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8183B - 车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8183B
CN105008183B CN201480010627.3A CN201480010627A CN105008183B CN 105008183 B CN105008183 B CN 105008183B CN 201480010627 A CN201480010627 A CN 201480010627A CN 105008183 B CN105008183 B CN 105008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ircuit
operational part
diagnostic data
data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06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8183A (zh
Inventor
米冈信郎
米冈信一郎
冈田泰彦
佐藤千寻
汤浅康司
丰原正裕
杉山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08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8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8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8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91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 clocked protocol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在不具有运算功能的驱动电路与运算装置进行通信的车辆控制装置中,通过简单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诊断两者可正常通信。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从运算部发送作为对驱动电路的控制命令的诊断数据,驱动电路将对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回送至运算部。运算部使用诊断数据和反转诊断数据诊断运算部与驱动电路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实施。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车辆动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车辆动作的电子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具备驱动车辆负载的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和控制驱动IC的微机,通过从微机对驱动IC发送并行信号来驱动控制车辆负载。
另一方面,近年来,ECU所要求的功能高功能化,并且也增加对低成本化的要求。因此,为了减少微机的端口(port)数来降低成本,进行着将在微机与驱动IC之间收发的并行信号置换成串行信号的试验。例如基于微型串行总线标准的通信相当于该情况。
在微机与驱动IC通过串行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多个控制命令收发串联地记述的串行数据。在该情况下,当在微机与驱动IC之间的串行通信中发生异常时,驱动IC驱动的全部的对车辆负载的控制命令成为异常。因此,认为在发生微机与驱动IC之间的串行通信中的异常的情况下,需要立即检测该异常并使车辆转换至故障安全模式。
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技术,关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异常检测,通过回送校验控制数据(将与接收侧接收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回送至发送侧)来检测异常。
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方法,关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异常检测,从比较器23对收发器12发送检查信号,比较器23再从收发器12接收比较用信号,将比较两者的结果报告至CPU21。该文献中,通过上述方法,检查在微机11与收发器12之间的信号线上是否有断线的部位等。
下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ECU1具备的主计算机1a与副计算机1b之间的通信中,副计算机1b将在读模式执行时的读出数据和反转其所有的比特而得到的数据发送至主计算机1a,主计算机1a比较这些数据。主计算机1a通过上述处理,确认从副计算机1b接收的读出数据是否正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2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90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1708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将通信数据其本身回送校验,因此,在通信数据本身异常的情况下,可能不能检测异常。例如当回送校验的数据偏向比特值0或比特值1的任一项时,即使在任一比特位置产生异常,也可能将其错误识别为正常的数据。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需要追加用于设置比较器23的成本。另外,需要在微机11和收发器12不通信的期间发送检查信号,因此,实施检查的时刻被制约。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主计算机1a和副计算机1b需要同时具备运算功能,因此,具有成本变高的倾向。另外,副计算机1b将读出的数据和将该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数据共同发送至主计算机1a,因此,认为具有为了诊断实施而进行通信的数据量变大的倾向。