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8068A -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8068A
CN105068068A CN201510487104.4A CN201510487104A CN105068068A CN 105068068 A CN105068068 A CN 105068068A CN 201510487104 A CN201510487104 A CN 201510487104A CN 105068068 A CN105068068 A CN 105068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matrix
msub
radar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71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8068B (zh
Inventor
李军
马玉芳
杨杰
郑煜
赵启勇
李小敏
冉艳伟
王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871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8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8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8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8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8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分别将双基地MIMO雷达的发射机配置为Μ个阵元的均匀圆阵,接收机配置为Ν个阵元的均匀圆阵,并使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正交信号,再使接收机中的Ν个阵元分别接受该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的正交信号,并进行匹配滤波,依次得到匹配滤波后的雷达回波信号和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进而得到该NM×L维矩阵中任意一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然后利用平行因子算法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分别估计得到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以及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

Description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实现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参数估计,以及雷达目标归一化多普勒频率的准确估计。
背景技术
传统双基地雷达利用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角度和距离来对雷达目标进行定位,由于传统双基地雷达的接收机与发射机均难以满足精确的时间同步,并且其角度分辨率与测距精度均比较低,导致对雷达目标定位的精度低。采用MIMO技术的双基地雷达,即双基地MIMO雷达,可以在接收机获得发射机的角度信息,在不需要时间同步和雷达目标距离和的情况下,能够对雷达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得到雷达目标的坐标位置以及雷达目标速度。双基地MIMO雷达通常采用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分置结构实现,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发射机置于雷达目标后方,接收机置于无人机上,使得能够避免雷达电磁波双程传播带来的威力损失,提高雷达目标的信噪比。
哈尔滨工程大学申请的专利技术“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多目标定位方法”(申请号201110001351.0,公布号CN102135617A)中公开了一种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多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ESPRIT算法虽能得到雷达目标的位置,但由于其接收机与发射机均为均匀线阵,使得在接收端只能得到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与发射机的两个角度,而该雷达目标是三维坐标唯一确定的,因此该方法无法进行空间雷达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参数估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技术“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目标定位方法”(申请号200810150754.X,公开号CN101349748A)中公开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目标定位的方法,该方法虽能够实现雷达目标的精确定位,但也只能确定雷达目标位置的二维坐标,无法对空间雷达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参数估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技术“双基地米波雷达目标三维精确定位方法”(专利申请号:201218001807.9)中公开了一种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多目标三维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ESPRIT方法估计雷达目标相对于均匀线阵的接收角,并利用模式激励法估计雷达目标相对于均匀圆阵的方位角与俯仰角,但是该方法却无法对归一化多普勒频率实现同步估计,也无法实现对雷达目标进行跟踪。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该方法摒弃利用均为线阵的发射阵和接收阵对雷达目标进行位置估计,而是选用均为均匀圆阵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实现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该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参数估计,并得到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
本发明的实现思路:分别将双基地MIMO雷达的发射机配置为Μ个阵元的均匀圆阵,接收机配置为Ν个阵元的均匀圆阵,并使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正交信号,再使接收机中的Ν个阵元分别接受该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的正交信号,并进行匹配滤波,依次得到匹配滤波后的雷达回波信号和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进而得到该NM×L维矩阵中任意一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然后利用平行因子算法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分别估计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参数估计,以及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实现本发明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将双基地MIMO雷达的发射机配置为Μ个阵元的均匀圆阵,接收机配置为Ν个阵元的均匀圆阵,并使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其中,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且M、N均为自然数;
步骤2,利用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接收机中的Ν个阵元分别接收该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并进行匹配滤波,依次得到匹配滤波后的NM×1维雷达回波信号x和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进而得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其中,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1,2,…,N},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且M、N、L均为自然数;
步骤3,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利用平行因子算法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
步骤4,根据发射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根据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
