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9625A -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9625A
CN105079625A CN201510608939.0A CN201510608939A CN105079625A CN 105079625 A CN105079625 A CN 105079625A CN 201510608939 A CN201510608939 A CN 201510608939A CN 105079625 A CN105079625 A CN 10507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herba
radix
medicine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89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089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96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96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板蓝根、瞿麦、黄芩、山豆根、桃仁、泽泻、白花蛇舌草、延胡索、甘草、白茅根、山苦草、龙爪菜、石韦、芡实、冬葵果、广金钱草、车前草、四叶草、马蔺花、王不留行、蒲黄、党参、山麦冬、山药和黄芪。其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小,无耐药性,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间接促进人体缓解病情、自身恢复。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背景技术
尿路感染(UTI)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极易复发和重新感染,对于在半年内发作2次、1年内发作3次以上的尿路感染,属复发性尿路感染,其反复发作和细菌耐药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和难点。目前针对此感染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临床研究证实长期应用抗生素通常效果欠佳且容易产生耐药菌株。近年来,虽然有很多新的抗生素面市,但是也没有改变急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并且常引起耐药性及毒副作用。
中药治疗不仅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小,无耐药性。另外中药治疗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间接促进人体缓解病情、自身恢复,故中医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淋证”范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淋证早期病机主要为湿热蕴结下焦,壅塞气机,膀胱气化不利。若病延日久,湿热久蕴或渗湿利尿太过,则致肾精亏损;母病及子,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肝肾同病,湿热留恋,虚实夹杂,病情缠绵难愈,则为“劳淋”。其证候与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一致,既有小便淋沥不尽,灼热急迫,疼痛红赤等湿热标实之候,又有郁郁不欢,头昏胁痛,腰酸乏力,不寐多梦等阴虚本虚之证,女性可有月经不调,因此,治疗上宜“补”、“清”同使。
本发明根据上述中医治疗理论,提出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为原则,该药物不存在耐药性及菌群失调问题,治疗作用也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实体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小,无耐药性,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间接促进人体缓解病情、自身恢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板蓝根、瞿麦、黄芩、山豆根、桃仁、泽泻、白花蛇舌草、延胡索、甘草、白茅根、山苦草、龙爪菜、石韦、芡实、冬葵果、广金钱草、车前草、四叶草、马蔺花、王不留行、蒲黄、党参、山麦冬、山药和黄芪。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0重量份~30重量份、瞿麦10重量份~20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35重量份、山豆根20重量份~30重量份、桃仁10重量份~20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延胡索15重量份~25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30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25重量份、山苦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龙爪菜10重量份~20重量份、石韦20重量份~30重量份、芡实20重量份~30重量份、冬葵果10重量份~20重量份、广金钱草5重量份~15重量份、车前草5重量份~15重量份、四叶草15重量份~25重量份、马蔺花10重量份~20重量份、王不留行10重量份~20重量份、蒲黄15重量份~25重量份、党参40重量份~50重量份、山麦冬20重量份~30重量份、山药25重量份~35重量份和黄芪45重量份~55重量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0重量份~25重量份、瞿麦10重量份~1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30重量份、山豆根20重量份~25重量份、桃仁10重量份~15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延胡索15重量份~20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25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20重量份、山苦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龙爪菜10重量份~15重量份、石韦25重量份~30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30重量份、冬葵果15重量份~20重量份、广金钱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车前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四叶草20重量份~25重量份、马蔺花15重量份~20重量份、王不留行15重量份~20重量份、蒲黄20重量份~25重量份、党参45重量份~50重量份、山麦冬25重量份~30重量份、山药30重量份~35重量份和黄芪50重量份~55重量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5重量份、瞿麦15重量份、黄芩30重量份、山豆根25重量份、桃仁15重量份、泽泻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5重量份、延胡索20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白茅根20重量份、山苦草15重量份、龙爪菜15重量份、石韦25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冬葵果15重量份、广金钱草10重量份、车前草10重量份、四叶草20重量份、马蔺花15重量份、王不留行15重量份、蒲黄20重量份、党参45重量份、山麦冬25重量份、山药30重量份和黄芪50重量份。
其中,所述药物可以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煎煮液,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
其中,所述药物制备成煎煮液和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制备成煎煮液时,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分别洗净,切碎,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合,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水,煮沸3-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水,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煎煮液合并,获得煎煮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制备成散剂时,包括:a、先将所述原料药加乙醇提取;b、再将药渣加水提取;c、将两次的提取的细粉混合,取500g混合细粉,紫外线灭菌加入500g淀粉制得。
