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0615A -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0615A
CN104950615A CN201410743458.6A CN201410743458A CN104950615A CN 104950615 A CN104950615 A CN 104950615A CN 201410743458 A CN201410743458 A CN 201410743458A CN 104950615 A CN104950615 A CN 104950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along
driving force
rotating member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34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0615B (zh
Inventor
岩坂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50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0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0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orming Counted Batche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记录材料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包括:沿传送方向传送记录材料的传送构件;联动部,该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在与所述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在相交方向上移动;以及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绕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旋转,该旋转构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圆周上的螺旋状凸轮,并且借助所述凸轮按压所述联动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及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其中,共用驱动源供应所述传送构件用以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Description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设置有离心布置的立柱的曲柄旋转,从而使连杆摇动,并且固定至连杆的驱动辊在连杆摇动时沿驱动辊的轴向方向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42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共用传送构件借以被驱动从而传送记录材料以及传送构件借以被驱动从而沿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包括:
沿传送方向传送记录材料的传送构件;
联动部,该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在与所述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沿相交方向移动;以及
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绕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旋转,该旋转构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圆周上的螺旋状凸轮,并且借助所述凸轮按压所述联动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及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
其中,共用驱动源供应所述传送构件用以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当沿所述相交方向观察连接在所述凸轮的外圆周面的所述相交方向上的下游侧螺旋地形成的所述端部的曲线时,存在非形成区,在该非形成区中,未在所述旋转构件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所述曲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在所述非形成区,所述凸轮仅形成在所述相交方向上的上游侧,从而当所述联动部达到所述非形成区时,所述传送构件沿与所述相交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所述凸轮既具有沿向右方向卷绕的螺旋形状又具有沿向左方向卷绕的螺旋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第四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沿向右方向卷绕的所述螺旋形状与沿向左方向卷绕的所述螺旋形状彼此不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根据第三至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还包括:
沿与所述相交方向相反的方向偏压所述传送构件的偏压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首先被传递至附接至所述传送构件的驱动力接收部,然后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传递至所述旋转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根据第七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在所述相交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传送方向移动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根据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还包括:
截断单元,该截断单元截断驱动力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向所述旋转构件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当所述联动部到达所述非形成区时,所述截断单元截断驱动力向所述旋转构件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根据第九方面或第十方面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还包括:
缺齿齿轮,该缺齿齿轮包括形成在该缺齿齿轮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有齿的齿轮部与无齿的缺齿部,并且所述缺齿齿轮与所述旋转构件关联地旋转,
