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1193A - 清扫工具 - Google Patents

清扫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1193A
CN104981193A CN201480007807.6A CN201480007807A CN104981193A CN 104981193 A CN104981193 A CN 104981193A CN 201480007807 A CN201480007807 A CN 201480007807A CN 104981193 A CN104981193 A CN 104981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stle
region
cleaning
fiber
lamell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8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1193B (zh
Inventor
须田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81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1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38Other dust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2Implements with several different trea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42Details
    • A47L13/44Securing scouring-cloths to the brush or like body of the implement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良好的清扫工具。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清扫片(100)和用于保持该清扫片的保持器(200)的清扫工具(A)。清扫片(100)具有刷毛部(110),其能够对清扫对象进行清扫;基部(120);以及保持器(200)的插入部(130),刷毛部(110)包括设于基部(120)的一侧(120C)的第1刷毛部(110A)和设于基部(120)的另一侧(120D)的第2刷毛部(110B),第1刷毛部(110A)具有第1区域(110A1),第2刷毛部(110B)具有第2区域(110B1),该第1区域(110A1)和第2区域(110B1)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

Description

清扫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清扫对象进行清扫的清扫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8-006260公报中记载有具有把手插入部和在把手插入部的上下分别设有的纤维层的清扫用物品。把手插入部由一对把手安装用片形成。该清扫用物品以安装于把手的方式来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06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日本特开2008-006260公报所记载的清扫用物品在把手插入部的上下分别设有纤维层。另一方面,这些上下的纤维层被设为相同的结构。因而,日本特开2008-006260号公报所记载的清扫用物品不具有通用性。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良好的清扫工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优选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清扫工具,其具有清扫片和用于保持该清扫片的保持器,其中,所述清扫片以沿由向该清扫片插入所述保持器的方向规定的长度方向和由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规定的长度交叉方向这两者延伸的方式构成,所述保持器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清扫片的保持部和连结于该保持部并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所述清扫片具有:刷毛部,其构成为能够对清扫对象进行清扫;基部;以及插入部,其形成于该基部并且供所述保持部插入,所述刷毛部由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的第1刷毛部和设于所述基部的另一侧的第2刷毛部形成,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区域,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区域,该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刷毛部由纤维集合体形成,该纤维集合体具有形成所述第1刷毛部的第1纤维集合体和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的第2纤维集合体,所述第1纤维集合体的纤度和所述第2纤维集合体的纤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1刷毛部由纤维集合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无纺布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1刷毛部由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发泡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1刷毛部由具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没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1刷毛部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不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1刷毛部含水,所述第2刷毛部不含水。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配色区域,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配色区域,由所述第1配色区域和所述第2配色区域形成配色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芳香区域,所述第1芳香区域和所述第2芳香区域具有不同的芳香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基部由第1片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2片体,所述插入部形成在所述第1片体和所述第2片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1片体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中的所述预定的表面彼此接合起来。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3片体和与该第3片体重叠的第4片体,所述插入部形成在所述第3片体和所述第4片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另一方式,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5片体,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5片体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中的所述预定的表面彼此接合起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良好的清扫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清扫体保持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清扫体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自第1刷毛部侧观察到的清扫体的平面图。
图5是自第1刷毛部侧观察到的清扫体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刷毛部的各构成要素的说明图。
图7是清扫体的说明图。
图8是图7的IX-IX线处的剖视图。
图9是使清扫体保持件卡合于清扫体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图9的IIX-IIX线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纤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纤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1工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第1工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第2工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第3工序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第4工序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1变形例的清扫体的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2变形例的清扫体的说明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3变形例的清扫体的说明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4变形例的清扫体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清扫用具的概略)