其中,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比放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其中,所述步骤b中,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5g一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小,无耐药性,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间接促进人体缓解病情、自身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
复发性尿路感染根据其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甚或血尿等临床表现当归属于祖国医学“淋证”范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巢元方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的淋证病机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后世多数医家所宗,成为临床上诊治淋证的主要病机理论。巢元方在归纳淋证病机共性的同时,还对淋证的病机特性进行了论述:“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淋证的成因虽有内、外因之分,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肾者主水,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但水液并不直接归属于肾脏,肾的主水功能主要通过肾气对膀胱中水液的蒸化作用来体现。膀胱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尿液的排泄由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的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气和膀胱之气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淋证其病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中焦酿湿生热,下注膀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不化津,与热相结,湿热留滞;外阴不洁,秽浊之邪上侵膀胱,酿湿热;情志内伤,心阴暗耗,心火亢盛,移热膀胱,房劳过度或久病不愈,或年事渐高,或疲劳过度,致脾肾亏虚,水湿内停,湿蕴生热,湿热下注膀胱而为病。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之邪侵犯脾胃,热伤血络所致。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是由于治疗和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化为寒、热、虚等不同的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治疗原则。我们认为湿热之邪,或由外袭,或由内生,蕴结于膀胱,湿甚热炽,热盛化火,火极生毒,伤及膀胱气化,而致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
本发明提出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为原则,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板蓝根、瞿麦、黄芩、山豆根、桃仁、泽泻、白花蛇舌草、延胡索、甘草、白茅根、山苦草、龙爪菜、石韦、芡实、冬葵果、广金钱草、车前草、四叶草、马蔺花、王不留行、蒲黄、党参、山麦冬、山药和黄芪。
进一步优选,所述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制备而成。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0重量份~30重量份、瞿麦10重量份~20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35重量份、山豆根20重量份~30重量份、桃仁10重量份~20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延胡索15重量份~25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30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25重量份、山苦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龙爪菜10重量份~20重量份、石韦20重量份~30重量份、芡实20重量份~30重量份、冬葵果10重量份~20重量份、广金钱草5重量份~15重量份、车前草5重量份~15重量份、四叶草15重量份~25重量份、马蔺花10重量份~20重量份、王不留行10重量份~20重量份、蒲黄15重量份~25重量份、党参40重量份~50重量份、山麦冬20重量份~30重量份、山药25重量份~35重量份和黄芪45重量份~5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0重量份~25重量份、瞿麦10重量份~1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30重量份、山豆根20重量份~25重量份、桃仁10重量份~15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延胡索15重量份~20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25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20重量份、山苦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龙爪菜10重量份~15重量份、石韦25重量份~30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30重量份、冬葵果15重量份~20重量份、广金钱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车前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四叶草20重量份~25重量份、马蔺花15重量份~20重量份、王不留行15重量份~20重量份、蒲黄20重量份~25重量份、党参45重量份~50重量份、山麦冬25重量份~30重量份、山药30重量份~35重量份和黄芪50重量份~55重量份。
最优选,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5重量份、瞿麦15重量份、黄芩30重量份、山豆根25重量份、桃仁15重量份、泽泻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5重量份、延胡索20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白茅根20重量份、山苦草15重量份、龙爪菜15重量份、石韦25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冬葵果15重量份、广金钱草10重量份、车前草10重量份、四叶草20重量份、马蔺花15重量份、王不留行15重量份、蒲黄20重量份、党参45重量份、山麦冬25重量份、山药30重量份和黄芪50重量份。
所述药物可以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煎煮液,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
所述中药制备成煎煮液和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制备成煎煮液时,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分别洗净,切碎,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合,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水,煮沸3-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水,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煎煮液合并,获得煎煮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制备成散剂时,包括:a、先将所述原料药加乙醇提取;b、再将药渣加水提取;c、将两次的提取的细粉混合,取500g混合细粉,紫外线灭菌加入500g淀粉制得。
其中,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比放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其中,所述步骤b中,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5g一包装。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板蓝根:拉丁名IsatidisRadix,味苦、性寒,入心、肝、胆、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用于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证,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瞿麦:味苦,性寒,归心、小肠经,具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等证。
黄芩: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所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肺热咳嗽,口渴咽痛,还可用于胎热不安,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之证。
