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2660B - 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2660B
CN104992660B CN201510456411.6A CN201510456411A CN104992660B CN 104992660 B CN104992660 B CN 104992660B CN 201510456411 A CN201510456411 A CN 201510456411A CN 104992660 B CN104992660 B CN 104992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rid
film transistor
tft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64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2660A (zh
Inventor
郝思坤
张鑫
戴荣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64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26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6375 priority patent/WO2017015984A1/zh
Priority to US14/779,013 priority patent/US960754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99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2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2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2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驱动单元,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以阵列的形式排列,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相互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正反向扫描信号控制级传信号的输出;一级传信号锁存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级传信号,并对所述级传信号进行锁存,以生成锁存信号;一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扫描信号;一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二扫描信号;一第一反相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以及一第二反相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本发明能简化GOA电路的结构,适应显示面板超窄边框的需求。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GOA(Gate driver On Array)技术方案一般是通过在现有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程中将扫描驱动电路形成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以实现对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像素阵列逐行扫描。
然而,传统的GOA电路的结构过于复杂,难以适应显示面板超窄边框的需求。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其能简化GOA电路的结构,适应显示面板超窄边框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驱动单元,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以阵列的形式排列,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相互连接,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中的第一驱动单元用于接收第二驱动单元所生成的第二驱动信号集合中的至少一第二子信号,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中除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外的一个所述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正反向扫描信号控制级传信号的输出;一级传信号锁存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级传信号,并对所述级传信号进行锁存,以生成锁存信号;一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扫描信号;一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二扫描信号;一第一反相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以及一第二反相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锁存信号输出端;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还包括:一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反相输入端和第一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一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二反相输入端和第二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二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还与所述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及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一第三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包括第三反相输入端和第三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三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还与所述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及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及一第四反相器,所述第四反相器包括第四反相输入端和第四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反相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输出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的第一级传信号的输出;一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的第二级传信号的输出;一第三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三栅极、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所述第三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源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级传信号的输出;以及一第四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四栅极、第四源极和第四漏极,所述第四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源极与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级传信号的输出。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七薄膜晶体管和第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反相器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第十薄膜晶体管、第十一薄膜晶体管和第十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五栅极、第五源极和第五漏极,所述第五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源极用于接收第一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五栅极所接收到的经过反相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五源极和所述第五漏极之间的第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五电流通道;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六栅极、第六源极和第六漏极,所述第六栅极用于接收第三级传信号,所述第六源极与所述第五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漏极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六源极和所述第六漏极之间的第六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六电流通道;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七栅极、第七源极和第七漏极,所述第七栅极用于接收第四级传信号,所述第七源极用于接收第一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七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七源极和所述第七漏极之间的第七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七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七电流通道;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八栅极、第八源极和第八漏极,所述第八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源极与所述第七漏极连接,所述第八漏极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八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八源极和所述第八漏极之间的第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八电流通道;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九栅极、第九源极和第九漏极,所述第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九漏极与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九源极和所述第九漏极之间的第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九栅极所接收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九电流通道;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栅极、第十源极和第十漏极,所述第十栅极与所述第六栅极连接,所述第十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级传信号,所述第十漏极与所述第九源极连接,所述第十源极用于接收第二低电压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源极和所述第十漏极之间的第十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电流通道;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一栅极、第十一源极和第十一漏极,所述第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所述第十一漏极还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一源极和所述第十一漏极之间的第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一电流通道;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二栅极、第十二源极和第十二漏极,所述第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二源极用于接收第二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二漏极与所述第十一源极连接,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二源极和所述第十二漏极之间的第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二电流通道;其中,所述第四反相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七栅极连接和所述第十一栅极连接。