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2388B -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2388B
CN105012388B CN201510496443.9A CN201510496443A CN105012388B CN 105012388 B CN105012388 B CN 105012388B CN 201510496443 A CN201510496443 A CN 201510496443A CN 105012388 B CN105012388 B CN 105012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64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2388A (zh
Inventor
张永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964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2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2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2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2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黄芪为君药与的特定配比的丹参、银杏叶和三七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效果,可以显著的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对动、静脉和静脉旁路血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变,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所致炎症反应,能显著延长大鼠常压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以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和脑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不具有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慢性毒性,适合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统称,包括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正在不断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40岁的人,甚至更年轻的患者也正在遭受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于各种疾病的首位,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而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经超过了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接近300万。
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往往需要长期预防和治疗。相对于化学药物,中药更擅长治疗慢性疾病,适宜病后的调理,具有毒副作用低,适合长期服用的特点。目前很多单味中药或中成药已被证明具有心脑血管防治的效果,如复方丹参滴丸,五福心脑清软胶囊等。虽然中药在心脑血管治疗上具有很多的优势,但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方面相对于化学药物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继续研发效果更好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心脑血管防治中药组合物,具体的,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包含黄芪120-200份、丹参20-40份、银杏叶9-12份和三七7-20份。
优选的其包含黄芪120份、丹参20份、银杏叶10份和三七10份。
本申请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当归、赤芍、桃仁、川芎、红花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本申请中药组合物还包含当归3-12份、赤芍3-10份、桃仁2-6份、川芎2-6份、红花2-6份,更优选的本申请中药组合物还包含当归6份、赤芍5份、桃仁3份、川芎3份、红花3份。
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还包含地龙、人参、西洋参、太子参、红景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它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煎煮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再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制备成中药组合物提取物的低、中、高三个浓度,折合生药材分别为1.54g/ml,3.08g/ml,6.17g/ml。
本申请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保健食品或食品中的用途,具体的所述药物、保健品、食品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冠心病、脑出血和脑梗塞的药物、保健品、食品。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优化已知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效果的各中药的配比,以黄芪作为君药,获得了一种心脑血管防治效果更好的中药组合物,其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对动、静脉和静脉旁路血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变,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所致炎症反应,能显著延长大鼠常压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以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和脑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明确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且不具有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慢性毒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
效果例1:调节血脂的功效实验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是否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
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1)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6%备用。
(2)复方丹参片(0.6g/片,天津天士力(辽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1020381),实验前研末以生理盐水配制成0.1g/mL浓度混悬液。
(3)补阳还五汤:
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补阳还五汤中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6份当归、5份赤芍、3份川芎、3份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蒸发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称取120份黄芪、3份地龙、3份桃仁,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煎煮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再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制备成补阳还五汤。
(4)本申请中药组合物:
黄芪120g、丹参20g、银杏叶10g、三七15g、当归6g、赤芍5g、桃仁3g、川芎3g、红花3g、地龙3g、人参3g、西洋参3g、太子参3g、红景天3g,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余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过滤,合并滤液,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浓缩,再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制备成中药组合物提取物的低、中、高三个浓度,折合生药材分别为1.54g/ml,3.08g/ml,6.17g/ml。
