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6233A -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6233A
CN105056233A CN201510490341.6A CN201510490341A CN105056233A CN 105056233 A CN105056233 A CN 105056233A CN 201510490341 A CN201510490341 A CN 201510490341A CN 105056233 A CN105056233 A CN 105056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particle
dioxide nano
silicon dioxide
mesoporous silicon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03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6233B (zh
Inventor
陈华兵
邓益斌
杨红
柯亨特
黄丽
朱爱军
郭正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903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56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6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碳菁染料Cypate修饰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并在介孔孔道内负载抗肿瘤药物,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为表面活性制备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将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与抗肿瘤药物在溶液中混合,使药物负载于纳米粒介孔孔道内,所得的纳米药物载体应用于近红外光热治疗和近红外荧光成像,以及抗肿瘤药物的递送,实现同一纳米载体的多功能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产生的化疗与光热治疗联合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热治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肿瘤局部治疗方法。它是利用外源性光热分子或载体在肿瘤部位富集,在近红外光(650-900nm)光照下产生光热效应,进而诱导肿瘤的急性坏死及免疫反应等(Adv.Mater.,2013,25:3869-3880;Nat.Rev.Cancer,2014,14:199-208;Theranostics,2013,3:152-166;Acc.Chem.Res.,2011,44:947-956)。光热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开发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并将其用于靶向光热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光热治疗材料主要包括有机近红外碳菁染料和无机金纳米棒、硫属铜基纳米材料、石墨烯等。包括金纳米棒、金纳米笼、金纳米壳等在内的贵金属金纳米材料是研究较为深入的纳米材料之一,但是贵金属材料成本高、光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生物应用。硫属铜基纳米材料是一种低成本、高光热转换效率的光热试剂(Langmuir,2014,30:1416-1423;ACSNano,2015,9:1788-1800),但其生物相容性较差,具有潜在的毒性风险。碳菁染料如吲哚菁绿(ICG)、Cypate等因其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和生物安全性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Biomaterials,2011,32:7127-7138)。碳菁染料的光热转换效率、光稳定性等光理化特性和组织分布、细胞摄取等体内生物学行为是影响其光热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纳米药物载体用于包载碳菁染料,可明显提高其光稳定性和肿瘤组织靶向性(ACSNano,2013,7:2056-2067;Biomaterials,2012,33:5603-5609;Adv.Funct.Mater.,2013,23:5893-5902;ACSNano,2011,5:5594-5607;Biomaterials,2014,35:4656-4666),使碳菁染料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应用空间更加广阔。聚合物胶束可显著提高Cypate等碳菁染料肿瘤组织分布和细胞摄取,并使其在肿瘤组织较长时间滞留,实现更有效肿瘤光热治疗。因此,纳米药物载体能有效克服碳菁染料细胞摄取难、靶向性差等问题,可提高碳菁染料对肿瘤光热治疗效果。最近,碳菁染料与化疗药物通过纳米药物载体共传输实现化疗与光热联合治疗,其肿瘤疗效比单一光热治疗或化疗更好,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Theranostics,2014,4:399-411;Polym.Chem.,2014,5:3707-3718;Adv.Mater.,2015,27:903-910)。另外,碳菁染料在近红外光诱导下可以通过活性氧自由基诱导溶酶体膜的破裂,促进药物的胞浆转运,对实现化疗与光热治疗协同作用至关重要(Theranostics,2014,4:399-411)。然而,智能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协同治疗领域报道较少。因此,通过结合化疗药物和光热治疗物质构建用于肿瘤化疗与光热协同治疗的纳米药物载体,有望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肿瘤治疗。
众多纳米材料中,二氧化硅纳米粒因其结构可控、孔径可调、尺寸可变以及丰富的化学改造空间而成为一种良好的纳米药物载体(Acc.Chem.Res.,2013,46:792-801)。基于硅纳米粒独特的空间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研究人员已经构建出在药物传输中更具优势的刺激响应性(如光、pH、温度等)硅纳米载体,实现了智能响应药物传输(Acc.Chem.Res.,2013,46:339-349)。结合介孔二氧化硅多孔性结构和化学可修饰性特点,人们将介孔二氧化硅用于药物可控释放(J.Am.Chem.Soc.,2009,131:3462-3463)、基因药物递送(Proc.Natl.Acad.Sci.,2005,102:11539-11544)、生物大分子的可控缓释放(J.Am.Chem.Soc.,1999,121:9897-9898)等。负载抗肿瘤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能将药物有效传递到肿瘤细胞内,并发挥抑制肿瘤细胞作用(Small,2007,3:1341-1346)。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一种递药系统平台已经受到广泛关注(Acc.Chem.Res.,2013,46:792-801)。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在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成像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荧光染料分子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可以明显增强荧光和提高其光稳定性(Nano.Lett.,2005,5:113-117)。这种功能化的纳米粒可用于细胞和动物体内荧光成像,在分子影像和疾病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潜能(Acc.Chem.Res.,2013,46:1367-1376)。通过功能分子的化学修饰,研究人员可以制备多模式治疗与成像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在肿瘤成像与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基于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构建光热治疗纳米药物已经开始受到关注(Adv.Funct.Mater.,2014,24:451-459;J.Mater.Chem.B,2014,2:6064-607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通过化学改造赋予其光热治疗功能可以将药物递送与光热治疗有机结合,对开发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启发意义。