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一第十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三栅极、第十三源极和第十三漏极,所述第十三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三源极用于接收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三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三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三源极与所述第十三漏极之间的第十三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三电流通道;一第十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四栅极、第十四源极和第十四漏极,所述第十四栅极与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十四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四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四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四源极与所述第十四漏极之间的第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四电流通道;一第十五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五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五栅极、第十五源极和第十五漏极,所述第十五栅极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或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五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五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五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五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五源极与所述第十五漏极之间的第十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五电流通道;一第十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六栅极、第十六源极和第十六漏极,所述第十六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六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六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六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六源极与所述第十六漏极之间的第十六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六电流通道;一第十七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七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七栅极、第十七源极和第十七漏极,所述第十七栅极与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七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十七漏极与所述第十六源极连接,第十七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七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七源极与所述第十七漏极之间的第十七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七电流通道;以及一第十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八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八栅极、第十八源极和第十八漏极,所述第十八栅极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或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八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四时钟信号,所述第十八源极用于接收第三低电压信号,所述第十八漏极与所述第十七源极连接,第十八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八源极与所述第十八漏极之间的第十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八电流通道;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一第十九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九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九栅极、第十九源极和第十九漏极,所述第十九栅极与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五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九源极用于接收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九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九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九源极与所述第十九漏极之间的第十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九电流通道;一第二十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栅极、第二十源极和第二十漏极,所述第二十栅极与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二十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十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源极与所述第二十漏极之间的第二十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电流通道;一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一栅极、第二十一源极和第二十一漏极,所述第二十一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一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一电流通道;一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二栅极、第二十二源极和第二十二漏极,所述第二十二栅极与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五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二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二电流通道;一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三栅极、第二十三源极和第二十三漏极,所述第二十三栅极与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二十三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源极连接,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三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三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三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三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三电流通道;以及一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四栅极、第二十四源极和第二十四漏极,所述第二十四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四源极用于接收第四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三源极连接,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四源极与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之间的第二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四电流通道。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和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包括:一第五反相器,所述第五反相器包括第五反相输入端和第五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五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第一反相输出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生成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还包括:一第六反相器,所述第六反相器包括第六反相输入端和第六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六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反相输出端连接;以及一第七反相器,所述第七反相器包括第七反相输入端和第七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七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包括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和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包括:一第八反相器,所述第八反相器包括第八反相输入端和第八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八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生成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还包括:一第九反相器,所述第九反相器包括第九反相输入端和第九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九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八反相输出端连接;以及一第十反相器,所述第十反相器包括第十反相输入端和第十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十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九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上述驱动电路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时钟信号反相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反向处理,以生成所述第六时钟信号。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简化驱动电路的结构,适应显示面板超窄边框的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图2中的级传信号锁存单元的电路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的电路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中各个信号的波形图;
图7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中各个信号的波形图;
图9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词语“实施例”意指实例、示例或例证。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冠词“一”一般地可以被解释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可以清楚确定单数形式。
本发明的驱动电路适用于显示面板,例如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驱动信号(扫描信号)。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驱动单元,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以阵列(例如,一维阵列)的形式排列,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相互连接(例如,在排列位置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单元相互连接,或者在排列位置上相隔至少一个所述驱动单元的任意两个所述驱动单元相互连接),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中的第一驱动单元用于接收第二驱动单元所生成的第二驱动信号集合中的至少一第二子信号,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中除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外的一个所述驱动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控制单元101、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3、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4、第一反相输出单元105和第二反相输出单元106。