以下,参照图1~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对作为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一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的结构进行说明。作为使用该清扫用具A来进行清扫的清扫对象,列举有:独门独户房屋、公寓、高层建筑、工厂、车辆等的室内、室外、屋外的被清扫面(地面、壁面、窗户、天花板表面、外壁面、家具表面、衣物、窗帘、寝具、照明、家用电器等)、人体的各结构部位的被清扫面等。这些各种被清扫面既可以构成为平面,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曲面、凹凸面、台阶面。
如图1所示,清扫用具A包括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清扫体保持件200能够相对于清扫体100装卸,并且构成为保持清扫体100。该清扫用具A是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一例。该清扫体保持件200是本发明的“保持器”的一例。该清扫体100是本发明的“清扫片”的一例。
清扫体100以沿长度方向Y和由与长度方向Y交叉的方向而规定的长度交叉方向X这两者延伸的方式构成。该长度方向Y由与向清扫体100插入清扫体保持件200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规定。向该清扫体100插入清扫体保持件200的方向被设为插入方向Y1。与该插入方向Y1相反的朝向的方向被设为拉拔方向Y2。
与长度方向Y以及长度交叉方向X分别交叉的方向被设为厚度方向Z。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交叉”意味着“正交”。
该长度方向Y是本发明的“长度方向”的一例。该长度交叉方向X是本发明的“长度交叉方向”的一例。
在清扫体100中,将成为长度交叉方向X的中心的点规定为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XCP。此外,用于形成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XCP的长度交叉方向X能够适当选择清扫体100上的任意部位的长度交叉方向X。
而且,将通过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XCP的、与长度方向Y平行的直线规定为长度方向中心线YCL。
将自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XCP朝向不存在清扫体100的区域的方向规定为外侧方向100D1。并且,将自不存在清扫体100的区域朝向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XCP的方向规定为内侧方向100D2。
(清扫体保持件的结构)
如图2所示,清扫体保持件200以把手部210以及清扫体保持部220为主体构成。把手部210是形成为长条状、且在清扫时供使用者保持的构件。把手部210具有把手211和把手接合部212。把手接合部212接合于清扫体保持部220的连接部230。而且,把手211形成为自把手接合部212延伸的长条状。该把手部210是本发明的“把持部”的一例。该清扫体保持部220是本发明的“保持部”的一例。
清扫体保持部220是利用树脂材料成型、且用于保持清扫体100的构件。清扫体保持部220以凸部260、压板270以及形成为长条状的两个保持构件221等为主体构成。具体地说,清扫体保持部220使用了聚丙烯(PP)。此外,清扫体保持部220能够适当选择具有挠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和聚酯类的热塑性弹性体。
保持构件221以自连接部230朝向与把手211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即,保持构件221具有连接部230、顶端部240以及自连接部230朝向顶端部240延伸的中间部250。两个保持构件221的顶端部240分别成为自由端。
凸部260设于中间部250的外侧方向100D1。凸部260包括设于连接部230侧的第1凸部261和设于顶端部240侧的第2凸部262。
(清扫体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3~图8说明清扫体100。清扫体100是用于捕集清扫对象的尘垢等污垢的、具有污垢捕集功能的片状的清扫体。如图4、图7所示,清扫体100在俯视时形成为长方形状。
该清扫体100既可以是以一次使用为目标的一次性类型的清扫体、保持自清扫对象的被清扫面去除了的尘土、灰尘并且以多次使用为目标而进行更换的一次性类型的清扫体,或者也可以是在进行了洗涤等的基础上能够反复使用的类型的清扫体。
在清扫体100中,基部120由第1片体121形成。基部120具有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120A、长度方向Y上的端部120B、一面120C和另一面120D。该基部120、第1片体121、一面120C和另一面120D分别是本发明的“基部”、“第1片体”、“一侧”和“另一侧”的一例。
在基部120的一面120C配置有纤维集合体110GF。在基部120的另一面120D配置有第2片体122。
这些层叠了的基部120、纤维集合体110GF、第2片体122均沿清扫体100的长度方向Y呈长条状地延伸。
纤维集合体110GF形成具有污垢捕集功能的刷毛部110。该纤维集合体110GF是本发明的“纤维集合体”的一例。该刷毛部110是本发明的“刷毛部”的一例。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那样,将配置于基部120的一面120C侧的纤维集合体110GF作为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
另外,将配置于基部120的另一面120D侧的纤维集合体110GF作为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即,在刷毛部110中,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形成第1刷毛部110A。另外,在刷毛部110中,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形成第2刷毛部110B。
该第1刷毛部110A是本发明的“第1刷毛部”的一例。该第2刷毛部110B是本发明的“第2刷毛部”的一例。该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是本发明的“第1纤维集合体”的一例。该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是本发明的“第2纤维集合体”的一例。
此外,在图中,为了方便说明,特别地在图3、图7、图9中省略第2刷毛部110B(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
纤维集合体110GF由纤维110SF的集合体形成。在本发明中,纤维110SF被设为典型的纤维所形成的单一的纤维结构体、典型的纤维在长度方向和/或径向上对齐而成的纤维结构体(加捻纱线、细纱、多根长纤维局部连接而成的线材等)、或者该纤维结构体的集合体。在此,“典型的纤维”是纱线、织物等的结构单元,是如下形态的纤维:与粗细相比具有足够的长度,较细且易于弯曲。典型地较长的连续状的纤维设为长纤维(filament),较短的纤维设为短纤维(staple)。
纤维110SF的一部分含有热塑性纤维,各纤维110SF形成为能够热粘接(也称作“熔接”)。
纤维集合体110GF在预定的纤维取向方向110D上并列地排列,并且由沿着厚度方向Z层叠了的多根纤维110SF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取向方向110D与长度交叉方向X大致一致。另一方面,纤维110SF是柔软的材料,因此容易弯曲、变形。因而,纤维110SF的纤维取向方向110D表示产品的设计上的纤维取向性。
该纤维集合体110GF的纤维110SF具有作为与中央接合部140熔接的端部的连接端部110SFA。而且,纤维110SF具有作为与连接端部110SF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开放端部110SFB。该开放端部110SFB形成为自由端。
该连接端部110SFA是本发明的“连接端部”的一例。该开放端部110SFB是本发明的“开放端部”的一例。
此外,在图3中,纤维集合体110GF以三层纤维层层叠的方式形成,但纤维层的数量能够根据需要设为一层或者多层。优选的是,该纤维集合体110GF具有预定的平面、曲面所形成的面结构,并且,构成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的立体形状,或者构成为薄片形状。纤维集合体110GF典型地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人造丝等为材料,优选的是,在实际应用上使用对丝束进行开纤而得到的长纤维(filament)的集合体。特别地优选的是,使用芯部分是聚丙烯(PP)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包覆该芯部分的外表面的鞘部分是聚乙烯(PE)的复合纤维来构成纤维集合体110GF。另外,形成该纤维集合体110GF的纤维110SF的纤度优选的是1dtex~50dtex,更优选的是2dtex~10dtex。另外,各纤维集合体既可以是由大致同样的纤度的纤维构成,或者也可以是各纤维集合体含有不同纤度的纤维的结构。
此外,构成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纤维110SF的纤度被设为10dtex以上。另外,构成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纤维110SF的纤度被设为10dtex以下。由此,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刚性比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刚性强。
其结果是,第1刷毛部110A成为适用于擦除已附着于清扫对象的污垢的清扫作业。如此,为了除去已附着的污垢,也能够使用纤维110SF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刷毛部。例如,能够将纤维110SF的截面形状设为三角形状、四边形状、星形等。