人们常常利用金对二氧化硅纳米粒进行功能化,获得光热治疗效果的纳米材料(CN101049631A,2007;CN103205258B)。一种硫化铜/介孔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光热治疗和药物传递(CN102961753B,2014)。虽然金和硫化铜均可以赋予纳米粒光热治疗功能,但是贵金属的高成本和硫化铜的毒性限制了其应用,且该纳米材料不具有荧光成像功能。有机染料可以修饰二氧化硅纳米粒,制备荧光显著增强及光稳定性显著提高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常常用于肿瘤荧光成像(Acc.Chem.Res.,2013,46:1367-1376)。有机碳菁染料是一种具有优良光热转换能力和近红外荧光成像功能的光热分子,可用于修饰二氧化硅纳米粒,赋予其近红外光光热治疗和近红外荧光成像功能。因此,通过碳菁染料Cypate对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功能化设计,有望获得具有近红外光响应性光热治疗与化疗协同作用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有鉴于上述的内容,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具有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肿瘤靶向性,能在近红外光激发下有效产生光热效应抑制肿瘤细胞和体内荧光成像,能有效地将抗癌药物如阿霉素等传输至细胞内发挥化疗作用,能够产生热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氨基化,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介孔内部由碳菁染料通过羧基与氨基酯化修饰,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表面由聚乙二醇修饰,所述碳菁染料通过化学偶联负载于载体,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介孔孔道内负载有药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直径为30-60nm,所述碳菁染料负载量为5-15w/w%,所述药物负载量为5-10w/w%。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与药物在溶液中混合,搅拌12-24小时,得到负载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
(2)将活化碳菁染料加入上述负载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溶液中,继续搅拌12-24小时,然后加入聚乙二醇NHS酯(PEG-NHS),继续反应24-48小时后,对溶液进行超滤,得到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将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溶于蒸馏水,配成水溶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和氨水,快速搅拌30分钟后,缓慢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和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氨丙基三乙基硅烷(APTES),持续搅拌24-48小时,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1.2)将上述制备好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用透析袋透析,透析时间为24-48小时,透析介质为乙醇、蒸馏水、乙酸的混合溶液(乙醇:蒸馏水:乙酸体积比为1:1:0.007);透析后,通过旋蒸对纳米粒溶液进行浓缩(旋蒸温度不超过45℃),得到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活化碳菁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菁染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避光下搅拌5-10小时,得到活化碳菁染料。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包括阿霉素、紫杉醇、顺铂。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聚乙二醇NHS酯的分子量分别为2000、5000和10000。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菁染料为一种含两个羧基的近红外染料Cypate。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肿瘤靶向光热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靶向递送载体、化疗与光热协同治疗用纳米药物、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的应用。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尺寸均一,其直径为30-60nm,具有很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且在体内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
(2)本发明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可用于肿瘤光热治疗,同时,该纳米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荧光成像功能,可对动物体内肿瘤长时间荧光成像(大于144小时);
(3)本发明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以负载抗肿瘤药物及其细胞内递送,并且可以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实现药物胞浆转运;
(4)本发明制备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以实现化疗与光热治疗协同作用,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热疗或化疗。
与其他材料相比,本设计所提供的纳米药物载体具有适合于体内靶向肿瘤的尺寸(30-60nm),显著提高碳菁染料的光稳定性,可以长时间(144小时以上)对肿瘤进行荧光成像,具有优良的光热治疗效果和抗肿瘤药物靶向化疗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生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备的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DOXCypate-MSNs)的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备的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DOXCypate-MSNs)的水合粒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备的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DOXCypate-MSNs)和自由Cypate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备的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DOXCypate-MSNs)和自由Cypate吸光度随照射时间的变化图;
图5为本发明测试例中的光热升温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验一中的阿霉素释放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验二中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图;
图8为本发明实验三中的体内肿瘤荧光成像结果图;
