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8683B - 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8683B
CN105048683B CN201510215889.XA CN201510215889A CN105048683B CN 105048683 B CN105048683 B CN 105048683B CN 201510215889 A CN201510215889 A CN 201510215889A CN 105048683 B CN105048683 B CN 105048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ducting wire
gear
conductive path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58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8683A (zh
Inventor
斋藤俊二
深田拓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665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4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8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8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07Devices for relieving mechanical stre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壳体内将马达用导线折绕至从马达分离的位置的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在用于风门装置的齿轮电动机(10)中,壳体(3)具有经过包含于齿轮组(65)的驱动齿轮(68)的旋转中心轴线(L68)与壳体主体部(32)的侧板部(321)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的马达用导线通路(30)。因此,能够在规定了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Z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马达用导线(7)沿Y方向延伸。在该状态下,由于从X方向观察时,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一部分与驱动齿轮(68)重叠,因此能够缩小齿轮电动机(10)的Z方向的尺寸。

Description

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壳体内具有齿轮组等的齿轮电动机以及齿轮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和用于冰箱的冷气通路等的风门装置。
背景技术
提出如下的结构:用于冰箱的冷气通路等的风门装置例如通过具有马达以及齿轮组的挡板驱动机构驱动挡板来开闭形成于框架的开口部(专利文献1)。在所述风门装置中,挡板驱动机构容纳于壳体,构成齿轮电动机。在所述齿轮电动机以及风门装置中,在壳体内设置有马达用导线,在专利文献1中,在马达附近使马达用导线连接到连接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90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限定向马达的供电位置,使用不方便。虽说如此,若在与马达分离的位置配置连接器,则有可能使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组接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壳体内使马达用导线折绕至从马达分离的位置的齿轮电动机以及风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电动机,在将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以及Y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所述齿轮电动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是有底的,并具有壳体主体部和底板部,所述壳体主体部向X方向的一侧开口,所述底板部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位于X方向的另一侧;盖,所述盖在所述壳体的X方向的一侧覆盖所述壳体主体部的开口;马达,所述马达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多根马达用导线,所述马达用导线是挠性的,并与所述马达连接;以及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在所述壳体内以使旋转中心轴线朝向X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马达配置在Y方向的一侧,所述壳体具有马达用导线通路,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使深度方向朝向X方向,并经过包含于所述齿轮组的任一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所述壳体主体部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以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位于比所述马达用导线与所述马达的连接位置靠所述底板部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的状态,经过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从Y方向的另一侧向一侧延伸。
在本发明中,由于壳体具有马达用导线通路,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经过包含于齿轮组的任一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与壳体主体部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规定了多根马达用导线的Z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马达用导线沿Y方向延伸。并且,多根马达用导线以至少一部分在马达用导线通路内位于比马达用导线与马达的连接位置靠底板部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的状态经过马达用导线通路沿Y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避免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组接触的状态下在Y方向上使马达用导线折绕至从马达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马达的供电位置的自由度。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呈向X方向的一侧开口的狭缝状的结构。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马达用导线从X方向的一侧放入马达用导线通路。
在本发明中,优选从X方向观察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的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齿轮重叠。根据所述结构,能够缩小齿轮电动机的Z方向的尺寸。
此时,优选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所述X方向的另一侧由所述底板部构成。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马达用导线的一部分弯曲至与底板部接触的位置或与底板部接近的位置。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多根马达用导线与齿轮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的接触。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马达用导线包括从所述马达用导线与所述马达的连接位置延伸的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向X方向的另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的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的X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向Y方向的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的第三部分、从所述第三部分的Y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X方向的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的第四部分以及从所述第四部分的X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延伸的第五部分,从X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齿轮重叠。根据所述结构,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多根马达用导线与齿轮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的接触。