山豆根:味苦,性寒,入心、肺、大肠经,具有解毒利咽,清热利湿,杀虫抗癌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龈肿齿痛,肺热咳嗽,赤白痢疾,黄疸,热肿秃疮等证。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等证。
泽泻: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泻热通淋,清心肺、泻肾火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水湿停滞、水湿泛滥之全身水肿;水饮痰湿之邪困阻,致清阳不升浊音不降之眩晕;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赤短涩痛,以及湿热黄疸等证。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作用,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证。
延胡索:味苦、辛,性温,入肝、心、胃经,善行走散,可升可降,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头痛、腰痛、疝气痛、筋骨痛、痛经、经闭,产后瘀腹痛,跌打损伤等证。
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用,甘草在药物配伍中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有“国老”之称,还具有补脾润肺、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药止痛等功效。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功效,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紫癜,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等证。
山苦草: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散瘀草的全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平肝,消炎解毒的功效,主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疮疡肿毒等证。
龙爪菜:味甘,微涩,性凉,具有解毒,利尿,驱虫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炎,尿路感染,虫证。
石韦: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功效,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等证。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主治梦遗滑精,脾虚泄泻,脾虚白浊,带下等证。
冬葵果: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尿闭,水肿,口渴;尿路感染等证。
广金钱草:味甘、淡,性平,具有清热去湿,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等证。
车前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等证。
四叶草:为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四叶葎的全草,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热淋,痢疾,咳血,赤白带下,小儿疳积,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证。
马蔺花:味微苦、辛、微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利尿的功效,主治喉痹,吐血,崩漏,便血,石淋,热淋,烫伤等证。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性平,入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等证。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证。
党参:味甘,性平,归肺、脾经,具有补气益脾,养血生津的功效,主治脾肺气虚或气血两虚之倦怠乏力、气短,咳嗽自汗等症状,党参长于补脾养胃,调理中焦,兼有养血的作用,其性平,健脾运而不燥;滋味阴而不湿,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山麦冬:拉丁名liriopesradix,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山药:拉丁名dioscoreaerhizoma,味甘、性平,入肺、脾、胃经,有补脾养胃,益肺固肾,养阴生津的作用,主治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之食少纳差,脘闷腹泻等证。
黄芪:拉丁名astragaliradix,味甘,性温,入脾、肺经,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煎煮液1
将板蓝根25g、瞿麦15g、黄芩30g、山豆根25g、桃仁15g、泽泻15g、白花蛇舌草15g、延胡索20g、甘草25g、白茅根20g、山苦草15g、龙爪菜15g、石韦25g、芡实25g、冬葵果15g、广金钱草10g、车前草10g、四叶草20g、马蔺花15g、王不留行15g、蒲黄20g、党参45g、山麦冬25g、山药30g和黄芪50g分别洗净,切碎,混合,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水,煮沸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水,煮沸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煎煮液合并,获得煎煮液。
实施例2煎煮液2
将板蓝根20g、瞿麦10g、黄芩25g、山豆根20g、桃仁10g、泽泻10g、白花蛇舌草10g、延胡索15g、甘草20g、白茅根15g、山苦草10g、龙爪菜10g、石韦25g、芡实25g、冬葵果15g、广金钱草10g、车前草10g、四叶草20g、马蔺花15g、王不留行15g、蒲黄20g、党参45g、山麦冬25g、山药30g和黄芪50g分别洗净,切碎,混合,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水,煮沸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水,煮沸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煎煮液合并,获得煎煮液。
实施例3散剂1
将板蓝根25g、瞿麦15g、黄芩30g、山豆根25g、桃仁15g、泽泻15g、白花蛇舌草15g、延胡索20g、甘草25g、白茅根20g、山苦草15g、龙爪菜15g、石韦25g、芡实25g、冬葵果15g、广金钱草10g、车前草10g、四叶草20g、马蔺花15g、王不留行15g、蒲黄20g、党参45g、山麦冬25g、山药30g和黄芪50g放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10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6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8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100目滤过,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5g一包装。
实施例4散剂2
将板蓝根25g、瞿麦15g、黄芩30g、山豆根25g、桃仁15g、泽泻15g、白花蛇舌草15g、延胡索20g、甘草25g、白茅根20g、山苦草15g、龙爪菜15g、石韦30g、芡实30g、冬葵果20g、广金钱草15g、车前草15g、四叶草25g、马蔺花20g、王不留行20g、蒲黄25g、党参50g、山麦冬30g、山药35g和黄芪55g放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10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6倍量乙醇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8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100目滤过,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5g一包装。
实施例5毒理学检测
试验动物
选取ICR小鼠60只,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
实验药物
小鼠灌胃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散剂1。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将治疗组小鼠按照上面的方法给药,每次0.8ml/10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后,治疗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14d,记录受试小鼠行为、活动、摄食量、体重、粪便、死亡等情况,未死亡小鼠于14d后处死进行尸检。