另一方面,第2刷毛部110B成为适用于在利用第1刷毛部110A除去了顽固污垢之后的收尾作业的结构。
如此,在本发明中,设为第1刷毛部110A和第2刷毛部110B互不相同的构成形态。作为该刷毛部110的不同的构成形态的区域,在第1刷毛部110A形成第1区域110A1,在第2刷毛部110B形成第2区域110B1。
该第1区域110A1是本发明的“第1区域”的一例。该第2区域110B1是本发明的“第2区域”的一例。
另外,为了提升清扫时的污垢捕集功能,向纤维集合体110GF供给油剂。该油剂以液体石蜡为主要成分。
另外,为了提升清扫时的扫除功能,优选的是,使用含有刚性较高的纤维110SF、即纤度较高的纤维110SF的纤维集合体110GF。另外,优选的是,纤维集合体110GF构成为具有卷曲纤维。在此所说的卷曲纤维是,构成为被施加了公知的卷曲处理的纤维,并被设为纤维彼此容易缠绕的结构。若使用这样的卷曲纤维,则纤维集合体110GF变得比清扫体保持件200安装前的状态蓬松,并且形成为更容易在卷曲部分获取尘土的结构。本结构特别地能够通过使用由丝束纤维形成的卷曲纤维来实现。
构成刷毛部110的纤维集合体110GF的纤维110SF在长度交叉方向X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在此,是“相同的长度”,但在如上述那样使用了卷曲纤维作为纤维110GF的情况下,每个卷曲纤维彼此的卷曲状态未必一致。由此,若比较每个纤维110SF的长度,则存在不是完全相同的长度的情况。因而,本申请发明的“相同的长度”仅表示“设计上的相同的长度”。
在此,说明“设计上的相同的长度”。清扫体100以如下方式形成:在后述的制造工序中,在机械方向M上连续的层叠了的材料在与机械方向M交叉的方向上以预定的两个区域被切断。在该情况下,预定的两个区域被切断的方向为直线状并且平行的情况成为“设计上的相同的长度”。
此外,在此,“直线状”未必表示“完全的直线”,即使根据例如设计上等的状况而弯曲了,只要实质上是“直线”即足矣。
如图7所示,基部120和第2片体122由长方形的无纺布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基部120和第2片体122在长度方向Y以及长度交叉方向X上是相同的尺寸。另一方面,基部120和第2片体122不需要必须是相同的尺寸。
构成基部120(第1片体121)以及第2片体122的无纺布均典型地使用包括热熔融性纤维(热塑性纤维)的片状的无纺布。即,上述基部120以及第2片体122也被称为“无纺布片”。此外,为了提升清扫时的扫除功能,优选的是使用刚性较高的无纺布。
此外,该无纺布能够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合成纤维。另外,作为无纺布的方式,能够使用通过热风法、纺粘法而形成的无纺布。
另一方面,即使是除了无纺布之外的材料,也能够使用布帛、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膜体等。
基部120和第2片体122在沿着清扫体100的长度方向中心线YCL延伸的中央接合部140和位于中央接合部140的两侧的多个侧方接合部140A处被熔接接合起来。即,如图7所示,基部120、第2片体122、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和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在中央接合部140处被熔接接合起来。
并且,在基部120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120A和中央接合部140之间的预定区域设有侧方接合部140A。另外,在长度方向Y上,侧方接合部140A在与长度方向Y平行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于多个部位。侧方接合部140A在长度交叉方向X上分别被设为一对。
侧方接合部140A将基部120、第2片122、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以及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接合起来。
此外,侧方接合部140A既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不是必须与长度方向Y平行。
在中央接合部140与侧方接合部140A所夹着的区域中,在基部120和第2片体122之间形成有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一对保持空间130。另外,在保持空间130的长度方向Y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部131。该保持空间130是本发明的“插入部”的一例。
此外,换言之,保持空间130由基部120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一对第1接合部141彼此之间的预定区域和第2片体122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一对第1接合部141彼此之间的预定区域形成。
此外,上述的中央接合部140、侧方接合部140A通过热熔接形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接合部也能够利用超声波熔接、缝制、由热熔粘接剂等所形成的粘合剂形成。
刷毛部110具有第1刷毛区域111和第2刷毛区域112。第2刷毛区域112具有形成得比第1刷毛区域111长的突出区域112L。
第1刷毛区域111由在长度交叉方向X上未被侧方接合部140A接合的纤维110SF形成。
第2刷毛区域112由在长度交叉方向X上被侧方接合部140A接合着的纤维形成。
第2刷毛区域112形成得比第1刷毛区域111长。在此,基于图5说明“长”。
将在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连结长度方向中心线YCL和第1刷毛区域111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111B的直线中的、最长的直线作为第1刷毛区域长度111D。
将在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连结长度方向中心线YCL和第2刷毛区域112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112B的直线中的、最长的直线作为第2刷毛区域长度112D。
第2刷毛区域112比第1刷毛区域111长是指,第2刷毛区域长度112D比第1刷毛区域长度111D长。
此外,作为比第1刷毛区域111长的区域的第2刷毛区域112构成突出区域112L。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扫体100中,纤维110SF是柔软的。因而,在被使用者使用了的情况下,纤维110SF的形状变化。其结果是,产生无法构建第2刷毛区域长度112D比第1刷毛区域长度111D长这样的关系的情况。
突出区域112L能够在使用者使用清扫用具A时发挥预定的作用和效果。由此,只要是在制造了清扫体100之后、使用者买入产品并取出了清扫体100之后、在使用者使用清扫体100时大幅度摇动清扫体100本体且扩大各纤维110SF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蓬松状态之后等立即形成上述的第1纤维长度111D和第2纤维长度112之间的关系即足矣。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中,第1刷毛区域111设于长度方向Y上的端部100B。另外,第1刷毛区域111和第2刷毛区域112交替地配置。
刷毛部110具有与清扫对象相抵接的抵接区域160。基于图6,说明抵接区域160。
抵接区域160具有第1抵接区域161、第2抵接区域162以及第3抵接区域163。第1抵接区域161形成于第1刷毛区域111。第2抵接区域162形成在第2刷毛区域112的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之间。第3刷毛区域163形成在第2刷毛区域112的侧方接合部140A和开放端部110SFB之间。
第2抵接区域162具有形成得在厚度方向Z上比第1抵接区域161低的低位区域162A。低位区域162A被设为能够向邻接的第1抵接区域161引导清扫对象的尘垢的引导区域162B。
此外,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形成为包括作为第2抵接区域162和第3抵接区域163的边界的侧方接合部140A的区域。由此,也可以说,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形成于第3抵接区域163。另外,也可以说,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形成在第2抵接区域162和第3抵接区域163之间。
以下,为了方便,以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设于第2抵接区域162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对低位区域162A形成得在厚度方向Z上比第2抵接区域162的第1抵接区域161“低”的情况进行说明。
侧方接合部140A具有:抵接相对区域140A1,其是与抵接区域160相对的一侧的区域;以及抵接侧区域140A2,其是抵接区域160侧的区域。在该抵接相对区域140A1和抵接区域140A2之间的厚度方向Z上的长度中,将最短的长度作为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
接着,将求出该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的地点中的、侧方接合部140的抵接相对区域140A1上的点作为高度测量用点140A1P。将通过高度测量用点140A1P的、与长度方向Y平行的直线作为高度测量用直线161Y。在该高度测量用直线和第1抵接区域161之间的厚度方向Z上的长度中,将最长的长度作为第1抵接区域高度161Z。
即,在厚度方向Z上,第2抵接区域162比第1抵接区域161“低”,这意味着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比第1抵接区域高度161Z“短”。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扫体100中,纤维110SF是柔软的。因而,在被使用者使用了的情况下,纤维110SF的形状变化。其结果是,产生无法构建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比第1抵接区域高度161Z“短”这样的关系的情况。