此时,优选所述第五部分在Z方向上延伸,并被所述壳体保持。根据所述结构,即使第五部分被拉长,第三部分也不易向X方向的一侧上浮。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多根马达用导线与齿轮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的接触。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盖在相对于所述齿轮沿Y方向偏离的位置具有盖侧突起,所述盖侧突起向所述X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防止所述第三部分向所述X方向的一侧变位。根据所述结构,由于能够防止第三部分向X方向的一侧变位,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第三部分与齿轮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的接触。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以在X方向上并列的方式沿Y方向延伸。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多根马达用导线在Z方向上所占的范围较窄,因此即使将多根马达用导线配置在与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较近的位置,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的接触。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壳体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具有从X方向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导线承接部,在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中,所述第三部分以沿所述导线承接部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状态在X方向上并列。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多根马达用导线在X方向上所占的范围较窄,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第三部分与齿轮重叠,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的接触。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为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以在X方向上并列的状态相连的扁平电缆。根据所述结构,容易将多根马达用导线容纳于马达用导线通路。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中的一部分马达用导线或所有马达用导线的长度不同,所述马达具有离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的距离不同的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中的一部分端子或所有端子形成为:越接近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被连接的马达用导线的长度越短。根据所述结构,离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较远的端子所连接的马达用导线的长度较长。因此,不会因将过长的马达用导线连接到离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较近的端子而变得过于松弛。并且,能够避免因将较短的马达用导线连接到离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较远的端子而拉伸马达用导线。因此,能够容易地使马达用导线从马达用导线通路折绕至端子。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形成为:连接于所述马达用导线的端子越接近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所述马达用导线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就越靠X方向的一侧。根据所述结构,端子越接近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所连接的马达用导线就在马达用导线通路中越靠上部的位置重叠。因此,能够整齐地折绕多根马达用导线。
本发明有效应用于以下情况:从X方向观察时,所述壳体主体部呈长边沿Y方向延伸的长方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马达保持于所述壳体,所述齿轮组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底板部。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只要在将马达以及齿轮组设置在壳体之后覆盖盖即可,因此容易进行组装作业。
本发明是所述齿轮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进行将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整形成弯曲了的形状的工序和将实施了整形的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组装到所述壳体内的工序。根据所述结构,将马达用导线组装到壳体内时无需当场进行弯曲的作业。因此,容易进行组装马达用导线的作业,能够缩短作业时间。
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电动机能够用于风门装置,所述风门装置在相对于所述壳体靠X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包括形成了向Z方向开口的开口部的框架和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挡板,通过所述齿轮电动机驱动挡板。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盖与所述框架一体构成。根据所述结构,相比于盖与框架分体的情况,能够提高组装效率且减少部件件数。
在本发明中,优选包括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加热器和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的挠性的加热器用导线,所述加热器用导线经过形成于所述盖的加热器用导线通路延伸至所述盖的X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加热器用导线与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一起从所述壳体向外侧引出,所述盖以及所述壳体中至少一者具有从外表面侧支承所述加热器用导线的中途部分的导线支承部。根据所述结构,在组装风门装置的中途可保持加热器用导线。因此,固定加热器用导线不费时也不费力。
此时,优选所述盖具有作为所述导线支承部的盖侧导线支承部,所述盖侧导线支承部从外表面侧将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以及所述加热器用导线的中途部分支承在所述盖侧导线支承部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壳体具有马达用导线通路,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经过由包含于齿轮组的任一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与壳体主体部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规定了多根马达用导线的Z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马达用导线沿Y方向延伸。并且,多根马达用导线以至少一部分在马达用导线通路内位于比马达用导线与马达的连接位置靠底板部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的状态经过马达用导线通路沿Y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避免马达用导线与齿轮组接触的状态下使马达用导线在Y方向上折绕至从马达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马达的供电位置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从配置有挡板的一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从配置有挡板的一侧的相反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3(a)至图3(c)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电动机以及风门装置的马达用导线的折绕结构的说明图。
图4(a)至图4(c)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电动机以及风门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说明图。
图5是形成于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电动机以及风门装置的壳体的马达用导线通路的说明图。
图6是马达的外观立体图。
图7(a)至图7(c)是示意地示出变形例的马达用导线的说明图。
图8(a)至图8(c)是示出用于进行马达用导线与马达的连接作业的工具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风门装置;
2 框架;
3 壳体;
4 挡板;
5、5A-5D 端子销;
6 挡板驱动机构;
7、7A-7D 马达用导线;
17、17A-17D 马达用导线;
8 加热器用导线;
9 加热器;
10 齿轮电动机;
20 盖;
21 端板部;
22 主体部;
23 密封板部;
25 加热器用导线通路;
26 盖侧导线支承部;
28 盖侧突起;
29 轴部;
30 马达用导线通路;
30a 出口;
31 底板部;
32 壳体主体部;
33 凹部;
34 壳体侧导线支承部;
36 第一突起;
37 第二突起;
38 支轴;
39 钩机构;
40 开闭板:
41 平板部;
49 弹性部件;
60 驱动室
61 马达;
62 转子;
63 定子;
64 端子台;
65 齿轮组;
66 第一齿轮;
67 第二齿轮;
68 驱动齿轮;
69 扇形齿轮;
70 扁平电缆;
71 第一部分;
72 第二部分;
73 第三部分;
74 第四部分;
75 第五部分;
76 分离部;
79 马达用导线的与马达的连接位置;
80 工具;
81 纵板部;
82 台座部;
83 定子安装部;
84 整形部件;
95 马达用导线与加热器的连接位置
210 开口部;
261 平板部;
262 突板部;
321-324 侧板部;
329 形成于壳体的侧板部的缺口;
330 底部;
331 卡合部;
351 第一板状突起;
352 第二板状突起;
361 导线承接部;
371导线承接部;
631、632 外定子铁芯;
633 开口部;
641 第一表面;
642 第二表面;
L 挡板的旋转中心轴线;
