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7511B -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7511B
CN104987511B CN201510462817.5A CN201510462817A CN104987511B CN 104987511 B CN104987511 B CN 104987511B CN 201510462817 A CN201510462817 A CN 201510462817A CN 104987511 B CN104987511 B CN 104987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aryl
formula
light body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28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7511A (zh
Inventor
任忠杰
董杨
孙殿明
闫寿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4628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7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7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7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7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7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的聚合物以聚硅氧烷为主链,以具有电子、空穴传输性质的功能基团为侧基。本发明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三重态能,可以作为主体材料与其它磷光染料进行掺杂,可广泛用于大面积柔性平板显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和电子成像设备。

Description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以聚硅氧烷为主链的以具有电子、空穴传输性能的功能基团为侧基的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自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C.Tang and S.Van Slyke,Appl.Phys.Lett.1987,51,913.)首次通过真空蒸镀方法制备双层有机发光器件以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近十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具有响应快,亮度高,操作电压低的优点而具有被应用于全彩显示器和固态照明领域的潜在优势(Nature 1998,395,151;Nature2006,440,908.)。
制造符合市场化需求的且具有良好的器件效率和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该领域一直追求的目标,改进方法包括器件结构的改进以及化合物结构的改进。
例如,CN103154186A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光源,适配为发射第一波长的光;波长转换元件,包括被适配为接收所述第一波长的光并且将接收光的至少一部分转换成第二波长的光的有机波长转换化合物;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与所述光源彼此间隔开;以及密封结构,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以形成至少包括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包括惰性气体和氧气,氧气浓度处于从基于该腔体中的总体积的0.05%到3%的范围中。该装置通过控制氧气浓度从而提高了有机波长转换化合物的寿命。
又如,CN102471677A公开了一种如下式所示的新型化合物作为有机电子传输或磷光主体材料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
再如,CN104488105A通过使发光元件材料含有特定的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能够提供兼有高发光效率和耐久性的有机薄膜发光元件。CN104342126A采用了含有苊並[1,2-c]吡啶基团的化合物作为磷光的主体材料,由于其不但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而且具有很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能有效提高发光层中电子的数量,提高器件的效率。但是这些材料的发光效率仍然有较大提高空间。
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形成的概率比为1:3,传统的荧光发光材料只能利用单重态激子而导致最高的内量子效率只有25%,而磷光发光材料可同时利用两种激子,这样就具有实现100%内量子效率的可能,从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常来讲,为了获得高效的磷光发光二极管,我们常采用主客体结构,将磷光客体掺杂到合适的主体材料中以避免客体的浓度猝灭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因此,主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红色和绿色的磷光发光器件已经获得了优异的效率和寿命;蓝色磷光发光器件的发展则严重滞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缺少合适的主体材料,蓝色磷光主体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三重态能,热稳定性,形态学稳定性,优异的成模性,加工性,而满足这些条件的主体材料十分稀缺。
CN1651438A公开了一种具有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基于聚倍半硅氧烷的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将有机金属络合物连接到聚倍半硅氧烷的侧链上,能够高效发光。该有机金属络合物适用于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层,在400-650nm波长范围内提供发光最大发射,并且当与绿色或红色发光材料结合时引发白色的电致发光。但是,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仅为0.34cd/A@10.0V,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聚合物,其具有较高三重态能。此外,其可以作为蓝色磷光主体材料,具有亮度高、电流效率高和功率效率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光主体材料,其包括本发明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本发明的磷光主体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其具有如下结构:
式(I)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20烷基、C1-C20杂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杂环基、C2-C20链烯基、C6-C20环烯基、C3-C20炔基、C1-C20烷氧基、C1-C20烷硫基、C6-C20芳基醚基、C6-C20芳基硫醚基、C6-C20芳基或C5-C20杂芳基;n为20~300;
Ar1为如下结构:
Ar2为如下结构:
式(II)和(III)中,R3~R2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20烷基、C1-C20杂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杂环基、C2-C20链烯基、C6-C20环烯基、C3-C20炔基、C1-C20烷氧基、C1-C20烷硫基、C6-C20芳基醚基、C6-C20芳基硫醚基、C6-C20芳基或C5-C20杂芳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优选地,式(I)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n为30~200;式(II)和(III)中,R3~R2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5烷基、C1-C5杂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杂环基、C2-C10链烯基、C6-C10环烯基、C3-C10炔基、C6-C10芳基醚基、C6-C10芳基硫醚基、C6-C10芳基或C5-C10杂芳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优选地,式(I)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或苯基;n为30~200;式(II)和(III)中,R3~R25均为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优选地,
Ar1为如下结构:
Ar2为如下结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式(VI-2)和(VI-3)中,Ph均为苯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磷光主体材料,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包括上述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优选地,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为蓝色磷光主体材料。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上述磷光主体材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优选地,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基体;
衬底层,其附着在基体上;
发光层,其与衬底层贴合;
空穴阻挡层,其与发光层贴合;
电子传输层,其与空穴阻挡层贴合;和
阴极层,其与电子传输层贴合;
其中,所述的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发光材料,所述的主体材料为上述磷光主体材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优选地,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3,5-二氟-4-氰基苯基吡啶-N,C2)合铱(FCNIpic)。
本发明的聚合物以聚硅氧烷为主链可以有效打断功能侧基间的共轭,从而获得了较高的三重态能。将本发明的聚合物用于电致磷光器件的主体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器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以本发明聚合物为发光层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致发光器件1的电致发光光谱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电玻璃(ITO)衬底层、2-空穴注入层、3-发光层、4-空穴/激子阻挡层、5-电子传输层、6-阴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术语解释>
在本发明中,Cm-Cn表示具有m~n个碳原子;举例来说,C1-C20烷基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本发明中,“烷基”表示具有一个连接点的、衍生自直链的或支链的脂族烃的基团。“杂烷基”表示具有一个连接点的、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烷基。“环烷基”表示具有一个连接点的、衍生自脂族环烃的基团。“杂环基”表示具有一个连接点的、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环烷基。“芳基”表示具有一个连接点的、衍生自芳族烃的基团;其包括具有单环的基团以及具有多个可由单键结合或稠合在一起的环的基团。“杂芳基”表示芳香环中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芳基。
在本发明中,前缀“杂”表示一个或多个碳原子已被不同的原子置换。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不同的原子为N、O、或S。
在本发明中,“聚合物”表示由分子构成的不带电的物质,所述分子进一步由原子组成,其中所述原子不能够通过物理手段来分开。
除非特别声明,所有基团可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取代基选自卤素、烷基、烷氧基、芳基或氰基。
