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270B -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270B
CN107079270B CN201580048021.3A CN201580048021A CN107079270B CN 107079270 B CN107079270 B CN 107079270B CN 201580048021 A CN201580048021 A CN 201580048021A CN 107079270 B CN107079270 B CN 107079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data packet
information
field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0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9270A (zh
Inventor
朱松
陈哲
于光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9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9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用以解决UE接收DCI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首先接收第一数据包,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若没有,则第一用户设备就无需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例如下行信息为DCI,这样也就缩短了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时间,提高了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效率,也减小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网络侧会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同时发送多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对于每个UE来说都会接收到多个UE的DCI,UE需要对接收的每个DCI进行检测校验,以从中检测出自己的DCI,然后根据自己的DCI执行相应的发送、接收等操作。
可见,现在UE在获取自身的DCI时,需要对接收的每个DCI都进行校验等处理,对于UE来说工作量较大,降低了UE接收DCI的效率,也使得UE的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用以解决UE接收DCI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信息为DCI。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下行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行信息为DCI。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接收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接收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接收器,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器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器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器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发送器,所述存储器及所述发送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通过所述发送器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通过所述发送器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发送器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发送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通过所述发送器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首先接收第一数据包,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若有,则第一用户设备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如果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就可以从第二数据包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否则,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就无需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因为一般来说,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才可能会携带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那第二数据包中也就不会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从而第一用户设备也就无需再接收第二数据包,例如下行信息为DCI,用户设备无需对每个DCI进行接收,减少了用户设备的工作量,节省了用户设备的处理时间。另外,这样也就缩短了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时间,提高了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效率,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接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下行接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发送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宽带码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ddressing,频分多址)系统,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系统,SC-FDMA(单载波FDMA)系统,GPRS(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优选的,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物联网窄带通信系统,例如基于单载波的窄带通信系统,或基于多载波的窄带通信系统等。
本文中结合用户设备和/或基站来描述各种方面。
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个人通信业务)电话、无绳电话、SIP(会话发起协议)话机、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AP(Access Point,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UE(User Equipment,用户装备)。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指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无线终端。
网络设备,例如是基站或接入点,具体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指物联网窄带通信网络中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所在的通信系统,例如可以是指窄带M2M通信系统,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通信系统。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息接收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101: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信息可以是指DCI,或者也可以是指其他可能的下行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下行信息是DCI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能会向多个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是这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DCI突发,即DCI数据包,因此,第一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一部分,第二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二部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可以是指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可以是用户设备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或者,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信息,第一信息的数据量可以小于或等于相应的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的数据量。较佳的,第一信息的数据量小于相应的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的数据量。
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中的部分信息,例如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的前10个比特所构成的信息,或者例如,第一信息可以通过对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压缩后得到的信息,等等。
步骤102: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解码,获取第一数据包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其中是否包括有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如果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了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继续步骤103。
步骤103: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中可以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DCI,且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与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DCI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可能就会携带用户设备1的DCI,而若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也就不会有用户设备1的DCI。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那么,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也就会携带用户设备1的DCI,否则,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也就不会携带用户设备1的DCI。
