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9544A -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9544A
CN105049544A CN201510315832.7A CN201510315832A CN105049544A CN 105049544 A CN105049544 A CN 105049544A CN 201510315832 A CN201510315832 A CN 201510315832A CN 105049544 A CN105049544 A CN 105049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ccess point
code
information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58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拉贾特·普拉卡什
保罗·E·本德
加文·伯纳德·霍恩
费丝·乌卢皮纳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A20078001539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433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9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04Address structures or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72Short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本发明描述用于在接入终端(AT)与接入点(AP)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对于AP与AT之间经由空中链路的通信,将使用基于PN(伪随机噪声)码的地址作为AP识别符,例如地址。所述基于PN码的地址可基于从AP接收的基于导频PN码的信号。因此,所述基于PN的AP地址可从自AP接收的导频信号确定。所述基于PN的AP地址可为对应于AP的PN码的缩短型式、对应于AP的完全PN码,或可用已知方式从对应于AP的PN码导出的值。

Description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6月7日、申请号为200780015399.9、发明名称为“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案
本申请案主张2006年6月7日申请的题为“用于L2TP穿隧的方法和设备(AMETHODANDAPPARATUSFORL2TPTUNNELING)”的第60/812,01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和2006年6月7日申请的题为“用于寻址多个接入点的方法和设备(AMETHODANDAPPARATUSFORADDRESSINGMULTIPLEACCESSPOINTS)”的第60/812,01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中的每一者均明确地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设备,且更明确地说,针对与路由包相关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除包括接入终端以外还经常包括多个接入点(AP)和/或其它网络元件,例如移动或其它端节点装置。在许多情况下,接入终端通常经由无线通信链路来与接入点通信,而网络中的其它元件(例如,AP)通常经由非空中链路(例如,纤维、电缆或电线链路)来通信。在空中链路的情况下,带宽是重要的受约束资源。因此,需要在没有过量额外开销的情况下以有效方式执行经由空中链路的通信。
同接入终端与接入点之间的空中链路相比,接入点和/或其它网络装置之间的通信链路经常较少受到带宽方面的约束。因此,与在空中链路上相比,在回程链路上可接受更多的关于地址长度和/或其它信息的额外开销。
尽管IP地址已成功地在网络中使用多年,但其往往包括相当多的位。对于经由空中链路的通信,如果可在空中链路上使用较短地址,则将为合乎需要的。然而,对在空中链路上所使用的地址的任何改变不排除在其它链路(例如,回程链路)上使用IP地址将是合乎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用于在接入终端(AT)与接入点(AP)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对于AP与AT之间经由空中链路的通信,将基于导频PN码的地址用作AP识别符,例如地址。导频PN码是用于区别不同接入点或扇区所传输的导频信道的导频识别符。当导频信道使用伪随机噪声(PN)类型的产生方案时,此识别符通常称为导频PN。在本申请案中,术语“PN码”是指普通导频识别符,且PN码地址是指基于PN码的地址。
导频产生的其它实例包括黄金序列(Goldsequence)、基于信标的导频等,且在此类情况下,PN码地址是指基于正使用的导频类型所传送的识别符的地址。
基于PN码的地址可基于自AP接收的基于导频PN码的信号。因此,基于PN的AP地址可从自AP接收的导频信号确定。基于PN的AP地址可为对应于AP的PN码的缩短型式、对应于AP的完全PN码或可用已知方式自对应于AP的PN码导出的值。通过将基于PN码的值用作AP的地址,AT可识别空中链路通信中的AP,而不必使用对应于AP的IP地址。另外,基于PN的寻址的优点在于使用AT较易获得的信息,因为此信息可自通常出于其它原因而传输至AT的信号获取或导出。因此,AT可将本地或远程AP识别给与所述AT具有有效连接的服务AP,而不必经历IP地址发现过程或其它寻址更新过程。此外,因为正用于经由空中链路的通信的基于PN码的识别符可短于AP的完全IP地址,所以可实现空中链路的有效使用。
用于识别AP的基于PN码的地址可由服务AP用于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和/或由AT用于进行上行链路传输。在下行链路传输的情况下,服务AP通过包括对应于发送装置的基于PN码的地址来指示正被传输的有效负荷的来源,例如远程AP或本地服务AP。举例来说,当对应于远程AP的包有效负荷经由层2隧道而传送至服务AP时,服务AP自远程AP的IP地址确定用于识别远程AP的基于PN码的地址。这可使用由服务AP维护的查找表来进行,所述查找表包括IP装置地址信息和对应的PN码识别符信息。查找表允许服务AP在装置IP与PN码地址之间进行映射,进而允许自PN码识别符确定IP地址或自IP地址确定PN码识别符。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空中链路上所使用的实际PN码地址存储在查找表中。然而,所存储的PN码信息可为一值(例如,AP的PN码),可例如用已知方式(例如,通过截断和/或通过使用预定公式)自所述值导出空中链路通信的PN码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经由连接各种网络装置的回程通信链路所传输的地址和PN码信息来维护查找表,所述信息可作为路由更新信息的部分、初始AP装置配置信息和/或通过其它技术来发送。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AP最初具备与相邻(例如,物理上邻近)AP所使用的PN码和其对应的IP地址有关的信息。
在上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AT使用基于PN码的地址来识别待向其传送所传输的有效负荷(例如,MAC(媒体接入控制)包的有效负荷)的目的地装置。PN码地址所识别的目的地装置可为经由空中链路向其传送包的远程AP或当前服务AP。在自AT接收到包后,服务AP确定所述包是否对应于远程AP,且如果是的话,则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着自经由空中链路所接收的PN码识别符确定目的地AP的对应长(例如,IP(因特网协议))地址。接着使用所确定的IP地址作为正被发送的包的目的地地址来将所接收的包有效负荷转发至目的地AP。所述包可(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确实)经由用于在远程AP与服务AP之间传送包的层2隧道而传送至由所确定的IP地址所识别的目的地AP。
以此方式,与原本使用目的地装置的长地址(例如,完全IP地址)来在服务AP与AT之间经由空中链路进行通信时所需要的位相比,AT可使用较少位以识别目的地装置来经由空中链路进行通信。
一种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示范性方法包含:产生包,所述包包括识别接入点的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信息;和经由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包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一种操作接入点以将信息传送至远程接入点的示范性方法包含:自接入终端接收包,所述包包括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远程装置的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PN码地址的长地址以用于将包传送至所述远程装置,所述长地址包括比所述PN码地址多的位;和用所述长地址将所述待传送的信息传送至所述远程装置。一种用于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示范性接入点包含:网络接口,其用于经由网络连接自远程装置接收包,所述包包括长地址和待传送的信息;长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模块,其用于确定对应于所述长地址的PN码地址,所述PN码地址用于在无线通信链路上使用,所述PN码地址包括比所述长地址少的位;下行链路包产生模块,其用于产生包括所述PN码地址和所述待传送的信息的包;和无线传输器,其用于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链路传输下行链路包。
一种操作接入终端以传送信息的示范性方法包含:自装置接收信号;自所述所接收的信号产生PN码地址;和产生包括所述PN码地址的包,所述包针对于所述装置。一种操作接入终端以通过接入点自远程装置接收信息的示范性方法包含:自所述接入点接收包,所述包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和来自所述远程装置的信息;和识别将来自所述PN码地址的信息和与所接收的PN码地址相关的经存储信息提供至接入点的远程装置。一种用于通过接入点将信息传送至远程装置的示范性接入终端包含:包产生模块,其用于产生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所述远程装置的信息的包;和无线传输器,其用于以空中方式将所产生的包传输至所述接入点。
尽管在以上发明内容中已论述了各种实施例,但应了解不必使所有实施例包括相同的特征,且上文所描述的一些特征并不是必要的,而是可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需要的。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论述众多额外特征、实施例和益处。
附图说明
图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为示范性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3说明包括分布式接入网络(AN)结构和接入终端(AT)的示范性网络。
图4说明包括集中式AN结构和AT的示范性网络。
图5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接入点以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操作接入点以与远程接入点通信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点的图式。
图8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接入终端以传送信息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操作接入终端以通过接入点自远程装置接收信息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终端的图式。
具体实施方式
广泛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为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传输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例如红外数据协会(IrDA)的红外协议、短射程无线协议/技术、技术、协议、超宽带(UWB)协议、家庭射频(HomeRF)、共享无线接入协议(SWAP)、例如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WECA)的宽带技术、无线保真性联盟(Wi-Fi联盟)、802.11网络技术、公用交换电话网络技术、例如因特网的公用异质通信网络技术、专用无线通信网络、陆地移动无线电网络、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MPS)、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单载波(1X)无线电传输技术(RTT)、仅演进数据(EV-DO)技术、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高速下行链路数据包接入(HSPDA)、模拟与数字卫星系统,以及可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者的任何其它技术/协议。