在本发明中,“层”是指覆盖所需区域的涂层。该术语不受尺寸的限制;可以大如整个器件,也可以小如特定功能区域或者小如单个子像素。本发明的“层”可由任何常规的沉积技术来形成,包括气相沉积、液相沉积(连续和非连续技术)和热转移。连续沉积技术包括旋涂、凹版涂布、帘式涂布、浸涂、槽模涂布和喷涂;非连续沉积技术包括喷墨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一样。尽管与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也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但是下文描述了合适的方法和材料。所有的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以及本文提及的其它参考资料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如发生矛盾,以本说明书及其包括的定义为准。此外,材料、方法、制备例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进行限制。
<聚合物>
本发明的聚合物以聚硅氧烷为聚合物主链,以电子、空穴传输基团为侧基,具有如下结构:
在本发明中,上述结构式(I)仅仅是示意性的描述,并不是旨在将本发明的聚合物限制为具有严格的交替结构的聚合物。正如本领域熟知的,聚合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会导致聚合单体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的式(I)中,聚合度n可以为20~300,优选为30~200。本发明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5000-200000Da之间,优选为10000-100000Da之间。上述分子量可以通过GPC法测定。
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的式(I)中,R1和R2可以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20烷基、C1-C20杂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杂环基、C2-C20链烯基、C6-C20环烯基、C3-C20炔基、C1-C20烷氧基、C1-C20烷硫基、C6-C20芳基醚基、C6-C20芳基硫醚基、C6-C20芳基或C5-C20杂芳基。在本发明中,优选地,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烷基、C1-C10杂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杂环基、C2-C10链烯基、C6-C10环烯基、C3-C10炔基、C6-C10芳基醚基、C6-C10芳基硫醚基、C6-C10芳基或C5-C10杂芳基;更优选地,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C1-C5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表示带有取代基的苯基或者不带有取代基的苯基。上述取代基可以选自卤素、烷基、烷氧基、芳基或氰基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或苯基。
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的式(I)中,Ar1可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苯胺基,其具有如下结构:
Ar2可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苯基氧膦基团,其具有如下结构:
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的式(II)和(III)中,R3~R25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20烷基、C1-C20杂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杂环基、C2-C20链烯基、C6-C20环烯基、C3-C20炔基、C1-C20烷氧基、C1-C20烷硫基、C6-C20芳基醚基、C6-C20芳基硫醚基、C6-C20芳基或C5-C20杂芳基。在本发明中,优选地,R3~R2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5烷基、C1-C5杂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杂环基、C2-C10链烯基、C6-C10环烯基、C3-C10炔基、C6-C10芳基醚基、C6-C10芳基硫醚基、C6-C10芳基或C5-C10杂芳基;更优选地,R3~R2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5烷基、C3-C8环烷基、C6-C8杂环基、C6-C10芳基或C5-C10杂芳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R3~R25均为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Ar1为如下结构:
Ar2为如下结构:
本发明的聚合物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如下结构的聚合物(n的定义与前述相同):
式(VI-2)和(VI-3)中,Ph均为苯基。
<磷光主体材料以及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的磷光主体材料包括上述聚合物。作为优选,本发明的磷光主体材料为蓝色磷光主体材料。本发明的磷光主体材料还可以含有其他类型的主体材料,例如惰性主体材料,具体的实例包括四苯基硅烷及其衍生物。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上述磷光主体材料。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体以及相关功能层。举例来说,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体;衬底层,其附着在基体上;发光层,其与衬底层贴合;空穴阻挡层,其与发光层贴合;电子传输层,其与空穴阻挡层贴合;和阴极层,与电子传输层贴合。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基体优选为玻璃。
本发明的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发光材料,所述的主体材料为本发明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层由主体材料和发光材料混合而成。本发明的发光材料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那些锇、铂、铱的有机配合物。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3,5-二氟-4-氰基苯基吡啶-N,C2)合铱(FCNIpic)。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制造,这里不再赘述。
<测试方法>
以下制备例和实施例采用的测试方法说明如下:
1H NMR,13C NMR,29Si-NMR:采用400MHz的Bruker仪器测得。得到的化学位移是以四甲基硅烷的百万分之一作对比制定的内标准,所有样品均在溶液状态下测得,对于1H NMR,13C NMR,29Si-NMR,溶液浓度分别为10mg/ml,30mg/ml和50mg/ml。
元素分析:C、H、N元素通过Vario EL cube元素分析仪测得。
GPC: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是以聚苯乙烯作为分子量参比,用四氢呋喃作洗脱液,通过液相515-2410体系测得。
以下实施方案所采用的原料为已知化合物,可在市场上购得,或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合成。
制备例1
4-(二乙氧基(甲基)硅基)-N,N-二苯胺(简写为单体1)的制备:
在氩气环境下,4-溴苯基-N,N-二苯胺(6mmol)溶于2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当瓶内温度降至-78℃后,在15分钟内逐滴加入3.3毫升正丁基锂(2.2M在正己烷溶剂中)。保持体系温度继续反应半小时,然后快速滴加甲基二乙氧基氯硅烷1.5g(8.9mmol)。滴加完后继续反应逐渐升至室温,然后用氯化铵溶液猝灭。将反应物用乙醚萃取,水洗三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滤液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42%。
1H NMR(400MHz,CDCl3,δ):0.37(s,3H,-CH3),1.27(t,J=7Hz,6H;-OCH2CH3),3.86(q,J=7Hz,4H;-OCH2),7.06(d,J=8Hz,4H;ArH),7.13(d,J=7Hz,4H;Ar H),7.28(t,J=8Hz,4H;Ar H),7.48(d,J=2Hz,4H;Ar H)。
13C NMR(400MHz,CDCl3,δ):-2.0,20.3,60.6,124.2,125.3,126.9,129.4,131.3,137.1,149.5,151.5。
29Si-NMR(400MHz,CDCl3,δ):-17.36。
元素分析理论值C23H27NO2Si:C,73.17;H,7.21;N,3.71.实际值:C,73.19;H,7.20;N,3.69。
制备例2
(4-(二乙氧基(甲基)硅基)苯基)二苯基膦氧(简写为单体2)的制备:
在氩气环境下,(4-溴苯基)-二苯基膦氧(6mmol)溶于20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当瓶内温度降至-78℃后,在15分钟内逐滴加入3.3毫升正丁基锂(2.2M在正己烷溶剂中)。保持体系温度继续反应半小时,然后快速滴加甲基二乙氧基氯硅烷1.5g(8.9mmol)。滴加完后继续反应逐渐升至室温,然后用氯化铵溶液猝灭。将反应物用乙醚萃取,水洗三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滤液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无色油状产物,产率63%。
1H NMR(400MHz,CDCl3,δ):0.38(s,3H,-CH3),1.26(t,J=7Hz,6H;-OCH2CH3),3.83(q,J=7Hz,4H;-OCH2),7.32(brs,12H;Ar H),7.62(d,J=8Hz,2H;Ar H)。
13C NMR(400MHz,CDCl3,δ):-2.1,20.4,60.6,130.6,134.8,135.8,137.3,138.9,141.4。
29Si-NMR(400MHz,CDCl3,δ):-17.9。
元素分析理论值C23H27O3PSi:C,67.29;H,6.63.实际值:C,67.33;H,6.61。
制备例3-4
将制备例1或2的甲基二乙氧基氯硅烷替换为苯基二乙氧基氯硅烷,分别获得4-(二乙氧基(苯基)硅基)-N,N-二苯胺(简写为单体3)(4-(二乙氧基(苯基)硅基)苯基)二苯基膦氧(简写为单体4)。
单体3:
1H NMR(400MHz,CDCl3,δ):0.37(s,3H,-CH3),1.27(t,J=7Hz,6H;-OCH2CH3),3.86(q,J=7Hz,4H;-OCH2),7.06(d,J=8Hz,4H;ArH),7.13(d,J=7Hz,4H;Ar H),7.32(m,9H;ArH),7.48(d,J=2Hz,4H;Ar H)。
13C NMR(400MHz,CDCl3,δ):-1.9,20.5,60.5,124.1,125.3,126.6,129.4,131.4,136.5,137.1,148.5,151.1。
29Si-NMR(400MHz,CDCl3,δ):-17.2。
元素分析理论值C28H29NO2Si:C,76.50;H,6.65;N,3.19.实际值:C,76.43;H,6.61;N,3.12。
单体4:
1H NMR(400MHz,CDCl3,δ):0.38(s,3H,-CH3),1.33(t,J=7Hz,6H;-OCH2CH3),3.86(q,J=7Hz,4H;-OCH2),7.36(brs,17H;Ar H),7.68(d,J=8Hz,2H;Ar H)。
13C NMR(400MHz,CDCl3,δ):-2.1,21.4,60.8,131.0,134.8,135.8,136.3,137.3,138.5,141.1。
29Si-NMR(400MHz,CDCl3,δ):-17.0。
元素分析理论值C28H29O3PSi:C,71.16;H,6.19.实际值:C,71.23;H,6.18。
实施例1
聚[(4-(二乙氧基(甲基)硅基)-N,N-二苯胺)-交替-((4-((甲基)硅基)苯基)二苯基膦氧)](简写为P1)的制备:
将单体1(5mmol)溶于100毫升四氢呋喃,然后加入2毫升水和两滴1M盐酸。反应在0摄氏度下搅拌24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物用乙醚萃取,水洗三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滤液浓缩后继续参加下一步聚合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单体2(5mmol),50毫升四氢呋喃和两滴钛酸丁酯作为催化剂。混合物在60℃搅拌4天并且通过傅里叶红外检测聚合进程。聚合完成后,加入1毫升三甲基氯硅烷并继续反应12小时。最后将反应液浓缩在甲醇中沉淀得到白色粉末,产率61%。
1H NMR(400MHz,CDCl3,δ):0.34(brs,6H,-CH3),7.34(brs,12H;Ar H),7.58(brs,8H;Ar H),8.12(brs,2H;Ar H)。
29Si-NMR(400MHz,CDCl3,δ):-33.0,-33.5。
GPC(RI,聚苯乙烯校正)Mw=3.36x 104,Mw/Mn=1.34。
实施例2-3
采用实施例1的相同的制备工艺,将聚合单体按照下表方式进行替换,得到P2和P3。
实施例编号 聚合物序号 单体
实施例1 P1 单体1+单体2
实施例2 P2 单体1+单体4
实施例3 P3 单体2+单体3
P2:
1H NMR(400MHz,CDCl3,δ):0.27(brs,3H,-CH3),7.39(brs,12H;ArH),7.46(brs,12H;Ar H),7.58(brs,7H;Ar H),8.12(brs,2H;Ar H)。
29Si-NMR(400MHz,CDCl3,δ):-32.2,-33.8。
GPC(RI,聚苯乙烯校正)Mw=2.16x 104,Mw/Mn=1.38。
P3:
1H NMR(400MHz,CDCl3,δ):0.31(brs,3H,-CH3),7.34(brs,12H;ArH),7.42(brs,12H;Ar H),7.58(brs,7H;Ar H),8.15(brs,2H;Ar H)。
29Si-NMR(400MHz,CDCl3,δ):-33.6,-33.7。
GPC(RI,聚苯乙烯校正)Mw=2.34x104,Mw/Mn=1.44。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例
以本发明聚合物为发光层主体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如图1所示。电致发光器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玻璃基体、导电玻璃(ITO)衬底层1、空穴注入层2(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发光层3(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聚合物作为主体材料掺杂磷光金属铱配合物)、空穴/激子阻挡层4(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Tm3PyPB)、电子传输层5(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和阴极层6(氟化锂/铝)。
上述电致发光器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作,具体方法为:在经过清洗的ITO导电玻璃上依次旋涂PEDOT:PSS,发光层,蒸镀Tm3PyPB,TPBi和氟化锂/铝。器件结构如下:
器件1:
ITO/PEDOT:PSS(40nm)/P1:10wt%FCNIrpic(40-45nm)/Tm3PyPB(5nm)/TPBi(30nm)/LiF(1nm)/Al(100nm)
器件2:
ITO/PEDOT:PSS(40nm)/P2:10wt%FIrpic(40-45nm)/Tm3PyPB(5nm)/TPBi(30nm)/LiF(1nm)/Al(100nm)
器件3:
ITO/PEDOT:PSS(40nm)/P3:10wt%FCNIrpic(40-45nm)/Tm3PyPB(5nm)/TPBi(30nm)/LiF(1nm)/Al(100nm)
电致发光器件测试例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亮度-电压特性采用带有校正过的硅光电二极管的美国吉时利电源测量系统(Keithley 2400多功能电源电表、Keithley 2000多功能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电致发光光谱采用法国JY公司SPEX CCD 3000光谱仪测量。上述测量均在室温大气中完成。器件的性能数据见下表1和图2。
表1器件的性能数据
由表可知,本发明将具有电子和空穴传输性质的功能基团与聚硅氧烷主链相连接,制备了高三重态能的聚合物主体材料,获得了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有利于开发大面积柔性平板显示器。本发明的聚合物可以作为主体材料与其它荧光和磷光染料进行掺杂,可广泛用于大面积柔性平板显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和电子成像设备。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式(I)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20烷基、C1-C20杂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杂环基、C2-C20链烯基、C6-C20环烯基、C3-C20炔基、C1-C20烷氧基、C1-C20烷硫基、C6-C20芳基醚基、C6-C20芳基硫醚基、C6-C20芳基或C5-C20杂芳基;n为20~300;
Ar1为如下结构:
Ar2为如下结构:
式(II)和(III)中,R3~R2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20烷基、C1-C20杂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杂环基、C2-C20链烯基、C6-C20环烯基、C3-C20炔基、C1-C20烷氧基、C1-C20烷硫基、C6-C20芳基醚基、C6-C20芳基硫醚基、C6-C20芳基或C5-C20杂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式(I)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未取代的苯基;n为30~200;
式(II)和(III)中,R3~R2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5烷基、C1-C5杂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杂环基、C2-C10链烯基、C6-C10环烯基、C3-C10炔基、C6-C10芳基醚基、C6-C10芳基硫醚基、C6-C10芳基或C5-C10杂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式(I)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甲基或苯基;n为30~200;
式(II)和(III)中,R3~R25均为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
Ar1为如下结构:
Ar2为如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式(VI-2)和(VI-3)中,Ph均为苯基。
6.一种磷光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为蓝色磷光主体材料。
8.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基体;
衬底层,其附着在基体上;
发光层,其与衬底层贴合;
空穴阻挡层,其与发光层贴合;
电子传输层,其与空穴阻挡层贴合;和
阴极层,其与电子传输层贴合;
其中,所述的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发光材料,所述的主体材料为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磷光主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材料为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或双(3,5-二氟-4-氰基苯基吡啶-N,C2)合铱(FCNIpic)。
