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5617A - 夹紧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夹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5617A
CN104955617A CN201380071484.2A CN201380071484A CN104955617A CN 104955617 A CN104955617 A CN 104955617A CN 201380071484 A CN201380071484 A CN 201380071484A CN 104955617 A CN104955617 A CN 104955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arm
fastening
main body
driving forc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14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5617B (zh
Inventor
福井千明
高桥一义
佐佐木秀树
小林雅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55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5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5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56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4Clamps with pivoted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 B25B5/061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with fluid drive
    • B25B5/064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with fluid drive with clamping means pivotin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ress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 B25B5/12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using toggle links
    • B25B5/122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using toggle links with fluid dr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夹紧设备(10),配备有: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该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相对于主体(12)被可旋转地支撑;和驱动单元(18),该驱动单元(18)具有一对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该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在压力流体的供应下移位。驱动单元(18)的驱动力经由铰链接头(74)传输到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该铰链接头(74)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动力增强杆(78)和联接臂(38)。动力增强杆(78)形成为从支撑销(86)朝向铰链接头(74)的长度比从支撑销(86)朝向联接臂(38)的长度更长。

Description

夹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紧设备,该夹紧设备用于将工件夹持在自动装配线等上。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例如,在汽车的自动装配线中,装配工艺被执行,其中,在预成形的框架以叠加方式放置并且框架被焊接在一起的状态下通过夹紧设备执行夹持。
对于这类型的夹紧设备,例如,如日本专利No.4950123公开的,该夹紧设备包括一对夹紧臂,该夹紧臂分别配置在左右侧上,并且夹紧臂通过各自的销被可旋转地配置。夹紧臂的近端通过底部被枢轴地支撑,该底部被连接到驱动单元,从而夹紧臂的远端能够被操作以打开和闭合。比如框架等的工件能够通过一对夹紧臂的远端被从其左右侧夹紧。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上述夹紧设备,从工件的夹持被夹紧臂启动的初始状态到工件被完全夹持的夹持状态,夹持力以逐渐增加的方式改变,因此,施加于工件的夹持力易于不稳定。因此,在本领域中对夹紧设备技术的需求为使工件能够在夹持全程用稳定的夹持力夹持,该夹持的全程为从工件夹持开始的初始状态到工件被完全夹持的完全夹持的状态。
本发明的总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夹紧设备,该夹紧设备能够在夹持全程利用实质上恒定的夹持力稳定地夹持工件,该夹持全程为从工件夹持开始的初始状态到工件被完全夹持的完全夹持状态,同时还允许设备被制造得尺寸较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紧设备,该夹紧设备用于旋转一对夹紧臂,从而将工件夹紧在夹紧臂之间,该夹紧设备包括:
主体;
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配置在主体上并且包括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移位的可移位构件;
一对夹紧臂,该一对夹紧臂相对于主体被可旋转地支撑,该夹紧臂以彼此面对的关系配置;和
驱动力传输机构,该驱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杆,该传输杆用于连接夹紧臂的端部与可移位构件的端部,并且该驱动力传输机构经由传输杆将沿着驱动单元的轴线方向的驱动力传输到夹紧臂,从而旋转夹紧臂;
