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0994A -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0994A
CN104940994A CN201510412461.4A CN201510412461A CN104940994A CN 104940994 A CN104940994 A CN 104940994A CN 201510412461 A CN201510412461 A CN 201510412461A CN 104940994 A CN104940994 A CN 104940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rrolidone
acid
group
nasal mucosa
carboxy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24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0994B (zh
Inventor
于亚萍
施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eks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eks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eks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eks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124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0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0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0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0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0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其特征是:含有聚山梨酯与吡咯烷酮羧酸盐。将聚山梨酯与吡咯烷酮羧酸盐加入凝胶剂等辅料制备成凝胶,具有加强鼻粘膜的防护作用,可以防止流感病毒在鼻粘膜中ICAM受体结合、从而缩短感冒病程;可以防止流感病毒在鼻粘膜中滋生;可以防止外来异物对鼻粘膜的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可以加快对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

Description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聚山梨酯与吡咯烷酮羧酸盐组成的人造鼻粘膜制剂,具有加强鼻粘膜的防护作用。
背景技术
鼻黏膜能使鼻子起到过滤、调温及湿润的重要作用,使吸到肺部的空气能维持合适的温度及湿度。当鼻腔受到致病源侵袭时,这些致病菌就会刺激局部鼻黏膜,人体出于自身保护作用,鼻黏膜局部的毛细血管就会扩张,充血,水肿,渗出,分泌出大量的组织液以杀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感冒病毒并不能由皮毛、口腔进入人体,它的入口是鼻腔(有时也从眼睛进入,但也是经由泪管抵达鼻腔)。鼻腔粘膜上长有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把粘在上面的东西往鼻咽部送去。进入鼻腔的病毒就这样被纤毛送到了鼻腔后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腺样体细胞的表面有一种叫“细胞间粘附分子”(简称ICAM)的受体。受体就有专门和它结合的配体,但是感冒病毒却能冒充ICAM的配体,和ICAM结合,让ICAM把它送进细胞内。感冒病毒进入腺样体细胞后,就把细胞劫持了,利用细胞内的设备大量地复制病毒。被感染的细胞最终死亡、破裂,释放出新复制的病毒,去感染其他细胞。感冒病毒的感染能力非常强,很少量(1~30个感冒病毒颗粒)的感冒病毒就足以导致感染,而且感冒病毒一旦进入鼻腔,95%的人都会被感染。
鼻黏膜布满血管,如果因为免疫力等原因导致体质虚弱后不注意对鼻腔的防护,使鼻腔黏膜遇到低温、粉尘、雾霾等刺激,就有可能造成黏膜发炎、损伤,导致鼻粘膜糜烂、流鼻血、溃疡、肿胀等症状。
鼻黏膜糜烂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多因风热入侵,引起肺胃积热上攻鼻窍,内通血络,外灼肌膜所致。
鼻黏膜充血是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步演变成鼻黏膜充血。有些人会经常有鼻黏膜充血的症状,尤其在天气干燥的天气,鼻黏膜很容易受到刺激发生疼痛,从而产生鼻黏膜充血。
鼻黏膜溃疡是指鼻粘膜下有结节性浸润,继而糜烂,可导致瘢痕性粘连。晚期因鼻腔干燥结痂而出现萎缩。
