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5828B -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5828B
CN105035828B CN201510201282.6A CN201510201282A CN105035828B CN 105035828 B CN105035828 B CN 105035828B CN 201510201282 A CN201510201282 A CN 201510201282A CN 105035828 B CN105035828 B CN 105035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release
perforation
bits
perforate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12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5828A (zh
Inventor
窪田太朗
窪田一太朗
深泽英次
长田久
中野贵博
小林拓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932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6634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932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848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8625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7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5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5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5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5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18Means for removing cut-out material or waste
    • B26D7/1818Means for removing cut-out material or waste by pushing 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0092Perfor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02Perforating by punching, e.g. with relatively-reciprocating punch and b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5/08Means for actuating the cutting member to effect the cut
    • B26D5/16Cam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8/00Specific machines
    • B65H2408/10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 B65H2408/1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14Cu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穿孔装置,所述片材穿孔装置具备载置片材的载置台(53)、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台(53)的片材进行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60)、使所述穿孔部件(60)在对片材进行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穿孔移动部件(66)、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66)的穿孔驱动部(70)、被配置在上述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并将残留在空心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80)、使所述屑推出部件(80)在从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推出的推出位置和收纳在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出移动部件(85)和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85)的推出驱动部(70)。

Description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相对于从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依次运出且集聚并做成束的片材进行穿孔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可对将片材束对折了的片材汇总地穿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将从图像形成装置运出的片材局部对齐并进行卡钉装订或者册子状地折在一起的处理装置被广泛公知。这些处理装置有将片材的正中间用卡钉或者粘接剂骑马钉装订并册子状地折在一起的装置。在这样的装置中,在图像形成制装置装刚刚排出后,一张张地进行穿孔,此后,进行装订、中间折叠。但是,若先进行穿孔,若作为片材束折在一起,则存在穿孔位置错开的情况。
存在为了防止该片材中间的穿孔位置错开而做成在进行装订、中间折叠后,将所述折叠片材汇总,进行穿孔处理的处理结构的装置。
例如,日本公开专利2011-84047号公报公开了将骑马钉折叠了的片材汇总,穿孔出冲孔的装置。
该装置是按照骑马钉装订装置、三向裁剪装置、穿孔装置的次序使装置连接,在穿孔装置中,由上下块体把持片材,使穿孔刀从所述块体内突出,对片材束汇总地穿孔出冲孔的装置。
另外,日本公开专利2013-99850号公报公开了下述装置,所述装置是基于手动操作的开孔打孔装置,虽然不是对中间折叠片材束自动地进行穿孔的装置,但是,为了在张数更多的层叠片材穿孔,将穿孔刀做成内部空心的筒状的穿孔刀。再有,所述的装置中,位于所述空心内部并将因穿孔处理而残留在所述空心内部的穿孔屑向穿孔刀外推出的屑的排出棒经弹簧装配在所述穿孔刀的空心内部。因此,在由穿孔刀将层叠片材穿孔的同时,开始片材的排出棒的推压,在穿孔刀穿孔的同时,将穿孔屑推出。
在像上述那样相对于从图像形成装置等运出的片材束,尤其是折叠片材束实施汇总的穿孔处理的装置或者由弹簧将穿孔屑向穿孔刀内推出的装置分别存在下述问题。
首先,日本公开专利2011-84047号公报的装置与像从前那样对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片材一张一张地进行穿孔处理的情况相比,是在折入了片材的状态下一次汇总地进行穿孔的装置,每个片材的穿孔位置不会错开,完成得好。但是,为了将重合的片材束汇总来穿孔,需要穿孔刀有大的力。例如,在将10页中间折叠成为20页的层叠状态下,需要约50千克左右,它随着层叠张数变得大而不得不变大,需要装置的大型化、牢固化、驱动力的大型化。
因此,若如日本公开专利2013-99850号公报所示那样,将穿孔刀筒状地构成为内部空心,则降低片材的相对于刀的阻挡力,能够进行省力化。另外,还能够由排出棒将残留在所述内部空心部的穿孔屑排出。
但是,日本公开专利2013-99850号公报的排出棒经弹簧安装在穿孔刀,进行与穿孔刀一体的动作。为此,尤其是即使将穿孔刀作为内部空心,减少对片材的贯通阻挡,也从穿孔动作的途中开始与排出棒一起推压片材,没有充分实现省力化。另外,在穿孔的片材为薄纸或张数少时,在由弹簧按压的排出棒在穿孔途中按压片材,产生穿孔屑残存,穿孔形状没有成为一定。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使夹在穿孔刀和排出棒之间的弹簧变弱,则这次就不能将残留在穿孔刀的空心内部的穿孔屑充分地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做出的发明,以提供一种因为能够独立地进行用于对片材穿孔的动作和将穿孔屑推出的动作,所以,能够确实地从穿孔部件内部推出穿孔屑,能够使有损穿孔形状的品质的情况少的装置为第1技术问题。
另外,以提供一种与被载置在载置台上的片材的张数、厚度相应地控制是否进行屑推出动作,能够有效地进行穿孔动作以及与其相伴的穿孔屑的推出的装置为第2技术问题。
该发明为了解决第1技术问题采用下述的结构。即,
是对片材实施穿孔处理的装置,具备:载置片材的载置台;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台的片材进行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使所述穿孔部件在对片材进行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穿孔移动部件;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的穿孔驱动部;被配置在上述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并将残留在空心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使所述屑推出部件在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推出的推出位置和向空心内部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出移动部件;和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的推出驱动部。
