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280B - 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及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及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280B
CN104969280B CN201480007568.4A CN201480007568A CN104969280B CN 104969280 B CN104969280 B CN 104969280B CN 201480007568 A CN201480007568 A CN 201480007568A CN 104969280 B CN104969280 B CN 104969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ink liquid
compounding ratio
basis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5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9280A (zh
Inventor
谷口真郎
谷口真一郎
森原康博
笠井正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 Graph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IC Graph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C Graph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IC Graph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69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9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2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01J3/463Colour matc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01J3/50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3/504Goniometric colour measurements, for example measurements of metallic or flake based pai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样本生成系统、颜色样本生成方法以及使所述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功能在计算机中执行的程序,其中,所述颜色样本生成系统是生成由多种基础墨液配合出的色彩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具有:配合比率提取部,其根据将由所述基础墨液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与该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色域数据库和作为与由外部供给的色彩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坐标值从所述色域数据库中读出对象配合墨液中的所述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配合比率变更部,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每种所述基础墨液的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作为变化后的每种所述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坐标值算出部,其基于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配合比率的所述坐标值算出所述变更配合比率所表示的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坐标值;和色彩输出部,其将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配合比率和所述变更配合比率的各个所述坐标值输出。

Description

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及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用于对彩色产品进行彩色的颜色匹配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颜色样本生成方法及其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对于包装、衣服等彩色产品而言,颜色决定者(例如产品的设计者)指定进行上色的颜色,彩色产品制造者进行再现该指定的颜色的作业,根据再现出的颜色对产品进行上色。
在此,在指定进行上色的颜色中,通常使用颜色样本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颜色样本簿的颜色的种类数量例如准备有几千种颜色。另外,颜色样本簿中,对于进行上色的基底的原料而言,使用铜版纸等通常可印刷的纸张,对这些纸张的印刷方法主要使用胶版印刷。
传达颜色决定者所指定的颜色时,将与指定的颜色相同或最接近的颜色的色卡交接给相关人员。
但是,颜色样本簿的颜色有限,并非是颜色决定者所要求的连续的色彩的变化,色彩的变化是离散的。
因此,由于颜色决定者从颜色数量少的颜色中指定颜色,因而难以选择真正所期望的颜色传达给彩色产品制造者。
其结果,对彩色产品制造者难以传达颜色决定者的希望,进行颜色变更时,颜色决定者和彩色产品制造者各自会经常进行反复试验。如此,像颜色样本簿那样颜色的变化是离散时,到最终决定颜色之前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成为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即,颜色决定者所传达的关于色彩的希望是浓、稀、强、弱等抽象性语言信息。因此,进行调色作业,该调色作业需要将这样的语言信息转换为色料配合的变更比例的熟练性,作为反复试验的结果是实现颜色决定者所希望的色彩。
另外,对于在颜色决定者选择颜色中所使用的颜色样本簿和制造生成所选择的颜色的彩色产品时而言,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例等不同。
因此,彩色产品制造者为了再现颜色决定者设计的颜色,会改变上色所需的墨液的配合、材料的种类等,进行复杂的颜色匹配作业。另外,颜色决定者所指定的颜色样本簿的颜色有时不会在彩色产品中所使用的材料上再现,到最终决定颜色之前会耗费大量时间、或者产生因重新指定颜色所导致的工序的返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00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由颜色决定者选择颜色时能够选择与颜色决定者所期望的颜色接近的颜色并且所选择的颜色的再现容易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颜色样本生成方法及其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是生成由多种基础墨液配合出的色彩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具有:色域数据库,其将由上述基础墨液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与该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配合比率提取部,其根据作为与由外部供给的色彩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坐标值从上述色域数据库中读出对象配合墨液中的上述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配合比率变更部,其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上述每种基础墨液的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作为变化后的上述每种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坐标值算出部,其基于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配合比率的上述坐标值算出 上述变更配合比率所表示的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坐标值;和色彩输出部,其将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配合比率和上述变更配合比率各自的上述坐标值输出。
本发明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特征在于,其还具有基础墨液追加部,所述基础墨液追加部对上述配合墨液追加该配合墨液中所不含的颜色的基础墨液作为追加基础墨液,上述配合比率提取部在包含上述追加基础墨液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来改变上述配合墨液中的上述每种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生成多个变更配合比率。
本发明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基础墨液追加部相对于在配合颜色中预先含有的上述基础墨液而从表示上述基础墨液的颜色的色调环的色调环表中选择出与在配合颜色中预先含有的上述基础墨液的颜色相邻的颜色的基础墨液作为上述追加基础墨液。
本发明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配合比率变更部参照对上述每种基础墨液设定了上述配合量的变化比例的变更表,使用与上述基础墨液的种类相对应的变化比例。
本发明的颜色样本生成方法是生成由多种基础墨液配合出的色彩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颜色样本生成方法具有:配合比率提取过程,其中,配合比率提取部根据作为与由外部供给的色彩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对象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从将由上述基础墨液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与该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色域数据库中读出上述对象配合墨液中的上述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配合比率变更过程,其中,配合比率变更部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上述每种基础墨液的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作为变化后的上述每种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坐标值算出过程,其中,坐标值算出部基于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配合比率的上述坐标值算出上述变更配合比率所表示的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坐标值;和色彩输出过程,其中,色彩输出部将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配合比率和上述变更配合比率各自的上述坐标值输出。
本发明的程序是使生成由多种基础墨液配合出的色彩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功能在计算机中执行的程序,是使上述计算机作为配 合比率提取单元、配合比率变更单元、坐标值算出单元和色彩输出单元而发挥功能的程序,其中,所述配合比率提取单元根据作为与由外部供给的色彩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坐标值,从将由上述基础墨液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与该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色域数据库中读出上述对象配合墨液中的上述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所述配合比率变更单元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上述每种基础墨液的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作为变化后的上述每种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所述坐标值算出单元基于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配合比率的上述坐标值算出上述变更配合比率所表示的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坐标值;所述色彩输出单元将上述对象配合墨液的上述配合比率和上述变更配合比率各自的上述坐标值输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制作出在由颜色决定者选择颜色时能够选择与颜色决定者所期望的颜色接近的颜色并且所选择的颜色的再现容易的颜色样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构成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表示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中的配合墨液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3表示作为耐性数据的一例的胶印墨液和凹印墨液的耐性特性的种类及其耐性的说明。
图4表示预先写入存储于参数数据库17中的基底原料表的构成。
图5表示预先写入存储于参数数据库17中的基础墨液表的构成。
图6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对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的变更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的变更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基于模式1_1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10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12是基于模式1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13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15是基于模式1_3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16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17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18是基于模式1_4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19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21是基于模式2_1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22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23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24是基于模式2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25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26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的一例的图。
图28是基于模式2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29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30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31是基于模式2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32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33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34是基于模式2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 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35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36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图37是基于模式2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图38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
图39是对将标准配合的配合墨液的色彩值从标准配合的点向周边颜色的区域扩大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40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的构成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1表示预先写入存储于原料数据库20中的基底原料表的构成。
图42表示预先写入存储于基础墨液数据库19中的基础墨液表的构成例。
图43表示作为一例的胶印墨液和凹印墨液的耐性特性的种类及其耐性的说明。
图44是表示记载有配合墨液的配合信息的配合墨液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45是将初始配合出的配合墨液各自的L*a*b*值绘制于L*a*b*颜色空间的各坐标而成的图。
图46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的配合墨液表的作成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7是对L*a*b*空间补充部17所进行的L*a*b*值的离散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48是对计算对象的配合计算对象L*a*b*组所含的离散化L*a*b*值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49是对算出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所含的离散化L*a*b*值的配合比率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的构成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1中,颜色样本生成系统10具备配合比率提取部11、配合比率变更部12、坐标值算出部13、色彩输出部14、显示部15、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参数数据库17以及颜色样本数据库18各单元。