其中,当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缺齿部面对向所述缺齿齿轮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齿轮并且所述缺齿齿轮与所述传递齿轮之间的接触被解除时,所述截断单元截断所述驱动力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所述传送构件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设置成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一个方向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传送构件,该传送构件沿传送方向传送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材料;
联动部,该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在与所述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沿相交方向移动;以及
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绕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旋转,该旋转构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圆周上的螺旋状凸轮,并且借助所述凸轮按压所述联动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
其中,共用驱动源供应所述传送构件用以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能够共用传送构件借以被驱动从而传送记录材料以及传送构件借以被驱动从而沿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即便在未设置用于截断驱动力传递的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时使所述传送构件停止沿所述相交方向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能够使所述传送构件在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时沿与所述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用于由驱动源供应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分支并将驱动力分别供应至所述传送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驱动力传递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即便当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时,也能够使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传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与第十方面,能够使所述传送构件在与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停止。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能够通过使所述缺齿齿轮旋转而截断驱动力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向所述旋转构件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传送构件延伸的一个方向倾斜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记录材料传送设备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能够共用传送构件借以被驱动从而传送记录材料以及传送构件借以被驱动从而沿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源。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出从图1中的箭头II看时排出辊、辊移动机构等的视图;
图3是示出从图2中的箭头III看时排出辊、辊移动机构等的视图;
图4是示出从不同于图2中的角度看时推出构件的视图;
图5A和5B是示出从图3中的箭头V看时螺线管、同轴构件的挡叶接触部及施力弹簧的视图;
图6是示出从图3中的箭头VI看时同轴构件的缺齿齿轮部、接收齿轮及供应齿轮的视图;
图7A至7D是示出当排出辊移动时片材移动的视图;
图8A和8B是描绘排出辊移动速度的图表;以及
图9是示出推出构件的另一构造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整体构造的视图。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设置有:图像形成单元10,该图像形成单元在作为记录材料实施例的片材50上形成色调剂图像;以及传送片材50的片材传送系统30。
图像形成设备100设置有定影装置43,该定影装置加热具有由图像形成单元1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片材50,并向其施加压力,从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50上。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控制器41,该控制器包括控制程序的CPU,并且该控制器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各个单元。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图像处理单元42,该图像处理单元处理从PC或扫描仪输出的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单元10(图像形成单元的实施例)设置有感光鼓11、充电单元12、曝光单元13、显影装置14、转印单元15以及清洁单元(未示出)。
感光鼓11包括其外周表面上的感光层,并且该感光鼓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旋转。充电单元12将旋转的感光鼓11充电至预定的电势。在充电单元12使感光鼓11带电的情况下,曝光单元13选择性地使感光鼓11曝光,从而在感光鼓11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14借助色调剂使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15布置成面对感光鼓11,并且转印部18形成在转印单元15与感光鼓11之间。在转印部18中,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静电转印至由片材传送系统传送的片材50上。转印过程完成后,清洁单元(未示出)从感光鼓11移除余留的色调剂等。
定影装置43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0沿片材50的传送方向的下游。定影装置43设置有一对相互压接触的辊状构件43A和43B。定影装置43设置有诸如卤素加热器之类的加热源(未示出)。定影装置43加热保持色调剂图像的片材50,并向其施加压力,因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50上。