L68 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冰箱用的风门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挡板4的旋转中心轴线设为L,将沿旋转中心轴线L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开口部210朝向的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来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a)至图1(c)是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1的立体图,图1(a)、图1(b)、图1(c)分别是整个风门装置1的立体图、分解了框架2与壳体3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卸下了挡板4的分解立体图。图2(a)和图(b)是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的相反侧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1的立体图,图2(a)、图2(b)分别是整个风门装置1的立体图以及分解了框架2与壳体3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1(a)至图1(c)以及图2(a)和图2(b)中,示出挡板4使开口部210呈关闭状态的状态。并且,在图1(b)中,为方便起见,表示为将加热器用导线8保持在壳体3侧,但在使壳体3与盖20结合时,加热器用导线8保持在盖20侧。
如图1(a)至图1(c)以及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风门装置1包括形成有向Z方向开口的矩形的开口部210的框架2、用于开闭框架2的开口部210的挡板4、配置于在X方向的另一侧X2隔着盖20与开口部210以及挡板4相邻的驱动室60的挡板驱动机构6以及从X方向的另一侧X2覆盖盖20且与盖20之间区划驱动室60的壳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盖20与壳体3通过钩机构39结合。在该状态下,壳体3、盖20以及挡板驱动机构6构成齿轮电动机10。在盖20形成有向X方向的另一侧X2突出并对壳体3与盖20定位的轴部29以及按压后述的马达用导线7的盖侧突起28。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2、盖20以及壳体3由树脂制成。
框架2包括形成有开口部210的矩形的端板部21和从端板部21的外缘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突出的方筒状的主体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盖20构成为在主体部22中位于X方向的另一侧X2的部分,且与框架2一体形成。
在端板部21中,在开口部210的边缘形成有向挡板4所在的一侧突出的方筒状的密封板部23,通过使挡板4与密封板部23抵接,开口部210呈关闭状态。挡板4包括开闭板40和弹性部件49,所述开闭板40具有比开口部210的尺寸大的平板部41,所述弹性部件49呈薄板状,且由粘贴于开闭板40的开口部210侧的面的泡沫聚氨酯等形成,弹性部件49与开口部210的周围(密封板部23)抵接并封闭开口部210。
挡板4绕沿X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轴线L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框架2。挡板驱动机构6使挡板4绕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且开闭开口部2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2的端板部21中挡板4所在的一侧的面以包围开口部210(密封板部23的周围)的方式安装有加热器9。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9呈薄板状。
所述风门装置1配置在构成冷气通路的导管的内侧。在此,冷气相对于开口部210从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经过开口部210流出。或者,也有冷气相对于开口部210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经过开口部210流出的情况。
(挡板驱动机构6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1以及齿轮电动机10中,挡板驱动机构6包括配置在壳体3的内侧的马达61和在壳体3的内侧的相对于马达61靠Y方向的一侧Y1的位置用于将马达61的旋转传递至挡板4的齿轮组65。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61是步进马达。壳体3是包括位于X方向的另一侧X2的底板部31和从底板部31向盖20侧(X方向的一侧X1)突出的方筒状的壳体主体部32的有底壳体,壳体主体部32向X方向的一侧X1开口。壳体主体部32包括在Z方向上对置的侧板部321、322和在Y方向上对置的侧板部323、324。从X方向观察时,底板部31以及壳体主体部32呈长边沿Y方向延伸且短边沿Z方向延伸的四边形。马达61在框架2与盖20之间保持于壳体3。
齿轮组65包括第一齿轮66、第二齿轮67以及驱动齿轮68,所述第一齿轮66具有与马达小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所述第二齿轮67具有与第一齿轮66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所述驱动齿轮68具有与第二齿轮67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因此,在齿轮组65中,第一齿轮66、第二齿轮67以及驱动齿轮68构成减速齿轮组。并且,齿轮组65具有与驱动齿轮68啮合且从动于驱动齿轮68的扇形齿轮69。扇形齿轮69是位于齿轮组65的末级的末级齿轮(输出齿轮),与挡板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组65(第一齿轮66、第二齿轮67、驱动齿轮68以及扇形齿轮69)都以旋转中心轴线朝向X方向的方式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3的底板部31。
在如此构成的风门装置1中,共计四根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连接。在驱动室60的内部,马达用导线7在从与马达61的连接位置79经过Z方向的另一侧Z2延伸至Y方向的一侧Y1之后,向X方向的另一侧X2折绕,并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
并且,在风门装置1中,共计两根加热器用导线8与加热器9连接。加热器用导线8相对于盖20在X方向的一侧X1(配置有加热器9的一侧)与加热器9连接之后,经过形成于盖20的加热器用导线通路25折绕至X方向的另一侧X2之后,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所述加热器用导线8与马达用导线7并列并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并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用导线通路25形成于盖20的外周侧端部。
(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等的固定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加热器用导线8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且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时,在盖20以及壳体3中至少一者设置有从外表面侧支承加热器用导线8的中途部分的导线支承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20构成有盖侧导线支承部26,所述盖侧导线支承部26从外表面侧将加热器用导线8的中途部分支承在盖侧导线支承部26与壳体3的壳体主体部32的外表面之间。更具体地说,加热器用导线8沿壳体3的侧板部321沿X方向延伸,盖侧导线支承部26从Z方向的另一侧Z2(外表面侧)覆盖加热器用导线8且在盖20与壳体3的侧板部321之间支承加热器用导线8的中途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马达用导线7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且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时,盖侧导线支承部26也将马达用导线7的中途部分支承在盖侧导线支承部26与壳体3的壳体主体部32的外表面之间。更具体地说,马达用导线7沿壳体3的侧板部321沿X方向延伸,盖侧导线支承部26从Z方向的另一侧Z2(外表面侧)覆盖马达用导线7,在盖20与侧板部321之间支承马达用导线7的中途部分。因此,在组装风门装置1的中途,在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中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的部分被壳体3与盖20固定。因此,在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中固定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的部分不费时也不费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板部321中,与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重叠的部分成为向驱动室60侧凹陷的凹部33,盖侧导线支承部26呈板状。因此,在将壳体3从X方向的另一侧X2覆盖到盖20时,盖侧导线支承部26从X方向的一侧X1插入到凹部33中,将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支承在盖侧导线支承部26与凹部33的底部330之间。
盖侧导线支承部26包括在Z方向的另一侧Z2覆盖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的平板部261和从平板部261的Y方向的两端向Z方向的一侧Z1突出的突板部262,两个突板部262的末端分别向相反侧弯曲。另一方面,壳体3的凹部33在底部330的Y方向的两端形成有沿X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卡合部331。因此,在将盖侧导线支承部26插入到凹部33中时,两个突板部262的末端分别与形成于壳体3的凹部33的槽状的卡合部331嵌合。其结果是,盖侧导线支承部26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被定位。因此,由于盖侧导线支承部26的位置被可靠地规定,因此能够可靠地固定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