低位区域162A在使用者使用清扫用具A时发挥预定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只要是在制造了清扫体100之后、使用者买入产品并取出了清扫体100之后、在使用者使用清扫体100时大幅度摇动清扫体100本体且扩大各纤维110SF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蓬松状态之后等立即形成上述的第1抵接区域高度161Z和第2抵接区域高度162Z之间的关系即足矣。
由此,低位区域A162成为包括侧方接合部140A的抵接侧区域140A2的区域。并且,引导区域162B成为与低位区域162A的长度方向Y平行的区域。在将引导区域162B延伸出来的情况下抵接于第1抵接区域161。由此,经由引导区域162B的清扫对象的尘垢容易被第1抵接区域161的侧部区域161A捕捉。
形成第2抵接区域162的纤维110SF的两端被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固定。因而,构成第2抵接区域162的纤维110SF与形成第1抵接区域161的纤维110SF、形成第3抵接区域163的纤维110SF相比,可动宽度较窄。由此,在使用者使用了清扫用具A的情况下,能够对例如较强地附着于清扫对象的尘垢施加阻力。因而,第2抵接区域162被设为能够对清扫对象的尘垢施加阻力的阻力区域162C。
(清扫体保持件和清扫体的卡合)
接着,参照图9、图10,对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的卡合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保持构件221分别能够插入到保持空间130。保持构件221沿着插入方向Y1插入到保持空间130,从而清扫体100保持于清扫体保持件200。另一方面,为了使卡合着的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分离,沿着拉拔方向Y2自保持空间130拉拔清扫体保持件200。
在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的卡合状态下,凸部260配置在相邻的第1接合部141彼此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清扫体保持件200和清扫体100的卡合状态。
(作用)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的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具有构成形态分别不同的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区域110B1)。因而,使用者能够根据清扫对象的状况区分使用第1区域110A1和第2区域110B1。在本发明的清扫体100的情况下,在为了除去已附着于清扫对象的污垢而需要进行强力擦除的清扫作业时,使用者能够选择第1刷毛部110A。另一方面,在由第1刷毛部110A进行的清扫作业结束了时等需要收尾的清扫作业时,使用者能够选择第2刷毛部110B。
在使用清扫体100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端部100A进行清扫的情况下,使第2刷毛区域112的突出区域112L抵接于清扫对象。而且,能够使清扫体100在大致沿着长度方向Y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刮除清扫对象的尘垢。
此外,在形成了多个突出区域L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突出区域112L连续地抵接于清扫对象。因而,能够谋求清扫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接着,基于图11,对使抵接区域160较大范围地接触来进行清扫作业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在对地面F等进行清扫时,使用者把持把手211并使清扫体100的清扫区域160与地面F接触。然后,使用者使清扫体100在地面F上移动。此时,产生例如在第1抵接区域161的表面无法完全被捕捉到的尘垢。在该情况下,在该第1抵接区域161无法被捕捉到的尘垢由于使用者的清扫作业而向低位区域162A的引导区域162B转移。而且,向引导区域162B转移了的尘垢被第2抵接区域162或者第3抵接区域163捕捉。在此,也无法在第2抵接区域162或者第3抵接区域被捕捉到的尘垢被第1抵接区域161的侧部区域161A捕捉。
此外,由于纤维110SG是柔软的,因此,在较强的压力的作用下将清扫体100压靠于地面F的情况下,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有可能损坏。另一方面,在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所形成的范围内使用了清扫用具A的情况下,只要能够进行尘垢的捕捉,就构成本申请发明。
另外,假设有例如附着于地面F而通过通常的清扫作业的“拂拭”动作无法捕捉的尘垢。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使阻力区域162C接触该附着了的尘垢,进行清扫作业。其结果是,利用阻力区域162的可动区域的较少的纤维110SF,尘垢被从地面F剥离。
即,在本发明的清扫用具A中,利用构成形态分别不同的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区域110B1),使用者能够根据清扫对象有选择性地进行清扫作业。
另外,利用突出区域L,能够提升尘垢的刮除作业。另外,利用低位区域162A和引导区域162B,能增加尘垢被纤维集合体110GF捕捉的机会。另外,利用阻力区域162C,能够将附着于清扫对象的尘垢自清扫对象剥离。
(制造工序)
接着,在图12~图19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进行具体的制造工序的说明之前,对形成本发明的纤维集合体110GF的纤维110SF进行说明。
图12是用于形成纤维集合体110的纤维110SF。此外,图12的纤维110SF表示未受到外力的静止状态。纤维110SF是卷曲纤维,其具有多个弯曲部110SFC,并被设为锯齿状。该弯曲部110SFC也被叫作蜷曲部。
纤维110SF具有弯曲部110SFC,从而变得能够伸缩。图13表示对静止状态的纤维110SF的两端部向分别相对的方向施加了外力(张力)的状态。如此,纤维110SF能够通过弯曲部110SF之间的距离分离而延伸。另一方面,在解除了该外力的状态下,纤维110SF自图13所示的延伸了的状态恢复成图12所示的静止状态。
在此,基部120的伸缩弹性模量和纤维集合体110GF的伸缩弹性模量不同。即,纤维集合体110GF的伸缩弹性模量比基部120的伸缩弹性模量高。具体地说,纤维集合体110GF的伸缩弹性模量是75.7%,基部120的伸缩弹性模量56.0%。
此外,通过下面的试验进行了伸缩弹性模量的测量。
(1)准备纤维集合体110GF的试验片和基部120的试验片。试验片设为长度500mm。
此外,纤维集合体110GF使用了由聚乙烯(PE)为鞘材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材的芯鞘复合纤维形成的丝束纤维。对于该丝束纤维来说,一根纤维的纤度为3.5dtex。作为纤维集合体整体的纤度为110000dtex。
另外,基部120使用了由聚乙烯(PE)为鞘材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材的芯鞘复合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克重为20g/m2。另外,将该无纺布的宽度设为190mm。
(2)在试验片中的长度方向上标注用于表示预定的长度的始端和末端的标记。此外,该标记用于表示200mm的长度。将该状态下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长度作为L0。L0即为200mm。
(2)将试验片的上端用夹子固定。
(3)悬挂5kg的重物,以使载荷作用在试验片的下端的整个宽度。
(4)经过30秒之后,测量已标注在试验片上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长度。将该长度作为L1。
(5)除去重物并且经过30秒之后,测量已标注在试验片上的始端和末端之间的长度。将该长度作为L2。
(6)将L1和L2之差除以L1和L0之差然后乘以100而得到的数值作为伸缩弹性模量。
(7)进行五次该试验,求出平均的数值。
图14是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制造工序包括:第1工序S11,在该第1工序S11中,对成为基部120、第2片、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和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材料进行层叠;第2工序S12,在该第2工序S12中,对在第1工序S11中层叠了的材料进行接合;第3工序S13,在该第3工序S13中,将在第2工序S12中接合了的材料切断成预定的形状;第4工序S14,在该第4工序S14中,形成第1刷毛区域111和第2刷毛区域112。
图15和图16表示第1工序S11。在第1工序S11中,首先,如图15所示,供给用于形成成为基部120的第1片体121的第1片材料1211和用于形成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一部分的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 1A。其结果是,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配置在第1片材料1211的一侧。
另外,虽未图示,但同样地层叠第2片材料1221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
此外,在本发明的制造工序中,各材料被支承辊R支承,并且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沿机械方向M移送。
此外,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的纤维取向方向110D与机械方向M大致一致。
接着,如图16所示,将第2片材料1221重叠在第1片材料1211上。由此,第1片材料1211、第2片材料1221、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被层叠起来。