所述控制单元101用于根据正反向扫描信号控制级传信号的输出。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用于接收所述级传信号,并对所述级传信号进行锁存,以生成锁存信号。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3用于生成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4用于生成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105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GN+1。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106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GN+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01包括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1015、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1016、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8、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9、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1017。所述控制单元101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011、第二薄膜晶体管1012、第三薄膜晶体管1013、第四薄膜晶体管1014。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011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8连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1015连接,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1017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01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8所提供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DU控制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1015的第一级传信号的输出。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012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8连接,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1016连接,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1017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0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DU控制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1016的第二级传信号的输出。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1013包括第三栅极、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所述第三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9连接,所述第三源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1015连接,所述第三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1017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101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9所提供的第二开关控制信号UD控制所述第一级传信号的输出。
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1014包括第四栅极、第四源极和第四漏极,所述第四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1019连接,所述第四源极与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1016连接,所述第四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1017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101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UD控制所述第二级传信号的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011的第一电流通道开启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1012的第二电流通道关闭,所述第一电流通道关闭时所述第二电流通道开启,所述第一电流通道为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之间的电流通道,所述第二电流通道为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之间的电流通道。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1013的第三电流通道开启时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1014的第四电流通道关闭,所述第三电流通道关闭时所述第四电流通道开启,所述第三电流通道为所述第三源极和所述第三漏极之间的电流通道,所述第四电流通道为所述第四源极和所述第四漏极之间的电流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1025,1026)、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1027、锁存信号输出端1028。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还包括第一反相器1021、第二反相器1022、第三反相器1023、第四反相器1024。
所述第一反相器1021包括第一反相输入端和第一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1025,1026)连接,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T1、CK)。
所述第二反相器1022包括第二反相输入端和第二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二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1022还与所述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1027及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1028连接。
所述第三反相器1023包括第三反相输入端和第三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三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1025,1026)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1023还与所述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1027及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1028连接,所述第三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第四反相器1024包括第四反相输入端和第四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反相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输出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1028连接。
所述第一反相器1021、所述第二反相器1022、所述第三反相器1023和所述第四反相器1024的组合用于对级传信号(STN信号)进行移位和锁存。
参考图3,图3为图2中的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的电路图。
所述第二反相器1022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302、第六薄膜晶体管303、第七薄膜晶体管304和第八薄膜晶体管305,其中,所述第二反相器1022与由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302、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303、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304和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305所组成的电路等效。所述第三反相器1023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306、第十薄膜晶体管307、第十一薄膜晶体管301和第十二薄膜晶体管308,其中,所述第三反相器1023与由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306、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307、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301和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308所组成的电路等效。
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302包括第五栅极、第五源极和第五漏极,所述第五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源极用于接收第一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302用于在所述第五栅极所接收到的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五源极和所述第五漏极之间的第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五电流通道。
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303包括第六栅极、第六源极和第六漏极,所述第六栅极用于接收第三级传信号(STN-2),所述第六源极与所述第五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漏极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303用于在所述第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六源极和所述第六漏极之间的第六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六电流通道。
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304包括第七栅极、第七源极和第七漏极,所述第七栅极用于接收第四级传信号(STN),所述第七源极用于接收第一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304用于在所述第七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七源极和所述第七漏极之间的第七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七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七电流通道。
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305包括第八栅极、第八源极和第八漏极,所述第八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源极与所述第七漏极连接,所述第八漏极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305用于在所述第八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八源极和所述第八漏极之间的第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八电流通道。
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306包括第九栅极、第九源极和第九漏极,所述第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九漏极与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306用于在所述第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九源极和所述第九漏极之间的第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九栅极所接收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九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307包括第十栅极、第十源极和第十漏极,所述第十栅极与所述第六栅极连接,所述第十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级传信号,所述第十漏极与所述第九源极连接,所述第十源极用于接收第二低电压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307用于在所述第十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源极和所述第十漏极之间的第十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301包括第十一栅极、第十一源极和第十一漏极,所述第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所述第十一漏极还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301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一源极和所述第十一漏极之间的第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一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308包括第十二栅极、第十二源极和第十二漏极,所述第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二源极用于接收第二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二漏极与所述第十一源极连接,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308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二源极和所述第十二漏极之间的第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二电流通道。
其中,所述第四反相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七栅极连接和所述第十一栅极连接。