另外,为了解决第2技术问题,采用下述的结构。即,
具备:载置被运送的片材的载置台;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台的片材进行穿孔的筒状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使所述穿孔部件在对片材进行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穿孔移动部件;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的穿孔驱动部;被配置在上述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并将残留在空心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使所述屑推出部件在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推出的推出位置和向空心内部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出移动部件;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的推出驱动部;控制上述穿孔驱动部和推出驱动部的穿孔控制部,所述穿孔控制部与载置在所述载置台的处理片材的属性信息相应地控制根据每个穿孔部件的穿孔动作由上述屑推出部件进行屑推出动作或者间歇地进行屑推出动作。
该发明通过解决第1技术问题的手段,发挥下述的效果。
因为使对片材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的在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的移动和在所述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滑动,而将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的向推出位置和收纳在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的移动分别独立,所以,能够以空心状进行片材的穿孔,贯通阻挡更少,能够谋求进一步的省力化。
另外,屑的推出部件的移动能够顺畅地进行,能够使从穿孔部件内部推出穿孔屑的排出顺畅,且能够防止穿孔品质的降低。
该发明通过解决第2技术问题的手段,发挥下述的效果。
因为使对片材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的在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的驱动和在所述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滑动,而将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的向推出位置和收纳在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的移动的驱动独立,根据片材的属性状态控制它们,所以,能够谋求更进一步的省力化,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屑的推出部件的移动,另外,因为能够根据需要间歇地进行从穿孔部件内部推出穿孔屑的动作,所以,能够缩短穿孔处理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该发明的将图像形成装置和内置了片材穿孔装置的片材处理装置组合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有关该发明的具备片材穿孔装置的片材处理装置的整体说明图。
图3是图2的片材穿孔装置的侧视剖视说明图。
图4是从图3的片材穿孔装置的片材排出侧开始的正视剖视说明图。
图5是说明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部件和屑推出部件的各前端的状态的图,图5(a)是屑推出部件被收纳在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的图。图5(b)是穿孔部件为了将片材穿孔而移动到穿孔位置的图。图5(c)是屑推出部件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移动到推出位置的图。
图6是表示图3和图4的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部件的穿孔以及屑推出部件的推出动作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6(a)是表示穿孔部件和屑推出部件处于初期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b)是表示由穿孔部件对片材穿孔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c)是由屑推出部件表示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推出穿孔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接着图6表示从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部件的穿孔以及屑推出部件的穿孔和推出动作完成后开始的恢复动作的说明图,图7(a)是表示穿孔和屑推出完成的说明图,图7(b)是表示屑推出部件向初期位置恢复的说明图,图7(c)是表示穿孔部件向初期位置恢复,全部恢复到初期位置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6和图7所示的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以及推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6和图7所示的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以及推出动作的接着图8的流程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说明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部件和屑推出部件的动作的图,图10(a)是在穿孔部件的每次穿孔动作时,屑推出部件从空心内部向推出位置移动的说明图。图10(b)是在穿孔部件的穿孔动作进行了规定次数(3次)后,屑推出部件间歇地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向推出位置移动的说明图。
图11是图2的片材处理装置的控制结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阐述该发明。图1是表示有关该发明的包括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2是片材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内置在片材处理装置的片材穿孔装置的侧视剖视说明图,图4是片材穿孔装置的正视剖视说明图。另外,图5是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部件和穿孔屑的推出部件的放大说明图。图1所示的整体系统由图像形成装置A和片材处理装置B构成,片材穿孔装置50作为单元被装入片材处理装置B。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A从供纸部1向图像形成部2输送片材,在由图像形成部2对片材进行印刷后,从主体排纸口3运出片材。供纸部1将多个尺寸的片材收纳在供纸盒1a、1b,将被指定的片材1张张地分离,向图像形成部2进给。图像形成部2例如配置静电鼓4、被配置在其周围的印字头(激光发光器)5、显影器6、转印充电器7和定影器8,由激光发光器5在静电鼓4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器6使调色剂附着在这里,由转印充电器7在片材上转印图像,由定影器8加热定影。这样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片材从主体排纸口3被依次运出。图示9是循环路径,是从定影器8将对表面侧印刷的片材经主体Z字形路径10进行了表里反转后,再次向图像形成部2进给,对片材的里面侧进行印刷的两面印刷的路径。这样进行了两面印刷的片材在主体Z字形路径10被表里反转,然后,从主体排纸口3被运出。
图示11是图像读取装置,由扫掠单元13扫描被放置在压盘12上的原稿片材,经反射镜、集光透镜,由光电转换元件14电气性地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在由图像处理部例如进行了数字处理后,向数据储藏部17转送,向激光发光器5输送图像信号。另外,图示15是原稿输送装置,是将收容在原稿积存器16的原稿片材向压盘12进给的进给器装置。
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A设置控制部(控制器),从控制器面板18设定图像形成条件,例如,指定片材尺寸、指定彩色·单色印刷、指定打印份数、指定单面·双面印刷、指定放大·缩小印刷等打印输出条件。另一方面,构成为,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由上述扫掠单元13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外部的网络转送的图像数据被积蓄在数据储藏部17,从所述数据储藏部向缓冲存储器转送图像数据,从所述缓冲存储器19依次向激光发光器5移送数据信号。