而如果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第一信息,那么,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可能会携带用户设备1的DCI,具体是否携带用户设备1的DCI,还需要在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后才能确认,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不会携带用户设备1的DCI。
因此,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首先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解码,因为第一数据包只携带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相对来说数据量较小,在解码时所需的时间较少,工作量较小。在对第一数据包解码完毕后,第一用户设备即可知道第一数据包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则表明第二数据包中可能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DCI(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其称为第一DCI),第一用户设备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接收第二数据包后,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以从中获取第一DCI,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处理可以是指解调、解码等操作。而若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就无需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因为第二数据包中不会携带第一DCI。
一般来说,第二数据包中由于携带的是用户设备的DCI,因此数据量相对来说比较大,若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无需再接收第二数据包,这样,第一用户设备无需对每个DCI进行接收,减少了第一用户设备的工作量,节省了第一用户设备的处理时间,也即缩短了第一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时间,提高了第一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效率,也减小了第一用户设备的功耗。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数据包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在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下行信息时,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DCI所在的字段在相应的数据包中的位置可以相同。例如请参见图2,图2中间用竖直的虚线间隔开,虚线左边为第一数据包,虚线右边为第二数据包。在第一数据包中,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即图2中的信息1)所在的字段为字段1,用户设备2的身份相关信息(即图2中的信息2)所在的字段为字段2,用户设备3的身份相关信息(即图2中的信息3)所在的字段为字段3,用户设备4的身份相关信息(即图2中的信息4)所在的字段为字段4,用户设备5的身份相关信息(即图2中的信息5)所在的字段为字段5,在第二数据包中,用户设备1的DCI(即图2中的DCI1)所在的字段为字段1,用户设备2的DCI(即图2中的DCI2)所在的字段为字段2,用户设备3的DCI(即图2中的DCI3)所在的字段为字段3,用户设备4的DCI(即图2中的DCI4)所在的字段为字段4,用户设备5的DCI(即图2中的DCI5)所在的字段为字段5。
例如,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为图2中的字段3,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就可以确定,若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第一DCI,则第一DCI在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字段3,从而第一用户设备就可以在接收第二数据包后,从第二数据包的字段3中获取第一DCI,以图2为例的话,第一DCI为DCI3。
另外图2中的第一数据包中还可以包括有其他字段,这里不作限制。以及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中分别都可以包括有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对数据包进行校验。
图2是以第一数据包中包括5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相应的5个用户设备的DCI为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相应数量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同样也可以在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相应数量的用户设备的DCI,只要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与第二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DCI一一对应即可。例如在实际系统中,第一数据包中所包含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可以预定义,或者由高层信令配置,或者也可以根据需要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配置。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DCI所在的字段在相应的数据包中的位置可以具有特定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第一用户设备中,则第一用户设备在获知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后,若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第一DCI,则第一用户设备根据该映射关系就可以知道第一DCI在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字段称为第一字段),从而可以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DCI。第一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都需要提前知道该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是用户设备预先设定的,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设定的。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则,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下行信息时,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还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或
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则,只要确定出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也就能确定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第一DCI。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对整个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才能获得第一字段中的第一DCI。
或者,第二数据包也可以由不同的字段组构成,其中每个字段组中包括至少一个字段。这里的字段组,也可以理解为数据包,即一个字段组可以看作是一个小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将第二数据包分成了多个子数据包。则第一用户设备在确定第一DCI在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第一字段后,只需对第一字段所在的字段组进行解码(也即对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即可,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第一用户设备的工作量,也提高了DCI接收效率。甚至,如果将一个字段组看作是一个小数据包,第一用户设备在确定第一DCI在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第一字段后,只需接收第一字段所在的字段组(也即第一字段)即可,对于其他的字段组都可以拒绝接收,从而减少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接收效率以及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若将第二数据包分成多个字段组,则第二数据包可以继续按照图2中的格式,例如图2中,第二数据包的字段1和字段2构成第一个字段组,字段3、字段4和字段5构成第二个字段组,CRC(即字段6)构成第三个字段组,相当于第一个字段组和第二个字段组共用一个CRC,这种情况下,CRC所占的比特较少,节省系统资源。这样,无论要对第一个字段组进行解码还是要对第二个字段组进行解码,都涉及到对字段6进行解码校验。
或者,请参见图3,若将第二数据包分成多个字段组,则第二数据包也可以按照图3的格式构成。图3中,第一数据包中包括有三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分别为用户设备1的身份相关信息(图3中的信息1)、用户设备2的身份相关信息(图3中的信息2)和用户设备3的身份相关信息(图3中的信息3),因图3中继续以第一数据包中共可以包括5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例,因此还有两个字段为缺省字段,即还可以携带另外两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这两个缺省字段分别表示为图3中的缺省信息1和缺省信息2。第二数据包中,字段1和字段2构成第一个字段组,字段3和字段4构成第二个字段组,字段5和字段6构成第三个字段组,其中字段2、字段4和字段6都为CRC,即为每个字段组单独构造了校验位,在进行信道编码时字段组中的信息与校验位一起进行编码,这意味着,用户设备只需对第一字段所在的字段组进行接收、译码、校验处理即可,而无需对整个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简化了处理过程。当然,图3中,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和用户设备的DCI所在的字段之间就具有映射关系,第一用户设备都需要提前知道该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第一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即使确定解码后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信息,也只能认为第二数据包中可能会携带第一DCI,因为第一信息不是完整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因此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只能进行模糊判断,具体第二数据包中是否携带第一DCI,第一用户设备还需要在获取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的第二信息后才能确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第一信息;则,在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还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第二信息判断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下行信息时,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若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第一信息;则,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在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下行信息时,从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即,若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第一信息,那么后续根据解码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两种解码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第二种情况是对第一字段进行解码。至于为何要分为这两种解码方式,在前面已经有过描述,因此这里只对这两种解码方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介绍。