其中,该传输杆相对于主体被可旋转地支撑,每个传输杆的一端连接到可移位构件中的一个,并且其另一个端连接到夹紧臂中的一个,从而从相对于主体的支撑位置到一端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比从支撑位置到另一端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更长。
根据本发明,在组成夹紧设备的驱动力传输机构中,传输杆被设置,该传输杆被连接到驱动单元中的可移位构件的端,并且被连接到夹紧臂的端,并且传输杆相对于主体被可旋转地支撑。进一步,从每个传输杆的一端到其在主体上的支撑位置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被设置为比从支撑位置到其连接到夹紧臂的另一端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更长。
传输杆被形成为相对于传输杆的支撑位置的一端侧的长度比相对于支撑位置的另一端侧的长度更长。因此,当通过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作用下的可移位构件的移位,驱动力通过传输杆被传输到夹紧臂的端,并且夹紧臂被旋转以夹持工件时,驱动力被提高对应于长度比的量,然后传输到夹紧臂。
因此,即使从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力小,通过利用传输杆提高驱动力,工件也能够以期望的夹紧力被夹持。进一步,驱动单元能够被制造得尺寸较小,从而能够减少夹紧设备的尺寸。
当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时,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从以下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作为说明性例子通过附图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夹紧设备的整体截面图;
图2是在图1的夹紧设备中驱动力传输机构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处于未夹持状态下图1的夹紧设备的整体截面图;
图4A至4C是描述驱动力传输机构的操作的操作图;和
图5A至5C是描述根据修改例的驱动力传输机构的操作的操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夹紧设备10包含:主体12;一对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该一对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相对于主体12可旋转地被枢轴支撑;驱动单元18,该驱动单元18被固定到主体12;和驱动力传输机构20,该驱动力传输机构20将驱动单元18的驱动力传输到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
主体12由水平地布置的板形底部22和一对板构件24构成,该一对板构件24互相分隔预定距离,并且分别连接到底部22的相对侧面。板构件24相对于底部22被垂直地配置,并且被形成为在向上方向(箭头A的方向)上具有预定高度。进一步,底部22被布置在例如底面或类似物上,并且夹紧设备10通过利用未说明的螺钉等对底部22进行固定而被安装就位。
进一步,在主体12的上部分上,顶板部26被配置,该顶板部26被连接到一对板构件24的端部。顶板部26相对于板构件24的延伸方向(箭头A和B的方向)被垂直地布置,并且被布置在主体12中宽度方向(箭头C和D的方向)上的实质上中间。更具体地,顶板部26被配置成与底部22实质上平行。在顶板部26上,容纳凹槽28分别以与后述的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面对的关系形成在侧面上,并且当工件W通过夹紧设备10夹紧时,工件W被布置在顶板部26的顶面上。
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被形成为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并且被互相对称地布置在驱动单元18周围,并且进一步被配置在一个板构件24和另一个板构件24之间。另外,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通过臂销(支撑轴)30被可旋转地支撑在主体12上,该臂销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实质上中间被插入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
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截面为L形,具有叉状轭部32和夹紧部34,该叉状轭部32被形成在其布置在底部22侧上(在箭头B的方向上)其端部,即一端侧上的,该夹紧部34用于夹持工件W并且分别形成在其它端部,该夹紧部34相对于一端侧实质上垂直地弯曲。
联接臂38的端部经由第一联接销36被枢轴地支撑在轭部32的端部上。
夹紧部34被形成为例如具有实质上矩形形状的截面,并且其互相面对的夹紧面被形成为实质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纵向方向的垂直面。
进一步,臂销30在另一端侧相对于一端侧弯曲的位置分别通过其孔被插入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臂销30的两端通过一对板构件24支撑,并且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被枢轴地支撑,以绕着臂销30旋转。在夹紧部34的下方,定位部40分别被形成,该定位部相对于夹紧部34的夹紧面突出。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彼此靠近并且夹持工件W时而夹持的时候,定位部40分别与顶板部26的容纳凹槽28接合。
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中,如图1所示,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被设定为L1和L2的比值等于预定比值(长度比),并且第二距离L2被设定为大于第一距离L1(L1<L2),该第一距离L1为从臂销30到夹紧部34上工件W的夹紧区域的中间的距离,该第二距离L2为从臂销30到第一联接销36的距离。