另外,还从上述控制器面板18在输入指定图像形成条件的同时,输入指定片材处理条件。该片材处理条件如下所述。
[片材处理装置的结构]
与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A连结的片材处理装置B被设定成,在从图像形成装置A的主体排纸口3收入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片材,可进行下述的片材处理。
首先,构成为可指定(1)将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片材收容在第1排纸托盘21(前述的“打印输出模式”);(2)将来自主体排纸口3的片材束状地局部对齐,由端面装订卡钉装置33装订,然后收纳在第1排纸托盘21(前述的“卡钉装订模式”);(3)将来自主体排纸口3的片材由作为第2处理托盘的积存器部35束状地局部对齐,在所述片材束的正中间用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0装订,然后折叠成册子状,收纳在第2排纸托盘22(前述的“片材束骑马钉装订束折叠模式”);(4)在将骑马钉装订且折叠成册子状的片材束的折痕附近将束汇总,进行穿孔,收纳在第2排纸托盘(前述的“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模式”。)等。
另外,在“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模式”中,进一步与片材张数、厚度等片材的属性信息相应地设定是相对于穿孔的片材按照所有的每个片材执行屑推出,还是间歇地执行屑推出。另外,还设定根据操作者的指示,在最终处理工序强制地执行出屑的“手动出屑”。针对这些将在后面阐述。
但是,片材处理装置A如图2所示,在壳体20具备上述第1排纸托盘21和第2排纸托盘22,设置具有与主体排纸口3相连的运入口23的片材运入路径P1。该片材运入路径P1由在壳体20大致水平方向的直线路径构成。而且,配置从该片材运入路径P1分支,将片材向反转方向移送的第1Z字形运送路SP1和第2Z字形运送路SP2。而且,第1Z字形运送路SP1在路径下游侧从片材运入路径P1分支,第2Z字形运送路SP2在路径上游侧从片材运入路径P1分支,两运送路相互隔开距离配置。
以前述那样的路径结构在片材运入路径P1配置运入辊24和排纸辊25。排纸辊25可正反转。另外,在片材运入路径P1配置向第2Z字形运送路SP2引导片材的路径切换片(未图示出),与螺线管等工作构件连结。另外,在片材运入路径P1,在运入辊24的下游侧设置对来自运入口23的片材进行盖章处理的图章构件或者将片材1张张地穿孔处理的1张穿孔单元28。
[第1Z字形运送路SP1的结构]
如图2所示,配置在片材运入路径P1的下游侧(装置后端部)的第1Z字形运送路SP1像下述那样构成。在片材运入路径P1,在其出口端设置排纸辊25,设置装载并支撑该排纸辊25的片材的处理托盘29。在该处理托盘29的上方配置正反转辊30,该正反转辊30与离开与托盘上的片材相接的位置的待机位置之间升降自由。连结该正反转辊30,控制成在片材进入处理托盘29上时,在该图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片材后端从排纸辊25被排纸且进入托盘上后,在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处理托盘29上构成第1Z字形运送路SP1。
在上述的第1Z字形运送路SP1的下游侧配置第1排纸托盘21,该第1排纸托盘21被构成为支撑被导向第1Z字形运送路SP1以及第2Z字形运送路SP2的片材的前端。
在上述的处理托盘29的排纸方向后端部配置端面装订卡钉装置33。该卡钉装置33对被集聚在处理托盘29上的片材束的后端缘的1处或多处进行卡钉装订。进行了装订处理的片材束从第1排纸托盘21被排出。
上述那样构成的第1Z字形运送路SP1在所述(2)的“卡钉装订模式”时,将来自排纸辊25的片材局部对齐在处理托盘29上,端面装订卡钉装置33对该片材束在后端缘的1处或多处进行卡钉装订。另外,在所述(1)的“打印输出模式”时,不是Z字形运送来自排纸辊25的片材,而是通过正反转辊30的图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将沿处理托盘29输送的片材向第1排纸托盘21运出。
[第2Z字形运送路的结构]
对从该片材运入路径P1分支的第2Z字形运送路SP2的结构进行说明。该第2Z字形运送路SP2如图2所示,是在将片材以被排纸辊25夹住的状态从正转开始反转,并对被Z字形运送来的片材进行引导的运送路。该运送路如图2所示,在壳体20配置在大致竖直方向,在路径入口配置运送辊36,在路径出口配置出口运送辊37。另外,在第2Z字形运送路SP2的下游侧设置将从该运送路输送的片材局部对齐,并暂时集聚的构成第2处理托盘的积存器部35。图示的积存器部35由移送片材的运送导向器构成。在该积存器部35配置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0和折叠辊45。以下,依次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说明。
[积存器部的结构]
首先,积存器部35由对片材的运送进行导向的导向器部件形成,被构成为将片材装载并收纳在该导向器上。图示的积存器部35与第2Z字形运送路SP2相连,在壳体20的中央部配置在大致竖直方向。据此,小型、紧凑地构成装置。该积存器部35被形成为在内部收纳最大尺寸片材的长度形状,尤其是图示的积存器部构成为向配置后述的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0和折叠辊45的一侧突出地弯曲或屈曲的形状。
在上述积存器部35的运送方向后端侧连续设置与前述的第2Z字形运送路SP2的出口端重叠的Z字形进入路35a。这是为了通过使被该积存器部35支撑的装载完(在先)片材的后端与从第2Z字形运送路SP2的出口运送辊37输送的运入(后续)片材的前端重叠,来确保集聚的片材的页位次。另外,积存器部35在导向器下游侧配置限制片材的运入方向前端的作为挡块构件的前端限制部件(下面称为挡块38),该挡块38被构成为可沿积存器部35移动地由导轨等支撑,通过未图示出的移动马达等移位机构,使片材在向积存器部35运入的位置和在集聚方向的正中间进行装订的位置以及在折叠辊45折叠的位置进行位置移动。
[骑马钉装订订书器的说明]
接着,位于该积存器部35的上方的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0由将卡钉针钉进片材束的驱动单元41和将被钉进的卡钉针的脚部向相互面对面的方向折曲的夹钳单元42构成,各个单元被构成在隔着积存器部35相向的位置,通常在成为片材长度的二分之一的图示X的装订位置装订片材。另外,该骑马钉装订订书器作为装订片材束的斯普鲁针(スープル针)除使用金属的针外,也可以使用由纸制构成的纸制针、不使用针的压附、在片材刻上压痕来进行骑马钉装订。
[折叠辊的说明]
接着,对折叠辊45的结构进行说明。在配置在上述的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0的下游侧的折叠位置Y,如图2所示,具备将片材束折在一起的折叠辊45和将片材束插入该折叠辊45的夹住位置的折叠刀片46。折叠辊45由相互压接的一对压接辊构成,该压接辊大致被形成为最大片材的宽度的长度。该折叠辊45由未图示出的压缩弹簧相互在压接方向弹压。上述一对压接辊由橡胶辊等的摩擦系数比较大的材料形成。
另外,如图2所示,可进退地配置朝向上述的压接辊的压接位置侵入的折叠刀片46。该折叠刀片46在片材束由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0进行骑马钉装订后移动,以便将该装订位置推入折叠辊45,与该动作联动,通过折叠辊45进行压接旋转,逐渐将骑马钉装订片材对折地进行中间折叠。在该途中,折叠刀片46向原来的位置恢复,为下个片材束的运入做准备。折叠刀片的移动位置作为折叠位置Y被表示在图2,该位置与片材作为束由装订针装订的位置X一致。
[片材穿孔装置的说明]
上述的折叠辊45做成中间折叠片材,且将其片材束沿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向下游侧运送。在其下游侧配置将该中间折叠片材束向第2排纸托盘22排出的束排出辊49。在上述的折叠辊45和束排出辊49的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配置有关该发明的片材穿孔装置50。
该片材穿孔装置50如图2所示,隔着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配置底座单元51,在该通道的下方配置收纳因穿孔而产生的穿孔屑的穿孔屑箱52。
下面,根据图3至图5,说明有关该发明的片材穿孔装置50的结构。图3是图2的片材穿孔装置50的侧视的剖视说明图,图4是从该装置的束排出侧开始的正视剖视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3以及图4的片材穿孔装置的穿孔部件60和屑推出部件80的各前端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a)是在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收纳屑推出部件80的图,图5(b)是穿孔部件60为将片材穿孔而移动到穿孔位置的图,图5(c)是屑推出部件80从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移动到推出位置的图。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片材穿孔装置50在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的下方配置片材的载置台53。在该载置台53设置检测从上游侧的折叠辊45运送来的片材的传感器Sen1和由后述的穿孔部件60的作为穿孔刀的穿孔部件前端60a所贯通的穿孔用冲模55。