在该状态下,侧板部321与盖侧导线支承部26的间隔(凹部33的底部330与平板部261的间隔)比马达用导线7的直径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的直径大。因此,在以图2(b)所示的状态使盖20与壳体3结合时,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不摩擦。因此,能够使盖20与壳体3容易地结合,并且马达用导线7以及加热器用导线8的绝缘遮盖层不易损伤。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3的侧板部321形成有壳体侧导线支承部34,所述壳体侧导线支承部34从Z方向的另一侧Z2覆盖加热器用导线通路25,从Z方向的另一侧Z2(外表面侧)支承马达用导线7的中途部分。
另外,加热器用导线通路25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以及第三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向X方向的一侧X1开口,所述第二通路从第一通路的X方向的另一侧X2的端部向Y方向的另一侧Y2弯曲,所述第三通路从第二通路的第一通路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弯曲,在第三通路设置有盖侧导线支承部26。因此,在将加热器用导线8从Z方向的另一侧Z2压入加热器用导线通路25之后,只要从Y方向的一侧Y1使加热器用导线8相对于盖侧导线支承部26穿过Z方向的一侧Z1,加热器用导线8就可保持于盖20。在该状态下,即使在加热器用导线8被拉向X方向的另一侧X2的情况下,加热器用导线通路25的弯曲部分也可承接所述力。因此,由于力不易波及到加热器用导线8与加热器9的连接位置95,因此加热器用导线8与加热器9的连接不易解除。
(马达用导线7的折绕结构)
图3(a)至图3(c)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电动机10以及风门装置1的马达用导线7的折绕结构的说明图,图3(a)、图3(b)、图3(c)分别是从X方向的一侧X1观察壳体3的内部的平面图、从Z方向观察马达用导线7的弯曲结构的说明图以及从Y方向观察马达用导线7的并列状态的说明图。图4(a)至图4(c)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电动机10以及风门装置1的壳体3的内部的说明图,图4(a)、图4(b)、图4(c)分别是壳体3的内部的立体图、卸下齿轮组65等的状态的立体图以及进一步卸下马达用导线7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齿轮组10以及形成于风门装置1的壳体3的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说明图。另外,在图3(a)至图3(c)以及图4(a)至图4(c)中,省略加热器用导线8的图示。
如图3(a)至图3(c)、图4(a)至图4(c)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齿轮电动机10以及风门装置1中,在壳体3设置有马达用导线通路30,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30经过包含于齿轮组65的任一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与壳体主体部32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多根马达用导线7经过马达用导线通路30从Y方向的另一侧Y2延伸至一侧Y1。在此,马达用导线通路30使深度方向朝向X方向,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X方向的另一侧X2由有底板部31构成。因此,马达用导线通路30在X方向的另一侧X2到达底板部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3中,在包含于齿轮组65的驱动齿轮68的旋转中心轴线L68与位于壳体主体部32的Z方向的另一侧Z2的侧板部321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设置有马达用导线通路30。更具体地说,在壳体3的底板部31形成有将驱动齿轮6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轴38,且在支轴38与侧板部321之间形成有使板厚方向朝向Z方向的第一板状突起351。在此,第一板状突起351以与侧板部321在Z方向上对置的方式沿Y方向延伸。因此,在第一板状突起351与侧板部321之间形成有向X方向开口的狭缝状的马达用导线通路3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3的底板部31的相对于第一板状突起351位于Y方向的另一侧Y2且与第一板状突起351分离的位置也形成有使板厚方向朝向Z方向的第二板状突起352。在此,与第一板状突起351相同,第二板状突起352也以与侧板部321在Z方向上对置的方式沿Y方向延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状突起351与侧板部321之间以及第二板状突起352与侧板部321之间,形成有向X方向开口的狭缝状的马达用导线通路30。
因此,多根马达用导线7经过马达用导线通路30从Y方向的另一侧Y2向一侧Y1延伸,在该状态下,从X方向观察时,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X2侧与驱动齿轮68重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以及图4(b)所示,多根马达用导线7分别以至少一部分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内位于比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的连接位置79靠底板部31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经过马达用导线通路30从Y方向的另一侧Y2向一侧Y1延伸。
更具体地说,多根马达用导线7分别包括第一部分71、第二部分72以及第三部分73,所述第一部分71从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的连接位置79延伸,所述第二部分72从第一部分71的端部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弯曲并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内延伸,所述第三部分73从第二部分72的X方向的另一侧X2的端部向Y方向的一侧Y1弯曲并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内延伸。并且,多根马达用导线7分别包括第四部分74和第五部分75,所述第四部分74从第三部分73的Y方向的一侧Y1的端部向X方向的一侧X1弯曲并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内延伸,所述第五部分75从第四部分74的X方向的一侧X1的端部延伸。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在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每根中,第三部分73的至少一部分与驱动齿轮68在X方向上重叠。该状态被马达用导线7自身具有的韧性(形状保持力)维持。并且,在第三部分73的两侧存在X方向上的弯折部分。因此,第三部分73不易向X方向的一侧X1上浮。
在此,第一部分71从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的连接位置79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延伸。并且,第五部分75从第四部分74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延伸,进一步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部分75穿过形成于壳体3的侧板部321的缺口329,在被壳体3的侧板部321从Y方向的两侧夹持并保持的状态下,第五部分75的末端侧进一步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延伸。因此,即使第五部分75被拉向X方向的另一侧X2,第三部分73也不易向X方向的一侧X1上浮。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多根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的接触。
并且,图2(b)所示的盖侧突起28在盖20中相对于驱动齿轮68向Y方向的另一侧Y2分离的位置向X方向的另一侧X2突出,防止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向第X方向的一侧X1变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多根马达用导线7在X方向上并列并沿Y方向延伸,在该状态下,多根马达用导线7构成在多处弯折的第二部分72、第三部分73以及第四部分74等。在采用所述结构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马达用导线7由多根马达用导线7以并列为一列的状态相连的扁平电缆70构成,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中,分割为多根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连接。即使此时,至少容纳于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部分呈扁平电缆70的状态,扁平电缆70使厚度方向朝向Z方向。因此,容易将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容纳于马达用导线通路30。
在此,在多根马达用导线7中,如图3(c)所示,第三部分73在扁平电缆70的状态下呈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状态在X方向上并列。因此,由于多根马达用导线7在X方向上所占的范围较窄,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第三部分73与驱动齿轮68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的接触。
在实现所述结构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壳体3的侧板部321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突起36,所述第一突起36呈板状,具有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从X方向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导线承接部361,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扁平电缆70)沿导线承接部361以沿Z方向斜着倾斜的状态被支承(参照图3(c))。并且,在壳体3的侧板部321的内表面,相对于第一突起36在Y方向的一侧Y1分离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突起37,所述第二突起37呈板状,具有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从X方向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导线承接部371,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扁平电缆70)沿导线承接部371以沿Z方向倾斜的状态被支承(参照图3(c))。
