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2526A -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2526A
CN105082526A CN201510578644.3A CN201510578644A CN105082526A CN 105082526 A CN105082526 A CN 105082526A CN 201510578644 A CN201510578644 A CN 201510578644A CN 105082526 A CN105082526 A CN 105082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anchor ring
fused component
welding anchor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86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世月
苟举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786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2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2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熔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治具卡紧第一熔接部件;第二治具卡紧第二熔接部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驱动结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熔接装置包括第一熔接部件、第二熔接部件、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及驱动机构,其中,上述第一熔接部件设置在第一治具上,第二熔接部件设置在第二治具上;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本发明工序少,生产成本低,装配精度高,生产的线盘承载力大,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指一种用于线盘制造的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线盘是最早是用于电线电缆的机用成缆、周转等用途,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线盘的运用领域也逐渐扩大,但主要还是针对相应产品的包装容器来使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配套产品,用于缠绕、存放线材、线缆等。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塑料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普遍提高,因此塑料线盘以其重量轻,强度大而逐渐成为主流线盘结构,现有的塑料线盘生产制造工艺包括三种:
胶水粘结工艺,该生产工艺生产一种工字型塑料线盘,将整体的工字型塑料线盘分成两个部件进行生产,再将两个相同的部分粘结形成整体的工字型塑胶线盘,将工字型塑料线盘从中部分隔,形成左右对称的两个半工字型组装结构,由于两组装结构的结构尺寸一致,因此仅需一套模具成型,两个半工字型装置结构注塑成型后,将两者外壁涂上胶水,然后将两者相互插紧,并放在机器上压紧,受到胶水制约,该种工艺的塑胶材料必须采用ABS或475等硬性塑胶材料,成本高,市场价格在15/斤左右;另外,该工艺操作复杂,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涂胶水工序需要1-2人,涂胶水后粘结工序需要1人,将粘结后的产品搬运至机器上压紧工序需要1人,压紧后还需要1人将压紧过程中溢出产品外壁上的胶水擦干净,因此该制造工艺的生产工艺流程长,生产效率低,平均需要1-5min做一个产品,且生产成本高,生产后的线盘承载能力不够;
螺栓固定工艺,该生产工艺通过螺栓作为连接结构,以便形成完整的工字型线盘结构,该工艺将整体的工字型塑胶线盘分为三部分,进行单独生产,再将三部分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整体的工字型塑胶线盘,三部分包括结构一致的顶盖、底盖,以及中间的PP管体,PP管体为市场上常见的PP水管,生产时仅需根据长度需要进行切割,因此该工艺仅需一套模具以便生产顶盖及底盖,生产时,先将PP管体套在底盖上,再将多根螺栓从底盖下部向上插入PP管体内,多根螺栓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以限位PP管体,再将顶盖对准PP管体套好,使螺栓穿过顶盖,最后将螺母拧紧在螺栓上,该工艺流程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工序较多,装配难度大,平均每个线盘的装配时间为3-8min;
整体注塑成型,该工艺采用整体注塑成型工艺,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线盘模具,通过注塑机将整个线盘一次注塑成型到位,该生产工艺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生产成本高,注塑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高,每个线盘的生产成本是采用螺栓固定工艺的3-5倍,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序少,生产成本低,装配精度高,生产的线盘承载力大,生产效率高的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熔接部件放置在第一治具上卡紧;
S2、将第二熔接部件放置在第二治具上卡紧;
S3、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
S4、驱动结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熔接部件上设有第一熔接环面,第二熔接部件上设有第二熔接环面;上述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分别卡紧于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上;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直线运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作直线运动,第一治具驱动固定在其上的第一熔接部件直线运动;第一熔接部件带动其上的第一熔接环面运动至第二熔接部件上的第二熔接环面处,并贴紧第二熔接环面。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作旋转运动,第一治具驱动固定在其上的第一熔接部件旋转运动;第一熔接部件带动其上的第一熔接环面旋转,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对旋转运动,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摩擦生热,两者之间的温度达到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的熔点后,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旋转急停时,第一熔接环面及第二熔接环面熔化的表面相互渗透、融合、凝固,融为一体在一起,以便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连接形成整体部件。