一般来说,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一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自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且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自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此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进单出、多进单出或多进多出(MIMO)系统来建立。
参看图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AP)包括多个天线群组,一个群组包括104和106,另一群组包括108和110,且额外群组包括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一天线群组仅展示两个天线,然而,每一天线群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经由前向链路120将信息传输至接入终端116,且经由反向链路118自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经由前向链路126将信息传输至接入终端122,且经由反向链路124自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举例来说,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一天线群组和/或其经设计以进行通信的区域经常被称作接入点的扇区。在所述实施例中,天线群组每一者经设计以向位于接入点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
在经由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传输天线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进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而且,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所有其接入终端进行传输相比,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其整个覆盖范围内的接入终端进行传输对位于邻近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较小干扰。
接入点可为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台且还可被称作接入节点、节点B、基站或某其它术语。接入终端还可被称作接入装置、用户装备(UE)、无线通信装置、终端、无线终端、移动终端、移动节点、端节点或某其它术语。
图2为MIMO系统200中的示范性接入点210和示范性接入终端250的实施例的方框图。在接入点2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自数据源212提供至传输(TX)数据处理器214。
在实施例中,经由对应传输天线传输每一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经选择用于每一数据流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错每一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以提供经编码的数据。
可使用OFDM技术用导频数据来多路复用每一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导频数据通常为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样式,且可在接收器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接着,基于经选择用于每一数据流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M-QAM)对每一数据流的经多路复用的导频和经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可由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确定每一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接着,将所述数据流中的每一者的调制符号提供至TXMIMO处理器220,TXMIMO处理器220可进一步处理所述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TXMIMO处理器220接着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至NT个传输器(TMTR)222a至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数应用于所述数据流的符号和正传输所述符号的天线。
每一传输器(222a、……、222t)接收并处理对应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一个以上模拟信号,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转换)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接着,分别自NT个天线224a至224t传输来自传输器222a至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
在接入终端250处,由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所传输的经调制信号,且将自每一天线252接收的信号提供至对应接收器(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a、……、254r)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转换)对应的经接收信号,数字化所述经调节的信号以提供样本,且进一步处理所述样本以提供对应的“经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接收来自NR个接收器(254a、……、254r)的NR个经接收符号流,且基于特定接收器处理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经检测”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接着解调、解交错和解码每一经检测符号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所作的处理与TX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在传输器系统210处所执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在下文论述)。处理器270编制包含矩阵指数部分和等级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含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接着由TX数据处理器238(其还自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传输器254a至254r调节,且分别经由天线(252a、252r)传输回至接入点210。
在接入点210处,来自接入终端250的经调制信号由天线224接收,由接收器222调节,由解调器240解调,且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统250传输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230接着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数,接着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存储器232包括例行程序和数据/信息。处理器230、220和/或242执行所述例行程序且使用存储器232中的数据/信息来控制接入点210的操作并实施方法。存储器272包括例行程序和数据/信息。处理器270、260和/或238执行所述例行程序且使用存储器272中的数据/信息来控制接入终端250的操作并实施方法。
在一方面中,SimpleRAN经设计以显著简化无线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回程接入网络元件之间的通信协议,同时提供快速越区切换以适应快速改变的无线电条件下的对低等待时间应用(例如VOIP)的需求。
在一方面中,网络包含接入终端(AT)和接入网络(AN)。
AN支持集中式和分布式部署两者。在图3和图4中分别展示集中式部署和分布式部署的网络结构。
图3说明包括分布式AN302和AT303的示范性网络300。
在图3所示的分布式结构中,AN302包含接入点(AP)和归属代理(HA)。AN302包括多个接入点(APa304、APb306、APc308)和归属代理310。另外,AN302包括IP云312。AP(304、306、308)分别经由链路(314、316、318)耦合至IP云。IP云312经由链路320耦合至HA310。
AP包括:
网络功能(NF):
○每个AP具有一个NF,且多个NF可服务单个AT。
○单个NF是每一AT的IP层附接点(IAP),即HA将发送至AT的包转发所至的NF。在图4的实例中,NF336是AT303的当前IAP,如在图4中由线322所展示。
○IAP可改变(L3越区切换)以优化在至AT的回程上的包路由。
○IAP还执行AT的会话主控器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仅会话主控器可执行会话配置或改变会话状态)。
○NF充当AP中的每一TF的控制器且在TF处针对AT执行如分派、管理和撤销资源等功能。
收发器功能(TF)或扇区:
○每个AP具有多个TF或扇区,且多个TF可服务单个AT。
○提供AT的空中接口附接。
○对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可有所不同。
○基于无线电条件而改变(L2越区切换)。
在AN302中,APa304包括NF324、TF326和TF328。在AN302中,APb306包括NF330、TF332和TF334。在AN302中,APc308包括NF336、TF338和TF340。
AT包括:
向有效集合中的每一NF的移动节点(MN)呈现的接口I_x。
在接入终端处支持IP层移动性的移动节点(MN)。
AP使用IP上所定义的穿隧协议进行通信。隧道对于数据平面来说是IP封装隧道(IP-in-IPtunnel),且对于控制平面来说是L2TP隧道。
示范性AT303包括多个接口(I_a342、I_b344、I_c346)和MN348。AT3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350耦合至AP_a304。AT3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352耦合至AP_b306。AT3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354耦合至AP_c308。
图4说明包括分布式AN402和AT403的示范性网络400。
在图4所示的集中式结构中,NF不再与单个TF在逻辑上相关联,所以AN包含网络功能、接入点和归属代理。示范性AN402包括多个NF(404、406、408)、多个AP(AP_a410、AP_b412、AP_c414)、HA416和IP云418。NF404经由链路420耦合至IP云418。NF406经由链路422耦合至IP云418。NF408经由链路424耦合至IP云418。IP云418经由链路426耦合至HA416。NF404分别经由链路(428、430、432)耦合至(AP_a410、AP_b412、AP_c414)。NF406分别经由链路(434、436、438)耦合至(AP_a410、AP_b412、AP_c414)。NF408分别经由链路(440、442、444)耦合至(AP_a410、AP_b412、AP_c414)。
AP_a410包括TF462和TF464。AP_b412包括TF466和TF468。AP_c414包括TF470和TF472。
由于NF充当TF的控制器,且许多NF可在逻辑上与单个TF相关联,因此AT的NF控制器(即,与AT通信作为有效集合的一部分的NF)在所述AT处针对TF执行分派、管理和撤销资源的功能。因此,多个NF可控制单个TF处的资源,但这些资源被独立地管理。在图4的实例中,NF408正充当AT403的IAP,如线460所示。
所执行的逻辑功能的其余部分与分布式结构相同。
示范性AT403包括多个接口(I_a446、I_b448、I_c450)和MN452。AT4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454耦合至AP_a410。AT4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456耦合至AP_b412。AT403可(且有时确实)经由无线链路458耦合至AP_c414。
在如DO和802.20等系统中,AT通过在特定扇区(TF)的接入信道上进行接入尝试来自AP获得服务。与接收所述接入尝试的TF相关联的NF接触作为AT的会话主控器的IAP且检索AT会话的复本。(AT通过在接入有效负荷中包括UATI来指示IAP的身份。UATI可用作直接寻址IAP的IP地址,或可用于查找IAP的地址)。对于成功的接入尝试,向AT指派例如MACID和数据信道等空中接口资源以与所述扇区通信。
另外,AT可发送指示其可听到的其它扇区和其信号强度的报告。TF接收所述报告并将其转发至NF中的基于网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又向AT提供有效集合。对于当今所实施的DO和802.20,恰好存在可与AT通信的一个NF(除了在NF越区切换期间暂时存在两个以外)。与AT通信的每一TF将把所接收的数据和信令转发至此单个NF。此NF还充当AT的基于网络的控制器,且负责协商和管理针对AT的资源分派和撤销以与有效集合中的扇区一起使用。