(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的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长度相同。马达用导线7是由绝缘材料形成的覆膜遮盖导电性的芯线形成的,熔敷相邻的马达用导线7的覆膜之间来构成扁平电缆70。以下,多根马达用导线7分别用符号7A、7B、7C、7D表示(参照图3(b))。马达用导线7A、7B、7C、7D在从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的连接位置79延伸的第一部分71以及第一部分71与第二部分72相连的部分中相互分离。
图6是马达61的外观立体图。马达61具有在旋转轴的外周侧具有永磁铁的转子62和包围转子62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定子63。马达61以转子62的旋转中心轴线L62朝向X方向的状态配置在驱动室60内。定子63具有兼作马达壳体的有底筒状的一对外定子铁芯631、632。在定子63形成有在Z方向的另一侧Z2切去外定子铁芯631、632的侧面的开口部633,在开口部633设置端子台64。端子台64保持多个端子销5。端子销5的排列数量与马达用导线7的根数对应。以下,将多个端子销5分别用符号5A、5B、5C、5D表示。端子销5A、5B、5C、5D从一侧Y1向另一侧Y2按照端子销5A、5B、5C、5D的顺序排列成一列。
端子台64沿Y方向延伸,端子台64具有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的第一表面641和朝向X方向的一侧X1的第二表面642。端子销5A、5B、5C、5D的一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51从端子台64的第一表面641沿Y方向排列成一列并突出。并且,端子销5A、5B、5C、5D的另一侧的端部即第二端部52从端子台64的第二表面642沿Y方向排列成一列并突出。第一端子部51是缠绕从定子63具有的线圈引出的引出线并连接的部位,第二端子部52是通过锡焊等连接马达用导线7A、7B、7C、7D的芯线的部位。
如图3(a)所示,马达用导线7(7A、7B、7C、7D)的第一部分71的处于分离状态的马达用导线7A、7B、7C、7D分别沿Z方向延伸,且这四根马达用导线按照马达用导线7A、7B、7C、7D的顺序从Y方向的一侧Y1排列到另一侧Y2。在连接位置79中,马达用导线7A与端子销5A连接,马达用导线7B与端子销5B连接,马达用导线7C与端子销5C连接,马达用导线7D与端子销5D连接。
第二部分72的四根马达用导线7A、7B、7C、7D从沿Y方向排列的状态弯曲到沿X方向排列的状态。并且,第三部分73如上所述,四根马达用导线7A、7B、7C、7D按照马达用导线7A、7B、7C、7D的顺序从X方向的一侧X1向另一侧X2排列而构成扁平电缆70,沿Y方向延伸。而且,第四部分74的四根马达用导线7A、7B、7C、7D从沿X方向排列的状态弯曲成与第一部分71逆向的排列状态、即从Y方向的一侧Y1朝向另一侧Y2以马达用导线7D、7C、7B、7A的顺序排列的状态。而且,第五部分75朝向壳体3的缺口329,马达用导线7D、7C、7B、7A以沿Y方向排列的状态沿Z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下进行将多根马达用导线7组装到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作业。首先,在将马达61组装到驱动室60之前,通过锡焊等连接马达用导线7(7A、7B、7C、7D)与端子销5(5A、5B、5C、5D)的第二端子部52,之后将马达61组装到驱动室60。之后,与端子销5(5A、5B、5C、5D)相连的多根马达用导线7(7A、7B、7C、7D)一边以构成所述的第一部分71、第二部分72、第三部分73、第四部分74以及第五部分75的方式按顺序弯曲,一边从Y方向的另一侧Y2朝向一侧Y1按顺序组装到壳体3内。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作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1以及齿轮电动机10中,壳体3具有马达用导线通路30,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30经过由包含于齿轮组65的驱动齿轮68的旋转中心轴线L68与壳体主体部32的侧板部321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规定了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Z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马达用导线7沿Y方向延伸。并且,多根马达用导线7分别以至少一部分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内位于比马达用导线7与马达61的连接位置79靠底板部31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的状态经过马达用导线通路30从Y方向的另一侧Y2向一侧Y1延伸,该状态被马达用导线7自身所具有的韧性(形状保持力)维持。因此,能够在避免了马达用导线7与齿轮组65接触的状态下,在Y方向上使马达用导线折绕至从马达61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马达的供电位置的自由度。
并且,由于马达用导线通路30呈向X方向的一侧X1开口的狭缝状,因此能够从X方向的一侧X1将马达用导线7放入马达用导线通路30。因此,容易折绕马达用导线7。
并且,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X方向的另一侧X2由底板部31构成。因此,能够使马达用导线7的一部分弯曲到与底板部31接触的位置或与底板部31接近的位置。因此,从X方向观察时,即使在多根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重叠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的接触。
并且,从X方向观察时,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由于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X2与驱动齿轮68重叠,因此能够减小齿轮电动机10的Z方向尺寸。
并且,在马达用导线7中,由于向X方向的另一侧X2弯折的第三部分73与驱动齿轮68在X方向上重叠,因此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的接触。并且,由于利用形成于盖20的盖侧突起28防止了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向X方向的一侧X1变位,因此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的接触。
并且,由于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在X方向上并列,因此多根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在Z方向上所占的范围较窄。因此,即使将马达用导线7的第三部分73配置在与驱动齿轮68的旋转中心轴线L68较近的位置,也不易发生马达用导线7与驱动齿轮68的接触。
并且,马达61保持于壳体3,齿轮组65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3的底板部31。因此,由于只要在将马达61以及齿轮组65设置在壳体3之后覆盖盖20即可,因此容易进行组装作业。并且,由于盖20与框架2一体构成,因此相比于盖20与框架2分体构成,能够提高组装的效率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马达用导线7的折绕结构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根马达用导线7(7A、7B、7C、7D)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中以沿X方向排列的状态沿Y方向延伸,如图3(a)所示,连接于马达用导线7A、7B、7C、7D的多根端子销5(5A、5B、5C、5D)沿Y方向排列成一列,每一端子销离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的距离不同。在此,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是从马达用导线通路30向Y方向的另一侧Y2出来的出口30a,且设置在划分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第二板状突起352的Y方向的另一侧Y2的端部与侧板部321之间。
变形例使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长度的多根马达用导线17(以下用符号17A、17B、17C、17D表示)。并且,预先对这些马达用导线17(17A、17B、17C、17D)进行整形成壳体3内的配线空间的形状的工序。以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不同的部分标注不同的符号并进行说明。
图7(a)至图7(c)是示意地示出变形例的马达用导线17的说明图,图7(a)示出没有连接于马达61的状态,图7(b)示出连接于马达61的状态,图7(c)示出进行了马达用导线17的整形的状态。如图7(b)、图7(c)所示,在变形例中,将长度不同的多根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连接到马达6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具有构成扁平电缆70的部分和每一根都被分离的部分(分离部76)。
如图7(a)所示,多根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按照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顺序排列。分离部76按照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顺序从与扁平电缆70相连的部分到末端的长度依次变长。若将分离部76向马达61侧拉伸,则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末端部按照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顺序从Y方向的一侧Y1向另一侧Y2排列。即,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末端部在端子台64的Z方向的另一侧Z2按照与端子销5A、5B、5C、5D相同的顺序排列。