片材传送系统30设置有将片材50容纳在其中的容纳单元31、将片材50馈送出容纳单元31的馈送辊32以及将由馈送辊32馈送的片材50一张一张分离并传送的馈送辊33。
片材传送系统30设置有片材传送路径34,经由该片材传送路径,馈送辊33一张一张分离并传送片材50。片材传送路径34形成为经由图像形成单元10到达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上部中的片材排出口60。片材传送系统30设置有定位辊35,该定位辊将片材50传送至转印部18。
排出辊52(传送构件的实施例)设置在定影装置43沿片材50的传送方向的下游。排出辊52将从其上游侧传送的片材50传送至片材排出口60,并将片材50排出图像形成设备100。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片材50堆叠在设置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上部中的片材堆叠面38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从动辊51推靠排出辊52的方式设置从动辊51,并且从动辊51被排出辊52驱动而旋转。图像形成设备100设置有作为使排出辊52旋转的驱动源的马达M。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设备100设置有辊移动机构200,该辊移动机构使排出辊52和从动辊51沿垂直(相交)于片材50传送方向的方向(即垂直(相交)于图1的片材面的方向)移动。后缘检测传感器S设置在排出辊52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上游并在定影装置43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下游。后缘检测传感器S检测被传送的片材50的后缘部。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再传送单元2,并且该再传送单元使得能够在片材50的两面上形成图像。当图像形成在片材50的两面上时,穿过定影装置43的片材50经再传送单元2再次向转印部18的上游馈送。此后,片材50穿过转印部18。
此时,片材50的正反面被颠倒,并且在转印部18中,色调剂图像转印至已形成有图像的面的反面上。此后,片材50经由定影装置43排出图像形成设备100。
将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基本操作。
首先,形成在个人电脑(未示出)等中的图像数据输入至图像处理单元42以便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图像处理单元42以预定的方式处理输入的图像数据。处理过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曝光单元13。
接收图像数据的曝光单元13选择性地使感光鼓11曝光,感光鼓11被充电单元12充电至预定电势,从而在感光鼓1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例如,显影装置14使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黑色(K)色调剂图像。
与之相比,与图像的形成同时,片材传送系统30中的馈送辊32旋转,片材50被从容纳单元31供应至片材传送路径34。由馈送辊33一张一张分离的片材50传送至定位辊35,然后片材50暂时停止。
此后,与其上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感光鼓11的旋转同时,定位辊35旋转,片材50被传送至转印部18。在转印部18中,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片材50。此后,定影装置43使转印在片材50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然后排出辊52将片材50排出至片材堆叠面38上。
图2是示出从图1中的箭头II看时排出辊52、辊移动机构200等的视图。图3是示出从图2中的箭头III看时排出辊52、辊移动机构200等的视图。
如图2中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排出辊52包括沿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21以及呈盘形并附接至旋转轴521的弹性构件522。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片材50夹在弹性构件522与被推靠弹性构件522的从动辊51(参照图3)之间的同时,排出辊52旋转。因此,片材50经由片材排出口60(参照图1)排出图像形成设备10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接收齿轮523附接至旋转轴521的端部,并接收旋转驱动力。齿形成在接收齿轮523的外周表面上,但是图2中未示出这些齿。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供应齿轮524布置成与接收齿轮523啮合的状态,并且该供应齿轮将来自马达M(参照图1)的旋转驱动力供应至接收齿轮523。
支撑构件53设置成支撑旋转轴521。辊用螺旋弹簧54(偏压单元的实施例)设置在支撑构件53与接收齿轮523之间,并且沿图2中的左上方偏压排出辊52。换而言之,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辊用螺旋弹簧54:借助辊用螺旋弹簧54将排出辊52偏压成与片材50的传送路径分离。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接收齿轮523接收来自供应齿轮524的旋转驱动力,从而使排出辊52沿如图2中箭头2A所示的方向旋转。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排出辊52的旋转而朝片材排出口60(参照图1)馈送从排出辊52的上游侧传送来的片材50。
以上未描述片材引导构件55,但是如图2和图3中所示,片材引导构件55设置在排出辊52与从动辊51在片材50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片材引导构件55而朝由排出辊52和从动辊51形成的咬合部引导从排出辊52的上游侧传送来的片材50。
以上描述中省略了如下描述:从动辊51(参照图3)经由轴承(未示出)附接至片材引导构件55,并且经由轴承被片材引导构件55支撑。因此,当片材引导构件55在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稍后将详细描述)时,从动辊51也在该垂直方向上与片材引导构件55一起移动。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片材引导构件55设置有固定至排出辊52的旋转轴521的固定部551。因此,当片材引导构件55在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稍后将详细描述)时,排出辊52也在该垂直方向上与片材引导构件55一起移动。
轴承70设置在固定部551与排出辊52的旋转轴521之间,因而当排出辊52旋转时片材引导构件55不旋转。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因为轴承70固定至旋转轴521,所以当片材引导构件55在如上所述的垂直方向上移动时,排出辊52也与片材引导构件55一起在该垂直方向上移动。
在此,如图2中所示,片材引导构件55设置有引导构件本体552,该引导构件本体设置成横穿片材50的传送路径并引导从片材引导构件55的上游侧传送来的片材50。