鼻粘膜肿胀,又称鼻粘膜肿大,多见于鼻炎。是由于鼻腔内炎症所刺激鼻粘膜而引发的肿大。从鼻腔粘膜的病理学改变来说,有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
人体鼻粘膜自我修复周期一般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当鼻粘膜受到损坏后,鼻粘膜失去了正常生理防护作用,导致外界细菌病毒和异物大量侵入人体,引起机体感冒、鼻炎发作。
制造一种能够代替人体鼻粘膜的人造鼻粘膜凝胶一直来需要解决的难题。
聚山梨酯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粘稠液体;微有特臭,味微苦略涩,有温热感,主要用于用做注射液及口服液的增溶剂或乳化剂;胶囊剂用分散剂;软膏剂用乳化剂和基质;栓剂用基质等。在食品工业中用做乳化剂。
吡咯烷酮羧酸盐是吡络烷酮羧酸的碱金属盐,是皮肤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氨基酸衍生物,本身溶于水和乙醇,却不溶于油,具有比较强的吸湿性,也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当然是作为保湿剂,它的保湿能力比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这些传统保湿剂都要强一些。一般常用作化妆品保温剂、皮肤增白剂、角质软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鼻粘膜,更优选的是人造鼻粘膜凝胶。其主要活性成分是由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盐组成。试验结果证明,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盐联合使用于鼻腔能有效地加强鼻粘膜防护作用。
本发明的人造鼻粘膜除了含有活性成分,还优选含有凝胶剂、渗透压调节剂、清凉剂、酸碱调节剂、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优选人造鼻粘膜凝胶剂型。
凝胶剂优选自淀粉、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透明质酸、壳聚糖、胶原、聚L-赖氨酸、聚L-谷胺酸、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聚代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凝胶剂的浓度优选0.01%~5%.本发明所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渗透压调节剂优选自甘油、葡萄糖、氯化钠、甘露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或几种。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优选为0.1%~5%.
清凉剂优选自薄荷、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或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清凉剂的浓度优选为0.01~0.1%。
酸碱调节剂优选自盐酸、磷酸、枸橼酸、酒石酸、富马酸、乙酰半胱氨酸、氢氧化钠、氨水、丙酮酸钠的一种或几种。酸碱调节剂的浓度优选为0.1%~5%。
活性成分聚山梨酯的浓度优选0.001%~10%;吡咯烷酮羧酸盐的浓度优选0.1%~10%。更优选聚山梨酯浓度为0.001%~1.5%,吡咯烷酮羧酸盐浓度为0.1%~5%。
所述吡咯烷酮羧酸盐优选吡咯烷酮羧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钾、吡咯烷酮羧酸钙、吡咯烷酮羧酸镁、吡咯烷酮羧酸锂、吡咯烷酮羧酸锌或吡咯烷酮羧酸锰。
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均为该组分在人造鼻粘膜凝胶制剂中所占的比重。
本发明的人造鼻粘膜凝胶优选含下列各组分,各组分的含量为:
更优选加入下列组分:
清凉剂      0.01~0.1%
酸碱调节剂  0.1%~5%。
最优选的配方如下:
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人造鼻粘膜凝胶能对鼻腔具有防护作用,可以防止流感病毒在鼻粘膜中ICAM受体结合、从而缩短感冒病程。可以防止流感病毒在鼻粘膜中滋生。可以防止外来异物对鼻粘膜的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可以加快对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
下面是本发明人造鼻粘膜凝胶对鼻粘膜防护作用的部分试验和结果。
一、本发明人造鼻粘膜凝胶防止流感病毒在鼻粘膜中ICAM受体结合的试验。
1、材料
1.1动物及病毒株:BALB/c小鼠和清洁雄性WIstar大鼠、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鼻适应株A/FM/1/34(H1N1)传代2次后,血凝滴度为1:508.