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课题而研发的,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不具有运算功能的驱动电路与运算装置进行通信的车辆控制装置中,通过简单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诊断两者能够正常通信。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从运算部发送作为对驱动电路的控制命令的诊断数据,驱动电路将对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回送至运算部。运算部使用诊断数据和反转诊断数据,诊断运算部与驱动电路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实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作为接收侧的驱动电路将从作为发送侧的运算部发送的诊断数据反转并进行回送,因此,能够可靠地实施诊断。另外,从运算部发送作为对驱动电路的控制命令的诊断数据,因此,通过运算部能够在任意时刻实施诊断。进而,即使在驱动电路不具有运算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实施诊断,因此能够抑制安装诊断功能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控制帧的比特阵列的图。
图3是表示数据帧的比特阵列的图。
图4是表示命令映射220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上行通信中的数据帧的比特阵列的图。
图6是表示上行通信中的数据帧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表示微机100发送诊断数据的时刻和驱动电路200回送反转诊断数据的时刻的例子的图。
图8是下行通信和上行通信的时间图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的结构图。车辆控制装置1000是控制车辆具备的功能部的动作的ECU,具备微机(运算部)100和驱动电路200。对驱动电路200驱动的车辆负载省略记载。
微机100具备软件110和MSB接口(I/F)120。软件110是安装有控制车辆动作的处理的应用或BIOS等软件组。MSB接口120是在与驱动电路200之间实施串行通信的通信接口。本实施方式1中,实施基于微秒总线(micro second bus)标准的串行通信,但通信方式不限于此。
MSB接口120具备:计时器121、时钟发生器122、发送寄存器123、接收寄存器124。时钟发生器122生成用于在微机100与驱动电路200之间使动作同步的时钟信号,且经由一对时钟配线320输出至驱动电路200。发送寄存器123是暂时存储从MSB接口12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的数据的寄存器,并经由一对发送配线330与驱动电路200连接。接收寄存器124是暂时存储MSB接口120从驱动电路200接收的数据的寄存器,经由1条接收配线340与驱动电路200连接。
MSB接口120和驱动电路200之间还经由使能信号配线310连接。MSB接口120对驱动电路200发出控制命令时,经由发送配线330发送控制命令,同时经由使能信号配线310发送使能信号。
驱动电路200是驱动车辆负载的驱动IC,以执行预先静态安装于电路上的功能的方式构成。因此,驱动电路200不能执行例如程序。驱动电路200具备:接收寄存器210、命令映射220、输出寄存器230、驱动器240、执行结果寄存器250、发送寄存器260。
接收寄存器210是暂时存储经由发送配线330从MSB接口120接收到的数据的寄存器。命令映射220是用于将作为串行数据接收的控制命令转换成对各驱动器240的并行的控制命令的转换表,详情在后说明。输出寄存器230暂时存储使用命令映射220转换的对各驱动器240的控制命令的寄存器。驱动器240是驱动各车辆负载的电路,驱动电路200根据驱动的车辆负载的种类和个数设置必要的数量。执行结果寄存器250是从各驱动器240收取并暂时存储记述作为各驱动器240驱动车辆负载的结果而得到的执行结果的动作数据的寄存器。发送寄存器260是暂时存储对MSB接口120发送的数据的寄存器。
发送寄存器123和接收寄存器124优选电或逻辑性地分离构成,以相互不引起比特干扰。接收寄存器210和发送寄存器260也一样。
命令映射220可以使用实现其功能的电路器件构成。技术上也可以使用安装有同等功能的软件和执行该软件的处理器构成命令映射220,但从抑制驱动电路200的安装成本的观点来看,优选上述那样仅使用电路器件构成驱动电路。
<实施方式1:从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的通信>
微机100经由发送配线33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控制命令。有时也将从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的通信称为下行。记述控制命令的帧具有控制帧和数据帧的两种。以下,对这些数据帧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控制帧的比特阵列的图。控制帧是记述狭义的控制命令的帧。控制帧具有:表示帧种类的1比特的选择比特、记述控制命令种类的5比特的命令比特(C0~C4)、记述控制命令内容的11比特的数据比特(D0~D10)、2比特的无效比特。MSB接口12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控制帧时,同时激活使能信号。
图3是表示数据帧的比特阵列的图。数据帧是用于发送控制命令所包含的数值数据等实际数据的帧。数据帧具有:表示帧种类的1比特的选择比特、记述数据内容的16比特的数据比特(D0~D15)、2比特的无效比特。MSB接口12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数据帧时,同时激活使能信号。
图4是表示命令映射220的结构例的图。MSB接口120发送的控制命令是串行数据,因此,串联地记述对多个驱动器240的控制命令。因此,驱动电路200使用命令映射220提取记述在串行数据内的对各驱动器240的控制命令,并分别存储于输出寄存器230中。输出寄存器230并联地存储对各驱动器240的控制命令。即,驱动电路200通过使用命令映射220,将微机100发送的记述在串行数据内的控制命令转换成对多个驱动器240的并行的控制命令。
驱动电路200在从微机100接收到的记述在控制帧内的数据与图4所示的任一比特组合(bit pattern)一致的情况下,解释为其比特串是与该比特分配图对应的控制命令。