(5)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
黄芪40g、丹参110g、银杏叶110g、三七15g、当归6g、赤芍5g、桃仁3g、川芎40g、红花3g、地龙3g、人参3g、西洋参3g、太子参3g、红景天3g,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他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两层纱布过滤,合并滤液,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浓缩,再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制备成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提取物,折合生药材为6.17g/ml。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名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高密度脂蛋白检测试剂盒由波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2仪器与设备
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721紫外分光光度计;解剖器械。
2.3动物
8-9周龄SPF级Wistar大鼠,体重160-180g,雌雄各半。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及给药
实验设中药组合物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高脂模型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灌胃体积1ml/100g·BW,每组10只。
3.2动物造模及给药
大鼠在实验环境下喂基础饲料,并观察5-10天,然后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自正式试验开始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高脂饲料配方: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和0.2%胆盐)喂养7天,取尾血,再测定血清TC/TG/HDL-C水平,与喂饲高脂饲料前比以确定是否已经形成高脂血症模型。再根据TC水平,进行随机分组,受试样品经口灌胃,高脂对照组给同体积溶剂,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并定期称量体重,连续给药30天,大鼠于实验结束前禁食16小时,测定血清TC、TG、HDL-C水平。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表1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高脂饲料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高脂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高脂组,且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降血脂效果优于复方丹参片组和补阳还五汤组,且各剂量组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本申请中药组合物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效果例2:对大鼠凝血及血流变的影响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对大鼠凝血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1
枸橼酸钠、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分析纯)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
2.2仪器与设备
分析天平、高速离心机、LBY-N6B全自动清洗血流变仪、LBY-N6B微量血浆测试仪、LBY-BX红细胞变形仪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2.3动物
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
3实验方法
3.1大鼠结扎下腔静脉致成血栓模型
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7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末次灌胃给药后2h,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5g/kg)麻醉,打开腹腔在左肾下方手术结扎大鼠下腔静脉,缝合腹壁,造成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4h后重新打开腹腔,在结扎下方2cm处用止血钳家住血管,将该段血管内血液吸尽,然后纵行剪开管腔,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如有即取出血栓,用滤纸沾去血栓表面的浮血,置60℃烤箱烤20h,冷却后称血栓干重。
药物对血栓抑制率(%)=(空白组血栓重量-给药组血栓重量)/空白组血栓重量×100%
3.2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
各组给药同前,大鼠用10%水合氯醛(0.35g/kg)麻醉,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左侧外静脉,在三段聚乙烯管的中段放入一根长8cm的丝线,将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U/mL)充满聚乙烯管,将其一端插入右侧颈总动脉,另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打开动脉夹,血液从右颈总动脉经聚乙烯管返回左颈外静脉。并放血流20min后,中断血流,迅速取出丝线称重,总重量减去丝线重量,即为血栓湿重。然后放入烤箱于60℃烤20h,冷却后立即称重,即为血栓干重。
3.3 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大鼠10%水合氯醛(0.35g/kg)腹腔注射麻醉后,沿颈正中线切开,钝性分离右侧颈总动脉1cm长,放入0.6cm宽的封口胶条,再用浸有20%FeCl3溶液的滤纸条(1.0cm×0.5cm)环裹分离备用的颈动脉段,并用封口胶条封住,15min后,取下滤纸条。40min后,结扎滤纸条两端血管,精确剪下滤纸条包裹的血管段,用洁净滤纸吸干血管内余血,取出血栓后放入烤箱60℃烤20h,冷却后立即称重,即为血栓干重。
3.4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取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复方丹参片组、补阳还五汤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每组10只,给药剂量分别为。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给予等溶剂蒸馏水。正常对照组给予饲料30g/只/d,其余各组给予饲料10g/只/d(为正常组的1/3),并每天置于(100cm×100cm×90cm)水池中强迫游泳至出现下沉时停止。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组均于末次给药后皮下注射盐酸注射液(10μg/ml)0.08ml/100g,共两次,两次注射间隔4小时,期间将大鼠浸入冰水内5min,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处置后停食,次晨取血,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T)。以3.8%枸橼酸钠溶液与全血按1∶9比例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血浆,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时间(TT)。
3.5对急性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分组方法、每组动物数、给药方法、剂量、给药时间及造模方法同3.4。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形成当天,灌胃给药,1h取血,以胶原为诱导剂,按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全血与0.1%肝素钠溶液9∶1混匀,将反应杯与磁棒至于预温孔中15min后,加入500μl生理盐水,再键入500μl抗凝全血,混匀,至于反应孔中37℃温育5min,将电极插入反应杯中,调零,加入诱导剂2μl,终质量浓度为2mg/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以电阻大小表示血小板聚集能力。