驱动单元18布置在一对板构件24之间,并且被水平地配置且相对于底部22分隔预定距离。驱动单元18包括:流体压力缸,该流体压力缸包含圆筒形缸筒(缸主体)42;一对第一和第二活塞(可移位构件)44、46,该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被可移位地配置在缸筒42内部;第一和第二活塞杆(可移位构件)48、50,该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被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和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该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配置在缸筒42的各自的相对端上,并且分别可移位地支撑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
缸筒42的两端部经由附接支架55通过固定螺栓57被固定到板构件24。另外,第一至第三端口56、58、60被形成在缸筒42的侧面上,该第一至第三端口56、58、60在垂直于缸筒42的轴线方向的方向(箭头A、B表示)上贯穿。从而能够经由第一至第三端口56、58、60实现外部和缸筒42的内部之间的连通。
第一端口56配置在缸筒42的轴线方向(箭头C和D的方向)上的中间,第二端口58配置在第一夹紧臂14侧(在箭头C的方向上)的缸筒42的一端附近,并且第三端口60配置在第二夹紧臂16侧(在箭头D的方向上)的缸筒42的另一端附近。更具体地,第一至第三端口56、58、60在缸筒42的轴线方向(箭头C和D的方向)上彼此相互分离。
另外,管64通过各个联结器62被连接到第一至第三端口56、58、60,该管64被连接到未说明的压力流体供应源。压力流体在未说明的切换装置的切换作用下被选择性地供应到第一端口56或者第二和第三端口(可以共称为第二端口)58、60。管64被连接到第二和第三端口58、60,从而能够同时向其供应压力流体。
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是盘状的,例如,具有活塞圈66,该活塞圈66经由环形凹槽被安装在其外周面上。通过活塞圈66与缸筒42的内壁面的滑动接触,缸筒42和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之间的压力流体的泄漏被防止。
另外,第一活塞44布置在沿着缸筒42的轴线方向的中间的一端侧(在箭头C的方向)上,并且第二活塞46布置在沿着缸筒42的轴线方向的中间的另一端侧(在箭头D的方向)上。更具体地,第一活塞44和第二活塞46被平行地配置在缸筒42的内部,并且布置在分别与缸筒42的一端和另一端分离相同距离的位置。
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端部分别插入通过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的中间并且通过卷边被一体地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其它端部被插入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并且分别从缸筒42的一端和另一端突出到外部。换句话说,第一活塞杆48和第二活塞杆50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互相延伸。
在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插入缸筒42之后,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通过锁环68被锁紧,该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被放置成与缸筒42的内周面接合。通过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的内周面上的杆密封环70与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外周面滑动接触,防止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和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之间压力流体的泄漏。
进一步,在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上,环形减震器72被设置在其端面上,该端面面向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并且减震器72从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的端面稍微向外突出。当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杆套52、54移动时,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抵靠由例如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器72,从而缓冲由于紧靠引起的冲击。
驱动力传输机构20包含:一对铰链接头(接合构件)74,该铰链接头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其它端;一对动力增强杆(传输杆)78,该动力增强杆通过第二联接销76被枢轴地支撑到铰链接头74;和一对联接臂38,该一对联接臂38枢轴地支撑在动力增强杆78和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端部之间。
铰链接头74被形成为块状,并且包含:螺纹孔80,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被螺纹接合到该螺纹孔中;联接凹槽82,第二联接销76被插入该联接凹槽82中。联接凹槽82具有椭圆形状,该椭圆形状沿着垂直于螺纹孔80的延伸方向的竖直方向(箭头A和B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包含联接凹槽82的铰链接头74的区域中的每个被形成为具有分叉或分支形状,并且每个动力增强杆78的一端被插入其中。