1.2主要药剂:反转录试剂、PCR试剂、ICAM抗体、重组大鼠TNF-ɑ等。
1.3试验处方:详见表1(表1中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取适量的蒸馏水溶胀处方量的羟丙基纤维素,呈透明澄清凝胶后,加入处方量的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钠、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氯化钠后搅拌充分溶解,加入蒸馏水至处方量的95%,加入乙酰半胱氨酸调节pH至3~5后加水至全量。保存备用。
2、方法
2.1、动物分组和造模
BALB/c小鼠108只,体重17~19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试验组合1组、试验组合2组、试验3组,试验4组、每组18只。小鼠在乙醚轻度麻醉下,除正常组外每只小鼠以10ul 50LD50病毒液滴鼻感染,正常组用等量无菌PBS液滴鼻。感染后1h,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蒸馏水洗鼻;试验组1~4组分别用表1对应的处方按照22g/kg.d洗鼻;各组均为给药2次/d,连续给药5d。
2.2、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鼻粘膜中ICAM的表达
感染后第2天、第4天和第6天,每组取6只小鼠处死,取鼻腔,分离鼻腔粘膜做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按照标准操作。每组切片随机选5张,每张取5个高倍(×400)视野,用高清晰度光学显微镜加制冷摄像头采集图像,测定ICAM蛋白表达,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积分吸光度。
2.3、试验组合1~4含药血清的制备
Wistar大鼠,体重300g左右,随机分为5组,含药血清1组、含药血清2组、含药血清3组、含药血清4组和正常组。含药血清1~4组给予药液12.1g/kg.d罐胃,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2次,连续3d,于末次灌药前12h禁食。第4天早晨末次灌药后1h,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室温静置4h后,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经56℃、30min灭活处理后,-70℃冰箱保存备用。
2.4、荧光定量PCR检测RPMVECs中ICAM的mRNA水平
原代培养RPMVECs,设置正常组、病毒组、病毒+试验1组、病毒+试验2组、病毒+试验3组、病毒+试验4组、TNF-ɑ组、TNF-ɑ+试验1组、TNF-ɑ+试验2组、TNF-ɑ+试验3组、TNF-ɑ+试验4组(上述各组病毒最终滴度为100TCID50,TNF-ɑ最终浓度100ug/L,试验1~4组浓度对应表1各组)。干预因素作用24小时后,收集各组细胞、按照RNeasy MiniKit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提取各组细胞总RNA,用TE缓冲液10倍稀释。PCR扩增按One StepSYBR Prime Script PT-PCR kitⅡ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扩增条件为:Pattern 1:42℃5min;95℃10s;Pattern2:循环40,95℃5s,60℃30s,测得Ct值。结果以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比值表示。
2.5流式细胞术检测ICAM蛋白的表达
原代培养RPMVECs,分组同2.4。干预因素作用24小时,消化细胞,4℃、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PBS溶液洗涤3次后,PE标记的ICAM孵育30min,4℃、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再用PBS溶液洗涤3次后,4%多聚甲醛固定,流式细胞术检测平均荧光强度。
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各试验组合对鼻粘膜中ICAM表达的影响
感染后第6天各鼻粘膜组织ICAM的免疫组化染色见图1,模型组鼻粘膜组织中ICAM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1~2粘附分子的表达在各个时点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3~4粘附分子的表达在各个时点也均低于模型组,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见图2。
4.2、Real-time PCR检测流感病毒感染的RPMVECs中ICAM mRNA水平
流感病毒感染RPMVECs 24小时后,病毒组ICAM mRNA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病毒加试验组1~4含药血清组粘附分子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其中1~2组差异显著(P<0.01),3~4组无显著差异(P>0.05);TNF-ɑ组ICAM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NF-ɑ加试验组1~4含药血清粘附分子mRNA的表达低于TNF-ɑ组,其中1~2组差异显著(P<0.01),3~4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图3。
4.3、流式细胞术检测流感病毒感染的RPMVECs中ICAM蛋白的表达
干预因素作用24小时,与正常组比较,病毒组和TNF-ɑ组RPMVECs的ICAM表达升高,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病毒组相比,病毒加含药血清组ICAM表达降低,且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TNF-ɑ组相比,TNF-ɑ加试验组1~4含药血清组ICAM表达降低,其中1~2组差异显著(P<0.01),3~4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试验组1~4对流感病毒感染的RPMVECs中ICAM蛋白表达的影响.
