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559B -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559B
CN107113559B CN201580073098.6A CN201580073098A CN107113559B CN 107113559 B CN107113559 B CN 107113559B CN 201580073098 A CN201580073098 A CN 201580073098A CN 107113559 B CN107113559 B CN 107113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 information
relative position
granularity
user equipment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0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3559A (zh
Inventor
王键
李晓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3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3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5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05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涉及通信领域,使得用户设备能够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应用于D2D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宽带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设备到设备通信(英文全称: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英文缩写:D2D)技术应运而生。
对于D2D网络而言,在某些情况下,用户设备之间需要获取互相的位置信息。但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只能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英文全称: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英文缩写:GPS)或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定位等方法来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不能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使得在D2D网络中,用户设备能够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或
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
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方式是预先配置,接收自第三方或由接收方确定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或
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和
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结合第四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中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射机,用于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网络设备再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这样,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以基站为坐标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GPS定位中手机和卫星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等。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英文全称:User Equipment,英文简称:UE)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英文全称:Mobile Station,英文简称: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equipment)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Radio Access Network,英文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英文全称:BaseTransceiver Station,英文缩写: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英文全称:evolved Node B,英文缩写:eNB或e-NodeB),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D2D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终端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D2D在小区网络的控制下与小区用户共享资源,因此频谱的利用率将得到提升。此外,它还能带来的好处包括: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移动终端的电池功耗、增加比特速率、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等,还能支持新型的小范围点对点数据服务。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D2D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可以直接通信,用户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101、网络设备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步骤102、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103、网络设备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这样一来,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网络设备再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这样,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具体的,步骤102可以包括: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相对位置信息不一定必须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相对位置信息只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该经度相对位置信息表示用户设备的经度与参考点的经度之差,纬度相对位置信息表示用户设备的纬度与参考点的纬度之差,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表示用户设备的海拔高度与参考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进一步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或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进一步的,上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上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上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进一步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为了便于计算,本实施例优选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方式是预先配置,接收自第三方或由接收方确定的。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D2D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可以直接通信,用户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1、用户设备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202、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这样一来,用户设备接收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之后,根据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由于相对位置信息的发送方不同,步骤201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可选的,当发送方是第一用户设备时,步骤201可以具体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第一用户设备根据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当发送方是网络设备时,步骤201可以具体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第一用户设备根据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进一步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位置信息不一定必须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相对位置信息只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该经度相对位置信息表示用户设备的经度与参考点的经度之差,纬度相对位置信息表示用户设备的纬度与参考点的纬度之差,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表示用户设备的海拔高度与参考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本实施例中相对位置信息的组成内容可以有两种。
可选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可选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进一步的,上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上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和上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优选的,上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上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上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D2D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本实施例以用户设备是手机、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假设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点是基站。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基站获取基站覆盖范围内所有手机的位置信息和基站的位置信息。
手机的位置信息用于表示手机的位置,可以包括手机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基站的位置信息表示基站的位置,可以包括基站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步骤302、基站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和各个手机的位置信息分别确定各个手机相对于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
相对位置信息包括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或,相对位置信息包括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手机的颗粒度信息,颗粒度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值得说明的是,各个手机的颗粒度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等于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除以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上述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等于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除以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上述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等于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除以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在计算传输值之前,基站还需要确定出手机的颗粒度信息,或者,接收第三方或手机发送的预设的颗粒度信息。
上述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是手机的经度与基站的经度之差,上述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是手机的纬度与基站的纬度之差,上述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是手机的海拔高度与基站的海拔高度之差。
本实施例以一个手机为例,详细对步骤302进行说明。该手机的位置信息包括手机的经度x、手机的纬度y、手机的海拔高度z,基站的位置信息包括基站的经度a、基站的纬度b、基站的海拔高度c。
基站将x与a作差分,y与b作差分,z与c做差分,得到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x-a,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y-b,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z-c;基站再将各个相对位置信息除以各自对应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m、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n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o,得到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x-a)/m、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y-b)/n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z-c)/o。