另外,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另一端与铰链接头74的螺纹孔80分别螺纹接合,铰链接头74在靠近和远离缸筒42的方向上与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一起位移。
每个动力增强杆78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平板形状。第二联接销(销)76被枢轴地支撑在每个动力增强杆78的一端上,并且第二联接销76被插入每个铰链接头74的联接凹槽82,从而动力增强杆78相对于铰链接头74被可旋转地支撑。
进一步,第三联接销84被插入动力增强杆78的另一端,因此经由第三联接销84把另一端连接到联接臂38的端。因而,动力增强杆78的另一端被支撑以相对于联接臂38相对旋转。
更进一步,支撑销86被插入动力增强杆78中的通孔,在其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该支撑销86由一对板构件24支撑。由此,动力增强杆78被配置成能够绕着支撑销86旋转,该支撑销86作为动力增强杆78的支点。
在动力增强杆78中,如图1所示,从支撑销86到第二联接销76沿着动力增强杆78的纵向方向的第三距离L3,和从支撑销86到第三联接销84沿着纵向方向的第四距离L4被设定成:L3和L4的比值等于预定比值(长度比),并且第三距离L3被设定为大于第四距离L4(L3>L4)。
另外,在动力增强杆78的一侧的端部通过驱动单元18的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驱动力,经由铰链接头74被按压,从而动力增强杆78绕着支撑销86旋转。换句话说,驱动单元18的线性位移被转换为动力增强杆78的旋转位移。
联接臂38的端部通过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上的第一联接销36被枢轴地支撑,而其另一端通过支撑在动力增强杆78上的第三联接销84被枢轴地支撑。更具体地,联接臂38将动力增强杆78与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端部连接,并且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和动力增强杆78被可旋转地配置。因此,传输到动力增强杆78的驱动力被传输到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以影响其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夹紧设备10基本上如上所述地构造。接下来,在以下描述中描述夹紧设备10的操作和优势。在下面的描述中,图3所示的非夹持状态称为初始位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夹紧部34被互相分离。
在初始位置,压力流体被供应通过第一活塞44和第二活塞46之间的第一端口56,从而第一活塞44和第二活塞46分别朝向第一杆套52(在箭头C的方向)和朝向第二杆套54(在箭头D的方向),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通过压力流体被移动,并且如图4C所示,动力增强杆78的第二联接销76呈现被向下定位在联接凹槽82中的状态。
现在进行关于通过上述夹紧设备10夹持的工件W的描述。例如,如图1和3所示,工件W由第一框架W1和第二框架W2构成,该第一框架W1具有U形截面,该第二框架具有U形截面并且与第一框架W1装配在一起从而构成车架。
第一框架W1放置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夹紧部34之间,并且其开口朝下指向(在箭头B的方向上),而第二框架W2被安装在顶板部26上并且其开口朝上指向(在箭头A的方向上),并且其侧壁倾斜从而侧壁之间的距离朝向开口侧逐渐加宽,并且第一框架W1被插入第二框架W2的内部。
换句话说,第二框架W2布置在第一框架W1的外侧,并且第二框架W2的侧壁倾斜,从而朝向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变宽。
在工件W设置在夹紧设备10上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下,首先,在未说明的切换装置的切换操作下,供应到第一端口56的压力流体被同时供应到第二和第三端口58、60。此时,压力流体的供应被执行,并且供应到第二和第三端口58、60的压力流体的量是相同的。
因此,如图1所示,通过被引入缸筒42的压力流体,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被挤压,并且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和铰链接头74与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一起被一体地移动。
另外,通过铰链接头74朝向缸筒42的移位,如图4B所示,插入联接凹槽82的第二联接销76被向上(在箭头A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因此,动力增强杆78的端部被分别朝向缸筒42拉。进一步,通过动力增强杆78绕着支撑销86的旋转,联接臂38被分别在远离驱动单元18的方向上挤压,该联接臂38连接到动力增强杆78的另一端。
因此,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端部在彼此互相远离的方向上通过联接臂38被挤压,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另一端部的夹紧部34开始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绕着臂销30旋转。
更进一步,如图1和4A所示,通过将压力流体供应到驱动单元18,铰链接头74被朝向缸筒42经由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拉动。进一步,动力增强杆78通过第二联接销76沿着联接凹槽82进一步向上的移动被旋转,并且经由动力增强杆78和联接臂38,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下端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被挤压。