组名 ICAM
正常组 1132.50±112.23
模型组 2451.30±145.12
试验组1+病毒 2134.60±178.11
试验组2+病毒 2251.80±132.44
试验组3+病毒 1543.40±144.03
试验组4+病毒 1365.60±167.32
TNF-ɑ 4522.30±181.91
试验组1+TNF-ɑ 1212.40±145.34
试验组2+TNF-ɑ 1321.40±121.61
试验组3+TNF-ɑ 4340.20±198.21
试验组4+TNF-ɑ 4410.30±145.41
5、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钠组合对鼻粘膜ICAM分子的表达在各个时点均低于模型组,且具有显著差异,然而单独使用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钠虽然也低于模型组,但是不具有显著差异,证实了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钠组合能抑制因流感病毒引起的鼻粘膜ICAM的升高,也能降低TNF-ɑ所致ICAM表达的升高。这说明了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钠能抑制感冒病毒在鼻粘膜中ICAM受体结合,从而缩短感冒病程。
二、本发明人造鼻粘膜凝胶防止流感病毒在鼻粘膜中滋生的试验。
1、材料
1.1、细胞与病毒:幼犬肾(MDCK)细胞、H2N3流感病毒由目前流行的甲型H2N3流感病例中分离鉴定并保存。细胞增殖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的杜尔贝改良的伊格尔培养基(DMEM),青霉素、链霉素含量为100u/ml。无血清培养基1:含青霉素、链霉素100u/ml的DMEM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2:含青霉素、链霉素100u/ml,胰蛋白酶2ug/ml的DMEM培养基。
1.2、其他材料:DMEM、小牛血清、噻唑蓝、二甲基亚砜。1%鸡红细胞悬液。
2、方法
2.1、组合物对细胞毒性试验
用无血清培养基2将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钾稀释成不同浓度含药维持液,加入单层MDCK细胞96孔培养板中,同时设细胞对照,溶液对早,每个浓度重复4孔。观察细胞形态变化,72小时后,用MTT法对活细胞染色,测吸光度A570值作为反映细胞存活情况的参数,根据A值计算不同组合浓度下细胞存活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组合物半数毒性浓度(TC50)。
2.2、病毒滴度测定
将病毒液用无血清培养基1稀释成不同滴度的病毒悬液,用15ug/ml胰酶预处理后,接种于MDCK细胞上,2小时后弃去病毒液,洗涤细胞后加入无血清培养基2,同时设细胞对照,每个滴度重复4孔。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72小时后,用MTT法测细胞存活率,依据A值计算不同病毒滴度下细胞存活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
2.3、组合物抗病毒作用
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钾、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钾组合物、阿比朵尔(各个药物浓度见表3)对甲型H2N3流感病毒的作用各分为3组。
a组:先将100TCID50病毒液用15ug/ml胰酶预处理后,加入到MDCK细胞上吸附2小时,再更换为不同浓度的维持液。
b组:100TCID50病毒液与不同浓度的维持液4℃作用6小时后,再用15ug/ml胰酶预处理,再加入到MDCK细胞上吸附2小时,最后更换为无血清培养液2。
c组:先将不同浓度药物加入到MDCK细胞上作用6小时后,弃去药液加入经15ug/ml胰酶预处理后的100TCID50病毒液作用2小时,再更换成无血清培养基2.