3.6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分组方法、每组动物数、给药方法、剂量、给药时间及造模方法同3.4。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形成当天,灌胃给药,1h后取血,用0.5%肝素抗凝,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指标。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5.1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致血栓形成影响
表2各药物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致血栓形成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2中药组合物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表3各药物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3中药组合物对FeCl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表4各药物对FeCl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4中药组合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表5各药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模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5中药组合物对全血粘度、HCT、ESR、FIB的影响
表6各药物对全血粘度、HCT、ESR、FIB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模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对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及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具有较好的作用,并能有效延长TT和C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抗血栓的作用。中药组合物抗血栓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中、高剂量优于复方丹参片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效果例3:抗炎的功效实验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是抗炎的功效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1
冰醋酸、二甲苯、水合氯醛(国药集团)
2.2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
2.3动物
雄性NIH小鼠,雄性SD大鼠
3实验方法
3.1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选取健康雄性NIH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分组后,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的纯化水,连续7d,于末次给药2h后,在小鼠右耳两面涂抹二甲苯(0.05ml/只),30min后处死动物,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分别用直径9mm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对称部位取下耳片称重,观察小鼠耳廓肿胀情况,并计算耳肿胀度(耳肿胀度=左耳廓重-右耳廓重)。
3.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抑制作用
选取健康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将动物用水合氯醛麻醉后,胸部皮肤消毒并切一1cm长小口,然后用眼科镊子将两个20mg消毒棉球分别植入左、右腋下,缝合皮肤。手术当天开始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连续给药6d,第7天打开原切口,将棉球取出,于70℃烘干,称重,将称得重量减去棉球原重量即得肉芽肿重量,并计算肉芽肿抑制率(肉芽肿抑制率=[(空白对照组肉芽肿重量-给药组肉芽肿重量)/空白对照组肉芽肿重量]×100%)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5.1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表7各药物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2中药组合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长的影响
表8各药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长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炎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效果例4:提高耐缺氧耐受力的实验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是否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的作用。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1
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国药集团)
2.2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250ml磨口瓶、秒表、注射器、手术剪、镊子、药勺、1ml注射器等。
2.3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
3实验方法
3.1常压耐缺氧实验
各剂量组按0.2ml/10g·BW经口连续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给予30天。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5g钠石灰的250ml磨口瓶内(每瓶1只),用瓶塞盖严,凡士林密封瓶口,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
3.2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
各剂量组按0.2ml/10g·BW经口连续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给予30天。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小鼠按240mg/kg·BW剂量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注射量为0.1ml/10g·BW),注射完毕立即计时,记录小鼠中毒后存活时间。
3.3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各剂量组按0.2ml/10g·BW经口连续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阴性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给予30天。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小鼠自颈部逐只快速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常压耐缺氧实验、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中的任二项试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药物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的作用
5实验结果
5.1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常压下因缺氧而死亡时间的影响
表8各药物对小鼠常压下因缺氧而死亡时间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2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在亚硝酸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的影响