图2是表示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中的配合墨液表的构成例的图。图2(a)是表示配合墨液表的整体构成的概念图。
在配合墨液表中,示出了与配合基础墨液而制作出的配合墨液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下,对各种信息进行说明。
配合墨液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所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信息。基底原料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将配合墨液进行上色的基底的原料(以下,基底原料)的信息。分光反射率表示将配合墨液识别信息所表示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上时的分光反射率(与再现色彩值相对应的分光反射率)。
颜色编号是表示该配合墨液识别信息所表示的配合墨液的颜色的编号、例如为墨液公司制造的配合颜色所附加的颜色代码。L*a*b*值(L*a*b*)是由基础墨液的配合颜色的分光反射率、等色函数、基底原料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和照明的光源的分光特性求得的、L*a*b*空间中的坐标值(色彩值:作为再现的色彩值的再现色彩值)。测定装置信息是用于识别测定分光反射率的测定装置的包括制造公司、产品名和产品编号等的信息,所述分光反射率在求出为了配合出配合颜色而使用的基础墨液的光学浓度时使用。
基础墨液信息是配合出配合墨液识别信息所表示的配合颜色的基础墨液的信息。
属性数据包括在配合墨液的配合中所使用的基础墨液的价格区间、可获得的区域、该区域的可获得耐性数据的区域以及针对化学物质法律规定的相应信息,包括透明度、耐性数据等。
在此,对于在分光反射率的测定中所使用的装置构成,例如使用美能达(ミノルタ)制造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为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45/0(包括滤光器条件)。对于测定条件而言,将测定设备名称、测定条件与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一起存储。
图2(b)是表示图2(a)中的基础墨液信息的详细构成的图。在该图2(b)中,基础墨液信息由在配合墨液的配合中所使用的基础墨液各自的基础墨液识别信息、配合墨液中的配合比率、和未图示的各自的稀释率(利用稀释剂等稀释)及基础墨液的按照上述稀释率稀释后的分光反射率等构成。
图3表示作为耐性数据的一例的胶印墨液和凹印墨液的耐性特性的种类及其耐性的说明。该耐性数据是为了对各种用途能够使用而所需的特性、例如图3的表所示的耐光性、耐碱性、耐溶剂性、耐水性、耐酸性、耐沸性、耐蒸煮性等。
在该图3中,耐光性表示相对于因荧光灯或太阳光所含的紫外线所导致的褪色的程度的耐性的评价。另外,耐碱性表示相对于因具有碱性的环境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溶剂性表示相对于因附着的溶剂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水性表示相对于因附着的水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酸性表示相对于因附着的具有酸性的液体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沸性表示相对于因加热时的温度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蒸煮性表示相对于因内容物的杀菌、加热加工时的温度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此处的评价为表示通过实验求得的多个阶段的耐性的强度的评价值。
图4表示预先写入存储于参数数据库17中的基底原料表的构成。在该图4中,在基底原料表中相应地存储有图2中的基底原料识别信息、该基底原料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基底原料(坯料)的原料名称和该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作为原料名称,例如有涂布纸、铝等进行上色的基底的原料 的名称。该分光反射率以对基底原料进行识别的基底原料识别信息、作为该基底原料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原料的名称的原料名称和该原料的分光反射率的数据为一组构成。分光反射率从380nm到780nm以10nm的步幅存储。另外,在该参数数据库21中存储有等色函数。
在此,对于分光反射率而言,例如使用美能达制造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为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45/0(包括滤光器条件)。对于这些测定条件而言,将测定设备名称、测定条件与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一起存储。
图5表示预先写入存储于参数数据库17中的基础墨液表的构成。在该图5中,基础墨液表例如以识别基础墨液的基础墨液识别信息、该基础墨液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基础墨液的种类、表示该基础墨液的颜色的颜色名称、该基础墨液的色料浓度和光学浓度(由分光反射率通过下述(1)式算出的数值)的数据(后述的每个波长λ)、作为可印刷的基底原料的名称的基底对应信息、每单位的价格、基础墨液的透明度、表示基础墨液的耐性特性的评价值的耐性数据、表示可获得及使用该基础墨液的区域的可获得区域、该区域的针对化学物质法律限制的相应信息等、测定分光反射率的测定装置信息和作为测定分光反射率时的测定条件的照明的种类为一组而构成。其中,作为属性数据,为透明度、价格、耐性数据等。
[数1]
N=(log(1/R))x …(1)
上述(1)式中,N为光学浓度,R为分光反射率,x为任意的系数。
另外,在此,作为基础墨液的种类,为油性胶印墨液、UV(紫外线)固化型墨液、凹印墨液、柔版印刷墨液(フレキソインキ)、丝网印刷墨液以及金属墨液等。作为颜色名称,例如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等。另外,基底对应信息表示:记载有可印刷的基底原料的名称,整体来看能够对应于全部基底原料。对于价格,记载有每规定单位、例如每1kg(千克)的标准销售价格。
另外,在基础墨液表中预先写入存储有每个波长的光学浓度。对于在算出该光学浓度时所使用的分光反射率而言,例如使用美能达制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以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以45/0(包括滤光器条件)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对于这些测定条件而言,将测定设备名称、测定条件与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一起存储。另外,存储的作为色彩值的L*a*b*值例如设定为基于D50/2度视野的计算值,其计算方法使用JIS Z8729中记载的方法。
测定装置信息中记载有对分光反射率进行测定的制造厂家、产品名和型号,除此以外记载有有无滤光器、有无镜面反射成分等测定条件等。对于分光反射率的测定条件而言,例如使用美能达制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为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45/0(包括滤光器条件)。这些测定条件与为了求出光学浓度而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以及对分光反射率进行测定的测定设备名称一起写入存储于基础墨液数据库19的基础墨液表中。对于该测定条件,与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的情况同样。另外,透明度是通过评价其基础墨液的展色物(例如,作为使颜料均匀分散附着的介质的展色料)而求出,置换成例如0-5的数值。另外,作为色彩值的L*a*b*值例如设定为基于D50/2度视野的计算值,其计算方法使用JIS Z8729中记载的方法。
回到图1,配合比率提取部11将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数据、色彩值的数据、例如RGB(Red、Green、Blue)、CMYK(Cyan、Magenta、Yellow、Black)、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芒塞耳值(Munsell)值、色彩编号(Color No.)的各个输入栏显示在显示部15中。色彩编号由于对于每个配合墨液的制造公司是不同的,需要通过筛选来指定公司。
另外,配合比率提取部11使用于输入在进行选择配合墨液时进行筛选的耐性数据的种类和评价值的输入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另外,配合比率提取部11使用于选择上色配合墨液的基底原料(坯料)的输入栏显示在显示部15中。作为基底原料,有屏幕纸、铝、塑料(プラスチック)、塑料(ビニール)、陶瓷等。
另外,配合比率提取部11使用于选择在进行上色的基底原料上使用的基础墨液的种类的输入栏显示在显示部15中。基础墨液的种类为UV(紫外线)固化型墨液、胶印墨液、凹印墨液、柔版印刷墨液、丝网印刷墨液以及金属墨液等。
另外,配合比率提取部11参照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数据表从耐性数据、基底原料以及基础墨液的种类相对应的配合墨液中提取出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数据(L*a*b*值)的配合墨液。
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从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中的配合墨液表读出配合比率提取部11所提取出的L*a*b*值的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
另外,配合比率变更部12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所读出的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
图6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
在该图6中,某种配合墨液中配合有基础墨液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14红和稀释剂。对于该配合墨液中的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相对应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如基准配合所示,以总配合量100g(克)计,FG85黑为作为2%的2g,FG45透明黄为作为20%的20g、FG14红为作为38%的38g,稀释剂为作为40%的40g。另外,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的比例(变更比例)例如设定成20%单位变更。例如,对于FG85黑的配合量而言,相对于作为基准配合的配合比率的2%的2g,以从乘以0.4为0.8g到乘以1.6为3.2g的配合量的方式生成各自配合墨液中的各基础墨液的变更配合比率。
变更该FG85黑的配合比率时,其它的FG45透明黄、FG14红以及稀释剂的配合比率随着配合墨液的单位重量(配合总量)中的FG85黑的配合量变更而按如下变更。
计算变更FG85黑的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时,将FG85黑、FG45透明黄、FG14红、稀释剂的各个基准的总合配合量设为G1,将各自的配合比率设为c1、c2、c3、c4,例如,将FG85黑的配合量的变更比例设为α,改变FG85黑的配合量后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14红、稀释剂各自的配合比率c1’、c2’、c3’、c4’通过下述(2)式由配合比率变更部12求出。即,通过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由此配合总量发生变化,因此用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除以变更后的总配合量,算出基础墨液各自的变更配合比率。
[数2]
C 1 ′ = α 1 c 1 β
C 2 ′ = α 2 c 2 β
C 3 ′ = α 3 c 3 β
C 4 ′ = α 4 c 4 β
β=α1cl2c23c34c4 …(2)
上述(2)式中,系数α1、α2、α3以及α4分别表示改变各自基准的配合量c1G1、c2G1、c3G1、c4G1的配合量的变更比例。
图7和图8是对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的变更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7表示变更颜色1的FG85黑和颜色2的FG45的配合量时的各自基础墨液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变更。在图7中,对于颜色1和颜色2,以20%的比率分别变更配合量,另一方面,颜色3和颜色4的配合量保持基准配合不变化。例如,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颜色1变为0.8g、1.2g、1.6g、2g、2.4g、2.8g、3.2g,使颜色2变为8g、12g、16g、20g、24g、28g、32g。此时,通过依次制作出在颜色2为8g时使颜色1从0.8g变化至3.2g的组、 在颜色2为12g时使颜色1从0.8g变化至3.2g的组……,由此生成使颜色1和颜色2的配合量变更后的49种(包括基准配合)组合。在此,颜色1和颜色2的配合量按照表中的列进行变更。因此,配合比率变更部12将颜色1和颜色2的变更后的配合量与颜色3和颜色4的基准配合的配合量相加,求出变更后的配合墨液的总合配合量,用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除以该总合配合量,由此算出基础墨液各自的变更配合比率。
图8表示变更颜色3的FG14红和颜色4的稀释剂的配合量时的各自的基础墨液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变更。在图8中,对于颜色3和颜色4,以20%的比率分别变更配合量,另一方面,颜色1和颜色2的配合量保持基准配合不变化。例如,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颜色3变为15.2g、22.8g、30.4g、38g、45.6g、53.2g、60.80g,使颜色4(稀释剂)变为16.0g、24.0g、32.0g、40.0g、48.0g、56.0g、64.0g。此时,依次制作出在颜色4为16.0g时使颜色3从15.20g变化至60.80g的组、在颜色4为24g时使颜色3从15.2g变化至60.8g的组……,由此生成使颜色3和颜色4的配合量变更后的49种(包括基准配合)组合。因此,配合比率变更部12将颜色3和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与颜色1和颜色2的基准配合的配合量相加,求出变更后的配合墨液的总合配合量,用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除以该总合配合量,由此算出基础墨液各自的变更配合比率。
回到图1,配合比率变更部12按照变更表所示分别对4种基础墨液(FG85黑、FG45透明黄、FG14红、稀释剂)进行包括基准配合各自为7种配合比例的变更,基于上述(2)式,如上述图7和图8所示,生成(7×7)×2=49×2=98这样配合量的组合(基准配合的颜色的周边颜色)。
坐标值算出部13对每种变更配合率的组合(将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变更后的配合墨液)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在此,坐标值算出部13通过以下所示的(3)式和上述(1)由所配合的基础墨液的各自的配合比率ci以及光学浓度Ni(λ)算出将进行配合而得到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时的光学浓度Nc(λ)从而求出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在此,i为进行配合的基础墨液的数量。
光学浓度例如从波长λ为380nm到780nm以10nm步幅存储于参数数据库17中。与上述光学浓度同样地,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5例如从波长λ为380nm到780nm以10nm步幅算出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
[数3]
Nc=∑Ni·ci+Nw …(3)
上述(3)式中,Nc为将配合出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时的光学浓度,Ni为所配合的基础墨液的光学浓度,ci(例如上述c1、c2、c3)为配合比率。i为进行配合的基础墨液的种类的数量。另外,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5从基底原料表读出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并代入(1)式中从而求出基底原料的光学浓度Nw。
另外,坐标值算出部13使用下述(4)式算出将配合出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时的分光反射率R(λ)comp
[数4]
R ( λ ) c o m p = 10 - N 1 x ... ( 4 )
在该(4)式中,N为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光学浓度(算出的Nc),x为任意的系数。
坐标值算出部13使用预先设定的由一般的分光反射率进行转换的转换式由算出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R(λ)comp、等色函数和照明的分光反射强度进行配合比率的组合的各配合墨液的L*a*b*值(对基底原料进行了上色时的色彩值)的算出。
坐标值算出部13对于配合比率变更部12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变更配合比率与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图9是基于模式1_1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该图9示出在图6所示的表中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3(FG14红)和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后的第一 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及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在此,坐标值算出部13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1_1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与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回到图1,色彩输出部14使来自颜色样本数据库18的配合比率(变更配合比率)的组合显示在显示部15中。