参考图2和图4,图4为图2中的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3的电路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3包括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1031、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1032、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407,其中,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1032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1028连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3还包括第十三薄膜晶体管401、第十四薄膜晶体管402、第十五薄膜晶体管403、第十六薄膜晶体管404、第十七薄膜晶体管405、第十八薄膜晶体管406。
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401包括第十三栅极、第十三源极和第十三漏极,所述第十三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1031连接,所述第十三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1031所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三源极用于接收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三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407连接,第十三薄膜晶体管401用于在所述第十三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三源极与所述第十三漏极之间的第十三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三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四薄膜晶体管402包括第十四栅极、第十四源极和第十四漏极,所述第十四栅极与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1032连接,所述第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1032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十四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四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407连接,第十四薄膜晶体管402用于在所述第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四源极与所述第十四漏极之间的第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四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五薄膜晶体管403包括第十五栅极、第十五源极和第十五漏极,所述第十五栅极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或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五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五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五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407连接,第十五薄膜晶体管403用于在所述第十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五源极与所述第十五漏极之间的第十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五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404包括第十六栅极、第十六源极和第十六漏极,所述第十六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1031连接,所述第十六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1031所提供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六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407连接,第十六薄膜晶体管404用于在所述第十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六源极与所述第十六漏极之间的第十六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六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七薄膜晶体管405包括第十七栅极、第十七源极和第十七漏极,所述第十七栅极与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1032连接,所述第十七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1032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十七漏极与所述第十六源极连接,第十七薄膜晶体管405用于在所述第十七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七源极与所述第十七漏极之间的第十七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七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八薄膜晶体管406包括第十八栅极、第十八源极和第十八漏极,所述第十八栅极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或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八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所提供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四时钟信号,所述第十八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低电压信号,所述第十八漏极与所述第十七源极连接,第十八薄膜晶体管406用于在所述第十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八源极与所述第十八漏极之间的第十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八电流通道。
参考图5,图5为图2中的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4的电路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4包括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1043/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1042、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507,其中,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1042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1028连接,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连接,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4还包括第十九薄膜晶体管501、第二十薄膜晶体管502、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503、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504、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505、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506。
所述第十九薄膜晶体管501包括第十九栅极、第十九源极和第十九漏极,所述第十九栅极与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五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九源极用于接收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九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507连接,第十九薄膜晶体管501用于在所述第十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九源极与所述第十九漏极之间的第十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九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薄膜晶体管502包括第二十栅极、第二十源极和第二十漏极,所述第二十栅极与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1042连接,所述第二十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1042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二十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507连接,第二十薄膜晶体管502用于在所述第二十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源极与所述第二十漏极之间的第二十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503包括第二十一栅极、第二十一源极和第二十一漏极,所述第二十一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1043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1043所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507连接,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503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一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一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504包括第二十二栅极、第二十二源极和第二十二漏极,所述第二十二栅极与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五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507连接,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504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二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二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505包括第二十三栅极、第二十三源极和第二十三漏极,所述第二十三栅极与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1042连接,所述第二十三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1042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二十三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源极连接,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505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三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三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三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三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三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506包括第二十四栅极、第二十四源极和第二十四漏极,所述第二十四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1043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1043所提供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四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三源极连接,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506用于在所述第二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四源极与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之间的第二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四电流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105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052和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53。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105包括第五反相器1051。
所述第五反相器1051包括第五反相输入端和第五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五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052连接,所述第五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53连接。
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106包括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62和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1063。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106包括第八反相器1061。