此外,在图15和图16中,将第2片材料1221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的层叠体重叠在了第1片材料1211和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的层叠体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同时层叠第1片材料1211、第2片材料1221、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
图17表示第2工序S12。在第2工序S12中,第2片材料1221、第1片材料1211、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的所有层利用热熔接进行接合。利用该接合作业,形成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
在中央接合部140的形成过程中,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中的横贯纤维取向方向110D的预定的区域的整体被接合。
在侧方接合部140A的形成过程中,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中的横贯纤维取向方向110D的预定的区域隔开间隔地在多个部位被接合。
此外,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能够利用单一的接合装置进行设置。在该情况下,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几乎同时形成。
另一方面,也能够将用于形成中央接合部140的接合装置和用于接合侧方接合部140A的接合装置设为分别独立的接合装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在设置了中央接合部140之后设置侧方接合部140A。也能够在设置了一侧方接合部140A之后设置中央接合部140。
此外,在第1工序S11~第2工序S12中,对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以及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施加了预定的张力。具体的张力为40N。
此外,施加于该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以及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的预定的张力是为了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使形状稳定而施加的。
并且,该张力是为了在后述的制造工序中使纤维集合体110GF的纤维110SF收缩、形成第1刷毛区域111和第2刷毛区域112而施加的。
此外,对于第1片材料1211和第2片材料1221,为了使形状稳定而也施加张力。
图18表示第3工序S13。在第3工序S13中,将第1片材料1211、第2片材料1221、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在预定的区域切断。利用该切断作业,第1片材料1211、第2片材料1221、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以及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被解除张力。
图19表示第5工序S15。在第5工序S15中,相当于解除了张力的第1纤维集合材料110GF1A和第2纤维集合材料110GF2A的纤维110SF朝向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内侧方向100D2收缩。
与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这两者相连接的纤维也与第1片体121和第2片体122连接。因而,纤维110SF的收缩被第1片体121和第2片体122限制。
另一方面,仅与中央接合部140接合的纤维110SF同与第1片体121和第2片体122连接了的纤维110SF相比较,较大程度地收缩。
其结果是,仅与中央接合部140接合了的纤维110SF形成第1刷毛区域111。与中央接合部140和侧方接合部140A接合了的纤维110SF形成第2刷毛区域112。
如此,制造本发明的清扫用具A的清扫体100。
此外,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制造方法,能够想到各种应用、变形。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中,保持器200的保持构件211形成有两个,与此相对应地,清扫体100的保持空间130也形成有两个。另一方面,也能够针对两个保持构件211设置单一的保持空间130。并且,也能够针对单一的保持构件211设置单一的保持空间130。
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但是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A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第1变形例)
基于图20说明第1变形例。此外,第1变形例的清扫体10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相比,保持空间130的结构不同。另一方面,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具有两个保持空间130,与此相对地,第1变形例的清扫体101具有单一的保持空间。
即,在第1变形例的清扫体101中,将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预定区域熔接起来。另外,将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预定区域熔接起来。该各熔接部形成第1接合部121。并且,依次层叠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第2片体122、第1片体121和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并在预定的两处将厚度方向Z上的所有层熔接起来。利用该熔接,形成侧方接合部140A。
如此,形成第1变形例的清扫体101。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构成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纤维110SF和构成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纤维110SF不同,从而能够分别形成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的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区域110B1)。
因而,即使是该第1变形例的清扫体101,也取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2变形例)
基于图21说明第2变形例。此外,第2变形例的清扫体102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相比,保持空间130的结构不同。
即,第2变形例的清扫体102的保持空间130仅形成于构成基部120的第1片体121。即,使第1片体121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形成接合片区域121A。将该接合片区域121A中的预定区域熔接起来,形成第2接合部142。
由此,能够形成保持空间130,其是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空间。
此外,在该第1变形例的情况下,中央接合部140能够仅接合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另外,中央接合部140能够仅接合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在该情况下,第1刷毛部110A和第2刷毛部110B利用粘接剂(未图示)等分别接合于基部120。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构成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纤维110SF和构成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纤维110SF不同,能够分别形成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的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区域110B1)。
因而,即使是该第2变形例的清扫体102,也取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3变形例)
基于图22说明第3变形例。此外,第3变形例的清扫体103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相比,保持空间130的结构不同。
即,第3变形例的清扫体103的保持空间130与基部120独立地形成。使第3片体123和第4片体124重叠。而且,将第3片123和第4片124的长度交叉方向X上的两端部附近的区域沿长度方向Y方向熔接起来,形成第4接合部144。
由此,能够在第3片123和第4片124之间形成保持空间130,其是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空间。
此外,在该第3变形例的情况下,中央接合部140仅将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和基部120接合起来。第3片体123利用粘接剂等与基部120接合起来,形成第5接合部145。
另外,将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预定区域熔接起来,形成第6接合部146。而且,利用粘接剂等将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接合于第4片。该接合部形成第7接合部147。