若是第一种解码情况,则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二数据包整个进行解码,解码后从第一字段中首先获取第二信息,例如,若第一信息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则第二信息就是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中的剩余信息(例如第一信息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的前10个比特,则第二信息可以是该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的剩余比特),再例如,若第一信息是对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压缩得到的信息,则第二信息可以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本身,等等。
若第二信息和第一信息共同构成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判断第一字段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DCI,此时,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成的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一致,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DCI,而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构成的身份标识信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不一致,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字段中没有携带第一DCI。
而若第二信息就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本身,则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信息后,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信息判断第一字段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DCI,此时,若第二信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一致,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DCI,而若第二信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不一致,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字段中没有携带第一DCI。
之后,若判断确定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DCI,则可以从解码后的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DCI,而若判断确定第一字段中没有携带第一DCI,则可以不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若是第二种解码情况,则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即对第一字段所在的字段组进行解码,解码后从第一字段中首先获取第二信息。
若第二信息和第一信息共同构成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判断第一字段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DCI,判断方式与前面的描述类似。
而若第二信息就是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本身,则第一用户设备获取第二信息后,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信息判断第一字段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DCI,判断方式与前面的描述类似。
之后,若判断确定第一字段中携带第一DCI,则可以从解码后的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一DCI,而若判断确定第一字段中没有携带第一DCI,则可以不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DCI突发,即DCI数据包,因此,第一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一部分,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二部分,或者,第三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一部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二部分。
网络设备在发送时,可以按照第三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的顺序进行发送,其中每两个数据包之间的发送间隔可以由协议规定,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设定。
例如,若第一用户设备对第三数据包进行解码后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为0,那么,若第一用户设备还未接收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就可以拒绝接收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若第一用户设备已接收第一数据包而未接收第二数据包,则可以不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且可以拒绝接收第二数据包,若第一用户设备还未接收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则第一用户设备无需再对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减少了第一用户设备的工作量。
另外,再考虑一种情况,第一用户设备可能在步骤101发生的同时、步骤101之后、步骤102之前或步骤102之后,已经接收了第二数据包。
即,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1发生的同时、步骤101之后、步骤102之前或步骤1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
网络设备除了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外,还会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同时发送,或者也可以是先发送第一数据包再发送第二数据包。若是先发送第一数据包再发送第二数据包,则发送间隔可以由协议或系统预先设定,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设定。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一种下行信息接收方法,具体请参见图4,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401: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步骤402: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步骤403: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确定结果,通过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其中,步骤401和步骤4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照图1流程中的相应描述。图4流程与图1流程的区别在于:在图4流程中,第一用户设备已经在接收第一数据包的同时、或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接收了第二数据包,即,在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后,无需再接收第二数据包,因为第二数据包已经接收了,因此可以直接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处理可以是指解调、解码等操作。
那么,如果第一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自然就无需对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用户设备无需对每个DCI都进行处理,减少了用户设备对DCI的处理时间。
至于图4流程中的其他具体的实施方式,均可以参照图1流程中的相关描述。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流程中考虑是否要接收第二数据包时,图4流程中考虑的是是否要对已经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首先接收第一数据包,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若有,则第一用户设备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如果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就可以从第二数据包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否则第一用户设备就无需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因为一般来说,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才可能会携带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那第二数据包中也就不会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从而第一用户设备也就无需再处理第二数据包,例如下行信息为DCI,用户设备无需对接收的每个DCI进行处理,减少了用户设备的工作量,节省了用户设备的处理时间,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请参见图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CI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5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
步骤502: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步骤501和步骤502可以同时进行,或者步骤501可以先进行,步骤502后进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信息例如可以是指DCI,或者也可以是指其他可能的下行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下行信息是DCI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可以是指对数据包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指基站。
网络设备可以将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添加到第一数据包中发送给用户设备,具体添加方式可以参考图2或图3。
