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179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6179A
CN105026179A CN201480008455.6A CN201480008455A CN105026179A CN 105026179 A CN105026179 A CN 105026179A CN 201480008455 A CN201480008455 A CN 201480008455A CN 105026179 A CN105026179 A CN 105026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dth
region
tire
inflation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84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6179B (zh
Inventor
久保田正刚
南祐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26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6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3/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verse section
    • B60C3/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verse s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dimensions of the section, e.g. low prof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void or net-to-gross ratios of th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footprint-ground contacting area of the tyr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60C2011/0383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at the centre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shoulder por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涉及作为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的SW/OD满足“SW/OD≤0.3”且在胎面部(10)设有槽的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的接地区域(G)中,将相对于接地面积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将接地宽度设为W、将以轮胎赤道线(CL)为中心具有接地宽度W的50%的宽度的区域设为中心区域(AC)、将所述中心区域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将所述中心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区域设为胎肩区域(AS)、将所述胎肩区域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SR的情况下,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形成为满足“10[%]≤GR≤25[%]”以及“GCR≤GSR”。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燃料经济性提高了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HV)和电动汽车(EV)等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而提出了降低滚动阻力的充气轮胎。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进一步要求对于汽车的高燃料经济性化的贡献度更高的充气轮胎。
作为降低充气轮胎的滚动阻力的方法,已知通过使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变窄而减小其前面投影面积(指的是从充气轮胎的滚动方向观察时的投影面积)从而使轮胎周边的空气阻力降低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3577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伴随着充气轮胎的总宽度变窄,接地宽度也变窄,所以为了维持一定程度的负载能力就需要增大外径(OD)。因此,充气轮胎的接地长度变得比较长。
如果充气轮胎的接地长度变长,则由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振动等激发的由周向槽内的空气的固有振动引起的气柱共振音恐会增大,其结果,车外噪音恐会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滚动阻力同时也降低车外噪音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设有槽的充气轮胎,其中:
作为所述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的SW/OD满足SW/OD≤0.3,
在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中,将相对于接地面积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将接地宽度设为W、将以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具有接地宽度W的50%的宽度的区域设为中心区域AC、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将所述中心区域AC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区域设为胎肩区域AS、将所述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SR的情况下,
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形成为满足10[%]≤GR≤25[%]以及GCR≤GSR。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降低滚动阻力同时也使车外噪音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子午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展开图。
图3是表示以往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展开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视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具有与以往的充气轮胎相同的子午截面形状。在这里,所谓充气轮胎的子午截面形状指的是在与轮胎赤道面CL垂直的平面上显现的充气轮胎的截面形状。