一种塑料制品的熔接装置,包括第一熔接部件、第二熔接部件、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及驱动机构,其中,上述第一治具设置在第一治具上,第二熔接部件设置在第二治具上;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熔接部件卡紧固定在第二治具上;上述第一熔接部件卡紧连接在第一治具上;第一治具上固定有连接杆;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连接杆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作直线运动,以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贴紧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上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作旋转运动,以便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摩擦生热而熔化粘结固定,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型创新,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线盘生产制造工艺,该工艺将线盘分为两个或三个部件注塑、吹塑或挤塑成型,再熔接完成。整体结构均采用市场上价格较便宜的热塑性塑胶:PP、PE、PC、ABS等等。以PP塑料为例,其熔点为110-120摄氏度,生产时:首先,采用注塑或挤塑工艺,分别注塑成型出第一熔接部件和第二熔接部件,第一熔接部件上有第一熔接环面,第二熔接部件上有第二熔接环面;其次,分别将第一熔接部件和和第二熔接部件固定在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上,并相对卡紧设置,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均均设有多个凸出的卡块或卡槽;然后,打开连接机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在液气压驱动系统的驱动下相向运动,以便第二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贴紧吻合,这时电机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带动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对高速旋转,摩擦生热使温度上升至塑胶材料的熔点,使得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的表面塑胶熔化,旋转急停时,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的表面相互渗透、融合、凝固,融为一体,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熔接在一起。
这里,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及两者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的空气高速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该工艺方法,在线盘生产行业属于一种全新的工艺,该工艺替代了传统胶水粘结和螺栓固定工艺中的手工操作,通过设计一种简单的机械设备,采用液压驱动及电机带动原理,实现了线盘自动化生产,利用物理学中简单的摩擦生热原理,实现了将电机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以便粘结熔按部件的目的,且由于熔接部件采用相同的材料,熔点相同,旋转时,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和第二熔接部件第二熔接环面会一定程度的出现熔化现象,熔化后的流体塑料粘结牢固紧密,形成一体化结构,承载力可达300-1000kg。整套设备工作运行的时间短,电机运动至停止时间为0.7-1秒,相对于胶水粘结工艺和螺栓固定工艺的装配时间缩短了几十倍,且,整个工艺一个工人即可操作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顶盖与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顶盖与底座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顶盖与底座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盖体与筒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双模、竖向及凹槽结构形式,即为:顶盖与底座需要二套模具注塑成型、顶盖与底座沿竖直方向设置、顶盖上设置凹槽以便底座插入凹槽,具体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熔接部件放置在第一治具上卡紧;
S2、将第二熔接部件放置在第二治具上卡紧;
S3、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
S4、驱动结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
第一熔接部件上设有第一熔接环面,第二熔接部件上设有第二熔接环面;上述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分别卡紧于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上;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直线运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旋转运动。
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作直线运动,第一治具驱动固定在其上的第一熔接部件直线运动;第一熔接部件带动其上的第一熔接环面运动至第二熔接部件上的第二熔接环面处,并贴紧第二熔接环面。
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作旋转运动,第一治具驱动固定在其上的第一熔接部件旋转运动;第一熔接部件带动其上的第一熔接环面旋转,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对旋转运动,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摩擦生热,两者之间的温度达到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的熔点后,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旋转急停时,第一熔接环面及第二熔接环面熔化的表面相互渗透、融合、凝固,融为一体在一起,以便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连接形成整体部件。
一种塑料制品的熔接装置,包括第一熔接部件、第二熔接部件、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及驱动机构,其中,上述第一治具设置在第一治具上,第二熔接部件设置在第二治具上;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