CN201510462817.5A 2015-07-31 2015-07-31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Active CN104987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2817.5A CN104987511B (zh) 2015-07-31 2015-07-31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2817.5A CN104987511B (zh) 2015-07-31 2015-07-31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7511A CN104987511A (zh) 2015-10-21
CN104987511B true CN104987511B (zh) 2017-06-23

Family

ID=54299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2817.5A Active CN104987511B (zh) 2015-07-31 2015-07-31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75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9424A (zh) * 2020-03-06 2020-06-12 北京化工大学 聚硅氧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403A (zh) * 2010-01-28 2012-12-26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森姆研究发展公司 磷光体纳米颗粒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403A (zh) * 2010-01-28 2012-12-26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森姆研究发展公司 磷光体纳米颗粒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极性交替聚硅氧烷作为溶液可加工的深蓝色磷光发光二极管主体材料;孙殿明等;《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议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20131012;513 *
聚硅氧烷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孙殿明等;《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议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20131012;5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7511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1157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デバイスに使用されるポリマー
CN106220649B (zh) 一种基于二芳基酮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CN105482813B (zh) 基于蒽醌基团的新型芴类双极性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CN107709515A (zh) 金属络合物以及有机发光器件
CN107118334B (zh) 单一白光聚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681A (zh) 一种含有氧杂蒽结构的光电材料及其在oled领域的应用
Chu et al. A new supramolecular POSS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CN109337676A (zh) 一种深蓝光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08359443A (zh) 一种基于蒽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575505B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结构蓝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Li et al. Color-tunable to direct white-light and application for whit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 (WPLED) of organo-Eu3+-and organo-Tb3+-doping polymer
CN107057680A (zh) 一种以蒽酮为核心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JP6448652B2 (ja) 有機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トポケミカル重合性有機半導体化合物
JP6659731B2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用チエノチオフェン/ジチエノチオフェン−トリフェニルアミン/テトラフェニルエチレン誘導体
CN105859507B (zh) 有机光电材料及其用途
CN107142103A (zh) 一种以吖啶为骨架的包含tadf单体的共轭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和器件
CN106867520A (zh) 基于芳杂环并‑2‑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04987511B (zh) 聚合物、磷光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CN108586533A (zh) 一种含氮杂环的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09824870A (zh) 一类基于硫氧芴并噻吩单元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07827866A (zh) 一种星型蓝色荧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8276562A (zh) 一类含S,S-二氧-萘并[2,1-b]苯并噻吩衍生物单元的聚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218891A (zh) 一类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61773B (zh)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用于聚合物白光器件的制备
CN110437135A (zh) D-a-d’型荧光化合物及合成、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