所述第八反相器1061包括第八反相输入端和第八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八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062连接,所述第八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1063连接。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通过级传、锁存(输出)、下拉三个阶段来实现扫描信号的输出,波形如图6所示。其中,在级传阶段,STV1高电平信号输入并与CT1高电平信号经时钟反相器作用,输出ST1高电平信号;在锁存(输出)阶段,ST1高电平信号与CT1低电平信号经时钟反相器作用,维持ST1高电平信号,同时ST1信号、STV1信号与CK1(CK3)信号经三输入与非门作用,输出高电平的扫描信号;在下拉阶段,STV1低电平信号与CT1高电平信号经时钟反相器作用,输出ST1低信号,完成电路下拉。其中,信号STV1、STV2、ST1、ST2、ST5、ST6、ST9、ST10均为级传信号;信号CT1、CT2、CT3、CT4、CK1、CK2、CK3、CK4均为时钟信号,CT1、CT2、CT3、CT4均具有第一高电平持续周期,CK1、CK2、CK3、CK4均具有第二高电平持续周期,所述第一高电平持续周期与所述第二高电平持续周期不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驱动电路的结构得到简化,从而能够适应显示面板超窄边框的需求。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三输入与非门来生成并输出扫描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有利于减少传统的所述驱动电路中NAND(闪存)单元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的个数。
此外,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单级的锁存信号来生成双级(双行)的扫描信号,因此有利于简化所述驱动电路的结构,同时能够确保所述驱动电路长时间操作的稳定性。
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相输出单元105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生成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GN+1,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105还包括第六反相器1054和第七反相器1055。
所述第六反相器1054包括第六反相输入端和第六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六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七反相器1055包括第七反相输入端和第七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七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1053连接。
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106还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生成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GN+2,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106还包括第九反相器1064和第十反相器1065。
所述第九反相器1064包括第九反相输入端和第九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九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八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十反相器1065包括第十反相输入端和第十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十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九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1063连接。
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3中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1033替换为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CT3)。
所述第十五栅极与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五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时钟信号,第十五薄膜晶体管403用于在所述第十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五源极与所述第十五漏极之间的第十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五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八栅极与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八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第十八薄膜晶体管406用于在所述第十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八源极与所述第十八漏极之间的第十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八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104中的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1043替换为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1041替换为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CT3),其中,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十九栅极与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五时钟信号,第十九薄膜晶体管501用于在所述第十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九源极与所述第十九漏极之间的第十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九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一栅极与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503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一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一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二栅极与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五时钟信号,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504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二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二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十四栅极与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六时钟信号,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506用于在所述第二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四源极与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之间的第二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四电流通道。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时钟信号反相处理单元107,所述时钟信号反相处理单元107包括第十三反相器1071,所述第十三反相器107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CK3),并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反向处理,以生成所述第六时钟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相关信号的波形图如图9所示。
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复位单元108。所述复位单元108包括第二十五薄膜晶体管1081,所述第二十五薄膜晶体管1081包括第二十五栅极1082、第二十五源极1083和第二十五漏极,所述第二十五源极1083用于接收第五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五漏极与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十五漏极与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102中的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栅极1082用于接收电路重置信号,并用于根据所述电路重置信号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十五源极1083和第二十五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五电流通道。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发明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说明书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至少两驱动单元,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以阵列的形式排列,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相互连接,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中的第一驱动单元用于接收第二驱动单元所生成的第二驱动信号集合中的至少一第二子信号,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集合,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至少两所述驱动单元中除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外的一个所述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正反向扫描信号控制级传信号的输出;
一级传信号锁存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级传信号,并对所述级传信号进行锁存,以生成锁存信号;
一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一反相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以及
一第二反相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反相,并生成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
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锁存信号输出端;
所述级传信号锁存单元还包括:
一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反相输入端和第一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
一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二反相输入端和第二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二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还与所述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及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
一第三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包括第三反相输入端和第三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三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还与所述第三级传信号输入端及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及
一第四反相器,所述第四反相器包括第四反相输入端和第四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反相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输出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
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的第一级传信号的输出;
一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源极与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的第二级传信号的输出;
一第三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三栅极、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所述第三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源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级传信号的输出;以及