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轮胎径向指的是与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AX正交的方向。另外,所谓轮胎周向指的是以所述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的方向(参照图2)。另外,所谓轮胎宽度方向指的是与所述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所谓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指的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朝向轮胎赤道面(轮胎赤道线)CL的方向一侧,所谓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指的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从轮胎赤道面CL离开的方向一侧。所谓轮胎赤道面CL,是与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AX正交并且经过充气轮胎1的轮胎宽度的中心的平面。所谓轮胎赤道线指的是在轮胎赤道面CL上且沿着充气轮胎1的轮胎周向的线。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轮胎赤道线标注与轮胎赤道面相同的附图标记“CL”。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在轮胎子午截面上,具备一对胎圈部2、与胎圈部相连的胎侧部3和将胎侧部彼此连结的胎面部10。
另外,在本发明中,充气轮胎的内部构造没有特别限定。充气轮胎的内部构造,应该根据对该充气轮胎所要求的性能和/或设计等而不同,优选,通过例如实验和/或模拟等来确定以满足各种要求。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形成为,其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满足
SW/OD≤0.3···<1>的关系。
另外,在本发明中,总宽度SW是将充气轮胎1组装于轮辋并为了规定充气轮胎1的尺寸而按230[kPa](任意设定的内压)填充了内压时的无负载状态下的、包含胎侧上的设计在内的胎侧彼此之间的间隔,外径OD为此时的轮胎的外径。另外,如上所述,230[kPa]这一内压是为了规定充气轮胎的尺寸而选择的。因此,请注意,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如果是填充有通常所使用的范围的内压的轮胎,则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填充有230[kPa]的内压不是为了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这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轮辋是下述轮辋:具有适于充气轮胎1内径的轮辋直径,并且依据ISO4000-1:2001而具有最接近按轮胎名义截面宽度Sn与根据组装于轮辋的轮胎的扁平比根据表1的对应表所确定的系数K1之积所求出的值(Rm=K1×Sn)的、表2所示的与规定轮辋宽度Rm[mm]相对应的轮辋名义宽度。
[表1]
扁平比 K1
20-25 0.92
30-40 0.90
45 0.85
50-55 0.80
60-70 0.75
75-95 0.70
[表2]
轮胎名义宽度 Rm(mm)
3 76.2
3.5 88.9
4 101.6
4.5 114.3
5 127
5.5 139.7
6 152.4
6.5 165.1
7 177.8
7.5 190.5
8 203.2
8.5 215.9
9 228.6
9.5 241.3
10 254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10的一部分的平面展开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10,形成有:3条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槽12A、12B;和由各周向槽12A、12B划分出的陆部14A、14B。在陆部14A、14B分别形成有多条在横截轮胎周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宽度方向槽16A、16B。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周向槽12以及宽度方向槽16总称为槽12、16。
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形成为,在施加相当于负载能力的80%的载重而使其以平面状态接地时的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中,相对于接地面积的槽面积比例GR、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GCR以及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GSR满足以下的关系
10[%]≤GR≤25[%]···<2>
以及GCR≤GSR···<3>。
在本发明中,所谓接地区域G是将充气轮胎1组装于上述轮辋、按230[kPa]填充内压并施加相当于负载能力的80%的载重而使其以平面方式接地时的接地面的区域。所谓接地宽度W是接地区域内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所谓接地长度GL是接地区域内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另外,在本发明中,负载能力基于ISO4000-1:1994而确定。然而,针对在该ISO标准中没有设定负载能力指数的尺寸,具有个别计算并考虑到与诸多外国标准的整合再确定的记载,在该情况下,基于各国的标准而计算出负载能力。因此,在本发明中,实际上根据下述计算式(c)、其记载于利用了在JIS标准中采用的负载能力计算式的JIS D4202-1994解说的“负载能力的计算”中,计算出了各轮胎尺寸的负载能力。
X=K×2.735×10-5×P0.585×Sd1.39×(DR-12.7+Sd)
这里,X=负载能力[kg]
K=1.36
P=230(=气压[kPa])
Sd=0.93×S1-0.637d
S1=S×((180°-sin-1(Rm/S))/131.4°)
S=设计截面宽度[mm]
Rm=与设计截面宽度相对应的轮辋宽度[mm]
d=(0.9-扁平比[-])×S1-6.35
DR=轮辋直径的基准值[mm]
而且,所谓槽面积比例GR是接地区域G内的、槽面积相对于陆部面积和槽面积的总和(=接地面积)的比例。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谓中心区域AC是接地区域G中的以轮胎赤道线CL为中心具有接地宽度W的50%的宽度的区域,所谓胎肩区域AS是接地区域G中的位于中心区域AC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而且,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GCR为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相对于陆部面积和槽面积的总和的比例,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GSR为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相对于陆部面积和槽面积的总和的比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能够起到以下这样的作用效果。
(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形成为,其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由此,如果与一般尺寸(例如205/55R16(SW/OD=0.32))的充气轮胎相比较,则总宽度SW相对于外径OD变窄。其结果,充气轮胎1的前面投影面积小,轮胎周边的空气阻力降低,而且能够降低充气轮胎1的滚动阻力。另一方面,如果单纯地使总宽度SW变窄则充气轮胎1的负载能力会下降,但是通过满足式<1>,外径OD相对于总宽度SW相对较大,所以能够抑制负载能力的下降。