图9为本发明实验四中的体内热成像实验结果图;
图10为本发明实验五中的小鼠体内抑瘤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称取0.1g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在150mL圆底烧瓶中用4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再加入乙酸乙酯120μl和氨水50μl,快速搅拌30分钟,缓慢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300μl和97mL蒸馏水,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300μl的氨丙基三乙基硅烷(APTES),并继续搅拌48小时;将制备好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透析,透析时间为48小时,透析介质为乙醇(工业酒精)、蒸馏水、乙酸体积比为1:1:0.007的混合溶剂,容器是2000mL,换一次液。透析结束后,对所得纳米粒溶液进行旋蒸浓缩,旋蒸温度不超过45℃,待溶液体积减少一半即可。
碳菁染料Cypate的活化:称取Cypate15mg、EDC9.6mg、NHS10.8mg于10mL离心管里,加入4mLDMSO,然后避光下快速搅拌5小时。
负载阿霉素(DOX)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在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1.5mg/mL),然后加入5mg盐酸阿霉素,避光下不断搅拌12小时;加入3mL上述制备的活化Cypate,避光下搅拌12小时,然后加入50mgPEG-NHS(分子量为5000),继续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对纳米粒溶液进行超滤(100kDa分子量截留,1500-2500rpm,3次),最终得到具有近红外光热治疗和近红外荧光成像功能的载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直径为40-50nm)。
化学偶联负载的碳菁染料赋予纳米粒的近红外光热治疗作用和体内近红外荧光成像功能;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在水溶液中稳定性良好;其碳菁染料和药物负载量可以通过控制投料比例调控。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具有三种功能,其一是具有近红外激发的光热治疗作用,其二是具有近红外激发的荧光成像特性,其三是具有肿瘤靶向化疗作用。
如图3所示,曲线a为自由Cypate的紫外可见光谱,曲线b为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DOXCypate-MSNs)的紫外可见光谱。
实施例二:
将实施例一中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中所用到的氨水的量减为25μl。其它步骤同实施例一,可以制备平均直径为30nm的硅纳米粒,通过调节氨水的量,从而调节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尺寸和粒径分布。
实施例三:
将实施例一中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中所用到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量增至0.2g。其它步骤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将实施例一中负载阿霉素(DOX)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过程中所加入的活化Cypate的量分别改为1mL或2mL,其它步骤同实施例一。从而制备出Cypate负载量为5%或10%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通过改变反应中活化Cypate的量,从而调节纳米粒中Cypate的含量。
测试例:
将实施例一中得到的负载阿霉素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配制成不同Cypate浓度的纳米粒溶液,然后用785nm(1.5W/cm2)对0.5mL纳米粒溶液进行照射,并通过数字显示温度计跟踪溶液温度变化,从而得到升温曲线。
实施例五:
将实施例一中所用PEG-NHS的分子量分别改为2000和10000。其它步骤同实施例一,从而制备不同分子量PEG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表面的药物载体。
实施例六:
将实施例一中加入10mL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1.5mg/mL)的阿霉素的量分别改为3mg或4mg。其它步骤同实施例一,从而制备出阿霉素负载量为6%或8%的负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通过改变阿霉素投料量,从而调节纳米粒中阿霉素的含量。
实施例七
将实施例一中阿霉素改为紫杉醇。将10mL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1.5mg/mL)水溶液通过离心的方法置换为10mL该纳米粒乙醇溶液,然后加入5mg紫杉醇。其它步骤同实施一,制备载紫杉醇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
实施例八
将实施例一中阿霉素改为顺铂。其它步骤同实施一,制备载顺铂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
实验一:
将实施例一中得到的负载阿霉素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进行体外释药实验。实验采用透析法进行,透析袋为MWCO3500,使用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和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取配制好100μg/mL(以阿霉素浓度计)的溶液1mL放于透析袋内,接收介质为10mL,放在恒温振荡箱中振荡(37℃,100rpm),在0.5、1、2、4、8、24小时的点取透析外液1mL,然后补充1mL新鲜释放介质,取出的透析外液1mL加3mL甲醇用于荧光测量,计算累积释放量。
如图6所示,曲线a为自由Cypate/阿霉素在pH5.0介质中;曲线b为自由Cypate/阿霉素在pH7.4介质中;曲线c为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在pH5.0介质中;曲线d为负载阿霉素Cypate二氧化硅纳米粒在pH7.4介质中。
实验二:
将实施例一中得到的负载阿霉素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4T1细胞铺96孔板,接种密度为6×103/mL,每孔100μl,放入细胞培养箱恒温培养12小时,确定细胞贴壁后,倒掉培养液,用PBS洗1-2次,加入用培养基配好的游离Cypate/DOX溶液、Cypate/SiO2纳米粒溶液、DOX-SiO2纳米粒溶液和Cypate/DOX-SiO2纳米粒溶液,每孔100μl,以Cypate浓度给药,浓度梯度为0.1、0.2、0.5、1、2、4μg/mL,DOX的最高浓度为2μg/mL,每个浓度3个复孔。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更换培养液,非光照组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24小时,光照组每孔分别在1.5W/cm2条件下,光照3分钟,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小时,加20μl5mg/mL的MTT的PBS溶液,4小时后弃去培养液,加入200μl的DMSO,振荡10分钟,酶标仪570nm处测定吸光度值。
实验三:
将实施例一中得到的负载阿霉素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进行小鼠体内荧光成像实验:步骤如下:
(1)肿瘤模型的建立:培养4T1肿瘤细胞,将其消化制备成1×107个/mL细胞混悬液,保证细胞分散均匀,在小鼠腹部第二对乳头上侧种瘤,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00μl,每天观察肿瘤体积大小。肿瘤体积公式:肿瘤体积=(长×宽2)/2。
(2)当裸鼠肿瘤体积为60mm3时尾静脉给药,给药剂量为7mg/kg,实验分为Cypate/DOX-MSNs纳米粒实验组和游离Cypate组。用生理盐水配制4%的水合氯醛溶液,将120μl水合氯醛溶液腹腔注射进入裸鼠体内,麻醉后,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扫描成像,分别记录给药后48、72、96、144小时的小动物成像照片和数据。