片材引导构件55设置有第一突出件553,该第一突出件从引导构件本体552的一端沿引导构件本体552的纵向方向突出。沿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第一突出件553,并且沿引导构件本体552的延伸线布置该第一突出件。
片材引导构件55设置有从第一突出件553突出的第二突出件554。第二突出件554沿与第一突出件553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
随后将描述辊移动机构200的构造。
如图2中所示,辊移动机构200设置有推出构件75,该推出构件将设置在片材引导构件55中的第二突出件554推出。辊移动机构200设置有同轴构件80,该同轴构件与推出构件75同轴布置,并且使推出构件75旋转。辊移动机构200设置有螺线管90,该螺线管包括挡叶91并调控同轴构件80的旋转。施力弹簧95(也参照图3)设置成将旋转力施加至同轴构件80。
在此,如图2中所示,推出构件75(旋转构件的实施例)绕沿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的旋转轴75A旋转。换而言之,旋转轴75A沿排出辊52的延伸方向(排出辊52的旋转轴521)布置。推出构件75绕沿排出辊52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旋转轴75A(旋转轴75A布置成与排出辊52的延伸方向平行)旋转。
推出构件75包括凸轮面(凸轮)75B,该凸轮面将设置在片材引导构件55中的第二突出件554推出。凸轮面75B设置在旋转轴75A的圆周上。此外,凸轮面75B成螺旋形布置在旋转轴75A的圆周上。
以上描述中省略了如下内容,但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推出构件75在其轴向方向上的相反两端由支撑构件98支撑。
图4是示出从不同于图2中的角度看时推出构件75的视图。在图4中,与在图2中看时的情况相比,推出构件75进一步旋转。
如图4中所示,凸轮面75B设置有呈螺旋形的第一凸轮面B1。此外,凸轮面75B设置有第二凸轮面B2,该第二凸轮面不是螺旋形的,并且沿旋转轴75A的圆周方向形成(沿垂直于旋转轴75A的平面形成)。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中所示,推出构件75具有非凸轮区79,该非凸轮区沿推出构件75的轴向方向(纵向方向)布置,并且在该非凸轮区中不形成凸轮面75B。换而言之,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推出构件75中,凸轮面75B不是在推出构件75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在推出构件75的整个圆周上,并且沿推出构件75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非凸轮区79存在于推出构件75的圆周方向上的部分圆周区域中。
图4示出了推出构件75的一部分构造,图2和图3中未示出该部分。旋转构件(辊构件)600附接至第二突出件554,从而减小了推出构件75和第二突出件554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
下文中将参照图2给予详细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从推出构件75的轴向方向看(从图2中的箭头2X看)凸轮面75B的端部75S(推出构件75的径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并且是推出构件75的外周表面与凸轮面75B相交的部分)时,端部75S未形成在推出构件75的整个圆周上,推出构件75具有非形成区,在该非形成区中,在推出构件75的圆周方向上未形成有端部75S。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沿推出构件75的轴向方向看螺旋地形成的端部75S的曲线时,非形成区存在于未形成有端部75S的区域中。
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凸轮面75B仅形成在推出构件75沿排出辊52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并且当起联动部作用的第二突出件554到达凸轮面75B的下游侧时,第二突出件554到达非形成区。因此,第二突出件554沿与排出辊5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稍后将给予详细描述)。
随后将描述同轴构件80。
如图2中所示,同轴构件80设置有缺齿齿轮部81及挡叶接触部82,该挡叶接触部与螺线管90的挡叶91接触。同轴构件80在图2中更深侧的端表面设置有附接部83,该附接部从该端表面突出并附接至施力弹簧95的一端。
参照图3,如上所述,施力弹簧95的一端附接至设置在同轴构件80中的附接部83。相反,施力弹簧95的另一端固定至设置在辊移动机构200中的框架30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使施力弹簧95向同轴构件80施加旋转力时,开启螺线管90,挡叶91(参照图2)与挡叶接触部82分离,同轴构件80沿如图3中箭头3A所示的方向旋转。同轴构件80的旋转使缺齿齿轮部81的齿轮部81A与接收齿轮523接触。
图5A和5B是示出从图3中的箭头V看时螺线管90、同轴构件80的挡叶接触部82以及施力弹簧95的视图。
上述中省略了如下内容,但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5A中所示,突出部82A设置在挡叶接触部82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螺线管90的挡叶91钩挂在突出部82A上。因此,施力弹簧95将旋转力施加至同轴构件80,不过同轴构件80并不旋转。
与之相比,当螺线管90开启并且挡叶91朝螺线管90的本体移动时,如图5B中所示,挡叶91和突出部82A的钩挂被释放,从而同轴构件80开始旋转。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截断螺线管90,挡叶91在钩挂被释放之后(从释放钩挂到同轴构件80的一转的时间段)立即压靠挡叶接触部82。因此,当同轴构件80旋转一转时,挡叶91再次钩挂在突出部82A上,从而使同轴构件80停止。
图6是示出从图3中的箭头VI看时同轴构件80的缺齿齿轮部81、接收齿轮523及供应齿轮524的视图。
缺齿部81B设置在缺齿齿轮部8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缺齿部81B中未形成有齿。齿轮部81A设置在除缺齿齿轮部81的缺齿部81B以外的位置中,并且该齿轮部设置有齿轮(齿)。
当未开启螺线管90,挡叶91钩挂在突出部82A上时,如图6中所示,缺齿部81B面对(布置在面对的位置处)接收齿轮523(传动齿轮的实施例),接收齿轮523不与同轴构件80相互接触。
在此,缺齿齿轮部81起截断单元的作用。当排出辊52不沿轴向方向移动(稍后将给予详细描述)时,缺齿齿轮部81截断从接收齿轮523传递至推出构件75的旋转驱动力。因此,推出构件75不旋转,排出辊52不移动。
与之相比,如图5B中所示,当开启螺线管90,同轴构件80开始旋转时,接收齿轮523开始与齿轮部81A啮合。因此,同轴构件80通过接收来自接收齿轮523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当同轴构件80的缺齿部81B再次面对接收齿轮523时,同轴构件80停止旋转。
在此,将参照图2描述开启螺线管90并且同轴构件80旋转一转时排出辊52的运动。
如上所述,当开启螺线管90时,同轴构件80开始旋转。与同轴构件80的旋转关联,推出构件75沿图2中箭头2B所示的方向旋转。