(2)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形成为,相对于接地面积的槽面积比例GR取上述式<2>所示的范围的值。与一般的充气轮胎相比较,该槽面积比例GR的范围被设定得较低。由此,能够降低主要由设置于胎面部10的槽12、16引发的声音、即车外噪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总宽度SW相对较窄,由此排水性能提高。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即使将槽面积比例GR设定得较低,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则与一般尺寸的充气轮胎相比较还是能够综合地提高或维持排水性能。
(3)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形成为,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GCR与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GSR满足上述式<3>的关系。由此,与胎肩区域AS相比,在接近轮胎赤道线CL的中心区域AC所设置的槽变得更少,由此能够使车外噪音、特别是气柱共振音降低。
(4)如在(1)中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如果与一般尺寸的充气轮胎相比较,则相对而言外径OD大、总宽度SW窄。因此,能够预期汽车的省空间化、设计性的提高、还有通过接地长度变长所实现的排水性能提高等。
到此为止,在图2中,通过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所形成的胎面花纹,从而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的一例。然而,在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至少设有周向槽12以及宽度方向槽16的任一方即可。胎面部10中的槽12、16的配置、也就是胎面花纹的结构,应该根据该充气轮胎所要求的性能和/或设计等而不同。由此,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满足了上述式<1>~<3>的关系基础上,通过例如实验和/或模拟等确定满足各种要求的胎面花纹。
另外,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GCR与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GSR的关系优选满足
1.0≤GSR/GCR≤2.0···<4>,
更优选满足
1.3≤GSR/GCR≤1.7。
这是因为:如果“GSR/GCR”比1.0大,则位于中心区域AC的槽12、16与胎肩区域AS相比较变少,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车外噪音。另外,如果“GSR/GCR”比2.0大,则配置于胎肩区域AS的槽12、16变得过多,维持操控稳定性变得很困难。
在这里,一边参照图2一边定义区域AC1与区域AC2。区域AC1是中心区域AC中的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具有相当于接地宽度W的25%的宽度的区域。而且,区域AC2是中心区域AC中的、区域AC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所含的区域。此时,区域AC1中的槽面积比例GCR1与区域AC2中的槽面积比例GCR2的关系更优选满足
GCR1<GCR2···<5>。
即,优选,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形成为,使得在中心区域AC中特别是在接近轮胎赤道线CL的区域AC1槽面积变少。因为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车外噪音。
另外,槽面积比例GCR1优选为20%以下。即,优选,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形成为,使得在中心区域AC中特别是在接近轮胎赤道线CL的区域AC1中,槽面积特别是周向槽面积变少。因为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车外噪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1中,在所述胎面部设有1条以上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槽12。如果将此时的中心区域AC中的周向槽12A的槽面积比例设为A,则优选,A相对于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GCR的比满足
0≤A/GCR≤1.0···<6>。
即,在形成于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的槽12、16中、位于接近轮胎赤道线CL的中心区域AC的周向槽12,对气柱共振音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优选,减小位于中心区域AC的周向槽12A的槽面积比例A。另外,如果“A/GCR”比1.0大,则周向槽12相对于宽度方向槽16的比例变大,气柱共振音增大,难以有效地使车外噪音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在至少一部分包含于胎肩区域AS并且由周向槽12A、12B划分出的陆部14A、14B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陆部14B,设有宽度方向槽16B。在这样的胎面部10的接地区域G,优选,该宽度方向槽16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终端16Bi或外侧终端16Bo的任一方在该陆部14B内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终端16Bi在陆部14B内封闭,也就是内侧终端16Bi未与周向槽12B连接。如果这样形成宽度方向槽16B,则由主槽所产生的气柱共振音的从宽度方向槽的放射得到抑制,所以能够使车外噪音进一步降低。然而,宽度方向槽16B的内侧终端16Bi以及外侧终端16Bo这两方也可以不在该陆部14B内封闭。
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针对不同条件的充气轮胎,进行了与燃料经济性指数、噪音性能、操控稳定性有关的轮胎性能试验。
在这些性能试验中,组装适于各试验轮胎的上述尺寸的轮辋,分别填充230[kPa]的内压而进行了试验。
接下来,针对对于试验轮胎所进行的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进行说明。
(燃料经济性指数)
将试验轮胎装配到排气量1800cc的小型前轮驱动车上,以100km/h的时速在全长2km的试验线路上行驶50圈。测定了将以往例的燃料消耗率设为100时的燃料经济性改善率。指数越大表示燃料经济性越好。
(操控稳定性)
将试验轮胎组装于标准轮辋再装配到乘用车(排气量1800cc)上,由3位专业驾驶员评价了在1圈2km的试验线路上一边变换车道一边行驶3圈时的感觉。关于评价结果,用指数表示了将比较例1的感觉评价分数的平均值设为100时的、各试验轮胎的评价分数的平均值。该指数值越大表示操控稳定性越优异。
(噪音性能)
依据JASO C-606所规定的方法,将试验轮胎装配到乘用车(排气量1800cc)上,在干燥路面上以60km/h的速度行驶,在从该行驶道路离开7.5m的位置测定了噪音级别[dB]。将以往例的测定值设为基准值,评价结果表示该噪音级别与该基准值的差。即,在试验轮胎的评价结果为负(-)的值的情况下,表示该试验轮胎的噪音级别比基准值减少,而且该试验轮胎的噪音性能优异。
(排水性能)