表9各药物对小鼠在亚硝酸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3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表10各药物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下因缺氧而死亡时间、小鼠亚硝酸中毒后存活时间和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喘气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由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作用。并且,中药组合物提高耐缺氧的功效优于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补阳还五汤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效果例5:心肌缺血保护的实验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1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44)
2.2仪器与设备
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有限公司)
2.3动物
雄性SD大鼠,180-200g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灌胃给药,连续14天,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3.2动物造模
从灌胃第12天开始,每天除继续灌服药物外,模型组及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mg/kg/d,;连续3d。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3血清LDH、CK、AST活性测定
收集血液,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仪上按速率法测定LDH、CK和AST活性。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5.1中药组合物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LDH、CK、AST活性的影响
表11各药物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LDH、CK、AST活性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AST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由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心肌缺血保护的作用。并且,中药组合物心肌缺血保护的功效优于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补阳还五汤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效果例6:脑缺血保护的实验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1
多聚赖氨酸、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分析纯)
2.2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GPS型双极电凝器
2.3动物
雄性SD大鼠,180-200g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灌胃给药,连续14天,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3.2动物造模
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实验前ip 10%水合氯醛(0.35g/kg)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仰卧位固定,术中体温由肛温计监测,并用白炽灯加热维持肛温在36.5~37℃,防止低温对脑缺血的影响。大鼠颈正中切口,分离暴露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翼腭动脉,分离过程中电凝血管小分支以防出血。结扎翼腭动脉,在距颈总动脉分叉1cm处结扎颈外动脉,并于结扎处远心端用电凝器灼断以游离颈外动脉。动脉夹夹闭颈总动脉,提起颈外动脉游离端使其与颈内动脉成一直线,于颈外动脉结扎处近心端约0.5cm处剪一切口,将线栓蘸取肝素后,由切口向颈内动脉插入至有阻力感停止(18.0±0.5mm),固定线栓。尼龙线插入深度从颈总动脉分叉处计。手术后动物保温(28℃左右)饲养,阻闭6h后处死动物。假手术组仅结扎颈外动脉、翼腭动脉,不插入线栓。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5.1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比较
表1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比较
注:表中“*”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能够显著降低相对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由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脑缺血保护的作用。并且,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脑缺血保护的功效优于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补阳还五汤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效果例7:中药组合物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1试验目的:观察中药组合物和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甲醛(国药集团,分析纯)
2.2仪器与设备
游标卡尺
2.3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及给药
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0只,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8天。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分别于给药前以及给药后3d、7d、14d、21d、28d(依照灌胃次数依不同时间点分为0、3、7、14、21、28次)依不同时间点处理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取胃进行观察进行有关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各时相点均为10只。
3.2动物造模
配置1.0mg/ml的阿司匹林溶液,参照人类长期口服剂量(100mg/d)折算长大鼠口服剂量:10.41mg/kg/d灌胃每日一次。
3.3检测指标及方法
3.3.1胃黏膜大体损伤评分
大鼠禁食不禁水24h,麻醉后,分别结扎责门和胃十二指肠交界处后取胃,沿胃大弯剪开胃壁并使胃腔勃膜外翻,生理盐水漂洗胃薪膜3遍后,以游标卡尺测定溃疡指数,按Guth等标准详细记分:斑点糜烂记1分;糜烂长度<1mm计2分;1-2mm计3分;2-3mm计4分;>3mm计5分,宽度>1mm时分值×2。
3.3.2胃黏膜组织处理及形态学观察
取损伤最明显处胃腺部组织1cmx1cm2块,一部分置入10%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
组织学观察:
①HE染色光镜下观察,黏膜损伤的程度判断标准:光镜下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判断标准,按照黏膜损伤的程度分为0-IV级。0级,黏膜组织完好无缺损,偶见极少数上皮细胞脱落。I级,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胞质有空泡,肿胀,核固缩或细胞破碎,有部分上皮细胞脱落,但胃小凹无损伤。11级,除了黏膜上皮细胞广泛损伤外,胃小凹也有破坏,损伤区附近可有毛细血管充血,但胃腺细胞无损伤。111级,胃腺细胞损伤,可见腺细胞的胞质有空泡,核固缩,或有整层的坏死上皮细胞脱落,使固有层和腺细胞直接暴露于胃腔,并可见轻微出血。IV级,损伤深入腺体深部,并有部分腺体坏死脱落,整个胃黏膜广泛出血。
中性粒细胞浸润:
未见为(-)。偶见(+),明显(+++),介于后两者之间为(++)。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5.1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变化
表13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变化
5.2对胃黏膜组织损伤程度比较
表14各药物对胃黏膜组织损伤程度比较
6实验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会对胃黏膜造成明显的损伤,并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的差异,而长期服用中药组合物,对胃黏膜没有明显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效果例8:中药组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中药组合物对机体是否有急性毒性作用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中药组合物提取物
