,需要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且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
通过为满足两者的范围的过滤器,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凝胶磨碎而细分并制成成型体时在表面观测到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数量的充分降低的效果变得显著。
即,即便在将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设定为较高(100%捕集最小颗粒直径较小)的情况下,若该过滤器的空隙率大于70%,则成型体中有时会形成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而且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过滤器处理后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个数有时也会增加。
通过使用绝对过滤精度高(100%捕集最小颗粒直径小)的过滤器,容易认为能够以高比例分离捕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包含的凝胶,但是,如上所述,凝胶具有刚性非常低、无法维持特定的固定形状、形状会发生变化的特性,因此即便是具有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以上的尺寸的凝胶,有时也会改变形状通过过滤器,而不被过滤器分离捕集。
<过滤器的种类>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通常被称为聚合物过滤器,从防止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色调变差的方面考虑,为使用了不锈钢纤维的具有过滤槽的碟片式过滤器。
对于碟片式过滤器来说,过滤器过滤槽是平面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接触、通过过滤槽时没有停留部,这一点与烛式过滤器相比是优异的。
<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
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在挤出过滤工序中进行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过滤处理。
该过滤处理中,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时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350kg/h/m2以下。
“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是指,将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处理量(kg/h)除以所使用的过滤器的全部过滤层的过滤面积(m2)而得到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从防止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色调变差的方面考虑,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从防止过滤器的变形的方面考虑,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350kg/h/m2以下、优选为100kg/h/m2以上320kg/h/m2以下、更优选为180kg/h/m2以上240kg/h/m2以下。
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的上限可以从将根据过滤器的耐压强度所设定的差压适当化的方面出发来进行设定。
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的下限可以从防止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色调变差的方面出发来进行设定。
<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
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过滤处理中,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时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350℃以下。
所述“通过过滤器时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是指,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前和过滤处理后这两者中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
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期间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优选为260℃以上340℃以下、更优选为280℃以上320℃以下。
通过使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可以防止粘度急剧地上升,在具有工业规模的生产量的制造方法的应用方面特别优选。
通过使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350℃以下,容易良好地维持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色调等品质。
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可以利用设置于过滤器上游的聚合反应工序或挤出过滤工序的混炼装置或强制输送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和计量表进行调整,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可以利用容纳了过滤器的过滤器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和计量表进行调整。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分子量>
另外,在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过滤处理中,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时的上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оl以上40000g/mоl以下。
关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的凝胶和/或鱼眼的降低效果,对经过滤器过滤处理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上40000g/mol以下的物质是显著的,对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5000g/mol以上、更优选为30000g/mol以上的物质是更显著的。该重均分子量基本上包括以工业规模生产的、薄膜或瓦纹片和平板片材或饮料用瓶中使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产品的范围,显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在工业上的有效性。
<鱼眼的降低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能够使以熔融状态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后在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的表面所观测到的长径为200μm~500μm的鱼眼的削减率为70%以上。
长径为200μm~500μm的鱼眼的削减率优选为90%以上。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以熔融状态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在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的表面所观测到的长径为500μm以上的鱼眼优选为2个/g以下,长径为200μm~500μm的鱼眼优选为10个/g以下。
<过滤器的规格>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具有特定的过滤层,构成该过滤层的不锈钢纤维的材质优选为SUS316、更优选为SUS316L,但不限定于此。
不锈钢纤维的纤维径通常为5μm~40μm左右,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限定,如上所述,只要满足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的条件,则可以任意选择。
过滤器的过滤层的种类优选耐压强度高的烧结纤维或无纺布,但不限定于此。
过滤器的过滤层的规格之一为基重量。“基重量”是指在过滤层面积中所占的不锈钢纤维的重量。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过滤层的基重量优选为800g/m2~3200g/m2左右,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限定,为了得到上述所期望的空隙率和绝对过滤精度可任意选择。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为碟片式过滤器。
关于碟片式过滤器的厚度,每一片优选为0.5mm~2.5mm、更优选为1.0mm~1.5mm,但不限定于此。
若每一片的厚度为0.5mm以上,则过滤层、进而过滤器的耐压强度足够大,因此适合于工业规模的生产。