图4所示的数据例中,示例了16种控制命令,但不限于此。此外,作为第一例记述的控制命令是后述的诊断数据。即,后述的诊断数据形式上定义为控制命令的1种。
<实施方式1:从驱动电路200对微机100的通信>
驱动电路200具备自己诊断是否产生由于各驱动器240的断线或短路等电路异常产生的异常电压等异常状态的功能,并将其诊断结果作为动作数据存储于执行结果寄存器250。例如具备,在第一个驱动器240中产生异常电压的情况下,将执行结果寄存器250的第一个比特值设为1等功能。
但是,驱动电路200不具有运算功能,因此,不能解释存储于执行结果寄存器250的各比特值的意义。因此,驱动电路200将存储于执行结果寄存器250的动作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并经由发送寄存器260和接收配线340发送至微机100。微机100通过软件110安装的功能诊断从驱动电路200接收到的动作数据。
有时也将从驱动电路200对微机100的通信称为上行。驱动电路200以异步实施下行通信和上行通信。即,驱动电路200不论是否从微机100接受控制命令,均以例如一定的动作周期向微机100发送执行结果寄存器250内的动作数据。
图5是表示上行通信中的数据帧的比特阵列的图。上行通信中的数据帧具有:1比特的起始比特、4比特的命令字段(C0~C3)、2比特的地址字段(A0~A1)、6比特的数据字段(D0~D5)、1比特的奇偶校验比特、2比特的停止比特。在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的情况下,在数据帧间设置1比特的帧间比特。上行通信与下行通信异步地实施,因此,上行通信中不需要使能信号。
图6是表示上行通信中的数据帧的结构例的图。驱动电路200将对各驱动器240的诊断结果根据图6所示的转换规则转换成串行数据,并存储于发送寄存器260。存储于发送寄存器260的串行数据以例如一定的动作周期发送至微机100。图6所示的转换规则是与下行通信中将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的处理相反的转换,因此,能够安装在命令映射220上。
<实施方式1:诊断数据>
驱动电路200向微机100发送表示各驱动器240中异常产生的有无的动作数据。该动作数据引起的异常诊断中,诊断车辆负载的异常的方面强,而不易对驱动电路200本身产生的异常进行诊断。
另一方面,在驱动电路200所具备的接收寄存器210中,当产生例如比特固定(规定部位的比特被固定)等异常时,对驱动器240的控制命令不能正确地传递,车辆动作可能成为危险的状态。同样,当在发送寄存器260中产生异常时,微机100不能正确地诊断驱动器240的动作。同样的不良情况也可产生于在发送配线330或接收配线340中产生异常的情况。
通过驱动电路200具备运算功能,且通过例如奇偶校验等校验各寄存器上的数据或各配线上的数据,驱动电路200本身可能可自己诊断上述那样的驱动电路200的异常。但是,当在驱动电路200内设置运算功能时,驱动电路200的安装成本增大。另外,在将驱动器240安装于驱动电路200内的情况下,驱动器240具有易发热的倾向,当进一步追加运算功能时追加了发热因素,因此,从热对策的观点来看不优选。
因此,本实施方式1中,微机100将用于诊断与驱动电路200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实施的诊断数据发送至驱动电路200,驱动电路200将对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比特数据回送至微机100。微机100求得诊断数据和反转诊断数据的逻辑和,如果其结果所有的比特成为1,则能够确认正常地实施与驱动电路200之间的通信。
诊断数据的比特阵列为任意。例如在发送作为诊断数据的“1100”的情况下,驱动电路200将诊断数据的“1100”进行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0011”回送至微机100。微机100求得“1100”和“0011”的逻辑和,如果其结果全部的比特为1(1100+0011=1111),则可知,与驱动电路200之间的通信正常地实施。即,可以确认在接收寄存器210、发送寄存器260、发送配线330、接收配线340的任一项中均未产生异常。
图7是表示微机100发送诊断数据的时刻和驱动电路200回送反转诊断数据的时刻的例子的图。作为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诊断数据的时刻,可考虑各种时刻。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从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的控制命令的1种来定义诊断数据,如果是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控制命令的时刻,则总是能够发送诊断数据。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微机100在任意的执行周期内对驱动电路200发送诊断数据。诊断数据定义为图4的第一个所示例的控制命令“RD_DATA”。驱动电路200能够使用命令映射220判定是否到达诊断数据。驱动电路200在到达控制命令RD_DATA的情况下,将对RD_DATA的所有比特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存储于执行结果寄存器250。
驱动电路200在实施上行通信的执行周期内,根据图6示例的转换规则将动作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另外,在之前的执行周期内将反转诊断数据存储于执行结果寄存器250内的情况下,在串行数据内的适当的位置(例如末尾)追加该反转诊断数据。
微机100在对驱动电路200发送诊断数据的情况下,接着接收上行通信时,与动作数据一起接收反转诊断数据。微机100根据上述的诊断规则实施诊断。
图8是下行通信和上行通信的时间图例。以下,对图8的时间图例进行说明。
微机100和驱动电路200进行串行通信,因此,需要与请求的最短的通信周期一致地设定下行通信的控制周期。即,需要满足各车辆负载请求的控制周期中最短的周期。另外,为了确认控制命令的可能性,在使用连续两次核对(连续两次发送相同的数据,如果两次都是相同的数据,则认为正常数据)的情况下,需要在最短周期的1/2周期内发送控制命令。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假定存在3种继电器负载、喷油器负载、点火负载且点火负载请求的控制周期最短为3.2μs。因此,需要微机100在1.6μs周期内对驱动电路200发送控制命令。具体的通信周期只要根据负载规格和请求精度等适当设定即可。作为其它负载,例如考虑电磁阀(solenoid)电路、加热器电路等。