如此,形成第3变形例的清扫体103。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构成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纤维110SF和构成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纤维110SF不同,能够分别形成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的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区域110B1)。
因而,即使是该第3变形例的清扫体103,也取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4变形例)
基于图23说明第4变形例。此外,第4变形例的清扫体10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相比,保持空间130的结构不同。
即,第4变形例的清扫体104的保持空间130与基部120独立地形成。即,使第5片体125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形成接合片区域125A。将该接合片区域125A的预定区域熔接起来,形成第8接合部148。由此,能够形成保持空间130,其是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空间。
此外,在该第4变形例的情况下,中央接合部140仅将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和基部120接合起来。第5片体125利用粘接剂等与基部120接合,形成第9接合部149。
另外,将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和第6片体126的预定区域熔接起来,形成第10接合部1410。而且,利用粘接剂等将第6片体126接合于第4片。该接合部形成第11接合部1411。
如此,形成第4变形例的清扫体104。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构成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的纤维110SF和构成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的纤维110SF不同,能够分别形成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的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区域110B1)。
因而,即使是该第4变形例的清扫体104,也取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清扫体100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扫工具A中,只要使第1刷毛部110A(第1区域110A1)和第2刷毛部110B(第2刷毛部110B1)形成为不同的构成形态即足矣。以下,对该“不同的构成形态”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5变形例)
能够由纤维集合体110GF形成第1刷毛部110A,由无纺布形成第2刷毛部110B。
(第6的变形例)
能够由纤维体形成第1刷毛部110A,由发泡体形成第2刷毛部110B。此外,在此,“纤维体”是指包括纤维集合体110GF、无纺布、布等由纤维形成的纤维体。
(第7的变形例)
能够由具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第1刷毛部110A,由没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第2刷毛部110B。
(第8的变形例)
能够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第1刷毛部110A,由没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第2刷毛部110B。
(第9的变形例)
能够使第1刷毛部110A含水,使第2刷毛部110B不含水。
(第10的变形例)
能够使第1配色区域形成于第1刷毛部110A。能够使第2配色区域形成于第2刷毛部110B。此时,能够由第1配色区域和第2配色区域形成配色图案。
此外,在本发明中,“配色图案”表示形成有具有不同配色的区域。在此,“配色”并不仅仅单纯地表示色彩。只要本发明的“配色”表示饱和度、亮度、深浅等、且被识别为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不同的配色则足矣。
(第11的变形例)
能够使第1芳香区域形成于第1刷毛部110A。能够使第2芳香区域形成于第2刷毛部110B。此时,第1芳香区域和第2芳香区域具有不同的芳香物质。
此外,在本发明中,“芳香物质(fragrance substance)”是指为了产生特定的芳香而添加的物质。芳香(fragrance)包括所谓的“香味(aroma)”、“香气(perfume)”、“气味(smell)”等。另外,在该“物质(fragrance)”的概念中也包含“成分(ingredients)”、“材料(material)”等。
此外,在刷毛部形成芳香区域时,使具有例如芳香物质的封装体附着于作为纤维体的刷毛部等,可得到公知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能够适当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的结构。另外,能够追加·变更进一步的方式。
(关于实施方式乃至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的对应)
清扫工具A是本发明的“清扫工具”的一例。清扫体100、101、102是本发明的“清扫片”的一例。清扫体保持件200是本发明的“保持器”的一例。长度方向Y是本发明的“长度方向”的一例。长度交叉方向X是本发明的“长度交叉方向”的一例。厚度方向Z是本发明的“厚度方向”的一例。清扫体保持部220是本发明的“保持部”的一例。把手部210是本发明的“把持部”的一例。刷毛部110是本发明的“刷毛部”的一例。基部120是本发明的“基部”的一例。保持空间130是本发明的“插入部”的一例。第1刷毛部110A是本发明的“第1刷毛部”的一例。第2刷毛部110B是本发明的“第2刷毛部”的一例。第1区域110A1是本发明的“第1区域”的一例。第2区域110B1是本发明的“第2区域”的一例。纤维集合体110GF是本发明的“纤维集合体”的一例。第1纤维集合体110GF1是本发明的“第1纤维集合体”的一例。第2纤维集合体110GF2是本发明的“第2纤维集合体”的一例。第1片121是本发明的“第1片体”的一例。第2片体122是本发明的“第2片体”的一例。第3片体123是本发明的“第3片体”的一例。第4片体124是本发明的“第4片体”的一例。第5片体125是本发明的“第5片体”的一例。一面120A是本发明的“一侧”的一例。另一面120D是本发明的“另一侧”的一例。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能够适当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的结构。另外,能够追加·变更进一步的方式。
鉴于以上的发明内容,本发明的清扫工具能够构成下述方式。
(方式1)
一种清扫工具,其具有清扫片和用于保持所述清扫片的保持器,该清扫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片以沿由向该清扫片插入所述保持器的方向规定的长度方向和由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规定的长度交叉方向这两者延伸的方式构成,
所述保持器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清扫片的保持部和连结于所述保持部并能够被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所述清扫片具有:刷毛部,其构成为能够对清扫对象进行清扫;基部;插入部,其形成于该基部并且供所述保持部插入,
所述刷毛部由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的第1刷毛部和设于所述基部的另一侧的第2刷毛部形成,
所述第1刷毛区域具有第1区域,所述第2刷毛区域具有第2区域,该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
(方式2)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毛部由纤维集合体形成,形成所述第1刷毛部的第1纤维集合体的纤度和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的第2纤维集合体的纤度不同。
(方式3)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纤维集合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无纺布形成。
(方式4)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发泡体形成。
(方式5)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具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没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
(方式6)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不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
(方式7)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含水,所述第2刷毛部不含水。
(方式8)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配色区域,
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配色区域,
由所述第1配色区域和所述第2配色区域形成配色图案。
(方式9)
根据方式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芳香区域,
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芳香区域,
所述第1芳香区域和所述第2芳香区域具有不同的芳香物质。
(方式10)