因此,有效集合是其中AT被指派空中接口资源的扇区的集合。AT将继续发送周期性报告,且随着AT在网络中四处移动,基于网络的控制器可添加或自有效集合移除扇区。
有效集合中的NF在加入有效集合时还将取出AT的会话的局部复本。需要所述会话与AT适当地通信。
对于具有软越区切换的CDMA空中链路,在上行链路上,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可能试图解码AT的传输。在下行链路上,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可同时向AT传输,且AT组合所接收的传输以解码包。
对于OFDMA系统或不具有软越区切换的系统,有效集合的功能是允许AT在有效集合中的扇区之间快速切换并维持服务而无需进行新的接入尝试。接入尝试通常比有效集合的部件之间的切换慢得多,因为有效集合部件已经将会话和空中接口资源指派至AT。因此,有效集合适用于进行越区切换而不会影响有效应用的QoS服务。
当AT与IAP中的会话主控器协商属性或者连接状态改变时,需要将所述属性的新值或新状态以及时的方式分派至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以确保来自每一扇区的最佳服务。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如果标头类型改变或安全密钥改变,则AT可能完全不能够与扇区通信,直至这些改变传播至所述扇区为止。因此,当会话改变时,应更新有效集合的每个部件。与其它改变相比,一些改变的同步可能是较不重要的。
对于具有有效连接的AT,在网络中发现三种主要类型的状态或情形:
数据状态是网络中在连接期间在AT与IAP或NF之间的数据路径上的状态。数据状态包括例如标头压缩器状态或RLP流状态等事物,其是极为动态的且难以转移。
会话状态是网络中当连接关闭时被保留的AT与IAP之间的控制路径上的状态。会话状态包括在AT与IAP之间协商的属性值。这些属性影响连接特性和AT所接收的服务。举例来说,AT可协商新应用的QoS配置并向网络供应指示所述应用的QoS服务要求的新滤波及流动规范。作为另一实例,AT可协商在与AN的通信中所使用的标头的大小和类型。新属性集合的协商被定义为会话改变。
连接状态是网络中当连接关闭且AT闲置时不被保留的AT与IAP或NF之间的控制路径上的状态。连接状态可包括例如功率控制回路值、软越区切换时序和有效集合信息等信息。
在IAP或L3越区切换中,所述三种类型的状态可能需要在旧IAP与新IAP之间转移。如果仅闲置AT可进行L3越区切换,则仅会话状态需要转移。为了支持有效AT的L3越区切换,还可能需要转移数据和连接状态。
如DO和802.20等系统通过界定多个路径(或数据堆栈)来使数据状态的L3越区切换变简单,其中每一路径的数据状态对于所述路径来说是局部的,即所述路径每一者具有独立的数据状态。通过使每一IAP与不同路径相关联,不需要在越区切换中转移数据状态。另一甚至更佳的步骤是使每一NF与不同路径相关联,在此情况下,L3越区切换对于数据状态是完全透明的,除了可能的包重新排序以外。
由于数据状态具有多个路径,因此用以支持有效AT的L3越区切换的下一逻辑步骤是自IAP移动对连接状态的控制且使其对于有效集合中的每一NF来说是局部的。这通过界定多个控制路径(或控制堆栈)并界定空中接口以使得控制堆栈对于每一NF来说是独立且局部的来进行。这可能需要将协商和管理对连接状态的资源分派和撤销中的一些转移至AT,因为不再存在单个NF来管理有效集合的所有部件。其还可能对空中接口设计提出一些额外要求以避免有效集合中的TF之间的紧密耦合——因为不同的TF可能并不共享同一NF。举例来说,为了以最佳方式操作,优选的是消除并不具有同一NF的TF之间的所有紧密同步(例如功率控制回路、软越区切换等)。
将数据和连接状态下推至NF消除了在L3越区切换上转移此状态的需要,且还会使NF至NF接口更为简单。
因此,系统在AT中界定多个独立的数据和控制堆栈(在图3和图4中称作接口)以按照需要与不同的NF通信,以及AT和TF的寻址机制以在逻辑上区别这些堆栈。
根本上讲,无法使一些会话状态(QoS概况、安全密钥、属性值等)对于NF(或IAP)来说为局部的,因为对于每当存在NF(或L3)越区切换时就进行协商来说过于昂贵。而且,会话状态为相对静态的且易于转移。所需要的是用以随着会话状态发生改变和在会话主控器移动的IAP越区切换期间管理并更新会话状态的机制。
优化L3越区切换的会话状态转移是适用于每个系统的特征(与网络结构无关),因为其简化网络接口且还会改进越区切换的无缝性。
控制与越区切换察觉
单独但相关的问题是L3越区切换的AT控制。当今,在如DO和802.20等系统中,AT察觉到L3越区切换,因为其分派和撤销局部堆栈,但其并不能控制何时发生L3越区切换。这被称作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问题为:是否使AT成为越区切换控制器(即,使用基于AT的移动性管理)?
为了支持容错度与负荷平衡,网络需要能够进行越区切换或具有用以发信号通知AT以进行越区切换的机制。因此,如果使用基于AT的移动性管理,则网络仍需要用以指示其应何时发生的机制。
基于AT的移动性管理具有一些显然优势,例如允许单个机制用于网间与网内技术或全局与局部移动性。其还通过不要求网络元件确定何时进行越区切换来进一步简化网络接口。
如DO和802.20等系统使用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AT的移动性并未经优化以足够快速地工作来支持语音。次要原因是通过在AT中终止移动IP隧道(针对MIPv6)所引入的穿隧额外开销。可通过使用当前与先前转发链路服务扇区之间的隧道以及可能使用双播转发数据来解决移动性等待时间,其中将数据同时发送至有效集合中的多个NF。
L2和L3越区切换
在SimpleRAN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越区切换。举例来说,层2或L2越区切换是指前向链路或反向链路服务扇区(TF)的改变,且L3越区切换是指IAP的改变。L2越区切换应尽可能快地响应于改变的无线电条件。如DO和802.20等系统使用PHY层信令来使L2越区切换变快速。
L2越区切换是前向链路(FL)或反向链路(RL)的服务扇区TF的转移。当AT基于在AT处针对新的服务扇区所见的RF条件而在有效集合中选择所述扇区时,发生越区切换。对于有效集合中的所有扇区的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AT对RF条件执行滤波测量。举例来说,在802.20中,对于前向链路,AT可测量获取导频、共享导频信道(如果存在的话)和共享信令信道上的导频的SINR,以选择其所需的FL服务扇区。对于反向链路,AT基于自扇区至AT的向上/向下功率控制命令来估计有效集合中的每一扇区的CQI擦除速率。
当AT经由反向链路控制信道请求不同的FL或RL服务扇区时,起始L2越区切换。当TF包括在AT的有效集合中时,在所述TF处指派专用资源。TF已经配置以在越区切换请求之前支持AT。目标服务扇区检测越区切换请求并通过指派业务资源至AT而完成越区切换。前向链路TF越区切换需要源TF或IAP与目标TF之间的消息传递的往返行程,以便接收数据以供目标TF传输。对于反向链路TF越区切换,目标TF可立即指派资源至AT。
L3越区切换是IAP的转移。L3越区切换涉及利用新IAP的HA接合更新,且需要会话转移至控制平面的新IAP。L3越区切换与系统中的L2越区切换异步,使得L2越区切换不受MIPv6越区切换信令速度限制。
通过向每一NF界定独立的路径来在系统中以空中方式支持L3越区切换。每一流提供用于传输和接收较高层包的多个路径。所述路径指示哪个NF处理所述包。举例来说,一个NF可在TF处且以空中方式相关联为路径A,而另一NF可与路径B相关联。服务TF可同时自路径A和路径B两者(即,自两个NF)将包发送至AT,其中针对每一者使用单独且独立的序列空间。
在系统设计中存在两种关键理念以确保在每一越区切换模式上保持移动装置和其业务的QoS处理:L2和L3越区切换的去耦。
在越区切换之前在目标NF或TF处发生保留空中接口资源并取出会话以使越区切换期间的数据流中断减到最少。这通过将目标TF和NF添加至有效集合来进行。
系统经设计以分离L2和L3越区切换,以便允许系统在高速率L2越区切换期间支持EF业务。L3越区切换需要接合更新,其限于每秒2至3的速率。为了允许20Hz至30Hz的更快L2越区切换速率,L2和L3越区切换经设计为独立的且异步的。
对于L2越区切换,有效集合管理允许有效集合中的所有TF经配置并指派专用资源,以便准备好在L2越区切换的情况下服务AT。
考虑具有向接入终端(AT)提供服务的多个接入点(AP)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许多系统具有有效集合,其是已将资源指派至AT的AP的集合。在给定时间点处,AT可在与所述AP中的一者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范围内,或出于电池功率优化和无线电干扰减小的目的,可仅与一个经谨慎选择的AP(服务AP)通信。此处所考虑的问题是在系统中的各种AP之间传递消息和数据,使得服务AP可将消息传递至AT和自AT传递消息。
AP可经由L2TP(层2穿隧协议)隧道交换数据。如果AP1必须将消息或数据发送至AT,同时AP2是服务AP,则AP1首先使用L2TP隧道来将包传递至AP2,且AP2使用包括使用识别符位(例如,再处理位)的机制将此包传递至AT。
类似地,如果AT必须将消息或数据发送至AP1,同时AP2正在服务,则AT用远程位集合将消息发送至AP2,且AP2经由L2TP隧道将此包发送至AP1。
L2TP标头包括以下字段
1.用户ID:这是L2TP包所寻址至的用户的地址。
2.前向或反向:此字段识别AT是包的目的地还是来源。
3.流ID:在一个设计中,此字段可能仅存在于前向链路包(目的地为AT的包)中,且其识别服务AP应使用以将包传递至AT的流。
4.安全字段:在一个设计中,此字段可能仅存在于反向链路包(起源于AT的包)中。安全字段可包括安全否位、密钥索引字段(以识别用于安全操作的密钥)和密码同步字段。
在一方面中,传送前向链路L2TP包。此处描述由AP用于发送和接收前向链路L2TP包的过程。
当AP具有数据或消息要发送至AT时,其发送前向链路L2TP包。AP形成适当标头且将L2TP包发送至服务AP(或如果其不知道服务AP的身份,则可能通过将包路由穿过中心节点-IAP)。
当AP接收前向链路L2TP包时,其进行以下步骤
1.如果AP并不是服务于给定用户ID(在L2TP标头中),则其将包转发至当前服务AP(可能通过将包路由穿过中心节点-IAP)
2.如果AP正服务于给定用户ID,则其使用给定流ID(在L2TP标头中)的RLP流和相关联QoS属性来将包传递至AT。
在一方面中,传送反向链路L2TP包。此处描述由AP用于发送和接收反向链路L2TP包的过程。当AP接收来自AT的包时,其发送反向链路L2TP包,且针对所述包设定远程位。AP发送L2TP包的第一步骤是地址确定。
地址确定:如果设定所述包的远程位,则所述包还包括地址字段以识别应将此包传递至哪个AP(目标AP)。接收方AP将地址字段映射至AP的IP地址。此映射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建立
1.AT辅助方法,其中将描述映射的消息自AT发送至AP,且所述映射信息接着由AP用于在空中链路上所使用的地址与IP地址之间进行映射。
2.网络辅助方法,借此使用中心实体或目标AP所提供的映射信息。
3.基于导频PN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地址字段可简单地等于对应于地址的AP的导频PN(或导频PN的一些较高位)。接收方AP知道作为网络配置(其自身可为网络辅助的)的部分的所有相邻AP的导频PN和IP地址,且使用此信息以在基于PN的地址和对应IP地址之间进行映射。
4.IAP地址方法,其中AT使用特殊地址类型来识别作为AT的因特网附接点的AP。对应于AT的AP的有效集合中的每一AP知道用于特定AT的IAP的IP地址且可在IAP地址与AT的IAP的IP地址之间进行映射。
在地址确定之后,发送L2TP包的AP还可插入与安全相关的字段(如果需要的话且如安全设计所确定)。
当AP接收反向链路L2TP包时,其进行以下步骤
1.如果AP并不是服务于在所接收包(在L2TP隧道中)中所指示的给定用户ID,则其忽略所述包
2.如果AP正服务于所接收包的给定用户ID,则其处理所述包,如同所述包是自其自身的MAC层接收的那样。包的处理可取决于在L2TP隧道中所接收的安全字段。
图5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接入点以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终端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500。操作开始于步骤502,其中使接入点通电并初始化。执行流程图500的方法的接入点是(例如)与接入终端具有有效空中链路的服务接入点。因此,所述接入点是从接入终端的角度来看的服务接入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步骤504和/或506,但在其它实施例中省略步骤504和/或506。将如同包括所述两个步骤504和506那样描述流程;然而,应了解,操作流程可绕过所省略的步骤。
操作自开始步骤502前进至步骤504。在步骤504中,接入点(例如,服务接入点)自远程接入点接收包,所述所接收的包包括对应于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和待传送至接入终端的信息。接着,在步骤506中,接入点(例如,服务接入点)自IP地址至PN码映射信息数据库检索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PN码地址信息。操作自步骤506前进至步骤508。
在步骤508中,接入点(例如,服务接入点)产生包,所述包包括识别接入点(例如,所述远程接入点)的PN码地址和待传送的信息。步骤508包括子步骤510,在子步骤510中执行流程图500的方法的接入点(例如,服务接入点)自对应于所述接入点(例如,所述远程接入点)的另一地址(例如,IP地址)确定PN码地址,所述另一地址包括比所述PN码地址多的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步骤510包括子步骤512。在子步骤512中,执行流程图500的方法的接入点(例如,服务接入点)自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PN码地址。接着,在步骤512中,接入点(例如,服务接入点)经由空中链路传输所产生的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PN码地址信息包括对应于远程接入点的PN码地址,且执行地址确定操作的步骤包括将所检索的PN码地址用作所传输的包中的所述PN码地址。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包括一值,可通过预定函数自所述值导出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PN码地址,且确定对应于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包括使用所述预定函数以自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中所包括的值产生所述PN码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确定的PN码地址是所述远程接入点所使用的导频PN码的一部分,且产生包包括将所述所接收的包中所包括的信息包括在所述所产生的包中。