步骤5,根据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第k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进而得到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其中,表示由K个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排成的列向量,也为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且K为自然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发明采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利用雷达目标距离对雷达目标进行定位的不足,以及发射信号带宽较小时,雷达目标距离误差增大,雷达目标的定位误差随之增大的缺点,使得本发明能够根据基线长度、雷达目标的角度、双基地雷达配置的几何关系,对雷达目标进行定位,具有定位精度不依赖于发射信号带宽的优点;
第二,本发明通过利用平行因子算法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同时也能估计得到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以及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还有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需要进行角度多普勒配对的缺点,使得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参数估计同时,也能够得到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实现雷达目标的实时跟踪;
第三,本发明利用平行因子算法估计得到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以及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计算复杂度低,无需谱峰搜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基地雷达配置示意图;
图3a)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3b)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3c)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3d)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3e)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两个雷达目标多普勒频率估计值的误差图;
图4a)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4b)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4c)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4d)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实现流程图,该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将双基地MIMO雷达的发射机配置为Μ个阵元的均匀圆阵,接收机配置为Ν个阵元的均匀圆阵,并使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其中,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且M、N均为自然数。
具体地,参照图2,为本发明的双基地雷达配置示意图,在其该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系原点,坐标轴正方向满足右手螺旋规则。发射机为均匀圆阵,圆心为坐标系原点O,半径为r,其阵元个数M=2floor(2πr/λ)+1,floor(·)表示向下取整运算,λ表示发射阵所发射波的波长;接收机也为均匀圆阵,圆心为点A,半径也为r,其阵元个数N=2floor(2πr/λ)+1,点B表示雷达目标在三维坐标系xoyz中的空间位置,点C表示雷达目标在xoy平面的投影点,点D表示点C在x轴的投影点,OB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φt表示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阵的俯仰角,OC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t表示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阵的方位角,BA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φr表示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阵的俯仰角,CA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θr表示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阵的方位角,OA的长度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步骤2,利用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接收机中的Ν个阵元分别接收该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并进行匹配滤波,依次得到匹配滤波后的NM×1维雷达回波信号x和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进而得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其中,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1,2,…,N},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且M、N、L均为自然数。
具体地,利用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接收机中的Ν个阵元分别接收该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并进行匹配滤波,依次得到匹配滤波后的NM×1维雷达回波信号x和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进而得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其表达式为:
Xn=ATDn(AR)BT+Wn,n∈{1,2,…,N}
其中,AT=[att1t1),att2t2),…,attKtK)],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维数是M×K;AR=[arr1r1),arr2r2),…,arrKrK)],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维数是N×K;B=[b(1),b(2),…,b(L)]T,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维数是L×K,Wn表示第n个接收阵元噪声,Dn(·)表示提取矩阵第n行构成的对角阵,attk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导向矢量,arrk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导向矢量,b(l)表示第l次快拍波形,φ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θ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φ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θ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1,2,…,N},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
步骤3,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利用平行因子算法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
步骤3的具体子步骤为:
3a)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得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
3b)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得到M×N×L的三维数据集,进而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
具体地,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的表达式为:
x m , n , l = Σ k = 1 K A T ( m , k ) A R ( n , k ) B ( l , k ) + w m , n , l , m ∈ { 1 , ... M } , n ∈ { 1 , ... N } , l ∈ { 1 , ... L } ,
其中,AR(n,k)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AR的第(n,k)个元素,AT(m,k)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T的第(m,k)个元素,B(l,k)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B的第(l,k)个元素,wm,n,l表示三维噪声数据集,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n∈{1,2,…,N},m∈{1,2,…,M},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