根据方式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由第1片体形成。
(方式11)
根据方式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2片体,
所述插入部形成在所述第1片体和所述第2片体之间。
(方式12)
根据方式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1片体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中的所述预定的表面彼此接合起来。
(方式13)
根据方式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3片体和与该第3片体重叠的第4片体,
所述插入部形成在所述第3片体和所述第4片体之间。
(方式14)
根据方式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5片体,
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5片体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中的所述预定的表面彼此接合起来。
(方式15)
根据方式1~14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毛部包括在预定的方向上具有取向性的、具有相同的长度的纤维集合体,并且所述刷毛部具有第1刷毛区域和第2刷毛区域,
所述第2刷毛区域具有构成得比所述第1刷毛区域长的突出区域。
(方式16)
根据方式15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长度方向中心线,其是横贯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的中心的、长度方向上的直线,
第1刷毛区域长度,其是在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的、连结所述长度方向中心线和所述第1刷毛区域的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的直线中的、最长的直线,
第2刷毛区域长度,其是在所述长度交叉方向上的、连结所述长度方向中心线和所述第2刷毛区域的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的直线中的、最长的直线,
所述第2刷毛区域长度比所述第1刷毛区域长度长。
附图标记说明
A:清扫用具(清扫工具)
100、101、102、103、104:清扫片(清扫体)
100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100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100D1:外侧方向
100D2:内侧方向
110:刷毛部
110A:第1刷毛部
110A1:第1区域
110B:第2刷毛部
110B1:第2区域
110D:纤维取向方向
110GF:纤维集合体
110GF1:第1纤维集合体
110GF1A:第1纤维集合材料
110GF1B:第2纤维集合材料
110GF2:第2纤维集合体
110SF:纤维
110SFA:连接端部
110SFB:开放端部
111:第1刷毛区域
111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111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111D:第1刷毛区域长度
112:第2刷毛区域
112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112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112D:第2刷毛区域长度
112L:突出区域
120:基部
120A:长度交叉方向上的端部
120B: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120C:一面(一侧)
120D:另一面(另一侧)
121:第1片体
1211:第1片材料
121A:接合片区域
122:第2片体
1221:第2片材料
123:第3片体
124:第4片体
125:第5片体
126:第6片体
130:保持空间(插入部)
131:插入开口部
140:中央接合部
140A:侧方接合部
140A1:抵接相对侧区域
140A1P:高度测量用点
140A1L:高度测量用直线
140A2:抵接侧区域
141:第1接合部
142:第2接合部
143:第3接合部
144:第4接合部
145:第5接合部
146:第6接合部
147:第7接合部
148:第8接合部
149:第9接合部
1410:第10接合部
1411:第11接合部
160:抵接区域
161:第1抵接区域
161A:侧部区域
161Z:第1抵接区域高度
162:第2抵接区域
162A:低位区域
162B:引导区域
162C:阻力区域
162Z:第2抵接区域高度
163:第3抵接区域
200:保持器(清扫体保持件)
210:把手部(把持部)
211:把手
212:把手接合部
220:清扫体保持部(保持部)
221:保持构件
230:连接部
240:顶端部
250:中间部
260:凸部
261:第1凸部
262:第2凸部
270:压板
M:机械方向
R:支承辊
S11:第1工序
S12:第2工序
S13:第3工序
S14:第4工序
Y:长度方向
Y1:插入方向
Y2:拉拔方向
YCL:长度方向中心线
X:长度交叉方向
XCP:长度交叉方向中心点
Z:厚度方向

Claims (14)

1.一种清扫工具,其具有清扫片和用于保持该清扫片的保持器,该清扫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片以沿由向该清扫片插入所述保持器的方向规定的长度方向和由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规定的长度交叉方向这两者延伸的方式构成,
所述保持器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清扫片的保持部和连结于该保持部并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所述清扫片具有:刷毛部,其构成为能够对清扫对象进行清扫;基部;以及插入部,其形成于该基部并且供所述保持部插入,
所述刷毛部由设于所述基部的一侧的第1刷毛部和设于所述基部的另一侧的第2刷毛部形成,
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区域,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区域,该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构成形态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毛部由纤维集合体形成,该纤维集合体具有形成所述第1刷毛部的第1纤维集合体和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的第2纤维集合体,
所述第1纤维集合体的纤度和所述第2纤维集合体的纤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纤维集合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无纺布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发泡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具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没有集尘油剂的纤维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所述第2刷毛部由不具有亲水性的纤维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含水,所述第2刷毛部不含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配色区域,
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配色区域,
由所述第1配色区域和所述第2配色区域形成配色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刷毛部具有第1芳香区域,
所述第2刷毛部具有第2芳香区域,
所述第1芳香区域和所述第2芳香区域具有不同的芳香物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由第1片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2片体,
所述插入部形成在所述第1片体和所述第2片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1片体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中的所述预定的表面彼此接合起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3片体和与该第3片体重叠的第4片体,
所述插入部形成在所述第3片体和所述第4片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清扫工具具有与所述第1片体重叠的第5片体,
所述插入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所述第5片体的预定的表面彼此抵接而形成接合片区域,并且将该接合片区域中的所述预定的表面彼此接合起来。
CN201480007807.6A 2013-02-07 2014-01-24 清扫工具 Active CN104981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2760 2013-02-07
JP2013022760A JP6323980B2 (ja) 2013-02-07 2013-02-07 清掃具
PCT/JP2014/051585 WO2014123010A1 (ja) 2013-02-07 2014-01-24 清掃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1193A true CN104981193A (zh) 2015-10-14
CN104981193B CN104981193B (zh) 2018-10-16

Family