因此,如图2中的箭头2C所示,凸轮面75B使片材引导构件55的第二突出件554沿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在此,因为起联动部作用的第二突出件554与从动辊51(图2中未示出)和排出辊52关联移动,所以当第二突出件554沿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时,从动辊51和排出辊52也沿该垂直方向移动。
当推出构件75的旋转角度达到预定角度时,解除凸轮面75B与片材引导构件55(片材引导构件55的第二突出件554)之间的接触。换而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被凸轮面75B按压的排出辊52到达预定位置时,第二突出件554到达非凸轮区79(参照图4)(第二突出件554进入非凸轮区79),从而凸轮面75B对第二突出件554的按压被解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突出件554到达非凸轮区79时,缺齿齿轮部81的缺齿部81B面对接收齿轮523,从而截断驱动力向推出构件75的传递。
此后,因为排出辊52被起偏压单元作用的辊用螺旋弹簧54按压,所以排出辊52沿与排出辊52被凸轮面75B按压而移动所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排出辊52回到其初始位置,即在推出构件75被推出之前所处的位置。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排出辊52沿所述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第二突出件554经过非凸轮区79。
在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排出辊52以此方式沿片材50的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因此,当排出辊52与夹在排出辊52和从动辊51之间的片材50一起移动时,片材50的堆叠位置发生偏移。换而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这样的所谓偏移操作,在该偏移操作中,片材50沿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被分开,然后排出。当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样片材50的堆叠位置发生偏移时(能够进行偏移操作时),能够简单地分拣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50(堆叠在片材堆叠面38上的片材5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接收齿轮523在排出辊52的轴向方向上(在排出辊52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大于排出辊52的偏移量。因此,即便当排出辊52沿轴向方向移动时,也能保持供应齿轮524与接收齿轮523之间的接触。
在此,将参照图7A至7D(示出排出辊52移动时片材50的移动的视图)描述排出辊52移动时(进行偏移操作时)片材50的移动。图7A至7D示出了从上方看图像形成设备100时的状态。
如上所述,并且如图7A中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后缘检测传感器S设置在排出辊52的上游,并且检测所传送的片材50的后缘部。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片材50传送至后缘检测传感器S时,后缘检测传感器S检测片材50的后缘部。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后缘检测传感器S检测片材50的后缘部并经过预定时间后,如图7B中所示,辊移动机构200使排出辊52沿与片材50的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也使从动辊51与片材引导构件55移动)。具体地说,如上所述,螺线管90设定成暂时开启,从而使排出辊52移动。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因为第二凸轮面B2(参照图4)沿推出构件75的圆周方向形成在凸轮面75B上,所以当排出辊52到达预定位置时,如图7C中所示,排出辊52停止移动,并且暂时停留在预定位置。
随后,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片材50的后缘部从排出辊52出来,第二凸轮面B2与片材引导构件55(片材引导构件55的第二突出件554)之间的接触被解除,然后如图7D中所示,排出辊52再次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
在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片材50的后缘部从排出辊52出来之前,排出辊52被设定成停止状态。因此,片材50的堆叠位置是稳定的。
在片材50在排出辊52移动中途从排出辊52出来的情况下,由于沿片材50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施加的惯性力,片材50会沿垂直方向移动。此时,片材50的堆叠位置可能不稳定。与之相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沿片材50的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传递的惯性力不太可能施加至片材50,从而片材50的堆叠位置是稳定的。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减小了使排出辊52移动所需的电力。换而言之,减小了片材50偏移过程所需的能量损耗。
在现有技术中,配备使排出辊52移动的专用移动马达,从而使排出辊52移动。此时,由于驱动移动马达所需的电力量而增加了功耗。与之相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未使用使排出辊52移动的专用马达,而是使用为使排出辊52旋转准备的马达M(参照图1)使排出辊52移动。因此,与配备使排出辊52移动的专用马达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功耗。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因为未配备专用马达,所以减少了马达的数量,并因而减小了成本。
在使用专用马达的情况下,还需要配备用于检测排出辊52的位置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原位置的传感器)。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中,未设置这样的传感器,因此减小了成本。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从共用马达传递至排出辊52与推出构件75中的每一者,从而使排出辊52与推出构件75旋转。但是,在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排出辊52与推出构件75中的每一者的情况下,旋转驱动力首先从马达M传递至排出辊52。更具体地说,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附接至排出辊52的接收齿轮523(驱动力接收部的实施例)。
随后,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力从接收齿轮523传递至排出构件75。因此,简化了驱动力传递机构。