若每一片的厚度为2.5mm以下,则过滤器通过时间过长,从经过滤器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色调难以变差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不锈钢制过滤器中还有过滤层由烧结颗粒构成的过滤器,从充分发挥凝胶的磨碎细分所产生的粉碎效果、降低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方面考虑,优选由烧结纤维或无纺布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时,对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施加剪切应力,所施加的剪切应力、结果产生的剪切速度或剪切速度分布是根据由上述的过滤器的空隙率、绝对过滤精度、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和重均分子量所确定的粘性阻力、构成过滤层的不锈钢纤维的纤维径从属确定的值。
<过滤器装置的压力损失>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在作为具有工业规模的生产量的制造方法进行实施的情况下,使用碟片式过滤器时,该过滤器优选层叠几十~一百几十片左右,优选一并容纳、设置于过滤器装置中。
该情况下,除了所层叠的过滤器本身的压力损失(a)以外,还会产生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入过滤器装置并到达过滤器为止的流路中的压力损失(b)、及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通过过滤器后从过滤器装置出去为止的流路中的压力损失(c)。
过滤器装置的压力损失为这些(a)~(c)的各压力损失的总和,仅监视层叠的过滤器本身的压力损失(a)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通常对过滤器装置的入口与出口的操作压力之差、即上述总和压力损失设定使用上限而进行监视。
总和压力损失的上限根据过滤器本身的耐压强度进行设定,通常为14.8MPa左右,从通过运转状态的微细变动防止过滤器破损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2.9MPa、更优选为10.9MPa。
<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在设置了过滤器的装置中的填充>
初次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填充于设置有过滤器的装置中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过滤器的变形和破损,优选规定填充流量,随着时间推移从低流量起阶段性地增加流量,到达特定流量。
流量规定的方法可以举出:将特定流量n等分成4份以上,从1/n开始慢慢地增加为2/n、3/n的方法;以所层叠的过滤器数将特定流量进行分割,以每一片的流量单位进行增加的方法;等等。
(挤出成型工序)
在实施上述挤出过滤工序后,实施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冷却固化、制成特定的产品形态的挤出成型工序。
具体来说,利用特定的挤出装置将利用上述过滤器进行了过滤处理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挤出,利用特定的成型装置固化而制成产品形态。
<挤出装置>
在挤出过滤工序的下游、挤出成型工序的前端,设置了与目标产品形态对应的模头,作为一例,可以举出以下方式:模头的排出部的构成为,相对于设置于挤出装置的下游的成型装置以水平~垂直的角度排出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为了防止从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溶出的催化剂失活剂和/或添加剂附着于上述模头的排出部而成为异物源,模头的排出部优选定期进行清扫,更优选根据目标产品的用途适当调整清扫频率。
上述模头的温度优选设定为与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流入模头的温度相同或高10℃左右的温度。
根据设置于挤出装置的下游的成型装置的不同,也可以不设置模头,而利用配管将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从挤出过滤工序直接输送至成型设备。
<产品形态>
通过挤出成型,芳香族聚碳酸酯被固化,形成产品形态。
作为该产品形态,可以举出但不限定于圆柱状颗粒、球状颗粒、膜、片材等。
无论为这些形态中的任一种形态,均可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由此可以有效地除去凝胶,可以实现鱼眼的有效降低。
<成型装置>
上述“成型装置”还包括成型为任一种产品形态的装置。
例如,成型为颗粒时的装置是具有将从模头以线料状挤出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冷却、并切断成所期望的形状的功能的造粒机系统。
制成膜时的装置是具有将从模头以薄膜状挤出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冷却、拉伸、并以所期望的宽度和厚度缠绕的功能的吹胀成型机。
成型为膜和/或片材时,是具有将从模头以膜状挤出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冷却、拉伸、并以所期望的宽度和厚度缠绕的功能的膜和/或片材成型机。
还可以举出具有成型出形状不同的成型品的功能的异型挤出成型机,这些全部包括于“成型装置”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以及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着色少、凝胶少、在成型体的表面所观测到的鱼眼少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其理由推测如下。
作为利用过滤器对包含凝胶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过滤处理的效果,认为有:(1)由过滤引起的凝胶向过滤器的分离捕集;(2-1)由通过过滤器所引起的凝胶的物理性粉碎;以及(2-2)凝胶的化学分解。
上述(1)是在过滤器过滤处理中通常所期待的效果,在所捕集的物体具有某种特定的固定形状时更有效。对于无定形的凝胶,即使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穿过过滤器的可能性也高。
为了说明即使在过滤器过滤处理后凝胶残留、以凝胶为核的鱼眼也减少的事实,仅利用上述(1)是不充分的,需要考虑上述(2-1)和上述(2-2)的效果。
据推测,即使为相同的绝对过滤精度,对于空隙率小的过滤器来说,在过滤器内流动的聚合物的流路更长、更复杂,在过滤器内流动的过程中,无定形的凝胶即使不被捕集,受到物理性粉碎的机会也会变多。此时,不仅仅是物理性粉碎,也有可能化学分解成比凝胶更小的分子量形态。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关于在成型体的表面所观测到的鱼眼及成为其核的凝胶的大小和个数,在不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的情况下,形状大的鱼眼和凝胶的个数多,在使用空隙率大于70%的过滤器的情况下,鱼眼和凝胶形状变得稍小,但个数增加。
另外,在使用空隙率为70%以下的过滤器的情况下,鱼眼和凝胶形状变得非常小,同时个数骤减。
在使用空隙率为68%以下的过滤器的情况下,鱼眼和凝胶形状更显著地变小,同时个数骤减。
由这些结果可以推测,作为减少凝胶和在成型体的表面所观测到的以凝胶为核的鱼眼的效果,由利用过滤器的过滤处理所导致的凝胶的物理性粉碎和凝胶的化学性分解很重要。
实施例
下面,举出具体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过滤器和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过滤器]
(空隙率ε和基重量BW)
空隙率ε和基重量BW利用化学工学论文集第30卷第1号(2004)79页中记载的下式求出。
空隙率[%]:ε
基重量[kg/m2]:BW
过滤器过滤层厚度[m]:L
构成过滤器的不锈钢纤维的密度:ρ[kg/m3]
过滤器过滤层质量:W[kg]
过滤器过滤面积:A[m2]
BW=W/A
ε={1-BW/(ρL)}×100
(过滤面积)
碟片式:过滤面积利用过滤器的过滤层相对于碟片的投影面积求出。
烛式:利用将过滤器过滤层展开为平面时的投影面积求出。
(绝对过滤精度)
利用使具有均匀粒径的乳液珠分散而成的多种液体进行恒压过滤试验,测定过滤器滤材通过前后的颗粒数(NA和NB)并通过下式计算出过滤效率,由所计算出的过滤效率和乳液珠的粒径制作过滤效率曲线(过滤效率相对于粒径的曲线图),将过滤效率100%的粒径作为绝对过滤精度。
过滤器滤材通过前颗粒数:NA
过滤器滤材通过后颗粒数:NB
过滤效率(%)={(NA-NB)/NA}×100
[测定方法]
(重均分子量(Mw))
试样的重均分子量(下文中简称为Mw)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行测定。
使用四氢呋喃溶剂、聚苯乙烯凝胶,利用基于下式的换算分子量校正曲线,由标准单分散聚苯乙烯的构成曲线求出。
MwPC=0.3591MwPS 1.0388
(MwPC表示聚碳酸酯的Mw,MwPS表示聚苯乙烯的Mw。)
(色调)
将后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圆盘成型,测定色调。
首先,利用注射成型机,在料筒温度290℃、模具温度90℃的条件下,将预先在氮气气氛下于120℃干燥4小时以上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连续成型为直径55mm×厚度3.2mm的圆盘状试验片。
利用色彩计测定了所得到的试验片的色调。
色彩计配备了基于JISZ8722的分光测光器,利用基于JISZ8729的CIELAB法(CommissionInternationaledel‘Eclairage1976L*a*b*Diagram)色度系统的、作为黄色度指标的b*值表示色调。
具体来说,将上述厚度3.2mm的圆盘状试验片放置于作为测定基准的b*值为1.97的白板上,利用反射法测定圆盘状试验片的b*值。