图6为操作接入点以与远程接入点通信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600。操作开始于步骤602,其中使接入点通电并初始化,且操作前进至步骤604。在步骤604中,接入点接收指示系统中的其它接入点所使用的PN码的信息。接着,在步骤606中,接入点将对应于系统中的其它节点的PN码信息与对应于所述其它节点的对应长地址存储在一起。操作自步骤606前进至步骤608。
在步骤608中,接入点(例如,从接入终端的角度来看的服务接入点)自接入终端接收包,所述包包括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远程装置的信息。操作自步骤608前进至步骤610。在步骤610中,接入终端确定对应于所述PN码地址的长地址以用于将包传送至所述远程装置,所述长地址包括比所述PN码地址多的位。步骤610包括子步骤612,在子步骤612中,接入点自IP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信息数据库检索对应于PN码地址的IP地址。操作自步骤610前进至步骤614。在步骤614中,接入点用长地址将待传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远程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用长地址将待传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远程装置包括使用所确定的IP地址作为标头中的目的地识别符来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远程接入点,所述目的地识别符用于将所述包通过层2隧道路由至所述远程接入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存储的PN码信息包括可用预定已知方式自PN码地址确定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存储的PN码信息包括对应于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的PN码地址。
图7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点700的图示。接入点700经由无线链路而与接入终端通信信息,所述接入点700充当所述接入终端的服务接入点。示范性接入点700包括经由总线712耦合在一起的无线接收器模块702、无线传输器模块704、处理器706、网络接口模块708和存储器710,所述各种元件可经由总线712互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710包括例行程序718和数据/信息720。处理器706(例如,CPU)执行所述例行程序718且使用存储器710中的数据/信息720以控制接入点的操作并实施方法(例如,根据图5的流程图500和/或图6的流程图600的方法)。
无线接收器模块702(例如,OFDM和/或CDMA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器天线714,接入点经由接收器天线714自接入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无线接收器模块702自接入终端接收包,所述所接收的包包括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远程装置(例如,远程接入点)的信息。
无线传输器模块704(例如,OFDM和/或CDMA传输器)耦合至传输天线716,接入点经由传输天线716将下行链路信号传输至接入终端。无线传输器模块704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传输下行链路包(例如,自模块724产生的下行链路包),所述包包括作为标头的部分的PN码地址和包有效负荷部分,其包括待传送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用于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用于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天线或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一些用于传输和接收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使用MIMO技术。
网络接口模块708经由网络链路709将接入点700耦合至其它网络节点(例如,其它接入点、AAA节点、归属代理节点等)和/或因特网。在各种实施例中,通过网络接口模块708在回程网络上建立AP间隧道(例如,层2穿隧协议隧道),且隧道路径包括网络链路709。网络接口模块708经由网络连接(例如,链路709)自远程装置(例如,远程接入点)接收包,所述包包括长地址和待传送的信息。
例行程序718包括长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模块722、下行链路包产生模块724、数据库更新模块726、PN码地址至长地址映射模块728和经穿隧包产生模块730。数据/信息720包括地址信息数据库732和接入终端状态信息742。地址信息数据库732可由长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模块722存取,且包括使长地址与对应PN码地址信息相关联的经存储信息。地址信息数据库732包括对应于通信系统中的不同接入点的多组信息(接入点1信息733、……、接入点n信息735)。接入点1信息733包括长地址1734和对应的PN码地址信息1736。接入点n信息735包括长地址n738和对应的PN码地址信息n740。在一些实施例中,长地址(734、738)为IP地址。在各种实施例中,PN码地址基于具有对应于PN码地址的长地址的接入点所使用的导频PN码。在各种实施例中,长地址是用于在接入点之间(例如,在远程接入点与服务接入点之间)通过层2隧道(例如,层2穿隧协议隧道)路由包的地址,且PN码信息包括用于经由空中链路传送包的PN码。接入终端状态信息包括对应于多个接入终端(例如,与接入点700具有有效无线链路的接入终端)的状态信息(接入终端1状态信息744、……、接入终端N状态信息746)。
长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模块722确定对应于长地址的PN码地址,所述PN码地址用于在无线通信链路上使用,所述PN码地址包括比所述长地址少的位。下行链路包产生模块724产生包括所述PN码地址和所述待传送的信息的包。
PN码地址至长地址映射模块728确定对应于PN码地址的长地址以用于将信息传送至远程装置(例如,远程接入点),所述长地址包括比所述PN码地址多的位。经穿隧包产生模块730产生待发送至远程装置(例如,远程接入点)的包,所述经穿隧包产生模块730产生包括以下各项的包:i)长地址,其自所接收的包中所包括的PN码地址确定;和ii)待传送的信息,其包括在包括用于确定长地址的短地址的所接收包中。
图8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接入终端以传送信息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800。操作开始于步骤802,其中使接入终端通电并初始化,且操作前进至步骤804。在步骤804中,接入终端自装置接收信号(例如,自远程接入点接收导频信号)。接着,在步骤806中,接入终端自所接收的信号产生PN码地址。在各种实施例中,步骤806包括子步骤808,在子步骤808中接入终端使用预定函数从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确定的导频PN码产生PN码地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预定函数使用完全PN导频码作为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预定函数使用导频PN码的一部分作为远程装置的码地址,所述部分少于完全导频PN码。
操作自步骤806前进至步骤810。在步骤810中,接入终端将在对应于所述装置(例如,所述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与步骤806中所产生的所述PN码地址之间映射的信息存储于空中链路至IP地址信息数据库中。
操作自步骤810前进至步骤812,在步骤812中接入终端确定接入终端是否具有用于所述装置(例如,所述远程接入点)的基于非PN的空中链路地址。在各种实施例中,步骤812包括子步骤814,在子步骤814中接入终端进行检查以确定所述接入终端是否具有以下各项中的一者:i)预定保留地址;ii)由接入终端供应至第一接入点的地址,其用于经由空中链路将针对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包传送至所述第一接入点;和iii)由网络供应的地址,其用于经由空中链路将包传送至所述远程接入点。
操作自步骤812前进至步骤816。在步骤816中,根据是否已发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所述装置(例如,远程接入点)的基于非PN的空中链路地址来引导流程。如果在步骤812中未发现基于非PN的地址,则操作自步骤816前进至步骤818;否则,操作自步骤816前进至步骤820。
返回至步骤818,在步骤818中,接入终端产生包括所述PN码地址的包,所述包针对于所述装置(例如,针对于所述远程接入点)。操作自步骤818前进至步骤822。
返回至步骤820,在步骤820中,接入终端产生包括基于非PN的空中链路地址的包,所述包针对于所述装置(例如,所述远程接入点)。操作自步骤820前进至步骤822。
在步骤822中,接入终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包传输至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第一接入点)。所传输的包针对于所述远程装置(例如,所述远程接入点)。第一接入点经由提供通信链路的回程网络而耦合至所述装置(例如,远程接入点)。
图9为操作接入终端以通过接入点自远程装置接收信息的示范性方法的流程图900。操作开始于步骤902,其中使接入终端通电并初始化,且操作前进至步骤904。在步骤904中,接入终端自远程装置接收导频信号。接着,在步骤906中,接入终端自所述所接收的导频信号产生导频码地址。步骤906包括子步骤908,在子步骤908中接入终端使用预定函数从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确定的导频PN码产生导频码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函数使用完全导频PN码作为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预定函数使用导频PN码的一部分作为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所述部分少于完全导频PN码。操作自步骤906前进至步骤910。
在步骤910中,接入终端将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产生的导频地址存储在用于在PN码地址与长地址之间映射的信息的数据库中。在各种实施例中,将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产生的导频地址存储在信息的数据库中包括将所述导频码地址与对应于所述远程装置的长地址存储在一起。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长地址是对应于远程装置的IP地址。
操作自步骤910前进至步骤912。在步骤912中,接入终端自所述接入点接收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和来自所述远程装置的信息的包。接着,在步骤914中,接入终端识别将来自所述PN码地址的信息和与所接收的PN码地址相关的经存储信息提供至接入点的远程装置。
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远程装置为远程接入点,且远程装置在先前充当接入终端的有效网络附接点,而接入点充当接入终端的当前有效网络附接点。
图10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范性接入终端1000的图式。示范性接入终端1000可(且有时确实)通过接入点将信息传送至远程装置。示范性接入终端1000包括经由总线1012耦合在一起的无线接收器模块1002、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处理器1006、用户I/O装置1008和存储器1010,所述各种元件可经由总线1012互换数据和信息。存储器1010包括例行程序1018和数据/信息1020。处理器1006(例如,CPU)执行例行程序1018且使用存储器1010中的数据/信息1020来控制接入终端的操作并实施方法(例如,图8的流程图800的方法和图9的流程图900的方法)。
无线接收器模块1002(例如,CDMA或OFDM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线1014,接入终端1000经由接收天线1014自接入点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无线接收器模块1002接收以空中方式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包,所述包包括PN码地址,所述PN码地址识别所接收的包(例如,所接收的包1058)中包括的信息的来源。