结果,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夹紧部34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互相旋转,并且第二框架W2的侧壁通过夹紧部34被挤压和变形,从而彼此靠近,从而第二框架W2的侧壁抵靠第一框架W1的侧壁,并且第一和第二框架W1、W2的侧壁实质上彼此平行。因此,达到夹持被完成的夹持状态(见图1)。
此时,定位部40分别与主体12的容纳凹槽28接合,从而在夹持期间,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定位在预定停止位置,并且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进一步旋转被禁止。
另外,在第一和第二框架W1、W2通过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夹持的状态下,第一和第二框架W1、W2的侧壁通过例如未说明的焊接设备被焊接到彼此上。
进一步,每个动力增强杆78被形成为从支撑销86朝向其连接到铰链接头74的一端侧的长度(第三距离L3)比从支撑销86朝向其连接到第三联接销84的另一端侧的长度(第四距离L4)更长。因而,当工件W通过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夹持时,驱动单元18的驱动力通过第三距离L3和第四距离L4的长度比(L3/L4)而被动力增强,并且增大的驱动力被传输到联接臂38。
更进一步,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中的每个被形成为从臂销30朝向其一端侧的长度(第二距离L2)比从臂销30朝向其另一端侧的长度(第一距离L1)更长。因此,从联接臂38传输到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驱动力通过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的长度比(L2/L1)而被动力增强,从而能够利用增大的夹持力夹持工件W。
更具体地,因为从驱动单元18输出的驱动力通过动力增强杆78和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增强,从而工件W能够被夹持,它不需要设置大型的驱动单元18以获得预定夹持力,并且实质上相同的夹持力能够通过小型驱动单元18获得。
进一步,通过在驱动单元18的驱动作用下经由铰链接头74旋转动力增强杆78和联接臂38,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能够以实质上恒定的力被旋转。因此,从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旋转启动直到其旋转操作完成,第二框架W2被朝向第一框架W1挤压并且工件W始终由恒定的夹持力夹持。
另一方面,如果工件W由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夹持的状态将被解除,在未说明的切换装置的切换操作下,同时供应到第二和第三端口58、60的压力流体被再一次供应到第一端口56。因而,在压力流体的挤压作用下,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移位,因此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和铰链接头74被随其一体地移位。
另外,通过铰链接头74离开缸筒42的移动,第二联接销76沿着联接凹槽82下降,并且因此动力增强杆78的另一端被绕着支撑销86拉动以靠近驱动单元18。因此,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夹紧部34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经由臂销30被旋转,从而如图3所示,造成非夹持状态,在该非夹持状态下工件W的夹持被解除。
在上述方式中,根据本实施例,在装备有具有一对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的驱动单元18的夹紧设备10中,驱动力经由铰链接头74、动力增强杆78和联接臂38被传输到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该驱动力根据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的移位输出。在每个动力增强杆78中,相对于支撑销86被连接到铰链接头74的一端侧的长度(第三距离L3)设定为比相对于支撑销86被连接到联接臂38的另一端侧的长度(第四距离L4)更长。因此,当工件W被夹持时,驱动力通过长度比(L3/L4)而被动力增强,从而这样增大的驱动力能够被传输到联接臂38。
进一步,在每个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中,从臂销30到连接到联接臂38的一端侧的长度(第二距离L2)比从臂销30到另一端侧上的夹紧部34的长度(第一距离L1)更长。因此,驱动力能够通过长度比(L2/L1)被增强,并且影响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的旋转从而夹持工件W。
因此,虽然驱动单元18输出的驱动力小,因为工件W能够通过增强驱动力而以期望夹持力被夹持,即使在例如需要很大的夹持力的情况下,产生小的输出力的驱动单元18也能被使用,并且夹紧设备10能够被制造得尺寸较小。
更进一步,被供应压力流体的第二和第三端口58、60分别被设置在构成驱动单元18的缸筒42的一端和另一端上,并且通过将压力流体供应到第二和第三端口58、60,第一和第二活塞44、46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移位,从而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能够被旋转以达到夹持状态。因此,例如,利用调速阀等,通过使供应到第二端口58的压力流体的供应量不同于供应到第三端口60的压力流体的供应量,第一夹紧臂14的转速和第二夹紧臂16的转速能够被改变。
例如,如果供应到第二端口58的压力流体量大,而供应到第三端口60的压力流体量小,则第一夹紧臂14的转速能够加快,第二夹紧臂16的转速能够延迟或比第一夹紧臂14的转速慢。由此,仅第一夹紧臂14的夹紧部34首先抵靠工件W以定位工件W,其后,第二夹紧臂16的夹紧部34随后抵靠工件W以将工件W夹持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之间。因而,在夹紧设备10中,工件W能够被可靠地夹持在预定位置而不需要独立地执行工件W的定位操作,因此,夹持操作的效率能够提高。