中药药物80g(生药)/kg剂量给药的小鼠,当天见小鼠毛色光滑、粪便为褐色,质地较稀软,摄食、活动较少,第2天后小鼠活动、摄食量、体重增长、粪便等均恢复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14d内无死亡及其他异常发生,两组同时处死后进行尸检,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经肉眼观察未见异常。
豚鼠反复给药毒性实验
将给药组豚鼠按照上面的方法给药,每次0.8ml/10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后,治疗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中药药物40g(生药)/kg剂量给药,连续5周,记录受试豚鼠行为、活动、摄食量、体重、粪便、死亡等情况,未死亡豚鼠于5周后处死进行尸检。
试验动物在整个试验期内行为活动、饮食、大小便和被毛色泽等情况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呕吐、流涎、流泪、呼吸困难等症状。试验期间有个别动物死亡,经笼旁及解剖学观察,死亡动物未见明显异常,为给药不当致死。
给药组动物给药后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
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立即解剖,肉眼观察大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主要器官,各器官表面光滑,无粘连,色泽正常,未见充血、肿胀、出血、坏死、粘连,胃肠无扩张,肠壁无水肿、出血、溃疡等异常现象。
心脏: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核居中,间质未见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心外膜、心内膜无异常。肝脏:肝细胞排列呈索状,肝小叶结构清楚,汇管区未见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多边形,浆丰富,核大而圆。脾脏:纤维包膜完整,无增厚,脾小体清晰可见,小梁结构正常,红髓、白髓清楚,未见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肺脏:细支气管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肺泡壁结构完整,肺间隔及支气管完好无损,腔内无明显渗出物,未见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肾脏:肾脏皮质、髓质、肾小球结构正常,肾小球细胞数未增多,毛细血管管腔无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未见异常。大脑:组织结构正常,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形态正常,各层神经元细胞无明显异常。
上述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无毒性,适于安全应用。
实施例5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80例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门诊收治的患者,年龄52~83岁,平均(62.7~6.5)岁;病程1~12年,平均(5.2~1.7)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尿道灼热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伴有发热、恶寒、腰痛、腰酸、口苦、恶心或查体时肾区叩痛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所有患者在就诊前1年内尿路感染发作3~5次,平均(3.4~0.7)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多105/mL,或者二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多105/mL;患者双肾、输尿管、膀胧B超检查均无异常,妇科检查正常。诊断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且处于急性期。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组,每组各90例患者,2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
1、合并有尿路解剖畸形或梗阻等病变者;2、合并有结核、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或其他全身疾病者;3、处在月经期者;4、有相关抗菌素类药物过敏史者;5、人组后未按规定用药、中途退出研究者或者治疗结束以后失访者全部排除,没有纳人研究。
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病原菌未确定之前,使用奎诺酮类药物或头袍类菌素类药物进行抗炎治疗。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确定以后,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规范治疗,疗程2周。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使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煎煮液,每次500ml,每日3次,治疗1周后停用西药,单纯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煎煮液,每次500ml,每日3次。
观察指标:
观察井记录2组患者尿频、尿痛、发热等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从人组后1年随访期内尿路感染复发情况。
疗效评价
2组患者均在人组6个月时评定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愈:尿路刺激征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尿细菌培养阴性,6月内无复发。显效:尿路刺激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尿细菌培养转阴或尿菌落计数<103/mL,或者短期治愈后6个月内又复发1次。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尿常规等无明显变化,尿细菌培养阳性;或者短期治愈后6个月内复发,2次。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治疗症状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
表12组治疗症状情况比较
项目 对照组 治疗组
例数 90 90
症状缓解时间(d) 3.7±0.5 2.1±0.3
症状消失时间(d) 5.2±0.6 3.8±0.6
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d) 10.9±1.3 6.9±0.8
不良反应 3 1
入组1年复发(次) 1.5±0.3 0.6±0.1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复发时间较对照组少,复发次数较对照组少。
2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
表2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90 63 22 5 94.4%
对照组 90 39 38 13 85.6%
从临床效果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药物的治愈情况和总疗效情况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板蓝根、瞿麦、黄芩、山豆根、桃仁、泽泻、白花蛇舌草、延胡索、甘草、白茅根、山苦草、龙爪菜、石韦、芡实、冬葵果、广金钱草、车前草、四叶草、马蔺花、王不留行、蒲黄、党参、山麦冬、山药和黄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0重量份~30重量份、瞿麦10重量份~20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35重量份、山豆根20重量份~30重量份、桃仁10重量份~20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延胡索15重量份~25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30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25重量份、山苦草10重量份~20重量份、龙爪菜10重量份~20重量份、石韦20重量份~30重量份、芡实20重量份~30重量份、冬葵果10重量份~20重量份、广金钱草5重量份~15重量份、车前草5重量份~15重量份、四叶草15重量份~25重量份、马蔺花10重量份~20重量份、王不留行10重量份~20重量份、蒲黄15重量份~25重量份、党参40重量份~50重量份、山麦冬20重量份~30重量份、山药25重量份~35重量份和黄芪45重量份~5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0重量份~25重量份、瞿麦10重量份~15重量份、黄芩25重量份~30重量份、山豆根20重量份~25重量份、桃仁10重量份~15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延胡索15重量份~20重量份、甘草20重量份~25重量份、白茅根15重量份~20重量份、山苦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