例如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了第一数据包,则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解码就可以获取其中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而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判断其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若有,则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接收第二数据包,或者,如果第一用户设备已经接收了第二数据包,那么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继续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若没有,则第一用户设备也就无需再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或处理,减少第一用户设备的工作量。
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同时发送,或者也可以是先发送第一数据包再发送第二数据包,即步骤501和步骤502可以同时发生,或者步骤501先发生,步骤502后发生。
网络设备若是先发送第一数据包再发送第二数据包,则发送间隔可以由协议或系统预先设定,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设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DCI突发,即DCI数据包,因此,第一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一部分,第二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二部分。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DCI突发,即DCI数据包,因此,第一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一部分,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二部分,或者,第三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一部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看做是DCI数据包的第二部分。
网络设备在发送时,可以按照第三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的顺序进行发送,其中每两个数据包之间的发送间隔可以由协议规定,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设定。
图5所示的流程与图1所示的流程为相应的流程,因此图5中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1中的描述,不多赘述。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
请参见图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如前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即,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如前所述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601、确定模块602和获取模块603。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接收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获取模块6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03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模块602确定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确定模块602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确定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获取模块603还用于:
根据确定模块602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根据确定模块602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确定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获取模块603还用于:
根据确定模块602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确定接收模块601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获取模块603还用于:
根据确定模块602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601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知道,所述网络设备除了包括所述发送模块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通用的功能模块,例如,若所述网络设备是基站,则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些基站的通用模块,因此,不能认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只包括所述发送模块。
请参见图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如前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以及接收器703,存储器701与接收器703分别与处理器702相连;其中:
存储器701,用于存储处理器702执行任务所需的指令;
接收器703,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存储器701存储的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接收器703,用于根据处理器702的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处理器702,用于根据接收器703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器703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器703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702具体用于: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处理器702具体用于确定接收器703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处理器702还用于: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处理器702具体用于确定接收器703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信息;
处理器702还用于: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
处理器702具体用于确定接收器703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第一信息;
处理器702还用于:
根据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器703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请参见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以及发送器803,存储器801及发送器803分别与处理器802相连;其中: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处理器702执行任务所需的指令;
处理器802,用于执行存储器801存储的指令,通过发送器803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通过发送器803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802通过发送器803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包括:DCI。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802通过发送器803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802还用于:
在通过发送器803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通过发送器803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都是与如前流程中的方法相应的设备,设备的具体工作方式可参照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首先接收第一数据包,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是否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若有,则第一用户设备再接收第二数据包,并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处理,如果第二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则第一用户设备就可以从第二数据包中获取第一下行信息,否则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第一用户设备就无需接收第二数据包,因为一般来说,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则第二数据包中才可能会携带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如果第一数据包中没有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那第二数据包中也就不会携带第一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从而第一用户设备也就无需再接收第二数据包,例如下行信息为DCI,这样,用户设备无需接收每个DCI,减少了用户设备的工作量,节省了用户设备的处理时间,也缩短了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时间,提高了用户设备接收DCI的效率,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下行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8.如权利要求1-2或4-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10.一种下行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DCI。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至少一个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否则,不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接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下行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在的字段与下行信息所在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