此时,色彩输出部14由于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基准照明的彩色结果的再现色,根据所显示的配合墨液在基准光源下的L*a*b*值进行向显示于屏幕的RGB的转换。色彩输出部14从参数数据库17中读出从基准光源下的L*a*b*值向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转换时所使用的转换式。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10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10示出基于图6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10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 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10(a)表示按照图6的表所示将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各自的配合量以每隔20%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的使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变更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0(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比率,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10(a)中,颜色3(FG14红)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10(b)表示按照图6的表所示将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3(FG14红)和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以每隔20%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的使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变更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0(b)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10(b)中,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有根据基础墨液的配合量和该基础墨液的种类来确定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比例的变更规则,以下,对该变更规则进行说明。
已说明的图6中的配合比率的变更规则对应于模式1_1。该模式1_1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包含FG85黑和稀释剂并且构成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均不低于配合量的最小量(0.5g)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适用于所配合的各基础墨液对色彩值影响很大、配合有使颜色变暗的FG85黑和使颜色变稀的稀释剂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模式各自的规则以追加基础墨液表的方式预先写入存储于参数数据库17中。配合比率变更部12针对每个模式的规则参照参数数据库17中的追加基础墨液表并按照参照的规则进行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包含FG85黑和稀释剂)的配合量的调节。
图11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11对应于模式1_2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1_2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包含FG85黑和稀 释剂并且构成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某个低于配合量的最小量(0.5g)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
适用于所配合的基础墨液的某个低于0.5g不易影响色彩值、配合有使颜色变暗的FG85黑和使色变稀的稀释剂的情况。在此,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从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中的配合墨液表中读出配合比率提取部11所提取的L*a*b*值的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的种类和其基础墨液的配合量,对颜色决定者所决定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的数据进行检测。
该图11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提取出配合量最小的基础墨液、即FG85黑。并且,对于配合比率变更部12而言,作为模式1_2的规则,预先设定配合比率的固定变动量、即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FG85黑的配合量从0%的0g以每隔0.1g增加至0.6%的0.6g而形成7组,进行配合墨液中FG85黑的配合量的调节。此时,对于其它的配合量为0.5g以上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与模式1_1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基础墨液的配合量。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14红以及稀释剂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12是基于模式1_2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与已说明的图9同样,该图12示出在图11所示的表中以基准的配合比率固定颜色3(FG14红)和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比率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比率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和稀释剂的配合比率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及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在此,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1_2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 的算出。并且,与模式1_2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13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13表示模式1_2下的基于图11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13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13(a)表示按照图11的表所示以固定变动量对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1(FG85黑)进行配合量的调节并以每隔20%变更颜色2(F45透明黄)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3(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13(a)中,颜色3(FG14红)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13(b)表示按照图11的表所示以每隔20%变更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3(FG14红)和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
在该图10(b)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比率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13(b)中,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14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14对应于模式1_3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1_3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包含FG85黑和稀 释剂并且构成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某个低于配合量的最小量(0.5g)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
适用于所配合的基础墨液的任意一种低于配合量的最小量(0.5g)而对色彩值的影响低、配合有使颜色变暗的FG85黑和使颜色变稀的稀释剂的情况。
该图14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提取出配合量最小的基础墨液、即FG14红。并且,对于配合比率变更部12而言,作为模式1_3的规则,预先设定配合比率的固定变动量、即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FG14红的配合比率从0g以每隔0.1g增加至0.6g而形成7组,进行配合墨液中的FG14红的配合量的调节。此时,对于其它的配合比率为0.5g以上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与模式1_1和1_2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配合比率。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14红以及稀释剂的变更配合比率的组合。
图15是基于模式1_3的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15表示在图14所示的表中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3(FG45透明黄)和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14红)和颜色2(FG85黑)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及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在此,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1_3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1_3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16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16表示模式1_3下的基于图14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16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16(a)表示按照图14的表所示以固定变动量对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1(FG14红)进行配合量的调节并以每隔20%变更颜色2(FG85黑)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6(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16(a)中,颜色3(FG45透明黄)和颜色4(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16(b)表示按照图14的表所示以每隔20%变更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3(FG45透明黄)和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6(b)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升高,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升高。另外,在图16(b)中,颜色1(FG14红)和颜色2(FG85黑)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17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17对应于模式1_4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1_4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包含FG85黑而另一方面不包含稀释剂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适用于没有配合使颜色变稀的稀释剂作为形成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情况。
该图17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不包含稀释剂,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与模式1_4的规则相对应的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1_4的规则,在不含有稀释剂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新添加(新产生)稀释剂。在此,对于配合比率变更部12而言,与模式1_4的规则中设定的稀释剂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即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稀释剂的配合量从0g到60g以每隔10g增加而形成7组比例,进行配合墨液中的稀释剂的配合量的调节。此时,对于其它颜色1、颜色2以及颜色3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与模式1_1和1_2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配合量。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FG45透明黄、FG14红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18是基于模式1_4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18表示在图17所示的表中新产生稀释剂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基准配合)的配合量固定FG58原色蓝和新添加的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比率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及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另外,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1_4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1_4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19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19表示模式1_4下的基于图17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19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19(a)表示按照图17的表所示以每隔20%变更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各自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9(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19(a)中,颜色3(FG45透明黄)和新添加的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19(b)表示按照图17的表所示以每隔20%变更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3(FG58原色蓝)和新添加的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19(b)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该图19(b)中,稀释剂是新添加的,作为基准配合的颜色,稀释剂的比例为0,因此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为稀释剂最少的(比例为0的)区域。另外,在图19(b)中,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20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20对应于模式2_1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2_1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包含稀释剂而另一 方面不包含FG85黑作为基础墨液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适用于没有配合使颜色变暗的FG85黑作为形成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情况。