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例如,CDMA或OFDM传输器)耦合至传输天线1016,接入终端1000经由传输天线1016将上行链路信号传输至接入点。无线传输器模块1004以空中方式将所产生的包(例如,所产生的包1052)传输至接入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同一天线进行传输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来进行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多个天线和/或多个天线元件来进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天线或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一些用于传输和接收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终端使用MIMO技术。
用户I/O装置1008包括(例如)麦克风、键盘、小键盘、开关、相机、扬声器、显示器等。用户I/O装置1008允许接入终端1000的用户输入数据/信息,存取输出数据/信息,且控制接入终端1000的至少一些功能,例如起始与对等节点(例如,另一接入终端)的通信会话。
例行程序1018包括PN码地址确定模块1022、包产生模块1024、所接收包来源识别模块1026和地址数据库更新模块1031。在一些实施例中,例行程序1018包括基于非PN的地址可用性模块1027和地址类型决定模块1029。数据/信息1020包括所接收的导频信号1028、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的对应PN码1030和对应的所确定PN码地址1032。数据/信息1020还包括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包括对应于多个接入点的地址映射信息(接入点1信息1036、……、接入点n信息1038)。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是(例如)空中链路至IP地址信息数据库。接入点1信息1036包括长地址11040和对应的PN码地址11042。接入点n信息1038包括长地址n1044和对应的PN码地址n1046。数据库1034存储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确定的PN码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存储的PN码地址(1042、…、1046)是自其确定PN码地址的导频信号的PN码。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频信号的PN码1030与所确定的PN码地址1032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预定函数从自其确定PN码地址的导频信号的PN码导出所存储的PN码地址。举例来说,自导频信号的PN码1030导出所确定的PN码地址1032,且所述两个值可(且有时确实)是不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可(且有时确实)包括对应于长地址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替代的基于非PN的替代地址。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n信息1038包括基于非PN码的替代地址n1047,其也对应于长地址n1044。基于非PN码的地址(例如基于非PN码的替代地址n1047)为(例如)以下各项中的一者:预定保留地址;由接入终端1000供应至第一接入点的地址,其用于经由空中链路与所述第一接入点通信针对于远程接入点的包;和由网络供应的地址,其用于经由空中链路将包传送至所述远程接入点。
数据/信息1020还包括接入终端状态信息1048,例如包括与接入终端具有当前有效链路的接入点列表的信息。数据信息1020还包括目的地地址1050和对应的所产生包1052。目的地地址是(例如)对应于AP的长地址(例如,IP地址)。所产生的包1052包括PN码地址1054(例如,对应于目的地地址1050的PN码地址)和有效负荷信息1056。数据/信息1020还包括所接收的包1058和对应的所识别来源地址1064。所接收的包1058包括PN码地址1060和有效负荷信息1062。所识别的来源地址1064是与PN码地址1060相匹配的长地址。
包产生模块1024产生包(例如,所产生的包1052),所述包包括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远程装置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包产生模块1024有时产生包括基于非PN码的地址和待传送至远程装置的信息的包。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包产生模块1024包括基于PN码的包产生子模块和基于非PN码的包产生子模块。
PN码地址确定模块1022自导频信号确定(例如,产生)PN码地址,所述PN码地址对应于自其接收导频信号的接入点。举例来说,在对应于一个接入点的情况下,PN码地址确定模块1022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1028确定PN码地址1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例如,产生)PN码地址包括使用预定函数从自所接收的导频信号确定的导频PN码产生PN码地址。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预定函数使用完全导频PN码作为自其接收导频信号的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预定函数使用导频PN码的一部分作为远程装置的PN码地址,所述部分少于完全导频PN码。
所接收包来源识别模块1026使用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识别所接收包的来源。举例来说,所接收包来源识别模块1026处理所接收的包1058,检查PN码地址,且自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确定信息的来源,例如与PN码地址1060相关联的长地址。所识别的来源地址1064是所接收包来源识别模块1026的输出,且是数据库1034中的长地址(1040、…、1044)中的一者。
地址数据库更新模块1031更新并维护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例如将在对应于远程装置的IP地址与PN码地址之间映射的信息存储于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中。举例来说,将所确定的PN码地址1032存储在地址信息数据库1034中,且使其与其接入点和对应长地址相关联。
基于非PN的地址可用性模块1027确定接入终端1000是否具有远程接入点的基于非PN码的空中链路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用性模块1027确定基于非PN码的地址不可用于远程接入点时,包产生模块1024使用PN码地址来产生包;否则,包产生模块1024使用可用的基于非PN码的地址中的一者。地址类型决定模块1029确定使用哪种类型的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址类型决定模块1029决定使用基于PN的地址还是基于非PN的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基于非PN的替代地址可用时,地址类型决定模块1029决定使用哪种类型的基于非PN的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类型的替代地址与通信系统的不同部分、不同的装置和/或不同的优先级级别相关联。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节点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来实施,以执行对应于所述方面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步骤,例如信号处理、信息产生和/或传输步骤。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使用模块来实施。所述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施。许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使用包括在例如存储器装置的机器可读媒体(例如,RAM、软盘、紧密光盘、DVD等)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软件)来实施,以控制机器(例如,具有或不具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实施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点中)。因此,所述方面尤其针对于机器可读媒体,其包括用于致使机器(例如,处理器和相关联的硬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节点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来实施,以执行对应于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步骤,例如信号处理、信息产生和/或传输步骤。一些示范性步骤包括传输连接请求、接收连接响应、更新指示与接入终端具有有效连接的接入点的信息集合、转发连接请求、转发连接响应、确定资源指派、请求资源、更新资源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使用模块来实施。所述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施。许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使用包括在例如存储器装置的机器可读媒体(例如,RAM、软盘、紧密光盘、DVD等)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软件)来实施,以控制机器(例如,具有或不具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实施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点中)。因此,各种实施例尤其针对于机器可读媒体,其包括用于致使机器(例如,处理器和相关联的硬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装置(例如,例如接入终端和/或接入点等通信装置)的处理器(例如,CPU)经配置以执行如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所述方法的步骤。处理器的配置可通过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例如,软件模块)以控制处理器配置和/或通过在处理器中包括硬件(例如,硬件模块)以执行所述步骤和/或控制处理器配置来实现。因此,一些但并非所有实施例针对于具有处理器的装置(例如,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包括对应于由包括所述处理器的装置所执行的各种所述方法的步骤中的每一者的模块。在一些但并非所有实施例中,装置(例如,通信装置)包括对应于由包括处理器的装置所执行的各种所述方法的步骤中的每一者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使用软件和/或硬件来实施。
鉴于以上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对上文所述方法和设备的众多额外变化。所述变化应视作属于范围内。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可(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确实)与CDMA、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和/或可用于提供接入节点与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各种其它类型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节点经实施为基站,其使用OFDM和/或CDMA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节点经实施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包括接收器/传输器电路以及逻辑和/或例行程序的其它便携式装置,以用于实施各种实施例的方法。

Claims (14)

1.一种将信息传送至接入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从对应于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确定PN码地址,所述IP地址包括比所述PN码地址多的位;
由服务接入点产生包,所述包包括识别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且所述包进一步包括待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信息;和
经由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包传输到所述接入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具有有效空中链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产生所述包之前:
从所述远程接入点接收包,所述所接收的包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和待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所述信息;和
从IP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信息数据库检索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PN码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PN码地址确定操作进一步包括:
从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PN码地址信息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且
其中所述执行所述PN码地址确定操作的步骤包括使用所述所检索的PN码地址作为包括于所述所传输的包中的所述PN码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包括一值,可通过预定函数从所述值导出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且
其中确定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包括使用所述预定函数以从所述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中所包括的所述值产生所述PN码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所确定的PN码地址是所述远程接入点所使用的导频PN码的一部分;且
其中产生所述包包括将所述所接收的包中所包括的所述信息包括在所述所产生的包中。
7.一种设备,其包含:
用于在服务接入点中使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
从对应于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确定PN码地址,所述IP地址包括比所述PN码地址多的位;
产生包,所述包包括识别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且所述包进一步包括待传送至接入终端的信息;且
经由空中链路将所述所产生的包传输至所述接入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服务接入点与所述接入终端具有有效空中链路,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产生所述包之前:
从所述远程接入点接收包,所述所接收的包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IP地址和待传送至所述接入终端的所述信息;且
从IP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信息数据库检索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PN码地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PN码地址确定操作中进一步经配置以:
通过从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所检索的PN码地址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PN码地址来执行所述PN码地址确定操作。
10.一种操作接入点以将信息传送至远程接入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从接入终端接收包,所述包包括PN码地址和待传送至远程装置的信息;
从IP地址至PN码地址映射信息数据库确定对应于所述PN码地址的IP地址,所述PN码地址用于将所述包传送至所述远程装置,所述IP地址包含比所述PN码地址更多的位;以及
将包含待传送的所述信息的所述包以及所述IP地址发送至所述远程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确定对应于所述PN码地址的所述IP地址的步骤之前:
接收指示所述系统中的其它接入点所使用的PN码的信息;和
将对应于所述系统中的其它接入点的PN码信息与对应于所述其它接入点的相应IP地址存储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存储的PN码信息包括一值,所述值可用预定已知方式从所述PN码地址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存储的PN码信息包括对应于所述远程接入点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PN码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用所述IP地址将所述待传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远程装置包括使用所述所确定的IP地址作为标头中的目的地识别符来将所述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远程接入点,所述目的地识别符用于通过层2隧道将所述包路由至所述远程接入点。
CN201510315832.7A 2006-06-07 2007-06-07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Pending CN1050495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1201106P 2006-06-07 2006-06-07
US81201206P 2006-06-07 2006-06-07
US60/812,011 2006-06-07
US60/812,012 2006-06-07
CNA2007800153999A CN101433058A (zh) 2006-06-07 2007-06-07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153999A Division CN101433058A (zh) 2006-06-07 2007-06-07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9544A true CN105049544A (zh) 2015-11-11

Family

ID=3866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08898A Active CN101461214B (zh) 2006-06-07 2007-06-06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装置
CN201510158274.8A Active CN104702716B (zh) 2006-06-07 2007-06-07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短地址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CN201510315832.7A Pending CN105049544A (zh) 2006-06-07 2007-06-07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08898A Active CN101461214B (zh) 2006-06-07 2007-06-06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装置
CN201510158274.8A Active CN104702716B (zh) 2006-06-07 2007-06-07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短地址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4) US8416751B2 (zh)
EP (4) EP2030419B1 (zh)
JP (5) JP4847583B2 (zh)
KR (4) KR101031125B1 (zh)
CN (3) CN101461214B (zh)
AR (1) AR061285A1 (zh)
BR (2) BRPI0711905B1 (zh)
CA (4) CA2651551C (zh)
CL (1) CL2007001652A1 (zh)
ES (1) ES2398384T3 (zh)
HK (1) HK1132113A1 (zh)
RU (4) RU2413376C2 (zh)
TW (4) TWI340574B (zh)
WO (4) WO200714367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214B (zh) 2006-06-07 2012-0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装置
TW200814641A (en) * 2006-06-07 2008-03-16 Qualcomm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ontrol values to control communications processing
US8565216B2 (en) * 2006-06-0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uplink signaling flows
US8565217B2 (en) * 2006-06-0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downlink signaling flows
US8661162B2 (en) * 2006-10-26 2014-02-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dress handling
US7778622B2 (en) * 2006-11-22 2010-08-17 Hsin-Chi Su Positioning and recording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escue at sea implemented with a multi-hopping technique and without using GPS
KR101397480B1 (ko) * 2007-10-10 2014-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의 암호화방법
US7733945B2 (en) 2008-03-18 2010-06-08 On-Ramp Wireless, Inc. Spread spectrum with doppler optimization
US7782926B2 (en) 2008-03-18 2010-08-24 On-Ramp Wireless, Inc. 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239550A1 (en) 2008-03-18 2009-09-24 Myers Theodore J 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 system with location tracking
US7773664B2 (en) 2008-03-18 2010-08-10 On-Ramp Wireless, Inc. 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 system with meshing
ES2386164T3 (es) * 2008-03-27 2012-08-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la selección automática de una aplicación de comunicación de campo cercano en un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WO2009129436A2 (en) * 2008-04-17 2009-10-2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erforming processing with respect to an overhead message for a mobile station in tunnel mode
US8856387B2 (en) 2008-04-24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l IP access scheme
US8165080B2 (en) * 2008-08-22 2012-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dressing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782746B2 (en) * 2008-10-17 2014-07-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identities for a secure identity device
US7639726B1 (en) 2009-03-20 2009-12-29 On-Ramp Wireless, Inc. Downlink communication
US7702290B1 (en) 2009-04-08 2010-04-20 On-Ramp Wirless, Inc. Dynamic energy control
US20110002298A1 (en) * 2009-07-06 2011-01-06 Muthaiah Venkatachalam Reducing Overhea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20011229A1 (en) * 2010-06-04 2012-01-12 Peter Heller Enhanced network/domain name hashing techniques