实验四:
将实施例一中得到的负载阿霉素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进行小鼠体内热成像实验。采用实施例八中步骤(1)建立肿瘤模型的方法构建小白鼠荷瘤模型,待肿瘤体积至60mm3时,按照以下设计给药,根据给药剂量分组:对照PBS组,剂量分别为3.5mg/kg、6mg/kg、11mg/kg各一组,共4组,每组1只。给药48小时后进行热成像,在785nm,1.5W/cm2激光条件下照射5分钟,并同时用热成像相机拍照。
实验五:
将实施例一中得到的负载阿霉素碳菁染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进行小鼠体内抑瘤实验。采用实施例八中步骤(1)建立肿瘤模型的方法构建小白鼠荷瘤模型,待肿瘤体积至60mm3时,按照以下设计给药:Cypate给药剂量为8.5mg/kg,DOX给药剂量为5mg/kg,共2组,每组3只,第0天给药,第2天进行激光治疗(785nm,1.5W/cm2,5分钟)。分别在第0、2、4、6、8、10、12、16、26天测量小鼠的体重和肿瘤体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氨基化,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介孔内部由碳菁染料通过羧基与氨基酯化修饰,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表面由聚乙二醇修饰,所述碳菁染料通过化学偶联负载于载体,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介孔孔道内负载有药物。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直径为30-60nm,所述碳菁染料负载量为5-15w/w%,所述药物负载量为5-10w/w%。
3.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与药物在溶液中混合,搅拌12-24小时,得到负载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
(2)将活化碳菁染料加入上述负载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溶液中,继续搅拌12-24小时,然后加入聚乙二醇NHS酯(PEG-NHS),继续反应24-48小时后,对溶液进行超滤,得到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将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溶于蒸馏水,配成水溶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和氨水,快速搅拌30分钟后,缓慢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和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氨丙基三乙基硅烷(APTES),持续搅拌24-48小时,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1.2)将上述制备好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用透析袋透析,透析时间为24-48小时,透析介质为乙醇、蒸馏水、乙酸的混合溶液(乙醇:蒸馏水:乙酸体积比为1:1:0.007);透析后,通过旋蒸对纳米粒溶液进行浓缩(旋蒸温度不超过45℃),得到高度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活化碳菁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菁染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避光下搅拌5-10小时,得到活化碳菁染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包括阿霉素、紫杉醇、顺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聚乙二醇NHS酯的分子量分别为2000、5000和10000。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菁染料为一种含两个羧基的近红外染料Cypat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作为肿瘤靶向光热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靶向递送载体、化疗与光热协同治疗用纳米药物、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的应用。
CN201510490341.6A 2015-08-12 2015-08-12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056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0341.6A CN105056233B (zh) 2015-08-12 2015-08-12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0341.6A CN105056233B (zh) 2015-08-12 2015-08-12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6233A true CN105056233A (zh) 2015-11-18
CN105056233B CN105056233B (zh) 2018-03-13

Family

ID=5448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0341.6A Active CN105056233B (zh) 2015-08-12 2015-08-12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6233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9288A (zh) * 2016-02-29 2016-07-13 复旦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监控、可控药物释放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合成方法
CN106732476A (zh) * 2016-11-17 2017-05-31 南昌大学 一种用于分离纯化紫杉醇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8165341A (zh) * 2017-12-29 2018-06-15 北京天元陆兵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氨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抗磨剂的应用
CN109248327A (zh) * 2018-12-04 2019-01-22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
CN109568296A (zh) * 2018-12-20 2019-04-05 扬州大学 多酸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06394A (zh) * 2017-11-18 2019-05-28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
CN109824922A (zh) * 2019-01-17 2019-05-31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红外光响应的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1026A (zh) * 2019-02-23 2019-05-31 天津大学 一种二氢卟吩荧光示踪的黄芪皂苷iii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60958A (zh) * 2019-05-23 2019-08-2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装置、成像系统以及成像方法