该图20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不包含稀释剂,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与模式2_1的规则相对应的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2_1的规则,在不含有FG85黑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新添加(新产生)FG85黑。在此,对于配合比率变更部12而言,与模式2_1的规则中设定的稀释剂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即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FG85黑的配合量从0g到0.6g以每隔0.1g增加而形成7组比例,进行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的配合量的调节。此时,对于其它颜色2、颜色3以及稀释剂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与模式1_1和1_2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配合量。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14红、FG45透明黄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21是基于模式2_1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21表示在图20所示的表中新产生FG85黑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FG45透明黄和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14红)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及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另外,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2_1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2_1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22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22表示模式2_1下的基于图20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22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22(a)表示按照图20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如在模式2_1的规则中预先设定的那样使新添加的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从0g到0.6g以每隔0.1g增加而另一方面以每隔20%变更颜色2(FG14红)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22(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在该图22(a)中,FG85黑是新添加的,作为基准配合的颜色,FG85黑的比例为0,因此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是FG85黑最少的(比例为0的)区域。另外,在图22(a)中,颜色3(FG45透明黄)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22(b)表示按照图20的表所示以每隔20%变更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颜色3(FG58原色蓝)和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22(b)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升高,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比率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升高。另外,在图22(b)中,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23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23对应于模式2_2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2_2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不含FG85黑和稀 释剂两者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即适用于在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中没有配合使颜色变稀的稀释剂和使颜色变暗的FG85黑作为形成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情况。
该图23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不含有F85黑和稀释剂两者,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与模式2_2的规则相对应的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2_2的规则,在不含有FG85黑和稀释剂两者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新添加(新产生)FG85黑和稀释剂各成分。在此,与在模式2_2的规则中设定的FG85黑和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设定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和稀释剂各自的配合量。
即,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稀释剂的配合比率从0g到60g以每隔10g增加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中的稀释剂的配合量的调节。另外,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FG85黑的配合量从0g到0.6g以每隔0.1g增加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的配合量的调节。此时,对于其它颜色2和颜色3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与模式1_1和1_2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配合量。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14红、FG45透明黄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24是基于模式2_2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24表示在图23所示的表中新产生F85黑和稀释剂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3(FG45透明黄)和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14红)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改变颜色3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及颜色4(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在此,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2_2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2_2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25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25表示模式2_2下的基于图23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25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25(a)表示按照图23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如模式2_2的规则中预先设定那样使新添加的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从0g到0.6g以每隔0.1g增加并且以每隔20%变更颜色2(FG14红)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25(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在该图25(a)中,FG85黑是新添加的,作为基准配合的颜色,FG85黑的比例为0,因此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是FG85黑最少的(比例为0的)区域。另外,在图25(a)中,颜色3(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新添加的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
图25(b)中,按照图23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以每隔20%变更颜色3(FG45黄)的配合量,如模式2_2的规则中预先设定那样使新添加的稀释剂的配合量从0g到60g以每隔10g增加。如此, 图25(b)表示按照模式2_2的规则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25(b)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在该图25(b)中,稀释剂是新添加的,作为基准配合的颜色,稀释剂的比例为0,因此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是稀释剂最少的(比例为0的)区域。另外,在图25(b)中,新添加的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26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26对应于模式2_3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2_3表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含有FG85黑和稀释剂两者并且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只有一种作为基础墨液而不能生成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在图26的变更表中,在以基准配合配合出配合墨液中使用的基础墨液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只有FG透明黄。因此,作为模式2_3的规则,在基础墨液的色调环中,将处于作为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的FG45透明黄的两侧的色彩值用作在新配合出配合墨液中使用的基础墨液。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的一例的图。在该图27中,横轴表示L*a*b*的颜色空间中的b*轴,纵轴表示a*轴。在该图27的色调环中,图26的变更表中的处于FG45透明黄的两侧的色彩值不同的色彩值是FG31橙和FG耐性草绿(耐性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模式2_3的规则,在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只有一种的情况下,预先设定新配合的基础墨液。作为对在该配合墨液中配合的基础墨液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参照目标,在参数数据库17(参照图1)中预先写入存储有追加基础墨液表。
并且,如果检测出在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只有一种基础墨液,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参照参数数据库17的追加基础墨液表。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从该追加基础墨液表中读出与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基础墨液,用作新追加的基础墨液。对于该新追加的基础墨液而言,预先从图 27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中选择出相对于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具有规定色调差的色彩值的基础墨液并设定在上述追加基础墨液表中。
例如,图26中的FG45透明黄的情况下,在追加基础墨液表中与该FG45透明黄对应地设定有FG耐性草绿和FG31橙。另外,在追加基础墨液表中,该FG耐性草绿和FG31橙在配合墨液中的配合量设定成从0g到0.6g以0.1g步幅变更。在对应于模式2_3的规则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参照追加基础墨液表读出与标准配合的配合墨液中所含的基础墨液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新追加的基础墨液以及配合量的变更的信息,生成图26的变更表。
因此,图26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含有F85黑和稀释剂两者且在配合墨液中只含有FG45透明黄作为其它基础墨液,则与模式2_3的规则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新基础墨液的追加和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2_3的规则,在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只含有FG45透明黄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参照追加基础墨液表向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新添加(新产生)FG耐性草绿和FG31橙各成分。在此,与在模式2_3的规则中设定的FG耐性草绿和FG31橙各自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设定配合墨液中的FG耐性草绿和FG31橙各自的配合量。
即,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配合墨液中的FG耐性草绿和FG31橙各自的配合量的调节中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各自的配合量从0%到0.6%以每隔0.1%增加而形成7组比例。此时,对于其它颜色1(FG85黑)、颜色2以及稀释剂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与模式1_1和1_2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配合量。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耐性草绿、FG31橙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28是基于模式2_3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28表示在图26所示的表中新产生FG耐性草绿和FG31橙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3(FG耐性草绿)、颜色4(FG31橙) 以及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透明黄)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颜色4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颜色4及颜色5(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另外,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2_3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2_3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与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29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25表示模式2_2下的基于图23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29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比率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29(a)表示按照图26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以每隔20%变更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45透明黄)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29(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比率,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29(a)中,新添加的颜色3(FG耐性草绿)和颜色4(FG31橙)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稀释剂的配合 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表示示出基准配合的色彩值、即颜色决定者所决定的色彩值的区域。
图29(b)中,如图26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按照模式2_3的规则使颜色3(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0.6g到0g以0.1g步幅变更,使颜色4(FG31橙)的配合量从0g到0.6g以0.1g步幅变更。如此,图29(b)表示按照模式2_3的规则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29(b)中,纵轴表示颜色3和颜色4的配合量,如图26所示,FG31橙的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下部向上部增多,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29(b)中,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
图30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30对应于模式3_1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3_1表示包含稀释剂而不包含FG85黑并且除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不包含在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的基础墨液中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即,适用于形成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只为使颜色变稀的稀释剂以及在颜色的配合中使用的基础墨液一种的情况。