另一方面,上述夹紧设备10的驱动力传输机构20不局限于图4A至4C所示的实例,其中,铰链接头74被连接到第一活塞杆48(和第二活塞杆50)的另一端,并且动力增强杆78经由铰链接头74的联接凹槽82中的第二联接销76被可旋转地配置。例如,在图5A至5C所示的驱动力传输机构100中,连接销102可以经由凹槽106被插入,该连接销102连接到第一活塞杆48(和第二活塞杆50)的另一端,该凹槽106形成在动力增强杆(传输杆)104的一端侧上,从而动力增强杆104被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活塞杆48(和第二活塞杆50)。
在图5A至5C中,显示附接到第一活塞杆48的一个连接销102,和一个连接销102被连接到其的一个动力增强杆104。然而,相同形状的另一个连接销102也被附接到第二活塞杆50,并且设置另一个连接销102被连接到其的另一个动力增强杆104,该另一个动力增强杆104被布置成在与第一活塞杆48上的一个动力增强杆104对称。
连接销102包含:连接器(接合部)108,活塞杆48、50连接到该连接器108;窄轴部(轴部)110,该窄轴部110的直径与连接器108的直径相比被减小;和球形突出部(接合部)112,该球形突出部112配置在窄轴部110的端部。另外,窄轴部110插入通过动力增强杆104的凹槽106,该窄轴部110在轴线方向上(箭头C和D的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并且连接器108和突出部112被安装到凹槽106的外部。进一步,凹槽106以在动力增强杆104的一端上延伸的方式开放,并且连接器108被形成为具有与两个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实质上相同的直径。
更具体地,连接销102通过连接器108和突出部112被保持在其窄轴部110插入凹槽106的状态中,该连接器108和突出部112形成为其直径大于凹槽106的宽度。
此外,连接销102不局限于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实例,而是可以与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另一端一体地形成。
另外,如图5A所示,在工件W通过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被夹持的夹持状态中,第一活塞杆48根据第一活塞44的位移量被移动到缸筒42的侧(在箭头D的方向),从而连接销102也朝向缸筒42移位,并且因此动力增强杆104的一端被通过突出部112拉动并且移动到驱动单元18的侧。
因而,动力增强杆104的另一端侧在远离驱动单元18的方向(箭头C的方向)上经由支撑销86被旋转,因此,第一夹紧臂14(以及第二夹紧臂16)的一端经由联接臂38被按压,并且第一夹紧臂14(以及第二夹紧臂16)的夹紧部34在靠近并夹持工件W的方向上被旋转,从而达到夹持状态。
另一方面,在上述夹持状态被解除以达到非夹持状态的情况下,在驱动单元18的驱动操作下,第一活塞杆48在远离缸筒42的方向上被移动,从而如图5B和5C所示,动力增强杆104的一端通过连接销102的连接器108被按压,并且通过绕着支撑销86旋转,第一夹紧臂14的一端经由联接臂38被朝向驱动单元18(在箭头D的方向)拉动。因而,达到非夹持状态,其中,第一夹紧臂14的夹紧部34在远离工件W的方向上被旋转(见图5C)。
进一步,在状态从上述非夹持状态再次变化到工件W的夹持状态的情况下,在驱动单元18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活塞杆48被移动以容纳在缸筒42中,从而连接销102的突出部112抵靠动力增强杆104的侧面并且朝向缸筒42(在箭头D的方向)拉动动力增强杆104。因此,动力增强杆104绕着支撑销86被旋转,并且联接臂38在远离驱动单元18的方向上被推出。因此,第一夹紧臂14的一端在与驱动单元18分离的方向上被移动,然后第一夹紧臂14的夹紧部34朝向工件W被旋转,从而在夹持状态夹持工件W。
更具体地,在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从夹持状态移动到非夹持状态的情况下,动力增强杆104的端部通过连接销102的连接器108被按压,从而动力增强杆104被旋转,相反地,如果第一和第二夹紧臂14、16从非夹持状态移动到夹持状态,动力增强杆104的端部被连接销102的突出部112拉动,从而动力增强杆104旋转。
因此,通过实现上述驱动力传输机构100,通过相对于动力增强杆104的凹槽106简单地插入连接销102的窄轴部110,驱动力传输机构100能够被容易地装配,该窄轴部110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活塞杆48、50的另一端。因此,装配驱动力传输机构100需要的装配步骤的数量能够缩小。
根据本发明的夹紧设备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5)

1.一种夹紧设备(10),所述夹紧设备(10)用于旋转一对夹紧臂(14,16),从而将工件夹紧在所述夹紧臂(14,16)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设备(10)包含:
主体(12);
驱动单元(18),所述驱动单元(18)配置在所述主体(12)上并且包括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移位的可移位构件(44,46,48,50);
所述一对夹紧臂(14,16),所述一对夹紧臂(14,16)相对于所述主体(12)被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夹紧臂(14,16)以彼此面对的关系配置;和
驱动力传输机构(20,100),所述驱动力传输机构(20,100)包括传输杆(78,104),所述传输杆(78,104)用于连接所述可移位构件(48,50)的端部与所述夹紧臂(14,16)的端部,并且经由所述传输杆(78,104)将沿着所述驱动单元(18)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驱动力传输到所述夹紧臂(14,16),从而旋转所述夹紧臂(14,16);