另一方面,在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的上方配置具备片材收入上导向器57的单元底座56。该单元底座56设有由穿孔部件60和将在穿孔时产生的穿孔屑从穿孔部件60内部推出的棒形状的作为推出部件的屑推出部件80所贯通的底座贯通孔58。
隔着该底座贯通孔58,在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图示左侧)配置对片材束汇总地进行穿孔的穿孔单元51a,在上游侧(图示右侧)设置将残留在穿孔部件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单元51b。下面,对这些进行说明。
[穿孔单元的说明]
首先,穿孔单元51a将内部空心且在筒状的穿孔部件前端60a具有穿孔刀的穿孔部件60可升降地支撑在上述底座贯通孔58。该穿孔部件60其上端被形成为伞状。在该穿孔部件60设置穿孔杆62,该穿孔杆62的一端具有单元底座56转动自由地结合的穿孔杆托架结合部63,另一端具有与穿孔部件60上端的伞部分结合的穿孔杆结合销61。在该穿孔杆62的长边方向的正中间配置由以穿孔杆托架结合部63为支点摆动的偏心凸轮构成的作为穿孔移动部件的穿孔凸轮66。另外,在穿孔杆62的穿孔凸轮66的位置设置穿孔凸轮支承件64,另外,在穿孔杆托架结合部63附近,该穿孔凸轮支承件64总是与穿孔凸轮66抵接,向恢复方向弹压的穿孔杆弹簧65夹在与单元底座56之间。
另外,穿孔部件60的上述伞部分和穿孔杆结合销61的结合如图4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因穿孔杆62而升降的移动销61a由结合部件61b从两侧支撑伞部分。
但是,上述的穿孔凸轮66在偏心的位置与穿孔凸轮驱动轴67结合,经穿孔凸轮单向离合器71与作为穿孔驱动部的单一的驱动马达70连结。另外,在该穿孔凸轮66的周面粘贴使传感器(Sen2)检测该穿孔凸轮66的位置的标记。若该Sen2检测到图示68,则表示代表穿孔部件60处于退让位置的穿孔凸轮原来位置,若检测到图示69,则表示穿孔部件60处于作为穿孔位置代表完成了对片材穿孔的穿孔凸轮下端位置。因此,若该Sen22次检测标记,则穿孔部件60往复升降。
[屑推出单元的说明]
接着,屑推出单元51b具有棒状的屑推出部件80,该棒状的屑推出部件80嵌合在内部空心且具有筒状的穿孔刀的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上下滑动。在该屑推出部件80配设推出杆82,该推出杆82的一端由推出托架结合部84转动自由地安装在设于单元底座56的移动杆支撑托架79,另一端由推出杆结合销81结合在屑推出部件80的上端。另外,在该推出杆82的长边方向的正中间配置由以推出托架结合部84为支点摆动的偏心凸轮构成的作为推出移动部件的推出凸轮85。另外,在推出杆82的推出凸轮85的位置设置推出凸轮支承件83,在推出托架结合部84附近,该推出凸轮支承件83总是与推出凸轮85抵接,为了恢复而返回的推出杆弹簧89夹在与单元底座56之间。
上述的推出凸轮85在偏心的位置与推出凸轮驱动轴91结合,经推出凸轮单向离合器88与作为推出驱动部的驱动马达70连结。另外,在该推出凸轮85的周面粘贴由传感器(Sen3)检测该推出凸轮85的位置的标记。若该Sen3检测到图示86,则表示代表屑推出部件80的屑推出部件前端80a处于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的穿孔凸轮原来位置,若检测到图示87,则表示屑推出部件前端80a处于从穿孔部件60突出并将载置台53的穿孔用冲模贯通的推出位置。因此,若该Sen32次检测标记,则屑推出部件80在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往复升降。
[穿孔驱动部和推出驱动部的说明]
这里,虽然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有所提及,但是,对构成穿孔驱动部以及推出驱动部的驱动马达70及其驱动系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驱动马达70被固定在竖立设置于单元底座56的马达支撑托架72,其马达驱动轴73被突出地设置。来自该马达驱动轴73的驱动被设置在其轴上的齿轮分支,经穿孔凸轮单向离合器71与穿孔凸轮驱动轴67连接,经推出凸轮单向离合器88与推出凸轮驱动轴91连接。
因此,若驱动马达70的马达驱动轴73正转,则穿孔凸轮单向离合器71被连接,驱动使穿孔凸轮66移动的穿孔凸轮驱动轴67。该穿孔凸轮66的旋转由Sen2检测,动作被控制。
另一方面,若驱动马达70的马达驱动轴73反转,则穿孔凸轮单向离合器71的驱动传递被隔断,推出凸轮单向离合器88被连接,驱动使推出凸轮85移动的推出凸轮驱动轴91。该推出凸轮85的旋转由Sen3检测,动作被控制。这些Sen2、Sen3各传感器和驱动马达70以及检测向片材穿孔装置的运入、排出的Sen1与后述的作为穿孔控制部的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部123连接。驱动马达70由该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部123控制驱动及其驱动方向。这样,本申请的驱动系通过驱动马达70的正转、反转的切换进行驱动的卡合脱离,做成单一的驱动源。
[穿孔部件和屑推出部件的位置关系]
这里,根据图5,对相对于单元底座56的底座贯通孔可升降的在前端具有穿孔刀且内部空心、筒状的穿孔部件60和在该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升降移动的棒形状的屑推出部件80进行说明。首先,图5(a)中,穿孔部件60位于单元底座56的底座贯通孔58的退让位置,屑推出部件80位于被收纳在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在该状态下,为了不妨碍沿中间折叠束运送通道BP输送的折叠片材的运送,穿孔部件60的穿孔部件前端60a还有屑推出部件80的屑推出部件前端80a都没有从单元底座56的下面向下方突出。
接着,图5(b)是表示由穿孔部件60的穿孔刀在折叠片材束的规定位置进行穿孔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作为穿孔部件60的穿孔刀的穿孔部件前端60a插入图3所示的穿孔用冲模55,对片材实施穿孔处理,其穿孔屑残留在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该穿孔屑可残留的范围作为屑残留范围60b被表示。在该发明中,设定在能够收纳30张左右的穿孔屑的范围。因此,折叠片材一份10张左右可收纳3份左右,在为一份张数少的折叠片材时,若多次由屑推出部件80一次进行推出动作,则处理效率提高。这点将使用图10在后面阐述。
图5(c)表示在穿孔部件60的穿孔部件前端60a位于被插入穿孔用冲模55的穿孔位置的状态下,棒形状的屑推出部件80位于将残留在穿孔部件60的屑残留范围60b的穿孔屑朝向穿孔屑箱52推出的推出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因为是穿孔部件前端60a被插入穿孔用冲模55的状态,所以,穿孔屑不会在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中落下并散乱,穿孔屑被确实地收纳在穿孔屑箱52。
[片材穿孔装置的动作说明]
从这里开始,根据图6到图9,对片材穿孔装置50的穿孔以及屑推出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图6是表示图3和图4的片材穿孔装置50的穿孔部件60的穿孔以及屑推出部件80的推出动作的动作状态说明图,图6(a)是表示穿孔部件60和屑推出部件80处于初期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b)是表示由穿孔部件60对片材穿孔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c)是表示由屑推出部件80从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推出穿孔屑的状态的说明图,均表示穿孔部件60以及屑推出部件80的去路动作。
图7是接着图6表示从片材穿孔装置50的穿孔部件60的穿孔以及屑推出部件的穿孔和推出动作完成后开始的返回动作的说明图,图7(a)是表示穿孔和屑推出完成的说明图,图7(b)是表示屑推出部件80向作为初期位置的收纳位置恢复的说明图,图7(c)是表示穿孔部件60向作为初期位置的退让位置恢复,全部恢复到初期位置的说明图,均表示穿孔部件60以及屑推出部件的归路过程。
图8和图9是表示上述片材穿孔装置50的穿孔以及推出动作的流程图。另外,为了说明方便,按照图8和图9所示的每个步骤(图中用S数字表示),参见图6和图7的动作时状态图进行说明。
[穿孔部件和屑推出部件的去路动作]
操作者通过输入构件111在后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0的模式设定构件112设定相对于折叠片材汇总穿孔的“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模式”。另外,此时,或者可以在该模式设定中,设定将穿孔屑强制性地推出的“手动屑推出”。
首先,第一份折叠片材束由折叠辊45运送,若由传感器Sen1检测到前端,则从该检测确认折叠片材的折叠侧前端是否位于穿孔位置(S1)。此后,向进行穿孔的规定位置运送折叠片材(S2)。该状态表示在图6(a),穿孔部件60位于退让位置,屑推出部件80位于在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收纳其前端80a的收纳位置。这些位置均为不从单元底座56的下面突出的位置,不会妨碍折叠片材束在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的运送。