另外,微机100在任意的通信周期内对驱动电路200发送上述的诊断数据(RD_DATA)。诊断数据定义为控制命令之一,因此,只要没有制约控制命令的顺序等,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发送诊断数据。
驱动电路200与下行通信异步地实施上行通信,并向微机100发送各驱动器240的动作数据。在之前的上行通信周期内接收到诊断数据的情况下,驱动电路将对该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INV_RD_DATA)附加至上行通信内的适当的部位(图8所示的例子中为末尾)。
微机100在下次以后的下行通信周期内发送诊断数据的情况下,将对上次的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数据(与INV_RD_DATA相等)作为新的诊断数据发送至驱动电路200。以后同样,每次发送诊断数据时均将比特反转。这是由于,均匀地诊断全部的比特位置。详情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
上行通信的通信周期也可以为任意(例如10ms周期),但当通信次数增加时,运算负载增加,因此,优选抑制成必要最小限。例如在微机100侧实施OBD2(On Board Diagnosis2:车载故障诊断Ⅱ)等车辆诊断时,只要设为必要的通信速度即可。
作为实施图8中示例那样的诊断处理的时刻,优选车辆起动前。具体而言,优选实施到车辆控制装置1000的复位解除后且发动机起动之前。
<实施方式1:汇总>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中,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发送作为控制命令之一的诊断数据,驱动电路200将对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回送至微机100。由此,微机100在发送控制命令的任意时刻,能够诊断是否正常实施与驱动电路200之间的通信。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中,微机100根据诊断数据和反转诊断数据的理论和所有比特是否为1来实施上述诊断。该诊断规则不论诊断数据的比特阵列均相同,因此,能够使微机100侧的诊断处理简单化(不需要逐一比较各比特)。另外,驱动电路200也可以仅反转比特,因此,通过例如增减表示比特值的电压值的电路(NOT电路)等,不使用运算功能就能够安装上述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中,驱动电路200与下行通信异步地实施上行通信。由此,微机100不需要待机发送的诊断数据的结果,因此,能够进一步自由地设定发送诊断数据的时刻。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中,驱动电路200将记述各驱动器240的自己诊断结果的动作数据和反转诊断数据同时串行化并发送至微机100。由此,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发送反转诊断数据的通信周期,因此能够减轻通信负载。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中,微机100和驱动电路200利用1条使能配线310、一对时钟配线320、一对发送配线330、1条接收配线340的合计6条配线连接,且相互实施依据MSB标准的串行通信。由此,能够将微机100和驱动电路200各自的端子数和配线数抑制成较少。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微机100发送的诊断数据也可以为任意。但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诊断,认为留有对诊断数据的比特阵列进行研究的余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能够更有效地实施诊断的诊断数据的比特阵列进行探讨。车辆控制装置100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一样。
当在各寄存器或配线上产生异常时,规定位置的比特值可能固定成同一值(比特固定)。为了以尽可能短的通信周期检测比特固定,优选微机100每次发送诊断数据,均使全部比特反转,使在两个通信周期以内全部比特具有比特值0和比特值1两者。这对发送寄存器123和接收寄存器124的双方是同样的,且对驱动电路200内的接收寄存器210和发送寄存器260的双方是同样的。
另外,各寄存器中,邻接的比特由于异物等原因短路,可能产生必然成为相同的值的(比特短路)异常。为了避免比特短路,优选诊断数据交替具有比特值0和比特值1。
鉴于以上,作为微机100发送的诊断数据,认为优选交替具有比特值0和比特值1,且每次发送诊断数据而使比特值反转。在图4的第一行表示的RD_DATA的例子中,根据该探讨,将从比特值0开始的比特阵列和从比特值1开始的比特阵列均定义为RD_DATA。
<实施方式2:汇总>
如以上,本实施方式2的车辆控制装置1000将交替具有比特值0和比特值1的比特阵列用作诊断数据。由此,能够在两个通信周期以内检测比特固定,且避免比特短路引起的错误诊断。
<实施方式3>
以上的实施方式1~2中,微机100在诊断数据的任一位置检测到异常的比特的情况下,能够检测与该比特位置对应的寄存器地址为异常。但是,该异常是通过发出诊断数据而检测到的异常,不依据从驱动器240取得的动作数据。即,该异常不表示车辆负载或驱动器240的异常。此时,作为微机100实施的动作,例如考虑以下那样的动作。
(异常检测时的动作例1)
微机100发出与检测到异常的比特位置对应的车辆负载或停止驱动器240的内容的控制命令。但是,当寄存器故障时,控制命令可能不能对驱动器240正常传递,因此,需要经由例如另一通信配线等对驱动器240传递控制命令。
(异常检测时的动作例2)
微机100在诊断数据的任一比特位置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使车辆动作倾向安全侧,并停止驱动电路200的动作。具体而言,也可以将使能信号设为非激活,也可以发出作为控制命令的动作停止命令。
(异常检测时的动作例3)
微机100对例如上级的控制装置输出检测到异常的比特位置或表示与该比特位置同等的内容的信号。
<实施方式4>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方式,未必限定于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的方式。另外,也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对某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追加、删除、置换其它结构。