利用相同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不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而连续成型,将所得到的圆盘状试验片的b*值作为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b*值。
(鱼眼)
将后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片材成型,对鱼眼进行计数。
利用设置有片材成型用T模的单螺杆挤出机,在料筒温度280℃或290℃的条件下,将预先在氮气氛下于120℃干燥4小时以上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连续成型为宽17cm×厚0.5mm~0.7mm的片材。
在所得到的片材中,在宽10cm×长10cm的区域目视观察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进行计数。
鱼眼的外周与其周边折射率不同,因此为目视时看起来歪斜的部分。
对于同一片材,在部位不同的5处测定区域对鱼眼进行计数,将其平均值作为片材的代表值,换算成每1g的个数。
利用相同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不利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而连续成型,将所得到的片材的鱼眼作为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鱼眼。
(“实施例1~9”、“比较例1~6”、“参考例1、2”中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
在实施例1~9、比较例1~6和参考例中1、2中,使用双酚A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使用碳酸二苯酯作为碳酸二芳基酯,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聚合,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
对于所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由聚合反应工序送液至挤出过滤工序,送液至挤出成型工序。
作为挤出过滤工序中的混炼装置,使用双螺杆挤出机,作为过滤器过滤处理的操作压力源,在双螺杆挤出机的前端设置齿轮泵,在齿轮泵的前面设置过滤器装置,利用过滤器对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过滤处理。
(“实施例1~9”、“比较例1~6”、“参考例1、2”中的过滤器过滤处理)
<实施例1>
将空隙率为60%、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86℃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前后的压力损失(下文中记为差压)为10.6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下文中记为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15℃。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6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经过10天后(下文中记为10天后)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10.6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3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1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94%,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
<实施例2>
将空隙率为63%、绝对过滤精度为16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90℃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5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1.5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19℃。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11.5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2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90%,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
<实施例3>
将空隙率为63%、绝对过滤精度为38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87℃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9.3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12℃。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8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9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9.3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2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91%,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
<实施例4>
将空隙率为64%、绝对过滤精度为28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320℃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5.2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22℃。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5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结果途中差压上升为5.3MPa,但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5.3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0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98%,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
<实施例5>
使用安装了与实施例4相同的碟片式过滤器的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304℃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27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3.4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06℃。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26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2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1000T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3.4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0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96%,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
<实施例6>
将与实施例4、5相同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319℃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6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6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23℃。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1.6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途中上升为2.3,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2.3。通过过滤器过滤处理,b*值上升,色调变差。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1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3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77%,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但是其效果比实施例1~5略低。
<实施例7>