若完成折叠片材向可穿孔的规定位置的运送(S2),则驱动马达70开始在正转方向(顺时针方向)进行驱动旋转。据此,穿孔凸轮66也在图6的顺时针方向旋转(S3),下推穿孔杆62。通过该下推,内部空心且具有筒状的穿孔刀的穿孔部件60的穿孔部件前端60a贯通被设置在载置台53上的穿孔用冲模55,抵达作为折叠片材的规定位置的穿孔位置。该穿孔位置旋转,直至传感器检查到代表图3所示的穿孔凸轮66的穿孔凸轮下端位置69的标记(S4)。若该穿孔凸轮66旋转半圈,则代表穿孔凸轮下端位置69的标记被Sen2检测,到达上述的穿孔位置,停止对穿孔凸轮66进行驱动的驱动马达70的正转(S5)。
在下个步骤S6中,根据来自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0的信号以及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部123判断在上述中穿孔的折叠片材的张数比规定张数多吗?比规定厚度厚吗?未进行穿孔屑的推出动作而进行了3次穿孔吗?是否存在基于手动推出的指示等。另外,该判断也可以在进行穿孔动作前判断,折叠片材厚度比规定厚度厚吗?或者基于手动的推出指示也可以不是收到来自外部装置的指示,而是仅在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内进行判断。
这里,按照片材张数为规定以上(在该实施例中,在例如折叠片材的状态下,例如为32张)继续进行说明。因为作为片材属性信息,片材张数比规定张数多,所以,设定成由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部123进行每次由屑推出部件80进行推出动作的控制。折叠片材成为在穿孔部件60被穿孔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驱动马达70反转。据此,推出凸轮驱动轴91在逆时针方向旋转,推出凸轮85也在相同方向旋转(S7)。通过该旋转,推出杆82下推屑推出部件80。在旋转后,若代表推出凸轮85的推出位置的标记被传感器Sen3检测到,则如图6(c)所示,屑推出部件80从穿孔部内的空心内部被推出(S8)。这样一来,停止驱动马达70的反转(S9)。据此,穿孔屑被推出并集聚在穿孔屑箱内。
[穿孔部件和屑推出部件的归路动作]
屑推出部件80向推出位置移动,将穿孔屑推出并排出,此后,使驱动马达70至此为止同样地按逆时针方向开始旋转驱动(S10)。这样一来,通过屑推出部件80的推出杆弹簧89的返回力,开始穿孔部件60向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的恢复(S11)。此后,停止推出凸轮85,屑推出部件80向初期的收纳位置恢复,停止驱动马达70的驱动。
因为在屑推出部件80恢复时,覆盖屑推出部件80的外周的空心状的穿孔部件60也成为滑动导向器,所以,假使在推出部件前端80a附着了穿孔屑,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其移动的过程中,穿孔屑被穿孔部件60引导而被集聚在穿孔屑箱内,能够散乱在中间折叠片材束运送通道PB的情况少。
若屑推出部件80向初期的收纳位置恢复,则这次使驱动马达70在顺时针方向正转。这样一来,穿孔凸轮66也在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据此,穿孔部件60向初期的退让位置返回。通过该返回,停止驱动马达70,为下个动作做准备。
接着,作为1个作业,确认有无下个折叠片材束(S16)。在存在下个折叠片材束的情况下,返回图8的片材是否在规定位置(S1)前,反复进行至此所说明的动作,直至达到作为1个作业被指定的束份数。
若达到被指定的折叠片材束张数,则进入下个步骤。这里,由操作者特别确认是否进行了“手动屑推出”的排出指示(S17)。若手动的屑推出动作一次都没有进行,则与载置台上是否存在折叠片材束无关,为了进行由推出部件60进行的穿孔屑的推出动作,而使穿孔部件60暂时向穿孔位置移动(S5)。此后,使屑推出部件80向推出位置移动(S9),向收纳位置移动(S12)。此后,使穿孔部件60向退让位置返回(S15)。通过该动作,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60成为在与位于载置台53上的穿孔用冲模55之间产生滑动导向器的形态,即使假设在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存在穿孔屑,也必然可使之落下并集聚在穿孔屑箱52内。
[由穿孔屑的推出部件进行的间歇推出]
接着,在图8的流程图的S6的步骤中,与刚才的情况相反,在作为片材属性信息有别于片材张数比规定张数多吗?厚度比规定厚度厚吗的片材属性信息,判断为没有进行屑推出而进行了3次穿孔动作吗?是作业的最终的片材束吗?存在基于手动指示的推出动作的指示吗?的任意一个为“NO”的情况下,不进行屑推出部件80的动作,而是执行穿孔部件60向退让位置的返回,再次进行穿孔部件60向穿孔位置的动作。
使用图10对进行该动作的优点进行说明。该图是表示例如穿孔8份将对3张片材进行中间折叠的6张片材束的情况的图。图上层的图10(a)表示在全部8份中,在穿孔部件60从退让位置向穿孔位置移动的期间,屑推出部件80从收纳位置移动到作为推出位置的排出位置的状态。即,相对于穿孔部件8次的往复动,进行8次屑推出部件80的往复动。
与此相对,图下层的图10(b)中,相对于穿孔部件60的3次穿孔动作,进行1次屑推出部件80的推出动作。这是在通过图5(b)说明的屑残留范围60b留存3次穿孔屑,使推出动作少的结构。据此,能够理解为,与图10所示的上层的图10(a)的处理相比,下层的图10(b)的处理快处理2次的程度。这以穿孔部件60在穿孔位置和退让位置的往复动作短为起因。在该实施例中,按照8份进行了说明,但是,处理份数越多,处理速度越产生差,通过图10(b)的屑推出部件80的间歇推出,能够提高处理速度。
另外,在该发明中,片材属性信息是指片材的张数、厚度、材质等对穿孔处理有影响的片材的信息。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作为片材的属性信息,以片材张数是在规定张数以下或者是否是超过规定张数的张数为基准,但是,也可以有别于此,以折叠片材束的整体是否是超过规定厚度的厚度为基准。另外,也可以设定1张片材是厚的片材还是薄的片材,将它乘以张数的信息作为片材属性信息,将它与设定的标准相比较,设定是在每次穿孔动作时进行推出动作还是间歇地进行推出。
另外,在至此为止的说明中,如图6、图7所示,在载置在载置台53的折叠片材束和支撑穿孔部件60、屑推出部件80等的单元底座56之间形成间隙。但是,也可以在穿孔时,使该单元底座56整体向载置台53侧移动,由单元底座56和载置台53夹持并压在折叠片材束,进行穿孔或者屑推出的动作。在该状态下,也是在穿孔动作完成后,使推出部件80向推出位置移动,恢复也是使屑推出部件80先向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恢复,因此,穿孔屑不会被片材穿孔刀截面卡定或阻碍落下,能够顺畅地落下并集聚在穿孔屑箱。
[控制结构的说明]
根据图11的框图,说明具备至此所说明的片材穿孔装置50的片材处理装置B以及包括该片材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控制结构。具备图像形成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110从设置在控制面板的输入构件111输入所期望的处理。该输入通过模式设定构件控制片材处理装置B的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
该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装置B的处理模式如已经说明的那样,被构成为可指定(1)“打印输出模式”、(2)“卡钉装订模式”、(3)“片材骑马钉装订束折叠模式”、(4)“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模式”。
另外,在上述的“片材汇总穿孔模式”中,进一步与片材张数、厚度等片材属性相应地设定是相对于穿孔的片材按照所有的每个片材执行屑推出还是间歇地执行屑推出。另外,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指示,从输入构件111设定在最终处理工序强制性地进行屑推出的“手动屑推出”。另外,该手动的设定也可以在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由按钮开关等直接进行。
片材处理装置B具备可根据上述的指定的模式进行动作的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容纳了动作程序的ROM和存储了控制数据的RAM。而且,该片材处理装置控制部115具备控制该装置内的片材运送的片材运送控制部116、由1张穿孔单元28按照每1张对片材进行穿孔处理的1张穿孔控制部117、在处理托盘29进行片材的集聚控制的处理托盘控制部118、对作为片材束被集聚在该处理托盘29的片材的端面侧装订并在装订后排出的端面装订控制部119。
在装订片材束的片材运送方向的1/2附近的骑马钉装订或中间折叠的情况下,由将片材束集聚在片材的积存器部35的积存器部控制部120进行控制。该积存器部控制部120生成限制1张张地被运入积存器部35的片材的前端的挡块38、由未图示出的片材侧缘整理部件排列的片材束。再有,具备骑马钉装订控制部和片材中间折叠控制部122,所述骑马钉装订控制部控制骑马钉装订订书器,以便将卡钉针等钉进片材束的正中间,所述片材中间折叠控制部122进行控制,以便由折叠刀片46将进行了骑马钉装订的片材束推入折叠辊45,实施中间折叠。
具备相对于该中间折叠片材,按照至此所说明的“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模式”、“手动屑推出”,控制片材穿孔装置50的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部123。此后,结束了汇总穿孔的中间折叠片材由控制兼作为束移送的折叠辊45、束排出辊49的中间折叠片材排出控制部124控制,被排出并集聚在第2排纸托盘。