一第四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四栅极、第四源极和第四漏极,所述第四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源极与所述第二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漏极与所述第一级传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级传信号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七薄膜晶体管和第八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三反相器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第十薄膜晶体管、第十一薄膜晶体管和第十二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五栅极、第五源极和第五漏极,所述第五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源极用于接收第一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五栅极所接收到的经过反相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五源极和所述第五漏极之间的第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五电流通道;
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六栅极、第六源极和第六漏极,所述第六栅极用于接收第三级传信号,所述第六源极与所述第五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漏极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六源极和所述第六漏极之间的第六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六电流通道;
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七栅极、第七源极和第七漏极,所述第七栅极用于接收第四级传信号,所述第七源极用于接收第一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七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七源极和所述第七漏极之间的第七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七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七电流通道;
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八栅极、第八源极和第八漏极,所述第八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源极与所述第七漏极连接,所述第八漏极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八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八源极和所述第八漏极之间的第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八电流通道;
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九栅极、第九源极和第九漏极,所述第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九漏极与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九源极和所述第九漏极之间的第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九栅极所接收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九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栅极、第十源极和第十漏极,所述第十栅极与所述第六栅极连接,所述第十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级传信号,所述第十漏极与所述第九源极连接,所述第十源极用于接收第二低电压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源极和所述第十漏极之间的第十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三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电流通道;
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一栅极、第十一源极和第十一漏极,所述第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所述第十一漏极还与所述第四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一源极和所述第十一漏极之间的第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一电流通道;以及
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二栅极、第十二源极和第十二漏极,所述第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二源极用于接收第二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二漏极与所述第十一源极连接,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二源极和所述第十二漏极之间的第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二电流通道;
其中,所述第四反相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七栅极连接和所述第十一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一第十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三栅极、第十三源极和第十三漏极,所述第十三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三源极用于接收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三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三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三源极与所述第十三漏极之间的第十三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三电流通道;
一第十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四栅极、第十四源极和第十四漏极,所述第十四栅极与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十四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四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四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四源极与所述第十四漏极之间的第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四电流通道;
一第十五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五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五栅极、第十五源极和第十五漏极,所述第十五栅极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或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五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五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五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五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五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五源极与所述第十五漏极之间的第十五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五电流通道;
一第十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六栅极、第十六源极和第十六漏极,所述第十六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六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六漏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六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六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六源极与所述第十六漏极之间的第十六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六电流通道;
一第十七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七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七栅极、第十七源极和第十七漏极,所述第十七栅极与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七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十七漏极与所述第十六源极连接,第十七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七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七源极与所述第十七漏极之间的第十七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七电流通道;以及
一第十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八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八栅极、第十八源极和第十八漏极,所述第十八栅极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或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八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四时钟信号,所述第十八源极用于接收第三低电压信号,所述第十八漏极与所述第十七源极连接,第十八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八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八源极与所述第十八漏极之间的第十八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四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八电流通道;
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包括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锁存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级传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一第十九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九薄膜晶体管包括第十九栅极、第十九源极和第十九漏极,所述第十九栅极与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九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五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九源极用于接收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十九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十九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十九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十九源极与所述第十九漏极之间的第十九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十九电流通道;
一第二十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栅极、第二十源极和第二十漏极,所述第二十栅极与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二十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十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源极与所述第二十漏极之间的第二十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电流通道;
一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一栅极、第二十一源极和第二十一漏极,所述第二十一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高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十一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一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一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一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一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一电流通道;