3c)根据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数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分别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m、第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l,进而分别得到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1~YM,和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1~ZL
具体地,根据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的对称性,对其第二维和第三维分别进行切片,分别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m、第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l,其表达式分别为:
Ym=BDn(AT)AR T+Wm,m∈{1,2,…,M}
Zl=ARDn(B)AT T+Wl,l∈{1,2,…,L}
其中,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Dn(·)表示提取·第n行构成的对角阵,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Wm表示第m个发射阵元噪声,Wl表示第l次快拍噪声。
3d)将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1~YM按列平铺连接成ML×N维矩阵Y,将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1~ZL按列平铺连接成NL×M维矩阵Z。
具体地,Y=[ATοB]AR T+WY,Z=[BοAR]AT T+WZ,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ο表示Khatri-Rao积,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WY表示ML×N维矩阵Y的噪声矩阵,WZ表示NL×M维矩阵Z的噪声矩阵。
3e)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ML×N维矩阵Y和NL×M维矩阵Z,利用平行因子算法求解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
具体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表示发射方向估计矩阵,表示接收方向估计矩阵,表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ο表示Khatri-Rao积,上标T表示转置,[·]+表示取伪逆,X表示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数据,Y表示ML×N维矩阵,Z表示NL×M维矩阵,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
步骤4,根据发射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根据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
具体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的第k列为接收方向估计矩阵的第k列为其表达式分别为:
a ^ t ( φ t k , θ t k ) = [ e j 2 π r λ sinφ t k · c o s ( θ t k - β t 1 ) , e j 2 π r λ sinφ t k · c o s ( θ t k - β t 2 ) , ... , e j 2 π r λ sinφ t k · c o s ( θ t k - β t M ) ] T
a ^ r ( φ r k , θ r k ) = [ e j 2 π r λ sinφ r k · c o s ( θ r k - β r 1 ) , e j 2 π r λ sinφ r k · c o s ( θ r k - β r 2 ) , ... , e j 2 π r λ sinφ r k · c o s ( θ r k - β r M ) ] T
一般,βr1=0,βt1=0,中的每一项都除以第一项然后去掉其第一项,得到发射新矢量ak1,再取ak1对数的虚部得到a'k1中的每一项都除以第一项然后去掉其第一项,得到接收新矢量ak2,再取ak2对数的虚部得到a'k2,a'k1和a'k2的表达式分别为:
a k 1 ′ = ξsinφ t k cosθ t k ( cosβ t 2 - 1 ) + ξsinφ t k sinθ t k sinβ t 2 · · · ξsinφ t k cosθ t k ( cosβ t ( i + 1 ) - 1 ) + ξsinφ t k sinθ t k sinβ t ( i + 1 ) · · · ξsinφ t k cosθ t k ( cosβ t M - 1 ) + ξsinφ t k sinθ t k sinβ t M
a k 2 ′ = ξsinφ r k cosθ r k ( cosβ r 2 - 1 ) + ξsinφ r k sinθ r k sinβ r 2 · · · ξsinφ r k cosθ r k ( cosβ r ( j + 1 ) - 1 ) + ξsinφ r k sinθ r k sinβ r ( j + 1 ) · · · ξsinφ r k cosθ r k ( cosβ r N - 1 ) + ξsinφ r k sinθ r k sinβ r N
其中,φ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θ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βtm表示第m(m=1,2,…,M)个发射阵元的方位角,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ξ=2πr/λ,r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φ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θ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ξ=2πr/λ,λ表示发射阵所发射波的波长;
a'k1中的第i项ξsinφtkcosθtk(cosβt(i+1)-1)+ξsinφtksinθtksinβt(i+1)除以
(cosβt(i+1)-1),i∈{1,2,3,…,M-1},得到βk1
a'k2中的第j项ξsinφrkcosθrk(cosβr(j+1)-1)+ξsinφrksinθrksinβr(j+1)除以
(cosβr(j+1)-1),j∈{1,2,3,…,N-1},得到βk2,βk1和βk2的表达式分别为:
β k 1 = c t k 0 + c t k 1 sinβ t 2 / ( cosβ t 2 - 1 ) · · · c t k 0 + c t k 1 sinβ t ( i + 1 ) / ( cosβ t ( i + 1 ) - 1 ) · · · c t k 0 + c t k 1 sinβ t M / ( cosβ t M - 1 )
β k 2 = c r k 0 + c r k 1 sinβ t 2 / ( cosβ r 2 - 1 ) · · · c r k 0 + c r k 1 sinβ r ( j + 1 ) / ( cosβ r ( j + 1 ) - 1 ) · · · c r k 0 + c r k 1 sinβ r N / ( cosβ t N - 1 )
其中,ctk0=ξsinφtkcosθtk,ctk1=ξsinφtksinθtk,crk0=ξsinφrkcosθrk,crk1=ξsinφrksinθrk,ξ=2πr/λ,φ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θ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βtm表示第m个发射阵元的方位角,φ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θ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βrm表示第m个接收阵元的方位角,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m∈{1,2,…,M},r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λ表示发射阵所发射波的波长;
根据 U t c t k 0 c t k 1 = β k 1 , 可知 c t k 0 c t k 1 的求解是一个标准的参数估计问题,可以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到 c t k 0 c t k 1 的估计值 c ^ t k 0 c ^ t k 1 , 并且 c ^ t k 0 c ^ t k 1 = ( U t T U t ) - 1 U t T β k 1 ,
其中, U t = 1 sinβ t 2 / ( cosβ t 2 - 1 ) 1 sinβ t 3 / ( cosβ t 3 - 1 ) · · · · · · 1 sinβ t M / ( cosβ t M - 1 ) , ctk0=ξsinφtkcosθtk,ctk1=ξsinφtksinθtk,ξ=2πr/λ,φ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θ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βtm表示第m个发射阵元的方位角,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r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λ表示发射阵所发射波的波长。
根据 U r c r k 0 c r k 1 = β k 2 , 可知 c r k 0 c r k 1 的求解是一个标准的参数估计问题,可以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到 c r k 0 c r k 1 的估计值 c ^ t k 0 c ^ t k 1 , 并且 c ^ t k 0 c ^ t k 1 = ( U r T U r ) - 1 U r T β k 2 ,