2.2仪器与设备
金属灌胃针,注射器
2.3动物
昆明种小鼠,SPF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
3实验方法
动物购买后观察5天,给药前禁食(不限制饮水)16h,以中药组合物提取物的最大浓度(6.17g/ml)和最大给药体积(4.0ml/100g·BW)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观察14天,对死亡的小鼠和观察期满的小鼠进行解剖,观察各组织脏器的变化。4结果分析与判定
连续观察14天,如果动物不出现死亡,则认为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对昆明种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剂量大于受试剂量。
5实验结果
连续观察14天,结果无一只动物出现死亡,给药组小鼠采食、饮水、精神状态和活动状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对观察14天后小鼠,剖检发现,各组织脏器,如心、肝、脾、胃和肾等与空白组小鼠的脏器物明显差异。
6实验结论:
中药组合物提取物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250g/kg·BW(折合为生药量),相当于人用量的80倍,可判断中药组合物属无毒级。
效果例9:中药组合物的遗传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中药组合物对机体是否有遗传毒性作用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中药组合物提取物
1%-2%伊红染色液
2.2仪器与设备
金属灌胃针,注射器
生物显微镜
2.3动物
雄性昆明种小鼠,SPF级,体重18-22g
3实验方法
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中药组合物组设3个剂量组,以最大耐受量为高剂量组,最大耐受量的1/2为中剂量组,最大耐受量的1/4为低剂量组,另设1个阳性对照组和一个阴性(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选用环磷酰胺,灌胃给药剂量为40mg/kg·BW。小鼠灌胃体积为0.2ml/10g·BW,每天1次,连续5天,每次间隔24h。在首次灌胃给药后第35天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摘取两侧附睾,放入有适量生理盐水(约1mL)的小烧杯中或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平皿中。用眼科剪将附睾纵向剪1-2刀,静止3-5min,轻轻摇动。用四层擦镜纸或合成纤维血网袋过滤,吸滤液涂片。空气干燥后,用甲醇固定5min以上干燥,用1%-2%伊红染色液1h,用水轻冲,干燥。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精子畸形,主要表现在头部,其次为尾部。畸形的类型可分为无钩、香蕉形、胖头、无定形、尾折叠、双头、双尾等。
每个剂量组应分别于相应的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如用Wilcoson秩和检验法评价精子畸形阳性标准是,畸形率至少为阴性对照组的倍量或经统计有显著意义,并有剂量反应关系。
一般阴性对照组精子异常率为0.8%-3.4%。
5实验结果
表15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注:表中“*”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在31.25-125g/kg·BW剂量范围内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可判定中药组合物物遗传毒性。
效果例10:中药组合物的慢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中药组合物对机体是否有慢性毒性作用
2实验材料
2.1药品与试剂
中药组合物提取物
2.2仪器与设备
金属灌胃针,注射器
2.3动物
SD大鼠,6-8周龄,SPF级,雌雄各半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及给药
88只大鼠,经检疫观察后健康的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22只,雌雄各半。中药组合物组设3个剂量组,以最大耐受量的1/4为高剂量组,最大耐受量的1/8为中剂量组,最大耐受量的1/16为低剂量组,另设1一个阴性(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
给药途径为经口,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90天。
3.2临床观察与检查
3.2.1临床观察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1次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形状等,记录动物出现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状况等,如发现动物有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及时作大体解剖观察,并留取器官组织样本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每天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进食量,每周末称量动物体重1次。
3.2.2临床检查
1)血液学指标检查:试验结束时每组采取12只大鼠(雌雄各半)血样,用SysmexpocH-100i型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检测。检查指标有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ET)、红细胞比积(HCT)等。
2)血液生化(肝脏功能)检查:试验结束时每组分别采集和分离12只大鼠(雌雄各半)血清,用Rx-dayto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等指标。
3)尿液(肾功能)检查:试验结束前2d每组取12只大鼠(雌雄各半)分别放人代谢笼内饲养,收集24h尿液,用Clinitek Status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有外观、酸碱度(pH)、隐血(BLD)、蛋白(PRo)、尿糖(U.GLU)及沉淀物镜检等。
4)脏器重量测定:试验结束时处死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动物,分别称量每只动物的体重以及心、肝、脾、肺、肾、脑、胃、子宫,睾丸等主要组织脏器。
5)病理学检查:对试验期间死亡及试验结束时处死的所有动物,均进行解剖观察并留取器官组织样本备作病理学检查。
4结果分析与判定
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发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5.1中药组合物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对RBC、WBC、L、M、N、HGB、PLT、HCT等血液学指标的观测结果见表1,雌雄大鼠各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中药组合物剂量达62.5g/kg·BW时对所测各项血液学指标均未产生明显影响。
表16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2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以血清AST、ALT、ALP、TP、ALB、GLU、T-BIL、CHO、ChE等项目为观察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雄性大鼠T-BIL和CHO、雌性大鼠AST和ChE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差异,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也不具剂量依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组合物长期喂养对大鼠肝脏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表17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肝脏功能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3中药组合物对肾功能影响