一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二栅极、第二十二源极和第二十二漏极,所述第二十二栅极与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级传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五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十二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二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二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二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四级传信号或所述第五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二电流通道;
一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三栅极、第二十三源极和第二十三漏极,所述第二十三栅极与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锁存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锁存信号,所述第二十三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二源极连接,第二十三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三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锁存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三源极与所述第二十三漏极之间的第二十三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锁存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三电流通道;以及
一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十四栅极、第二十四源极和第二十四漏极,所述第二十四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输入端所提供的第六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十四源极用于接收第四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与所述第二十三源极连接,第二十四薄膜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十四栅极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二十四源极与所述第二十四漏极之间的第二十四电流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时钟信号或所述第六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二十四电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和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包括:
一第五反相器,所述第五反相器包括第五反相输入端和第五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五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反相输出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生成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反相输出单元还包括:
一第六反相器,所述第六反相器包括第六反相输入端和第六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六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反相输出端连接;以及
一第七反相器,所述第七反相器包括第七反相输入端和第七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七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包括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和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包括:
一第八反相器,所述第八反相器包括第八反相输入端和第八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八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生成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二反相输出单元还包括:
一第九反相器,所述第九反相器包括第九反相输入端和第九反相输出端,所述第九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八反相输出端连接;以及
一第十反相器,所述第十反相器包括第十反相输入端和第十反相输出端,所述第十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九反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反相输出端与所述经过反相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时钟信号反相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反向处理,以生成所述第六时钟信号。
CN201510456411.6A 2015-07-29 2015-07-29 驱动电路 Active CN104992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6411.6A CN104992660B (zh) 2015-07-29 2015-07-29 驱动电路
PCT/CN2015/086375 WO2017015984A1 (zh) 2015-07-29 2015-08-07 驱动电路
US14/779,013 US9607543B2 (en) 2015-07-29 2015-08-07 Driving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6411.6A CN104992660B (zh) 2015-07-29 2015-07-29 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2660A CN104992660A (zh) 2015-10-21
CN104992660B true CN104992660B (zh) 2017-08-18

Family

ID=5430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6411.6A Active CN104992660B (zh) 2015-07-29 2015-07-29 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2660B (zh)
WO (1) WO2017015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5179B (zh) * 2015-12-03 2018-03-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CN105448267B (zh) * 2016-01-07 2018-03-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上栅极驱动电路及使用所述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CN105652534B (zh) * 2016-01-21 2018-10-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6097996B (zh) * 2016-06-13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US20170358266A1 (en) * 2016-06-13 2017-12-1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oa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6157898B (zh) * 2016-06-28 2019-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023937B (zh) * 2016-07-28 2018-09-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
CN106098008B (zh) * 2016-08-17 2019-06-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Goa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710548B (zh) * 2016-12-28 2018-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Cmos goa电路
CN107680535B (zh) * 2017-09-29 2019-10-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面板的扫描驱动系统
CN108154836B (zh) * 2018-01-03 2020-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CN111490664B (zh) * 2019-01-29 2021-07-06 合肥格易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
CN111754916B (zh) * 2020-07-09 2021-07-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2927644B (zh) * 2021-02-02 2022-08-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4826223B (zh) * 2022-04-29 2024-05-28 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低电源电压adc的比较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686A (zh) * 2014-10-21 2015-03-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单元及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517581A (zh) * 2014-12-31 2015-04-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69773B1 (ko) * 2008-07-04 2010-07-1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주사구동부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101863332B1 (ko) * 2011-08-08 2018-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주사 구동부,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299583B (zh) * 2014-09-26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686A (zh) * 2014-10-21 2015-03-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单元及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517581A (zh) * 2014-12-31 2015-04-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2660A (zh) 2015-10-21
WO2017015984A1 (zh)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2660B (zh) 驱动电路
CN104318888B (zh) 阵列基板栅极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355187B (zh) 基于ltps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CN105469761B (zh) 用于窄边框液晶显示面板的goa电路
CN105355179B (zh)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CN105810170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线驱动电路和阵列基板
CN109949749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栅极驱动方法
CN105469760B (zh) 基于ltps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CN105070263B (zh) Cmos goa电路
CN105427821B (zh) 适用于I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GOA电路
CN106128403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扫描电路
CN105810165B (zh) 一种cmos goa电路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505013B (zh) 驱动电路
CN105448267B (zh) 阵列基板上栅极驱动电路及使用所述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CN105185338B (zh) Cmos goa电路
CN105702223B (zh) 减小时钟信号负载的cmos goa电路
CN106710548B (zh) Cmos goa电路
CN105185411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5139801B (zh) 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移位寄存器、阵列基板及显示器
CN103503057A (zh)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它的显示装置和扫描信号线的驱动方法
CN104900210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096811B (zh) Goa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096853B (zh)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CN105118459B (zh) 一种goa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5575349B (zh) Goa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