图4是以基站的位置为坐标原点的笛卡尔坐标系,其中,X轴的正方向表示基站以南,X轴的负方向就表示北,Y轴的正方向表示基站以东,Y轴的负方向表示基站以西,Z轴的正方向表示比基站海拔高,Z轴的负方向表示比基站低。因此,计算得到的手机相对位置信息的正负表示该手机相对于基站的方向。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坐标轴对应的方向不限于此,且坐标系不限于笛卡尔坐标系,还可以是柱面坐标系、球面坐标系等等;本实施例中的颗粒度m、n、o可以是相同的实数,也可以是不同的实数;本实施例中的参考点也不限于基站,只要是固定位置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点。
步骤303、基站将所有手机的相对位置信息和基站的位置信息通过广播信道发送出去。
当颗粒度信息为基站确定时,基站还要通过广播信道发送颗粒度信息,该颗粒度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值得说明的是,手机的标识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发送出去。
步骤304、第一手机从广播信道中获取第二手机的相对位置信息。
第一手机是基站覆盖范围内所有手机中的一个,第二手机是基站覆盖范围内除第一手机之外的手机。
步骤305、第一手机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二手机相对于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第二手机的位置信息。
第二手机的位置信息包括第二手机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示例的,假设第二手机的相对位置信息中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分别为(x’-a)/m、(y’-b)/n、(z’-c)/o,将(x’-a)/m、(y’-b)/n、(z’-c)/o乘以对应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m、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n、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o,得到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x’-a,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y’-b,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z’-c;再分别加上基站的经度a、基站的纬度b、基站的海拔高度c,得到第二手机的经度x’、第二手机的纬度y’、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z’。
本实施例中,用相对位置信息代替位置信息进行发送,其目的就是用数量级较小的差分数值代替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这些数量级较大的值进行传输和存储。假设参考点的经度是100,手机的经度是125、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5,则经度的相对位置信息是5,很显然的,5需要3位二进制码就能够表示,而125需要9位二进制码才能表示,显然的,相对位置信息占用的空间小于位置信息。同样的,在实际测试中,相对位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约30比特)明显小于位置信息(约60至70比特),因此,大大节约了基站和用户设备的资源。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D2D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本实施例以用户设备是手机、网络设备是基站为例。假设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点是基站。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基站配置位置资源,该位置资源用于存储位置信息。
步骤402、基站发送指示位置资源的资源信息。
步骤403、基站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
步骤404、第二手机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GPS定位、基站定位等。本实施例以GPS定位为例。具体的,GPS定位是通过四颗已知位置的卫星来确定GPS接收器的位置如图6所示。通过四个卫星的所处的实际位置和四个卫星距离该第二手机的位置,计算出该第二手机的实际位置信息。
步骤405、第二手机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二手机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手机相对于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
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或,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第二手机的颗粒度信息,颗粒度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值得说明的是,各个第二手机的颗粒度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等于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除以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等于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除以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等于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除以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是第二手机的经度与基站的经度之差,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是第二手机的纬度与基站的纬度之差,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是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与基站的海拔高度之差。
在上述计算传输值之前,第二手机还需要确定出自身的颗粒度信息,或者,接收第三方或基站发送的预设的颗粒度信息,其中,第二手机的颗粒度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且各个手机的颗粒度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该确定相对位置信息方法与实施例三中步骤302的方法相同,执行主体由基站变为第二手机,此处就不在复述了。
步骤406、第二手机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资源发送第二手机的相对位置信息。
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或,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第二手机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第二手机的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第二手机的颗粒度信息,颗粒度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步骤407、第一手机获取基站的位置资源中第二手机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408、第一手机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第二手机相对于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出第二手机的位置信息。
第二手机的位置信息包括第二手机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第一手机确定出第二手机的位置信息和实施例三中步骤305的方法相同,此处就不在复述。
值得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步骤406至407中第二手机相对于基站的相对位置信息从基站中获取;还可以由第二手机发送出去,第一手机接收到该相对位置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用相对位置信息代替位置信息进行发送其目的就是用数量级较小的差分数值代替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这些数量级较大的值进行传输和存储。假设参考点的经度是100,手机的经度是125、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5,则经度的相对位置信息是5,很显然的,5需要3位二进制码就能够表示,而125需要9位二进制码才能表示,显然的,相对位置信息占用的空间小于位置信息。同样的,在实际测试中,相对位置信息所占用的资源(约30比特)明显小于位置信息(约60至70比特),因此,大大节约了基站和用户设备的资源。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50,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5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送单元503,用于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这样一来,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网络设备再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这样,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503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可选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进一步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进一步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
所述发送单元503,还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优选的,上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上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上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方式是预先配置,接收自第三方或由接收方确定的。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60,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这样一来,用户设备接收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之后,根据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6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6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进一步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可选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进一步的,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优选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70,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发射机702、存储器704和用于进行网络设备70内部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一种或组合通信总线703,用于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
通信总线7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该总线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7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处理器701,用于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射机702,用于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这样一来,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网络设备再将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这样,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机702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进一步的,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进一步的,当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所述发射机702,还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进一步的,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方式是预先配置,接收自第三方或由接收方确定的。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80,如图10所示,可以包括接收机801、处理器802、用于进行用户设备80内部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一种或组合通信总线803和存储器804,用于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
通信总线8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该总线8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8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接收机801,用于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处理器8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这样一来,用户设备接收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之后,根据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保证用户设备能够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实际位置。