其中, U r = = 1 sinβ r 2 / ( cosβ r 2 - 1 ) 1 sinβ r 3 / ( cosβ r 3 - 1 ) · · · · · · 1 sinβ r N / ( cosβ r N - 1 ) , crk0=ξsinφrkcosθrk,crk1=ξsinφrksinθrk,ξ=2πr/λ,φ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θ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βrn表示第n个接收阵元的方位角,n∈{1,2,…,N},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r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λ表示发射阵所发射波的波长。
进而分别得到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估计值和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估计值以及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估计值和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估计值进而分别得到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估计值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 θ ^ r 1 ~ θ ^ r K , k ∈ { 1 , 2 , ... , K } 和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 φ ^ r 1 - φ ^ r K , k ∈ { 1 , 2 , ... , K } .
其中, θ ^ t k = tan - 1 ( c ^ t k 1 / c ^ t k 0 ) , φ ^ t k = sin - 1 ( c ^ t k 0 2 + c ^ t k 1 2 / ξ ) ,
θ ^ r k = tan - 1 ( c ^ r k 1 / c ^ r k 0 ) , φ ^ r k = sin - 1 ( c ^ r k 0 2 + c ^ r k 1 2 / ξ ) , ξ = 2 π r / λ , r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λ表示发射阵所发射波的波长。
将估计出的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均匀圆阵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将估计出的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均匀圆阵的俯仰角估计值向量,将估计出的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均匀圆阵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将估计出的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均匀圆阵的俯仰角估计值向量;其中,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
步骤5,根据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第k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进而得到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其中,表示由K个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排成的列向量,也为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且K为自然数。
具体地,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的第k列为 b ^ k = ρ k ρ k e j 2 π · f d k ... ρ k e j 2 π · ( L - 1 ) f d k T , 的每一项都除以第一项ρk,得到再取对数的虚部,得到 h ^ = a n g l e ( b ^ k ′ ) = [ 0 , 2 π , ... , 2 π ( L - 1 ) ] T ,
其中,ρ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幅度,fd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L表示快拍次数,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angle(·)表示取相位。
根据 P b 0 f d k = h ^ , 可知 b 0 f d k 的求解是一个标准的参数估计问题,可以用最小二乘算法计算其估计值 b ^ 0 f ^ d k , b ^ 0 f ^ d k = ( P T P ) - 1 P T h ^ , 得到第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
其中, P = 1 0 1 2 π · · · · · · 1 2 π ( L - 1 ) , b0=0,fd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
进而估计得到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并将其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实现K个雷达目标的实时跟踪。
本发明效果通过以下仿真实验进一步说明。
(一)仿真实验环境与参数设置
本发明的所有仿真实验都是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的,仿真参数为:雷达载波频率为3MHz,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为2km;发射机为均匀圆阵,其圆心坐标为(0,0,0),接收机为均匀圆阵,其圆心坐标为(2000,0,0);快拍次数为100,空间雷达目标个数为2,第一个雷达目标也称雷达目标1,第二个雷达目标也称雷达目标2,
第一个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参数实际值为
r1r1t1t1)=(1.1281,0.1586,0.9128,0.2603),
第二个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参数实际值为
r2r2t2t2)=(1.2746,0.2556,0.9057,0.2825),两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实际值为(fd1,fd2)=(-0.2,0.6)。
(二)仿真实验内容与结果
仿真实验1:雷达发射波波长为0.1m,发射机阵元个数为19,发射机均匀圆阵的半径为0.1m,接收机阵元个数为19,接收机均匀圆阵的半径为0.1m,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值的误差,仿真结果如附图3a)~图3e)所示,图3a)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3b)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3c)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3d)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3e)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两个雷达目标多普勒频率估计值的误差图。
图3a)中横坐标表示信噪比,单位为dB,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o”的实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带“o”的虚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接收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接收方位角克拉美罗界;图3b)中横坐标表示信噪比,单位为dB,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的实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发射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第一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1的发射方位角克拉美罗界。
当信噪比为30dB时,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第一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参数估计值为
从图3a)可见,当信噪比为30dB时,第一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为0.01719°,第一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值为0.01432°。
从图3b)可见,当信噪比为30dB时,第一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为0.01461°,第一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为0.01261°。