在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时,从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或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所在的字段为第一字段之后,对所述第一字段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得到的信息,且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构成相应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为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若所述第一字段中携带的下行信息中包括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则从解码后的所述第一字段中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5-16或18-21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前,接收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2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用于:用户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自身的身份相关信息时,根据确定结果接收第二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下行信息;以及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且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下行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从所述第二数据包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包中携带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对应的下行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中携带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包括:
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或者
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生成的第一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前,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所携带的用户设备的身份相关信息的数量。
CN201580048021.3A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07079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7807 WO2016172881A1 (zh)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270A CN107079270A (zh) 2017-08-18
CN107079270B true CN107079270B (zh) 2020-09-08

Family

ID=5719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021.3A Active CN107079270B (zh)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6089B2 (zh)
EP (1) EP3282728B1 (zh)
JP (1) JP6517366B2 (zh)
CN (1) CN107079270B (zh)
RU (1) RU2674253C1 (zh)
WO (1) WO20161728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5952B (zh) * 2015-09-24 2021-11-26 苹果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系统信息变更通知技术
KR102062028B1 (ko) * 2018-05-02 2020-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0788A (zh) * 2011-04-01 2013-12-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到网络的连通性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79922A1 (zh) * 2013-05-06 2014-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377A (zh) * 2005-04-22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方法
EP2030419B1 (en) 2006-06-07 2017-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over the air address methods and apparatus
ES2350017T3 (es) 2006-08-17 2011-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transmisión de datos por paquetes con baja sobrecarga y control de modo de recepción.
JP4954742B2 (ja) * 2007-02-07 2012-06-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呼び出し制御信号伝送方法
CN102088303B (zh) * 2010-02-11 2014-1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Srs信号发送方法及其触发方法以及设备
US8571218B2 (en) * 2010-06-01 2013-10-29 GreatCall, In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ipher
CN102111863B (zh) 2011-03-0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功率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0039088B2 (en) * 2012-01-26 2018-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 for low capability devices
CN103517420B (zh) * 2012-06-15 2017-07-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配置资源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9402251B2 (en) * 2012-08-03 2016-07-26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crambling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generation
US10033504B2 (en) * 2012-09-06 2018-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n asymmetri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3716132B (zh) * 2012-09-28 2018-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US9420576B2 (en) * 2013-04-23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DSCH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compac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format in new carrier type (NCT) in L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0788A (zh) * 2011-04-01 2013-12-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到网络的连通性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79922A1 (zh) * 2013-05-06 2014-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54809A1 (en) 2018-02-22
EP3282728A1 (en) 2018-02-14
US10736089B2 (en) 2020-08-04
JP6517366B2 (ja) 2019-05-22
EP3282728B1 (en) 2021-01-20
WO2016172881A1 (zh) 2016-11-03
RU2674253C1 (ru) 2018-12-06
EP3282728A4 (en) 2018-03-28
JP2018515031A (ja) 2018-06-07
CN107079270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966B (zh) 寻呼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8236B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13559B (zh)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08024340B (zh) 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127739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10972283B (zh) 控制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891636B1 (ko)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1213465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接收端设备
CN109587729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80031723A (ko) 물리적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21901B (zh) 免授权数据传输的确认方法和装置
CN107071889B (zh) 检测设备对设备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409384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9270B (zh)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13869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2697B (zh) 一种帧结构配置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CN10641639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46534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565694B (zh) 寻呼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040476B (zh) 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399436A (zh) 接收、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8807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35417B (zh) 下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07733483B (zh) 一种确定天线端口数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702643B (zh)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