就与该发明特别相关的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而言,至此为止通过各机构的说明以及图6到图9的各动作状态说明图以及动作流程图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这里的说明,但是,按照其内容控制片材穿孔装置50。
根据上面说明的用于实施该发明的各方式,发挥下述那样的效果。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对片材实施穿孔处理的装置,所述片材穿孔装置具备载置片材的载置台53、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台53的片材进行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60、使所述穿孔部件在对片材进行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穿孔移动部件66、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66的穿孔驱动部70、被配置在上述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并将残留在空心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80、使所述屑推出部件80在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推出的推出位置和向空心内部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出移动部件85和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55的推出驱动部70。
据此,因为能够使穿孔部件60向对片材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的移动动作和屑推出部件80的向从穿孔部件空心内部推出屑的推出位置和收纳在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的移动分别独立地动作,所以,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片材的穿孔省力化,且能够确实地将穿孔屑从穿孔部件内推出并排出,能够使穿孔形状的品质为一定的片材穿孔装置。
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的片材穿孔装置,上述穿孔驱动部70和推出驱动部70在由所述穿孔驱动部70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66,使所述穿孔部件60向穿孔位置移动并对片材进行穿孔后,使所述推出驱动部70延迟地工作,由所述推出移动部件85使所述屑推出部件80向推出位置移动。
据此,因为在由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60对片材进行穿孔,此后,由屑推出部件70将穿孔屑推出,所以,在穿孔中,推出部件不会推压片材,更进一步的穿孔时的省力化成为可能,在穿孔动作的途中,将穿孔部分的片材破坏的情况也少。另外,能够提供一种穿孔屑也在穿孔部件的内部被导向而被顺畅地推出的片材穿孔装置。
3.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2记载的片材穿孔装置,上述穿孔驱动部70和推出驱动部70在由上述屑推出部件80从穿孔部件60推出穿孔屑后,驱动推出移动部件70,使屑推出部件80向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恢复,此后,使穿孔移动部件60延迟地驱动,使穿孔部件位于退让位置。
据此,因为向初期位置的恢复动作在首先使屑推出部件80恢复到收纳位置后,使穿孔部件60恢复到退让位置,所以,空心内部成为屑推出部件的恢复导向器,能够顺畅地返回收纳位置。
4.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3记载的片材穿孔装置,上述穿孔移动部件66以及所述推出移动部件85的每一个由偏心凸轮构成。
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穿孔部件60以及屑推出部件80往复移动的片材穿孔装置。
5.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一种片材穿孔装置,上述穿孔驱动部70和推出驱动部70由单一的驱动马达70构成,通过所述驱动马达70的旋转方向,切换使作为穿孔移动部件60的偏心凸轮旋转,还是使作为推出移动部件85的偏心凸轮移动。
据此,因为将驱动源做成单一的马达70,通过旋转方向的切换,能够选择使穿孔部件60移动,还是使屑推出部件80移动,即使独立地驱动,也不会存在多个驱动源,所以,能够提供一种装置的成本可以降低的片材穿孔装置。
6.再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对被运送的片材实施穿孔处理的装置,片材处理装置具备载置片材的载置台53、对载置在所述载置台53的片材进行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60、使所述穿孔部件60在对片材进行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穿孔移动部件66、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66的穿孔驱动部70、被配置在上述穿孔部件60的空心内部并将残留在空心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80、使所述屑推出部件80在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推出的推出位置和收纳在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出移动部件85、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的推出驱动部70、和控制上述穿孔驱动部70和推出驱动部70的穿孔控制部123,所述穿孔控制部123与载置在所述载置台53的片材的属性信息相应地控制根据每个穿孔动作由上述屑推出部件80进行屑推出动作或者间歇地进行屑推出动作。
据此,因为能够使穿孔部件60的向将片材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的移动动作和屑推出部件80的向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将屑推出的推出位置和收纳在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的移动分别独立地动作,根据片材的属性信息控制屑推出动作是在每次穿孔时进行还是间歇地进行,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穿孔动作以及与之相伴的穿孔屑的推出。
7.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6记载的片材处理装置,上述穿孔控制部123在作为片材的属性信息的载置在所述载置台53的片材的张数在规定以下时或者载置的片材的厚度在规定以下时,在进行规定次数的穿孔处理后,由屑推出部件80从穿孔部件60内间歇地推出穿孔屑,另一方面,在作为所述属性信息的片材的张数超过规定张数时或者片材的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时,按照所述穿孔部件60的每个穿孔动作进行由所述屑推出部件80进行的屑推出动作。
据此,因为在片材张数或者厚度在规定以下时,残留在穿孔部件60内的穿孔屑的量没有那么多,所以,在残留某种程度的穿孔屑后,由屑推出部件80间歇地将穿孔屑推出,因为在片材张数或者厚度超过规定值时,穿孔部件60的每次穿孔动作时进行推出,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尤其在规定张数以下或规定厚度以下的片材时提高了穿孔处理能力的片材处理装置。
8.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6记载的片材处理装置,上述穿孔驱动部和所述推出驱动部由单一的驱动马达70构成,所述穿孔控制部123根据驱动马达70的旋转方向切换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66使穿孔部件60移动还是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85使屑推出部件80移动。
据此,因为将驱动源做成单一的马达70,通过旋转方向的切换,能够选择使穿孔部件60移动还是使屑推出部件80移动,不会具有多个驱动源,所以,能够提供一种装置成本可以降低的片材处理装置。
9.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7记载的片材处理装置,上述穿孔控制部123在判断为载置在所述载置台的片材是最终的片材时,即使在是片材的张数在规定张数以下或者片材的厚度在规定厚度以下,不进行推出动作的设定的情况下,也使上述屑推出移动部件动作,进行推出动作。
据此,因为在片材张数、厚度在规定以下的情况下,即使在相对于穿孔动作间歇地进行穿孔屑的推出动作时,在判断为载置在载置台的片材为1个作业内的最终时,也进行穿孔屑的推出动作,所以,在下个作业时,不必进行特别的初始设定即能够有效地进行穿孔动作。
10.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上述7记载的片材处理装置,上述穿孔控制部在被进行手动的屑推出指示时,在所述穿孔部件向片材的穿孔动作完成后,在使所述穿孔部件位于穿孔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屑推出移动部件动作,进行推出动作,此后,使所述穿孔部件向退让位置恢复。