图3c)中横坐标表示信噪比,单位为dB,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o”的实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带“o”的虚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接收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接收方位角克拉美罗界;图3d)中横坐标表示信噪比,单位为dB,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的实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带“*”的虚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发射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第二个雷达目标,即雷达目标2的发射方位角克拉美罗界。
当信噪比为30dB时,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第二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参数估计值为
从图3c)可见,当信噪比为30dB时,第二个雷达目标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为0.02607°,第二个雷达目标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值为0.01719°。
从图3d)可见,当信噪比为30dB时,第二个雷达目标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为0.01518°,第二个雷达目标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为0.0141°。
图3e)中横坐标表示信噪比,单位为dB,纵坐标表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的误差值,带“o”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误差值,带“o”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误差值;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误差值。
信噪比为30dB时,用本发明方法得到两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的估计值 ( f ^ d 1 , f ^ d 2 ) = ( - 0.197 , 0.595 ) .
从图3e)可见,当信噪比为30dB时,第一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误差值为0.003044,第二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误差值为0.005429。
仿真实验2:用本发明仿真信噪比为15dB时,发射机阵元个数为[19,37,55,76,94],接收机阵元个数为[19,37,55,76,94],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简称为半径,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估计值误差,仿真结果如图4a)~图4d)所示,图4a)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4b)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1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4c)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图4d)为用本发明方法仿真不同半径情况下雷达目标2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误差图。
图4a)中横坐标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单位为m,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o”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带“o”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接收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带“□”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接收方位角克拉美罗界;图4b)中横坐标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单位为m,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发射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1的发射方位角克拉美罗界。
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为0.5m时,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第一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分别为
从图4a)可见,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为0.5m时,雷达目标1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为0.01404°,雷达目标1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值为0.01481°。
从图4b)可见,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为0.5m时,雷达目标1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为0.01682°,雷达目标1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为0.01404°。
图4c)中横坐标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单位为m,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o”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带“o”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接收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接收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接收方位角克拉美罗界;图4d)中横坐标表示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单位为m,纵坐标表示角度的误差值,单位为度,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发射俯仰角克拉美罗界;带“◇”的实线表示雷达目标2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带“◇”的虚线表示雷达2的发射方位角克拉美罗界。
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为0.5m时,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第二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估计值分别为
从图4c)可见,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为0.5m时,雷达目标2的接收俯仰角误差值为0.03209°,雷达目标2的接收方位角的误差值为0.01891°。
从图4d)可见,发射机或接收机的均匀圆阵半径为0.5m时,雷达目标2的发射俯仰角误差值为0.02063°,雷达目标2的发射方位角误差值为0.0278°。
综上所述,仿真实验验证了本发明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将双基地MIMO雷达的发射机配置为Μ个阵元的均匀圆阵,接收机配置为Ν个阵元的均匀圆阵,并使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其中,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且M、N均为自然数;
步骤2,利用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接收机中的Ν个阵元分别接收该发射机中Μ个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信号,并进行匹配滤波,依次得到匹配滤波后的NM×1维雷达回波信号x和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进而得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其中,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1,2,…,N},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且M、N、L均为自然数;
步骤3,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
步骤4,根据发射方向估计矩阵得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根据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得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