该图30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作为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只为稀释剂和在颜色的配合中使用的基础墨液一种,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与模式3_1的规则相对应的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3_1的规则,不包含FG85黑并且在颜色的配合中使用的基础墨液只有一种(FG45透明黄)用作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对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新添加(新产生)FG85黑和在图27的色调环中处于配合墨液所含的颜色的两侧的色彩值的基础墨液(FG31橙、FG耐性草绿)作为基础墨液。在此,与在模式3_1的规则中设定的FG85黑和新添加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设定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和新添加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
作为对在该配合墨液中配合的基础墨液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参照目标,在参数数据库17(参照图1)中预先写入存储有追加基础墨液表。
并且,如果检测出在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不包含FG85黑且稀释剂以外只有一种基础墨液,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参照参数数据库17的追加基础墨液表。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从该追加基础墨液表中读出与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基础墨液,用作新追加的基础墨液。对于该新追加的基础墨液而言,预先从图27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中选择出相对于配合墨液中的稀释剂以外的基础墨液具有规定的色调差的色彩值的基础墨液并设定在上述追加基础墨液表中。
即,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FG85黑的配合量从0%到1.5%以每隔0.25%增加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的配合量的调节。另外,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固定变动量的方式使进行新追加的颜色的配合的基础墨液(FG31橙、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0%到1.5%以每隔0.5%增加而形成3组比例,进行配合墨液中的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调节。此时,对于其它颜色2(FG45透明黄)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与模式1_1和1_2同样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相对于基准配合每隔20%变更配合量。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31橙、FG耐性草绿和稀释剂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31是基于模式3_1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31表示在图30所示的表中新产生F85黑、FG31橙和FG耐性草绿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3(FG31橙)、颜色4(FG耐性草绿)以及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颜色4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颜色4及颜色5(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另外,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3_1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 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3_1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以及变更配合比率)和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32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32表示模式3_1下的基于图30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32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32(a)表示按照图30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如模式3_1的规则中预先设定那样使新添加的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从0g到1.5g以每隔0.25g增加并且以每隔20%变更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32(a)中,纵轴表示颜色1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在该图32(a)中,FG85黑是新添加的,作为基准配合的颜色,FG85黑的比例为0,因此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是FG85黑最少的(比例为0的)区域。另外,在图32(a)中,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新添加的颜色3(FG31橙)、颜色4(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
图32(b)中,如图30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按照模式3_1的规则,以每隔20%变更稀释剂的配合量,使新添加的颜色3(FG31橙)的配合量从1.5g到0g以0.5g步幅变更,使颜色4(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0g到1.5g以0.5g步幅变更。如此,图32(b)表示按照模式3_1的规则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 在该图32(b)中,纵轴表示颜色3和颜色4的配合量,如图30所示,FG31橙的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减少,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下部向上部增多,横轴表示稀释剂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32(b)中,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新添加的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
图33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33对应于模式3_2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该模式3_2表示作为颜色决定者所决定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只含有FG85黑和稀释剂的情况下的配合量的变更规则。即,适用于在形成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不含有在FG85黑和稀释剂以外的颜色的配合中使用的种类的基础墨液的情况。
该图33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作为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只有FG85黑和稀释剂,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与模式3_2的规则相对应的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3_2的规则,只有FG85黑和稀释剂用作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对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添加在模式3_2的规则中设定的用于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FG45透明黄、FG58原色蓝以及FG14红)作为配合墨液的新基础墨液(新产生)。对于该新添加的基础墨液而言,统计学上由选择了只有FG85黑和稀释剂的色彩值的颜色决定者提取使用在最终进行微调整而采用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含有的基础墨液。在此,与在模式3_2的规则中设定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设定在配合墨液中新添加的基础墨液(FG45透明黄、FG58原色蓝以及FG14红)各自的配合量。另外,作为模式3_2的规则,FG85黑和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而不变更。
作为对在该配合墨液中配合的基础墨液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参照目标,在参数数据库17(参照图1)中预先写入存储有追加基础墨液表。
并且,如果检测出在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只有FG85黑和稀释剂而不含用于其它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参照参数数据库17的追加基础墨液表。与模式3_2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从该追加基础墨液表中读出只有FG85黑和稀释 剂的情况下在配合墨液追加的基础墨液,用作新追加的基础墨液。对于该新追加的基础墨液而言,预先从图27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中选择出对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和稀释剂最终进行微调整而采用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所含的基础墨液并设定在上述追加基础墨液表中。
即,配合比率变更部12将FG85黑的配合比率固定于5%、将稀释剂的配合比率固定于95%,进行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调节。
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进行新追加的颜色的配合的基础墨液中以固定比率的方式使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从0g到6g以1g步幅变化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的调节。另外,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进行新追加的颜色的配合的基础墨液中以固定比率的方式使颜色2(FG45透明黄)、颜色3(FG58原色蓝)以及颜色4(FG14红)各自的配合量从0g到6g以1g步幅变化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的调节。另外,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进行新追加的颜色的配合的基础墨液中以固定比率的方式使FG58原色蓝的配合量从0g到6g以1g步幅变化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的调节。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85黑、FG45透明黄、FG58原色蓝、FG14红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34是基于模式3_2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该图34表示在图33所示的表中新产生F45透明黄、FG58原色蓝以及FG14红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3(FG58原色蓝)、颜色4(FG14红)以及稀释剂而改变颜色1(FG85黑)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和颜色2而改变颜色3、颜色4以及稀释剂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颜色4及颜色5(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另外,坐标值算出部13在模式3_2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 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与模式3_2的组合相对应地,坐标值算出部13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和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35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35表示模式3_2下的基于图33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比率的组合的各个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35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图35(a)表示按照图33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如模式3_2的规则预先设定那样使新添加的颜色3(FG58原色蓝)和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从0g到6g以每隔1g增加的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35(a)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在该图35(a)中,对于新追加的颜色2和颜色3的配合量最少的区域,颜色2和颜色3的配合量为0的左上方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为表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区域。另外,在图35(a)中,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为5g,稀释剂的配合比率为95g,新追加的颜色4(FG14红)配合量固定保持0。
图35(b)中,如图33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按照模式3_2的规则,使新追加的颜色3(FG58原色蓝)和颜色4(FG14红)各自的配合量从1g到6g以1g步幅变更。如此,图35(b)表示按照模式3_2的规则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35(b)中,纵轴表示颜色4(FG14红)的配合量率,如图33所示,FG14 红的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3(FG58原色蓝)的配合量,FG58原色蓝的配合量从左向右升高。另外,在图35(b)中,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固定保持5g的基准配合、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95g的基准配合,新添加的颜色2(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
图36是表示示出通过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变更表的一例的图。该图36对应于模式4的配合比率的变更规则。该模式4表示作为颜色决定者所决定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不含有FG85黑而只含有稀释剂和一种进行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例如FG45透明黄的情况下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规则。即,适用于在形成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只包含稀释剂和一种进行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的情况。
该图36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只有一种进行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作为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进行与模式4的规则相对应的配合量的变更。并且,作为模式4的规则,只使用FG45透明黄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情况下,配合比率变更部12对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添加在模式4的规则中设定的用于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FG31橙、FG耐性草绿以及FG85黑)作为配合墨液的新基础墨液(新产生)。在该新添加的基础墨液中,对于FG85黑以外的基础墨液而言,统计学上由选择了只有用于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的色彩值的颜色的颜色决定者提取使用最终进行微调整而采用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所含的基础墨液。在此,与在模式4的规则中设定的配合量的固定变动量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设定在配合墨液中新添加的基础墨液(FG31橙、FG耐性草绿以及FG85黑)各自的配合量。另外,作为模式4的规则,从最初一直在配合墨液中使用的基础墨液、例如颜色1(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基准配合而不变更。
作为对在该配合墨液中配合的基础墨液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参照目标,在参数数据库17(参照图1)中预先写入存储有追加基础墨液表。在此,在配合墨液从最初一直存在的基础墨液为FG45透明黄的情况下,在图27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中,位于FG45透明黄的两侧的FG耐性草绿和FG31橙设定在追加基础墨液表中。