第二熔接部件卡紧固定在第二治具上;上述第一熔接部件连接在第一治具上;第一治具上固定有连接杆4;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连接杆4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4作直线运动,以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贴紧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上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4作旋转运动,以便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摩擦生热而熔化粘结固定,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第一熔接部件为顶盖1,第二熔接部件为底座2,第一治具为上卡板1,第二治具为下卡板5,其中,上述顶盖1可拆卸地连接在上卡板1下部,底座2卡紧固定在下卡板5上,下卡板5底部通过支撑杆6支撑;上述连接杆4连接固定在上卡板1上,连接杆4的外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4竖直运动使底座2嵌入顶盖1内,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4旋转运动,使底座2与顶盖1相对旋转运动。
顶盖1上开设有嵌槽,该嵌槽内壁为第一熔接环面12;上述底座2的顶部外壁设有环状的第二熔接环面22,底座2插入嵌槽内,第一熔接环面12与第二熔接环面22相互贴紧。
底座2包括座体21及底板23,其中,上述座体21为筒状结构体,底板23固定连接在座体21的底部,形成整体的底座2结构;上述第二熔接环面22沿座体21顶部周缘延伸,形成环形结构。
进一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线盘生产制造工艺,该工艺将线盘分为两个或三个部件注塑、吹塑或挤塑成型,再熔接完成。整体结构均采用市场上价格较便宜的热塑性塑胶:PP、PE、PC、ABS等等。以PP塑料为例,其熔点为110-120摄氏度,生产时:首先,采用注塑或挤塑工艺,分别注塑成型出第一熔接部件和第二熔接部件,第一熔接部件上有第一熔接环面,第二熔接部件上有第二熔接环面;其次,分别将第一熔接部件和和第二熔接部件固定在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上,并相对卡紧设置,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均设有多个凸出的卡块或卡槽;然后,打开连接机器,第一治具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向直线运动,以便第二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贴紧吻合,这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带动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对高速旋转,摩擦生热使温度上升至塑胶材料的熔点,使得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的表面塑胶熔化,旋转急停时,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的表面相互渗透、融合、凝固,融为一体,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熔接在一起。
这里,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及两者之间的间隙空间中的空气高速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该工艺方法,在线盘生产行业属于一种全新的工艺,该工艺替代了传统胶水粘结和螺栓固定工艺中的手工操作,通过设计一种简单的机械设备,采用液压驱动及电机带动原理,实现了线盘自动化生产,利用物理学中简单的摩擦生热原理,实现了将电机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以便粘结熔接部件的目的,且由于熔接部件采用相同的材料,熔点相同,旋转时,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和第二熔接部件第二熔接环面会一定程度的出现熔化现象,熔化后的流体塑料粘结牢固紧密,形成一体化结构,承载力可达300-1000kg。整套设备工作运行的时间短,电机运动至停止时间为0.7-1秒,相对于胶水粘结工艺和螺栓固定工艺的装配时间缩短了几十倍,且,整个工艺一个工人即可操作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2:如图6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双模、竖向及凸台结构形式,即为:顶盖与底座需要二套模具注塑成型;顶盖与底座沿竖直方向设置;顶盖的底部设有圆形凸台12,该圆形凸台的周壁形成第一熔接环面,底座的座体内壁为第二熔接环面,顶盖与底座相对直线运动时,圆形凸台嵌入底座的筒状型座体内,并相互贴紧;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顶盖与底座的结构设计以及放置方向均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改变了实施例1中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之间的结合方式,通过在顶盖底部设置一圆形凸台,圆形凸台的外轴壁面为第一熔接环面,圆形凸台插入底座的座体内,与座体内壁面贴紧。
实施例3:如图8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双模、竖向及平面结构形式,即为:顶盖与底座需要二套模具注塑成型;顶盖与底座沿竖直方向设置;底座的筒状结构座体直接顶住顶盖的底部,顶盖的底面与座体的顶面分别为第一熔接环面及第二熔接环面;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顶盖与底座的结构设计以及放置方向均相同,区别之处在于,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采用平面接触结构形式,该实施方式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但对设备对中性要求较高。
实施例4:如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单模、竖向及凹槽的结构形式,即为:仅通过一套注塑模具成型两个盖体01,两盖体中间为塑胶筒状体02,塑胶筒状体02由市场直接购买,直接切割为所需长度即可,两盖体01上均开设凹槽,凹槽内壁为第一熔接环面,塑胶筒状体02的两端外壁为第二熔接环面,塑胶筒状体02通过第二治具卡环05固定,两盖体01分别卡紧在第一治具卡座03上,卡座03上分别连接固定有连接杆连杆04,连杆04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杆04直线运动,以便使两盖体01分别靠近塑胶筒状体02,使第一熔接环面贴紧第二熔接环面,第二驱动机构驱动04旋转运动,以便使两盖体01分别绕相反方向旋转,完成熔接过程;盖体01、塑胶筒状体02及盖体01沿竖直方向设置;盖体01上设置凹槽,塑胶筒状体02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盖体01的凹槽内,完成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的贴合。