CN110215438A (zh) * 2019-07-15 2019-09-10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双载蒽环类药物及光敏剂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0029098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硫化铂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51663A (zh) * 2020-11-24 2021-03-09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一种用于荧光成像导航肿瘤切除和光热治疗的纳米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6321A (zh) * 2020-12-24 2021-03-19 中南大学 一种控释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44216A (zh) * 2021-03-23 2021-07-2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ICG-MSNs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09291A (zh) * 2021-05-10 2021-08-06 淮阴工学院 一种用于肿瘤化疗与光热治疗联合治疗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12523A (zh) * 2022-01-25 2022-07-08 齐鲁工业大学 用于三模态成像引导的化疗-光疗的多功能铂(iv)和花菁染料基高聚物
US11419952B2 (en) 2017-05-19 2022-08-23 Cornell University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15708895A (zh) * 2022-12-05 2023-02-24 苏州北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晶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746286B2 (en) 2018-07-12 2023-09-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re-shell type quantum do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4551A1 (en) * 2002-08-01 2005-04-07 Xueying Huang Ethylene glycol monolayer protected nanoparticles
CN101525533A (zh) * 2009-03-20 2009-09-0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基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8706A (zh) * 2010-12-30 2011-05-25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超声成像造影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52735A (zh) * 2011-03-04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载有难溶性药物的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4551A1 (en) * 2002-08-01 2005-04-07 Xueying Huang Ethylene glycol monolayer protected nanoparticles
CN101525533A (zh) * 2009-03-20 2009-09-0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基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8706A (zh) * 2010-12-30 2011-05-25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超声成像造影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52735A (zh) * 2011-03-04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载有难溶性药物的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G MA,ET AL: "Au capped magnetic core/mesoporous silica shell nanoparticles for combined photothermo-/chemo-therapy and multimodal imaging", 《BIOMATERIALS》 *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9288B (zh) * 2016-02-29 2019-05-03 复旦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监控、可控药物释放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合成方法
CN105749288A (zh) * 2016-02-29 2016-07-13 复旦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监控、可控药物释放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合成方法
CN106732476A (zh) * 2016-11-17 2017-05-31 南昌大学 一种用于分离纯化紫杉醇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US11419952B2 (en) 2017-05-19 2022-08-23 Cornell University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9806394B (zh) * 2017-11-18 2021-09-24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
CN109806394A (zh) * 2017-11-18 2019-05-28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
CN108165341A (zh) * 2017-12-29 2018-06-15 北京天元陆兵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氨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抗磨剂的应用
US11746286B2 (en) 2018-07-12 2023-09-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re-shell type quantum do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US11364312B2 (en) 2018-08-07 2022-06-21 Soochow University Platinum sulfide protein nanoparticle having near-infrared photothermal effect and multimodal imaging functi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O2020029098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硫化铂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48327A (zh) * 2018-12-04 2019-01-22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应用
CN109568296A (zh) * 2018-12-20 2019-04-05 扬州大学 多酸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24922B (zh) * 2019-01-17 2021-11-16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红外光响应的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922A (zh) * 2019-01-17 2019-05-31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红外光响应的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1026A (zh) * 2019-02-23 2019-05-31 天津大学 一种二氢卟吩荧光示踪的黄芪皂苷iii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60958A (zh) * 2019-05-23 2019-08-2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装置、成像系统以及成像方法