其中,所述传输杆(78,104)相对于所述主体(12)被可旋转地支撑,每个所述传输杆(78,104)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可移位构件(48,50)中的一个,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夹紧臂(14,16)中的一个,从而从相对于所述主体(12)的支撑位置到所述一端在纵向方向上的距离比从所述支撑位置到所述另一端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距离更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夹紧臂(14,16)通过支撑轴(30)相对于所述主体(12)被可旋转地配置,并且从连接所述传输杆(78)的一端到所述支撑轴(30)的距离比从夹持所述工件的夹紧部(34)到所述支撑轴(30)的距离更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8)包括: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56,58,60)的流体压力缸,压力流体被供应到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56,58,60);和缸主体(42),所述可移位构件(44,46,48,50)被可移位地配置于所述缸主体(42)中,所述可移位构件(44,46)包含一对活塞,其中,通过经由所述第一端口(56)供应压力流体,所述活塞(44,46)在彼此相互远离的方向上移位,并且通过经由所述第二端口(58,60)供应压力流体,所述活塞(44,46)在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上移位。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输机构(20)包括:接合构件(74),所述接合构件(74)连接到所述可移位构件(48,50)的端部,并且每个所述接合构件(74)具有联接凹槽(82),所述联接凹槽(82)在与所述可移位构件(44,46)的移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销(76),所述销(76)配置在所述传输杆(78)的端部并且可移位地插入通过所述联接凹槽(82)。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输机构(100)包括轴部(110),每个所述轴部(110)配置在所述可移位构件(48,50)的所述端部上,并且插入通过凹槽(106),所述凹槽(106)形成在所述传输杆(104)的端部,并且接合部(108,112)形成在每个所述轴部(110)的两端,所述接合部(108,112)的直径相对于所述轴部(110)扩大。
CN201380071484.2A 2013-01-28 2013-12-11 夹紧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55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3560 2013-01-28
JP2013013560A JP5821134B2 (ja) 2013-01-28 2013-01-28 クランプ装置
PCT/JP2013/083810 WO2014115445A1 (en) 2013-01-28 2013-12-11 Clamp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5617A true CN104955617A (zh) 2015-09-30
CN104955617B CN104955617B (zh) 2017-07-11

Family

ID=4991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48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55617B (zh) 2013-01-28 2013-12-11 夹紧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3584B2 (zh)
JP (1) JP5821134B2 (zh)
CN (1) CN104955617B (zh)
BR (1) BR112015017930A2 (zh)
DE (1) DE112013006237B4 (zh)
MX (1) MX368058B (zh)
WO (1) WO2014115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5332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定位夹紧机构
CN107199474A (zh) * 2017-07-14 2017-09-26 安徽越天特种车桥有限公司 车轴可旋转调整加工装置
CN112548828A (zh) * 2020-12-10 2021-03-26 芜湖恩之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毂抛光装置
CN115716250A (zh) * 2021-10-08 2023-02-28 姚宇龙 电气自动化夹持机构
CN114918697B (zh) * 2022-06-10 2024-03-22 青岛东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刹车所用调节器工装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71712A (en) * 1928-06-08 1930-07-29 Ingersoll Rand Co Spike extractor
DE3031778A1 (de) * 1980-08-21 1982-02-25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spannen von rohren
GB2316894B (en) * 1996-09-06 1998-09-16 Smc Kk Gripping device
CN1277907A (zh) * 1999-06-17 2000-12-27 Smc株式会社 夹具
US20070241577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Conrad Earl Waldorf Dual rod gripper
CN200967182Y (zh) * 2006-11-24 2007-10-31 中国南车集团铜陵车辆厂 一种夹具
US20080018124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Syron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Llc Gripper with central support