在此,例如,也可构想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驱动力传递路径在接收齿轮523的上游分支,并且驱动力经由分支部供应至接收齿轮523与排出构件75中的每一者。然而,在使驱动力传递路径分支的情况下,驱动力传递机构可能要复杂些。与之相比,因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不使驱动力传递路径分支的构造,所以简化了驱动力传递机构。
图8A和8B是描绘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的图表。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由凸轮面75B确定。凸轮面75B的形状改变时,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改变。
图8A是示出在第一凸轮面B1(参照图4)的倾斜角度设定成恒定时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的图表。
在第一凸轮面B1的倾斜角度设定成恒定的情况下,排出辊52以恒定速度移动。在此,在排出辊52以恒定速度移动的情况下,已堆叠在片材堆叠面38上的片材50不至于发生堆叠扰动。
在片材50被排出在片材堆叠面38上时,大量片材50(下文中称作“堆叠的片材50”)已经堆叠在片材堆叠面38上了。此时,待排出的片材50(下文中称作“排出的片材50”)在堆叠的片材50上滑动。
当排出辊52在这些情况下以恒定的速度移动时,排出的片材50以恒定的速度在堆叠的片材50上移动。此时,防止排出的片材50将变化的负载(摩擦力)传递至堆叠的片材50,从而与负载变化的情况相比,不至于发生堆叠的片材50的堆叠干扰。
在图8B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恰在片材50被排出之前(恰在片材50从排出辊52出来之前),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减小。换而言之,第一凸轮面B1的后半部设定成具有小的倾斜角(关于与推出构件75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正交平面的倾斜角),因而减小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
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片材50从排出辊52出来之前,排出辊52暂时停止移动。恰在排出辊52暂时停止移动之前,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减小。
因此,当片材50从排出辊52出来时,片材50的摇动(嘎嘎声)减小,从而防止干扰片材50的姿势。在排出辊52在以很高的移动速度移动时突然停止移动的情况下,排出辊52在刚停止后摇动,从而使片材50摇动(发出嘎嘎声)。如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减小时,片材50的摇动减小,从而不太可能干扰片材50的姿势。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排出构件75旋转一转的情况下,需要使排出辊52移动预定的量(偏移预定量)。因此,在第一凸轮面B1的后半部设定成具有很小的倾斜角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一凸轮面B1的第一半部的倾斜角设定成较大。此时,如图8B中所示,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在第一半部分中增大。换而言之,排出辊52在开始移动时的初始移动速度较大。与之相比,如上所述,恰在排出辊52停止移动之前,排出辊52的移动速度减小。
在以上的描述中,使用所谓的电子照相术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是示例性的,但是以上描述的上述构造均可应用至使用诸如喷墨头方法之类的其它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实施例描述了图像形成设备100,但是上述构造的应用不限于图像形成设备100。每种构造可应用至偏移并传送片材50的片材传送装置。
以上描述了作为实施例的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该图像形成设备仅设置有一个感光鼓11,从而形成单色图像。然而,本发明可应用至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例如,其中平行布置多个感光鼓11的所谓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设备。
在以上的描述中,通过利用同轴构件80(缺齿齿轮部81)与螺线管90而在旋转与停止之间切换推出构件75的运动。然而,可通过利用电磁离合器、扭矩限制器等在旋转与停止之间切换推出构件75的运动。
在以上的描述中,排出辊52因推出构件75与辊用螺旋弹簧54而沿轴向方向(排出辊52的往复运动)移动。然而,可使用图9(示出推出构件75的另一构造的实施例的视图)中所示的推出构件75。
推出构件75沿图9中的箭头9A所示的方向绕虚线9B所示的旋转轴旋转。推出构件75包括第一推出构件75C与第二推出构件75D。
第一推出构件75C与第二推出构件75D沿轴向方向布置在一条线上,并且在第一推出构件75C与第二推出构件75D之间形成有间隙75E。联动部520布置在间隙75E中,并且与排出辊52联动。在此,间隙75E包括:从图9中的左侧至右侧的第一螺旋部75F;以及类似的,从图9中的左侧至右侧的第二螺旋部75G。
在此,在从图9中的左侧前进至右侧的情况下,第一螺旋部75F形成沿顺时针方向的螺旋形。换而言之,当从图9中的箭头9C看时,第一螺旋部75F在形成沿顺时针方向的螺旋形的同时前进。更具体地说,第一螺旋部75F具有沿向右方向卷绕的螺旋形。
与之相比,在从图9中的左侧前进至右侧的情况下,第二螺旋部75G形成沿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形。换而言之,第二螺旋部75G具有沿向左方向卷绕的螺旋形。
第一螺旋部75F与第二螺旋部75G形成为不相互交叉。
螺旋状凸轮面(凸轮)75B1在面对第一螺旋部75F的位置处设置在第一推出构件75C中。类似于第一螺旋部75F,凸轮面75B1在形成顺时针螺旋形的同时从图9中的左侧前进至右侧。螺旋状凸轮面(凸轮)75B2在面对第二螺旋部75G的位置处设置在第二推出构件75D中。类似于第二螺旋部75G,凸轮面75B2在形成逆时针螺旋形的同时从图9中的左侧前进至右侧。
在此,例如,当联动部520定位在由附图标记9D所示的位置处的情况下推出构件75开始旋转时,联动部520被设置在第一推出构件75C中的凸轮面75B1推出,从而联动部520沿图9中的箭头9E所示的方向移动,并因此排出辊52也移动。当第一推出构件75C的凸轮面75B1结束推出联动部520的操作时,第二推出构件75D的凸轮面75B2使联动部520沿图9中的箭头9F所示的方向移动,并因此排出辊52也移动。
在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未设置辊用螺旋弹簧54,并且推出构件75的单向旋转使排出辊52往复移动。
为了解释与说明之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前描述。并不旨在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确切的公开内容。显然,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多种变型及变更是显而易见的。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各种适用于完成特殊目的的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包括:
沿传送方向传送记录材料的传送构件;
联动部,该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在与所述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以及
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绕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旋转,该旋转构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圆周上的螺旋状凸轮,并且借助所述凸轮按压所述联动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及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
其中,共用驱动源供应所述传送构件用以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当沿所述相交方向观察连接在所述凸轮的外圆周面的所述相交方向上的下游侧螺旋地形成的所述端部的曲线时,存在非形成区,在该非形成区中,未在所述旋转构件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所述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在所述非形成区,所述凸轮仅形成在所述相交方向上的上游侧,从而当所述联动部达到所述非形成区时,所述传送构件沿与所述相交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所述凸轮既具有沿向右方向卷绕的螺旋形状又具有沿向左方向卷绕的螺旋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沿向右方向卷绕的所述螺旋形状与沿向左方向卷绕的所述螺旋形状彼此不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还包括:
沿与所述相交方向相反的方向偏压所述传送构件的偏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首先被传递至附接至所述传送构件的驱动力接收部,然后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传递至所述旋转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在所述相交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传送方向移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还包括:
截断单元,该截断单元截断驱动力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向所述旋转构件的传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当所述联动部到达所述非形成区时,所述截断单元截断驱动力向所述旋转构件的传递。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还包括:
缺齿齿轮,该缺齿齿轮包括形成在该缺齿齿轮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有齿的齿轮部与无齿的缺齿部,并且所述缺齿齿轮与所述旋转构件关联地旋转,
其中,当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缺齿部面对向所述缺齿齿轮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齿轮并且所述缺齿齿轮与所述传递齿轮之间的接触被解除时,所述截断单元截断所述驱动力的传递。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
其中,所述传送构件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设置成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一个方向平行。
1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传送构件,该传送构件沿传送方向传送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有图像的所述记录材料;
联动部,该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在与所述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以及
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绕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旋转轴旋转,该旋转构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圆周上的螺旋状凸轮,并且借助所述凸轮按压所述联动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与所述传送构件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
其中,共用驱动源供应所述传送构件用以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的驱动力。
CN201410743458.6A 2014-03-26 2014-12-08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950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4741A JP6369088B2 (ja) 2014-03-26 2014-03-26 記録材搬送装置
JP2014-064741 2014-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0615A true CN104950615A (zh) 2015-09-30
CN104950615B CN104950615B (zh) 2018-04-17

Family

ID=5416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3458.6A Active CN104950615B (zh) 2014-03-26 2014-12-08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5388B2 (zh)
JP (1) JP6369088B2 (zh)
CN (1) CN1049506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044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输器、片状物馈送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3454539A (zh) * 2019-03-14 2021-09-28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传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1542A (en) * 1991-07-24 1993-12-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for changeably setting width of sheet guide path