步骤5,根据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得到第k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进而得到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其中,表示由K个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排成的列向量,也为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且K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其表达式为:
Xn=ATDn(AR)BT+Wn,n∈{1,2,…,N}
其中,AT=[att1t1),att2t2),…,attKtK)],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维数是M×K;AR=[arr1r1),arr2r2),…,arrKrK)],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维数是N×K;B=[b(1),b(2),…,b(L)]T,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维数是L×K,Wn表示第n个接收阵元噪声,Dn(·)表示提取矩阵第n行构成的对角阵,attk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发射导向矢量,arrk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接收导向矢量,b(l)表示第l次快拍波形,φ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θr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的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φ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θtk表示第k个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1,2,…,N},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的具体子步骤为:
3a)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第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Xn,得到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
3b)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中N个接收阵元的M×L维切片矩阵形式,得到M×N×L的三维数据集,进而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数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
3c)根据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数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分别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m、第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l,进而分别得到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1~YM,和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1~ZL
3d)将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1~YM按列平铺连接成ML×N维矩阵Y,将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1~ZL按列平铺连接成NL×M维矩阵Z;
3e)根据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NM×L维矩阵X、ML×N维矩阵Y和NL×M维矩阵Z,求解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分别得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的表达式为:
x m , n , l = Σ k = 1 K A T ( m , k ) A R ( n , k ) B ( l , k ) + w m , n , l , m ∈ { 1 , ... M } , n ∈ { 1 , ... N } , l ∈ { 1 , ... L }
其中,AR(n,k)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AR的第(n,k)个元素,AT(m,k)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T的第(m,k)个元素,B(l,k)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B的第(l,k)个元素,wm,n,l表示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的三维噪声数据集,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n∈{1,2,…,N},m∈{1,2,…,M},k∈{1,2,…,K},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个发射阵元的L×N维切片矩阵形式Ym、第l次快拍的N×M维切片矩阵形式Zl,其表达式分别为:
Ym=BDn(AT)AR T+Wm,m∈{1,2,…,M}
Zl=ARDn(B)AT T+Wl,l∈{1,2,…,L}
其中,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Dn(·)表示提取·第n行构成的对角阵,M表示发射机阵元个数,N表示接收机阵元个数,L表示快拍次数,Wm表示第m个发射阵元噪声,Wl表示第l次快拍噪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方向估计矩阵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和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均是利用平行因子算法求解第m个发射阵元的第n接收阵元的第l次快拍的平行因子三线性模型形式xm,n,l计算得到的,其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表示发射方向估计矩阵,表示接收方向估计矩阵,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估计矩阵,ο表示Khatri-Rao积,上标T表示转置,[·]+表示取伪逆,X表示L次快拍积累得到的数据,Y表示ML×N维矩阵,Z表示NL×M维矩阵,AT表示设定的发射方向矩阵,AR表示设定的接收方向矩阵,B表示设定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方向矩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是根据发射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并将其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雷达目标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
根据发射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并将其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发射机的俯仰角估计值向量;其中,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和俯仰角估计值向量是根据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并将其排成一个列向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估计值向量;
根据接收方向估计矩阵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并将其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K个雷达目标分别相对于接收机的俯仰角估计值向量;其中,K表示空间雷达目标个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第k个雷达目标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具体是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得到的,进而估计得到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并将其排成一个列向量即为K个雷达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值向量。
CN201510487104.4A 2015-08-10 2015-08-10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68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7104.4A CN105068068B (zh) 2015-08-10 2015-08-10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7104.4A CN105068068B (zh) 2015-08-10 2015-08-10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8068A true CN105068068A (zh) 2015-11-18
CN105068068B CN105068068B (zh) 2017-11-21