JP2009279698A (ja) * 2008-05-21 2009-12-03 Ckd Corp クランプ装置
CN201415334Y (zh) * 2009-06-23 2010-03-03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键槽铣床工件专用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1602A (en) * 1941-06-21 1944-02-15 Ohio Seamless Tube Company Billet centering apparatus
US3743345A (en) * 1971-12-10 1973-07-03 J Eckman Multi-use camper
US4362261A (en) * 1980-09-17 1982-12-07 Litton Industrial Products, Inc. Clamp assembly for a friction welding machine
JPS57201174A (en) * 1981-06-02 1982-12-09 Shigeo Nishimura Air both clamping center vice
JP2000176764A (ja) * 1998-12-11 2000-06-27 Toyota Motor Corp クランプ装置
US7066458B2 (en) 2002-08-13 2006-06-27 Phd, Inc. Powered clamp assembly
ATE483550T1 (de) * 2007-11-08 2010-10-15 Schunk Gmbh & Co Kg Lünett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71712A (en) * 1928-06-08 1930-07-29 Ingersoll Rand Co Spike extractor
DE3031778A1 (de) * 1980-08-21 1982-02-25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spannen von rohren
GB2316894B (en) * 1996-09-06 1998-09-16 Smc Kk Gripping device
CN1277907A (zh) * 1999-06-17 2000-12-27 Smc株式会社 夹具
US20070241577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Conrad Earl Waldorf Dual rod gripper
US20080018124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Syron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Llc Gripper with central support
CN200967182Y (zh) * 2006-11-24 2007-10-31 中国南车集团铜陵车辆厂 一种夹具
JP2009279698A (ja) * 2008-05-21 2009-12-03 Ckd Corp クランプ装置
CN201415334Y (zh) * 2009-06-23 2010-03-03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键槽铣床工件专用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3006237T5 (de) 2015-10-01
CN104955617B (zh) 2017-07-11
MX2015009671A (es) 2015-11-25
MX368058B (es) 2019-09-18
US20150352692A1 (en) 2015-12-10
JP5821134B2 (ja) 2015-11-24
BR112015017930A2 (pt) 2017-07-11
WO2014115445A1 (en) 2014-07-31
JP2014144498A (ja) 2014-08-14
DE112013006237B4 (de) 2020-02-06
US10543584B2 (en) 202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5617A (zh) 夹紧设备
CN104470682B (zh) 夹紧设备
RU2498042C2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е зажи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011004B2 (en) Clamp apparatus
CN205363093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的焊接夹具
CN205271282U (zh) 一种汽车车门内板焊接夹紧机构
CN104514935A (zh) 用于流体软管的螺母、软管接头和软管连接部件
CN209578604U (zh) 位置可调的焊具夹持装置
CN102292542A (zh) 流体静力的机器的调整装置
CN204828889U (zh) 一种汽车滤清器排气装置
KR20200033316A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액추에이터의 블록에 할당된 브레이크액 용기 시스템
CN106163977A (zh) 具有用于连接把手的接口的加注头
CN100472089C (zh) 压气弹簧
CN205383368U (zh) 导管连接快卸卡箍
CN206967000U (zh) 轴用挡圈压装机构
CN105008727A (zh) 流体压缸的配管固定用具
CN104442377B (zh) 离合踏板回弹机构
CN207300190U (zh) 一种用于夹紧汽车管件的多连杆驱动装置
CN105889638A (zh) 一体式油冷管路
CN102029589B (zh) 一种波纹软管压装夹头
CN101684875A (zh) 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以及包含该连接组件的移动机械
CN204640015U (zh) 双导杆气缸手动伸出机构
CN206912573U (zh) 销钉式夹紧气缸
CN205136584U (zh) 换挡拨叉及换挡结构
CN105179844A (zh) 排气管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