在变形例中,以与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的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端子销5A、5B、5C、5D的顺序)从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中较短的导线开始按顺序连接于设置于马达61的端子销5A、5B、5C、5D。其结果是,在将马达61安装到壳体3的状态下,多个端子销5A、5B、5C、5D越接近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被连接的马达用导线17的长度越短。
并且,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在组装到马达用导线通路30时,从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开口部朝向底部(从X方向的一侧X1向另一侧X2)按照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顺序排列。因此,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中,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从X方向的一侧X1与另一侧X2重叠。因此,以与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的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端子销5A、5B、5C、5D的顺序)从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中位于X方向的一侧X1的马达用导线开始按顺序连接于设置于马达61的端子销5A、5B、5C、5D。
在变形例中,如此,由于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长度不同,因此通过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末端部分别与端子销5A、5B、5C、5D连接,分离部76便会整体弯曲成图7(b)所示的形状。即,即使连接后不强制使分离部76向Z方向的一侧Z1弯曲,通过进行与端子销5A、5B、5C、5D的连接作业,分离部76也会整体变形为向Z方向的一侧Z1弯曲的形状。该形状呈沿配置有第一部分71以及第二部分72的配线空间的形状的形状。因此,容易进行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与马达61的连接作业,也容易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组装到马达用导线通路30以及组装到从马达用导线通路30通向驱动室60侧的配线空间。因此,能够缩短配线作业的作业时间。另外,也能够预先弯曲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末端部,将四根都形成为向Z方向的一侧Z1弯曲的形状,之后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与端子销5A、5B、5C、5D连接。
并且,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以越接近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长度越短,且在马达用导线通路30内越靠开口部侧(X方向的一侧X1)的方式连接于多个端子销5A、5B、5C、5D。因此,能够避免在第一部分71、第二部分72中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长度没有必要地变长,且也能够避免没有多余的长度。例如,能够避免连接于最靠近出口30a的端子销5A的马达用导线17A的过度松弛。并且,能够避免连接于离出口30a最远的端子销5D的马达用导线17D在组装时被拉伸。并且,由于将较长的马达用导线从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底部侧折绕到远处,将较短的马达用导线从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开口部侧折绕至近处,因此能够整齐地折绕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基于这一点,也容易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组装到马达用导线通路30以及组装到从马达用导线通路30通向驱动室60侧的配线空间。因此,能够缩短配线作业的作业时间。
如图7(c)所示,在变形例中,在将长度不同的多根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连接到马达61之后,使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四部分74与第五部分75相连的部分根据壳体3的配线空间的形状,整形成向Z方向的另一侧Z2弯曲的形状。例如,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卷绕于图7(c)中虚线所示的棒状的整形部件84。而且,将遮盖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芯线的覆膜向整形部件84的外周面按压,使覆膜变形为沿外周面的形状。由此,如图7(c)所示,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整形成弯曲了的形状。另外,用于整形的工具不限于棒状,只要是能够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卷绕成弯曲的形状的形状就可以。
如此,若预先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整形成壳体3内的配线空间的形状,则将该部分组装到配线空间时,没有必要进行弯曲成配线空间的形状的作业,只要嵌入配线空间即可。因此,能够提高配线作业的作业性,且能够缩短作业时间。
图8(a)至图8(c)是示出用于进行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与马达61的连接作业的工具的一例的说明图,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侧视图。在变形例中,将没有组装有转子62的状态的定子63安装到工具80,在向壳体3组装之前,预先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连接到定子63的端子销5A、5B、5C、5D。
工具80具有位于作业台90之上的台座部82、从台座部82向上方立起的纵板部81以及从纵板部81的表面突出的圆柱状的定子安装部83。如图8(c)所示,定子63以端子台64位于下侧的姿势安装到定子安装部83。在该状态下,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拉至定子安装部83的下侧,将分离部76配置在端子台64的下侧。而且,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端部逐根拿起,通过锡焊等连接到端子销5A、5B、5C、5D。
另外,如图8(c)中虚线所示,只要在定子安装部83的旁边设置棒状的整形部件84,就能够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从定子63的下侧折绕至整形部件84侧,来进行整形作业。此时,优选将整形部件84与定子安装部83的位置关系设定为对应于组装到壳体3时的马达61与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弯曲部分(第四部分74与第五部分75相连的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变形例中,例如如下进行将多根马达用导线17组装到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作业。首先使用所述工具80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连接到组装转子62之前的定子63(第一工序)。之后,使用整形部件84将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构成第四部分74和第五部分75的部分预先整形成弯曲的形状(第二工序)。接着,组装转子62和定子63来构成马达61,将马达61组装到壳体3的驱动室60(第三工序)。最后将与马达61的端子销5A、5B、5C、5D相连的实施了整形的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安装到壳体3内的配线空间(第四工序)。
在使用了上述实施方式的马达用导线7A、7B、7C、7D的情况和使用了变形例的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情况下,通过确认配线作业等所需要时间发现,将马达61组装到壳体3的驱动室60的作业以及使连接于马达61的马达用导线7A、7B、7C、7D/17A、17B、17C、17D爬布于包括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壳体3内的配线空间且从缺口329引出到壳体3的外部的作业的合计所需要时间(即,上述的第三工序和第四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马达用导线7A、7B、7C、7D(相同长度且未被整形)的情况下使用了16.63秒,与此相对,在变形例的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长度不同且已被整形)的情况下使用了10.03秒。因此,确认了在变形例的情况下能够缩短配线作业的作业时间。
另外,变形例虽然是多根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长度全都不同,但是也可以是多根中的一部分的长度不同。例如,也可以使相邻的两根或三根马达用导线的长度相同。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在多个端子销5A、5B、5C、5D中的一部分也形成为越接近马达用导线通路30的出口30a,被连接的马达用导线的长度越短的状态。因此,在多根马达用导线17A、17B、17C、17D的一部分中,能够避免过度松弛和长度被没有多余地拉伸。并且,马达用导线的数量不限于四根,也可以对折绕其他根数的马达用导线的结构应用本发明。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一例,但是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盖20与框架2分体的情况。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风门装置1是冰箱用的,但是不一定限于用于冰箱的风门装置。

Claims (21)