CN110160958B (zh) * 2019-05-23 2024-04-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装置、成像系统以及成像方法
CN110215438B (zh) * 2019-07-15 2021-06-29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双载蒽环类药物及光敏剂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215438A (zh) * 2019-07-15 2019-09-10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双载蒽环类药物及光敏剂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51663A (zh) * 2020-11-24 2021-03-09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一种用于荧光成像导航肿瘤切除和光热治疗的纳米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6321A (zh) * 2020-12-24 2021-03-19 中南大学 一种控释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44216A (zh) * 2021-03-23 2021-07-2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ICG-MSNs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09291A (zh) * 2021-05-10 2021-08-06 淮阴工学院 一种用于肿瘤化疗与光热治疗联合治疗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12523A (zh) * 2022-01-25 2022-07-08 齐鲁工业大学 用于三模态成像引导的化疗-光疗的多功能铂(iv)和花菁染料基高聚物
CN115708895A (zh) * 2022-12-05 2023-02-24 苏州北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晶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6233B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6233A (zh) 具有近红外光热和体内荧光成像特性的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eng et al. Biodegradable hypocrellin derivative nanovesicle as a near-infrared light-driven theranostic for dually photoactive cancer imaging and therapy
Huang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cell engineering with multifunctional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tumor delivery
CN108159422B (zh) 一种自组装载药系统及其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39144B (zh) 一种具有协同抗肿瘤特性的透明质酸修饰的金-碳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ang et al. Mitoxantrone-preloaded water-responsive phospholipid-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 hybrid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and effective cancer therapy
CN107875158B (zh) 一种兼具化疗/光治疗的无载体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Core-satellit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 superstructures via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for efficient photodynamic theranostics
CN103893128A (zh) 一种肿瘤治疗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
CN109847062A (zh) 一种槲皮素金属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un et al. Degradable hybrid CuS nanoparticles for imaging-guided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 via low-power NIR-II light excitation
Zhang et al. An injectable hydrogel co-loading with cyanobacteria an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photodynamic tumor therapy
CN102441179B (zh) 二氧化硅基超声造影剂/hifu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958B (zh) 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的铜基人血白蛋白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59064B (zh) 一种新型自供氧脂质体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983716A (zh) 肿瘤细胞膜/核膜双靶向肿瘤纳米药物缓释系统及其制备与应用
Gao et al. AuNRs@ MIL-101-based stimuli-responsive nanoplatform with supramolecular gates for image-guided chemo-photothermal therapy
CN107812008A (zh) 一种近红外荧光成像小分子抗癌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40945A (zh) 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中空介孔硫化铜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875384A (zh) 一种包载光敏剂的肿瘤靶向治疗用药物递送系统
CN111617246A (zh) 一种纯光敏剂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Yao et al. Injectable and Temperature-Sensitive Titanium Carbide-Loaded Hydrogel System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CN106166141A (zh) 一种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多功能复合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3960B (zh) 一种靶向光热治疗用水溶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52070A (zh) 双重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多功能纳米杂化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