实施方式1~3中,驱动电路200中,只要装置成本等制约条件允许,通过动态变更电路结构,也可以使用可编程的电路器件(FPGA等)构成,也可以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那样,仅实施预先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功能,并使用不能动态变更其电路结构的电路器件构成。或者为了实现驱动电路200执行的功能,也可以对驱动电路200赋予不充分的最小限度的运算功能。
实施方式1~3中,说明了驱动电路200将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而发送,但未必需要将诊断数据的全部比特反转且成批发送,也可以反复进行仅将一部分比特反转进行发送。微机100通过反复进行使用从驱动电路200收取到的比特反转数据实施逐次诊断,而诊断诊断数据整体。
在使诊断数据的一部分比特反转的情况下,例如从微机100对驱动电路200通过下行通信指示命令映射220的切换,且依次实施诊断,由此,也可以诊断全部比特。在该情况下,命令映射220上记述有通过比特移位(bit shift)等方法使诊断数据比特反转的命令,驱动电路200也可以使用该命令实施比特反转。但是,驱动电路200的安装成本或诊断处理负载增大,因此,优选使全部比特一次性反转。
附图标记说明
100:微机、110:软件、120:MSB接口、121:计时器、122:时钟发生器、123:发送寄存器、124:接收寄存器、200:驱动电路、210:接收寄存器、220:命令映射、230:输出寄存器、240:驱动器、250:执行结果寄存器、260:发送寄存器、310:使能信号配线、320:时钟配线、330:发送配线、340:接收配线、1000:车辆控制装置。

Claims (14)

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用于控制车辆所具备的功能部的控制命令的运算部;和
根据所述控制命令驱动所述功能部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执行预先静态安装在电路上的功能,
所述运算部将诊断数据作为所述控制命令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
所述驱动电路将对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的所述诊断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对所述运算部发送,
所述运算部使用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诊断数据和从所述驱动电路接收到的所述反转诊断数据来诊断所述运算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是否正常通信,
所述运算部在每次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诊断数据时,发送由上一次的诊断数据进行了比特反转的诊断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从所述运算部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的信号的发送配线;和
传送从所述驱动电路对所述运算部发送的信号的接收配线,
所述驱动电路,
异步地执行经由所述发送配线来与所述运算部进行通信的动作和经由所述接收配线来与所述运算部进行通信的动作,
经由所述接收配线对所述运算部发送表示所述功能部的动作结果的动作数据和所述反转诊断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在对所述驱动电路输出所述控制命令的任一个执行周期内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诊断数据,
所述驱动电路,在对所述运算部发送所述动作数据之前的执行周期内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所述诊断数据的情况下,对该接收到的诊断数据进行比特反转来生成所述反转诊断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存储经由所述发送配线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的数据的接收寄存器;和
存储经由所述接收配线对所述运算部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寄存器,
所述接收寄存器和所述发送寄存器以相互不引起比特干扰的方式分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将交替配置比特值0和比特值1而得到的数据作为所述诊断数据发送至所述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将对多个所述功能部同时发出的所述控制命令记述在一个串行数据内来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
所述驱动电路,
具有接收命令映射,其定义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的记述在所述串行数据内的比特数据与对所述功能部的控制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命令映射将记述在所述串行数据内的比特数据转换成对多个所述功能部的所述控制命令,来将所述串行数据转换成对多个所述功能部同时发出的所述控制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将表示多个所述功能部的动作结果的所述动作数据记述在一个串行数据内来对所述运算部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和所述驱动电路基于微秒总线标准相互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运算部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时钟信号的一对时钟配线;
一对所述发送配线;
一条所述接收配线;和