a~c组每个浓度重复4孔,同时设病毒对照,正常细胞对照组和溶液对照组。37℃、5%CO2培养,每天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变化。待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效应达80%以上,且细胞对照组正常时,用MTT对活细胞染色,读取A570吸光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
病毒抑制率=(药物作用组A值-病毒对照组A值)/(正常细胞对照组A值-病毒对照组A值)×100%。
表3:各个试验组药物浓度
2.4、数据处理
各项试验均重复3次以上,分别计算各数据平均值及标准差。其中,MTT法所得的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抑制率,分别用Probit回归法计算药物半数毒性浓度(TC50)、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和半数有限浓度(IC50),药物治疗指数(TI)=TC50/IC50
用SPSS 17.0的One-Way ANOVA的LSD法对4种药物同一作用方式的TI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其间差别无显著性。
3、结果
3.1、试验品对MDCK细胞的细胞毒性
药物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折光率增加,细胞变圆、破碎、脱落、A值下降,且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结果:聚山梨酯的TC50为(45.21±14.44)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的TC50为(813±15.88)ug/ml,阿比朵尔的TC50为(58.23±21.33)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50ug/ml+聚山梨酯的TC50为(59.11±22.31)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1ug/ml+聚山梨酯的TC50为(58.12±12.81)ug/ml,溶剂对照显示,DMSO体积分数<1%时细胞存活率未受影响,用于药效学的药液中DMSO体积分数最高的仅有0.1%。
3.2、试验品抗甲型H2N3流感病毒作用
甲型H2N3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CPE表现为细胞为聚集、脱落、折光性增强、星状。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和MTT法测定A值,确定甲型H2N3流感病毒的滴度为TCID5010-2.87±0.34/0.1ml。实验表明,聚山梨酯、聚山梨酯与50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聚山梨酯与1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阿比朵尔作用a、b、c组能明显减轻甲型H2N3流感病毒感染MDCK的CPE程度,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实践结果见表4~7)。另外可以发现聚山梨酯与吡咯烷酮羧酸钾抗病毒效力比阿比朵尔抗病毒效力相似,而聚山梨酯抗病毒效力均低于聚山梨酯与吡咯烷酮羧酸钾和阿比朵尔抗病毒效力,说明吡咯烷酮羧酸钾不仅能协同聚山梨酯的抗病毒作用,而且能增加聚山梨酯的抗病毒效力,效力等同于经典抗病毒药阿比朵尔。
表4:聚山梨酯抗甲型H2N3流感病毒的病毒抑制率(n=3,)
表5:聚山梨酯与50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抗甲型H2N3流感病毒的病毒抑制率(n=3,)
表6:聚山梨酯与1ug/ml吡咯烷酮羧酸钾抗甲型H2N3流感病毒的病毒抑制率(n=3,)
表7:阿比朵尔抗甲型H2N3流感病毒的病毒抑制率(n=3,)
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钾组合组TI值与聚山梨酯组TI值通过a、b、c方法均有显著差异P<0.01。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钾组合组TI值与阿比洛尔TI值通过a、b、c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
4、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钾组合、聚山梨酯、对照抗病毒药阿比洛尔的抗病毒效力的研究,证实了吡咯烷酮羧酸钾能不仅能显著的降低聚山梨酯的细胞毒性,而且能显著的增加聚山梨酯的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效力接近于阿比洛尔的抗病毒效力。另外通过上述实验折算质量百分比,聚山梨酯含量0.001%~10%、吡咯烷酮羧酸药用盐0.1%~10%,通过上述细胞毒性研究和抗病毒性效力研究对组合物含量进行优化为聚山梨酯含量0.001%~1.5%、吡咯烷酮羧酸药用盐含量0.1%~5%。
三、本发明人造鼻粘膜凝胶防止外来异物对鼻粘膜的应激反应导致的过敏性鼻炎试验。
1、临床资料
过敏性鼻炎患者共280例,随机分为六组。
试验组共5组(试验处方组合见表8),分别50例,
试验组1:年龄45~18岁,平均34.2岁,病程1月~3年;
试验组2:年龄44~19岁,平均32.7岁,病程2月~3年;
试验组3:年龄48~16岁,平均37.3岁,病程1月~3年;
试验组4:年龄43~20岁,平均31.6岁,病程1月~3年;
试验组5:年龄51~18岁,平均35.1岁,病程2月~3年。
对照组共1组(以氯雷他定片作为试验对象),30例,
对照组:年龄63~18岁,平均31.3岁,病程1月~3年。
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应变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可以标准:⑴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为鼻鼽;⑵年龄16~65岁;⑶患病不要特殊治疗;⑷自愿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⑴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65岁;⑵合并严重的心、脑、肾、肺功能障碍及重症糖尿病;⑶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表8:过敏性鼻炎试验组处方(表8中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取适量的蒸馏水溶胀处方量的透明质酸,呈透明澄清凝胶后,加入处方量的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钙、薄荷、甘露醇后搅拌充分溶解,加入蒸馏水至处方量的95%,加入枸橼酸调节pH至3~5后加水至全量。保存备用。
2、治疗方法
试验组1~5用对应表8的处方进行喷鼻,1日1次。对照组用氯雷他定片口服1片,一日一次,疗程28天。
3、观察指标
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应变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见表9、表10
表9主要症状和体征的量化评分表
表10兼症量化分级评分表
0分 1分
畏寒
自汗
乏力
纳呆
便溏
夜尿清长
耳鸣
4、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喉科学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效果显著:疗效指数大于等于66%。