1.一种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以及Y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Z方向时,所述齿轮电动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是有底的,并具有壳体主体部和底板部,所述壳体主体部向X方向的一侧开口,所述底板部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位于X方向的另一侧;
盖,所述盖在所述壳体的X方向的一侧覆盖所述壳体主体部的开口;
马达,所述马达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多根马达用导线,所述马达用导线是挠性的,并与所述马达连接;以及
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在所述壳体内以使旋转中心轴线朝向X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马达配置在Y方向的一侧,
所述壳体具有马达用导线通路,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使深度方向朝向X方向,并经过包含于所述齿轮组的任一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所述壳体主体部在Z方向上夹持的位置沿Y方向延伸,
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以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位于比所述马达用导线与所述马达的连接位置靠所述底板部侧的位置的方式弯曲的状态,经过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从Y方向的另一侧向一侧延伸,
所述马达用导线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马达用导线与所述马达的连接位置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向X方向的另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所述第三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的X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向Y方向的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
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以在X方向上并列的方式沿Y方向延伸,
所述壳体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具有从X方向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导线承接部,
在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中,所述第三部分以沿所述导线承接部向Z方向斜着倾斜的状态在X方向上并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呈向X方向的一侧开口的狭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X方向观察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的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齿轮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X方向观察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的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齿轮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所述X方向的另一侧由所述底板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用导线还具有第四部分以及第五部分,所述第四部分从所述第三部分的Y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X方向的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所述第五部分从所述第四部分的X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延伸,
从X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齿轮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用导线还具有第四部分以及第五部分,所述第四部分从所述第三部分的Y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向X方向的一侧弯曲并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内延伸,所述第五部分从所述第四部分的X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延伸,
从X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X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齿轮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部分沿Z方向延伸,并被所述壳体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在相对于所述齿轮沿Y方向分离的位置具有盖侧突起,所述盖侧突起向所述X方向的另一侧突出,防止所述第三部分向所述X方向的一侧变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为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以在X方向上并列的状态相连的扁平电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中的一部分马达用导线或所有马达用导线的长度不同,
所述马达具有离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的距离不同的多个端子,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一部分端子或所有端子形成为:越接近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被连接的马达用导线的长度越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中的一部分马达用导线或所有马达用导线的长度不同,
所述马达具有离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的距离不同的多个端子,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一部分端子或所有端子形成为:越接近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被连接的马达用导线的长度越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形成为:连接于所述马达用导线的端子越接近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所述马达用导线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就越靠X方向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形成为:连接于所述马达用导线的端子越接近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的出口,所述马达用导线在所述马达用导线通路中就越靠X方向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X方向观察时,所述壳体主体部呈长边在Y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保持于所述壳体,
所述齿轮组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底板部。
17.一种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进行下述工序:
将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整形成弯曲了的形状的工序;以及
将进行了整形的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组装到所述壳体内的工序。
18.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电动机,
所述风门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在X方向的一侧具有:
框架,在所述框架形成有向Z方向开口的开口部;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
通过所述齿轮电动机驱动挡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与所述框架一体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装置具有: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固定于所述框架;以及
加热器用导线,所述加热器用导线是挠性的,并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
所述加热器用导线经过形成于所述盖的加热器用导线通路延伸至所述盖的X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加热器用导线与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一同从所述壳体引出至外侧,
所述盖以及所述壳体中至少一者具有导线支承部,所述导线支承部从外表面侧支承所述加热器用导线的中途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具有作为所述导线支承部的盖侧导线支承部,所述盖侧导线支承部从外表面侧将所述多根马达用导线以及所述加热器用导线的中途部分支承在所述盖侧导线支承部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
CN201510215889.XA 2014-04-30 2015-04-30 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 Active CN105048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6582.3A CN107294252B (zh) 2014-04-30 2015-04-30 风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4163 2014-04-30