将试验轮胎装配到乘用车(排气量1800cc)上,进行直线浮滑现象试验,计测浮滑现象发生的速度而进行了评价。该直线浮滑现象试验中,一边加速一边进入水深10mm的水池,并测定了此时充气轮胎的滑移率。在此时的滑移率为10%时,将此时的速度设为浮滑现象发生速度。在该试验中将以往例中的计测结果设为100而将其他例子的计测结果指数化。在本实施例中,指数的值越大表示浮滑现象性能而且排水性能越优异。
接下来,针对各试验轮胎及其性能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以往例)
以往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其轮胎尺寸为205/55R16,其“SW/OD”的值为0.32,即不满足式<1>。在以往例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有图3所示的胎面花纹。
(实施例1~14)
实施例1~1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其轮胎尺寸各不相同,“SW/OD”取0.30~0.21的范围的值,即满足式<1>。在实施例1~1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10,设有以图3所示的胎面花纹为基础改变得以适于各轮胎尺寸的胎面花纹。
针对以往例以及实施例1~1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进行了与燃料经济性指数有关的性能试验。在表3中,表示与各试验轮胎的尺寸有关的数值和性能试验结果。
[表3]
根据表3的性能试验结果,满足式<1>的实施例1~14所涉及的试验轮胎,在燃料经济性指数上比以往例优异。根据该性能试验结果,确认了:在接受试验的轮胎尺寸中,如果为轮胎尺寸165/55R20(实施例11),则相对于轮胎尺寸205/55R16,燃料经济性充分地得到改善。因此,针对以后的与胎面花纹有关的试验,使用该轮胎尺寸。
(实施例15~17、比较例1~3)
实施例15~17以及比较例1~3所涉及的充气轮胎是轮胎尺寸为165/55R20、槽面积比例GR分配在8~27%的范围内的试验轮胎。在这里,实施例15~17满足式<1>~<4>的所有关系,但比较例1~3不满足式<2>的关系。
在实施例15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有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此外,在以后的实施例(16~27)以及比较例(1~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有以图2的胎面花纹为基础改变得以适于在各试验轮胎所设定的槽面积比例GR等各尺寸参数的胎面花纹。在这里作为一例,将在实施例17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所配置的胎面花纹表示于图4。在实施例16~27以及比较例1~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中,如图4所示的胎面花纹所示,通过以图2的胎面花纹为基础,改变周向槽12以及宽度方向槽16的槽面积和/或周向槽12的数量以及轮胎宽度方向位置等,从而使其适于各试验轮胎的各尺寸参数。
(实施例18~21、比较例4)
实施例18~21以及比较例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是轮胎尺寸为165/55R20、“GSR/GCR”分配在0.8~2.2的范围内的试验轮胎。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8~21以及比较例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有以图2为基础变化后的胎面花纹。在这里,实施例18~21满足式<1>~<3>的关系。进一步,实施例18~20满足式<4>的关系,但实施例21不满足式<4>的关系。
针对以往例、实施例15~21以及比较例1~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进行了与燃料经济性指数、噪音性能、操控稳定性以及排水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在表4中,表示与各试验轮胎的尺寸有关的数值和性能试验结果。
[表4]
根据表4的性能试验结果,满足式<1>~式<3>的关系的实施例15~21所涉及的试验轮胎,在燃料经济性指数上超过以往例,而且在噪音性能上也超过以往例。也就是,这些试验轮胎能够降低滚动阻力同时也降低车外噪音。另外,比较例2所涉及的试验轮胎,虽然在燃料经济性指数以及噪音性能上超过以往例,但是就排水性能而言比以往例较大地下降。这是因为由于不满足式<2>的关系的、在比较例2所涉及的试验轮胎的胎面部所配置的槽较少。与此相对,实施例15~17所涉及的试验轮胎,具有相对于以往例大致相同或超过以往例的排水性能,优选。
进一步,根据表4的性能试验结果,满足式<1>~<4>的关系的实施例15~20所涉及的试验轮胎,在燃料经济性指数上超过以往例,而且在噪音性能以及操控稳定性这两个性能上超过以往例。另外,实施例21,在操控稳定性上低于以往例。其结果,一般认为这是在实施例21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胎肩区域AS配置有更多的槽所导致的。
(实施例22~25)
实施例22~25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其轮胎尺寸为165/55R20。如上所述,在实施例22~25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有以图2为基础变化后的胎面花纹。在这里,实施例23~25进一步满足式<5>的关系,但实施例22不满足式<5>的关系。另外,实施例22~24中,进一步槽面积比例GCR1为20%以下,但实施例25中,槽面积比例GCR1为20%以上。
针对以往例以及实施例22~25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进行了与燃料经济性指数以及噪音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在表5中,表示与各试验轮胎的尺寸有关的数值以及条件和性能试验结果。另外,在以下的表5以及表6的“GCR1、GCR2比较”的项目中,“GCR1>”表示槽面积比例GCR1比槽面积比例GCR2大,“GCR2>”表示槽面积比例GCR2比槽面积比例GCR1大。也就是,表示为“GCR2>”的试验轮胎意味着满足式<5>。
[表5]
根据表5的性能试验结果,满足式<5>的关系且槽面积比例GCR1为20%以下的、实施例23以及实施例24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在噪音性能上超过实施例22以及实施例25。也就是,车外噪音进一步降低。
(实施例26、实施例27)
实施例26以及实施例27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其轮胎尺寸为165/55R20。如上所述,在实施例26以及实施例27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设有以图2为基础变化后的胎面花纹。在这里,实施例26进一步满足式<6>的关系,但实施例27不满足式<6>的关系。
针对以往例、实施例26以及实施例27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进行了与燃料经济性指数以及噪音性能有关的性能试验。在表6中,表示与各试验轮胎的尺寸有关的数值以及条件与性能试验结果。
[表6]
根据表6的性能试验结果,满足式<6>的关系的实施例26,在噪音性能上超过以往例以及不满足式<6>的关系的实施例27。即,车外噪音进一步降低。
通过以上的表3~6所示的轮胎试验结果,确认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能够降低滚动阻力同时也降低车外噪音。
本发明被规定为以下这样。
(1)一种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设有槽的充气轮胎,其中:
作为所述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的SW/OD满足SW/OD≤0.3,
在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中,将相对于接地面积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将接地宽度设为W、将以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具有接地宽度W的50%的宽度的区域设为中心区域AC、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将所述中心区域AC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区域设为胎肩区域AS、将所述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SR的情况下,
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形成为满足
10[%]≤GR≤25[%]
以及GCR≤GSR。
(2)如(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GCR与所述GSR的关系满足1.0≤GSR/GCR≤2.0。
(3)如(1)或(2)所记载充的气轮胎,其中:
在将以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具有与接地宽度W的25%相当的宽度的区域设为区域AC1、将所述区域AC1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1、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所述区域AC1的宽度方向外侧所含的区域设为区域AC2、将所述区域AC2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2时,满足GCR1<GCR2。
(4)如(3)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槽面积比例GCR1为20%。
(5)如(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1条以上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槽,
如果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所述周向槽的槽面积比例设为A,则A相对于所述槽面积比例GCR的比满足0≤A/GCR≤1.0。
(6)如(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至少一部分包含于所述胎肩区域AS并且由所述周向槽划分出的陆部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陆部,设有宽度方向槽;
所述宽度方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终端或外侧终端中的任一方在所述陆部内封闭。
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适于作为乘用车用的使燃料经济性提高了的充气轮胎而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
10:胎面部
12、12A、12B:周向槽
14、14A、14B:陆部
16、16A、16B:宽度方向槽
SW:总宽度
OD:外径
W:接地宽度
AC:中心区域
AS:胎肩区域
GR:槽面积比例
GCR:中心区域中的槽面积比例
GSR:胎肩区域中的槽面积比例

Claims (7)

1.一种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设有槽的充气轮胎,其中:
作为所述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的SW/OD满足
SW/OD≤0.3,
在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中,将相对于接地面积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将接地宽度设为W、将以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具有接地宽度W的50%的宽度的区域设为中心区域AC、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将所述中心区域AC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接地区域设为胎肩区域AS、将所述胎肩区域AS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SR的情况下,
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形成为满足
10%≤GR≤25%
以及GCR≤GS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GCR与所述GSR的关系满足1.0≤GSR/GCR≤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将以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具有与接地宽度W的25%相当的宽度的区域设为区域AC1、将所述区域AC1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1、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所述区域AC1的宽度方向外侧所含的区域设为区域AC2、将所述区域AC2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2时,满足GCR1<GCR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槽面积比例GCR1为2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将以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具有与接地宽度W的25%相当的宽度的区域设为区域AC1、将所述区域AC1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CR1时,
所述槽面积比例GCR1为2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胎面部设有1条以上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周向槽,
如果将所述中心区域AC中的所述周向槽的槽面积比例设为A,则A相对于所述槽面积比例GCR的比满足0≤A/GCR≤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至少一部分包含于所述胎肩区域AS并且由所述周向槽划分出的陆部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陆部,设有宽度方向槽,
所述宽度方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终端或外侧终端中的任一方在所述陆部内封闭。
CN201480008455.6A 2013-02-22 2014-02-21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026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3487A JP2014162300A (ja) 2013-02-22 2013-02-22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33487 2013-02-22