并且,如果检测出在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用于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只有一种且不含有其它的用于颜色的配合的种类的基础墨液,则配合比率变更部12参照参数数据库17的追加基础墨液表。与模式4相对应地,配合比率变更部12从该追加基础墨液表中读出在用于颜色的配合的基础墨液只有一种的情况下在配合墨液中追加的基础墨液,用作新追加的基础墨液。对于该新追加的基础墨液而言,预先从图27的基础墨液的色调环中选择出对配合墨液中的FG45透明黄最终进行微调整而采用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中所含的基础墨液后的FG耐性草绿和FG31橙设定在上述追加基础墨液表中。
即,配合比率变更部12将FG45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于100g,进行新追加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的调节。
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进行新追加的颜色的配合的基础墨液中使颜色2(FG31橙)和颜色3(FG耐性草绿)各自的配合量以固定比率从0g到6g以1g步幅变化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的调节。另外,配合比率变更部12在新追加的基础墨液中使颜色4(FG85黑)的配合量以固定比率从0g到3g以0.5g步幅变化而形成7组比例来进行配合墨液的调节。如已说明的那样,配合比率变更部12使用(2)式生成作为基础墨液的FG45透明黄、FG31橙、FG耐性草绿以及FG85黑的配合量的组合。
图37是基于模式4在L*a*b*颜色空间中将作为坐标值的L*a*b*值投影于省略L*轴而由a*轴和b*轴构成的a*b*二维坐标平面的图。
该图37表示在图36所示的表中新产生颜色2(FG31橙)、颜色3(FG耐性草绿)以及颜色4(FG85黑)作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并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FG45透明黄)且使颜色4(FG85黑)的配合比率为0而改变颜色2(FG31橙)和颜色3(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后的第一页色彩值、和以基准的配合量固定颜色1(FG45透明黄)且使颜色2(FG45透明黄)为0而改变颜色3和颜色4的配合量后的第二页色彩值。
在此,如图7和图8各自所示,配合比率变更部12对应于颜色1及颜色2、和颜色3、颜色4及颜色5(稀释剂)的变更后的配合量的组合而以变更后的配合比率的方式算出变更配合比率。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算出该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墨液的L*a*b*值。
另外,模式4的情况下也是与模式1_1和1_2的情况下同样地,坐标值算出部13进行配合比率变更部12所算出的变更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的算出。并且,坐标值算出部13对应于模式4的组合对配合量的每个组合使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以及变更配合比率)和该配合量的配合墨液的L*a*b*值相对应地写入存储于颜色样本数据库18中。
另外,色彩输出部14通过读出的转换式将L*a*b*值转换为显示部15中显示的色彩值、例如RGB值,将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和该选择的色彩值的周边颜色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中。
图38是表示通过色彩输出部14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示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和该颜色的周边颜色的颜色样本的色彩值的配置例的图。该图38表示模式4下的基于图36的变更表生成的配合量的组合的各自的L*a*b*值的显示图像。
在该图38中,在显示部15中显示出的图像中,中央的由四边形围成的区域的色彩值为原本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色彩值,作为该标准配合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周边颜色,显示出变更配合量后的变更配合比率的配合量的组合的色彩值。
如图36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如模式4的规则预先设定那样,使新添加的颜色2(FG31橙)和颜色3(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0g到6g以1g逐渐增加,图38(a)表示这种情况下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38(a)中,纵轴表示颜色3的配合量,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2的配合量,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在该图38(a)中,对于新追加的颜色2和颜色3的配合量最少的区域,颜色2和颜色3的配合量为0的左上方由四边形围成的标准的色彩值的区域为表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颜色的区域。另外,在图38(a)中,颜色1(FG85黑)的配合量为100g,稀释剂的配合量为0g,新追加的颜色4(FG14红)配合量固定保持0。
图38(b)中,如图36的表所示,在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中,按照模式4的规则,使新追加的颜色3(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1g到6g以1g步幅变更,使颜色4(FG85黑)的配合量从0g到3g以0.5g步幅变更。 如此,图38(b)表示按照模式4的规则的变更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量时的色彩值的变化。在该图38(b)中,纵轴表示颜色4(FG85黑)的配合比率,如图36所示,FG85黑的配合量从上部向下部增多,横轴表示颜色3(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FG耐性草绿的配合量从左向右增多。另外,在图38(b)中,颜色1(FG透明黄)的配合量固定保持100g的基准配合、稀释剂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g的基准配合,新添加的颜色2(FG31橙)的配合量固定保持0。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为了根据每种模式设定的规则生成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标准配合)的多种周边颜色,配合比率变更部12对配合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色彩值的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量进行变更。
图39是对将标准配合的配合墨液的色彩值从标准配合的点向周边颜色的区域扩大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该图39表示L*a*b*空间(颜色空间),A点表示颜色选择者所选择的颜色的色彩值(L*a*b*值)。以规定的配合比率追加新的具有B点和C点的色彩值的基础墨液是指在颜色空间中相对于A点向B点和C点方向扩大色调。另外,对于A点的色彩值而言,以规定的配合量追加稀释剂是指从A点在相对于L*轴的垂线上向L*轴上的D点变化。另外,对于A点的色彩值而言,以规定的配合量追加配合墨液中的FG85黑是指从A点向原点O变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从由颜色决定者已准备好的颜色样本确定的颜色中提取出实际上颜色决定者最终所使用的颜色,因此对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颜色的色彩值赋以微妙的色调的变化,使选择出颜色样本的颜色向中心扩充,由此能够使得颜色决定者选择色彩值以及再现所选择的颜色变得更加容易。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在颜色决定者选择颜色中所使用的颜色样本簿和制造生成所选择的颜色的彩色产品时而言,即使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例等不同,彩色产品制造者也可再现颜色决定者所选择的颜色,因此无需使上色所需的墨液的配合、材料的种类等变化而进行复杂的颜色匹配作业,能够提高颜色再现的效率。
接着,参照附图,对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作成进行说明。图40是表示制作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再现色域数据库的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00的构成例的示意性框图。
在图40中,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00具备原料设定部111、基础墨液选择部112、组合设计部113、初始配合设定部114、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L*a*b*算出部116、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显示部118、基础墨液数据库119以及原料数据库20。
另外,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00将制作出的色域数据写入于预先写入存储于外部的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中。
原料设定部111从在原料数据库120中预先写入的、写入有印刷(特色印刷)配合墨液(特色墨液)的基底的原料的种类的基底原料表读出,将作为原料的名称的原料名称一览表显示在显示部118中,提醒操作者从该一览表中选择原料。
另外,操作者从在显示部118中显示出的一览表中选择原料时,原料设定部111对基础墨液选择部112和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输出所选择的原料的基底原料识别信息。
在原料数据库120中预先写入存储有图41所示的基底原料表。图41表示在原料数据库120中预先写入存储的基底原料表的构成。在该图41中,基底原料表以识别基底原料的基底原料识别信息、作为该基底原料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原料的名称的原料名称和该原料的分光反射率的数据为一组而构成。分光反射率从380nm到780nm以10nm的步幅存储。作为原料名称,例如有铜版纸、铝等进行上色的基底的原料的名称。
在此,对于分光反射率的测定条件而言,例如使用美能达制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为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45/0(包括滤光器条件)。对于这些测定条件而言,将测定设备名称、测定条件与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一起存储。另外,在原料数据库20中存储的作为色彩值的L*a*b*值(L*a*b*)例如设定为基于D50/2度视野的计算值,其计算方法使用JIS Z8729中记载的方法。
基础墨液选择部112从在基础墨液数据库119中存储的基础墨液之中选择出可适用于操作者所选择的基底原料的基础墨液。
另外,基础墨液选择部112根据耐性数据、透明度以及价格等属性数据对可适用于该选择出的基底原料的上色的基础墨液进行分组。例如,分组(分类)成耐光性比规定数值高的基础墨液的群组、耐酸性比规定数值高且价格比规定价格便宜的基础墨液的群组等。制作出这样的群组的耐性数据、透明度以及价格等属性数据的条件由操作者预先设定。
在此,基础墨液选择部112示出所设定的群组的属性数据的组合,提醒操作者将哪些属性数据的组合的群组作为生成配合颜色的基础墨液的群组。
另外,基础墨液选择部112对组合设计部113输出与操作者所选择的属性数据的组合相对应的基础墨液的群组。
在基础墨液数据库119中预先写入存储有图42所示的基础墨液表。图42示出在基础墨液数据库19中预先写入存储的基础墨液表的构成例。在该图42中,基础墨液表例如以识别基础墨液的基础墨液识别信息、该基础墨液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基础墨液的种类的名称、表示该基础墨液的颜色的颜色名称、该基础墨液的色料浓度、光学浓度(由分光反射率通过上述(1)式算出的数值)的数据(后述的每个波长λ)、作为可印刷的基底原料的名称的基底对应信息、每单位的价格、基础墨液的透明度、表示基础墨液的耐性特性的评价值的耐性数据、可获得及使用该基础墨液的区域、该区域的对化学物质法律限制的对应信息等、测定分光反射率的测定装置信息和作为测定分光反射率时的测定条件的照明的种类为一组而构成。作为属性数据,有透明度、价格、耐性数据等。
在此,作为基础墨液的种类,为油性胶印墨液、UV(紫外线)固化型墨液、凹印墨液、柔版印刷墨液、丝网印刷墨液以及金属墨液等。作为颜色名称,例如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等。另外,基底对应信息表示:记载有可印刷的基底原料的名称,整体来看能够对应于全部基底原料。对于价格,记载有每规定单位、例如每1kg(千克)的标准销售价格。
测定装置信息除测定分光反射率的制造厂家、产品名以及型号以外还记载有无滤光器、有无镜面反射成分等测定条件等。对于分光反射率的 测定条件而言,例如使用美能达制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为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为45/0(包括滤光器条件)。这些测定条件与为了求出光学浓度而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以及测定分光反射率的测定设备名称仪器写入存储于基础墨液数据库119的基础墨液表中。对于该测定条件,与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的情况同样。另外,透明度通过对其基础墨液的展色物(例如,作为使颜料均匀分散附着的介质的展色料)进行评价来求出,例如置换成0-5的数值。
耐性数据是为了对各种用途能够使用而所需的特性、例如图43的表所示的耐光性、耐碱性、耐溶剂性、耐水性、耐酸性、耐沸性、耐蒸煮性等。
图43表示作为一例的胶印墨液以及凹印墨液的耐性特性的种类及其耐性的说明。
在该图43中,耐光性表示相对于因荧光灯或太阳光所含的紫外线所导致的褪色的程度的耐性的评价。另外,耐碱性表示相对于因具有碱性的环境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溶剂性表示相对于因附着的溶剂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水性表示相对于因附着的水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酸性表示相对于因附着的具有酸性的液体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沸性表示相对于因加热时的温度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耐蒸煮性表示相对于因内容物的杀菌、加热加工时的温度所导致的褪色和变色的耐性的评价。
回到图40,供给操作者所选择的基础墨液的群组时,组合设计部113选择两种以上该群组内的不同基础墨液,生成用于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的组合(combination)。
如上所述,在配合基础墨液的不同颜色时,组合设计部113设定出例如从两种配合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基础墨液的组合。此时,组合设计部113在设计不同颜色的基础墨液的配合的组合的情况下,预先设定出通常不使用的颜色的组合作为排除组合。
并且,组合设计部113对生成的颜色的组合进行确认,检测出该排除组合的情况下,删除该组合而从配合墨液的颜色的设计中排除。例如, 排除组合为橙色/紫色/草绿色或黄色/紫色/绿色等在颜色匹配作业不常规的基础墨液的组合。另外,也可以将有可能成为用作颜色的可能性低的颜色的基础墨液的组合加入上述排除组合中。以下,将该颜色的组合称为配合墨液组。
另外,组合设计部113将制作出的配合墨液组各组制成配合墨液组表写入存储于基础墨液数据库119中。
初始配合设定部114从基础墨液数据库119的配合墨液组表依次一个一个读出配合墨液组。
另外,初始配合设定部114设定出构成配合墨液组的基础墨液各自组合的比例。
例如,在配合墨液组由三种基础墨液构成的情况下,对该三种基础墨液I1、基础墨液I2和基础墨液I3的组合比例、c1:c2:c3进行设定。此时,例如,进行配合的比例的步长将除黑色以外的颜色设为10%、将黑色的比例设为2%。
另外,例如,由于在基础墨液中使用的颜料的特性使得配合量少的情况下,因外部因素导致的退色变得显著,因此由于对墨液或印刷物的耐性性能有影响的配合量存在限制等特性,在配合的比例存在上限和下限的基础墨液的种类中,设定出其比例的上限和下限的任一者或两者。
作为一例,在黑色的情况下,将配合的比例的上限设为30%,淡色耐候性比所配合的其它基础墨液低的基础墨液的情况下,将下限设为2%。
并且,初始配合设定部14按照10%步幅以一种基础墨液计设定10阶段的比例的情况下,生成
[c1,c2,c3]
={[0.1,0.1,0.8],…,[0.1,0.8,0.1],…,[0.8,0.1,0.1]}等配合比例(配合比率)的集合作为设计数据(c1+c2+c3=1)。
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进行对初始配合的组合算出分光反射率以及L*a*b*值(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即色彩值)。在此,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通过已示出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的(1)式和(3)式由所配合的基础墨液各自的配合比率ai和光学浓度Ni(λ)算出求得将进行配合得到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时的光学浓度Nc(λ)。
在此,i为进行配合的基础墨液的数量。光学浓度例如从波长λ为380nm到780nm以10nm步幅存储于基础墨液数据库19中。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与上述光学浓度同样地例如从波长λ为380nm到780nm以10nm步幅算出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
在上述(3)式中,Nc为将配合出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时的光学浓度,Ni为所配合的基础墨液的光学浓度,ci(例如上述c1,c2,c3)为配合比率。i为进行配合的基础墨液的种类的数量。另外,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5从基底原料表读出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代入(1)式中求出基底原料的光学浓度Nw。
例如,使用三种基础墨液配合出配合墨液时(n=3),配合墨液组各自的初始配合的分光反射率在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中通过已说明的(4)式算出。例如,将红色(光学浓度N1(λ))和绿色(光学浓度N2(λ))和蓝色(光学浓度N3(λ))各自以3:3:4的配合比率(c1=0.3、c2=0.3、c3=0.4)进行配合的情况下,将配合出的配合墨液上色于基底原料时的分光反射率R(λ)comp变为如下述(4)式那样。