有效:疗效指数26%~65%。
无效:疗效指数小于26%。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5、临床结果
六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见表11,六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2。
表11 六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1、试验组3高于对照组。试验组2、4、5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4、5均低于试验组1,证明了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钙能协同治疗过敏性鼻炎。
表12 六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效果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5 20 5 83.33%
试验组1 50 4 38 8 84%
试验组2 50 0 38 12 76%
试验组3 50 7 36 7 86%
试验组4 50 0 35 15 70%
试验组5 50 0 40 10 80%
6、结论
本实验通过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钙组合、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钙、对照药氯雷他定片治疗因外来异物对鼻粘膜的应激反应导致的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证实了吡咯烷酮羧酸钙联合聚山梨酯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的效果,且单独使用吡咯烷酮羧酸钙或聚山梨酯疗效均低于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钙组合物,因此可以证明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药用盐联合应用对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
四、本发明人造鼻粘膜凝胶加快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试验。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由于术野小、位置深,特别是其解剖部位毗邻关系复杂,术后术腔易发生淤血、粘连和息肉再生。
1、试验材料
1.1、试验对象
共病例共510例,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无效,经采用在局麻或全麻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5组,即试验组4组和对照组1组,具体处方见表13。经t检验,两组患者在疾病分型、病程、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材料
对照组:采用0.9%的生理盐水。
表13: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试验试验组处方
(表13中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取适量的蒸馏水溶胀处方量的壳聚糖,呈透明澄清凝胶后,加入处方量的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锌、薄荷、氯化钠后搅拌充分溶解,加入蒸馏水至处方量的95%,加入盐酸调节pH至3~5后加水至全量。保存备用。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试验4组:在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纱条取出后第二天开始,先用蒸馏冲洗鼻腔,再使用试验1~4组的处方进行鼻腔喷雾,每日2次,持续6~8周,术后7天左右出院,出院后在鼻内镜下复查一次,观察黏膜肿胀程度、伪膜消退情况、血涕、血痂消失程度、窦口情况、术腔上皮化程度,并做记录,直至术腔黏膜上皮化完成。
对照1组: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纱布取出后第二天开始鼻腔冲洗,0.9%生理盐水400ml~600ml,每日2次,持续6~8周。术后7天左右出院,观察方式同试验组。
2.2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检查鼻腔粘膜愈合效果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术后1~3个月内术腔黏膜上皮化。
第二层次:术后术腔内再生肉芽或息肉,经处理后窦腔内黏膜上皮化(4~5个月)。
第三层次:术后窦腔内继续感染,经多次处理仍有肉芽或息肉,时间超过6个月。
第四层次:迁延炎症持续1年或短期内(3个月内)需要二次手术。
3、结果(见表14)
表14:试验组合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有效率
试验1组 102 31(30.4) 69(67.6) 2(2.0) 0 98
试验2组 102 26(25.5) 72(70.6) 4(3.9) 0 96.1
试验3组 102 6(5.9) 72(70.6) 24(23.5) 0 76.5
试验4组 102 14(13.7) 70(68.6) 17(16.7) 1(1) 90.2
对照组 102 11(10.8) 68(66.7) 21(20.0) 2(2.5) 77.4
试验1、2、4组相对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试验1组与试验3、4组比较,组合物的有效率均高于单方,组合物对术后鼻粘膜的愈合速度也快于单方。
4、结论
本实验通过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锌组合、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锌、阴性对照生理盐水治疗加快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试验的研究,证实了吡咯烷酮羧酸锌联合聚山梨酯在加快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有显著疗效,且单独使用吡咯烷酮羧酸锌或聚山梨酯不仅疗效均低于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锌组合物,而且修复和愈合速度也明显慢于组合物。因此可以证明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药用盐联合应用对加快鼻粘膜术后损伤部位的修复和愈合有显著疗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感染后第6天小鼠鼻粘膜组织ICAM的表达
图2是试验组1~4对病毒感染小鼠鼻粘膜组织中ICAM的表达的影响
图3是试验组1~4对流感病毒感染的RPMVEVs中ICAM mRNA蛋白的表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含有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钠的人造鼻粘膜凝胶
处方:配置量:1000g
制备工艺:
取适量的水溶胀处方量的羟丙甲基纤维素,呈透明澄清凝胶后,加入处方量的聚山梨酯、吡咯烷酮羧酸钠、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氯化钠后搅拌充分溶解,加入蒸馏水至处方量的95%,加入盐酸调节pH至3~5后加水至全量。通过薄膜过滤除异物、除菌,灌装压盖,即得含有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钠的人造鼻粘膜凝胶。
实施例2
含有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锰的人造鼻粘膜凝胶
处方:配置量: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含有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钾的人造鼻粘膜凝胶
处方:配置量: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含有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锂的人造鼻粘膜凝胶
处方:配置量: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含有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锌的人造鼻粘膜凝胶
处方:配置量: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鼻粘膜用制剂,含有活性成分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活性成分由聚山梨酯和吡咯烷酮羧酸盐组成。
2.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凝胶剂、渗透压调节剂、清凉剂、酸碱调节剂、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3.权利要求2的制剂,其中凝胶剂选自淀粉、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透明质酸、壳聚糖、胶原、聚L-赖氨酸、聚L-谷胺酸、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聚代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渗透压调节剂选自甘油、葡萄糖、氯化钠、甘露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或几种;清凉剂选自薄荷、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或其同系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酸碱调节剂选自盐酸、磷酸、枸橼酸、酒石酸、富马酸、乙酰半胱氨酸、氢氧化钠、氨水、丙酮酸钠的一种或几种。
4.权利要求2的制剂,以制剂总重量计,各组分的含量为:聚山梨酯的浓度为0.001%~10%;吡咯烷酮羧酸药用盐的浓度为0.1%~10%;凝胶剂的浓度0.01%~5%;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为0.1%~5%;清凉剂的浓度为0.01~0.1%,为重量百分比。
5.权利要求1的制剂,为人造鼻粘膜凝胶剂。
6.权利要求5的制剂,含下列各组分,各组分的含量为:
7.权利要求6的制剂,还含有下列组分:
清凉剂      0.01~0.1%
酸碱调节剂  0.1%~5%。
8.权利要求6的制剂,由下列各组分及含量组成:
9.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中吡咯烷酮羧酸盐为吡咯烷酮羧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钾、吡咯烷酮羧酸钙、吡咯烷酮羧酸镁、吡咯烷酮羧酸锂、吡咯烷酮羧酸锌或吡咯烷酮羧酸锰。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制剂用于制备鼻粘膜防护剂的用途。
CN201510412461.4A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Active CN104940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2461.4A CN104940994B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2461.4A CN104940994B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0994A true CN104940994A (zh) 2015-09-30
CN104940994B CN104940994B (zh) 2017-09-19

Family

ID=54156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2461.4A Active CN104940994B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099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727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江苏长泰药业有限公司 抗过敏和防空气中pm2.5的鼻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07823A (zh) * 2017-03-21 2017-08-04 深圳市康思得蛋白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559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任汉学 一种多糖生物高渗鼻腔护理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560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任汉学 一种多糖生物鼻腔护理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836A (zh) * 1999-10-19 2002-11-13 宝洁公司 含有对皮肤柔和的抗病毒剂的薄页纸制品
CN1726044A (zh) * 2002-12-17 2006-01-25 纳斯泰克制药公司 用于增强y2受体结合肽的粘膜传递的组合物和方法及治疗和预防肥胖症的方法
CN1805729A (zh) * 2003-04-16 2006-07-19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鼻用药物制剂和使用方法
CN1984674A (zh) * 2004-06-07 2007-06-20 纳斯泰克制药公司 不含蛋白质或多肽类稳定剂的干扰素β鼻内制剂
CN101396431A (zh) * 2007-09-30 2009-04-01 童玉新 鼻通宁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784A (zh) * 2009-11-10 2011-05-11 董根荣 治疗鼻炎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9209A (zh) * 2003-04-16 2012-01-18 德医药有限合伙公司 鼻用药物制剂和使用方法
CN104667256A (zh) * 2015-03-18 2015-06-03 江苏威克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腔粘膜纤毛护理冲洗液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836A (zh) * 1999-10-19 2002-11-13 宝洁公司 含有对皮肤柔和的抗病毒剂的薄页纸制品