据此,是在被进行穿孔屑推出的手动指示时,预先使穿孔部件工作,位于穿孔位置,使屑推出部件工作的片材处理装置,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假设穿孔屑残留在穿孔部件内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排出屑散乱的片材处理装置。
11.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具有将片材作为束来集聚的积存器部5和包括对集聚的片材实施折叠处理的折叠辊45等的折叠处理部,在所述折叠处理部的下游侧配置上述1所述的片材穿孔装置。
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上述1记载的作用效果的片材处理装置。
1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由依次在片材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2和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部2的片材实施规定的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B构成,所述片材处理装置B具备上述11记载的片材穿孔装置50。
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上述11记载的作用效果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中,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各部,对权利要求书中的各构成要素标注参考符号,明确了两者的关系。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形,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所含的所有的技术内容为本发明的对象。至此为止的实施方式是表示了合适的例子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本实施方式公开的内容实现各种替代例、修改例、变形例或者改进例,这些也包括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范围内。
本申请主张通过参见而援用在这里的2014年4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93238号、同日申请的日本专利出申请号2014-93239号的优先权。
符号说明
A:图像形成装置;B:片材处理装置;X:骑马钉装订位置;Y:折叠位置;PB:片材束运送通道;35:积存器部;40:骑马钉装订订书器;45:折叠辊;49:束排出辊;50:片材穿孔装置;51:底座单元;51a:穿孔单元;51b:推出单元;52:穿孔屑箱;53:载置台;56:单元底座;58:底座贯通孔;60:穿孔部件;60a:穿孔部件前端;62:穿孔杆;65:穿孔杆弹簧;66:穿孔凸轮(穿孔移动部件);67:穿孔凸轮驱动轴;68:穿孔凸轮原来位置(退让位置);69:穿孔凸轮下端位置(穿孔位置);70:驱动马达(穿孔驱动部、推出驱动部);71:穿孔凸轮单向离合器;80:屑推出部件;80a:屑推出部件前端;82:推出杆;85:推出凸轮(推出移动部件);86:推出凸轮原来位置(收纳位置);87:推出凸轮下端位置(推出位置);88:推出凸轮单向离合器;89:推出杆弹簧;123:中间折叠片材汇总穿孔控制部(穿孔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片材穿孔装置,是对片材实施穿孔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载置片材的载置台;
对被载置在所述载置台的片材进行穿孔的内部空心的穿孔部件;
使所述穿孔部件在对片材进行穿孔的穿孔位置和从它退让的退让位置之间移动的穿孔移动部件;
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的穿孔驱动部;
被配置在上述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并将残留在空心内部的穿孔屑推出的屑推出部件;
使所述屑推出部件在从穿孔部件的空心内部推出的推出位置和向空心内部收纳的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推出移动部件;和
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的推出驱动部,
上述穿孔驱动部和所述推出驱动部由单一的驱动马达构成,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的切换,选择是利用上述穿孔移动部件使穿孔部件移动还是利用上述推出移动部件使推出部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马达在通过向一个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述穿孔移动部件,将所述穿孔部件向穿孔位置移动,对片材进行穿孔后,使所述推出驱动部延迟地工作,由所述推出移动部件使所述屑推出部件向推出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马达在通过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而从所述穿孔部件推出穿孔屑后,驱动所述推出移动部件,使所述屑推出部件向空心内部的收纳位置恢复,此后,延迟地驱动穿孔移动部件,使所述穿孔部件向退让位置恢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孔移动部件以及所述推出移动部件的每一个由偏心凸轮构成。
5.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片材作为束来集聚的积存器部和对集聚的片材实施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部,
在所述折叠处理部的下游侧配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穿孔装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在片材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构件和
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构件的片材实施规定的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构成,
所述片材处理装置具备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穿孔装置。
CN201510201282.6A 2014-04-29 2015-04-24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035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2510.3A CN107577123B (zh) 2014-04-29 2015-04-24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3238 2014-04-29
JP2014093239A JP6366342B2 (ja) 2014-04-29 2014-04-29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3238A JP6328480B2 (ja) 2014-04-29 2014-04-29 シート穿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シート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3239 2014-04-2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2510.3A Division CN107577123B (zh) 2014-04-29 2015-04-24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5828A CN105035828A (zh) 2015-11-11
CN105035828B true CN105035828B (zh) 2018-03-06

Family

ID=5433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1282.6A Active CN105035828B (zh) 2014-04-29 2015-04-24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0862510.3A Active CN107577123B (zh) 2014-04-29 2015-04-24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2510.3A Active CN107577123B (zh) 2014-04-29 2015-04-24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17589B2 (zh)
CN (2) CN105035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9741B2 (en) * 2013-12-20 2016-08-09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sheet bonding method