龙爪菜10重量份~15重量份、石韦25重量份~30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30重量份、冬葵果15重量份~20重量份、广金钱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车前草10重量份~15重量份、四叶草20重量份~25重量份、马蔺花15重量份~20重量份、王不留行15重量份~20重量份、蒲黄20重量份~25重量份、党参45重量份~50重量份、山麦冬25重量份~30重量份、山药30重量份~35重量份和黄芪50重量份~5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板蓝根25重量份、瞿麦15重量份、黄芩30重量份、山豆根25重量份、桃仁15重量份、泽泻1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5重量份、延胡索20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白茅根20重量份、山苦草15重量份、龙爪菜15重量份、石韦25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冬葵果15重量份、广金钱草10重量份、车前草10重量份、四叶草20重量份、马蔺花15重量份、王不留行15重量份、蒲黄20重量份、党参45重量份、山麦冬25重量份、山药30重量份和黄芪5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可以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煎煮液,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备成煎煮液和散剂。
7.权利要求1至6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制备成煎煮液时,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分别洗净,切碎,按照上述重量份混合,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水,煮沸3-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水,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过滤的煎煮液合并,获得煎煮液。
8.权利要求1至6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制备成散剂时,包括:a、先将所述原料药加乙醇提取;b、再将药渣加水提取;c、将两次的提取的细粉混合,取500g混合细粉,紫外线灭菌加入500g淀粉制得。
9.权利要求8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重量比放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8-10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第二次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4-8倍量乙醇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10.权利要求8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乙醇提炼过的药渣放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5-10倍量水中加热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80-160目滤过,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60℃时1.35的浸膏,加热浓缩烘干,成细粉,5g一包装。
CN201510608939.0A 2015-09-23 2015-09-23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Pending CN1050796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8939.0A CN105079625A (zh) 2015-09-23 2015-09-23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8939.0A CN105079625A (zh) 2015-09-23 2015-09-23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9625A true CN105079625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6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8939.0A Pending CN105079625A (zh) 2015-09-23 2015-09-23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962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1270B1 (en) * 2001-06-11 2003-02-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itrofurantoin and uva ursi
CN103028064A (zh) * 2011-10-07 2013-04-10 雷蕾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583A (zh) * 2014-08-28 2014-12-17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 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1270B1 (en) * 2001-06-11 2003-02-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itrofurantoin and uva ursi
CN103028064A (zh) * 2011-10-07 2013-04-10 雷蕾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583A (zh) * 2014-08-28 2014-12-17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 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栗文杰等: "参芪通淋汤治疗老年性下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
黄春林等: "《心肾疾病临证证治》", 31 March 2000, 广东人民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2798B (zh) 用于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33A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81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919A (zh) 用于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398873B (zh) 一种用于外痔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071A (zh) 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18A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007145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046B (zh) 用于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131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950A (zh)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71216A (zh) 治疗便秘的代茶饮及其制法
CN10490650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伤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7871B (zh) 用于治疗湿热毒蕴型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48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口服液
CN103690771B (zh) 用于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172B (zh) 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5079625A (zh) 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药物
CN106177736A (zh) 一种缓解肠胃不适引起便秘的艾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6695A (zh) 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