CN1726044A (zh) * 2002-12-17 2006-01-25 纳斯泰克制药公司 用于增强y2受体结合肽的粘膜传递的组合物和方法及治疗和预防肥胖症的方法
CN1805729A (zh) * 2003-04-16 2006-07-19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鼻用药物制剂和使用方法
CN102319209A (zh) * 2003-04-16 2012-01-18 德医药有限合伙公司 鼻用药物制剂和使用方法
CN1984674A (zh) * 2004-06-07 2007-06-20 纳斯泰克制药公司 不含蛋白质或多肽类稳定剂的干扰素β鼻内制剂
CN101396431A (zh) * 2007-09-30 2009-04-01 童玉新 鼻通宁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784A (zh) * 2009-11-10 2011-05-11 董根荣 治疗鼻炎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7256A (zh) * 2015-03-18 2015-06-03 江苏威克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腔粘膜纤毛护理冲洗液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幼林等: "聚山梨酯80对呋麻滴鼻液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药师》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1559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任汉学 一种多糖生物高渗鼻腔护理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560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任汉学 一种多糖生物鼻腔护理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727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江苏长泰药业有限公司 抗过敏和防空气中pm2.5的鼻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07823A (zh) * 2017-03-21 2017-08-04 深圳市康思得蛋白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7823B (zh) * 2017-03-21 2020-07-14 深圳市康思得蛋白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0994B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0994A (zh) 一种人造鼻粘膜及其用途
KR20180033517A (ko) 홍합 접착 단백질 제품, 및 점막 염증을 억제하기 위한 그것의 용도
JPH08501068A (ja) クリル酵素の新規な薬学的用法
Ebbens et al. The fungal debate: where do we stand today?
US20200268656A1 (en) Nebulized Ethanol for Internal Disinfecting and Improvement
CN107899006A (zh) 冲洗鼻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3776A (zh) 一种用于鼻部疾病防治的冲洗粉
CN105998599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82965A2 (en) Novel chitosan nasal wash
CN105687021A (zh) 防治脚癣的爽足粉
US20120021060A1 (en) Honey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RU2798661C1 (ru) Гомеопатическая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острых и обострения хронических воспалитель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верхних и нижних дыхательных путей на основе природ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растительного, животного и минерального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я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4815151A (zh) 一种治疗温燥伤肺型咳嗽的中药
CN11087679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40372A (zh) 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S2938574T3 (es) Péptido para la prevención o el tratamiento de la COVID-19
US20210346459A1 (en) Application of Dalarg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VRIs and prev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VRIs
CN100496492C (zh) 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甲苯咪唑新剂型
Kacker Looking after local nasal and sinus mucosa in health, disease and after surgery
CN103933207A (zh) 一种治疗鼻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372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伴痤疮的药物制剂
CN104523575A (zh) 一种盐酸羟苄唑眼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216B (zh) 一种治疗牙痛的药酒
CN104083673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40279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蒙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an Wei

Inventor after: Jiang Wenfeng

Inventor after: Shi Min

Inventor after: Yu Yaping

Inventor before: Yu Yaping

Inventor before: Shi Min