可选的,所述接收机8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接收机801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进一步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纬度相对位置信息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进一步的,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进一步的,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的101至103、201至202或301至305的操作。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全文中提及的信令包括但不限于:指示,信息,信号或消息等,此处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D2D通信系统,所述D2D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
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的方式是预先配置,接收自第三方或由接收方确定的。
7.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D2D通信系统,所述D2D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和
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发送方、第三方或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是相同的。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应用于D2D通信系统,所述D2D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应用于D2D通信系统,所述D2D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应用于D2D通信系统,所述D2D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参考点的位置信息、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射机,用于发送参考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且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时,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和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为所述网络设备、第三方或接收方确定的。
2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应用于D2D通信系统,所述D2D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机,用于接收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和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
其中,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经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纬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等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颗粒度与所述海拔高度相对位置信息的传输值的乘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的并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的。
CN201580073098.6A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13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0924 WO2016112548A1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559A CN107113559A (zh) 2017-08-29
CN107113559B true CN107113559B (zh) 2020-06-26

Family

ID=5640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0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13559B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5523B2 (zh)
EP (1) EP3240311B1 (zh)
CN (1) CN107113559B (zh)
WO (1) WO20161125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6157B2 (en) 2010-02-25 2015-11-24 AT&T Mobolity II LLC Transportation analytics employ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008684B2 (en) 2010-02-25 2015-04-14 At&T Mobility Ii Llc Shar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462497B2 (en) 2011-07-01 2016-10-04 At&T Mobility Ii Llc Subscriber data analysis and graphical rendering
US8909247B2 (en) 2011-11-08 2014-12-09 At&T Mobility Ii Llc Location based sharing of a network access credential
US9094929B2 (en) 2012-06-12 2015-07-28 At&T Mobility Ii Llc Event tagging for mobile networks
US9326263B2 (en) 2012-06-13 2016-04-26 At&T Mobility Ii Llc Sit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crowd sourced propagation delay and location data
US9351223B2 (en) 2012-07-25 2016-05-24 At&T Mobility Ii Llc Assignment of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employing geolocation techniques
CN109995728A (zh) * 2017-12-30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16972B1 (en) 2018-06-01 2019-12-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mploying an alternate identifier for subscription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information
US11683660B2 (en) 2020-02-06 2023-06-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20230213607A1 (en) * 2020-06-05 2023-07-0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determin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019526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坐标系的协商方法及相关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5911A1 (en) * 1996-10-09 1998-04-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message length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05567A (zh) * 2005-09-13 2008-11-12 Iwics公司 无线网络中移动站点的位置确定
CN101485175A (zh) * 2006-07-06 2009-07-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散播网络基础设备的地理定位信息的方法
US8000724B1 (en) * 2001-11-14 2011-08-1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net-based transmission of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CN104837112A (zh) * 2015-03-30 2015-08-12 南京邮电大学 用于搜救被困人员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4845A1 (en) * 2006-02-09 2007-08-09 Troncoso Edmund R Providing geographic context for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on a wide area network
CN101384070A (zh) * 2007-09-06 2009-03-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67892B2 (en) 2010-10-04 2019-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ng a device using a reference point to align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304187B2 (en) * 2012-02-10 2016-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sitions of devices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EP2637033B1 (en) * 2012-03-07 2015-05-06 Telit Automotive Solutions NV Contextual data compression for geo-tracking applications
US9664773B2 (en) * 2013-10-30 2017-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ing a mobile device to learn parameters of a radio heat map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15911A1 (en) * 1996-10-09 1998-04-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message length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00724B1 (en) * 2001-11-14 2011-08-1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net-based transmission of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CN101305567A (zh) * 2005-09-13 2008-11-12 Iwics公司 无线网络中移动站点的位置确定
CN101485175A (zh) * 2006-07-06 2009-07-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散播网络基础设备的地理定位信息的方法
CN104837112A (zh) * 2015-03-30 2015-08-12 南京邮电大学 用于搜救被困人员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40311B1 (en) 2021-03-03
EP3240311A1 (en) 2017-11-01
US10375523B2 (en) 2019-08-06
WO2016112548A1 (zh) 2016-07-21
CN107113559A (zh) 2017-08-29
US20170318428A1 (en) 2017-11-02
EP3240311A4 (en) 201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559B (zh)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10622544A (zh) 配置anr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核心网设备
WO201908012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235389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1891636B1 (ko)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EP3869721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ing terminal device, and receiving terminal device
CN112929968B (zh)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199809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309964B (zh)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260060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417470B (zh) 密钥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08605263B (zh)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7079270B (zh)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646534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41639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664685B (zh) Lte-u载波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913386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09891991B (zh) 频域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53177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646534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417819B (zh) 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18994B2 (en) Method for demodulating shared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6419374A (zh)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0715540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155408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