另外,如上所述,在基础墨液表中预先写入存储每个波长的光学浓度。对于在算出该光学浓度时所使用的分光反射率而言,例如使用美能达制的分光光度计CM-2600d的情况下,在基于积分球的D/8(捕获镜面反射光)或d/8(不捕获镜面反射光)的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使用X-Rite公司制造的分光光度计SpectroEye(注册商标)的情况下,在45/0(包括滤光器条件)的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对于这些测定条件而言,将测定设备名称、测定条件与测定出的分光反射率一起存储。另外,存储的作为色彩值的L*a*b*值设定为例如基于D50/2度视野的计算值,其计算方法使用JIS Z8729中记载的方法。
L*a*b*算出部116根据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算出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R(λ)comp、等色函数和照明的分光反射强度使用预先设定的由一般的分光反射率进行转换的转换式,进行初始配合出的配合墨液各自的L*a*b*值(上色于基底原料上时的色彩值)的算出。
图44是表示记载有配合墨液的配合信息的配合墨液表的构成例的图。该图44的配合墨液表写入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中。该配合墨 液表表示将两种或三种等多种不同颜色的基础墨液配合后(按照后述的配合比率进行配合)的情况下的分光反射率和L*a*b*颜色空间(颜色空间)中的色彩值数据所具有的坐标的值(L*a*b*值),表示可再现的色域。
另外,图44(a)中,作为一例,与识别配合墨液的配合墨液识别信息一起存在有识别作为配合墨液的基底的基底原料的基底原料识别信息、分光反射率和作为颜色的管理编号的颜色编号、L*a*b*值、进行基础墨液的分光反射率的测定的测定装置的信息、在配合墨液的配合中使用的基础墨液信息(包括配合比率)、所使用的基础墨液的可获得及使用的区域和对应信息等属性数据的栏。
另外,图44(a)中的基础墨液信息为图44(b)所示的构成。
图44(b)示出对在配合墨液的配合中所使用的基础墨液进行识别的基础墨液识别信息以及配合比率等。
图45是将初始配合出的配合墨液各个L*a*b*值绘制于L*a*b*颜色空间的各坐标的图。
回到图40,配合初始配合墨液时,即使将基础墨液的比例以规定的比率、例如以每隔10%变化而配合,在图45的L*a*b*颜色空间中,各配合的坐标也并非以规定的间隔求得。因此,后述的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对没有算出与图45的L*a*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的L*a*b*值而变得稀疏的区域的L*a*b*值进行补充。
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对图45的L*a*b*空间的坐标值中的L*a*b*值的有无的连续性进行检测,进行没有计算出L*a*b*值而疏松的坐标区域的检测。例如,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对L*a*b*值的某个坐标值超过“1”而不连续的区域、即没有计算出L*a*b*值的坐标距离相隔规定以上间的坐标值的L*a*b*值进行补充。关于该补充的详细处理虽然后面说明,但以L*a*b*值作为离散化L*a*b*值进行配合比率的算出。在此,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在L*a*b*空间中相对于已求出配合比率的离散化L*a*b*值将未求出配合比率的离散化L*a*b*值的配合比率作为计算对象。
并且,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以未算出配合比率的离散化L*a*b*值作为目标离散化L*a*b*值而算出成为该目标L*a*b*值的分光反射率。
即,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对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输出使计算出与L*a*b*值相邻的L*a*b*值后的坐标值中的配合比率变化后的补充配合比率,算出补充分光反射率。并且,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使用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所算出的补充分光反射率,在L*a*b*算出部116中作为预测值算出补充L*a*b*值。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进行L*a*b*算出部116所算出的作为预测值的补充L*a*b*值和提供补充配合比率的目标离散化L*a*b*值是否一致的判定。
在此,补充L*a*b*值与提供补充配合比率的坐标值(成为后述的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在预先设定的规定误差内一致的情况下,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将该补充L*a*b*值作为该坐标中的L*a*b*值。另外,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在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中相对于初始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数据以追加的方式写入存储补充值。
另一方面,补充L*a*b*值与提供补充配合率的坐标值在预先设定的规定误差内不一致的情况下,L*a*b*空间数据补充部117使算出该补充L*a*b*值(L*a*b*空间中的作为与后述疏松区域的坐标对应的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时的补充配合比率变化,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直至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
接着,图46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00的配合墨液表的作成中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使用该图46和图40,对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0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步骤S1:
为了使操作者选择作为配合基础墨液而生成的配合墨液的基底的基底原料,原料设定部111例如将预先写入在原料数据库120中的全部种类的基底原料一览显示于显示部118中。
并且,操作者从上述一览显示中选择哪种基底原料时,原料设定部111对基础墨液选择部112和L*a*b*算出部116输出其基底识别信息,使处理向步骤S2推进。
步骤S2:
基础墨液选择部112从存储于基础墨液数据库119中的基础墨液中选择出与操作者所选择的基底原料相对应的基础墨液,一览显示于显示部118中。
此时,基础墨液选择部112在根据耐性数据的种类、透明度以及价格等属性数据进行了分组的状态下进行分类显示于显示部118中。
并且,为了将操作者所选择的基础墨液的群组用作用于配合出配合墨液的基础墨液,基础墨液选择部112对组合设计部113输出在该群组中所含的基础墨液的基础墨液识别编号,使处理向步骤S3推进。
步骤S3:
供给操作者所选择的群组的基础墨液的基础墨液识别信息时,组合设计部113制作出用于配合出配合墨液的三种颜色成分和一种稀释成分共计四种基础墨液的组合。
此时,组合设计部113提取出构成每种生成的组合的基础墨液的颜色,通过该提取出的颜色的组合进行是否是预先设定的排除组合的判定,具有与排除组合相同的颜色组合的情况下,除去删除该组合。
并且,组合设计部113对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顺次写入存储除去排除组合后剩余组合作为进行配合的基础墨液的组合、即组合墨液组,使处理向步骤S4推进。
另外,组合设计部113使操作者所选择的基底原料的基底原料识别信息写入存储于现在的配合墨液组各组中的基底原料信息的栏中。
步骤S4:
初始配合设定部114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中依次读出配合墨液组。
并且,初始配合设定部114根据规定的基准宽度使表示所读出的配合墨液组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例的配合比率变化,对该以初始配合的配合比率进行配合的配合墨液赋以配合墨液识别信息和颜色编号,写入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中。另外,初始配合设定部114将在该配合墨液的配合中使用的基础墨液的基础墨液识别信息、各自的配合比率和分光反射率作为基础墨液信息与其它属性数据一起写入存储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配合墨液表中。并且,初始配合设定部114使处理向步骤S5推进。
步骤S5:
为了计算出与配合墨液组中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各值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按照配合墨液识别信息的顺序读出基础墨液信息。
接着,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根据所读出的基础墨液信息中的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和分光反射率利用每种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通过(1)式算出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
并且,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在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的各个配合墨液组的配合墨液的分光反射率栏中写入存储算出的配合墨液各自的分光反射率。
算出相对于配合墨液组中的配合比率的全部组合的分光反射率结束时,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对L*a*b*算出部116输出指示算出L*a*b*值的控制信号。
接着,L*a*b*算出部116从基础墨液数据库119读出等色函数和进行基础墨液的分光反射率时的照明的分光反射强度,从原料数据库20中读出操作者所选择的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
并且,L*a*b*算出部116从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中按照配合墨液识别信息的顺序顺次读出现在进行处理的配合墨液组的分光反射率。
由此,L*a*b*算出部116按照读出的顺序根据每个配合比率的分光反射率、读出的等色函数、照明的分光反射强度、操作者所选择的基底原料的分光反射率对每个配合比率求出与基底原料相对应的L*a*b*值。
L*a*b*算出部116使所求出的L*a*b*值与各自的配合墨液识别信息相对应,写入在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中,使处理向步骤S6推进。
步骤S6:
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对针对可再现色域数据库16的配合墨液表中的配合墨液组中的全部墨液的组合的分光反射率的计算是否结束、并且求出L*a*b*值的处理是否结束进行判定。
此时,计算分光反射率和L*a*b*值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使处理向步骤S7推进。另一方面,计算分光反射率和L*a*b*值的处理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使处理向步骤S4推进。
步骤S7:
接着,L*a*b*空间补充部117将在步骤S6中分光反射率计算部115计算出的实数的L*a*b*值离散化(例如,将小数点以后数值四舍五入整数化),将离散化后的结果的离散化L*a*b*值的集合作为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使处理向步骤S8推进。
图47是对L*a*b*空间补充部117所进行的离散化进行说明的图。在该图47中,省略L*值方向的轴而记载,表示由a*值和b*值的轴构成的二维平面,实际上为L*a*b*空间。图47(a)是将按照规定的配合比率初始配合而成的配合墨液的L*a*b*值(计算值)进行绘制而成的图。图47(b)是将配合墨液的L*a*b*值离散化而形成离散化L*a*b*值(离散化)进行绘制而成的图。
步骤S8:
并且,L*a*b*空间补充部117对配合计算对象L*a*b*组所含的离散化L*a*b*值各值以L*±dL(ΔL)、a*±da(Δa)、b*±db(Δb)后的离散化L*a*b*值作为新配合计算对象,添加至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另一方面,L*a*b*空间补充部117将配合计算对象L*a*b*组的补充集合中的离散化L*a*b*值作为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使处理向步骤S9推进。在此,dL、da、db各自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数值,离散化后的数值例如为整数值的情况下,各自为“1”。
在此,L*a*b*空间补充部117在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中的L*±dL、a*±da、b*±db后的离散化L*a*b*值中删除已处于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中重复的离散化L*a*b*值。
图48是对计算对象的配合计算对象L*a*b*组所含的离散化L*a*b*值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与图47同样地,图48省略L*值方向的轴记载,表示由a*值和b*值的轴构成的二维平面,实际上为L*a*b*空间。图48(a)是对配合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计算对象)设定出将配合计算对象的 离散化L*a*b*值各值L*±dL、a*±da、b*±db后的离散化L*a*b*值(新对象)的图。
步骤S9:
L*a*b*空间补充部117进行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与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的连结的评价。
在此,L*a*b*空间补充部117将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连结(相邻)和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内的L*a*b*值的连结、即进行分组后评价群组数。图48(b)是表示配合计算对象L*a*b*值(计算对象)和计算对象外L*a*b*值(计算对象外)的分组结果的图。在图48(b)中,存在多个计算对象外L*a*b*值的群组。
即,L*a*b*空间补充部117对由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在L*a*b*空间中在上下(L轴方向)前后(a轴方向)左右(b轴方向)六个方向上与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内的其它离散化L*a*b*值连结而成的离散化L*a*b*值构成的组数进行计数。
同样地,L*a*b*空间补充部117对由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在L*a*b*空间中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与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内的其它离散化L*a*b*值连结而成的离散化L*a*b*值构成的组数进行计数。
步骤S10:
接着,L*a*b*空间补充部117对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群组与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群组各自是否为一组进行判定。
此时,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群组和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群组各自为一组的情况下,L*a*b*空间补充部117使处理向步骤S11推进。在此,图48(c)是表示配合计算对象L*a*b*值和计算对象外L*a*b*值的分组结果的图。在图48(c)中,配合计算对象L*a*b*值(计算对象)与计算对象外L*a*b*值(对象外)的群组一组一组地构成。
另一方面,具有两组以上配合计算对象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群组或者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内的各离散化L*a*b*值的群组中任一组的情况下,L*a*b*空间补充部117使处理向步骤S8推进。
步骤S11:
L*a*b*空间补充部117求出用于得到离散化L*a*b*值的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作为新配合计算对象。
此时,L*a*b*空间补充部117在新配合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各值的配合比率的计算中使用预先设定的初始配合比率作为配合比率的初始值,算出与上述离散值对应的配合比率。在此,初始配合比率为任意的,使用三种基础墨液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设定为34%、33%、33%等。
另外,L*a*b*空间补充部117在该配合比率的计算过程中将所得到的预测L*a*b*值离散化作为配合比率的结果。
并且,L*a*b*空间补充部117对离散化后的预测L*a*b*值与作为目标值的配合计算对象L*a*b*值是否一致进行确认,一致的情况下作为配合计算过的L*a*b*值,在计算过的L*a*b*组的基础上,并且从配合计算对象L*a*b*组除去。
图49是对算出配合计算对象外L*a*b*组所含的离散化L*a*b*值的配合比率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49(a)是表示下述情况的图,即针对作为图48(c)中的配合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求出配合比率的计算没有收敛,作为配合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例如,a*=24、b*=21的离散化L*a*b*值等)再次作为配合计算对象外的离散化L*a*b*值。在该图49(a)中,只示出配合比率的计算收敛后的离散化L*a*b*值(计算过)。
步骤S12:
并且,L*a*b*空间补充部117对于计算过的L*a*b*组中所含的离散化L*a*b*值各值在L*±dL、a*±da、b*±db后的离散化L*a*b*值中将与计算过的L*a*b*组中的离散化L*a*b*值不重复的离散化L*a*b*值作为新配合计算对象,添加在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中。需要说明的是,图49(b)表示计算过和新计算对象的L*a*b*值。
步骤S13:
接着,L*a*b*空间补充部117对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中的新设定的新配合计算对象的离散化L*a*b*值进行配合比率的再计算。
此时,L*a*b*空间补充部117使用配合计算过的L*a*b*组中最小色差的值作为配合比率的初始值。在此,存在相同色差的值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中任一个设为初始值。例如,预先设定出以L*值、a*值、b*值的顺序预先使用哪一个的优先顺序。
并且,L*a*b*空间补充部117在预先设定的运算次数的范围内对离散化后的预测L*a*b*值与作为目标值的配合计算对象L*a*b*组中的离散化L*a*b*值是否一致进行确认,一致的情况下作为已配合计算的离散化L*a*b*值,包含在配合计算过的L*a*b*组中。