将与实施例6相同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92℃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350kg/h/m2,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26℃。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6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9个/g。
过滤器过滤处置刚开始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显示为15.0MPa。接着,尝试继续10天的过滤器过滤处理。开始后不久,过滤器装置的差压降低至14.7MPa,但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14.7MPa。10天后开放检查过滤器装置,结果安装的过滤器部分变形。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略上升为2.0。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5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71%。过滤器产生了略微的变形,但鱼眼的削减率在实用上良好。
<实施例8>
将与实施例6相同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56℃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27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5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3.8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62℃。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13.8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2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3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76%,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但是其效果比实施例1~5略低。
<实施例9>
将与实施例6相同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343℃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8.3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48℃。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2.1,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6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结果途中差压上升为8.4MPa,但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8.4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途中上升为2.5,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2.5。通过过滤器过滤处理,b*值上升,色调变差。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1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3个/g,200μm以上的鱼眼削减率为78%,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确认到了过滤器过滤处理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但是其效果比实施例1~5略低。
<比较例1>
将空隙率为72%、绝对过滤精度为9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将挤出成型工序中成型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态颗粒供给至具有被赋予了熔融功能的双螺杆挤出机的、为实验室规模的生产量的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供给至过滤器装置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17℃,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2.7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23℃。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结果途中差压上升为12.8MPa,但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12.8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显著增加,在100个/g停止了计数,但目视确认到这以上的个数。500μm以上的鱼眼为5个/g。
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产生鱼眼,完全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所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200μm~500μm的鱼眼增加。
<比较例2>
将空隙率为44%、绝对过滤精度为53μm的SUS316L烧结颗粒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将挤出成型工序中成型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态颗粒供给至具有被赋予了熔融功能的双螺杆挤出机的、为实验室规模的生产量的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供给至过滤器装置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86℃,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0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2.5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29℃。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6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9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12.5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显著增加,在100个/g停止了计数,但目视确认到这以上的个数。500μm以上的鱼眼为4个/g。
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产生鱼眼,完全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所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200μm~500μm的鱼眼增加。
<比较例3>
将空隙率为70%、绝对过滤精度为30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烛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将挤出成型工序中成型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态颗粒供给至具有被赋予了熔融功能的双螺杆挤出机的、为实验室规模的生产量的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供给至过滤器装置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85℃,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8.2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90℃。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8.2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显著增加,在100个/g停止了计数,但目视确认到这以上的个数。500μm以上的鱼眼为4个/g。
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产生鱼眼,完全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所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200μm~500μm的鱼眼增加。
<比较例4>
将空隙率为72%、绝对过滤精度为9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319℃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聚合平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2.6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25℃。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9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结果途中差压上升为12.7MPa,但之后直至10天后为止稳定为12.7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显著增加,在100个/g停止了计数,但目视确认到这以上的个数。500μm以上的鱼眼为4个/g。