Family

ID=54497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71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68068B (zh) 2015-08-10 2015-08-10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806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3367A (zh) * 2015-11-26 2016-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空间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5372652A (zh) * 2015-12-04 2016-03-0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基于接收线阵的mimo雷达空间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7219527A (zh) * 2017-05-27 2017-09-29 吉林大学 一种周期型双阵列通道式成像系统的单快拍快速成像方法
CN107390216A (zh) * 2017-07-04 2017-11-24 吉林大学 基于波数域相干因子的高速超分辨率驻点扫描成像方法
CN108828504A (zh) * 2018-03-30 2018-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部分相关波形的mimo雷达目标方向快速估计方法
CN108873799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南京海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船载智能驾驶辅助终端
CN110554383A (zh) * 2019-09-04 2019-12-10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微波频段的mimo环形阵列方位向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0837126A (zh) * 2019-11-26 2020-02-25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柱面阵列雷达成像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264A (zh) * 2012-06-13 2012-10-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圆形阵列双基地mimo雷达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CN104215947A (zh) * 2014-08-18 2014-12-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的估计方法
CN104330783A (zh) * 2014-11-05 2015-02-04 河海大学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双基地mimo雷达的参数估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264A (zh) * 2012-06-13 2012-10-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圆形阵列双基地mimo雷达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CN104215947A (zh) * 2014-08-18 2014-12-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的估计方法
CN104330783A (zh) * 2014-11-05 2015-02-04 河海大学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双基地mimo雷达的参数估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翔: ""双基地MIMO雷达信号处理"",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许凌飞 等: ""双基地MIMO雷达二维DOA和二维DOA联合估计"", 《应用科学学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3367A (zh) * 2015-11-26 2016-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空间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5372652A (zh) * 2015-12-04 2016-03-0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基于接收线阵的mimo雷达空间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7219527A (zh) * 2017-05-27 2017-09-29 吉林大学 一种周期型双阵列通道式成像系统的单快拍快速成像方法
CN107219527B (zh) * 2017-05-27 2019-05-14 吉林大学 一种周期型双阵列通道式成像系统的单快拍快速成像方法
CN107390216A (zh) * 2017-07-04 2017-11-24 吉林大学 基于波数域相干因子的高速超分辨率驻点扫描成像方法
CN107390216B (zh) * 2017-07-04 2019-06-14 吉林大学 基于波数域相干因子的高速超分辨率驻点扫描成像方法
CN108828504A (zh) * 2018-03-30 2018-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部分相关波形的mimo雷达目标方向快速估计方法
CN108873799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南京海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船载智能驾驶辅助终端
CN108873799B (zh) * 2018-06-29 2021-07-27 南京海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船载智能驾驶辅助终端
CN110554383A (zh) * 2019-09-04 2019-12-10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微波频段的mimo环形阵列方位向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0554383B (zh) * 2019-09-04 2021-04-0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微波频段的mimo环形阵列方位向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0837126A (zh) * 2019-11-26 2020-02-25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柱面阵列雷达成像的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8068B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8068B (zh) 双基地mimo雷达均匀圆阵角度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CN103412286B (zh) 基于mimo雷达的发射极化优化doa估计方法
CN109782243B (zh) 基于块Hankel矩阵填充的阵元故障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CN107976660B (zh) 弹载多通道雷达超低空目标分析与多径回波建模方法
CN101251597B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阵列误差自校正的方法
CN102156279B (zh) 基于mimo的双基地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方法
CN101770022B (zh) 基于遗传算法的mimo雷达阵列位置误差自校正方法
CN104515971B (zh) 宽带多目标机载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CN106443610B (zh) Mimo雷达收发阵列互耦误差自校正方法
CN103901417B (zh) L型阵列mimo雷达低复杂度空间目标二维角度估计方法
CN106066473B (zh) 正交波形下mimo雷达目标的多波束联合测角和点迹融合方法
CN102213761B (zh) 双基地共址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多目标定位方法
CN108693511B (zh) 时分复用mimo雷达的运动目标角度计算方法
CN105699945A (zh) 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中的波形优化设计方法
US1174032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radar signals
CN105353367A (zh) 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空间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5717496A (zh) 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1977068B (zh) 不需目标仰角参数对目标来波方向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
CN106353732A (zh) 一种基于认知的机载雷达异构杂波抑制方法
CN108802718A (zh) 基于随机发射脉冲的时分mimo雷达空时相位解耦方法
CN103323827A (zh)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mimo雷达系统角度估计方法
CN104267389A (zh) 一种mimo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CN104730517A (zh) 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多目标跟踪方法
CN104459685A (zh) 一种统计mimo雷达多目标高速定位方法
CN105158754B (zh) 一种利用多输入单输出无线电系统进行目标定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Jun

Inventor after: Zhu Shengqi

Inventor after: Ma Yufa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e

Inventor after: Zheng Yu

Inventor after: Zhao Qiyong

Inventor after: Li Xiaomin

Inventor after: Ran Yanwei

Inventor after: Wang Yuan

Inventor before: Li Jun

Inventor before: Ma Yuf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e

Inventor before: Zheng Yu

Inventor before: Zhao Qiyong

Inventor before: Li Xiaomin

Inventor before: Ran Yan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Y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