一条生效信号配线,其从所述运算部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指示使经由所述发送配线和所述接收配线的通信有效之内容的生效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使用所述诊断数据和所述反转诊断数据,确定所述诊断数据或所述反转数据中发生比特异常的部位,由此诊断在所述接收寄存器或所述发送寄存器中发生异常的部位,输出表示其结果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在所述诊断数据或所述反转数据中存在发生比特异常的部位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电路输出指示停止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控制命令,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命令,停止驱动所述功能部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将所述车辆所具备的电磁阀电路、所述车辆所具备的继电器电路、所述车辆所具备的喷油器电路、所述车辆所具备的点火电路、所述车辆所具备的加热器电路中的至少任一者作为所述功能部进行驱动。
13.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出用于控制车辆所具备的功能部的控制命令的运算部,
与根据所述控制命令驱动所述功能部的驱动电路进行通信,
所述驱动电路执行预先静态安装在电路上的功能,
所述运算部将诊断数据作为所述控制命令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
所述驱动电路将对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的所述诊断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对所述运算部发送,
所述运算部使用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诊断数据和从所述驱动电路接收到的所述反转诊断数据来诊断所述运算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是否正常通信,
所述运算部在每次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诊断数据时,发送由上一次的诊断数据进行了比特反转的诊断数据。
14.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电路,其根据从运算部发送来的、用于控制车辆所具备的功能部的控制命令驱动所述功能部,
所述驱动电路执行预先静态安装在电路上的功能,
所述运算部将诊断数据作为所述控制命令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
所述驱动电路将对从所述运算部接收到的所述诊断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比特反转而得到的反转诊断数据对所述运算部发送,
所述运算部使用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诊断数据和从所述驱动电路接收到的所述反转诊断数据来诊断所述运算部与所述驱动电路是否正常通信,
所述运算部在每次对所述驱动电路发送所述诊断数据时,发送由上一次的诊断数据进行了比特反转的诊断数据。
CN201480010627.3A 2013-02-27 2014-01-31 车辆控制装置 Active CN105008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6639 2013-02-27
JP2013036639A JP6133622B2 (ja) 2013-02-27 2013-02-27 車両制御装置
PCT/JP2014/052195 WO2014132740A1 (ja) 2013-02-27 2014-01-31 車両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8183A CN105008183A (zh) 2015-10-28
CN105008183B true CN105008183B (zh) 2017-08-22

Family

ID=5142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0627.3A Active CN105008183B (zh) 2013-02-27 2014-01-31 车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3138B2 (zh)
EP (1) EP2962900B1 (zh)
JP (1) JP6133622B2 (zh)
CN (1) CN105008183B (zh)
WO (1) WO2014132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5049B2 (ja) * 2015-01-09 2019-03-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機、車載機診断システム
JP6492677B2 (ja) * 2015-01-15 2019-04-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機
GB2551206A (en) * 2016-06-10 2017-12-13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Llc Method to share data between semiconductors chips
CN110036189B (zh) * 2016-12-05 2021-10-08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WO2020040848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Google Llc Extensible mapping for vehicle system buses
CN109703493A (zh) * 2019-01-30 2019-05-03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域控制器系统架构
JP7461219B2 (ja) 2020-05-25 2024-04-0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CN113311774B (zh) * 2021-06-09 2023-02-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5645A (ja) * 1989-10-20 1991-06-10 Pfu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ラー検出方式