步骤S14:
在步骤S13中,存在有配合计算过的L*a*b*组中新包含的离散化L*a*b*值与在已配合计算过的L*a*b*组中包含的任一个离散化L*a*b*值一致的数值的情况下,L*a*b*空间补充部117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在配合计算过的L*a*b*组中新包含的离散化L*a*b*值与已在配合计算过的L*a*b*组中包含的离散化L*a*b*值的任一个都不一致的情况下,L*a*b*空间补充部117结束处理。图49(c)是表示在再计算的结果中未收敛的离散化L*a*b*值(计算过的)与计算对象外的离散化L*a*b*值成为色域外的离散化L*a*b*值(色域外)的图。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使操作者所选择的基底原料与耐性数据和价格等属性数据等相对应而算出L*a*b*颜色空间中的离散化L*a*b*值,在L*a*b*颜色空间中减少疏松区域(作为L*a*b*值未算出的坐标值的密度少的区域),如此即可以容易补充得到作为颜色的连续性比以往高的色域数据的离散化L*a*b*值。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形成可再现的色域内的离散化L*a*b*值与相邻的其它离散化L*a*b*值连结的状态、即没有疏松区域的状态,因此能够以高精度得到与再现色调对应的配合比率,能够制作出设计者所希望的数据库,其能够容易求出将与进行上色的基底的原料相对应的颜色再现的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这些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作为属性数据之一的可获得及使用的区域,形成基础墨液的群组,能够通过在设计者进行作业的区域可容易获得及使用的基础墨液得到配合颜色的色域数据,能够提高设计者的作业效率。
进一步,对于色彩产品制造者而言,颜色决定者所指定的颜色为利用用于产品的原料能够再现的颜色并且用于颜色再现的基础墨液的组合与初始配合进行判断,因此能够使颜色匹配作业高效。
另外,可以将用于实现图1中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1和图40中的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100各自功能的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上,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执行,由此进行数据库作成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计算机系统”为包括OS、周边设备等硬件的系统。
另外,“计算机系统”在利用WWW系统的情况下,还包括主页提供环境(或者显示环境)。
另外,“计算机可读出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此外,“计算机可读出的记录介质”是指像通过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还包括像这种情况下的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保持一定时间程序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还可以是通过与在计算机系统中已记录的程序的组合实现上述功能。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并非限定于该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由颜色决定者选择颜色时,可以选择与颜色决定者所期望的颜色接近的颜色,并且能够容易制作出所选择的颜色的再现容易的颜色样本,因此在产业上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颜色样本生成系统
11…配合比率提取部
12…配合比率变更部
13…坐标值算出部
14…色彩输出部
15,118…显示部
16…可再现色域数据库
17…参数数据库
18…颜色样本数据库
100…色域数据库作成系统
111…原料设定部
112…基础墨液选择部
113…组合设计部
114…初始配合设定部
115…分光反射率计算部
116…L*a*b*值算出部
117…L*a*b*空间数据补充部
119…基础墨液数据库
120…原料数据库

Claims (7)

1.一种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是生成由多种基础墨液配合出的色彩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该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具有:
色域数据库,其将由所述基础墨液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与该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配合比率提取部,其根据作为与由外部供给的色彩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坐标值从所述色域数据库中读出对象配合墨液中的所述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
配合比率变更部,按照预先设定的多种比例对每种基础墨液变更每种所述基础墨液的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多个组的作为变化后的每种所述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的组合;
坐标值算出部,基于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配合比率的所述坐标值算出所述变更配合比率的所述多个组各自所表示的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坐标值;和
色彩输出部,将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配合比率和所述变更配合比率各自的所述坐标值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标值算出部将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坐标值作为使该对象配合墨液与对指定的基底原料进行了上色时的色彩对应的坐标值求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基础墨液追加部,对所述配合墨液追加该配合墨液中所不含的颜色的基础墨液作为追加基础墨液,
所述配合比率变更部在包含所述追加基础墨液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变更所述配合墨液中的每种所述基础墨液的所述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作为变化后的每种所述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墨液追加部相对于在配合颜色中预先含有的所述基础墨液而从表示所述基础墨液的颜色的色调环的色调环表中选择出与在配合颜色中预先含有的所述基础墨液的颜色相邻的颜色的基础墨液作为所述追加基础墨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比率变更部参照对每种所述基础墨液设定了所述配合量的变化比例的变更表,使用与所述基础墨液的种类相对应的变化比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比率变更部参照对每种所述基础墨液设定了所述配合量的变化比例的变更表,使用与所述基础墨液的种类相对应的变化比例。
7.一种颜色样本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生成由多种基础墨液配合出的色彩的颜色样本的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该颜色样本生成方法具有:
配合比率提取过程,其中,配合比率提取部根据作为与由外部供给的色彩相对应的配合墨液的对象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从将由所述基础墨液配合出的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与该配合墨液在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色域数据库中读出所述对象配合墨液中的所述基础墨液的种类和该基础墨液的配合比率;
配合比率变更过程,其中,配合比率变更部按照预先设定的多种比例对每种基础墨液变更每种所述基础墨液的配合量,根据变更结果生成多个组的作为变化后的每种所述配合墨液的配合比率的变更配合比率的组合;
坐标值算出过程,其中,坐标值算出部基于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配合比率的所述坐标值算出所述变更配合比率的所述多个组各自所表示的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坐标值;和
色彩输出过程,其中,色彩输出部将所述对象配合墨液的所述配合比率和所述变更配合比率各自的所述坐标值输出。
CN201480007568.4A 2013-07-09 2014-06-27 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及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9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4017 2013-07-09
JP2013144017 2013-07-09
PCT/JP2014/067278 WO2015005152A1 (ja) 2013-07-09 2014-06-27 色見本生成システム、色見本生成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280A CN104969280A (zh) 2015-10-07
CN104969280B true CN104969280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279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5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9280B (zh) 2013-07-09 2014-06-27 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及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07544B1 (zh)
CN (1) CN104969280B (zh)
WO (1) WO2015005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7595A1 (ja) 2017-05-08 2018-11-15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を色で表現する方法および色表現図
JP6935248B2 (ja) * 2017-07-04 2021-09-15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色材配合情報検索システム及び色材配合情報検索方法
CN107403042B (zh) * 2017-07-21 2020-10-30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布料配线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853267B (zh) * 2018-12-29 2021-08-20 杭州智数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制作数码印花色卡的方法
JP6981561B1 (ja) * 2020-06-17 2021-12-15 Dic株式会社 カラーチャート
JP2022015140A (ja) * 2020-07-08 2022-01-21 Dicグラフィックス株式会社 色材配合割合設定支援システム、色材配合割合設定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0762A (ja) * 1984-07-23 1986-02-13 Toshiba Corp 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S62200465A (ja) * 1986-02-28 1987-09-04 Canon Inc 色見本表示方式
JPH06105131A (ja) * 1992-09-18 1994-04-15 Toyo Ink Mfg Co Ltd 色見本帳作成装置
JP2000050094A (ja) * 1998-07-30 2000-02-18 Kantoo:Kk カラー印刷機間の色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312499A (ja) * 2000-02-25 2001-11-09 Sumika Color Kk 色検索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利用とこれらに用いる装置
CN101128844A (zh) * 2005-02-25 2008-02-20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涂料混合检索服务器
JP2010009211A (ja) * 2008-06-25 2010-01-14 Kansai Paint Co Ltd 多彩模様を配置したマップ、その作成方法、作成プログラム、作成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構造、並びに多彩模様の評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0726A (ja) * 1984-07-24 1986-02-13 Toyo Ink Mfg Co Ltd コンピユ−タ−カラ−マツチング
JP3674765B2 (ja) * 2000-03-27 2005-07-20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器の音響装置
JP2002074380A (ja) * 2000-06-13 2002-03-15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色指定システム、色指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2166601A (ja) * 2000-11-29 2002-06-11 Kyocera Corp 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0762A (ja) * 1984-07-23 1986-02-13 Toshiba Corp 超音波探傷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S62200465A (ja) * 1986-02-28 1987-09-04 Canon Inc 色見本表示方式
JPH06105131A (ja) * 1992-09-18 1994-04-15 Toyo Ink Mfg Co Ltd 色見本帳作成装置
JP2000050094A (ja) * 1998-07-30 2000-02-18 Kantoo:Kk カラー印刷機間の色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312499A (ja) * 2000-02-25 2001-11-09 Sumika Color Kk 色検索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利用とこれらに用いる装置
CN101128844A (zh) * 2005-02-25 2008-02-20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涂料混合检索服务器
JP2010009211A (ja) * 2008-06-25 2010-01-14 Kansai Paint Co Ltd 多彩模様を配置したマップ、その作成方法、作成プログラム、作成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構造、並びに多彩模様の評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05152A1 (ja) 2017-03-02
CN104969280A (zh) 2015-10-07
WO2015005152A1 (ja) 2015-01-15
JP5707544B1 (ja)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9280B (zh) 颜色样本生成系统及颜色样本生成方法
CN102160046B (zh) 纯色和色调的自动化油墨配色
Feisner et al. Color studies
CN103500264B (zh) 计算油墨叠印的光谱特性
Johnston-Feller Color science in the examination of museum objects: nondestructive procedures
Nickerson History of the Munsell color system and its scientific application
US11140967B2 (en)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for ascertaining properties of hair colors in a computer-assisted manner
CN107111771A (zh) 二维码生成装置、二维码生成方法以及程序
Cohen et al. Color ontology and color science
US3384983A (en) Color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447417A (zh) 一种具有报价审批功能的印刷订单系统
CN103419511B (zh) 颜色处理装置和方法
US20210337955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air coloring agents and hair coloring results
JP6093618B2 (ja) 色域データベース作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3768960B2 (ja) 表色方法とそれを利用した表色欄を有する取引用書面およびカラーチャート
Jurečić et al. Near infrared spectrography of colorants for offset printing with individualized rasters on drug packaging
Witcher Color fields: what designers need to know about color
JP5025735B2 (ja) 光輝色彩見本票および光輝色彩見本帳
US11825060B2 (en) Fully integrated digital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Ames Systems of color standards
Roychowdhury Color Space Exploration of Paintings Using a Novel Probabilistic Divergence
Quattrer et al. Color Lab IFRJ: practical color exercises for fashion courses
Caivano et al. Color Order Systems
Choudhury Scales for communicating colours
CN106447415A (zh) 一种具有利润制定功能的印刷订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