ES2704461T3 (es) * 2010-09-13 2019-03-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étodo y aparato para asociación y provisión de dirección conjuntas
US8850036B2 (en) 2011-04-05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P user agent identification and efficient binding
US9301266B2 (en) * 2011-08-19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990341B2 (en) * 2012-02-29 2015-03-24 Yahoo! Inc. System for tracking diffusion
CN103167022B (zh) * 2013-02-04 2017-04-05 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9107215B2 (en) 2013-07-18 2015-08-1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data capacity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by managing short addresses
KR101491433B1 (ko) * 2013-07-25 2015-02-06 주식회사 제이투엔 코드 기반의 장치 액세스 방법 및 코드 기반의 장치 액세스를 위한 사용자 장치
EP3110085A4 (en) 2014-02-19 2017-10-25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control method, network system, device, and program
US9655036B2 (en) * 2014-05-12 2017-05-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stored higher layer information
US9572119B2 (en) * 2014-07-10 2017-02-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nique connection identifier
US10560868B2 (en) * 2014-08-21 2020-02-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aided backhaul compression
US10454602B2 (en) * 2015-01-06 201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KR102271871B1 (ko) * 2015-03-17 2021-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79270B (zh) * 2015-04-29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160330759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ified cts or block acknowledgement for coexistence
CN109561400B (zh) * 2015-05-29 2021-08-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KR101714184B1 (ko) 2015-08-05 2017-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스택 활성화 공법
WO2018023338A1 (zh) 2016-08-01 2018-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功能nf管理方法及nf管理设备
CN106647778A (zh) * 2016-12-01 2017-05-1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应急中心 基于uwb指引的无人直升机自动着陆方法
US11224000B2 (en) 2017-11-15 2022-01-1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User equipment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0120985B (zh) * 2018-02-05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RU2696621C1 (ru) * 2018-11-26 2019-08-05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тправ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 каналу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392527B2 (en) * 2020-08-31 2022-07-19 Micron Technology, Inc. Ordered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based on type of path information in each packet
US11658922B2 (en) 2020-08-31 2023-05-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Optional path ordering in packet-based network
KR20220161044A (ko) * 2021-05-28 2022-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wb 통신을 위한 mac 주소를 설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809A (zh) * 2000-03-03 2003-08-20 明亮网络公司 双重方式虚拟网络寻址
US20040005894A1 (en) * 2002-04-26 2004-01-08 Dirk Trossen Optimized information transfer associated with relocation of an IP se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4034581A1 (ja) * 2002-10-11 2004-04-22 Fujitsu Limited Pn符号発生器、gold符号発生器、pn符号逆拡散器、pn符号発生方法、gold符号発生方法、pn符号逆拡散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502211A (zh) * 2000-11-06 2004-06-02 �����ɷ� 高数据速率的通信系统中进行自适应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9A (en) * 1845-04-22 Sawmill-carriage
AU642540B2 (en) 1990-09-19 1993-10-2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cord carrier on which a main data file and a control file have been recorded,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the main data file and the control file, and device for reading the record carrier
DE69232639T2 (de) 1991-10-01 2003-02-20 Norand Corp Lokales funkfrequenznetzwerk
DE69324204T2 (de) 1992-10-22 1999-12-23 Cabletron Systems Inc Aufsuchen von Adressen bei Paketübertragung mittels Hashing und eines inhaltsadressierten Speichers
JPH07297817A (ja) * 1994-04-27 1995-11-10 Sekisui Chem Co Ltd データ伝送方式
WO1997021175A1 (en) * 1995-12-08 1997-06-12 Amsc Subsidiary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from computer aided dispatch system via a customer premises gateway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531367B2 (ja) * 1996-07-04 2004-05-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トランスレータ
FI108388B (fi) 1997-09-01 2002-01-15 Nokia Corp Sõhk÷postiliikenne matkaviestinjõrjestelmõssõ
US6115394A (en) 1998-03-04 2000-09-05 Ericsson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acket transport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US6353614B1 (en) 1998-03-05 2002-03-05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US6625145B1 (en) * 1998-12-30 2003-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 of lower IP-address bits
CN1127857C (zh) 1999-01-06 2003-11-1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多媒体信号的传输系统
US6738366B1 (en) 1999-04-29 2004-05-18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inhibit sense multiple access (isma) protocol and a capture message to optimize random access control and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between access terminals and a base station over a wireless reverse common channel
KR100450791B1 (ko) * 1999-07-13 2004-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씨디엠에이 복조방법 및 복조기
US6487602B1 (en) 1999-08-17 2002-11-26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interne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ellular network
WO2001054353A1 (fr) * 2000-01-19 2001-07-26 Sony Corporation Station radio et procede d'emission/reception de paquets de donnees
JP2001244937A (ja) * 2000-02-28 2001-09-07 Nec Corp イーサネットを用いた通信における電文量を削減する方法
US7545755B2 (en) * 2000-03-03 2009-06-09 Adtran Inc. Routing switch detecting change in session identifier before reconfiguring routing table
EP1371204A2 (en) * 2000-09-27 2003-12-17 Motorola, Inc. Internet protocol header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O2002035794A2 (en) * 2000-10-26 2002-05-0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Telecommunications routing
JP3814185B2 (ja) * 2000-11-13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20030009561A1 (en) 2001-06-14 2003-01-09 Sollee Patrick N.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to terminals behind a firewall and /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US6611510B2 (en) * 2001-06-18 2003-08-2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handoff of mobile terminals in IP wireless networks.