US20020084572A1 (en) * 2000-12-29 2002-07-04 Kyung-Hwan Kim Paper sort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187048A1 (en) * 2010-02-03 2011-08-04 Goss International Americas, Inc. Feed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ving printed products by planar mo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460A (ja) 1989-07-11 1991-02-22 Ricoh Co Ltd 記録シートの仕分け装置
JPH04189257A (ja) * 1990-11-20 1992-07-07 Canon Inc 排紙装置
JPH04189256A (ja) * 1990-11-20 1992-07-07 Canon Inc 排紙装置
JPH0761672A (ja) * 1993-08-30 1995-03-07 Canon Inc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65761B2 (ja) * 2004-09-30 2009-11-1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1542A (en) * 1991-07-24 1993-12-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for changeably setting width of sheet guide path
US20020084572A1 (en) * 2000-12-29 2002-07-04 Kyung-Hwan Kim Paper sort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187048A1 (en) * 2010-02-03 2011-08-04 Goss International Americas, Inc. Feed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ving printed products by planar mo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044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输器、片状物馈送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3454539A (zh) * 2019-03-14 2021-09-28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传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454539B (zh) * 2019-03-14 2024-02-23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传送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77331A1 (en) 2015-10-01
US9535388B2 (en) 2017-01-03
JP6369088B2 (ja) 2018-08-08
CN104950615B (zh) 2018-04-17
JP2015187023A (ja)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66716B2 (ja) 歯車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276417B (zh) 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246282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6552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14468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6347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98399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15A (zh)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
CN104614958B (zh) 成像设备
US1096973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suring adequate torque of development motor and suppressing reduction in printing speed in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JP6184280B2 (ja) 駆動力切替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520278B2 (en) Transport member,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46676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153338B (zh) 驱动传递机构和具备该驱动传递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612565B2 (en) Drive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44600B2 (en) Sheet feeder,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reduce vibration s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idling of supply roller
CN103303703B (zh) 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920207B2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記録材処理装置
JP2016033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10758A (ja) 現像装置
JP2008184232A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JP37824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送り装置
JP2020029362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1008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23368A (ja) 駆動力切替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