对大鼠尿液BUN、CRE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见表2,与对照组相比,大鼠BUN和CRE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无剂量反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组合物长期喂养对大鼠肾脏功能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表18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肾功能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5.4中药组合物对脏器系数影响
对大鼠心、肝、脾、肺、肾、脑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测定结果见表1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织脏器的脏器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表19中药组合物对脏器系数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6实验结论:
中药组合物长期喂养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肝肾功能、各组织脏器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实施例1: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口服液
黄芪120g、丹参20g、银杏叶10g、三七15g、当归6g、赤芍5g、桃仁3g、川芎3g、红花3g、地龙3g、人参3g、西洋参3g、太子参3g、红景天3g,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余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过滤,合并滤液,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浓缩,再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制备成中药组合物提取物的低、中、高三个浓度的药液,折合生药材分别为1.54g/ml,3.08g/ml,6.17g/ml。
药液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即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口服液。
实施例2: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颗粒剂
黄芪120g、丹参20g、银杏叶10g、三七15g、当归6g、赤芍5g、桃仁3g、川芎3g、红花3g、地龙3g、人参3g、西洋参3g、太子参3g、红景天3g,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余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过滤,合并滤液,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得到50-60℃时相对于密度为1.20-1.32的清膏粉,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填充剂,如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等,药学上接受得崩解剂,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等混匀,以淀粉浆、聚维酮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湿法制粒,干燥后整粒,将挥发油均匀喷洒于颗粒上,置密闭容器吸收48小时,包装,即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颗粒剂。
实施例3: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剂
将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装入明胶胶囊,即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剂。
实施例4: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片剂
在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中加入硬脂酸镁后压片,即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片剂。
实施例5: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冲剂
黄芪120g、丹参20g、银杏叶10g、三七15g、当归6g、赤芍5g、桃仁3g、川芎3g、红花3g、地龙3g、人参3g、西洋参3g、太子参3g、红景天3g,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余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过滤,合并滤液,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得到50-60℃时相对于密度为1.20-1.32的清膏粉,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填充剂,如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等混匀,加入淀粉浆或聚维酮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湿法制粒,干燥后整粒,再将颗粒搓碎,将挥发油均匀喷洒于搓碎后的颗粒上,置密闭容器吸收48小时,包装,即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冲剂。
实施例6:一种防治心血管疾病得中药丸剂
黄芪120g、丹参20g、银杏叶10g、三七15g、当归6g、赤芍5g、桃仁3g、川芎3g、红花3g、地龙3g、人参3g、西洋参3g、太子参3g、红景天3g,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余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过滤,合并滤液,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得到50-60℃时相对于密度为1.20-1.32的清膏粉,粉碎后加入挥发油,混匀得药粉。蜂蜜煮沸至温度119℃,后将温至60-70℃,加入药粉调和揉匀,即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药丸剂。
本发明以黄芪为君药的特定配比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对动、静脉和静脉旁路血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变,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所致炎症反应,能显著延长大鼠常压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以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和脑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上实验表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明确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且药理作用基本呈现剂量依赖的特性。其中,与阿司匹林比,中药组合物降血脂的作用明显优于阿司匹林,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在改善血流变,提高机体耐缺氧,保护心肌缺血和脑缺血方面与阿司匹林相当或优于阿司匹林,在抗炎和抗血栓的作用方面较阿司匹林略弱。与复方丹参片、补阳还五汤和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处方相同而配比不同的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防治心血管的作用优于复方丹参、补阳还五汤汤和其他配比的中药组合物。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不具有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慢性毒性,适合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本发明内容仅仅举例说明了要求保护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与任意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相组合,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就像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已经在本发明公开内容中具体记载一样。

Claims (7)