实施例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单模、竖向及凸台的结构形式,即为:仅通过一套注塑模具成型两个盖体01,两盖体中间为塑胶筒状体02,塑胶筒状体02由市场直接购买,直接切割为所需长度即可,两盖体01上均设有凸台06,凸台06外壁为第一熔接环面,塑胶筒状体02的两端外壁为第二熔接环面,塑胶筒状体02通过第二治具卡环05固定,两盖体01分别卡紧在第一治具卡座03上,卡座03上分别连接固定有连接杆连杆04,连杆04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杆04直线运动,以便使两盖体01分别靠近塑胶筒状体02,使第一熔接环面贴紧第二熔接环面,第二驱动机构驱动04旋转运动,以便使两盖体01分别绕相反方向旋转,完成熔接过程;盖体01、塑胶筒状体02及盖体01沿竖直方向设置;盖体01上设置凸台06,两凸台06分别插入塑胶筒状体02的两端内,完成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的贴合。
实施例6:如图13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单模、竖向及平面的结构形式,即为:仅通过一套注塑模具成型两个盖体01,两盖体中间为塑胶筒状体02,塑胶筒状体02由市场直接购买,直接切割为所需长度即可,两盖体01顶面及底面分别为第一熔接环面,塑胶筒状体02的两端的端面为第二熔接环面,塑胶筒状体02通过第二治具卡环05固定,两盖体01分别卡紧在第一治具卡座03上,卡座03上分别连接固定有连接杆连杆04,连杆04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杆04直线运动,以便使两盖体01分别靠近塑胶筒状体02,使第一熔接环面贴紧第二熔接环面,第二驱动机构驱动04旋转运动,以便使两盖体01分别绕相反方向旋转,完成熔接过程;盖体01、塑胶筒状体02及盖体01沿竖直方向设置;上下两盖体01分别靠近塑胶筒状体02,两盖体01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贴紧塑胶筒状体02的顶端面与底端面,完成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的贴合。
进一步,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均采用竖直方向的结构设计形式,同时,本发明还可采用水平方向等其他方向的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均为本发明的合理变换结构,因此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熔接部件放置在第一治具上卡紧;
S2、将第二熔接部件放置在第二治具上卡紧;
S3、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
S4、驱动结构驱动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熔接部件上设有第一熔接环面,第二熔接部件上设有第二熔接环面;上述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分别卡紧于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上;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做相对直线运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做相对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治具作直线运动,治具驱动固定在其上的熔接部件作直线运动;熔接部件带动其上的熔接环面作直线运动至两熔接环面相接触并贴紧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治具作旋转运动,治具驱动固定在其上的熔接部件作旋转运动;熔接部件带动其上的熔接环面旋转,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对旋转运动,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摩擦生热,两者之间的温度达到第一熔接部件及第二熔接部件的熔点后,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熔化,旋转急停时,第一熔接环面及第二熔接环面熔化的表面相互渗透、融合、凝固,融为一体在一起,以便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连接形成整体部件。
6.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塑料制品的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熔接部件、第二熔接部件、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及驱动机构,其中,上述第一熔接部件设置在第一治具上,第二熔接部件设置在第二治具上;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直线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接触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旋转运动,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相互渗透、融合并凝固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制品的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熔接部件卡紧固定在第二治具上;上述第一熔接部件卡紧连接在第一治具上;治具上固定有连接杆(4);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连接杆(4)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4)作直线运动,以使第一熔接部件的第一熔接环面贴紧第二熔接部件的第二熔接环面;上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杆(4)作旋转运动,以便使第一熔接环面与第二熔接环面摩擦生热而熔化粘结固定,使第一熔接部件与第二熔接部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CN201510578644.3A 2015-05-19 2015-09-11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Pending CN105082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8644.3A CN105082526A (zh) 2015-05-19 2015-09-11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025.0A CN104802394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CN201510578644.3A CN105082526A (zh) 2015-05-19 2015-09-11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526A true CN105082526A (zh) 2015-11-25

Family

ID=536877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5025.0A Pending CN104802394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CN201510578644.3A Pending CN105082526A (zh) 2015-05-19 2015-09-11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5025.0A Pending CN104802394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48023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895A (zh) * 2019-04-09 2019-06-28 苟举才 一种用于线缆缠绕盘的熔接组合装置