ID=5129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807.6A Active CN104981193B (zh) 2013-02-07 2014-01-24 清扫工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6114B2 (zh)
EP (1) EP2954824B1 (zh)
JP (1) JP6323980B2 (zh)
CN (1) CN104981193B (zh)
TW (1) TWI617275B (zh)
WO (1) WO20141230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6558B2 (ja) * 2015-06-30 2021-04-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および清掃用具
US11375867B2 (en) * 2018-04-03 2022-07-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sized tow tufts
US11903542B2 (en) * 2018-04-03 2024-02-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ouble bonded tow tufts
WO2020183923A1 (ja) * 2019-03-08 2020-09-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JP7275021B2 (ja) * 2019-03-08 2023-05-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JP7213794B2 (ja) * 2019-03-08 2023-01-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WO2020183922A1 (ja) * 2019-03-08 2020-09-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シート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2334A (ja) * 2003-11-26 2005-06-16 Duskin Co Ltd ハンディモップ
CN1921793A (zh) * 2004-12-27 2007-02-28 山田千代惠 清扫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9002A (zh) * 2007-03-05 2008-09-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和清洁元件
CN101378690A (zh) * 2006-02-08 2009-03-0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扫体以及清扫用具
CN101511252A (zh) * 2006-09-12 2009-08-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扫体以及清扫用具
WO2011096474A1 (ja) * 2010-02-03 2011-08-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JP4909043B2 (ja) * 2006-06-27 2012-04-04 山田 千代恵 清掃具
WO2012099077A1 (ja) * 2011-01-20 2012-07-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清掃用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37145A (en) * 1921-07-21 1922-11-28 Theodore G Johnson Duster
CN100589746C (zh) * 2000-07-10 2010-02-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扫物品
IL152340A (en) * 2001-02-23 2007-12-03 Yoshinori Tanaka Cleaning accessory
US20050000046A1 (en) * 2003-07-03 2005-01-06 Michael Popovsky Cleansing pad
US7251851B2 (en) 2004-11-12 2007-08-07 Oimo Industrial Company, Ltd. Spiral duster
US20070180640A1 (en) * 2005-01-28 2007-08-09 S. C. Johnson & Son, Inc. Flexible Cleaning Tool With Replaceable Non-woven Pad and Cleaning Fluid Reservoir
US20060168751A1 (en) * 2005-01-28 2006-08-03 Pai-Yung Lin Double-face usable duster and the method for making the cleaning cloth thereof
KR101278069B1 (ko) 2006-03-09 2013-06-27 가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청소용 물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738311B2 (ja) * 2006-06-01 2011-08-03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10725A (en) * 2006-08-16 2008-03-01 Ya-Jing Yang Tight-rotating device of cleaning utensil
US8528151B2 (en) * 2007-02-06 2013-09-10 S.C. Johnson & Son, Inc. Cleaning or dusting pad with attachment member holder
US8793832B2 (en) * 2007-12-28 2014-08-05 Kikuo Yamada Cleaning sheet
JP5171348B2 (ja) * 2008-03-31 2013-03-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清掃体
JP5912503B2 (ja) * 2011-11-15 2016-04-27 山田 菊夫 清掃部材、清掃具、及び清掃部材の折り畳み構造体
US8931132B2 (en) * 2012-03-09 2015-01-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overlap between sheet and tow fiber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2334A (ja) * 2003-11-26 2005-06-16 Duskin Co Ltd ハンディモップ
CN1921793A (zh) * 2004-12-27 2007-02-28 山田千代惠 清扫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78690A (zh) * 2006-02-08 2009-03-0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扫体以及清扫用具
JP4909043B2 (ja) * 2006-06-27 2012-04-04 山田 千代恵 清掃具
CN101511252A (zh) * 2006-09-12 2009-08-1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扫体以及清扫用具
CN101259002A (zh) * 2007-03-05 2008-09-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和清洁元件
WO2011096474A1 (ja) * 2010-02-03 2011-08-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WO2012099077A1 (ja) * 2011-01-20 2012-07-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清掃用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4824A4 (en) 2016-10-19
JP2014150973A (ja) 2014-08-25
TW201507681A (zh) 2015-03-01
TWI617275B (zh) 2018-03-11
JP6323980B2 (ja) 2018-05-16
EP2954824A1 (en) 2015-12-16
WO2014123010A1 (ja) 2014-08-14
EP2954824B1 (en) 2021-03-03
US10016114B2 (en) 2018-07-10
US20150374196A1 (en) 2015-12-31
CN104981193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1193A (zh) 清扫工具
CN104981191B (zh) 清扫工具
EP2954827B1 (en) Cleaning tool
CN104968249A (zh) 清扫工具
CN104981190A (zh) 清扫工具
CN104981194B (zh) 清扫工具
TWI617276B (zh) 清掃具
JP6126399B2 (ja) 清掃具および清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239828B2 (ja) 清掃具
JP6195863B2 (ja) 清掃具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清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126397B2 (ja) 清掃具
JP5968245B2 (ja) 清掃具および清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4150966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