JP2004069643A (ja) * 2002-08-09 2004-03-04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制御ユニット
CN101642379A (zh) * 2008-08-08 2010-02-10 阿洛卡株式会社 超声波诊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281B2 (ja) 1990-11-02 1995-03-08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コンピュータ間のデータ通信方法
JP3486990B2 (ja) * 1994-12-12 2004-0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リアル通信装置
JP3421199B2 (ja) 1996-07-29 2003-06-3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メータの自己診断装置
JP3037150B2 (ja) * 1996-08-28 2000-04-24 甲府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タフェース診断システム
JP3952634B2 (ja) 1999-04-27 2007-08-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JP4253110B2 (ja) 2000-09-04 2009-04-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2010116165A (ja) * 2010-03-05 2010-05-2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自動車
JP2011229079A (ja) 2010-04-22 2011-11-10 Toyota Motor Corp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US9676357B2 (en) * 2010-06-15 2017-06-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iagnosis of integrated driver circui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5645A (ja) * 1989-10-20 1991-06-10 Pfu Ltd 計算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ラー検出方式
JP2004069643A (ja) * 2002-08-09 2004-03-04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制御ユニット
CN101642379A (zh) * 2008-08-08 2010-02-10 阿洛卡株式会社 超声波诊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62404A (ja) 2014-09-08
US20160001716A1 (en) 2016-01-07
US9783138B2 (en) 2017-10-10
EP2962900A1 (en) 2016-01-06
WO2014132740A1 (ja) 2014-09-04
CN105008183A (zh) 2015-10-28
EP2962900A4 (en) 2016-11-02
JP6133622B2 (ja) 2017-05-24
EP2962900B1 (en) 2018-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8183B (zh) 车辆控制装置
CN102541048B (zh) 控制器局域网消息传送停止测试系统和方法
CN201837860U (zh) 用于控制多个安全关键及非安全关键进程的控制系统
CN100541442C (zh) 高性能串行总线测试方法
CN103530216B (zh) 一种基于uvm验证方法学的pcie验证系统
CN102713773A (zh) 用于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模块
CN102165384A (zh) 用于安全监测端线板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2566567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hils系统的ecu传感器信号故障注入装置
JP2008009795A (ja) 診断装置,回線診断方法及び回線診断プログラム
CN108470013A (zh) 一种实现双mcu数据传输的spi通信方法
JP2014162404A5 (zh)
CN102981495A (zh) 一种用于检测航空发动机ecu信号接口的多故障注入装置
CN101180837A (zh) 用于在控制设备与至少一个分散的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线路上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16788A (zh) 看门狗装置及看门狗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996265A (zh) 一种存储器控制器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0351065A (zh) 使用信号中的边缘定时的双向通信
CN101397020B (zh) 智能采集驱动设备
CN107239423A (zh) 一种基于扩展iic接口的装置
CN109906609A (zh) 用于监测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75370A (zh) 基于虚拟网络及虚拟节点的ecm通讯的标定及验证系统
CN206920918U (zh) 电子控制装置
CN201349219Y (zh) 异步通信控制器
CN104750087A (zh) 一种诊断外部时钟源的系统及方法
CN112987690B (zh) 一种espi控制器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0351171A (zh) 用于在可配置网络中使用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