CN114889140A (zh) * 2022-05-26 2022-08-12 成都路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土工格栅塑熔焊接工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394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左世月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CN117283343B (zh) * 2023-11-24 2024-02-09 广州德马威工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磨碟产品生产制造的辅助工装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5055A (ja) * 1997-10-15 1999-04-27 Yuniteku:Kk スピン溶着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機構を備えたスピン溶着装置
CN2422124Y (zh) * 2000-05-25 2001-03-07 柳光坤 塑料摩擦对焊机主机
JP2001173870A (ja) * 1999-12-21 2001-06-29 Sekisui Chem Co Ltd 摩擦溶融接合用継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管の接合方法
CN102529088A (zh) * 2010-04-16 2012-07-04 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圆形热塑性塑料熔接设备及方法
JP2012232564A (ja) * 2011-04-27 2012-11-29 Branson Ultrasonics Corp 相互摩擦溶着方法
CN202764214U (zh) * 2012-06-21 2013-03-06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熔机
CN104802394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左世月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CN204914562U (zh) * 2015-09-11 2015-12-30 左世月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5055A (ja) * 1997-10-15 1999-04-27 Yuniteku:Kk スピン溶着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機構を備えたスピン溶着装置
JP2001173870A (ja) * 1999-12-21 2001-06-29 Sekisui Chem Co Ltd 摩擦溶融接合用継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管の接合方法
CN2422124Y (zh) * 2000-05-25 2001-03-07 柳光坤 塑料摩擦对焊机主机
CN102529088A (zh) * 2010-04-16 2012-07-04 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圆形热塑性塑料熔接设备及方法
JP2012232564A (ja) * 2011-04-27 2012-11-29 Branson Ultrasonics Corp 相互摩擦溶着方法
CN202764214U (zh) * 2012-06-21 2013-03-06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熔机
CN104802394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左世月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CN204914562U (zh) * 2015-09-11 2015-12-30 左世月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895A (zh) * 2019-04-09 2019-06-28 苟举才 一种用于线缆缠绕盘的熔接组合装置
CN114889140A (zh) * 2022-05-26 2022-08-12 成都路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土工格栅塑熔焊接工艺方法
CN114889140B (zh) * 2022-05-26 2023-11-24 成都路宝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土工格栅塑熔焊接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394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2526A (zh)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工艺及其熔接装置
ATE543632T1 (de)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schmelzverbundenes material
CN109278301A (zh) 一种塑料管体焊接带孔塑料件的加工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CN204914562U (zh) 一种塑料制品熔接装置
CN102501394A (zh) 一种复合材料真空灌注成型工艺及其导流网
CN113829628B (zh) 一种用于粘接气囊端面的封装装置
CN203600471U (zh) 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绝缘管制品的成型模具
CN111089212B (zh) 注射位置优化的短纤维增强塑料电熔管件及其注塑模具
CN205767495U (zh) 磁吸式塑料袋热合机
CN207773695U (zh) 一种罐体
CN105587965A (zh) 一种密封件及其与管子的密封方法
CN109514870A (zh) 含铅塑胶音箱壳体及其热板焊接方法
CN104108179B (zh) 用于热水器的塑料内胆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热水器
CN103112172A (zh) 一种模内熔接二次加工方法
CN211566757U (zh) 一种pvc管道生产用水冷注塑模具
CN204585877U (zh) 具有半封闭或封闭内腔的非金属复合材料产品模具
CN211054429U (zh) 一种热熔注塑pu圆带熔接系统
CN103165498A (zh) 一种硅片承载器的制造方法
CN102751061A (zh) 热敏电阻封装工艺
CN206136356U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的线盘
CN108162303B (zh) 一种导管接头注塑装置
CN103817949A (zh) 一种热固性复合材料连续管生产线的真空高压浸胶机
CN1241476A (zh) 一种钢网增强塑料中空制品及其滚塑成型工艺
CN210082463U (zh) 一种pu鞋浇注机
CN216993055U (zh) 钢丝网管封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