US8160020B2 (en) * 2001-06-25 2012-04-17 Airvana Network Solutions, Inc. Radio network control
EP1442587A2 (en) 2001-11-01 2004-08-04 Alexander C. Lang Toll-free call origination using an alphanumeric call initiator
WO2003041341A1 (fr) 2001-11-05 2003-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rveur et terminal destines a un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video
US20030104814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Low latency mobile initiated tunneling handoff
JP2003258842A (ja) * 2002-02-28 2003-09-12 Ntt Docomo Inc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転送装置
GB0206531D0 (en) * 2002-03-20 2002-05-01 Intellprop Ltd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FI114840B (fi) * 2002-09-12 2004-12-31 Nokia Corp Yhteysvastuun vaihtaminen
US7385957B2 (en) * 2002-11-14 2008-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mobile IP
US20040167988A1 (en) * 2002-12-23 2004-08-26 Johan Rune Bridging between a Bluetooth scatternet and an Ethernet LAN
US7505432B2 (en) * 2003-04-28 2009-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proxy Mobile IP
JP4173401B2 (ja) 2003-05-01 2008-10-2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ルータ、アドレス識別情報管理サーバ
US7016328B2 (en) 2003-06-24 2006-03-21 Tropos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allowing a client to access a wireless system
US7453852B2 (en) 2003-07-14 2008-11-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ity across heterogeneous address spaces
US7944947B2 (en) * 2003-09-05 2011-05-17 Nokia Corporation Providing address information for reaching a wireless terminal
US7715413B2 (en) * 2003-10-23 2010-05-11 Emerj, Inc. Multi-network exchange system for telephony applications
DE60320567T2 (de) * 2003-12-19 2009-06-04 Mitsubishi Denki K.K. Adressenverwaltungsverfahren
US7327687B2 (en) * 2003-12-30 2008-02-05 Ixia Wireless network virtual station address translation with external data source
US7529565B2 (en) 2004-04-08 2009-05-05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7623518B2 (en) * 2004-04-08 2009-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ynamic access control lists
GB2415855B (en) 2004-07-02 2007-09-19 Toshiba Res Europ Lt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providing local addressing
CN1731758A (zh) * 2004-08-05 2006-02-0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变换方法及其装置
US20060134183A1 (en) 2004-08-12 2006-06-22 Huetter Thomas E Pet food compositions having a defined relaxation property
CN100556027C (zh) * 2004-11-01 2009-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密钥交换协议的地址更新方法
US7760720B2 (en) 2004-11-09 2010-07-20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lating nativ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to hierarchical MAC addresses and their use
EP1667407A1 (en) * 2004-12-01 2006-06-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by the home network domain of a moving network
FI20055091A0 (fi) * 2005-02-24 2005-02-24 Nokia Corp Paikallismobiliteetin hallinta mobiilisissa Internetprotokollaverkossa
US7639686B2 (en) 2005-04-07 2009-12-29 Cisco Technology, Inc. Access network clusterhead for providing local mobility management of a roaming IPv4 node
JP4639923B2 (ja) 2005-04-20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047583A1 (en) 2005-08-29 2007-03-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using a short address in a packet header
WO2007067828A2 (en) 2005-10-24 2007-06-14 Centocor, Inc. Glp-2 mimetibodies, polypeptides, compositions, methods and uses
EP1951862B1 (en) 2005-11-07 2013-07-24 MicroVAX, LLC Cd40 ligand fusion protein vaccine
US9161205B2 (en) * 2006-02-14 2015-10-13 Alcatel Lucent Route optimization at a packet data switch node
US7609701B2 (en) * 2006-02-22 2009-10-27 Zheng Yang Communication using private IP addresses of local networks
CN101461214B (zh) 2006-06-07 2012-0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809A (zh) * 2000-03-03 2003-08-20 明亮网络公司 双重方式虚拟网络寻址
CN1502211A (zh) * 2000-11-06 2004-06-02 �����ɷ� 高数据速率的通信系统中进行自适应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20040005894A1 (en) * 2002-04-26 2004-01-08 Dirk Trossen Optimized information transfer associated with relocation of an IP se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4034581A1 (ja) * 2002-10-11 2004-04-22 Fujitsu Limited Pn符号発生器、gold符号発生器、pn符号逆拡散器、pn符号発生方法、gold符号発生方法、pn符号逆拡散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43679A3 (en) 2008-03-06
WO2007143731A3 (en) 2008-02-07
TW200818776A (en) 2008-04-16
WO2007143717A3 (en) 2008-01-24
US8259702B2 (en) 2012-09-04
TW200807971A (en) 2008-02-01
ES2398384T3 (es) 2013-03-15
TWI375430B (en) 2012-10-21
JP2009540693A (ja) 2009-11-19
RU2413377C2 (ru) 2011-02-27
RU2008151140A (ru) 2010-06-27
US8134952B2 (en) 2012-03-13
WO2007143717A2 (en) 2007-12-13
RU2008152288A (ru) 2010-07-20
WO2007143728A2 (en) 2007-12-13
CA2648119C (en) 2015-08-18
CN101461214A (zh) 2009-06-17
CA2648122A1 (en) 2007-12-13
EP2025134A2 (en) 2009-02-18
HK1132113A1 (en) 2010-02-12
RU2008148130A (ru) 2010-06-10
EP2027703A2 (en) 2009-02-25
CL2007001652A1 (es) 2008-04-04
BRPI0711905B1 (pt) 2019-10-15
RU2420009C2 (ru) 2011-05-27
CA2646082A1 (en) 2007-12-13
CA2651551A1 (en) 2007-12-13
WO2007143728A3 (en) 2008-02-07
US20070286151A1 (en) 2007-12-13
RU2008148128A (ru) 2010-06-10
KR20090028583A (ko) 2009-03-18
KR101031125B1 (ko) 2011-04-27
KR20090028580A (ko) 2009-03-18
TWI389512B (zh) 2013-03-11
TWI340574B (en) 2011-04-11
TW200814819A (en) 2008-03-16
KR101164466B1 (ko) 2012-07-20
CN101461214B (zh) 2012-02-01
US8098662B2 (en) 2012-01-17
BRPI0711905A2 (pt) 2012-01-03
JP4955762B2 (ja) 2012-06-20
BRPI0712319A2 (pt) 2012-02-22
KR20090028579A (ko) 2009-03-18
KR101164037B1 (ko) 2012-07-18
WO2007143731A2 (en) 2007-12-13
EP2030419A2 (en) 2009-03-04
EP2033414A2 (en) 2009-03-11
WO2007143679A2 (en) 2007-12-13
CN104702716A (zh) 2015-06-10
CA2646082C (en) 2013-12-03
TW200810435A (en) 2008-02-16
JP4847583B2 (ja) 2011-12-28
RU2413376C2 (ru) 2011-02-27
EP2033414B1 (en) 2012-12-05
BRPI0712319B1 (pt) 2019-10-15
RU2420008C2 (ru) 2011-05-27
US20070286152A1 (en) 2007-12-13
KR101028976B1 (ko) 2011-04-12
CN104702716B (zh) 2019-04-12
EP2030419B1 (en) 2017-07-19
JP2009540696A (ja) 2009-11-19
JP2009540697A (ja) 2009-11-19
TWI389508B (zh) 2013-03-11
JP2009540690A (ja) 2009-11-19
JP2013009391A (ja) 2013-01-10
US8416751B2 (en) 2013-04-09
US20080008111A1 (en) 2008-01-10
KR20090028613A (ko) 2009-03-18
JP5657616B2 (ja) 2015-01-21
AR061285A1 (es) 2008-08-20
CA2648119A1 (en) 2007-12-13
CA2651551C (en) 2013-05-28
US20070286142A1 (en) 200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9544A (zh)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US80990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set of 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CN101433055A (zh) 用于使用控制值以控制通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JP2009540700A5 (zh)
CN101433058A (zh) 用于空中链路通信的基于伪随机噪声码的寻址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