JP2015174161A (ja) * 2014-03-13 2015-10-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カット装置、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カット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97435B2 (ja) * 2016-02-22 2018-09-2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穿孔装置
JP6999913B1 (ja) * 2020-02-21 2022-01-19 トタニ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穴あけ装置、および、スパウト装着装置
JP2022124019A (ja) * 2021-02-15 2022-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
JP2022127032A (ja) * 2021-02-19 2022-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14102719A (zh) * 2021-11-11 2022-03-01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会计凭证处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1987A (en) * 1963-11-08 1970-03-24 Trey Wiederkehr & Cie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cutting or punching of sections from piles of sheets
US4160396A (en) * 1977-04-13 1979-07-10 Felix Stiegler Maschinenfabrik Apparatus for the perforation of tracks of goods
US4391171A (en) * 1980-10-14 1983-07-05 Lyle Development, Inc. Trim press including ejector
CN101565135A (zh) * 2008-04-22 2009-10-28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后处理装置
JP2011084047A (ja) * 2009-10-19 2011-04-28 Duplo Corp 冊子後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43015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5657047B2 (ja) 2013-02-28 2015-01-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穴開けパンチのカッター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1987A (en) * 1963-11-08 1970-03-24 Trey Wiederkehr & Cie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cutting or punching of sections from piles of sheets
US4160396A (en) * 1977-04-13 1979-07-10 Felix Stiegler Maschinenfabrik Apparatus for the perforation of tracks of goods
US4391171A (en) * 1980-10-14 1983-07-05 Lyle Development, Inc. Trim press including ejector
CN101565135A (zh) * 2008-04-22 2009-10-28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后处理装置
JP2011084047A (ja) * 2009-10-19 2011-04-28 Duplo Corp 冊子後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09464A1 (en) 2015-10-29
CN107577123B (zh) 2019-07-12
CN107577123A (zh) 2018-01-12
CN105035828A (zh) 2015-11-11
US9417589B2 (en) 201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5828B (zh) 片材穿孔装置及具备它的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E60121866T2 (de) Papierschneidvorrichtung sowie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Bildes ausgerüstet mit einer solchen Papierschneidvorrichtung
CN106064757B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65135B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
US810005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ound printed products such as books, journals, magazines and the like, performed at least partially dependent on a working cycle
JP3393150B2 (ja) 挿入用シートの挿入方法およびドキュメント作成装置
JP4868933B2 (ja) 製本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56584B2 (ja) 製本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5217366A (zh) 片材处理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折叠片材推压方法
JP2008062307A (ja) 断裁屑回収方法及びシート束断裁装置及び製本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62145A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4709751A (zh) 纸张收纳装置及具备了纸张收纳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07840180A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片材排出方法
JPH0242078B2 (zh)
DE3731466A1 (de) Blatttransporteinrichtung
DE4028971A1 (de) Endverarbeitungseinrichtung fuer eine bilderzeugungseinrichtung
CN106915650A (zh) 片材排出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片材后处理装置
JP2009018494A (ja) 製本処理方法及び製本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646495B2 (ja) 製本された印刷製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5217367B (zh) 片材处理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折叠片材推压方法
JP6914019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シート排出方法
CN105460679A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具备该片材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E3407847A1 (de) Bild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mit mehrfachfunktion
JP4832275B2 (ja) 表紙シート位置決め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製本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83122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CANON FINETECH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8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FINETECH Inc.

Address before: Yamanashi Prefecture

Applicant before: Nisca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