PCT/JP2014/054235 WO2014129601A1 (ja) 2013-02-22 2014-02-2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6179A true CN105026179A (zh) 2015-11-04
CN105026179B CN105026179B (zh) 2017-03-08

Family

ID=5139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8455.6A Active CN105026179B (zh) 2013-02-22 2014-02-2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6470B2 (zh)
JP (1) JP2014162300A (zh)
CN (1) CN105026179B (zh)
DE (1) DE112014000952T9 (zh)
WO (1) WO20141296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4711B2 (ja) * 2015-06-08 2020-01-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731622B1 (ko) 2015-10-27 2017-04-28 넥센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접지형상의 수치화 방법
JP7293889B2 (ja) * 2019-06-07 2023-06-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2110A (ja) * 1993-12-22 1995-07-1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64514A (ja) * 2008-09-08 2010-03-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746213A (zh) * 2008-12-05 2010-06-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2091736A (ja) * 2010-10-28 2012-05-1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632772A (zh) * 2011-02-08 2012-08-1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3028289A (ja) * 2011-07-28 2013-02-07 Bridgestone Corp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400832B (de) * 1992-09-15 1996-03-25 Semperit Ag Fahrzeugreifen
JPH06183214A (ja) * 1992-12-22 1994-07-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6191228A (ja) * 1992-12-22 1994-07-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6439284B1 (en) * 1997-10-03 2002-08-2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read for a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aquachannel
JP5856050B2 (ja) 2010-04-30 2016-02-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2641753B1 (en) 2010-11-15 2019-09-1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use on passenger vehicle
USD665730S1 (en) * 2011-04-25 2012-08-2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for automobile
WO2013014950A1 (ja) * 2011-07-28 2013-01-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5432981B2 (ja) * 2011-12-29 2014-03-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2110A (ja) * 1993-12-22 1995-07-1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64514A (ja) * 2008-09-08 2010-03-2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746213A (zh) * 2008-12-05 2010-06-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2091736A (ja) * 2010-10-28 2012-05-1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632772A (zh) * 2011-02-08 2012-08-1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3028289A (ja) * 2011-07-28 2013-02-07 Bridgestone Corp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86470B2 (en) 2019-11-26
WO2014129601A1 (ja) 2014-08-28
DE112014000952T5 (de) 2015-11-05
US20160009137A1 (en) 2016-01-14
DE112014000952T9 (de) 2016-01-21
CN105026179B (zh) 2017-03-08
JP2014162300A (ja) 201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1362A (zh) 充气轮胎
CN105008143A (zh) 充气轮胎
CN102806814B (zh) 充气轮胎
US10328751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5008146A (zh) 充气轮胎
CN105644273A (zh) 充气轮胎
WO201517844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057785A (zh) 充气轮胎
CN104097462A (zh) 充气轮胎
CN104220277B (zh) 充气轮胎
CN104890451A (zh) 充气轮胎
CN104691246B (zh) 充气轮胎
CN104129236B (zh) 重载荷用轮胎
CN105102240A (zh) 充气轮胎
EP3552845B1 (en) Tyre
CN105408132A (zh) 充气轮胎
CN105026179A (zh) 充气轮胎
US11312183B2 (en) Pneumatic tyre
JP7024569B2 (ja) タイヤ
CN106183651A (zh) 充气轮胎
JP201615978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118279A (zh) 充气轮胎
CN105984281A (zh) 充气轮胎
JP7014022B2 (ja) タイヤ
JP7272478B2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