1.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黄芪120-200份、丹参20-40份、银杏叶9-12份、三七7-20份、当归3-12份、赤芍3-10份、桃仁2-6份、川芎2-6份和红花2-6份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芪120份、丹参20份、银杏叶10份、三七15份、当归6份、赤芍5份、桃仁3份、川芎3份和红花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中还包含地龙、人参、西洋参、太子参、红景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口服液、颗粒剂、冲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固体分散剂。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工艺为:称取相应重量的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加10倍药材量的水浸泡1小时,用挥发油蒸馏器提取挥发油4小时,备用;
(2)称取相应重量的其它药材,于提取容器中加相当于饮片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与挥发油提取剩余的药材一起,煎煮30min,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或用10倍量乙醇或者稀乙醇,浸泡3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浓缩,再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制备成中药组合物提取物的低、中、高三个浓度,折合生药材分别为1.54g/ml,3.08g/ml,6.17g/ml。
6.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冠心病、脑出血和脑梗塞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
CN201510496443.9A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012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6443.9A CN105012388B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6443.9A CN105012388B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2388A CN105012388A (zh) 2015-11-04
CN105012388B true CN105012388B (zh) 2019-12-06

Family

ID=5440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6443.9A Active CN105012388B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2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9061A (zh) * 2015-07-22 2015-11-25 苏保洲 超微破壁粉碎技术制成的三七活性药物及保健品及其制法
CN105288242A (zh) * 2015-11-30 2016-02-03 闻喜县红十字会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治疗中风、气虚血瘀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9182A (zh) * 2016-04-27 2016-06-29 吉林大学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8763B (zh) * 2020-05-11 2021-12-31 唐宏 血栓通脉药物、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
CN114432375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吴京波 一种用于治疗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中药组合物
CN112451571A (zh) * 2020-12-16 2021-03-09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活血、降糖和降脂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140A (zh) * 2009-01-20 2010-07-21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773A (zh) * 2014-04-11 2014-06-18 胡海波 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464A (zh) * 2014-10-17 2015-01-21 李晓丽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140A (zh) * 2009-01-20 2010-07-21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773A (zh) * 2014-04-11 2014-06-18 胡海波 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464A (zh) * 2014-10-17 2015-01-21 李晓丽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2388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2388B (zh)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3947012B2 (ja) 糖尿病治療用組成物
LT5433B (lt) Farmacinė kompozicija skirta gydyti širdies kraujagyslių smegenų kraujagyslių ir susirgimus
CN10568799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034B (zh) 一种三七总皂苷及其制备方法
CN1709341B (zh) 一种益气健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26423A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组合
CN197789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167925B (zh) 一种治疗肺胃热盛引起鼻衄的中药
KR101511364B1 (ko) 복합 생약재를 이용한 비만 및 대사증후군의 예방 또는치료용 조성물
WO2013127110A1 (zh) 汉黄芩素在制备治疗慢性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2641342B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备方法
CN10331616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2266C (zh) 一种由肿节风和白花蛇舌草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939383B (zh) 红背叶根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1716253B (zh) 一种活血化淤、益气养阴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A3158936A1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psoriasis,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5147923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04098623A1 (fr) Injection intraveineuse de saponine de notoginseng et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KR100779026B1 (ko) 염증성 질환 치료 및 예방에 유용한 구골 추출물
CN113599468B (zh) 一种蒿芩清胆颗粒的制备方法
KR100247569B1 (ko) 혈전치료용 약제조성물
Simeon et 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 Clinical Naturopathy
CN101716254B (zh) 一种复方血栓通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6130B (zh) 一种青蒿鳖甲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yu

Inventor before: Fang Junwei

Inventor before: Sun Shujun

Inventor before: Wang Y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