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产生鱼眼,完全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所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200μm~500μm的鱼眼增加。
<比较例5>
将空隙率为44%、绝对过滤精度为53μm的SUS316L烧结颗粒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90℃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0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12.2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333℃。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6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9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12.2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显著增加,在100个/g停止了计数,但目视确认到这以上的个数。500μm以上的鱼眼为4个/g。
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产生鱼眼,完全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所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200μm~500μm的鱼眼增加。
<比较例6>
将空隙率为70%、绝对过滤精度为30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烛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88℃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8.0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93℃。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54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8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8.0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显著增加,在100个/g停止了计数,但目视确认到这以上的个数。500μm以上的鱼眼为4个/g。
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产生鱼眼,完全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所引起的鱼眼削减效果,200μm~500μm的鱼眼增加。
<参考例1>
将空隙率为60%、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72℃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即,在该参考例1中,使用了重均分子量低于上述实施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2.0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74℃。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3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0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2.0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3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0个/g,与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未发现变化。
由以上结果可以确认,重均分子量低至18000g/mol左右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凝胶不多,不成为利用本发明的过滤器进行削减的对象。
<参考例2>
将空隙率为72%、绝对过滤精度为9μm的SUS316L烧结纤维的碟片式过滤器安装至过滤器装置。
对于该过滤器装置,以温度272℃的熔融状态将聚合反应工序中聚合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g/mol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供给至挤出过滤工序。
即,在该参考例2中,使用了重均分子量低于上述实施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此时,过滤器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90kg/h/m2,过滤器装置的差压为5.5MPa,过滤器装置出口的熔融聚合物温度为273℃。
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为1.9,200μm~500μm的鱼眼为3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0个/g,分别稳定。
接着,继续10天过滤器过滤处理。其间和10天后的过滤器装置的差压稳定为5.5MPa。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b*值在整个过滤处理期间稳定为1.9,未发现过滤器过滤处理导致的色调变化。
进行了过滤器过滤处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200μm~500μm的鱼眼为3个/g,500μm以上的鱼眼为0个/g,与即将进行过滤器过滤处理前未发现变化。
由以上结果可以确认,重均分子量低至18000g/mol左右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凝胶不多,不成为利用本发明的过滤器进行削减的对象,因此该参考例2中为与参考例1同样的结果。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过滤器以及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尤其作为用于制造薄膜、瓦纹片和平板片材、饮料水用瓶等薄成型体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过滤器和制造方法具有工业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过滤器,其是在下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过滤器,该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所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所述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所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所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所述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
所述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
所述过滤器是由不锈钢纤维构成的碟片式过滤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中,所述空隙率为60%以上68%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其中,所述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以上35μm以下。
4.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所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所述挤出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所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所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所述过滤器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350kg/h/m2以下,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350℃以下,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上40000g/mol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00kg/h/m2以上320kg/h/m2以下,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60℃以上340℃以下。