JP2014-094163 2014-04-30
JP2015065417A JP6514544B2 (ja) 2014-04-30 2015-03-27 ギヤード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ダンパ装置
JP2015-065417 2015-03-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6582.3A Division CN107294252B (zh) 2014-04-30 2015-04-30 风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8683A CN105048683A (zh) 2015-11-11
CN105048683B true CN105048683B (zh) 2018-04-13

Family

ID=5387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444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78243U (zh) 2014-04-30 2015-04-30 齿轮电动机和风门装置
CN201510215889.XA Active CN105048683B (zh) 2014-04-30 2015-04-30 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
CN201710566582.3A Active CN107294252B (zh) 2014-04-30 2015-04-30 风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444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78243U (zh) 2014-04-30 2015-04-30 齿轮电动机和风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6582.3A Active CN107294252B (zh) 2014-04-30 2015-04-30 风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8339B2 (zh)
EP (1) EP3139475B1 (zh)
JP (1) JP6514544B2 (zh)
CN (3) CN204578243U (zh)
WO (1) WO20151668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7480B (zh) * 2016-12-30 2023-11-17 东莞市三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引线成型组装装置
JP6946059B2 (ja) * 2017-06-01 2021-10-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ギヤボックス、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060455A (ja) * 2017-09-28 2019-04-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CN108110967B (zh) * 2018-02-13 2024-03-22 钦州学院 用于电机轴上齿轮的自动装置
KR20200095887A (ko) * 2019-02-01 2020-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2020193724A (ja) * 2019-05-24 2020-12-0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US10965189B2 (en) * 2019-08-13 2021-03-30 Bühler Motor GmbH Actuator for a drug administrating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076A (zh) * 2013-12-29 2014-04-23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2194B (en) * 1978-10-13 1983-05-11 Mabuchi Motor Co Electric motor
JPS6218945A (ja) * 1985-07-17 1987-01-27 Ricoh Co Ltd モ−タ接続方法
DE29620445U1 (de) * 1995-11-24 1997-01-16 Vaillant Joh Gmbh & Co Einrichtung zum Fixieren eines Kabels
US5737968A (en) * 1996-05-07 1998-04-14 Hardey; Donald H. Integrated gear mo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JP2002142331A (ja) * 2000-10-31 2002-05-17 Yazaki Corp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体取出し構造
DE20107324U1 (de) * 2001-04-27 2001-06-28 Rose & Krieger Gmbh Co Kg Verstellantrieb
JP3620832B2 (ja) * 2001-05-08 2005-02-16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ダブルダンパー装置
JP4575891B2 (ja) 2006-03-09 2010-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2007321625A (ja) * 2006-05-31 2007-12-13 Nippon Densan Corp ファンモータ
JP2010159902A (ja) 2009-01-07 2010-07-22 Panasonic Corp ダンパー装置および物品貯蔵装置
US8201478B2 (en) * 2009-04-29 2012-06-19 Molon Motor And Coil Corp. Gear box for ice dispenser
CN201973990U (zh) * 2010-12-30 2011-09-1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霜冰箱风门结构
US9198548B2 (en) * 2012-05-30 2015-12-01 George A De Vito, Jr. Closing mechanism for toilet
JP6046437B2 (ja) * 2012-09-28 2016-12-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ギヤードモータおよび蓋体駆動装置
JP6652279B2 (ja) * 2016-06-17 2020-02-19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回転装置及びその回転装置を備える空調システムを有する乗り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076A (zh) * 2013-12-29 2014-04-23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51964A1 (en) 2017-02-23
CN204578243U (zh) 2015-08-19
US10288339B2 (en) 2019-05-14
JP6514544B2 (ja) 2019-05-15
EP3139475A4 (en) 2018-01-03
CN105048683A (zh) 2015-11-11
JP2015223069A (ja) 2015-12-10
CN107294252B (zh) 2020-08-11
CN107294252A (zh) 2017-10-24
EP3139475B1 (en) 2020-04-08
WO2015166894A1 (ja) 2015-11-05
EP3139475A1 (en)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8683B (zh) 齿轮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和风门装置
CN203747537U (zh)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KR101279336B1 (ko) 모터
US8082653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coil made up of rectangular wave-shaped windings
CN102957249A (zh) 马达
JP5328969B2 (ja) 電動機及び集中配電部材
CN102957229B (zh) 电机的定子
CN102577035B (zh) 马达
US8502432B2 (en) Crossover module
US8966742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stator winding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5997589B2 (ja) 分割コア型モータ、および分割コア型モータ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4519191B1 (ja) ステータ用配電部材
JP2011229248A (ja) モータ
JP2013005541A (ja) バスバーの成形方法、バスバー
CN101728888A (zh) 用于电机线圈的配线部件
WO2011055438A1 (ja)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JP5561415B2 (ja) 電動機及び集中配電部材
CN110313115A (zh) 马达
CN104124805B (zh) 集配电环
EP2937978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6813630B2 (ja) 機器用配線集合体
CN103715804B (zh) 集合导体及用于生产集合导体的方法
CN103326500B (zh) 刷握、电刷装置、电动机以及电刷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7546898A (zh) 定子的连接装置、包含连接装置的电机和制造电机的方法
JP580108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成形用治具、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