6.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所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所述挤出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所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所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所述过滤器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50kg/h/m2以上350kg/h/m2以下,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55℃以上350℃以下,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以上40000g/mol以下,
利用所述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前与过滤处理后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削减率为70%以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每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量为100kg/h/m2以上320kg/h/m2以下,
通过所述过滤器时的所述熔融状态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温度为260℃以上340℃以下,
所述长径为200μm以上的鱼眼的削减率为90%以上。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所述过滤器进行了过滤处理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500μm以上的鱼眼为2个/g以下,
利用所述过滤器进行了过滤处理的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成型体表面的长径为200μm~500μm的鱼眼为10个/g以下。
9.过滤器在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中的应用,该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工序与挤出成型工序之间具有挤出过滤工序,
所述聚合反应工序中在熔融状态下对芳香族聚碳酸酯进行聚合,
所述挤出成型工序中将以熔融状态从所述聚合反应工序送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固化,
所述挤出过滤工序中利用至少1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所述过滤器的空隙率为40%以上70%以下,
所述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为5μm以上55μm以下,
所述过滤器是由不锈钢纤维构成的碟片式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99968 | 2014-05-13 | ||
JP2014-099968 | 2014-05-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85893A true CN105085893A (zh) | 2015-11-25 |
CN105085893B CN105085893B (zh) | 2017-06-27 |
Family
ID=5456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35894.7A Active CN105085893B (zh) | 2014-05-13 | 2015-05-11 | 过滤器和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5231619A (zh) |
CN (1) | CN105085893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40667A (ja) * | 1999-12-21 | 2001-09-04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
CN101223215A (zh) * | 2005-09-15 | 2008-07-16 | 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四氟乙烯树脂成型制品、膨体四氟乙烯树脂成型制品、它们的制造方法、复合体、过滤器、冲击变形吸收材料以及密封材料 |
CN102443161A (zh) * | 2007-08-20 | 2012-05-09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5-11 JP JP2015096732A patent/JP2015231619A/ja active Pending
- 2015-05-11 CN CN201510235894.7A patent/CN1050858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40667A (ja) * | 1999-12-21 | 2001-09-04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
CN101223215A (zh) * | 2005-09-15 | 2008-07-16 | 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四氟乙烯树脂成型制品、膨体四氟乙烯树脂成型制品、它们的制造方法、复合体、过滤器、冲击变形吸收材料以及密封材料 |
CN102443161A (zh) * | 2007-08-20 | 2012-05-09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85893B (zh) | 2017-06-27 |
JP2015231619A (ja) | 2015-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57709B1 (ko) |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JP6165334B2 (ja) | 減少された溶剤含量を有するポリアリールエーテルスルホンポリマー(p) | |
CN105008102B (zh) | 聚碳酸酯树脂用挤出造粒装置和聚碳酸酯树脂挤出造粒方法 | |
CN101084256B (zh) | 缩聚聚合物的回收品的再利用方法 | |
JP2022173491A (ja) | タルクを有する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合金 | |
JP7383649B2 (ja) | 一次材料及び二次材料から重縮合溶融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 |
JP2012214728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 |
JP6608306B2 (ja) | 樹脂組成物成形機および樹脂組成物の成形方法 | |
TWI548671B (zh) | 縮合反應性聚合物及其製造裝置 | |
CN105085893A (zh) | 过滤器和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 |
CN101068855B (zh) | 缩聚聚合物及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 |
JP2015007188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6107272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押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 |
JP5445652B1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 |
JP2014080603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 |
CN104066558A (zh) | 透明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 | |
JP6212904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ペレ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3154593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 |
JP2005219262A (ja) | 耐熱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材料の製造方法 | |
JP2020089981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051878B2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 |
JP5522995B2 (ja) | 高分子組成物の混練装置及び混練方法 | |
JPH11310218A (ja) | 中空成形容器 | |
JP2018202616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 |
JP2005247913A (ja) |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sahi Kasei Kogyo K. K.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sahi Kasei Chemical K. 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